考研论坛

 
查看: 301524|回复: 13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文学院考研联盟之——民俗学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3-16 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y]对民俗学、民间文学感兴趣的来这里![/fly]


北京师范大学主页:http://www.bnu.edu.cn/
北师大研究生院:http://graduate.bnu.edu.cn/index.htm
北师大文学院:http://202.112.94.147/ (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
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页:http://phil.bnu.edu.cn/(民俗学)

木铎校园BBS站:http://www.muduo.net
木铎校园--学术论坛:http://www.muduo.net/forums/forums.php?forumid=69
民俗学书目(非官方,学者所列):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thread.php?tid=1224&highlight=&page=1&showgood=


中国民俗学之父、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简介:

1、国学大师钟敬文(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deathfamous/zjw/zhongjw01.htm
2、北师大著名专家学者钟敬文(北师大)http://www.bnu.edu.cn/focus/FamousScholar/zjw.htm
3、钟敬文先生逝世周年祭(2002,北大中文系)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thread.php?tid=254&highlight=%D6%D3%C0%CF%2B&page=1&showgood=]
4、钟敬文先生逝世两周看祭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thread.php?tid=1643
5、《飞鸿遗影:钟敬文传》出版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thread.php?tid=1651

钟敬文先生

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attachments/hfXzgY_002.jpg


北师大文学院民俗、民间文艺学相关教授名录(非完全):


教授:

        启 功,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
        王 宁,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
        董晓萍,博士生导师,民间文艺学、民俗学
        李德芳,民间文艺学。
        刘铁梁,博士生导师,民间文艺学、民俗学。
        万建中,民俗学

客座教授:

    刘魁立,博士生导师,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副教授:

    杨丽慧,民间文艺学、民俗学
    萧 放,民间文艺学、民俗学




各校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博士学科单位(非完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民俗学博士、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博士)、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学院(联合设立民俗学博士点)

中山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师大中文系(民间文学博士)


各校硕士学科单位(非完全,补充中)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系(中国民间文学、故事学、西南少数民族文学)

辽宁大学中文系,(民俗学、民间文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社会学与人类学所(民俗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人类学系(民俗学)。

复旦大学中文系(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

西北民族学院 社会学人类学系(民俗学)

华东师大,(不详)

河南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神话学、民族文化与民俗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民俗学)

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

注:台湾诸大学的民俗、民间文学研究要比大陆兴旺的多,只是现在我们与它无缘相见(因受台独当局影响,台湾目前已不接收大陆学生)哎[em:15]... ...





学术期刊(部分):

《民俗研究》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中心,
《北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师大,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网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index.php(主持人是北大中文系的陈泳超博士)

中国民俗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mainpage.htm(主持人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陶立番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中国民俗学界官方网站之一)

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http://mdwen.bnu.edu.cn/(主持人是北师大的启功、王宁、董晓萍三位教授)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6_sws/index.html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隶属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俗学官方网站之二):http://www.cflas.com.c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http://www.bnu.edu.cn/xuebao/wen/index.htm

客家社区:http://www.hakkaonline.com/

华智亚的主页(北师2001级民俗学研究生):http://pcc.bnu.edu.cn/~w1091/#3





   今天在不安中看到了朋友发来的要考大综合的消息。但当我打开研院的网页时又高兴起来:民俗专业暂不考综合,而且书目不变:D,这对我们考民俗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小子认为,从长远来看加上综合是必然的事情,而且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加综合也是个科学的选择,可以强迫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因为民俗学本来就是一个和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就研究范围打过很多嘴仗、起过很多争议的学科。如果我是主考者,明年我也会加综合的,不光加中文专业的综合,还要加上人类学和社会学,虽然我也不喜欢综合。
  祝所有考综合和不考综合的同学都顺利!!!    (2003-07-20)


          2004年北师大文学院
     民俗学专业考试科目及书目




          科目

专业代码、  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30304     民俗学      9   

考试科目  
方向:
01民俗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20社会学④434民俗学  
02民间文艺学   同上




           书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称       出版社        作者
320  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新修》 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
434  民俗学  《民间文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主编
434  民俗学  《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主编





         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04年民俗专业考试科目及书目


专业代码、  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专业:030304民俗学  人数:6
方向:   
 01民俗学原理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0社会学④434民俗学  
 02应用民俗学   同上  
 03现代民俗学   同上  
 04社会性别学

书目

320 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新修》 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
434 民俗学 《民间文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主编
434 民俗学 《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主编




出版社联系方式:

1、《社会学概论新修》38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邮购部 邮编100080
Tel 010-62515351
  
2、《民俗学概论》23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钟敬文
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上海文艺出版社邮购部 邮编200020
Tel 021-64716466
   
以上两本书我是办的邮购。

3、《民间文学概论》11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钟敬文

此书出版社说没有了,想法去北师大找毕业生买旧书或到大图书馆找来复印吧。
还有,前些日子有人说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中文系)地下一楼有售,还有人说北京五道口旧书市场也有。


 若是想邮购第1、2本书,在邮之前一定要先打电话问明是否还有书。





以下是小子收集的四校03年民俗、民间文学考试科目和书目,供大家比较参考


北师大03年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英语和政治我就不写了):1、社会学 2、民俗学 
书目:
《民间文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
《社会学概论新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



中央民族大学03年民俗学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科目:   1、综合课(具体考什么我不知道) 2、民俗文化学基础
专业导师: 邢莉 陶立璠 毕桪
书目:
《中国民俗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乌丙安
《民间文学导论》 长江文艺出版社  刘守华
《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敬文


中山大学03年民间文学专业和民俗学专业考试科目及书目:

民间文学专业(中文系):
电话:84113112
导师:叶春生
科目:1、综合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2、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
书目:1、中文综合考试:     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黄修己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②《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③《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2、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     ①《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②《文学概论》,童庆炳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修订本。③《西方文选论》(上、下),伍蠡甫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民俗学专业(人类学系):
电话:84113120
导师:邓启耀、叶春生
科目:1、人类学概论 2、民俗学概论 另:复试专业课:民俗学综合课
书目:1、人类学概论:  ①《人类学通论》,庄孔韶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②《现代人类学》,周大鸣、乔晓勤著,重庆出版社,1990。2、民俗学概论: ①《民俗学概论》,钟敬文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0。②《中国民俗学通论》,陈启新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4。                                
                                 



山东大学03年民俗学专业考试科目及书目:

共4个方向:
一、理论民俗学 
二、中国民俗史
三、民间文艺学
四、比较民俗学

考试科目:1、民俗学概论 2、中国古代史 
书目: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俗学》乌丙安 辽宁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概论》李芹 山东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教程》北大社会学系编 北大出版社,《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史部分),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复试科目:中国民间文学
复试书目:《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民间文学》李惠芳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10-08 21:43:46修改本文
※ 修改:想考北师大的艾艾于2003-10-19 12:50:19修改本文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11-08 14:14:35修改本文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12-12 20:26:59修改本文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12-28 13:25:38修改本文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4-01-08 10:32:17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3-16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国内部分民俗学家简介

                      


                                国内部分民俗学家简介


                            以下资料均来自网络----小子注





    钟敬文

    钟敬文 ,男,(1903----2001) 广东海丰人。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本世纪20年代初,毕业于广东陆安师范。1926年,到岭南大学工作,并在中文系听讲“经学通论”、“文学概论”等功课,同时从事散文创作。1927年秋转入中山大学任助教,兼教预科国文。此时与顾颉刚、董作宾等教授,创办民俗学会并刊行这方面的期刊及丛书。次年转赴杭州,在高级商科中学及浙江大学等校任教, 并继续从事散文写作, 又与友人合创中国民俗学会(1930年),推进了中国这门学科的发展。1934年春,赴日本留学,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从事神话学、民俗学的研究。1936年回国。抗日战争初期,曾在广州四战区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兼从事战地文学创作。1941年,回到中山大学文学院(时临时校址在粤北坪石),历任副教授、教授及研究生导师等职。1947年被国民党政府勒令解除教职,因避居香港,在中共与民主党派合办的达德学院文哲系任教,兼从事政治民主运动。1949年5月,应中共的邀请,到北京筹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旋即出席该会, 被选为该会候补委员及文学工作者联合会(后改为作家协会)常务委员。同年 9月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到现在。其间曾兼任校副教务长、科学研究部主任、中文系主任等职务。自1983年至1998年,连续四次被公推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现仍在校外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等职。在校内兼任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重要著作,民俗学方面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886)、《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等;主编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和《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文学理论著作有《关于鲁迅的论考与回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兰窗诗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等;文艺著作有《西湖漫拾》(北新书局,1929)、《未来的春》(言行社,1940)、《钟敬文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等多种。





    汪玢玲


    汪玢玲,女,笔名冰凌,生于1924年,辽宁北镇人。194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中文系。解放初从师钟敬文先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生班,此后专攻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作家与民间文学关系、神话学、故事学、东北地方文化(虎文化、人参文化与萨满教)等。主要著作有《蒲松龄与民间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民间文学概论》(合著,中央电大出版社,1995,获北方十五省区民间文学评委会一等奖)、《中国虎文化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等。主编有《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华民俗大典·吉林卷》、《吉林省志·民俗卷》、《长春市志·民俗方言志》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1期)获《民间文学论坛》首届银河奖;“东西方早期维那斯比较研究”( 《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获第二届银河奖优秀论文奖。社会兼职有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中央电大民间文学教授、东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等。
    通讯地址:130024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一教30栋3门413信箱






    王文宝


    王文宝,男,1929年6月13日生于北京。195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91年退休前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所副所长兼民俗民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民俗学史和中国俗文学史。主要著作有《北京民间儿童娱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主编、撰著有《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中国俗文学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中国象征辞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中国俗文学七十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七十周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中国俗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等。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联系地址:100011北京市北三环中路10号中国文联宿舍





    乌丙安

        乌丙安 男,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蒙古族,祖籍喀喇沁。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自1955年至今,在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专业教学和民俗学基本理论研究48年。现任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刑警学院民俗学教授、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北民族学院民俗学系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日本国学院大学客座教授等。先后指导日、德、韩、俄、蒙等国和本国民俗学硕士生、博士生108人;社会兼职有: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最高资格会员(全世界78人我国仅2人)、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故事学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协5、6、7、8届常委等。1985年任文化部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并于1988年、1991年先后获国家突出贡献奖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至2001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国家大奖“山花奖”一等奖及省部级大奖等。。1994年7月获美国“20世纪成就奖”。已经出版的专著有十部,在国内及日、德、美、韩、墨西哥等国发表学术论文85篇,受到国内外学刊广泛好评。其中《论中国风物传说圈》等3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近20年来,应邀到日、德、韩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讲学17次;出席和主持国际学术会议15次。1992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他的业绩被美国收入《20世纪国际500学术权威》一书总统版。1996年9月应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及夫人邀请,出席了“首届总统文化节”,受到最高礼遇。
        乌丙安的学术专著如下:
        1、《民间文学概论》(1957年出版、198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再版)
        2、《民俗学丛话》(1983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3、《中国民俗学》(1985年8月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4、《神秘的萨满世界》(1989年6月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
        5、《日本の家庭と北方文化》(日文版、1993年6月日本东京第一书房出版)
        6、《中国民间信仰》(1996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7、《生灵叹息》(1999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8、《新版中国民俗学》(1999年9月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9、《民俗学原理》(2001年1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10、 《民俗文化新论》(2001年10月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书籍:
        1、《中国风俗辞典》(1990年1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2、《中国民俗百科丛书》(1988-1990年6月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3、《满族民间故事选》(1983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4、《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1994年11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5、《世界风俗传说故事大观》(1997年5月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段宝林


    段宝林,男,江苏扬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留校从事民俗、民间文学教学,曾讲授“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民间文化学名著选读”、“歌谣学”、“故事学”、“民间长诗研究”等课程十余门,指导博士生4人,硕士生14人。曾在河北、江苏、西藏、云南、新疆、广西、澳门、内蒙、海南等省市进行民俗民间文学调查,还曾到菲律宾、印度、德国、葡萄牙、加拿大等国家开会、考察。重要著作有《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985、1998)、《中国民间文艺学》(1987北京、1998澳门)、《立体文学论》(1997、台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1991北京、1992台北)、《笑之研究:阿凡提故事评论集》(1988)、《民间文学词典》(1988第一主编)、《世界民俗大观》(1988年第一主编)、《民间诗律》(1987)、《中外民间诗律》(1991)、《古今民间诗律》(1999,第一主编)、《中国山水文化大观》(1995第一主编)、《当代讽刺歌谣》(1993)、《中国歌谣资料》(1959合编,三册)等。论文有“民俗的趋美性”、“蔡元培与民俗学”等百余篇。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如“优秀图书奖”、“最佳著作奖”、《民间文学论坛》首届“银河奖”、“北大505中国文化奖特别奖”及意大利巴勒莫人类学国际中心的“彼得奖”。1999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之“二十世纪杰出人物”金质奖章。
    联系地址:100871北京市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魁立

      1934年9月4日生于河北省 汉族
      简历:1950--1953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习。
      1953--1955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任外语语法教员。
      1955--1961 在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后转入研究生院,专攻民俗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俄罗斯哲学博士学位。
      1961--1979 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
      1979--1985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5--1994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2001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主编。
      1999--2000 在日本国斯拉夫研究中心,任客座教授。
      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Folklore Fellows 全权会员;International Society Folk-Narrative Research会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论坛》杂志主编;
      全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986--1995)。

      学术活动简况:
      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欧洲民俗学的研究。
      在俄留学研究期间,多次深入原苏联各地区进行民间文学考察,所搜集的故事曾在俄罗斯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出版。六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至今,在中国各地多次深入农村及边远地区进行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考察活动。1956年及1960年曾经结合我国民间文学状况,发表《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和《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两篇长篇论文,全面阐述田野工作忠实记录的原则,引起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一场大讨论,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产生了有益的影响。1979年协助贾芝等民间文学工作者前辈,参与恢复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工作及筹备全国文代会的工作。随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书记处书记职务。并参与筹划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歌、民间谚语)三套集成大规模搜集和编辑工作,同时担任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副主编。1982年受命协助钟敬文等民俗学前辈筹备成立中国民俗学会。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任首届秘书长,继而被选为副理事长、理事长(1999年至今)。1985年以来,担任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从书》主编(现已出版蒙古族、藏族、纳西族、傣族、彝族、仡佬族、赫哲族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30余卷)、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民族文学分支副主编;曾主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包括《中国神话》、《中国民歌》、《中国民间信仰》、《中国民间工艺》、《中国民间年画》、《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舞蹈》、《中国民间传说》等14种,第一、二版,1990,1995,浙江教育出版社)、主编《原始文化名著译丛》(包括《原始文化》、《人类学》、《金枝精要》、《比较神话学》、《月亮神话》、《面具的奥秘》、《图腾崇拜》、《金叶》、《西方神话学论文集》等十余种,1989-2001,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始,多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访问学者、外国留学生讲授《欧洲民俗学史》课程。1994年与日本著名学者稻田浩二教授、韩国著名学者崔仁鹤教授共同筹划,成立了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并被选为学会副会长,同时担任中国分部负责人,2000年被选为会长。八十年代以来,多次参加在芬兰、南斯拉夫、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在中国台北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学术论文,并多次在芬兰、南斯拉夫、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
      主要著作:《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获全国文联"山花奖"理论著作特别奖(一等奖);《俄罗农奴制改革时期的民间故事》,俄文,1961年,莫斯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合著,1--3卷,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神话新论》,主编之一,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俄罗斯民间文学专辑》,1984年,北京,《苏联文学》;《神话及神话学》,《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学派》,《民间文艺集刊》第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1982年;《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流传学派》,《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3期;《民俗学的概念和范围》,1983年在首届民俗学讲习班所作的专题报告,《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重要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并收入张岱年主编《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5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文学和民间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2期;《和平与劳动的颂歌》,在中国文艺界纪念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出版150周年报告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此报告获得芬兰国家颁发的奖章和证书。中文稿发表于《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2期;《〈金枝〉论评》,《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此文曾获民间文学银河奖;《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叙事文学》,《阿尔泰语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原始文化〉论评》,《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6期;《民族文化发展谫论》,在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以中、英文发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福乐智慧〉的象征体系》,在《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西城研究》1994年第1期;《论民间文化的比较研究》,在1996年"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一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1982年在日本民间文学学术会议上所作专题报告,以日文发表,载日本《中国民话之会会刊》,1984年;《今日中国的民间歌手》,在南斯拉夫"文化和民间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学术报告。以英文发表,并附有塞尔维亚文提要(均载《Oral and Written/Liter in Literature and Culture》,Novi Sad,1988);并以俄文发表,载《当今世界之民间文学》一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1年;《赫哲族史诗〈伊玛堪〉》,1990年在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专题报告,以俄文发表;《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莫斯科第一届"传统文化与生存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以俄文发表,载《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一书,莫斯科,1993年;《额尔古纳河畔中国俄罗斯族》,在俄国赤塔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专题报告,以俄文撰写,并录有摄像专题资料,载《西伯利亚和美洲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继承性和生存环境》一书,赤塔,1995年;并作为重点文章(除刊发正文外,还利用封二整版介绍该文)在俄罗斯民俗学权威杂志《古俗今存》发表,莫斯科,2001年第2期;同时被译成日文,发表于日本《民众》杂志,第42期,东京,2001年3月。《论中国文献载录的和口头流传的笑话》,在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上的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载《韩、中、日比较说话学术大会。笑话的类型与特征》一书,汉城,1996年;《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在日本大阪"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学术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1997年10月;《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在中国首届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上的学术报告,载《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载《韩、中、日说话比较研究》一书,1999年,汉城;《论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北方民间文学讲述人和演唱人》,以俄文撰写,载《斯拉夫学刊》,札幌,2000年。《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故事类型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主要译著:
      《科拉·迪·里恩齐》,恩格斯青年时代所著诗剧,译自德文,初载《新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后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序幕》,长篇小说,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译自俄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母权制》,译自拉法格《原始文化论文集》,载《民间文艺集刊》第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列宁年谱》第一卷、第二卷,译自俄文,三联书店,1984年;《故事形态学》,弗·普洛普著,译自俄文,即将出版。《世界文学史》,八卷集,俄罗斯科学院著,中译本主编,已列为出版局"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将于2004年出版。




    董晓萍

    【一】:个人情况:
      女,1950年12月6日生。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中文系教授。
    1982年7月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
    1987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博士导师钟敬文教授。
    1994年8月至1995年8月在美国衣阿华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R.Daeid Arkush.
    1989年7月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8月至2002年4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研究,合作导师为Glen Dudbridge,研究题目为《中英民族志比较研究》。
    【二】:工作情况
      现兼任北京市学位委员全委员、国际民俗学会会员、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文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文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兼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学院兼啊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三】:从事研究
      董晓萍教授长期从事民俗研究,在明清民俗文艺思想史、华北民间文化、民族志学等领域里卓有建树。曾与教研室同仁集体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3项。讲授博士生课程:文化人类学、现代田野作业的理论与方法。曾带8名硕士生(其中2名留学生),5名博士生(其中1名留学生)。
      代表著作有:《华北民间文化》、《乡村戏民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合著,第一作者)、《说话的文化》、《田野民族志》等。
      主要论文有:《定县身歌与华北民间社会》等60余篇。1998年编写的《民俗学概论》(合作,任副主编兼作者)教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0年出版的《乡间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被中宣部评为"山花奖"。1996-2001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北文化个体户的手抄本与表演》,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项目《华北民间社团思想》、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原民族志与下层文化建设》、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水资源利用的民俗传统与现代变迁》等(25.5万元)。2000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专家,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四】:联系方式
    E-mail:   dxp@public.bta.net.cn
           dxpzhh@hotmail.com



    刘铁梁

    职务:北师大中文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作:《童话辞典》(合著)、《中外民俗学词典》(合著)、《民俗学概论》(合著)、《中国各民族神话》(合著)
    简介:
        男,1946年1月生,辽宁省绥中县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4657部队学生连锻炼两年之后,到北京郊区良乡中学任教和担任教研员。197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读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师大中文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在:民俗学理论、乡村民间自治组织与仪式行为、村落民俗志研究、歌谣学、故事学等。在浙江和河北等地的农村,长期进行民俗学田野调查。
         主要论著:
        论文:
        1. 《劳动歌与劳动生活》,《民间文艺学文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2. 《新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5月。
        3. 《两派“花儿”表现手法研究》,《民间文艺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4. 《鲁迅的民间文艺观和他的“国民性” 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88年。
        5. 《雅俗对流中的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3月。
        6. 《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2月(译文)。
        7. 《关于民俗学本位的思考》,《民俗研究》,1991年4月。
        8. 《江南农耕文化调查中的民间文艺》,(日本)福田アジオ主编《中国江南的民俗文化》,1992年。
        9. 《“花儿”抒情的审美类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92年。
        10.《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研究》,《中国文学年鉴》(1991-1992)。
        11.《民间文学的学习》,《北京自学考试》报,1992年3月26日。
        12.《黄帝传说的象征意义及历史成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4月。
        13.《中国近年来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韩国)《比较民俗学》第11辑1994年。
        14.《 深入开展民俗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民俗学研究》,1994年。
        15.《 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月。
        16.《中国南方求雨传说和信仰》,(奥地利)《Folk Narrative
    World View》,1995年9月。
        17. 《民俗调查中的心理观察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3月。
        18. 《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6月。
        19. 《联村组织与社区仪式活动》,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1月。
        21.《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民俗研究》,1998年4月。
        22.《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6月。
        23. 《村落庙会与公共秩序》,(台北)《两岸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24. 《村落庙会的传统及其调整—范庄“龙牌会”与其他几个庙会的比较》,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5. 《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学术专号总100期,2001年。
        26.《 姻亲关系、交际行为和自治组织—松江县村落民俗调查报告》,福田アヅオ编《中国江南村落民俗志研究》,神奈川大学大学院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发行,2001年2月
        27. 《姻亲关系和乡邻合作—上海郊区张泽镇两个村庄的案例》,《民俗研究》,2001年3月。
        28. 《传统乡村社会中家庭的权益与地位—黄浦江沿岸村落民俗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6月。
        29. 《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 。
        30.《 解放区的民间文艺研究》,《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31. 《桐城民俗风情·序》,黄山书社,2002年2月。
        32. 《谈年味》,《光明日报·文化周刊》第355期,2002年2月6日B1版。
        33. 《丧葬习俗与民间宗教信仰》,八宝山,2002年1月。
        34.《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与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月。
        35. 《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漫谈》,《守望家园》,西苑出版社,2002年7月。
        36.《 开拓与探索的历程——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月。

        著作:
        1. 《童话辞典》,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9月(合著)。
        2. 《中外民俗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合著)。
        3. 《中国各民族神话》,新蕾出版社,1991年12月(合主编、合著)。
        4.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6月(编委、合著)。
        5.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合著)。
        6. 《 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合著)。
        主编:
        《中国民俗文化面面观》(丛书4册),齐鲁出版社,2000年11月、2001年1月。
        主讲课程有:民间文艺学导论;民俗学导论;宗教民俗学;民间社会制度研究。
        教学成果: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教育部2001年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万建中

      男,1961年5月5日生,汉族,江西省南昌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1980年9月—1984年7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民间文艺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钟敬文。1984年7月—1987年9月和1990年7月—1996年9月在南昌大学(原为江西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万建中教授长期从事民俗学方面研究,在中国民间叙事文学、中国民俗史、民俗学理论等领域较有成绩,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代表著作有:《饮食与中国文化》、《中国历代葬礼》、《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等,发表学术论文65篇。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
        E-mail jianzho@bnu.edu.cn





    萧放

      简历:
      男,湖北英山人。1960年11月生。副教授。1983年、1986年先后在湖北大学、江西师大获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开始在江西师大、湖北大学担任科研教学工作,1989年任讲师职务。1991年至1992年在北京师大中文系作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1999年6月获民俗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继续跟从钟敬文教授在北京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4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室主任。
      近年来,本人先后承担了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民俗文化学、中国民俗学史、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大学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同时,在科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省级以上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参加《民俗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的编写,以及古籍校注编译若干部。曾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研究生一等奖。博士论文《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被评为北京师大优秀博士论文,论文成书出版后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00年获全国博士后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年《中国博士后》杂志来稿一等奖。

      主要著作有:
      1、《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独著,中国民间文化探索丛书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2、《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独著)中华书局,2002.3.3、《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独著)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1。4、《中国文化厄史》(合著、第一署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1。5、《有容乃大》(文字撰稿)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1994,4。

      二、编著
      1、《中华风云人物通览》主要撰稿人武汉出版社1996,12。
      2、《智慧的迷宫》编著,中国民间文化精品系列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8。
      3、《中国古代侠客传奇》主编1993.7。1994年10月再版。华侨出版社1993,
    4、《僧道小品》参编珠海出版社1994,10。

      三、教材编写
      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本人参加撰写部分章节,并为审定小组成员,本书获国家图书提名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1。

      7、《中国文化概论》参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四、获奖情况
      1、《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国家奖,2001.9)2、《有容乃大》(撰稿)获湖北省电化教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994年)。3、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4、《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获湖北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996)。5、《资治通鉴点注》获湖北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994)。6、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研究生一等奖,及优秀研究生奖(1998)

      已完成与在研课题
      1、2000年度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 《转型期的民俗文化研究》2、参与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的组织、撰写工作 3、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大项目《中原民俗志》,主持子课题"山西民俗志"4、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民俗文献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陶立璠

      职务:现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国民俗》网站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简介:甘肃省兰州市人,1938年3月7日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和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在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任客座教授;1996——1997年应日本文部省的邀请,在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任客座教授,进行专门的合作研究。并策划召开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起成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曾先后两次参加中日联合考察团,在中国的江苏、浙江,云南和四川纳西族、彝族地区以及日本的冲绳、山形等县做民俗考察,并且多次访问日本和韩国、越南,蒙古国,参与和组织国际会议。
      80——90年代曾先后招收过五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生,讲授《中国风俗发展史》、《民俗学方法论》、《民间文学专题研究》、《民俗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等课程;主要学术成果曾在国内多次获奖。《民俗学概论》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1979——1989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最佳著作奖。其中《民俗学概论》已被翻译成日文和韩国文在日本和韩国出版。此外与他人合作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百科》(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著作20多种,发表论文80余篇。目前正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编纂,同时主持编纂大型民俗志丛书《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任主编。1999年与陈佩斯共同发起并创建《中国民俗》网站,任该网站第一主持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学术成果:《民俗学概论》(1987)《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1985)《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1997)
      联系方式:
      E-MAIL:taolf@public.gb.com .


    赵世瑜

    赵世瑜,男,1959年8月出生,四川成都人。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文学博士。1996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民俗研究》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以来的民间文化史与民俗学史,在此领域内的主要成果有:“明清华北庙会研究”(《历史研究》1992年第5期)、“论中国传统庙会的狂欢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一个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顾颉刚与周作人”(《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江绍原与中国现代早期的民俗学”(《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的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中国现代民俗学初创时期的多学科参与”(《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东岳庙与各顶的关系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等。 究》1996年第2期)、“江绍原与中国现代早期的民俗学”(《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的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中国现代民俗学初创时期的多学科参与”(《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东岳庙与各顶的关系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等。
    通讯地址:100875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E-mail:twizsy@public.bta.net.cn




    陈泳超

      职务: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副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简历:1966年1月23日生,江苏常州人。1984-1988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读书,获文学学士学位(论文《冯梦龙真情民歌观》,段宝林教授指导)。1988-1991年,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谈凤梁教授攻读元明清文学,获硕士学位(论文《白蛇传形成土壤的历史层积》)。1991-1998年,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任编辑,其中1995-1998年从郁贤皓教授攻读先唐文学,获博士学位(论文《尧舜传说总体研究》)。1999年起,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同年晋升副编审职称,2001年4月起,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教员,8月被认定为副教授职称。
      陈泳超从大学本科期间即对民间文学、俗文学感兴趣,在屈育德、段宝林教授的指导下,恢复了北京大学民俗学会,任学生部负责人,组织了多次学术活动,并主要负责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连续几届民俗采风的成果编撰工作,自己也曾在苏州进行过数次民间文学的调查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十年工作期间,积极参与江苏省及吴语协作区的民间文艺活动,曾任江苏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吴歌学会理事等职,发表《傩的本义及正误》等论文二十余篇,参与苏州歌谣集成的最后统稿,长期参与中国第一部区域性民间文学志《江苏民间文学志》的组织、编撰工作,并自费在江、浙、沪一带以及湖南永州等地区进行民间文学的实地调查。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期间,集中精力进行"中国民间文学、俗文学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撰写并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同时,对刚完成的博士课题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并于2000年8月,以《尧舜传说研究》为题,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2001年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民间文艺首届"山花奖"学术类二等奖。在此期间,还在中文系开设本科必修课《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生选修课《中国现代学术史专题研究》等课程。并多次下乡进行田野调查,涉及河北、江苏、山西、青海等多个省份,撰写发表了一批调查报告。从199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参与负责该学会的日常事宜。
    苑利
      职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北方室主任,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西北民族学院教授。
      主要代表作:《韩民族文化源流》、《民俗学概论》、《大祈雨--走进龙王信仰的世界》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探索》等丛书多部。联系地址:100732,北京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陈岗龙

      简历:蒙古名多兰,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1970年生。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民族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蒙古民间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获文学(民俗学)博士学位,导师钟敬文教授。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化与综合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东方民间文学、蒙古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承担的课题1.独立承担1998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青年项目《蒙古族目连救母故事和汉族目连戏的比较研究》。2.独立承担199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青年项目《喀尔喀蒙古英雄史诗研究》。3.以第二主持人的身份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1年度重大课题《东方民间文学研究》。
      学术兼职
      1.中国民俗学会理事。2.中国《江格尔》研究会理事。3.中国非通用语种教学研究会理事。4.《民族艺术》杂志编委。5.《蒙古学百科全书·民俗卷》编委。6.《蒙古民俗百科全书·物质卷》编委。
      学术专著:
      1.《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26万字。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蒙古英雄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比较研究与文本汇编》(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130万字。本书获得第16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3.《罗布桑却丹研究》(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15万字。合著,负责全书的组织研究工作。4.《蟒古思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0万字。获得北京大学光彩出版基金资助。5.《琶杰研究》(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10月。28万字。合著。本书隶属横向课题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
      学术论文:
      1.《<尸语故事designtimesp=6918 designtimesp=8279>研究概况》,《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日本《比较民俗学会报》1993年9月号译成日文转载,译者:西胁隆夫。2.《英雄史诗与古代蒙古人的语言崇拜》(蒙古文),《蒙古语文》1993年第6期。3.《蒙藏<尸语故事designtimesp=6919 designtimesp=8280>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4.《英雄史诗与蒙古人的烟文化》(蒙古文),《蒙古语文》1994年第4期。5.《<尸语故事designtimesp=6920 designtimesp=8281>:东亚民间故事的一大原型》,《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6.《流传于蒙古族的目连救母故事》,《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7.《论蒙古族的独眼巨人故事》,《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8.《试论蒙古族现代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9.《蒙古族民间咒语研究》(与满都呼合著),《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10.《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的共性》,《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11.《蒙古萨满神话简论》,《东方研究》1999年论文集,蓝天出版社1999年。12.《蒙古族潜水神话研究》,《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13.《蒙古文绘图本〈目连救母经〉研究》,《东方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14.《马头琴的传说与象征》,《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37-854页。15.《蒙古族识宝传说研究》,《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16.《论葛隆道尔吉的〈保留妇人穿戴的古老习俗及禁止破俗行为〉》(蒙古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7.《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18.《钟敬文先生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事业》,《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19.《本子故事的史诗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42-156页。20.《蒙古民间目连嘛呢颂研究》,《东方研究》2001年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337-356页。21.《蒙古诗歌〈我的祖国〉旧译文评价及重译》,《东方文学研究通讯》总第3期。22.《评<格萨尔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designtimesp=6921 designtimesp=8282>》,《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格萨尔学集成》第五卷收入,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23.《1995-1996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与乌日古木勒合著),《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作家出版社1999年11月,第599-603页。24.《蒙古文学研究的新发展》,《蒙古语言文学》1996年第1期。
      学术译文
      25.《东亚民间故事的研究课题》(日译汉,原著:斧原孝守),《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26.《<白史designtimesp=6923 designtimesp=8285>的两个系统》(日译汉,原著:井上治),《民族译丛》1993年第4期。27.《<僵死鬼故事二十五则designtimesp=6924 designtimesp=8286>与古代印度的尸体崇拜》(日译汉,原著:上村胜彦),《民族译丛》1994年第2期。28.《民俗的调查与记录》(日译汉),《中国民俗研究》第二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1996年。29.《民俗学的目的和课题》(日译汉,原著:谷口贡),《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30.《非稻作民的民俗与传承--瑶族的天鹅处女故事及其游耕文化》(日译汉,与乌日古木勒合译,原著:君岛久子),《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31.《蒙古神话》(日译汉),满都呼主编:《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年。32.《日本的结文化》(日译汉,原著:律田文子),《东亚民俗研究》民族出版社1997年。33.《突厥蒙古语族民族族源传说比较凡说》(蒙译汉,原著:满都呼),《民族艺术》1998年第2期。34.《民俗学研究方法》(日译汉,与高木立子合译,原著:福田亚细男),《民俗研究》1999年第1期。35.《蒙古英雄史诗的灵魂寄存观念》(蒙译汉,原著:散布拉登德布),《东亚民俗研究》民族出版社1997年。36.《满族神话及其发展》(日译汉,原著:稻叶岩吉,与乌日古木勒合译并审校),《民族艺术》199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11期转载。
      文艺创作
      诗集《乌兰托娅、齐·达赉、多兰、那·呼和诗贵诗选》(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此外在国内外蒙汉文杂志上发表百余首诗歌和散文作品。




    高丙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生于湖北省一个官名为高升大队的村子,一边放牛一边念中小学,1978年考上大学,先后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学习,先后在美国的夏威夷大学和UC Berkeley做一年的访问学者。在夏威夷考察过草裙舞,在加利福利亚看过好来坞的文化展示,但是看得最认真的还是庙会(北京妙峰山和东岳庙乃至地坛和龙潭湖的庙会,河北、广东的庙会)。还有幸在西藏和青海观赏过藏戏和纳顿。
      学术成果择要列举如下
      1)《民间风俗志》(《中华文化通志》百卷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论文
      1)“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2期。
      2)“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族际文化共享”,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费孝通编《甘肃土人的婚姻》,辽宁教育社1998年。
      4)“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98年3期。
      5)“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97年1期。






    杨利慧


      杨利慧,女,1968年2月出生,新疆阜康人。1988年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91年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硕士,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神话与民间信仰。主要著作有《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复兴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民俗学研究》第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史上的合理主义”(合著,《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汉学研究中心,1996)、“始母神——女娲神格的基点和中心”(《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2期)、“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甘肃天水地区的女娲信仰”(《民俗曲艺》第111期,1998年)、“钟敬文及其民间文艺学思想”(《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联系地址:100875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安德明

    安德明,男,1968年10月出生,甘肃天水人。1991、1994、1997年先后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民俗学硕士和民俗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信仰。主要著作有《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田野调查中民俗学家的主观因素”(《中国民俗学研究》第2辑,1996)、“集体力量与阴阳先生”(《广东民俗》1996年第4期)、“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征处理”(《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天水北部地区的闸山习俗”(《民俗曲艺》第112期,1998)、“从农事禳灾仪式看民间信仰中的地方神”(《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译著有“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等。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联系地址:100732北京市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E-mail:andm@literature.cass.cn





    陈建宪


    陈建宪,男,汉族,湖北省麻城市人,1954年6月生。1982年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毕业,1988年在华中师大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华中师大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点指导组副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主要论著有《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三联书店,1994)、《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玉皇大帝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等,译著有《中国文化象征词典》(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世界民俗学》(第一译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第一译者,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等。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陈建宪,男,汉族,湖北省麻城市人,1954年6月生。1982年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毕业,1988年在华中师大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华中师大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点指导组副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主要论著有《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三联书店,1994)、《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玉皇大帝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等,译著有《中国文化象征词典》(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世界民俗学》(第一译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第一译者,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等。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联系地址: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E-mail: jxchen@mail.ccnu.edu.cn





    叶涛


    叶涛,男,1963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费县。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参与创办《民俗研究》杂志,现任该刊主编。1987年发起成立山东省民俗学会,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88年当选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1993、1998年连续两次当选为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山东民俗》(合著,山东友谊书社,1988)、《孔子故里风俗》(华语教学出版社,1993)、《孔府》(华语教学出版社,1993)、《中国京剧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山东省志·民俗志》(合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江湖社会习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等。
    通讯地址: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E-mail: yetao@mail.com




    吕微

    吕微,男,1952年1月出生,出东莱芜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史、民间文学史。主要著作有:“‘昆仑’语义释源”(《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4期)、“楚地帛书、敦煌残卷与佛教伪经中的伏羲、女祸故事”(《文学遗产》1996年4期)、“‘息壤’研究”、(《中国文化》1996年14期)、“农耕文化语境中的送穷习俗与如愿故事”(《民俗曲艺》1998年111期)、“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史写作”(《河北学刊》1998年6期)。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联系地址:100732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巴莫曲布嫫


    巴莫曲布嫫,女,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四川大凉山。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获民俗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在治学方法上长期坚持实地田野调查与彝文古籍研究相结合,主攻学术方向是彝族经籍文学与彝族民俗研究,兼及西南少数民族经籍文学与口承文学;已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要有“神图鬼板·仪礼象征·文化传承──凉山彝族における鬼灵信仰と巫术符咒の考察”(佐野贤治编《西南中国の民俗文化研究》,勉诚社,1999)、“Deity-Figure in Charm-Drawings in Nuosu Society: Ritual, Myth, and Symbol.”(In A Special Issue of Center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Trier: Trier University issued, 1998, in English)、“凉山义诺彝族の季节仪礼とその祭日化への方向”(《日中文化研究》第13期,勉诚社 1998:3)、“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学术流变”(《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从梦鼓到祭歌──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的民俗文化价值”(《亚细亚民俗文化研究》第1集,民族出版社,1997)、“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的巫化叙事风格”(《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参与编撰的学术著作有《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彝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中华文学通史》(华艺出版社,1997)等;《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 合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目前正致力于“仪式与文学──彝族经籍史诗研究”与“走近鬼魅──彝族祝咒文学研究”的专项调查研究。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通联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100732
          电子邮件:mswitch@public.fhnet.cn.net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31 21:43:32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3-18 00:06 | 只看该作者

    民 俗 文 化 学 发 凡

                         

                            民俗文化学发凡


                              钟敬文  


         
                  一 、学科名称的由来及其概念、性质
         
            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隆重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大会筹备组事先发出通知,邀请我参加会议,并希望提交学术论文。我答复同意了。70年前的这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像一夜春雨,催开了现代中国的民主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花朵。对此,多年来已有不少文章予以论述。我个人对这场运动怀有特殊的感情,一是因为我多年来所从事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两学科,是这场运动的伴生物;二是因为我自己当时转变为追随新思潮的“新党”,进人了这两种学科之门,也是“五四”运动启蒙的结果。“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运动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五四”与我个人学术道路的关系。10年前,即1979年“五四”前夕,我也曾应邀撰写纪念文章。我那一次撰写的文章题目是《“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它只就民间文艺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现在,10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学术界不平凡的10年,或者说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与文化学事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指引下蓬勃发展的10年。这时再回顾70年前的“五四”运动,和它所派生的现代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运动,我的思想认识不能不有所前进。我感到,这两场运动之间的联系,不止于民间文艺学,它在以下四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1.在上、下两层文学方面,“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抨击封建上层文学,使一向被贱视的下层文学的地位得到提高。这自然是一个重点。
            2.在语言学方面,“五四”运动又是一场白话文运动和推行国语的运动。它所提倡的以平民的白话代替传统的文言,用白话写新诗,以及主张以北京话为基础向全国推行国语和用它编写教科书,反映出了一种思想、文化载体方面的重大变化。这是世界上新旧思想、文化更迭时经常出现的现象。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文字改革时期,都有过类似情况。
            3.在鼓吹通俗文艺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明、清以来广泛流传的通俗小说和戏曲,称赞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典范优秀作品。这样抬高通俗文艺的地位,是非常大胆的做法。
            4.在民俗调查和研究方面,“五四”知识分子首次呼吁对一般民族民俗资料的调查与搜集。北京大学还曾建立方言调查会和风俗调查会,开展了一定范围内的风俗学活动。它是我国今天广泛推进的这一活动的起点。
              总之,重视口头文学,宣传通俗文艺,提倡白话和推行国语,  以及收集整理一般民俗资料,这四种事实,要比单纯民间文艺学  的范围远为宽泛。大体上它们都属于民俗学的范畴。它们并非彼  此孤立,而是在“五四”运动和现代民俗学运动中,互生共存,成  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它们既是民俗学现象,也是文化学现象。从历史本身讲,它们的送合,说明这两场运动的多重联系;从理论角度讲,它们表现了两个学科(民俗学与文化学)之间的交叉现象。用从前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等名称去概括这些事象,显然有些不够。于是,我大胆创用了“民俗文化学”这个新名词。它比较符合“五四”的史实,既照顾到当时的民俗学活动,也使之与文化学挂了钩。由于这个原因,我便把前面说到的1989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所提交的论文,题目确定为《“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
            我提出“民俗文化学”的概念,还有另外两点考虑。
            第一,它适合我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民俗大国。作为文明古国,它的内部有着文化层次的区别。中、下层文化(包括民俗)是其基础部分。民俗不是靠文字传承的,但它是民众后天习得的知识、行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样式。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那么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担者便是农民,还有渔民、工匠等劳动者。此外,民俗的发生和传播虽然不靠文字,但民俗借助文字而被记录下来,是我国的一种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这使我们民族拥有丰富的民俗文献遗产,同时也表现出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之间的历史联系。这种情况在世界其它国家并不多见。当然,在传统社会里,这种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发生联系的现象,往往是不自觉的。它甚至是被上层社会的正统观念压制的。这种情况到了结束帝制的现代民主革命阶段,开始扭转。特别是到了“五四”运动掀起后,鼓吹民族觉醒,倡导民主与科学,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关系更加亲密。从这种意义看,现代中国的民俗学运动,继“五四”运动之后崛起,不过是前述历史联系的递进,并带有革命性质的表层化罢了。
            世界各国的民俗学研究,大都有从本国国情出发的不同路数。有的国家偏重于未开化民族习俗的探究;有的国家侧重研究上、下两层文化的升沉交流规律;有的国家呼吁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有的国家苦苦寻觅本国文化的根源。……我国今天建设民俗文化学这门新学科,是适应我国的历史情况和社会主义新文化、新科学的要求。它不是一种盲目的模仿结果,更不是好事者的闲事业。
            第二,它具备了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五四”以后,我国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它有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国情因素日益受到注意,民族文化研究也随之后来居上,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这些都为我国民俗文化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90年,我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话说民间文化》,它的主要论述对象就是中国的民俗文化。它曾引起学界的一定注意。
            总之,我采用民俗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回顾70年前的“五四”运动,有客观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个人学术思想发展的原因。这是一种综合思考的结果。前面讲的1989年“五四”时我那篇论文在大会宣读后,颇引起某些国际同行的兴趣。但当时并没有充分的机会,可以让我对这门新学科作进一步的阐述。
            民俗文化学的含义是什么?它是这样一种学问:即对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民俗”去进行研究的学问。这里,我们把民俗研究纳人文化的范畴,是对固有文化观念的扩展。是不是这样做,那结果将大不一样。过去学者们谈论“文化”,很少涉及“民俗”,因为他们所注意的文化对象,一般只限于上层文化;对中、下层文化是轻视的。而谈论民俗的,又很少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对待,似乎民俗算不得一种文化。其实,民俗在民族文化中,不但是名正言顺的一种,而且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基础地位的一种。我们只有把民俗作为文化现象去看待、去研究,才符合事物的实际;也才能强化我们的学科意识,促进这门新学科的研究成果。
            民俗文化学,是民俗学与文化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现代社会信息量增加,各种学科分支或交叉的现象,日益显著。一些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又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如民俗学和文化学,各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们作为独立学科,也都产生了自己的支学。如民俗学的分支有宗教民俗学、历史民俗学、语言民俗学、艺术民俗学和心理民俗学。文化学的分支更加名目繁多,略举之如:文化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生物学,以及文化史学和文化哲学等。民俗学与文化学两个主体学科相交叉,产生了民俗文化学。它是一种新学科,也是国际国内学术潮流大势之所致。
            在民俗学史上,较早将民俗纳人文化范畴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先驱T.E.泰勒。他在19世纪后期发表的巨著《原始文化}(1871)中,把习俗与知识、信仰、艺术、法律等现象,统称为“文化”,并把研究这种现象的学问称为“文化科学”。这是一个学术史上的里程碑,我们正是根据这种精神创立这种新的文化学支学——“民俗文化学” 的。
            我国的民俗文化学的建立,又是在创建祖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整体布局构思,并将通过借鉴外来先进学术、文化成果,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来实现的。从科学分类上讲,它属于社会科学,也属于人文科学。
         
                二 民俗文化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物质文化,一般包括它的各种品类及其生产活动两个方面。它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以及主体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的。像传统的民居形式。服饰传统和农耕方式等,都是物质文化的内容。社会组织,指人类社会集团中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市镇,以及各种民间组织,包括民众职业集团的总称。当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某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护民间人际关系和生存方式的纽带时,它们也就进人了民俗文化的范畴。意识形态,涉及民间宗教。伦理、礼仪和艺术等,是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民俗部分。此外,还有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不属于以上三类。它是人际关系的媒介,是许多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民俗传承。世界上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他们的某些学者,往往十分重视对口头语言民俗的研究。我国自“五四” 民俗学运动兴起之后,也在口承语言民俗的领域,做过一些调查和探索,但成绩不太显著。倒是在民族学界做出了许多成绩,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民俗文化的特点,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它具有一般文化科学对象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个性。这两种性质的有机结合,使它形成以下五个特点。
            1.集体性 所谓集体,包括氏族、部落、村镇、民族及其他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的集体性,指它是由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保存和传承的文化。也有的文化产品是先由集体中的个别人创造,再由集体的认可或加工后传播的。但从整个过程来讲,总要有集体参与的主要因素,才能成为民俗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化,有些是带有普遍性的,也有些只是局部性的,这与我国的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发展不平衡和某些民俗本身的性质等困素有关。但不管怎样,只要习染成风,就要为某些社会集体所享用和传承,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财产,而不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东西,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2.类型性(或模式性)指民俗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彼此类似的性质。它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是一种模式化的文化事象,是与上层文化的重视个性与独创性相对的。我们姑且拿文学史的现象做例子。上层社会作家的作品,一般不但要署名,而且大都是个性化的,没有哪一篇伟大作家的作品不带有个性。从中国的古代诗人李白、杜甫,到外国的诗人作家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莫不如此。上层社会的文学越个性化(尽管在某些方面也另有共通之处),就越被认为有价值。民俗文学则不然。它一般是具有类型化特征的。如老虎外婆、田螺娘、巧媳妇、傻女婿、四大传说,——这些故事谁来讲、在哪儿讲,它们的基本情节,乃至于某些语言,都是大体相同的。即使不是相同类型的故事,它们的母题(情节单位)也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民俗文化由于是民众的自发创造,又为同一社会的民众所享用和传播,因此它们一般缺乏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是极自然的。
            当然,讲类型不等于否认变异。类型文化在结构上,是一种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文化。类型性简化了民众识别、传习与操作这种文化的难度,提高了它在人脑传递中的信息贮量和在时空蔓延中的关联程度。变异是对于类型文化的适应性生态调整。但总的说,类型性虽然标示着民俗文化在文化史上的早期状态,但是对于这种文化所产生和存在的那种社会,是起着相适应的作用的。
            3.传承性和扩布性 传承性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传衍上的连续性;扩布性指这种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一切文化,大都具有这种传承性和扩布性。但是,民俗文化跟上层文化比较起来,它们在这方面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的。例如,在传播媒介上,上层文化(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的传播,主要依靠文字;而民俗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头语言。由于这种传媒的不同,便使两种文化在某些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比如,一则民间故事,一个民间传说,由于是用口语传播的,它就不但从横向上能产生出许多“异文”;而且在纵向上也能不靠文字记录,却以大同小异、或小异大同的形式,流传许多世代,从而形成故事学上的独特方法。过去有许多学者,只把传承性看成民俗的主要特征,忽略了它的扩布性,这是不应该的。
            关于扩布性,我个人还有两点看法。一是从扩布性自身的规律看,那些发生时间较早,社会功能较宽泛的民俗,扩布地域可能要相对广大一些。那些发生时间较晚,又与一般民众生活关系较少的民俗,扩布的地域就可能相对狭小。二是从扩布性的研究趋势看,过去一般着眼于地域民俗之间的共同点,以寻求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这是必要的。但我认为,不注意差异性也不行。例如灰姑娘故事,已有些学者指出,它在全世界有500多个异式。远的不说,据我所知,仅在中、日两国各地,就流传着许多灰姑娘故事的异式。当我们研究这种世界大扩布民俗文化事象时,只看到它们都属于“辛特里拉型”的相同点行不行呢?我看不够。我认为,要同时研究在中、日本土流传的各自差异点。因为,正是这些差异点,反映着两国不同民俗文化的各自特点,同时也是各自民族文化的特点。
            4.相对稳定性与变革性 民俗文化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比起上层文化,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但它在时空中传承、扩布和演进,也必然呈现出种种变形(或变质),以及消亡等现象,从而产生与自己的稳定性相联系的变革性特点。
            英国进化学派的人类学者曾经创立了“文化遗留物”说。他们把不少民俗文化事象认定为过去人类文化的“遗留”、或者“活化石”,过分突出地强调了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方面。实际上,稳定与变革,是民俗文化特征中的一对不可分割的范畴,这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大量资料中得到证明的。
            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我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比起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些适应社会的发展,淘汰了其中的陈腐成份;也有些在今天的现代化目标面前显得格格不人,必将被改革,才有利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移风易俗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民族民俗文化的稳定形态,这就是历史文化进步的自然法则。它也是我们与过去进化论的人类学派的观点区别所在。
            5.轨范性与服务性 民俗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文化——表现为适应民众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的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稳定性和约定俗成,使它具有不成文法的强制或约束力量,起到对它的主人——民众的侍奉作用。这就是它的轨范性与服务性特点。
            轨范性,指民俗文化对民众行为和心理具有制约性。服务性,指民俗文化在轨范民众的同时,具有满足民众需求的功能。像其它文化一样,民俗文化的轨范与服务性质,根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它文化一样,民俗文化的轨范与服务性质,根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也有程度强弱或隐显不同等差别,但它总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对民众的集体生活起着一定的作用。
            轨范性与服务性,是一对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自身生产的文化方式是不断变化的,拿婚姻形态来说吧,开始是原始群婚阶段,后来经过对偶婚等衍变,逐渐成为今天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在群婚或对偶婚时代,谁违反了这类婚俗,谁就要受到鄙视或惩罚。这就是民俗文化的轨范性与服务性在起作用。当一定的婚俗形式适用于一定时期人类繁衍与社会生活、文化的水平,被集体成员当作典范普遍遵守时,它就既发挥服务的功能,又同时轨范着人们的婚姻行为,具有一种威慑力。现代学者要研究民俗文化,就要注意民俗文化的这两种性质。当然,像前面说过的,民俗文化的轨范性与服务性,根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同,在功能体现上有所差别。有些民俗文化的制约作用比较虚幻,乃至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转为消极作用或者作用消失,如巫术和部分民间组织形式。也有不少民俗文化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积极作用,如端午节饮雄黄酒驱毒,六月六日晒衣物和年终掸尘搞卫生等。它们在轨范与服务民众生活方面,表现了较强的历史适应性,也带有比较长久的现实意义。
         
                三 民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位置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因此,民族文化的涵盖面当然大于民俗文化。
            1982年,我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讲话时,曾经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条干流。第一条是上层文化,从阶级上说,它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第二条是中层文化的干流,它主要是市民文化。第三条干流是下层文化,即由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它虽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但却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我国过去的长期封建社会中,一般出身(或依附)于上层阶级的文人学者,是看不起中、下层文化的。这种情形到了近代多少有些改变。建国后,我们学术界由于受到苏联学术的影响和极“左”思潮的干扰,有些人曾经过分夸大了某些民俗文化(例如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把它抬高到民族文化的唯一主体的地位。这种作法也是不妥当的。现在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我们就要从本民族三层文化的事实出发,恰当地估价民俗文化的位置。
            从民俗文化本身讲,它内容宏富,其中有些还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部分。它们在民族长期的生活中,发挥过广泛、巨大的作用;有许多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中仍在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祖国新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从文化根源上讲,三层文化都发生于没有阶级时代的原始文化。它们曾是一个统一体,后来却分化了。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要侵人被统治阶级的民俗文化是必然的。但是,就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文化中,也不能排除民俗文化对上层文化的基础作用及不断影响。以文学史为例,中国历代的上层社会的文学体裁,不少是从中、下层社会的创作那里汲取来的。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五言七言诗歌,以及后来的词、小说、戏曲等,都是如此。上层阶级取用民间体裁后,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给予不同程度的改造。这下一定都是坏事。平心而论,传统文人学者对民间体裁的改造,有的能起腐化作用,也有的能起提高作用。对此要做具体分析。这种例子说明,中国历史上上层文化的发达,不是与民俗文化无关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它虽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但却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我国过去的长期封建社会中,一般出身(或依附)于上层阶级的文人学者,是看不起中、下层文化的。这种情形到了近代多少有些改变。建国后,我们学术界由于受到苏联学术的影响和极“左”思潮的干扰,有些人曾经过分夸大了某些民俗文化(例如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把它抬高到民族文化的唯一主体的地位。这种作法也是不妥当的。现在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我们就要从本民族三层文化的事实出发,恰当地估价民俗文化的位置。
            从民俗文化本身讲,它内容宏富,其中有些还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部分。它们在民族长期的生活中,发挥过广泛、巨大的作用;有许多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中仍在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祖国新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从文化根源上讲,三层文化都发生于没有阶级时代的原始文化。它们曾是一个统一体,后来却分化了。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要侵人被统治阶级的民俗文化是必然的。但是,就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文化中,也不能排除民俗文化对上层文化的基础作用及不断影响。以文学史为例,中国历代的上层社会的文学体裁,不少是从中、下层社会的创作那里汲取来的。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五言、七言诗歌,以及后来的词、小说、戏曲等,都是如此。上层阶级取用民间体裁后,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给予不同程度的改造。这不一定都是坏事。平心而论,传统文人学者对民间体裁的改造,有的能起腐化作用,也有的能起提高作用。对此要做具体分析。这种例子说明,中国历史上上层文化的发达,不是与民俗文化无关的。今天我们创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更要重视民俗文化和不断从它那里得到营养。
            总之,中华民族的三层优秀文化的荟萃,构成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灿烂文化。我们在民族文化的大系统内,研究民俗文化,一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的总体面貌及其历史和现状;二是可以帮助我们有根据地去分辨传统文化的优劣,从而汲取和弘扬那些优秀部分,籍以壮大、繁荣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无疑将是很有意义和实益的一种学术文化工作。
            四 民俗文化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
            民俗文化学与其它同文化相关的社会科学关系密切,也与其它同民俗相关的人文科学关系密切。
            与民俗学、文化学的关系。民俗文化学所涉及的民俗事象,是广大民众创造和传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各方面,带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因此,研究者要树立“作为文化的民俗”的观念。这门学科所涉及的文化事象,又不是民族文化范畴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中、下层那一部分。因此,研究者还要树立有关民俗的文化意识。民俗学与文化学各自丰富的内涵,成为这门学科的外延,以及考察它的性质的两种“家族亲缘”所在。而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又有自己的一定的性质、范围、结构和功能等。这又使它区别于一般的民俗学与文化学。
            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包括民族志)、社会学、文艺学、伦理学、宗教学、语言学等的关系。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一个共同的范围特征,就是在其研究对象中都囊括、或者部分涉及到民俗文化事象。而民俗文化学的研究,也要牵涉、或者必然要联系到这些邻近学科。具备民俗文化学的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上述相关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研究。例如,《说文解字》之中,记述了大量有关我国古代动、植物字源以及民俗信仰的资料。它们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当时对动、植物形态、性质的认识和“万物有灵”等的崇拜心理。许慎收录并解释了这些文字,就为后人留下了解读古人思维的钥匙。一位语言学者如果运用民俗文化学的知识来研究《说文解字》,就会对许慎的工作成绩有新的认识。从另一方面讲,民俗文化学者也需要借助上述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历史上某些地区或民族存在过“初夜权”习俗,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证明,它是初民主动把这种权利让给氏族或部落中的权势者,以祈求消灾远祸的风俗遗存,而那些原始时代的权势人物往往又是宗教的执行者,是初民信奉的神I’员。一个民俗文化学者如果不了解这种原始文化史背景,把它都说成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罪证,那就不符合原始社会的实际情况了(在阶级社会里,情形当然有所不同)。可见,各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虽各有自己的性质、作用,但是在某些方面又是彼此密切相通、能够通力合作的。
         
                五、 民俗文化学体系结构的设想(略)
         
                六、 民俗文化学的方法论研究(略)
         
                七、 民俗文化学的效用
         
            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但它如果不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它就早被民众淘汰了。民俗文化的研究离开现代性,同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建设一门民俗文化学,不能不考虑到它的社会效益。
            民俗文化学的效用,概括地讲,有两方面:一是保存现有的民俗遗产。一个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正是由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地位及相关的人民心态所决定的。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不但过去起过积极作用,直到当前,它还是广大国民不可缺少的祖国文明史知识的一部分。二是研究民俗,认识国情(包括广大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在内),以利脚踏实地参与现实改革。只有正确了解全部民俗文化的性质、功能等,才能有效地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并创造新民俗。
            民俗文化学的效用,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认识。
            1 .对民族民俗文化现象(包括它的历史现象)的科学认识(这部分现实文化及其文明史的认识)作用—一这种科学认识为文明国的国民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养。这几年,大家公认民俗学“热”起来了。其实,这种“热”有几种类型:如(1)运动宣传型:为配合某项政治运动,开展民俗宣传,运动过后.“热”也就消逝了。(2)节日纪念型:各种大型节日前后,电台报刊出现一批民俗探源文章。年复一年,重复搬用.形成固定模式。(3)文艺技巧型:影视文艺镜头或作品,穿插民俗,作为民族化“技巧”。(4)商业广告型:名目繁多的西瓜节、荔枝节、服装节、……看宣传与民俗沾亲带故,实际上与民俗甚少关系。厂家的目的。是做商品广告。不管怎样,这些活动,多少能使一般国民比从前更多地看得起自己的传承文化,谈论起民俗,这是好事。但如果满足于上述情形,用民俗去完成非民俗的各种任务,或者主要仅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及其它,那就偏离民俗文化学的全面宗旨了。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民俗传统的效用,看作是对
        一个国家的历史地位的证明。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如此。何况我们还肩负着更艰巨的继往开来的使命。我们的目标是: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借鉴外来进步文化成果,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研究祖国的民俗文化,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精神的、文化的素质,以帮助改善国情,促进民族自强。这个意义是深远的,也是根本性的。我一向主张这种深层的民俗文化学研究。像这样一门科学,倘若只能为眼前一一些孔方兄服务,而忽略了它的更深远的目标,那就不免自己贬值了。
        2.指导或辅助人们去正确辨别、改革当前传统民俗文化事象的性质效用。研究民俗文化学,掌握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我们的工作,像前面所提到的,不外三种:一是考察、论证传统文化中可以基本或完全保留、继承的民俗部分。二是考察、识别经过批判、改造可以流传下去的民俗。三是考察、辨明必须淘汰的陈规陋俗。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借鉴与合理吸收问题。所谓外来文化,主要指现代欧美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文化。它们在内容、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对于我们的适用性,也是参差不齐的。例如.它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某些精密的产业管理方法等,跟它们的政治.思想经济等制度,以及生活道德风俗,就不能完全一律看待、我们积极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克服我们某些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局限,是十分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刻不容缓的。但借鉴、吸收的目的,是促进本民族的现代化事业。如果忘了祖宗,一味模仿,就会变成盲从,自从不可能把自己变成别人,反而失掉了自己。比如中国的某些陈腐的家族伦理观念要改革,但套用西方的伦理模式来处理中国人际关系,犹未必合适。何况我们还有自己的社会制度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优良部分。至于那些跟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社会弊病和思想、作法,就不用说了。总之,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一种科学态度。我们的原则是,借鉴和吸收,要有利于我们的叫化建设大目标。要取人之长,而不掩没自己的好处;并使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
        3.其它效用。如协助民俗旅游业的开展等等。民俗文化学用于提高国民素质是务虚,用于协助民俗旅游业等的发展是务实。我看,务虚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务实,或者说意义更加重大。国民有教养而务实,国家各项事业都会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本末倒置。民俗文化学主要的任务,还是提高民众的素质(包括文化、历史知识的水平),这不但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也是关系到民族兴败、存亡的基本战略。有了这一条,再去促进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如旅游业等,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有助于国力的增长。
         
                          八 结束语
         
            以上论述,只是关于所讲题目的大略意见。对于这门新学科,我们的知识和所能想到的话还不多。因为它还处于婴儿状态。
        这门新学科的前途是远大的。就我国的国情和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看,它存在着以下有利的发展因素:
            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化建设和研究,需要这种新学科的参与和贡献;
            2.全人类民俗文化(各民族的基础文化)的科学研究和历史(文明史)叙述,正有待于我们这个古国兼大国的这方面的学术成就给以助力;
            3.我国广大民间富有这方面的学术资料,学术界对它也有一一定的积累,而这正有力地催促着这门学科的建设:
            4.当前我国民俗学和文化学相当繁荣的事实,对于民俗文化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展开,是极有利的条件。
            对于这门新学科的建设和推进,如上所述,当前,既有内外的迫切需要,也有顺利进行的条件。事在人为。希望对这种学问有兴趣和志向的同志(特别是中、青年同志)努力奋进!
            我这个民俗学界的“老牛”,也当竭力以助其成功!
                              1991年 3月]4日于民间文化讲习班初讲
                              1991年10月6日于北师大中文系再讲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31 15:19:08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3-3-22 17:54 | 只看该作者

    无人回应,看来真是"青年之声尤难聚鸣"啊![em:15][em

    无人回应,看来真是"青年之声尤难聚鸣"啊![em:15][em: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5

    帖子

    477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4
    威望
    362
    K币
    115 元
    注册时间
    2003-3-13
    5
    发表于 2003-3-22 21:40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和上几句,俺想考北师大的民俗学,偶的兴趣在于民

    我来和上几句,俺想考北师大的民俗学,偶的兴趣在于民俗旅游和民俗经济,不知兄弟对此有何意见能说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6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14:41 | 只看该作者

      据我所知,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侧重的是学理研究和

      据我所知,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侧重的是学理研究和分析,而旅游侧重的是经济大潮中的物质实践。比方说,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是不同的,法学硕士是在理论层面研究法情法理,而法律硕士就是在实践层面当律师为别人去打官司。
      如果你想挣钱,那么你就去学旅游,如果你想作学者,那么你就去学民俗。[em:40]

      话又说回来,我当然是希望学民俗的人越多越好,因为中国民俗学需要振兴啊! 偶语重心长地对你说。[em:40]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3-23 14:43:22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5

    帖子

    477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4
    威望
    362
    K币
    115 元
    注册时间
    2003-3-13
    7
    发表于 2003-3-23 21:3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学经济出身的,思维有这样的一种惯性,我愿意从经

                    我是学经济出身的,思维有这样的一种惯性,我愿意从经济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去思考,所以我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旅游、经济和民俗并不冲突,民俗的起源和发展与经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民俗学的研究对于经济,尤其是区域间和国际间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有一种很不错的电池,白象牌商标,国内市场好的很,但是在国外没市场,为什么?白象在许多西方国家是不祥的象征。而旅游业的发展又有多大程度倚重于民俗旅游市场的开发呢?你在石家庄上学,是吧?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不远处的晋中民俗旅游开发,看看民俗之于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的推力之大。如果你了解的更多,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要研究民俗旅游,目前的民俗旅游开发是一种资源掠夺性的初始阶段,活生生的民俗在演化成标本和纯粹的商品,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是摆在民俗学界、旅游业界和经济学界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去面对它,研究这种人文经济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问题。
            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北师大的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一份热情去培育经济民俗文化学(钟敬文先生语)这株新苗,什么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于我来说,就是先出世、再入世。
            我觉得我们在一个大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中国民俗学需要振兴”,你的话还提醒了我至关重要的一点,不可功利,不可浮躁。
    ※ 修改:午夜游民于光天化日之下大肆篡改本文,呵呵。

    ※ 修改:午夜游民于2003-03-23 21:38:53修改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8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22: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俩先握握手![em:40][em:8]在这里转了一个多?

      我们俩先握握手![em:40][em:8]在这里转了一个多月,我终于有了知音感了... ...
      白象电池的例子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过,在欧洲白象是不吉利的,所以它打不开欧洲市场。
      你从经济角度去看民俗也是有道理的,这对我也很有启发,[em:32]因为我以前更多的是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去思考民俗(包括民间文艺学)。对于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对民俗旅游的掠夺性开发,我也注意到了,这确是摆在经济学届和民俗学界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但据我了解,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形势并不乐观。[em:15][em:9]
      虽然现在的民俗学研究尚幼,学科不完善,但是以后“经济民俗学”也是可能会成为民俗学的一个发展方向的(哪就看我们这些年青人的努力喽)。
      对于你说的“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北师大的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一份热情去培育经济民俗文化学(钟敬文先生语)这株新苗。我觉得我们在一个大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中国民俗学需要振兴` ”我完全同意,但我认为这样也许就更完善了:中国民俗学需要振兴,不管是从文化上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
        好,还有好多话要说,但一时语噎,无从谈起,你以后可以给我发mail(我注意到了你的个人信息上什么联系方式也没有)
      
      另外,我在楼顶的贴子上提到的那几个网站不知道你知道去过否?凡是有关民俗、民间文学的问题在这哪都可以请教。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26 19:39:23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9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22:53 | 只看该作者

    咦?你原来不是一直在打听地理吗?



    钟敬文先生生平

      钟敬文先生(1903-2002)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

      钟敬文先生,原名谭宗,又名静闻、金粟。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海丰。

      1920年,先生年仅17岁,就读于海丰陆安师范学校,因感受了“五四”的春风,与同学们一道宣传演讲,抵制日货。正是这样的人生实践,使先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22年陆安师范毕业后,他留在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这一时期他受到新文化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开始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故事等,并在北大《歌谣》周刊陆续发表了《读〈粤东笔记〉》、《南洋的歌谣》、《海丰人表现于歌谣中之婚姻观》。同时开始写作白话新诗,1923年与两位好友共同出版新诗集《三朵花》。

      1926年夏,受彭湃、聂绀弩的影响,为了寻求更充沛的思想滋养,先生来到了当时的国民革命中心广州,这是先生走上治学生涯与追求真理之路的关键一步。在岭南大学工作、学习之余,先生利用图书馆开始了民间文化的研究工作,整理了《粤风》等民俗文献。并结识了冼星海、刘谦初等进步人士,开始阅读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革命书刊,给《少年先锋》写稿。这一年他整理的第一本故事集《民间趣事》在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1927年春,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来到广州,钟先生兴奋地邀约一批青年朋友拜见了鲁迅先生,并广泛搜集有关鲁迅先生在羊城的行踪,编成《鲁迅在广东》一书,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同年秋天,先生经顾颉刚介绍,转入中山大学,担任中文系助教并教授预科国文。这时一批原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与风俗调查会的骨干如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等聚集中大,他们继续开展在北方从事的新学术事业,钟先生便成为积极参与者与组织者。他协助顾颉刚等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组织——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学讲习班,编印《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及民俗学丛书,积极宣传与推进民俗学这门新学问。 这一时期钟先生出版了《荔枝小品》、《民间文艺丛话》等文艺与学术专集,在文艺界学术界崭露头角。

      1928年夏,正当先生努力追求思想与学术进步的时候,遭逢了涉世以来的第一次打击,学校保守势力借口钟先生经手付印的《吴歌乙集》问题,解除了他的教职。在钱塘江潮水高涨的时候,钟敬文应朋友刘大白之邀,到了杭州。

      在杭州,钟先生热心于散文、小品的写作,出版了《西湖漫拾》(1929)、《湖上散记》(1930)等散文集,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郁达夫对钟先生的散文有很高的评价:“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之后武”(1935)。阿英在《现代十六家小品》(1935)中认为钟先生的散文不少篇章是“新文艺的小品中的优秀之作”。钟先生这些散文创作成就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钟敬文先生在热衷于文学创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研究草根文化的使命。在杭州他团结了一批同志,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编印了《民间》(月刊)、《民俗学集镌》及民俗学丛书。这一时期,是钟敬文先生学术迅速成长的时期,他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写下了多篇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如《〈山海经〉神话研究的讨论及其他》(1930)、《中国民间故事型式》(1931)、《中国植物起源神话》(1933)、《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1933)等,从而奠定了他在神话学、故事学方面的学术地位。并注意吸取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同外国同行建立学术联系。一时间杭州成为继北大、中大之后民俗研究的重镇。1928年至1933年间,钟敬文先生先后任教于杭州高级商业学校、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此时,他十分强调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社会教育功能,认为这是民众教育的重要内容。钟敬文先生还创办了《民众教育季刊》(后改为月刊),在季刊上专门出版了“民间文学专号”。1933年夏,他曾应江西教育厅之邀,远赴千里之外的南昌,作民间歌谣的公开演讲。

      1934年春,钟先生辞去浙江大学专任讲师的教职,与夫人陈秋帆一道东渡日本深造。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研究院,钟先生成为一名出色的研修者,他每天伏在那九层楼的图书馆里,耽读着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著作。每天的午餐是一毛钱一碗的荞麦面,为的是省下一点买书的钱。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却是快乐的。在跟随著名神话学家西村真次学习神话学期间,钟先生在当地的《民族学研究》、《民俗学》月刊等学术杂志发表了《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盘瓠神话考察》等多种关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论著,钟先生在日本结识了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实藤惠秀教授和增田涉、竹内好诸君,参加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并发表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现状》的专题演讲。在日本期间,他始终保持着与国内民俗学界的联系,在《艺风》杂志上主编《民俗园地》,向国内介绍民间文学、民俗学理论,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中日之间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交流。他在《艺风》上编辑了数期学术专号,特别是撰写发表了《民间文艺学建设》这篇重要学术文章,首次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民间文艺学的问题。为建设中国自己的民间文艺学学科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夏,钟先生从日本回到了杭州,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民俗学、民间文学事业。他除了担任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专职讲师外,还兼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文艺导师。在《民众教育》月刊编辑了《民间艺术专号》和《民间文化专号》。他与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的同事一道举办了“民间图画展览会”,展出了约3000件浙江及部分外地搜集来的民间绘画、木刻艺术品,此举得到社会舆论和各界的好评。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钟敬文先生投笔从戎,到广州四战区政治部作视察专员,从事鼓动群众、宣传抗日的文字工作。他跟随部队转战粤北,亲赴战地采访收集军民抗敌事迹,与陈原共同编辑《新军》杂志,还与同志一道创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战协会曲江分会,被选为常务理事;钟敬文先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写出了《抗日的民族老英雄》、《指挥刀与诗笔》、《牛背脊》等多篇报告文学。他的这些战地篇章,鼓舞着南国抗战军民。钟先生本人对有着同样爱国激情的“欧罗巴的良心”罗曼·罗兰无比崇敬,他在《纪念罗曼·罗兰先生》的一文中说:“他是我灵魂的深切的关与者。读着他的作品,我完全被带入一种比现实远为严肃和深邃的世界。”

      1941年钟敬文先生重返当时设在坪石的中山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文科研究所指导教授等职,讲授民间文学、文学概论、诗歌概论等课程。1945年中山大学迁回广州石牌,钟敬文先生继续在中大执教。1947年钟敬文先生因思想“左倾”再次被中大解职,7月在批阅完研究生考卷后,悄离广州,前往香港,任教于进步人士云集的达德学院文学系。

      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应党的邀请,钟敬文先生回到北京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见到了久所敬仰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给钟敬文先生写下了“为建设人民文艺而努力”的亲笔赠言。8月,应北京师范大学校委会主席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之聘,钟敬文先生就任师大中文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52年教育部任命钟敬文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1954年又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部主任。

      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钟先生与郭沫若、老舍一道满腔热情地筹组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宣告成立,大会选举郭沫若为理事长,老舍、钟敬文二位为副理事长,钟敬文先生主持该会的日常工作。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有了全国性的研究民间文艺的专门机构,钟先生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他心身畅快地工作着。他先后主持创办了《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刊物,为民间文艺研究提供了园地。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讲授民间文学(后改名人民口头创作)课程,并创建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1953年他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开设了民间文学研究生班,为新中国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人才。

      1954年他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并参加了政协全委会组织的宪法草案(初稿)座谈会,钟敬文先生充满了参政、议政的热情。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他打入了冷宫,1957年钟敬文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其研究部主任、校务委员、学报编委职务也被撤销,此后一段时间,钟敬文先生失去了政治权利,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自由。1962年,“右派”摘帽,他悄悄地开始了学术研究,撰写了《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晚清革命派作家的民间文艺学》等至今为人称道的学术论文。接着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钟先生的学术生命又被无情地中断了十年之久。

      岁月蹉跎,先生弘毅之志未坠,改革开放之后,钟敬文先生获得了第二度的学术青春。1979年,年近80的他为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而呼吁奔走,亲自邀约顾颉刚、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白寿彝、罗致平等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倡议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术机构。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先生当选为理事长。为了推动和协助各省市这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他北至丹东,西至兰州、成都、贵阳,南至广州、桂林,东至上海、杭州、宁波,参加成立大会,参与学术讨论,进行学术演讲。

      1979年钟先生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常委,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学评议组成员,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钟先生十分重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推进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科建设,钟敬文先生先后两次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编写《民间文学概论》(1981年出版,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民俗学概论》(1998年出版,1999年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作为专业教材与理论普及读本。并在北京先后六次举办民间文学、民俗学讲习班及高级研讨班,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民俗学学科急需的人才。80年代初,钟先生还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民间文学部分的主编工作。在钟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共同努力下,1988年中国民俗学被列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钟敬文先生为之奋斗了近80年的民俗学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第一批文科博士后流动站的合作导师钟敬文先生,为了培养学科建设所需的人才,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新的20年,是钟敬文先生获得巨大丰收的时期。1988年他所领导的民间文学的学科点,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4年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建立,钟敬文先生亲任所长。1997年中国民间文学学科进入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这一时期,钟敬文先生领导的学科点培养了近五十位博士、博士后,以及来自国内外的访问学者,其中绝大部分成为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主持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创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1979年以来,钟敬文先生在科学研究上登上新的高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了《新的驿程》、《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学述》、《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十余部著作和数十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标示着民俗学科的不断进步,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他的《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论文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获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最高荣誉奖(2001)。此外,在钟敬文先生的率领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成为中国民俗学建设的重要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的民间资料库、以及建设中的民俗博物馆,已经成为开展中国民俗研究的信息与资料中心。

      钟敬文先生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诗人。他一生嗜好诗艺,读诗、作诗、评诗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精神内容。幼年开始学习古典诗词,青年时代对新诗发生兴趣,比较起来,他尤爱古体诗词。清人王渔洋、近人黄节的诗集是他随身必带的书籍。他具有深厚的诗学修养,一生创作了大量动人诗篇,发表了精美的诗论。他的新、旧诗集仅单行本就有《三朵花》(1924)、《海滨的二月》(1929)、《东南草》(1939)、《未来的春》(1940)、《天风海涛诗词抄》(1982)等7部。他对诗歌创作理论十分重视,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陆续写下了大量的诗话、诗论,如《盲人摸象式的诗谈》(1928)、《天风海涛诗话》(1941)、《诗心》(1942)、《蜗庐诗谈》(1947)等,后来这些诗学理论著作汇集成《兰窗诗论集》一书(1993)。这些诗歌与诗论表达了钟敬文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体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事业的抱负。他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在中国现代诗学界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风貌。钟敬文先生有着诗人的本色,曾说:将来在自己的墓碑上刻“诗人钟敬文”。钟敬文先生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谦虚,对关乎性情、表达志向的诗艺颇为自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钟敬文先生学问深厚、品行高洁,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育家。在长达80年的教师生涯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始终重视民众教育事业。他将教育看作是人格学识提升的过程,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十分看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人才培养上,他有着独到之处,人品是第一看重的标准,其次才是学问,因此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材施教是他培养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他根据民俗学学生来源不同学科、程度各异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不同的培养要求,力求使学生按阶段性目标不断进步,有效地促成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钟敬文先生将自己一生积累的教学、研究资料与研究心得无私地奉献出来,让学生去完成一篇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看到学生的论文受到学界好评,有的还获得全国性学术著作奖,他感到由衷的喜悦。钟敬文先生一向重视少数民族民俗学人才的培养,在招收博士生时,注意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关心他们的成长,并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回去从事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他已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蒙古、藏、彝、维吾尔、壮、朝鲜、纳西、满、鄂伦春、白、土家等民族的十多名高级研究人才,他们大多成为本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骨干。钟敬文先生在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他曾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2)、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

      钟敬文先生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搜集、整理工作,1984年他被推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后,便亲自领导组织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工作。这是一个有“文化长城”之誉的大工程,作为民间文学集成的常务副总编、故事卷主编,他在完成这项工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全国各省故事卷的审稿中,钟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参加每一次的审稿会,认真阅读文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为了表彰钟敬文先生在集成编审工作中的重大贡献, 1997年文化部向他颁发了文艺集成志书编审工作特殊荣誉奖。钟敬文先生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始终关注、指导着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在病重住院期间,他多次向前来看望他的民协领导建议,应尽快恢复协会的学术期刊,加强学会的学术研究力量。由于钟敬文先生长期致力于民间文艺建设事业及作出的突出贡献,2000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钟先生颁发了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身成就奖

      志存高远的钟敬文先生,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曾在95岁的《自寿诗》中表露自己的心迹:“事功未竟意难安”,认为自己所倡导的民间文化事业还远远没有成功。他不断地思考着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方向,在1999年他推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理论新著,提出了建立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新主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了深入研究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国民俗文化,2000年钟先生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民俗史》。中国民俗学学派的旗帜已经举起,钟敬文先生热切期待着中国民俗学早日成为一门成熟的民族文化科学。

      2001年11月22日,由钟敬文先生亲自发起、由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举办的“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隆重开幕,钟先生十分兴奋,他在会见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代表时说:“这是我住院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也是我80年来最高兴的一天!”钟老面对民俗学学术队伍的壮大与学科建设的发展,他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他郑重地嘱咐民俗学工作者:“大家要有一种民族的自觉,将中国的精神视为命根子,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视为我们的命根子。”最后勉励大家:“我希望大家努力,努力,再努力!民俗学是一种重要的学科!”钟先生就是这样挚爱着他的事业,他的学问人生与祖国的民族文化血肉相连。2002年1月3日,由钟敬文先生的老朋友启功先生的提议,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北京友谊医院为钟先生庆贺百岁华诞,钟先生面对前来祝寿的学界与新闻界同仁,说:我要养好身体,回去讲课。最后,他使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常在胸怀激荡的肺腑之音:“人民的事业是最伟大的事业!”

      钟敬文先生经历新旧社会不同的时代,他的一生是追求进步与文明的一生,他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钟敬文先生常讲自己是五四的儿子,五四精神是钟敬文先生永远青春洋溢的精神血脉。他经常说:“我喜欢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为人类工作。”钟先生就是以这样的情怀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医院里,他时刻挂念着教学科研工作。嘱咐教研室的老师代他为新来的博士生开设民俗学史课程,并亲自帮助二年级博士生选定博士论文题目,检查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钟先生一向对学生学业有着严格要求,他轮流约见18名同学到病房汇报学习情况。他惦记着学科建设的大事,一再询问北师大民俗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进展情况,还与出版社商谈出版一套中国古代民俗史志丛刊。2001年9月他在作《拟百岁自省》一诗以铭志: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
      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
      宏思竣想终何补,素食粗衣分自甘。
      学艺世功都未了,发挥知有后来贤。 


      人生与学问在钟敬文先生的生命历程中是那样水乳交融。钟先生的百年之旅不仅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且以其对民族文化的挚爱,对学问的虔诚,以及他与生俱来的人类善良品性,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典范。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有人用“国瑞文宗”来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他毕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建设事业,直到百岁仍然筹划着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大事,在临终前的几小时还在说:“我有好多事没做”。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视事业、工作为生命的超凡脱俗者,他是一位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位真正的仁人。


    --------------------------------------------------------------------------------  

      
    顾颉刚先生生平


      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民俗学家。笔名有余毅、铭坚等。
      
      顾颉刚传略

      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箱。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这些观点今天看来虽不尽正确,但在当时却具有反封建、反对经学偶像的意义。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


    顾颉刚生平

      1893年5月8日,顾颉刚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读书世家,1897年入私塾读《四书》。祖父、祖母和家仆都极能讲故事,顾颉刚从小就听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1906年入当地一所公立高等小学,1908年转苏州第一中学堂,1912年秋,入上海神州大学,醉心于文学。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沉迷于戏剧,发现一个故事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流迁变化。1915年顾颉刚因病回家,完成《清代著述考》二十册,对清代学术有较深领会。1916年转北大本科,读哲学。1918年北大教授刘半农等人发起征集歌谣运动,征集各地民歌,并按日在《北大日刊》上发表一二首。此事引起顾颉刚的兴趣,时值夫人病逝,他回家闲居,心情郁闷,无法着手古史研究,于是便搜集起歌谣来。先在家中搜集,逐渐向邻居亲友搜集,一二年间竟搜到歌谣数百首,并其他方言、谜语、谚语、唱本、风俗、宗教等资料若干。1919年5月,顾颉刚续弦,他写了一篇《一个“全金六礼"的总礼单》的民俗文章。至此他开始考虑民俗学、民间文艺的一些问题,发现歌谣也和小说戏剧的故事一样,会随时随地变化。

      1920年,顾颉刚在北大毕业,留校任助教,计划长期编纂一部《中国书籍目录》,约二三百卷。冬,开始点校《古今俗书考》,同时,将自己收集的歌谣,对方言加注后陆续发表在《北京晨报》上,颇获学界好评。1921年,顾颉刚改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任《国学季刊》编委,编点《辨伪丛刊》。同时常与胡适、钱玄同等人书信来往,讨论古史、伪书、伪事等问题,着手撰写“古史辨"论文。这时顾颉刚也致力于《诗经》研究,认为《诗经》中部分诗是徒歌的民谣,先后撰成《汉儒的诗学和诗经的真相》、《歌谣的转变》、《诗经的厄运与幸运》、《从诗经中整理出歌谣的意见》等文章,研究《诗经》的过程中,在《通志·乐略》里读到郑樵论《琴操》的那段“杞梁之妻"的话,引起注意,后又看到有关这个故事的材料,便下决心对这个故事作一番深入的研究,1922年,顾颉刚为商务部书馆编纂中学历史教科书,拟将《诗》、《书》等古籍中的上古史传说整理出来,初孕“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学说,认为古代的史实记载多由神话转化而成。

      1923年底,顾颉刚离开商务印书馆、回北大研究所,担任《歌谣》周刊编辑,专心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研究,成为《歌谣》周刊的主要撰稿人。曾先后发表《郑樵对于诗词与故事的见解》、《东岳庙的七十二句》、《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各种方言标音实例(苏州音)》等文章。1924年,《吴歌甲集》在《歌谣》周刊连载,反响很大。同年底发表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惊动了中外学术界,一时应者蜂起,提供资料、书信讨论纷至沓来。顾颉刚决定就孟姜女故事作一系列专题论述,他主编的九期“孟姜女"专号,将征集到的孟姜女故事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文章陆续登出,成为《歌谣》周刊所出专号中成绩最突出的一种。1925年4月,顾颉刚等人到北京西效妙峰山进行社会民俗调查,后发表《妙峰山的香气》等文章。“五卅"惨案后,顾颉刚为《京极》主编《救国特刊》。9月,撰《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1926年初,《吴歌甲集》由北京大学歌谣研究室出版。4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受到各界瞩目,使顾颉刚成为史学界的核心人物。在所撰长序中,顾颉刚备述自己治学因缘,治学甘苦及治学方向。5月发表《孟姜女故事之历史系统》,6月撰成《苏州的歌谣》。秋天,赴厦门大学任国学院研究教授。年底,游泉州考察风俗,撰成《泉州的土地神》。1927年初,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比之以前,对孟姜女故事的见解更加成熟,体系更加完整,使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在学术界的地位更加巩固了。4月,赴广州中山大学,后担任学校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代理语言历史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等。年底,与何思敬、钟敬文等创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民间文艺》(后改名《民俗》周刊)顾颉刚撰写了发刊词。民俗学会还成立民俗物品陈列室,派员到韶关、云南等地考察、搜集唱本等民间文艺资料,创办民俗学传习班,顾颉刚主讲“整理传说的方法"又编辑出版民俗丛书。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论著及其与师友的通信资料曾汇编成三册《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相继出版,《妙峰山》和《苏粤的婚丧》〈与刘万章合作〉也出版了。

      1928年3月,顾颉刚赴岭南大学演讲《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阐述民俗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同时,顾颉刚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丛书》的总编辑,负责历史学和民俗学两类丛书的编纂。在中大期间,顾颉刚还先后为刘万章《广州儿歌甲集》,周振鹤《苏州风俗》、钱南扬《谜史》、谢云声《闽歌甲集》、陈元柱《台山歌谣集》、魏应麟《福州歌谣集》、吴藻汀《泉州民间传说》、姚逸之《湖南唱本提要》等书作序,发表《天后》及《东莞城隍庙图》等文章。

      1929年5月,顾颉刚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课,主编《燕京学报》。自到燕大后,顾颉刚专心于古史研究,决定对旧系统的古史作出清理,先后撰写了大批论文,如《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论易系辞传中现象制器的故事》、《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洪水之传说及治水之传说》等。治史过程中,顾颉刚曾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尚书》,发现其中《禹贡》等部分牵涉问题很多,必须进行全面的历史地理研究,才能搞清有关问题。这样,顾颉刚于1933年在北大和燕大开设了“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1934年初与谭其骧等人筹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制定“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为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禹贡》刊物成为当时中国历史地理、边疆和民族史研究的总汇,培养了一代历史地理学人才,并创立了中国的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同年,顾颉刚将自己研究《尚书》的成果分辑为《尧典评论》、《尧典问题集》和《禹贡讨论集》等出版,相继发表《五藏山经试探》、《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汉代学术史略》、《王肃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三统说的演变》、《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夏史三论》、《九州之戎与戎禹》、《鲧禹的传说》等篇〈其中少部分与童书业合作〉。1935年初,顾颉刚曾担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主编《史学集刊》;7月,调查河北省古迹,编纂《北平志》,1936年5月,当选为禹贡学会理事,秋,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主编《大众知识》。从1929年顾颉刚到燕京大学至抗战前夕,他曾做过民间文艺研究,1931年与吴立模合作写成《苏州唱本叙录》。1933年参加燕京大学教职员学生抗日会,成立“三户书社"〈后改为通信读物编刊社〉,出版通俗读物,宣传抗日。接着,发表《鸣凤记中的吴歌》、《明俗曲琵琶调》、《王恩任拟歌谣》、《北平说书分类》、《滦州影戏》、《孟姜女故事材料目录》等文章,又点校冯梦龙《山歌》等。

      “七·七”事变后,顾颉刚赴西北工作。9月,任甘肃“老百姓社”社长。编印《老百姓》旬刊。1938年春曾先后赴临洮、渭源、康乐、岷县等地考察。1938年10月,顾颉刚到昆明,任云南大学文史教授,在《益世报》上辟办《边疆》周刊1939秋,顾颉刚到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先后到郫县、双流、新津等地考察。1940年3月,创办《责善》半月刊,陆续发表《虞幕》、《乘龙》、《丽江禹迹》等《浪口村随笔》中的一些篇章。4月,被聘为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1941年春,赴重庆主编《文史杂志》。5月,任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月,任中央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冬,迁北碚,任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社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教授等职。1944年秋,受聘齐鲁大学重任国学研究所主任,同时考察大足、合川等地,该年,与娄子匡主编《风物志集刊》。

      1945年任交通书局总编辑,1946年主编《文讯》,完成《晋文公》等著作。是年秋,赴西北,任兰州大学教席。1947年担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编辑,创办《民众周刊》,完成《当代中国史学》等重要著作。1948年7月,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兼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上海合众图书馆油印出版了他的《西北考察日记》、《上游集》、《浪口村随笔》等著作。秋,任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系教授兼主任,又兼震旦大学教授。

      解放以后,顾颉刚任上海市文管会委员、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1951年任上海学院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担任《资治通鉴》总校。1955年,开始标点《史记》。1956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7年,发表《息壤考》。1958年,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1959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发表《禹贡注释》。1962年发表《尚书大浩今译》,1963年出版《史林杂识初编》,内含《蚩尤》、《颛顼》等篇。1965年冬,因病到北京香山疗养院疗养。1971年开始,担任“廿四史"和《清史稿》的总校工作,1977年完成,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发表《柳毅传说与遗迹》、《嫦娥故事的演变》、《〈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尚书·甘誓〉校释译论》等论文。该年,担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学术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民研会副主席等职。

      50年代, 顾颉刚“到京8年,历史所如此不能相容, 而现在制度下又无法转职, 苦闷已极。 ”到了“文革”,顾颉刚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受批判,每天到历史所劳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才得以解脱,顾颉刚的后半生基本还在做学术工作。

      1980年12月25日,顾颉刚因病逝世。之后数年内,遗稿《〈禹贡〉中的昆仑》、《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论作》、《〈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六月雪〉故事的演变》等陆续得到发表外,顾颉刚尚有数百万字的笔记未曾面世。

      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历时三月,获得学术界好评。《吴歌甲集》于1926年由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科研价值很高的歌谣集子,不但出版的时间较早,而且有比较详尽的注释等,还附有研究文章《写歌杂记》多篇。刘半农写信给他说:“中国民俗学的第一把交椅,给你抢去坐稳了"。

      在民俗方面,顾颉刚作过很多考察研究。对妙峰山的考察,对土地神的探究以及对苏州婚丧礼节的论述,都不断有文章发表。在风气未开的当时,影响颇大。其中《妙峰山的香气》对群众朝拜碧霞元君女神的盛况作了考察研究,分析各种人朝拜、祈福的迷信心理和庙主假神戚敛财的实质,发现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祈福心理的关系。这体现了顾颉刚不是为调查而调查,为研究而研究的学术观点。

      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在我国是首次对传说故事进行精细和系统的考证。他对记载于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对这个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证,意在对孟姜女故事起源的时间、地点和情节变化以及与历史的关系,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释。其《孟姜女的故事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从纵横两方面提出了故事的历史系统和地理系统。特别是后文,更加全面而系统地体现了顾颉刚的见解,他最重视“演变法则",试图由此来认识故事的源头、发展及变形。显然,他是将其古史学说“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观点运用到这个故事的研究中来的,这使其在这个研究领域里的成就卓然不群。顾颉刚对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结论,一直很有影响,特别是其中对故事历史系统的研究成果,多年来一直成为定论。后来的许多民间文艺研究者,多在上面作些补充与发挥,他的“演变法则",也成为我们至今还在沿用的研究方法。

      当然,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主要目的是“为研究古史方法举一旁证的例",是将传说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从孟姜女故事已看不清杞梁妻的真正历史面目了。既然如此,传说中记载的其他古史现象也便不可信了。这才是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真正目的,文章中贯穿了新疑古派的思想与方法。 在古史研究中,顾颉刚还涉及到许多古神话传说故事,对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均有研究。

      顾颉刚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那种对民间文艺作出了很大贡献。他那种对民间文艺作动态考察的眼光(“演变法则”)和对古籍资料搜求鉴别的真知灼见,曾给我国民间文艺研究以巨大影响,他研究中被及到一些神话传说人物、事件等,成为后来一些人的研究课题。除此,单就他在主编杂志、主持学会、宣传民间文艺、提醒带动同人进行民间文艺研究方面作的辛勤努力和所起的倡导性作用而言,其功劳也是异常卓著的。


      附: 顾颉刚学术行年简表(辑自顾潮、顾洪《顾颉刚评传》)

      1893年 1岁
      5月8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894-1897年 2-5岁
      在家中由祖父、母亲、叔父教识字、读书。

      1898一1905年 6-13岁
      入私塾,读《四书》毕,又读《诗经》、《左传》毕,读《礼记》未毕。读书之余喜听家人讲民间故事及苏州的掌故旧闻,由此启发了对历史的兴趣。读书不肯盲从,喜在书上批抹。8岁时根据《四书》中之历史系统及祖父所讲天地开辟的神话,串联成一篇《小史》。又读《古文翼》,学父亲学作文。自读《新民丛报》,喜爱梁启超的文章。

      1906-1907年 14-15岁
      考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入校不久,因患足疾在家养病两月,阅《汉魏丛书》及《二十二子》,略识古书全貌。病愈返校,英文、算学遂不及人,故益致力国学。始读《国粹学报》,接受章太严"整理国故"的思想。

      1908-1912年 16-20岁
      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受师友影响,极爱诗文,并常到玄妙观旧书肆阅览。二年级时,每晚由祖父教读《尚书》、《周易》、《礼记》,半年余读毕。翻阅《国朝先正事略》,从阎若璩传中得知其已把《古文尚书》辨明是魏晋间人伪造的;感到《今文尚书》中《尧典》等篇与《伪古文》文气相似,亦欲辨之。又读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知其将《汉魏丛书》中不少书列为伪书,深感古书中问题之多。

      1913年 21岁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因报农科,编入二部。制图、数学功课吃力。12月,每晚到化石桥听章太炎讲学,得知今古文经学的分歧,愿从章太炎"六经皆史"的观点。嗜观京戏。

      1914年 22岁
      因欲改入文科,休学半年,每日看戏,由此认识到戏剧故事的变迁。秋后入预科一部,始正式用功。听马裕藻国文课、沈兼士文字学课,甚得益。自读八种书,依次按日圈点诵读,其中从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里得知上古有"神话时代"和"传疑时代"。受章太炎攻击今文家"通经致用"的启发,敢于为求真而治学。
    记《寒假读书记》,此为毕生所记200册读书笔记之首。
    作《〈古今伪书考〉跋》 (《古史辨》第一册)。

      1915年 23岁
      因病休学在家。始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受其"上古事茫昧无稽"的观念影响;知今文家自有其立足点,古文家亦有不可信处。

      1916年 24岁
      作《清代著述考》,成稿20册。编《学览》、《学术文抄》。夏,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听陈汉章中国哲学史课、崔适春秋公羊学课、陈大齐西洋哲学史课。

      1917年 25岁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聘陈独秀、胡适任教。听章士钊逻辑课、胡适中国哲学史课、修辞学课,胡适讲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丢开三皇五帝而从周代讲起,在学生中产生极大震动。又读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从胡适学作白话文。

      1918年 26岁
      因妻病故而患失眠,休学在家。北大教授征集歌谣并在《北京大学日刊》陆续发表,读后感耳目一新。冬,参加北大同学傅斯年等发起成立之新潮社,为首批社员。

      1919年 27岁
      在家养病,搜集歌谣,方知歌谣也和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一样,会随时随地变化。又将搜集范围扩大到方言、谚语、谜语、唱本、风俗、宗教各种材料。9月,到校复学。作《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 (《中国哲学》11辑,1984年)。

      1920年 28岁
      夏,北大毕业。留校任助教,为图书馆编目员。读胡适《〈水浒〉序》及辨论井田的文字,认识到故事的来历和演变有许多层次,研究古史也可以应用研究故事的方法。冬,应胡适嘱,搜集姚际恒辨伪资料,标点《古今伪书考》,欲总结前人辨伪的成绩。

      1921年 29岁
      任北大图书馆职,兼管国文系参考室。秋,兼任北大预科国文讲师,授作文课,旋辞。11月,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开办,任助教,兼图书馆事。
      与胡适、钱玄同讨论辨伪书、伪事,计划编辑"辨伪丛刊"(通信刊《古史辨》第一册)。始有推翻古史的明了的意识和清楚的计划,提出《伪史考》设想。标点《四部正讹》、《诸子辨》等,辑录《诗辨妄》,决定标点《崔东壁遗书》。助胡适搜集曹雪芹家世资料,与胡适、俞平伯讨论《红楼梦》(通信分刊《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4辑、《红楼梦学刊》1981年3期)。自本年起,始记《颉刚日程》,历60年。

      1922年 30岁
      因祖母病,请长假归苏。为商务印书馆编中学语文、历史教科书,由此研究《诗经》、《尚书》、《论语》中古史资料,从尧、舜、禹的地位的演变发现古史是层累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个反背,由郑樵诗说启发了对《诗经》的怀疑,并敢于以歌谣去研究《诗经》。始识王国维,与之通信讨论《尚书》(通信分刊《文献》15、18辑,1983年)。始标点《崔东壁遗书》。
    又作《郑樵著述考》 (《国学季刊》1卷1号,1923年)。 《郑樵传》 (《国学季刊》l卷2号,1923年)。《〈非诗辨妄〉跋》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周刊》6期,1925年)。

      1923年 3l岁
      在《努力周报》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刊《古史辨》第一册),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引起一场古史大辩论。在辩论中又提出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人化、古代为黄金世界四个观念。标点姚际恒《诗经通论》 (中华书局,1958年)。与友人成立朴社,欲自行出书。12月,回北大研究所复职。年底,赴河南参观新郑出土文物。
      又作《〈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 (《古史辨》第三册)。《郑樵著述考》(续) (《国学季刊》1卷2号)。《〈红楼梦辨>序〉 (本书首,商务印书馆,1923年)。《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答刘胡两先生书》 (《古史辨》第一册)。 《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 (《古史辨》第一册)。《从〈诗经〉中整理出歌谣的意见》 (《古史辨》第三册)。

      1924年 32岁
      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作神道、风俗文多篇入《歌谣》。又作《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入《歌谣》(《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引起巨大反响,一时成为数十位学者共同的课题;编《孟姜女专号》。前几年所集《吴歌甲集》被北大歌谣研究会作为该会歌谣丛书第一种,先刊于《歌谣》,遂整理之。 兼任孔德学校教员,作《国史讲话》。为《语丝》、《现代评论》作文。
    又作《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 (《古史辨》第一册)。《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古史辨》第二册)。《宋王偃的绍述先德》 (《古史辨》第二册)。

      1925年 33岁
      《歌谣》周刊扩张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后,继续编辑。受北大风俗调查会之托,与同人到妙峰山调查进香风俗,归后编辑《妙峰山进香专号》,作《妙峰山的香会》入专号(刊《妙峰山》)。
      作《吴歌甲集附录·写歌杂记》发表(《吴歌甲集》)。作《尚书》单篇译文发表(《〈盘庚〉中篇的今译》、《〈盘庚〉上篇今译》、《〈金滕〉篇今译》均《古史辨》第二册),受到学术界好评。
      "五卅"惨案发生,承北大同人推作文字向民众宣传,因以通俗文字作传单,效果甚好。又任北大救国团出版股主任,编辑《救国特刊》刊于《京报》。
      与友人在京重组朴社,任总干事。开门市部景山书社,预备出书。
      又作《论古史研究答李玄伯先生》 (《古史辨》第一册)。 《虞初小说回目考释》 (《古史辨》第二册)。《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 (《古史辨》第三册)。《答柳翼谋先生》 (《古史辨》第一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一九二六年始刊词》(本刊13期,1926年)。

      1926年 34岁
      编著之《古史辨》第一册由朴社出版,作长篇自序,说明自己研究古史的方法和所以有这种主张的原因。此书在学术界及社会上引起轰动。《崔东壁遗书》大致编讫,交上海亚东图书馆待印。《吴歌甲集》由北大出版。《诸子辨》由朴社出版。到华文学校讲演,始识恒慕义(A.w.Hummel)、博晨光(L.potter)。
      8月,抵厦门。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史学研究教授,编《国学研究院周刊》;兼国学系名誉讲师,授"经学专书研究"课,讲《尚书》,编《尚书讲义》。
      又作《孟姜女故事研究》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瞎子断匾的一例--静女》 (《古史辨》第三册)。《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 (《古史辨》第二册)。《苏州的歌谣》 (日本《改造杂志》8卷8号,1926年)。《〈诸子辨〉序》 (《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古史辨》第二册)。

      1927年 35岁
      4月,应中山大学之聘,抵广州。校中派往江浙一带购书,作《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刊《文献》8辑,1981年)。10月,返校,任中山大学史学系教授兼主任,授"中国上古史"、"书经研究"、"书目指南"课及文史导课,编讲义《中国上古史》、《尚书学》。又主编《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编《图书馆周刊》。在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内发起成立民俗学会,议决刊行丛书。
      又作《读李崔二先生文书后》(《古史辨》第二册)。《悼王静安先生》 (《文学周报》276期,1928年)。

      1928年 36岁
      又任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事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出版物审查委员会委员、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图书馆中文旧书整理部主任。编《民俗》周刊,办民俗学传习班。编《妙峰山》、《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三册、《苏粤的婚丧》,作为民俗学会丛书出版。9月,任"古代地理研究"、"春秋研究"、"孔子研究"、"中国上古史实习"、"三百年来思想史"课,编讲义。12月,任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
      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邀,与傅斯年等共同筹办该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后因与傅意见不合退出筹办。 校点《子略》,由朴社出版。 又作《〈民俗〉发刊词》 (本刊1期,1928年)。《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 (《民俗》5期,1928年)

      1929年 37岁
      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2月,离广州北返。9月,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导师研究员及学术会议委员。又任燕大历史学系教授,授"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编讲义,至次年编毕。又任《燕京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在朴社议决出版《辨伪丛刊》,《四部正讹》出版。标点《诗疑》入《辨伪丛刊》。 始识钱穆。
      又作《〈四部正讹〉序》 (《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古史辨》第三册)。《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中华书局,1988年。其中:25章《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又刊《古史辨》第三册;32章《王肃之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之感生说与六天说之扫除工作》又刊《史学论丛》2期;1935年;33章《三统说的演变》、34章《潜夫论中的五德系统》又刊《古史辨》第七册;《第二学期讲义序目》又刊《古史辨》第五册)。

      1930年 38岁
      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学术会议委员,研究《尧典》、《禹贡》之著作时代问题,《周易》经传之著作时代问题,三皇五帝之系统问题。任《燕京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主编此刊第七、八期。仍授"中国上古史研究"课,并就讲义所论"帝系考"扩展而写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刊《古史辨》第五册),专门研究王莽时代的五帝说,揭露古史体系层累构成的经过。任燕大图书馆中文国学书籍审购委员会委员。
      编著之《古史辨》第二册由朴社出版,作自序。陆续编校《书序辨》、《诗辨妄》、《左氏春秋考证》等书入《辨伪丛刊》。《古今伪书考》、《诗疑》由景山书社出版。始与徐文珊合作整理《史记》。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会员,兼北平志编辑委员。
      又作《〈诗疑〉序》(《古史辨》第三册)。 《〈古今伪书考〉序》(《古籍考辨丛刊》第-集)。

      1931年 39岁
      因燕大国学研究所结束,则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春,与燕大同人组成考古旅行团,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四省调查古物古迹,其中专去大名访问崔东壁故里,归作《辛未访古日记》(刊《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开明书店,1947年)。8月始,作《〈尧典〉著作时代考》(刊《文史》24辑,1985年)。9月,授"尚书研究"课,讲《尧典》,编《尚书研究讲义》。编辑《尚书学》。
      9月,始任北京大学史学系兼课讲师,授课同燕大编著之《古史辨》第三册由朴社出版,作自序。 任北平图书馆购书委员会委员。

      1932年40岁
      1月,赴杭省亲,以淞沪抗战,交通阻隔,留杭5月在杭为燕大图书馆购书,于一藏书家处发现姚际恒《仪礼通论》钞本,乃借抄之。9月,在燕大、北大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讲《禹贡》,编《尚书研究讲义》,至1934年。又任北大"中国通史"课,讲神话中的古史、秦汉宗教等。据燕大《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所论三皇部分始撰写《三皇考》,至1935年写毕(刊《古史辨》第七册)。
      又作《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古史辨》第四册)。《读〈周官·职方〉》 (《禹贡》7卷6、7合期,1937年)。

      1933年 4l岁
      2月,又在燕大历史系代"秦汉史"课,据《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及上年在北大所讲编讲义,此讲义后以《汉代学术史略》为题多次出版(五十年代后,又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为题多次出版)。9月,又任两校"春秋战国史"课,编讲义。
      《古史辨》第四册由罗根泽编著,由朴社出版。为此书作序,提出拟写帝系、王制、道统、经学四考的设想,欲分别打破古史中种族、政治、伦理、学术的偶像。
      请人绘制《地图底本》,至1937年止。 任燕大教职员抗日会宣传干事,发起征集抗日鼓词,以"三户书社"名义出版,又办金利书庄销售之。后书社改名为通俗读物编刊社,任主任,其目标除提倡抗日救国外,并注意于国民道德之培养及现代常识之灌输。8年间出版通俗读物小册子.600余种,行销5000多万册,以大鼓书体裁为多。
    又作《州与岳的演变》 (《顾颉刚选集》)。《读〈尚书·禹贡篇〉之伪(孔传)与孔氏〈正义〉》(《禹贡》7卷1-3合期,1937年)。

      1934年 42岁
      2月,因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便以学生课作为基础,创办《禹贡》半月刊,与谭其骧合写发刊词。夏,与燕大同人去绥远参观,了解到边疆和民族问题的危机,归后便将《禹贡》半月刊的方向转到这方面。至"七七"事变时,此刊共出七卷81期,造就了"禹贡学派"。
      作《古史辨》第五册自序。 编辑《大公报·史地周刊》,至1936年。 任故宫博物院理事。又作《〈五藏山经〉试探》 (《史学论丛》1期,1934年)。作《两汉州制考》 (《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5年)。《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和辨伪》 (《古史辨》第七册)。《读〈尔雅·释地〉以下四篇》 (《史学年报》2卷1期,1934年)。《古史中地域的扩张》(《顾颉刚选集》)《王同春开发河套记》(《禹贡》2卷12期,1935年)。

      1935年 43岁
      编著之《古史辨》第五册由朴社出版。 以燕大规定教书满5年者可休假1年,3月,应北平研究院聘任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
      10月,任北大"春秋史"课,编讲义。
      作《〈崔东壁遗书〉序》 (本书首,亚东图书馆,1936年)。

      1936年 44岁
      主编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
      7月,任燕大历史系主任。9月,任两校"春秋史"课,重编讲义,童书业助之。又在燕大新开"古迹古物调查实习"课,为养成学生自动搜集材料之兴趣,俾所学不受书本限制,率领学生调查北平及涿州、宣化等地古迹古物。
    编订之《崔东壁遗书》由亚东图书馆出版,此项工作前后历15年。
      与徐文珊合理之《史记》(白文本)由北平研究院出版,为此书作序。主编之《尚书通检》由哈佛燕京学社出版,为此书作序。
      5月,成立禹贡学会,任理事。八月,任理事长。 5月,与胡适、钱玄同等发起成立风谣学会。 9月,与冯家升在燕大发起成立边疆问题研究会,任理事。 11月,与北平研究院同人赴陕西出席考古会年会。
      又作《禅让说出于墨家考》 (《古史辨》第七册)。 《夏史三论》(与童书业合写) (《古史辨》第七册)。《吴歌小史》 (《顾颉刚选集》)。《墨子姓氏辨》 (《史学集刊》2期,1936年)。有仍国考》 (《古史辨》第七册)。

      1937年 45岁
      始识平冈武夫。 4月,西北移垦促进会成立,任主席理事。 5月,风谣学会开年会,被选为会长。
      作《苏州近代乐歌》 (《歌谣》3卷1期,1937年)。《九州之戎与戎禹》 (《古史辨》第七册)。《春秋时代的县》 (《禹贡》7卷6、7合期,1937年)。《鲧禹的传说》 (与童书业合写)(《古史辨》第七册)。
      "七七"事变后,与通俗读物编刊社迁绥远。 8月,应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聘,任补助西北教育设计委员。9月,抵兰州,考察甘肃省及西宁市教育。任甘肃青年所办"老百姓"社社长,出版《老百姓》旬刊,以西北民歌方式作抗敌宣传。

      1938年 46岁
      至甘肃临洮、渭源办小学教员讲习班,至陇西10余县考察。10月,抵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授"经学史"、"中国上古史"课。 北平研究院在昆明重组吏学研究所,仍任历史组主任。 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
      罗根泽编著之《古史辨》第六册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朴社停业。

      1939年 47岁
      在云南大学以语体文编《上古史讲义》,并将专题研究结果以注语形式附正文后(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 住昆明北郊浪口村,尽力读书,记笔记《浪口村随笔》。
      9月,抵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任齐大"中国古代史"课。
      又作《中华民族是一个》 (《益世报》1939年2月13日)。

      1940年 48岁
      上半年任齐大"中国古代史"、"古代史实习"课。秋,在研究所任"目录学"、"春秋学"、"经学"、"古物古迹调查实习","编辑方法实习"课。 创办《责善》半月刊及《齐大国学季刊》。12月,应四川省政府古物保存委员会邀到外县视察古物古迹。任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1年 49岁
      3月,中国边疆学会成立,任理事长,后该会与重庆等地边疆学会合并,任总会副理事长。
      作《古代巴蜀与中原之关系说及其批判》(刊《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6月,抵重庆,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主编《文史杂志》,至1949年。
      11月,至中央大学兼课,授师范学院国文系"古代文学"课、文学院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课。《古史辨》第七册由吕思勉、童书业编著,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42年 50岁
      任中央大学专任教授,秋,授文学院史学系"春秋战国史"课,讲课笔记后以《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为题出版(巴蜀书社,1988年);又授师范学院国文系"史记研究"课。任中大出版委员会委员、出版部主任。 代理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又作《秦汉时代的四川》 (刊《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

      1943年 51岁
      辞边疆语文编译会、中央大学职。 4月,与人合办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任社长。11月,大中国图书公司成立,以史地图表社为编辑所,任所长。主编"中国名人传"。
      3月,中国史学会成立,任常务理事。

      1944年 52岁
      3月,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授"史记研究"课。秋,授"春秋战国史"、"历史地理"课。 作《西北考察日记》    (合众图书馆油印,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年)。
      任北碚修志委员会常务委员。齐鲁大学又邀任国学研究所主任,11月,抵成都,任齐大"中国地理沿革史"、"春秋史"课。后以校中起风潮,即返重庆。
      又作《〈诗经通论〉序》 (《文史杂志》5卷3、4合期,1945年)。

      1945年 53岁
      秋,在复旦授"历史地理"、"方志实习"课。 任北碚修志委员会主任委员。
      11月,任文通书局编辑所所长,编《文讯》。

      1946年 54岁
      2月,抵北平,查寻为日人所掠去之藏书。拟恢复禹贡学会,主编《禹贡》周刊。
      7月,大中国图书局在沪开办,任总经理,至1953年。
      8月,任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授图书博物馆系"中国目录学"课、社会事业系"中国古代社会史"课。11月,任复旦大学"中国史学名著选读"、"商周史"课。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 编辑《益世报·史苑》。 文通书局编辑所迁苏。

      1947年 55岁
      1月,辞复旦大学职。
      春,在社会教育学院授"民众读物"、"考古学"课;秋,授"中国社会史"课;
      又创办《民众》周刊。6月,民众读物社成立,任理事。7月,任理事长。
      与丁君l主编"中国历史故事小丛书"。 《文史杂志》改由文通书局出版。为此刊作《复刊词》(刊6卷1期,1948年)。

      1948年 56岁
      在社会教育学院又授"上古史料研究"课。3月迁居至沪,课由人代。
    6月,抵兰州,就职兰州大学。授"上古史研究"课,编讲义。12月,返沪。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

      1949年 57岁
      理《西北考察日记》、《上游集》、《浪口村随笔》交合众图书馆油印。
    5月,任诚明文学院教授,授"目录学"、"春秋左传"课。8月,任该校中文系主任。9月,授"校勘学"、"传记研究"、"中国文学史"。
    12月,任震旦大学教授,授"专书选读"课。

      1950年 58岁
      在诚明文学院又授"史记比较研究"、"尚书研究"课。 在震旦大学又授"考证学"课。
      作《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其中:《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刊《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1期;《(山海经)中的昆仑区》刊《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1期;《〈庄子〉和〈楚辞〉中的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刊《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2辑;《穆天子传及其著作年代》刊《文史哲》l卷2期,1951年;《〈禹贡〉中的昆仑》刊《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昆仑和河源的实定》刊《历史地理》3辑,1983年;《邹衍及其后继者的世界观》刊《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1辑;《〈水经〉中的河源》刊《文史集林》1辑,1985年;《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价》刊《中国史研究》1981年2期;《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辑,1985年)。
      8月,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干事。

      1951年 59岁
      8月,诚明文学院并入上海学院。秋,授"古籍整理"课。
      作《尚书·周诰》校释译论(其中《酒诰》刊《文史》33辑1990年)。

      1952年 60岁
      任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授"中国民族史料"课。9月,上海学院被取消,任复旦大学专任教授,请假一年。
      作《尚书·顾命》节译(见李亚农《欣然斋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1953年 61岁
      春,与复旦大学师生到苏州考古。
      与章巽合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55年)

      1954年 62岁
      8月,抵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此后任职未再变。
      11月,任标点《资治通鉴》之总校对。

      1955年 63岁
      任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校点《资治通鉴》毕。始校点《史记》。
      将《辨伪丛刊》十种编为《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本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并作?lt;子略>序》入此书。又编第二集,未出版(其中:《〈周官辨非〉序》刊《文史》6辑,1979年,题《"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周官辨〉序》刊《文史》37辑,1993年,题《方苞考辨〈周官〉的评价》;《〈礼经通论〉序》刊《文史》38辑,1994年,题《〈仪礼〉和〈逸礼〉的出现与邵懿辰考辨的评价》)。
      结束禹贡学会。

      1956年 64岁
      始整理读书笔记。

      1957年 65岁
      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邀,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
      作《息壤考》(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

      1958年 66岁
      校点《史记》毕。
      2月,出席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和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会。
      3月,应北大邀任朝鲜留学生李址麟导师。 7月,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

      1959年 67岁
      着手整理《尚书》。
      作《〈禹贡〉(注释)》(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科学出版社,1959年)。
      5月,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0年 68岁
      始整理《尚书·大诰》,其中校勘、注释、章句、今译四部分一、二稿毕。

      1961年 69岁
      编定《史林杂识》初编。
      《大诰》之史事考证初稿毕,其中《武王的死及其纪元》一章抽出,修改后另刊(《文史》18辑,1983年)。研究《逸周书·世俘》及古代历法。

      1962年 70岁
      改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
      将《(尚书·大诰)今译》摘要发表(刊《历史研究》1962年4期)。作《〈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继续撰写《大诰译证》,至1966年。调刘起釪为助手,整理《尚书》。

      1964年 72岁
      春,至北大为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讲"经学通论",编提纲。

      1965年 73岁
      作《由"蒸"、"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刊《文史》14、15辑,1982年)。
      因病,手术后至疗养所,为何启君讲中国历史,以后由何启君将笔记整理为《中国史学入门》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又修订版,1986年;又增订版,1993年)。

      1966年 74岁
      8月,《大诰译证》被迫暂停,此项工作历时7年,成70万字。其中史事考证部分以后陆续刊出(《"三监"人物及其疆地》,《文史》22辑,1984年;《周公执政称王》,《文史》23辑,1985年;《三监及东方诸国的反周军事行动和周公的对策》,《文史》26辑,1986年;《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文史》27辑,1986年;《康王以下的东征和北征》,《文史》29辑,1988年;《三监的结局》,《文史》30辑。1988年;《奄和蒲姑的南迁》,《文史》31辑,1988年;《徐和淮夷的迁留》,《文史》32辑,1990年;《周公东征胜利后东土的新封国》,
      《中国史学集刊》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71年 79岁
      始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工作,至1978年此部书出齐。

      1976年 84岁
      与刘起釪继续《尚书》整理工作。

      1978年 86岁
      与刘起釪合写《〈尚书〉校释译论》(其中:《牧誓》篇,刊《中国史研究》1979年1期;《盘庚》篇,刊《历史学》1979年1、2期;《西伯戡黎》篇,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集,1980年;《汤誓》篇,刊《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1期;《微子》篇,刊《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2期)。
      调王煦华为助手,整理积稿。9月始,将旧稿付刊。拟三、五、八年工作规划。与钟敬文等倡议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

      1979年 87岁
      作《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至次年毕(刊《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

      1980年 88岁
      审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目录。任中国史学会理事。

      12月25日,逝世于北京。
      一生所写《顾颉刚读书笔记》以后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1990年)。


      附:顾颉刚研究书目

      顾颉刚先生学述 刘起釪 中华书局 1986年5月出版。
      顾颉刚先生著述年谱 郑树良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7年4月出版。
      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 巴蜀书社 1990年4月。
      顾颉刚年谱 顾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3月。
      顾颉刚评传 顾潮、顾洪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年11月。
      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 刘俐娜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9月
      古史辨学说评论讨论集 陈其泰、张京华 京华出版社 2001年2月

      港台研究书目:
      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
      (美)施耐德著(1971年) 梅寅生译 台北华世出版社 1984年1月。
      《古史辨》——中国一次科学论战的结果 (德)吴素乐
      顾颉刚最后三十年 (德)吴素乐
      顾颉刚与中国古代历史的考证 (德)吴素乐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 王汎森 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 1987年。
      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 彭明辉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1年9月。
      据刘俐娜《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增补
      附:顾颉刚研究重要论文索引
      答顾颉刚先生 钱玄同 《读书杂志》第10期,1923年6月。
      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 刘掞藜 《读书杂志》第11期,1923年7月1日。
      读顾颉刚先生论古史书以后 胡堇人 《读书杂志》第11期 1923年7月1日。
      研究国学应该首先知道的事 钱玄同 《读书杂志》第12期,1923年8月5日。
      讨论古史再质顾先生 刘掞藜 《读书杂志》第13—16期,1923年9月一12月。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 胡适 《读书杂志》第18期,1924年2月22日。
      论禹治水说不可信书(1924年2月11日) 丁文江 《古史辨》 第1册。
      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 柳诒徵 《史地学报》第1—2期,1924年4月。
      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 李玄伯 《现代评论》第1卷第3期,1924年12月27日。
      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 《学衡》第40期,1925年4月。
      新史料与旧心理 魏建功 《北京大学国学周刊》第15期 1926年1月20日。
      顾著《古史辨》的读后感 周予同 《文学周刊》第233期,1926年7月11日。
      《古史辨》第一册 孙福熙 (《北新周刊》第1期,1926年8月21日。
      读《经今古文学》和《古史辨》王伯祥 《一般》诞生号,1926年9月5日。
      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 胡适 《现代评论》第4卷第9l期,1926年9月。
      评顾颉刚《古史辨》 陆懋德 《清华学报》第3卷第2期,1926年12月。
      评《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 傅斯年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2期,1927年11月8日。
      谈两件《努力周刊》上的物事 傅斯年 《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10期,第2集第13期。
      评顾颉刚《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 载《大公报·文学副刊》第8期,1928年2月27日。
      评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张阴麟 《大公报·文学副刊》第8期,1928年2月27日。
      整理古史应注意之条件——质顾颉刚的《古史辨》 绍来 《益世报·学术周刊》第6期,1928年12月3日。
      北大风俗调查会《妙峰山进香专号》书后 江绍原 《妙峰山》,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9月。
      读《妙峰山进香专号》 何思敬 《妙峰山》,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9月。
      读《妙峰山进香专号》 崔载扬 载《妙峰山》,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9月。
      评《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傅斯年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7期,1929年12月13日。
      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 钱穆 《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70期,1931年4月13日。
      与颉刚论五行说的起源 范文澜 《史学年报》第3期,1931年8月。
      写在《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之后 陈槃《古史辨》第5册下编,北京朴社,1935年1月。
      读《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 杨宽 载《古史辨》第7册下编,开明书店,1941年6月。
      评古史辨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三版书后》,载《古史辨》第7册下编,1941年6月。
      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 童书业 《文史哲》1952年第3期。
      古史辨的学术思想批判 杨向奎 (文史哲》1952年第3期
      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论 李锦全 (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 吴泽、袁英光(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10期。
      五四前后疑古思想的分析和批判 吴泽 《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第4期。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 《人民日报》1980年12月30日。
      论“古史辨派” 杨向奎 《中华学术论文集》1981年。
      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学会 本刊资料室 《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悼念顾颉刚先生 白寿彝 《历史研究》1981年第2期。
      忆顾颉刚先生二、三事——本刊记者访常惠先生 《民间文学》1981年第2期。
      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 李民 《郑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顾颉刚先生二三事 王湜华 《群众论丛》1981年第3期。
      顾颉刚与日本 (日)小仓芳彦 顾洪译 《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
      终身以发展学术为事业的学者——纪念顾颉刚先生 郑天挺 《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
      顾颉刚创立的新疑古派——《古史辨》派作用的具体分析 蔡尚思 《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当他远行的时候(记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 郑重 (文汇报》1981年1月7日。
      发扬破除迷信、追求新知的研究精神(悼念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 白寿彝 《人民日报》1981年2月19日。
      顾颉刚先生与《文史杂志》 方诗铭 《历史知识》1981年第6期。
      顾颉刚先生治学的几个特点 蔡尚思《文史哲》1981年第6 期。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美)余英时《中国史学研究动态》 1981年第8期。
      顾颉刚先生主要学术活动年表 王煦华 《文献》1981年第8期
      从《古史辨》看顾颉刚的洽学方法 庄葳等《苏州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
      回忆禹贡学会——纪念顾颉刚先生 韩儒林《历史地理》1982年第2期
      回忆顾颉刚先生 容肇祖 《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3期。
      回忆顾颉刚先生 张紫晨 《民间文学》1982年第3期。
      顾颉刚先生与西北 李得贤 《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我的老师顾颉刚 王威 《新民晚报》1982年2月12日。
      顾颉刚与《古史辨》 冯菊年 《文汇报》1982年6月7日。
      顾颉刚先生与《古史辨》 杨宽 《光明日报》1982年7月2日。
      重读《古史辨》仍然使人们感受到热烈的挑战精神 程兆奇 《读书》1982年第8期。
      悼念颉刚 郭绍虞 《读书》1982年第10期。
      《禹贡》半月刊的爱国史学思想 吴怀祺 (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顾颉刚与《古史辨》 方诗铭 《书林》1983年第4期。
      顾颉刚先生和所著《西北考察日记》 吴丰培 《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
      考辨古史,廓清迷雾——评《古史辨》庄葳郭群一《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论古史辨派的史学 周春元 《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
      顾颉刚先生的“人生一乐” 吴丰培 《人物》1984年第4期。
      怀念我们的父亲顾颉刚 顾潮、顾洪 《人物》1984年第4期。
      我所知道的顾颉刚先生 崔锅堂 《历史教学》1984年第7期。
      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半月刊 朱士嘉 《晋阳学刊》1984年第4期。
      顾颉刚先生与《尚书》研究 刘起釪 《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多所见闻,以证古史——记顾颉刚先生对我的启迪和帮助 汪宁生 《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书海得贝识贤师——兼忆顾颉刚先生 喻权域 《书林》 1984年第5期。
      顾颉刚与胡适 黄艾仁 《艺谭》1984年第3期。
      顾颉刚先生的治学经验和方法 载《学人谈治学》 浙江出版社,1984年。
      顾颉刚早期历史教育思想和方法初探 金相成、朱志明等 《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第2期。
      论顾颉刚古史观的形成 孔智华 《华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
      张元济、昌广生、顾颉刚等关于《门簿》与《廉泉录》的题跋 文津、 权儒学《文献》1986年第3期。
      评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 潜明滋 《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4期。
      短衣射虎顾先生:怀念顾颉刚先生 刘蕙孙 《人物》1986年第4期。
      古史辨派与先秦史研究 王煦华 《文史知识》1986年第6期。
      先父顾颉刚先生的读书与治学——纪念父亲逝世五周年 顾洪 载《古今掌故》(一),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一本论述汉代学术与政治关系的名著:读顾颉刚先生的《秦汉的士与儒生》王煦华 《文史知识》1987第6期。
      颉刚先生与角直保圣寺罗汉像 顾洪 《文物天地》1987年第7期。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 陈寒鸣 《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刘俐娜 《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顾颉刚先生访书 江澄波 《人民日报》1989年5月1日。
      古史辨派科学方法简论 丛小平 《陕西师大学报》1989年第2期。
      五四时代的胡适、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先生 杨向奎 《文史哲》 1989年第3期。
      怀念顾颉刚先生 王树民 《河北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的新考据学 鲁毅 《史志文萃》1989年第5期。
      胡适与顾颉刚的师生关系和学术情谊(上、下) 季维龙 《徽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1、2期。
      王国维治史思想、方法与古史辨派 刘俐娜 《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
      古史辨派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 王煦华《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
      晚成堂主人,史家顾颉刚:《古史辨》遗想 吴方《读书》1991年第1期。
      顾颉刚教授在燕京大学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 李固阳《阴山学刊》1991年第2期。
      顾颉刚与俞平伯 孙玉蓉 《名人传记》1991年第7期。
      我的父亲顾颉刚 顾潮等 《文汇报》1991年7月24日。
      顾颉刚先生的前两次婚姻 壮澜《人物》1991年第6期。
      顾颉刚与《古史辨》赵光贤《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1期。
      顾颉刚在辛亥革命前后 顾潮等《民国春秋》1992年第1期。
      顾颉刚古史观的形成与其古今文经学认识的关系 余兼胜 《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3期。
      顾颉刚疑古辨伪所体现的学格人格略论 周明武《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6期。
      八十年的交谊:顾颉刚与叶圣陶 顾潮《人物》1993年第1期。
      寓伟大与平凡的教诲:记顾颉刚先生二三事 王湜华《团结报》1993年6月16日。
      近代新文化和顾颉刚先生的史学思想 吴怀祺《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顾颉刚对我国民俗学事业的杰出贡献:纪念顾杰刚先生诞辰100周年 王文宝 《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2期。
      顾颉刚先生在西北: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 王煦华 《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怀念顾颉刚先生 白寿彝 《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古史辨》在史学上的贡献 斯维至 《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略论“古史辨”派的古史研究方法 胡新生 《史学月刊》1993年第6期。
      风雨飘摇九十年,长留风范在人间:记顾颉刚诞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张青
      《学术月刊》1993年第8期。
      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臧知非 《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崔述与顾颉刚 路新生 《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顾颉刚先生与中国民俗学 吕静 《史林》1993年第3期。
      顾颉刚先生诞生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简述 臧知非《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3期。
      时代的象征性人物与顾颉刚 周明武《武凌学刊》1993年第3期。
      在纪念顾颉刚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胡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
      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 罗义俊 《史林》1993年第4期。
      严谨治学,勇于修正:赞顾颉刚先生的治学风尚 王湜华 《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4期。
      中国民俗学的先行者: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 段宝林 《民俗研究》1993年第4期。
      试论学术流派的意义及其价值:兼论顾颉刚创建的古史辨学派 高增德 《学术论丛》1993年第5期。
      由顾颉刚的“古史辨”提出一个问题 胡绳 《北京日报》I993年11月30日。
      顾颉刚与傅斯年治史异同论 张书学 《东岳沦从》I994年第1期。
      顾颉刚先生在云南 王煦华 《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 胡绳 《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3期。
      以救国自任的顾颉刚甘肃之行 汪受宽 《西北史地》1994年第1期。
      论顾颉刚的史学思想 杨善群 《江汉论坛》1994年第7期。
      《顾颉刚年谱》评介 松滨 《传统文与现代化》1994年第6期。
      论古史辨学派产生的学术思想背景 顾潮《中国文化研究》 1995年第2期。
      素业专精,诲人不倦:回忆顾颉刚先生 王玢玲《文史知识》1995年第6期。
      深入浅出,史家绝唱:读《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 李正中 《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周作人与顾颉刚 赵世瑜 《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古史辨派”疑古思潮中的科学性及其偏颇 路新生 《北京日报》1996年8月24日。
      一位历史学家的历史:《顾颉刚年谱》 陈福康 《书与人》1996年第2期。
      以疑古为旗帜:记古史辨学派 高增德 《社会科学报》1996年9月19日。
      顾颉刚抗战期间的学术活动述论 田亮 《淮北煤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古史辨》评议 王树民 《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
      一部求真、求实的学术人物传记:《顾颉刚评传》读后 钱宗范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4期。
      论“古史辨”派史学评价的几个问题 侯云灏 《史学史研究》 1997年第2期。
      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半月刊 顾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以上资料来源:http://www.guoxue.com/deathfamous/gujiegang/gujiegang.htm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11-08 14:37:38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22:59 | 只看该作者

                          [color

                          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而努力
                     ——纪念北大《歌谣》(周刊)创刊80周年
                              
    王文宝

      今年是《歌谣》(周刊)创刊80周年,有关民俗学者、俗文学者聚会北京大学举行纪念活动,继承发端于北京大学歌谣学运动的优良传统,回顾与展望80年来我国民俗学与俗文学运动在组织建设、创办报刊、培养人才、搜集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可观成绩。
      1918年初由北京大学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发起成立了北大歌谣征集处,2月1日在《北京大学日刊》刊载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及蔡元培热情支持的《校长启事》。1920年歌谣征集处改为“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刊。《歌谣周刊》是北大歌谣研究会对中国民俗学的伟大贡献,是我国第一份专门性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刊物。从1922年底创刊到1924年5月,《歌谣》共收到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等共11191首; 从1924年7月到1925年6月《歌谣》停刊止,又收到歌谣2103首; 加上《歌谣》创刊前的搜集,1918至1925年共收到歌谣13908首。
        随后,1923年北大风俗调查会成立,1924年北大方言调查会成立。1926年顾颉刚、容肇祖等在厦门大学创办了“厦门风俗调查会”,1927年11月顾颉刚、容肇祖等在广州中山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以“民俗”命名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其后又创办了《民俗周刊》。1930年钟敬文、娄子匡、江绍原等在杭州发起组织了杭州民俗学会并创办了《民俗周刊》等,福州、厦门、漳州等地也先后成立了民俗学会并创办了一些刊物。1936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成立了“风俗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立了中央和各省市的民间文学机构“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1984年,“中国俗文学学会”成立。20世纪40年代,戴望舒、赵景深、傅芸子分别在香港、上海、北平创办了《俗文学周刊》,赵景深还创立了“中国俗文学研究会”。几十年来,在民俗学和俗文学运动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顾颉刚、周作人、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乌丙安等民俗学家以及郑振铎、赵景深、杨荫深、谭正璧、孙楷第、吴晓铃谭达先等俗文学家。与此同时,大量的相关文章和学术著作纷纷问世。解放前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等最为有名。改革开放以后学术专著成绩最为突出,像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学文化新论》,段宝林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要》,谭达先的《民间文学与元杂剧》,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马少波等主编的《中国京剧史》,倪钟之的《中国曲艺史》,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戏曲、曲艺”卷,中国民协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的抢救,中国俗文学者的《中国俗文学概论》、《中国俗文学发展史》、《中国俗文学家(者)传略》、《俗文学论》等,举不胜举。
      近年来,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许多场合呼吁抢救民间文化,特别在2001年他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后提出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高瞻远瞩,颇具挑战眼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社会上得到了积极的反响。在有季羡林、于光远、启功等80多位学者签名的《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呼吁书》中指出,民间文化“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俗世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在各个民族、地域、乡村和城市中,是一方土独特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根基和底层,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民间生活文化及其遗存,有有形的物质遗产,如民居、造景、雕塑、碑刻、设施、工具、器械、器皿、服饰、玩具、美术品等;也有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的遗产,如口承文学、历史传说、环境知识、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节日庆典、组织制度、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有着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人文、社会、心理、经济、政治等广泛而具体的内涵和价值,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也是有独特载体的民众的文化。”“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的载体”,“保护和珍爱民间文化遗产就是对人民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批评地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遗产是一项对文化糟粕的鉴别和淘汰以及移风易俗的文明工程,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实践。”随后于2002年4月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给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关于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报告》中陈述了这一抢救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施的具体计划,并指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十套文艺集成工作的深化和后续工程,现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国家已经立项并开始启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明确指出,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植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大军的一个极大鼓舞。
      在纪念北大《歌谣》(周刊)创刊80周年之时,我们充满信心,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引下,为抢救、保护和弘扬祖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10 12:22 , Processed in 0.093498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8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