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文学院考研联盟之——民俗学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1
 楼主| 发表于 2003-6-4 23:23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以下三个网站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尤其是第一个。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index.php(主持人是北大中文系的陈泳超博士)

中国民俗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mainpage.htm(主持人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陶立番教授)

客家社区:http://www.hakkaonline.com/(这个网站就是北大中文学术论坛的版主“未名扁舟”办的,他是北大中文系民间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呵呵。想必上过北大中文学术论坛的人都知道他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2
 楼主| 发表于 2003-6-5 19:05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民俗学者柳田国男(一)

           ( 2003-3-1 02:12 )

原著:福田亚细男

转自: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一、        生涯与学问

  本书拟将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分三部分内容进行论述,首先是柳田国男的经历。柳田国男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其程度民俗学也有所不及。较之民俗学,柳田国男更加为人所知。
  书名包含“柳田国男”四字的书目前已有百册以上,其中一册为笔者所作,即《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像这样书名含有“柳田国男”的书达百册以上,如《柳田国男的青春》、《柳田国男与文学》等。从这些书名可知,日本的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论及。由此看来,柳田国男对日本人关于事物的看法、思考方法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影响。因此,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民俗学”这种学问,就是表现柳田国男的思想和思考方法的东西。
  柳田民俗学的说法和不时被使用。这种说法的立场,是将民俗学理解为柳田国男固有的学问,此外无人能做。柳田国男去世时,有人如此评价:“柳田国男无弟子。”即柳田国男去世,民俗学也随之终结。柳田国男与民俗学的联系之紧密,达到如此程度。较之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主张等更为日本社会所接受。

(1)、柳田国男的一生
  柳田国男生于1875年,学生时代主要学习文学,但并非以此为专业,而是作为文学青年和几位游人一起进行文学活动,学习欧洲的新文学,自己也进行新诗创作。这些活动,当时获得较高的评价,但是,此后柳田国男在大学主攻法律和政治学,渐渐与文学脱离。他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倾向,新诗也多是思慕女性的恋爱诗。当时,文学思潮受到欧洲的影响,正向自然主义急速推进。同时讨论文学的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成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但是,柳田国男并没有考虑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离开了文学的世界,学习农政学,毕业时进行三仓问题,即社仓、义仓、常平仓这三种救荒设施的研究。
  柳田国男1900年大学毕业,在农商务省农务局担任农政工作,同时开始担任早稻田大学农政学客座讲师。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是培养日本最高级优秀人才的学校,学生前途无量,大学毕业后被视为持有最高学问的人,可以在大学执教。柳田国男作为明治政府的官员,热心于农政问题。他关于农政的想法是,政府的政策必须为没有发言权的、处于弱势的农民考虑,并且,对应整个社会的变化,农业也必须发达。这一时期,正是日本经过产业革命,行将转入资本主义经济之时。柳田国男主张,农民须凭借自己的创意,以获得从事高利润农业的能力。但是,他的主张并为时人所理解,在农政上受到了挫折。约10年的活动结果,是离开农政工作。但是,农政的经验和他的使命感已经紧紧相连,由此,他认为学术研究必须对现实社会的进步发展有所贡献。这一想法在接下来的民俗学时期也明显地得到了继承。
  此后,柳田国男进入被称为民俗学的学术世界,是对农政失望后的1910年前后。这个机缘是由1908年的两次经验促成的。其一是在九州长达3个月的旅行。在九州山区深处访问,特别是在宫崎县权叶村滞留的一周间,所见所闻,使柳田国男深受感触。另一次是与在东北地区岩手县远野出生的佐佐木善喜的会面。听到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远野地区的民间传承以后,柳田国男被这些讲述所深深吸引。九州之旅的成果和从佐佐木善喜那里听到的资料,在柳田国男的很多著作里被整理和研究,这是日本真正的民俗学研究的开始。这里,柳田国男所关心的内容,不是在平原进行稻作生产的农民,而是住在山区的,以狩猎和烧荒为生的人们。柳田国男把这些人成为山民或山人,并展开了对在山区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的研究。
  与此相反,1920年代,辞去公职加入报界以后,他的关心对象也有所变化,转而研究平原上以稻作农业为中心的大多数农民的历史。在语言上,他把普通农民称为“常民”,主张民俗学是搞清楚常民的历史的学问,民俗学由此确立。民俗学的方法得以完善后,进一步要确立研究组织。作为其中一环,1935年,柳田国男为纪念自己的还历(注)召开民俗学讲习会,召集各地关心民俗学的人教授各种知识。讲习会结束后,这些人组建了“民间传承会”,并发行“民间传承”月刊。笔者认为,这可以说是现在的日本民俗学会的开端。
  在此,可以确认改变柳田国男一生的事,首先是1908年开始民俗学研究的机缘。此后,柳田国男以日间在政府机关工作,夜间学习,假期外出前往各地调查的形式开始了民俗学的研究。从年谱上可知,他直到1930年从朝日新闻社辞任,基本上都另有正职。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学习过民俗学,且在工作的同时,对民俗学进行开拓和研究。成为大学教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民俗学大家著称以后的事。民俗学因这些特色,常被称为“野学问”。简要的说,当时民俗学不是在国立大学等处做的学问,而是“在野的学问”之说大著。但是,停留在“野学问”上,民俗学将无法发展,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柳田国男致力于使民俗学进入大学的研究领域。
  以上是柳田国男的一生。

(注):按照日本风俗,61岁称为“还历”,即经一甲子之意。应为虚岁。——译者注

--------------------------------
此书为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细男教授所著,简略但全面地介绍了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历程及其与日本社会变迁的关系、主要学术主张等,量不多,质却重。从今天起,只要时间允许,每天翻译一部分。一来磨磨自己的日语;二来恩师叶春生教授对柳田国男很是推重,翻译一点资料,聊表心意;三来此书确是好书,能与各位老师及同学分享,也是一桩幸事。
日语还学得不好,现在做起来发现自己的中文也还远未到家,有的地方也许读起来怪怪的,还请原谅。
[ 本帖由 shi 于 2003-5-25 12:04 最后编辑 ]


民俗学者柳田国男(二) ( 2003-5-12 01:24 )

好不容易又翻译了一节,主要是近来太懒了。很晚了,来不及修改和校对,有错别字请大家自己跳过,有狗屁不通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

(2)眼光投向民俗学
    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或其对社会问题的发言进行时期的划分。我将其分为初期、确立期、后期三部分。初期即指他在1908年发现并进入民俗学的世界。作为前提,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他在发现民俗学世界前的经历。
    正如前文所言,他自1900年起步入官场,最初从事农业政策有关的工作。他关于农业政策的考虑基于合理主意立场,1900年至1910年前后,他关于农业政策的主张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该主张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必须由农民自行决定种植哪种作物以提高利润。当时是日本资本主义急剧发展的时期,城市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经济下逐步发达,但是,当时与农村政策有关的官僚和学者却持农村不应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的观点,总而言之,即“农本主义”立场。也就是说,农村是极为重要的所在,农业举足轻重,故必须加以保护。他们认为,城市的资本主义是丑恶的,必须防止其进入农村,因此,应该围绕农村设置屏障,让旧有的状态保持下去。这是当时与农业政策有关的人的一般想法,柳田国男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农业必须应社会变化而变化,简单地说,因为社会全体正在向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方式转变,农业也必须与之相应发展,结论就是,农民必须转而从事通过自己的判断积累资金的农业。
    柳田国男认为,社会上存在向可积累资金的农业转变的巨大障碍。当时的日本,地主制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大多数水田为地主所占有,农民一般是租种土地的佃农。在当时的地主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佃农向地主缴纳所收获的大米作为地租的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作为佃户的农民无权自行决定种植何种作物。此外,地主把收来的米囤积起来,根据米价的波动高价卖出,赚取大量金钱。柳田国男认为,要发展可以让农民积累资金的农业,应该用现金地租代替实物地租。若佃农以现金向地主交纳地租,就可以自行决定种植作物的种类,根据自己的判断种植最能卖钱的作物,在出售作物获得的金钱中取出部分缴租即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能发挥“才觉(智慧的力量)”的农业。这种想法完全不为当时主管农业政策的官僚和学者所理解,简而言之,柳田国男的说法不为任何人承认。我认为,可以说柳田国男因之感到失望,在农业政策方面受到了挫折。
    在这样的前提下,1908年到了。在对农业政策感到失望的时候,不期然的发现,为他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就是他在1908年的九州之旅以及与佐佐木善喜的会面。某种程度来说,也有因对农业政策的失望而从中逃离的意味。首先,是1908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九州之旅。对现在的国家公务员来说3个月的旅行是令人羡慕的事,当时则是完全可能的。来自中央,或东京的官员到了地方,大体是在主要地区、政府所在地访问并举行宴会,随便看看,视察一下。但是,柳田国男在3个月的九州之旅中到了山区的深处,访问了山里的一个又一个村子。到了九州东南部,他去宫崎县最为偏僻的椎叶村呆了一周。即使现在到那里也是非常艰难的。东京的高级官员到访,村里极为重视,村长一直陪伴在柳田国男的左右。恐怕村长所期望的不是这个,但是柳田国男却认真地就他认为古老的农业和狩猎方法向村民求教。这是柳田国男的首次民俗调查。无疑关于这次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并不算是真正的研究,但是他就自己极感兴趣的狩猎方法从当地人那里了解到了很多材料。这次浅显的调查,是柳田国男最初也是最后一次实际在农村进行的田野调查。很多人认为柳田国男在农村进行过大量的实际调查,还有说明这个的事典。但是,柳田国男亲自在农村通过与人交谈、做笔记,撰写调查纪录的事,只有最初的1908年在椎叶村的这一次。柳田国男所做的大量研究,大部分是通过使用全国关心或喜爱民俗学的人所报告的资料进行的。因此,事典、教科书等所介绍的柳田国男,在这方面是与事实略有出入的。确实,柳田国男曾在日本各地旅行,在旅途中欣赏景色、观察村庄或者对生产等,但是并没有进入农村进行访谈等调查。
    到农村观察,带着印象回来,是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特色,作为唯一的一次调查,在宫崎县椎叶村的一周时间对他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椎叶村听到的,或者说从村民那里获得的关于狩猎的材料,于次年,即1909年结集成册。这是柳田国男最初的也是最后的民俗调查报告。该书名为《后狩词记》。很久以前就有《狩词记》一书,因柳田国男相对于该书进行了新的调查,故缀以“后”字作为书名,其中汇集了与狩猎有关的材料。这是当年(1908)夏天的事。
    此外,当年秋天,大约是11月,柳田国男家有一位文学青年到访,此人即是佐佐木善喜。他是东北地区岩手县人。出身于该县远野的佐佐木善喜当时还很年轻,是20多岁的学生,但是却知道故乡远野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传说。柳田国男听到这些传说后大为感动,对佐佐木善喜的到访极为欢迎,多次与之交谈。谈些什么呢?世间不可思议的,在远野流传的事。例如有个女人进山以后突然消失,神隐而去,几年后突然归来之类;又例如有一种叫做座垫童子的类似神的少年,他在呆在哪户人家,哪户人家就会渐渐富有起来。虽然看不见他们的样子,但是既然叫童子,应该是小孩吧。富裕起来的人家要是说了座垫童子的坏话,或者有什么轻慢之处,座垫童子就会生气离开,这家人很快就会没落,现在变得很倒霉,比如某户人家就是如此之类的传言。柳田国男就是从佐佐木善喜那里听到这些,并作了笔记。按普通的说法就是传说、民间故事之类的内容吧,此外远野民间节庆也掺杂其中。这些听来的内容后来也结集成册,即《远野物语》一书,相当有名。对民俗学感兴趣的人中有很多就是被《远野物语》所感动,进而希望从事民俗学研究的。虽然没有产生研究民俗学的意愿,但是被《远野物语》所感动,带着这本书到远野去访问的年轻学生也大有人在,且风行一时。此外,现在如果去远野,会看到不少专门迎接客人的设施。有的地方有大妈在等候来客,说着《远野物语》里写着的话。最初,也有读了《远野物语》后为其感动的人到了那里,听到当地人的话和书中所载有所不同,即指其“讲错了”,大为生气的事。现在当地人都按《远野物语》所载的内容说话以满足来客的需要。民俗学和观光的问题,看来也产生了一个新的课题。
    1908年的这两次体验,正当柳田国男失望于农政学而欲离之的时期,使其决定转向新的方向。当时,他关心的是山区深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等。这些是非稻作地区。实际上,远野是盛产的大米的地方,但是他却把这里想象成了山区。此后10年间,他一直专注于山区深处非稻作区的的生活和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关于这点,后面再具体地说明。
[ 本帖由 shi 于 2003-5-25 12:03 最后编辑 ]


民俗学者柳田国男(三) ( 2003-5-24 22:56 )

(3)贯穿一生的三大特色
    那么,接下来看看柳田国男的民俗学。柳田国男进行了50年的民俗学研究,这50年间的研究内容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可以分为几个各具特色的时期。但是,可以说这50年中,始终有相同的特色贯穿其中。
    贯穿其一生的第一个特色是,柳田国男主张民俗学乃是历史研究,称民俗学为一种究明历史的的学问。无疑,民俗学和普通的历史学是不同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各地人们现在的行为方式为资料究明历史的学问。因为是民俗学,所以用“民俗”这个说法,也就是把这些现存的行为方式冠以“民俗”之名作为研究资料。关于这点我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对柳田国男来说,究明历史是民俗学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说,世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对这点置之不理则无法了解过去的情况,因此需要探求历史的真相。很多人认为民俗学研究的是不变的事物,柳田国男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主张民俗学研究是为了搞清楚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历史,如后面要介绍的那样,柳田国男正是把重出立证法和方言周圈论作为究明历史的方法提出来的。
    其次,第二个特色是经世济民的主张。现在研究柳田国男的学者,将其学问的特色以“经世济民”一词加以总结,但是,柳田国男并没有用“经世济民”这四个汉字说明过自己的学问,一般是采用“为世为人”的说法,或者称为“学问救世”。后世研究柳田国男的学者将其称为“经世济民”,以至于现在甚至有人误以为柳田国男自己用过“经世济民”的说法。说句题外话,在中国“经世济民”四个字似乎并不一定同时使用,“经世”和“济民”应该是在儒教的不同时期逐渐使用起来的。在日本,“经世济民”的说法则是18世纪后逐渐盛行,应该是正确治民改良社会之意,经济学的“经济”可以认为是“经世济民”的省略形式。总而言之,柳田国男称自己的学问为“为世为人”的学问,换言之,即把研究实际社会所要求的,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作为民俗学的使命。
    第三大特色是对语言的重视。要说明这个非常困难,简而言之,日语在日本各地使用,同时在狭小的日本各地也存在各种差异,他希望从这些差异中发现历史的演变轨迹。不知道是不是成功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比如说,“亲”这个词,不用说指的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但是,柳田国男注意到各地“亲”这个词有更加广泛的含义。与“亲”相对,“子”这个词也同样在各地有不同的含义。简单的说,比如有把劳动的指导者称为“亲”的情况,或者有的地方称实际上不是自己的父母,但是像父母一样照顾和保护自己的人为“亲方”、“亲分”等。此外,还有“中人亲”、“名义亲”、“拾获亲”等各种各样的“亲”。反过来,“子”也有指并不是亲生子女,而是劳动中的具体操作者。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加上这一劳动的种类,如把操舟从事渔业的人,也就是船员称为“船子”,或是称撒网捕鱼的为“网子”。有些词意义不太明确,即把狩猎的时候追赶猎物的“yako”(这个地方原文是片假名注音,没法翻译)写作“势子”,或者把矿山的劳动者称为“友子”。前一个字指劳动的内容,后一个字则指从事这一劳动的人。这样一来,各地都有“亲”不仅指生身之“亲”而还有劳动的指挥者、指导者的含义,“子”则指劳动作业的操作者的情况。此外,有的地方“亲子”一词有亲戚的含义,不仅指实际上的父母和亲生子女,而是有更宽的指称范围。把这种各地的说法大量搜集起来,如果是比较古老的,就能说明“亲”在古代有和现在的“亲子”的“亲”不同的用法。这并不是单一的语言史研究,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亲”和“子”这样的词汇可以得知家庭结构的历史。也就是说,现在只有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结构正在形成,古时候日本的家族则比现在庞大得多,原因在于一个“亲”之下,有众多作为劳动力的“子”之故。
    在进行日本民俗学调查时,肯定会提出“这个叫什么?”的问题,这样被问到的不论是事情、节庆、做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柳田指示调查时把这些名称记录下来。此后以30年代为中心,柳田国男把这些名称分类整理成书出版。因为这些名称表示的是民俗事象,故称之为“民俗语汇”,这些书也就是民俗语汇的集成。当时并不使用“民俗”的说法,而是称为“习俗”,如与婚姻有关的语汇集成称为“婚姻习俗语汇”,与节庆有关的语汇集成称为“岁时习俗语汇”。以这些民俗语汇为窗口,研究的不是语言史,而是以语言为窗口研究社会的各种结构、行为、礼仪、信仰等等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恐怕是柳田国男开创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以上是纵观柳田国男50年民俗学历程所见的三个基本特征。下面,看看与他这50年民俗学研究不同时期的使命感有关的情况。
[ 本帖由 shi 于 2003-5-25 12:05 最后编辑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3
 楼主| 发表于 2003-6-11 00:05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文化时评:“民间文学”也应打假

光明日报  2002-09-11 17:27  
-------------------------------------

  “民间文学”打假,主要指的是“民间文学”刊物中伪造的民间故事太多,它破坏了口头文学的特色,败坏了民间文学的声誉。

  什么是民间文学?简言之,就是人民口头文学,前苏联专家称之为“人民口头创作”,日本称之为“口承文学”,民间文学是我们沿用的一个习惯用语。所谓口头文学,即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像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口头文学源于无文字的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又产生了史诗、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文字产生之后,作家文学应运而生。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在于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家文学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一个是口头创作,一个是执笔创作。优秀的作家文学和优秀的民间文学构成中国文学史的主流,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千秋。凡是大作家,凡是有学问的人,都重视民间文学的刚健清新,倡导学习民间文学的长处。有人说,民间文学是作家的乳母。有许多世界名著是汲取民间创作的浮汁才成功的。在我国例子很多,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的大量资料创作的,每一个回头就是一个故事或数个故事,形成了中国小说令人百看不厌的优良传统。有些人瞧不起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认为它简单粗糙,其实不然,像新发掘抢救出的我国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都是活形态的口头文学,决不亚于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是作家创作不了的,相反,《红楼梦》那样风格的小说,民间诗人也是创作不来的。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固然有文野之分,但它们是两种花,一是口头文学之花,一是执笔的书面文学之花,二者的界限还是分明的。

  “忠实记录”,这是从事口头文学采录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办的《歌谣》周刊,在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里特别说明:“歌辞文俗,一仍其真,不可加以润饰,俗字俗语,亦不可改为官语。”这是刘半农、沈伊默等教授们的意见,非常正确。“忠实记录”,这是国际民间文学界共同的认识和共同遵守的科学原则。

  中国民间文学界很奇特,不断出现些“造反”派,认为“忠实记录”“是条条框框”,企图“革新”。他们创造了一系列理论,破坏性很大。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界限,有相当的稳定性,如果一门科学老赶时髦,变来变去,还算什么科学?采录口头文学就要存真,A·托尔斯泰曾说:民间故事存真,应当像保护蝴蝶翅膀上花纹的粉末那样精心(大意)。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古建筑的修复,不可“修旧出新”,而应“修旧如旧”。这与口头文学“一仍其真”,是一个道理。

  破坏性的理论,有下列几种:

  其一是“改旧编新”论,认为民间故事包含有“四旧”思想,必须“编新”,方可为新时代服务。民间故事,大多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有何“四旧”可言?

  其二,“合流论”与“取消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论。说什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基本合流了,应当取消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

  其三,有人说“人民有了文化,口头文学就会灭亡”。

  我以为,不论到了多么先进的时代,只要人类语言存在,口头文学就永远不会灭亡。

  其四,还有一种理论:“要把民间文学创作的自发性改为自觉性”,“要创作出世界第一流的民间文学。”

  口气很大,但全是外行话。

  口头文学从来就是人民群众自发地创作的,像“迎闯王,不纳粮”;像“孩儿离不开娘,瓜儿离不开秧,人民离不开共产党”。这全是自发创作的,是人民的心声。正因为是“自发”的,才从民歌、民谣里了解到人民的爱与憎,以及人民的愿望。古代设乐府采诗,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民情。你要把人民创作的自发性改为自觉性,那就是违背规律。1958年,硬把农民自发地兴修水利的民歌,改为所谓“自觉性”,结果是把本来刚健清新的民歌,搞成“人人写诗”的浮夸风,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民歌自发性创作的规律。

  有一首“花儿”充分说明了民歌创作的自发性:“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了还是这个唱法。”心里的话不唱不行,不叫他唱也不行。这就是自发性。

  凡是“世界第一流的民间文学”,都是民间诗人自发创作的。像我国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蒙族的《江格尔》、柯族的《玛纳斯》,这才称得起世界第一流的。你要自觉地创作世界第一流的民间文学,这就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是说大话。民间诗人和故事家可以创作,就是他们的创作也要沿着民间文学的艺术传统发展。

  知识分子、作家是不能创作民间文学的。作家只能运用民间素材进行“再创作”。像贺敬之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都是利用民间素材创作的,但他们的作品属于作家文学,不能说它们是民间文学。

  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由于以上错误理论的误导,迷惑了许多人,把民间文学搅得乌烟瘴气,许多人把自己编造的通俗故事,冒充民间故事,在民间文学刊物上发表,很少看到民间故事的真面目,搞得真伪莫辨,破坏了口头文学的纯洁性。

  当年的《民间文学》、云南的《山茶》、贵州的《南风》,是全国公认的优秀的民间文学刊物。改革开放以后,《山茶》、《南风》相继改为旅游杂志,只有《民间文学》仍然存在。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间文学》也失去了本色,基本办成知识分子编造的故事的大杂烩,成为通俗文学刊物,与口头文学背道而驰。现在应当是正本清源的时候了,应当把《民间文学》办成口头文学刊物。

  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是两码事。通俗文学也是一种花,何必去冒充民间文学呢?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这是国际民间文学界约定俗成的法则,谁也不能用外行的蛮干行为,去破坏这个国际约定,让人家笑话我们是些外行。

  我有个建议,凡是原来用“民间文学”和“民间故事”的报刊,一定按“忠实记录”的原则,发表口头文学的真品。如果已经办成通俗文学的报刊,今后不要再用“民间文学”或“民间故事”做报刊名,而改为“通俗文学”或别的什么名称。何必去挂羊头卖狗肉呢?!还是老实点为好。

  总之,我呼吁为“民间文学”正名,给民间文学一个科学定位,民间文学就是人民口头文学。它应该和通俗文学划清界限。把民间文学报刊办成口头文学报刊。我呼吁,我向全国一切有正义感有良知的民间文学家呼吁,大家一齐来抢救民间文学吧!大家一齐来维护人民口头文学的纯洁性吧!不然,民间文学的生命就被糟践得垂危了。

(作者不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4
 楼主| 发表于 2003-6-17 00:38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抢救:树立民间文化的自觉
      
                袁学骏

  摘自《河北日报》文化版 2003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文化的大量涌入,对祖国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市场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也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道德人伦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打击。还有一些物化的有形的文化也受到人为的破坏,被强迫拆迁的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不知毁坏了多少。
        面对这种传统优秀文化遭受冲击和破坏的局面,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言论要求进行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其中,嗓门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他处于一种文化的自觉,在天津市进行了大量的民间文化抢救保护活动,还发表了许多有关文章。2001年3月担任中国民协主席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抓传统民间文化的抢救,先后到许多省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广泛地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2002年春天,他专门向中央领导进行了关于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汇报,得到了丁关根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又组织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议,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当前进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阐明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冯骥才说:“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或称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根基。从精神意义上说,他是一个民族感情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的直接表现,是一种生活文化,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他又是集体性的文化,一个地域共性的文化……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在人类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文化不会顺着走。相反会反过来走向本土化,向着本土化发展。就是说: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是全球本土化”。他还举例说日本、法国早就这样做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了较好的抢救和保护,避免了许多人类文明不应有的损失。欧洲不少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遗产日”,让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越是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越好。他认为,近两年唐装和中国结的流行就是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建立、文化精神的回归,起码从两个文化符号上得到了强化和认同。(见西苑出版社2002年《守望民间》一书)

就这个问题,我是深有感触的。自1984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作为参与组织、搜集整理和编辑者,亲眼看到当代传媒对口头文化的冲击很大,一些好的歌谣和故事已经随着某位老人的去世而永远不会再有。这种损失,是历史性的,也是全民族的、全人类的。冯骥才说,几乎每秒钟都会有一个民间文化遗产在消失。我不敢说它们消失得如此之快,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已经从身边感到损失了无计其数。我们要抢救、要保护、要转变观念。我认为应当充分认识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取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社会认同,真正给民间文化一个适当的文化位置。

自古以来,中国上层都重视官方文化(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而不重视黎民百姓自己创造的文化。虽然说古代文人采集了《诗经》,在文学界形成了“诗三百”的传统,但是在整体上看,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几乎都在弘扬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文人式的精英文化,而随意贬低民间口头文化和表演文化,贬低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创造和发明,把它们看成“下里巴人”,把自己的诗词歌赋和文人书画等看成“阳春白雪”。他们虽然偶尔从人民群众中吸收了一些有益的养分,却极力制造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势不两立,都极力否认民间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个别文人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的作品来自民间的创造,赞扬人民的文化创造有时会胜于自己。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出现了一次民间文化的自觉,积极主动地到民间去进行歌谣、故事、谚语和民俗事象的搜集整理,北京大学还办起了《歌谣》期刊,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抗战以来,特别是1942年5月毛泽东组织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革命的作家艺术家们改变了看不起工人农民的观念,积极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及时地进行了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有关改写改编,形成了中国革命文化的新高潮。1958年,全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新民歌创作获得了大丰收,我们石家庄地区也出现了“诗洋画海金束鹿”的红火局面。后来,郭沫若主编了《红旗歌谣》,收入了大量来自基层的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优秀作品。现在来看,这些诗歌普遍充满着“左”倾的火药味,但它们仍然记载了那时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记载了那一段走弯路的历史,也不能否认这绝大多数是属于人民的创造。后来一场文化大革命,全国的民间文化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许多物质的、非物质的民间文化都被批判为“封资修”的黑货,被列为必须破除的“四旧”。纵然如此,全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总量也比现在多得多,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被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暗中进行了保护。正定县大佛寺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正定的城墙从1958年开始被残酷的破坏了。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创造文化、保护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和抢救自己的民间文化。要从观念上转过弯来,充分认识民间文化的抢救已经是势在必行,不可拖延,充分认识这是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留下自己的文化,是为后人造下福祉,更是为后人传下一种伟大的文化精神、文明传统。它的意义从任何高度来说都不过头。

许多好东西,创造起来十分艰难,而破坏起来却极为容易。我们不能糊里糊涂地把五千年来的民间文化瞬间丢掉。

要全民性地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自愿的民间文化工程,形成人人奉献、家家尽力的文化抢救高潮。每个乡村,每个县区,都要认真普查、盘点自己的民间文化种类,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我们要做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人和发展者,决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外国文化的一时冲击而数典忘祖。我们要体会祖上先人进行文化创造的艰辛,决不能当了败家子。我们从不胡乱否定历史上的官方文化、精英文化;要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主流文化,让它们在整个文化生态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且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文人的创作,属于精英文化、典籍文化,它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标高,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上层精英文化。但我们也不能漠视、蔑视或否定亿万人民所创造和享受的民间文化。虽然它们一般不能代表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平,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集体性的民族文化;精英们的创作具有先锋性和探索性。他们有时学洋的,有时学民间的,其民族文化味道和内涵往往远远比不上民族民间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来,两大文化类别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精英文化引导民间文化发展、将上层的主流的意志和精神向民间传播,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民间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土壤和地基,作为历代作家艺术家从事个人创作的营养,才形成精英文化的艺术创新,推动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这在历史上例子也是很多的。鲁迅先生就曾经批评文人抄袭、偷窃“民间物”,但他认为从民间吸收营养形成文化创新是一条多人走过的道路。周朝时,官方曾设立有关机构进行民间采风活动,以从中了解黎民百姓的呼声,于是保存了《诗经》的原作。这是古人的一大历史功绩。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在二十一世纪初为民族和人类做出新的文化贡献。

二、民间文化——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的信仰、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性等,就是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整个民族的民俗。我们要保持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不要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把我们的民族特征消磨了。由于经济上的交流,东方和西方文化、各国的文化之间自然要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现象,但是经济全球化还会刺激出现像法国、日本那样的文化自觉,所以就会在总体上出现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经济上的大胆融合与文化上小心翼翼地选择性融汇。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体会到:到外国去旅游就是看外国的文化,外国人来中国也是要看中国的文化。如果中国文化已经和美国、法国、印度的文化完全一样,那么我们谁参观谁呢?从哲学层面上说,文化必须有差异,没有差异就不是千红万紫的世界,没有差异就不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说不是让我们完全把心放下来,不管民间文化遗产是否继续消亡,而是让我们看到文化抢救合乎哲学规律、合乎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也是合乎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别说我们已经是地球村,地球再小也是一个千差万别的世界。
自觉地主动地保存和抢救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是天经地仪的。

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于亿万人民已经习惯的民俗事象之中。

民族每个成员的向心力产生于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之中。

冯骥才举例说,过大年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重要表现。我也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除了过春节,像每年的民俗节庆还很多:比如清明节上坟祭祖、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三月三的广西歌会,再如全国性的端午节祭屈原吃粽子、七月七望牛郎织女双星、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等等,我们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量和每一个人的向心力量就产生在这些活动之中。它们是那么平平常常,大多不被官方所注意,也不用官方去投资拨款,人们会很有规律地自觉地从事这种民俗活动。即使官方禁止,也往往不能凑效。“文革”中,虽然号召过革命化春节,把人们赶到田间去平整土地、造田修坝,人们还是要在大年三十吃饺子,正月初一放鞭炮,有些地方还要请“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演一场节目或者一场大戏,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让人们闻一闻年味。地方性的庙会活动,在“文革”中也没有完全被禁止。改革开放以来,庙会活动形成了地方性文化活动高潮,也带动了当地工商经济的发展。

三、抢救保护和大力弘扬民间优秀文化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民族振兴的战略意义。

抢救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政治意义在于:让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永久地流传下去,不至于出现文化的断裂,让子孙万代从民间文化中获取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的振兴与强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自民族的凝聚力,来自民族的传统精神,精神上断裂,没有了民族认同感,就预示着民族的消亡、国家的消亡,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所以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就是一项表面看来政治色彩不浓、却牵涉到民族未来的千古大事,就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重视这项工程。

而它本身又是重大的文化工程。民间文化首先是文化,其次是与官方有所不同的民间政治,是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隐形的政治。

我们可以抢救一大批物质的文化遗留,让它们成为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全世界的有形文化遗产。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战场、寺庙、各种地方性文化遗址,各种遗留在民间的生产、生活用具,婚丧嫁娶器物,岁时节令用品,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和服饰。还有各种分支文化的内容,比如酒文化的酿酒技术资料、酒坊遗址、酒品酒具等,都是值得考虑抢救保护的。
无形的、精神性的、口传的非物质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首先是汉族的非物质文化,在世界上是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的。伏羲、女娲、炎黄、尧舜禹,他们还都活在人民的口头上。秦汉以来的口头文化更是十分丰富,民间生活的有关歌谣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也美不胜收。我国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还保留着与汉族不同的许多文化特征,有大量口传式的文化遗存。这无论对于我们当代人还是后人,都是十分珍贵的。

其战略意义,既是文化的、政治的,也是经济的,是全方位的,是整个民族也是整个世界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前者是后者的地基和根本,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马克思也明确地告诉我们,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离不开上层建筑。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离开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也没有任何一种不是来自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但马克思也指出过,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力总是会活跃多变,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变化缓慢,有时在经济基础改变之后仍然长期存在。我以为,这便是我们古老的优秀文化传统、强大的民族精神。长期存在者中,还应当包括东方色彩十分鲜明的孔孟之道、老庄学说。

根据现代研究,历史上的原始文明、奴隶文明和封建文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保留着,延续着。我们要承认各种文明在当时的伟大历史作用,承认它们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对我们现代人还有不可缺少的精神咨询、文化资助或政治启迪作用。这些文明的大多数已经丢失了,保留下来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分析研究它们,把精华性的东西保留下来,也适当地把过时的愚昧落后的、甚至野蛮的文化遗产保留一些,让后人懂得历史以便于对比今天。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的东西可以变成文化产业。有人说,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很大的份额,出口到各国的文化产品都大赚其钱。这是铁的事实。那么我们的民间文化是否也能有选择地转化为文化产业,形成文化经济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有许多人在做这样的探索和实验,虽有失败也多有成功。

抢救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将来能够从文化产业、文化交流上对外进行文化辐射。既要挣他们的钱,又要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必要的融合,让社会主义中国的好东西使西方人逐步接受。现在,西方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我相信,更会有许多有识之士及早把中国的文化运到外国去,达到他们的名利双收。文化的辐射,往往是强势文化随着强势经济进行辐射和输出,美国之所以在文化上咄咄逼人,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上占据着优势。我们处于劣势和弱势,我们需要发展的时间和机遇,但我们不能因为处于劣势而首先扔掉自己的民间文化。要扔掉的,将来可能就是宝贝,可能是人类十分需要的东西。要抢救,要保护,不要漠视,漠视就是罪过,将来后悔都会来不及的。

至于民间文化的性质,它基本上是历史文化,也有一些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它的本能和本性是与时俱进。这和别的文化相比是一大优势。我们要注意借助和发挥它的这一优势。

总之,民间文化抢救这个话题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被人们常常提起。学术界、文艺界和新闻界有时也进行一些相关的讨论和争论,这是有好处的。个别专家认为,保存民间文化到底有多大经济效益,这种疑问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要知道,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自尊自信等等是不能以金钱为标准进行衡量的。至于将来把有些东西转化为商品则是另一回事。我们石家庄一带有丰富的民间文化,我们要及早动手进行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像进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那样在全国充当先锋。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19 01:15:37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5
 楼主| 发表于 2003-6-22 23:47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线交流精选  


     冯骥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党中央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发起人。


     3月6日晚7点30分,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应邀来到央视国际网站,与关心我国文化问题的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两个小时的交流时间里,冯骥才充分展示了一位作家才思敏捷的特点,妙语连珠,好贴不断;更显示出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对祖国文化的关心。
    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民间文化遗产
    【寒冰公主】民间文化应该如何挽救?
    【冯骥才】先要说什么是民间文化,我们对民间文化有误解,认为民间文化就是风筝、面人、剪纸、走江湖的打把式买意的,还有什么民间花会,似乎民间文化都是低层次的、自生自灭的,可有可无的,我们把民间文化看成是文化中的三等公民,实际上我们的民族的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精英文化,一部分就是民间文化,所有民族的思想传统在它的精英文化里面,所有民族的情感和包括审美都以民间文化为载体,这两种文化是互相不能替代的,没有哪种文化都不行,打个比方,比如春节我们使用或者享用的文化就是民间文化,由于我们轻视了这个民间的年俗文化,我们现在都不会过春节了。
    【zk19801】冯老师您好:作为天大的教授,你认为天大会为您提出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起到什么作用呢?
    【冯骥才】没有人能给我创造条件,纯文化的事情只有自己创造条件。
    【mingchao】您这次大会提了那些提案.
    【冯骥才】抢救文化遗产。这次我的提案的题目是:关于紧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提案。我提出一整套抢救方案,我要通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动全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和专家进行为期十年的地毯式的全国民间文化的大普查。这将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寓言2002】冯老师您好!挽救民间文化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您觉得普通百姓可以为挽救民间文化做些什么?
    【冯骥才】我觉得老百姓应该热爱自己的民间文化。
    【弓之1】很多民间文化在萎缩或是在消亡,怎么样才能保护好?
    【冯骥才】对于已经消亡的属于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登记、搜集、分类、研究、出版。制作中国民间文化分部地图集,编辑中国文化遗产名录,编辑中国民俗之志,对于活态的民间文化要给他们挂上民间的牌子,类似于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想细问,请在继续问。
    【清洁】你所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策划一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民俗和民间艺术进行大规模的抢救。目前进展怎样?
    【冯骥才】抢救工程现在通过媒体发布以来,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已经得到很强烈的回应,有的地方的政府,比如山东、上海、云南等地的政府表示支持,要协助我们做好当地的文化普查和抢救,香港、台湾都有一些民间组织,要和我们合作,台湾的民间组织还提出要对整个台湾省的民间文化进行普查,驻北京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经提出经济援助,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是成立大型的工作委员会,制定规划,并且准备一开始就倒计时,以强调这件事的紧迫性。
    【饺 子】中国的文化的发展也要与时代同行,可是民间文化要是发展过了头的话,就没味了。你怎么看?
    【冯骥才】现在民间文化不可能过了头,比如:我们春节所使用的就是民间文化,你认为春节给你提供的文化够用的吗?你在春节里能够像先辈那样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吗?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已经把自己的民间文化——文化载体,快糟踏光了,我们每到春节都会感到很尴尬,我们都不会过节,可是,西方人他们现代化,但是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圣诞节搞没的!你说是不是?
    【张年如】冯老师,是什么原因使你有如此的责任感,如此地对中国民间文化感兴趣。
    【冯骥才】新一代文化学者有为后人留下研究素材的使命。他们应该具备3种素质: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深挚的文化情感和高层次的文化审美。民间文化有血有肉地表现一个民族的特征,还有他们非常美好的情感方式,以及他们非常独特的审美,只有在民间中、在田野里、在大众的生活里,我们才能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深厚和可爱,而且,这种感觉你都能呼吸得到。
    【999026】我是山西电视台的一名纪录片编导,目前正拍摄一批以山西浓郁文化特色为主的纪录片。以前就得知您对山西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而且写了许多文章如对五台山佛光寺的向往;《文化政绩》中对耿彦波的评价等。最近又得知您发起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一名生活在有着丰厚文化遗产土地的电视工作者,更是感到莫大的鼓舞,特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并与您所在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不知您能否垂教?
    【冯骥才】我建议你首先拍一部电视片,就是山西文化的流失,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地下文化在陕西,地上文化在山西,但是,如果你到北京东效的吕家营和高碑店看一看,你们的山西文化都堆在那。我建议你到这来拍一拍,拿回去给你们的山西老百姓看一看,也给你们山西各地大大小小的当官的看一看,你们不心痛我们心痛,你什么时候来拍我可以给你带路。
    【两袖清贫】冯老师,您刚才说到,我国的民间文化在广大的百姓中间,只有深入民间,才能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光大,可是,在这里又有多少人能深入民间,而有些早已远离甚至托离了民众,对此您有何想法?
    【冯骥才】我向你介绍一项工作,就是从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民间文学工作者,相当一批人默默无闻的深入到民间进行田野作业,搜集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然后把它编辑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性地民间口头文化遗产的调查,现在,调查的手稿至少100亿字,已经整理出版了63卷,全部出齐为90卷,现已整理出来的文字为1亿多字,可是这些人全是没人知道的,没一个大腕,没有一个名人。
    【leewanglicheng】冯老师,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们的民间文化会西化,就好像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在我国都开始盛行,而且在发达地区还越演越烈,甚至还超过了中国的中秋节,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冯骥才】我不担心西方文化来到中国,西方文化应该是人类共享的,我们也是共享者的一部分,我觉得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也都可以引入,我所担心的就是不要失掉我们自己,在我来看圣诞节也不会超过我们的春节,因为这样的西方宗教性的协会,在中国没有深刻的精神的和心理基础,关键是我们不能淡化自己的文化。
    【何处染尘埃?】冯老师,中国民间文化是如何区划的?京津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湘文化,敦煌文化,台湾文化还有……
    【冯骥才】分类的方法是多种的,比如从地域来分,你讲的很对,比如齐鲁的文化,分为齐文化和鲁文化,京津的文化就不能分为一类,我们国家的文化叫做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的文化是灿烂的多元的,不同的地域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属性。
    【张年如】我也深爱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可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是否常把中国的落后和民间文化联系起来了,依你的学识怎么去说服这些人?
    【冯骥才】任何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落后的成份,尤其是在它是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的时候,当时的科学比较落后,人们处于愚昧状态的时候,这种落后性就要反映到他们的文化里去,这不是我们要继承的东西,但是,我们在记录、搜集和抢救自己民间文化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够拒绝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恰恰对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的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具有实证的意义。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落后性绝对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而中国的民间文化的本质是中国美好的民族性。
    【寒冰公主】中国的经济发展对民间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
    【冯骥才】互联网的发展就可以促进民间文化发展。我们正在着手建立中华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还将把全国文化工作者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
    【leewanglicheng】冯老师,对于抢救民间文化,我们这一代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冯骥才】我上个月在北师大的“关于民间文化人才培养研讨会”上说,我们需要的人才当然是要有学识的,但是在学识之上还有三个条件:第一,就是强烈的文化责任感;第二,民间情感;第三,民间审美。我们渴望这样的人才能够从青年一代产生,当然,对于广大的青年非常希望你们能够爱惜自己的民族民间的文化。也非常希望你们到国外去看一看那些西方的年轻人是多么挚爱自己的民间传统。还有,现在和我们很多民间艺人学本事的并不是中国人,很多是日本人。希望你们在这一点上想一想,为什么?
    【小丽】看过一篇《冯骥才哭老街》的新闻报道,看后很令人痛惜。其实像那种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在每个城市都在发生。贝聿铭在北京曾经说过“北京的建筑造价太低”也反映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你是否认为在……
    【冯骥才】我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时候感到很无奈,一方面我们对城市的文化基本没有底数,城市规划中没有文化规划,官员的政绩中没有文化的地位,我们很多城市可怕的不仅仅是相互趋同,不仅仅是文化的毁灭,更重要的是地名也消失了,变成“罗马花园”、“巴黎广场”、“威尼斯小镇”。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包括农村,到处都是小洋楼。这种事只有中国人才能干得到。我现在一个是尽力呼吁,第二是说服官员,第三是说服开发商。
    【土豆1974】冯老师,假如城市的旧屋旧街都不拆掉不改造,那样好吗?
    【冯骥才】旧屋、旧街不见得都有价值,没有价值了当然应该更新、换代,有历史价值的当然要保护。民居的保护和文物建筑的保护是不一样的,民居的保护主要保护历史街区的风格,比如:法国人、意大利人,他们重视的是街道的形状不动,街道的两边建筑的立面不动,里边是可以拆改的。现代家居主要是三个特点:第一,要有一个非常舒适的卫生间;第二,要有非常畅通的通讯设备;第三,全套的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如: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防盗系统,电梯,有了这三个条件就是现代代了,住在玻璃木墙并不表示是现代化。如果一方面享受当代科学带来的居住文化,一方面享受历史街区的文明不是人类最好的选择吗?
    没有精力和盗版者纠缠,只能任他们宰割
    【私语的草】冯老师,现在许多图书网站都有象您这样的知名作家的作品供网民免费下载和阅读,这是否经过您的授权~!如果没有,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冯骥才】大部分是没授权的,不仅是网上大量下载,各种出版物也大量盗版,我们没有精力和他们纠缠,只能任他们宰割。
    【hulunbeir】冯先生,请问你以后还将有新的作品问世吗?创作将更倾向于哪些方面呢?
    【冯骥才】作家出版社将出版《巴黎,艺术至上》,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将出版《心灵的磨》,四月份出版。
    【青春的舞步】您好冯老师:您的作品比如《义和拳》、《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早中期作品我都看过,那时侯我还很年轻,我喜欢你的早中期作品,但是非常不理解您转向“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种事物性的工作,您为什么这种转变?应该说您早中期作品中对知识分子生活与思想的描写很有独到性,为什么没有能从这条路上走下来?
    【冯骥才】感谢你对我的写作的关心,当时我在写《高》文的时期是中国的社会还没有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有责任坐在书桌前来写这样的作品。可是现在我坐在书桌前写作时,我们成片的历史街区——也是历史生命正在被推土机推倒碾碎,很多民间艺人一个个死去,我不能不离开书桌。我认为我有责任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
    【土豆1974】冯老师,你好,顾于此必失于彼,您把很多精力用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上,必然影响了您的写作,您遗憾吗?
    【冯骥才】有时会遗憾,但是我这一代人被称作“责任的一代”。我们被责任驱使着,不能拒绝。
    【飘儿和尚】冯先生,请问加入WTO对中国文坛有什么大的影响吗?
    【冯骥才】我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文化并不一定也是同步一体化的,相反,越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上反而是全球本土化,日本人和法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化高潮时都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抢救和保护自己的文化,日本人做的是“紧急民间抢救”,法国人是由马尔乐夫领导的“大到教堂,小到羹匙”全国性的文化大普查,现在我们也应该做这样的事了。
    【清洁】目前宣传中国民间文化传统方面,有那些刊物做得比较好?
    【冯骥才】一是《中华文化杂志》,文物出版社出版《文物天地》,总之非常少。
    【何处染尘埃?】冯老师,您认为老舍算不算中国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沈从文算不算中国民俗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冯骥才】我认为是,但是不仅如此。作家对于文化史的意义就是形象的记录了文化史的一个横段面,因为从文化史来讲,一定是在某一个历史阶段里面,这个地域的文化表现的最充分。比如北京,京味文化味道最足的是清末民初,天津也一样,上海的海派文化味最足的是三十年代,所以老舍的意义就是对京味文化的记录,而作家的记录主要是通过一群只有那个时代才有的性格人物
    记录下来的,沈从文也是如此。
    我是这样看待“韩流”、“唐装”和“美女作家”的
    【何处染尘埃?】冯老师,您怎么看待去年的“韩流”与今年的“唐装”现象?当代中国人的文化风骨是否已不在健朗,人行我效,缺乏主流意识和辨别能力?
    【冯骥才】我认为最主要是我们对于入世的文化的走向没有预见性,唐装形成了一个非常怪诞的狂潮。从好的方面讲,我们是个文化大国,我们有文化的敏感,在我们快速融入世界时,注意了自己的文化自卫和自我的文化张扬。另外一方面,唐装是海外华人的物件,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符号,海外华人在洋人世界里为了标识自己,将这种简易的中式小袄称为唐装。这个唐与唐
    人街的唐是一个意义。如此说来,在入世之后我们连一个应急的民族文化符号都拿不出来,我们实在太糟糕了!
    【私语的草】冯老师,您对现在的“美女作家”有何看法~!
    【冯骥才】美女作家是书商制造的,世界上所有作家都躲在书的后面,他们是不露面的,谁知道他们美不美。就是很美,和文字又有什么关系?!我劝你还是看书的本身,别上书商的当。
    【张年如】冯先生,请问你怎样看待我国的大学教育?
    【冯骥才】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将来社会的管理层还有领导层可能会越来越多从理工科的学生吸取人才,因为他们懂得经济,有科学头脑,可是我们现在的理工科大学大部分是重理轻文,缺乏文化视野,如果他们担当一方面的责任,那块地方一定会少了一块文化。这是一个让人很忧虑的问题。
    【甜的泪水】冯老师,你好!在您看来一个工科的本科生应具备哪些人文知识?
    【冯骥才】第一个是历史,第二个是文化史,第三个我认为应该多看一看关于文化和艺术欣赏类的图书。我觉得文化的修养比文化的知识重要。
    【kyoyu007】冯老师,您爱看足球吗?
    【冯骥才】我以前为美国世界杯、意大利世界杯、法国世界杯写文章,今年还要为日韩世界杯写文章,过去出版过关于足球的作品《我的太阳》。
    【新闻眼】冯先生,首先,我想请你回答有关你对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一事发表一下你的看法?你认为我们应该从这件事上吸取什么教训?对青少年来说应该思考点什么?谢谢!
    【冯骥才】我不认为这是有什么象征意义的事情,这只是个别的事件。我认为这个学生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摘自央视网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6
 楼主| 发表于 2003-6-22 23:52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本人觉得冯先生真的有一种使命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他的领导下可能会为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作出有效的成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7
 楼主| 发表于 2003-6-25 10:08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追念钟敬文先生(2002作)

                                                               追念钟敬文先生

                                  夏  敏


    2002年1月10日晚接京城学兄电话,钟敬文先生凌晨一时溘然辞世。似乎在预料中,可无论如何不肯相信这是事实。大家定好三月聚首北师大,为这位引领我们投身民俗研究的一代宗师、为中国民俗事业付出毕生精力的世纪老人祝贺百年华诞,我是睡来想,醒来盼,可我们没能等到这一天。而我连恩师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此前已知先生住院,曾两次电话先生府上,均无人接话,心中隐生不祥,而今这种不祥竟成事实!
    6年前我有幸赴京随钟老访学。能受大师亲炙,当时我是颇有些得意的。初次面见先生是在北师大图书馆前面的园圃。钟先生向前来求学的几位博士和访问学者表示欢迎,然后三言两语向我们交代了筹备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事宜,便和我聊了起来。他说已经读了我和我的老师于乃昌教授合著的书,有称赞也有批评。他叙述了跟于教授交流的一段往事,认为于先生为中国的门巴族、珞巴族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钟老得知我是浙江温州人,便愉快地谈起1928年到1934年他在杭州从事民俗研究的情景。看到年近95的钟先生如此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记忆非凡,我心里万分高兴,对今生有缘受教于先生感到无比庆幸。
    接下来的一年是一段“苦作舟”的日子。我在先生的指导下从事课题研究,用心颇勤,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呆了一年的京城依旧显得陌生和遥远。60多年前先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民俗时,条件比我现在差得多,可是先生矢志不移,成为中国民俗学最重要的拓荒者,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民俗学之父”。随先生访学是我一生最有意义的时光,我可以看到先生在各种学术场合发表他的学术思想,参与由钟先生主持的各种学术活动,对先生的部分发言做录音整理,在钟先生给博士生和访问学者开设的课上接受先生尖锐的提问,搀扶先生散步甚至到北师大门口的书店看新图书,在钟先生家中念自己的学术论文并从内容直至字词句得到先生校正。先生喜爱兰花,走过他堆满图书的书房、客厅和走廊,让人感到豁然明亮、生机无限的就是窗台上摆放的一盆兰花。他送我的一本著作题名《兰窗诗论集》就是纪念他年少时在老家广东海丰苦学的历史,那时先生的小楼的窗外悬挂着一盆“吊风兰”。每次去先生住所励耘红楼的路上,我似乎总会想象着兰花的浓淡相宜的异样馨香,心中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快意,我被先生的勤奋、正直、淡泊的精神感动着,好象是走向精神的麦加。
    先生是一位深富国学功底、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也同是一位诗人。先生说,如果他故去了,希望在墓碑上镌刻七个字“诗人钟敬文之墓”。在诗歌方面先生和我最有话说。先生工于旧体,年至耄耆,新篇每出,他都会复印多份分发给弟子们存念。我现在还珍藏着先生赠送的几首诗作。因有共同爱好,先生十分关注我的诗歌发生学研究。我随先生访学期间用心最多的就是撰写17万字的《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从著作的框架到资料的调集再到观点的清理,先生与我有过多次难忘了的讨论。他希望我以后若能考取他的博士继续做此课题,让先生遗憾的是我辜负了他。96年12月12 日在钟老的亲自安排、主持下,我在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向同行们介绍了喜马拉雅山区的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文化,钟先生给予了较好的评价。有一次,先生偶然发现美国人类学家博厄兹的《原始艺术》中的一些资料对我有用,他就在书中夹一张小纸条留待我参考。前年给先生的问候电话中,得知先生一直惦记着该书的出版。因为种种原因,几年过去了,书稿还躺在我的抽屉里不能面世,这是先生的遗憾,更是我内心的痛。
    拜别先生日子很快就来了。作为谢师,我们在离先生住所不远的餐厅宴请先生,这次会饮,成为永诀。席间先生和我们大家显得都有些激动。先生酒也多饮了几口,满面通红地与我们道别。老人握着我的手,又一次叮嘱我回到单位要开设民间文学课和民俗学课,把这门关于人民的学问做大。他说福建与台湾有丰富的民俗资源,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他说:“你们学校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陈嘉庚先生是我一生最敬慕的人之一,你也要研究中国的民俗如何塑造了嘉庚先生的爱国情结”。
     回到福建好几年了,我一直在民间文化领域“拼杀”着。部分成绩虽可告慰恩师,多数尚须穷尽我终生的努力方能完成。我几乎不能驻足,仿佛先师的双眸始终凝视着我前行的步履。1月18日是我的生日,也是北师大为先生送行的日子。我只能在遥远南国微寒的海风包裹中,用这样的唁电倾诉我对先生的哀思:“……您毕生效国爱民并终老于岗位,垂范后进。恩师千古!”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6-25 10:17:08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8
 楼主| 发表于 2003-6-26 00:30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开坛白



                     陈泳超



  民间文化研究,积千百年民众文化之丰厚底蕴,乘“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凌厉罡风,一日破土而出,遽成洪波之势。其间随时局变化,亦坎坷浮沉,运命多舛。赖数代学人黾勉同心,穷达以之,终20世纪,昔日濯濯童山,竟作平川绣野,芳草萋萋矣。吾辈其生也晚,瞻仰前贤,不胜唏嘘屏营感佩之至。星转斗移,世纪新矣,学术根脉,薪火相传。吾辈身当此时,敢不激扬高蹈,磨砺以须,续先辈已创之业,发后劲新啼之音。唯是今日之民间文化学坛,学术阵地颇见萎缩,青年之声尤难聚鸣。吾辈数人,感斯困局久矣,思有以匡之,遂递相商榷,决联合自身之力量,创“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俾有志于此之青年学人,得一切磋砥砺之空间,化零为整,聚蚊成雷,众所努力,或可籍此有所汇聚,流播广远。抑且值此寰宇倏忽、全球一村之势,尤愿以此绵薄,为团结同人、沟通中外而芹献微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庶几乎。

  噫吁!学问性情之事,嘤嘤求其友声。光风霁月,岂甘袖手。论知求道,勿作调人。牛刀新发于硎,未可小觑;沧海不捐其流,终成大观。青梅煮酒,惟使君与孤耳;华山论剑,舍我辈其谁欤。熠熠髦士兮正慷慨,龙骧鸾翥兮盍乎来!

吾辈数人者,叙年齿如下:

吕 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民间文学室研究员)
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叶 涛(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刘晓春(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钟宗宪(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副教授)
施爱东(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






[fly]对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评介——见中华读书报 ( 2003-3-17 16:21 )[/fly]

                                            数字时代的学术“交往”

                                                   蔡可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数字时代的学术交往中,有三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与身份有关的网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参与者以身份认同。其二是资源共享问题,目前所有实现了互动功能的网站面向的都是自己的注册群体,网站之间不能共享ID数据库,表征人的ID无法在赛柏空间内通行,也就意味着交往行为的主体不能自由地在网络间驰骋,这是在商业及争夺学术地位的旋律下另一种学术壁垒。其三是表达的问题。随着商业对互联网的侵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多、黑客精神的没落,互联网空间也在进行着分化,“圈子”的形成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葛涛先生在2月19日的《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了《网络时代的中文学术网站》一文,对目前的学术网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全文资料翔实,观点公允。文章指出学术网站“在现行的学术体制之外为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创造了一个公共空间,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笔者愿意接续葛先生的思路谈谈公共空间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支点——“交往”。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过程中最需要探讨的就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目前对学者最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料查找方面,还在于它的交互性,数字时代的交往正在从各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从占市场份额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微软的设计思想中,我们可以一窥今后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尔·盖茨曾指出,今后重点要发展的NET计划是指“连接信息、人群、系统和设备的软件。通过这个软件,我们从连接比特转移到连接信息。”换句话说,以往我们的应用多是简单的文档处理、电子邮件。而今后,随着音频、视频处理技术的深入以及在线沟通的便捷,我们在个人计算机上处理的比特已经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天地与复杂的活动形式,它可能不再属于一个孤独的主体,至少在技术上,一个无缝整合工作和娱乐的电子生态环境有可能出现,“连接信息”将成为未来电子类产品的主导思想。

  当然,并不是要无条件拥抱微软的设计思路,我们不能否认,人文学者的工作是极其个人化的,即使采用电脑写作,面对的“比特”也可能是一个具有私人体验的文本文件,或是属于某个独特心灵回忆的一张数码照片或一段音轨。而今后,负载了这种情感的比特在不同的外围设备以及不同的人之间能实现自由穿越,正因为这种数字交往的产生,数字时代的学术“交往”可能会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风貌,笔者也曾经管理过论坛,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是网络中的身份问题。这里所要谈不仅仅是指葛先生所言学术网站如何获得合法性的问题,身份还直接关涉人。目前网络的不确定性已经让人感到了不便,中国学者的反战签名活动遭到冒签,正是这种不便的体现。

  除此之外,与身份有关的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即网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参与者以身份认同。为北大中文论坛(http://chinese. pku. edu. cn/bbs)汉语语言学版做过很多工作的版主张万禾先生一如既往地提倡实名制度,鼓励真名发帖。他最看重的是网络学术交往中的权益保障问题,比如“在线学者”制度能带给学习者以利益,他们知道向谁请教;同时也能给学者以利益,扩大他们的影响。这种身份认同也许是随着网络的深化而不证自明的,但也许也仅仅是一种想象。

  其次,资源共享的问题。资源不仅仅是内容,也包括网络的主体——人。重复性的网络内容自不必提,各地数字图书馆建设往往好大喜功,在各种不同利益的驱使下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所有实现了互动功能的网站面向的都是自己的注册群体,网站之间不能共享ID数据库,表征人的ID无法在赛柏空间内通行,也就意味着交往行为的主体不能自由的在网络间驰骋,这既提高了学者之间互动的门槛,也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不能在一个集中的地方展开。这是在商业及争夺学术地位的旋律下另一种学术壁垒。

  由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学术论坛的建设与网络上的普通论坛并不同,例如,全世界的黑客论坛多到无法统计,除却版主间的私谊,它们之间并不需要更多的互通,因为每一个寻求技术帮助的“菜鸟”只需找到相应的解答就已足够。对于学科建设,网络上需要的是“网聚人的力量”。另外,学术在网络空间的延展与各高校都能设置同一个学科也不是同一个问题。传统的学科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在网络上你争我夺,并不利于一个开放的学术格局。例如,现在北京、上海、南京都有现当代文学专业方面的论坛,但是,网络上的来去快捷自由,从北京到上海不过是鼠标点击的转换,这就相当于在非常近的距离内花巨资建设三个一样的大厦,它们面对同样的人群,但只有在每一栋楼中都登记过的人才能自由交流。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学科建设的深化。这方面学术界不妨借鉴一些企业实行联合体的方式(并不是借鉴其商业运作),如果不能自然形成一个强势的中心,不妨由各高校的专业间联合起来负责最为中心化的网络建设,各会员有能保持一定独立性的网上空间,但在涉及资源方面各尽义务共享权利。

  第三,表达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网络的自由民主是天然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那种自由与奔放早已随着真正的黑客精神离去不复返了。随着商业对互联网的侵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多、黑客精神的没落,互联网空间也在进行着分化,“圈子”的形成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一般而言,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科,如果起步时能有学者的支持,往往会有较好的效果。由北京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的青年学者陈泳超主持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chinese. pku. edu. cn/teacher/chenyc)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陈泳超先生在本版曾发过一个热情洋溢的帖子:“论坛网页,原来只是为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发布有关消息、张贴会议论文而设立的,不意自开办以来,蒙诸君不弃,尤其是许多青年学子的连翩光顾,豺狼虎豹,斐然狂简,使网页生气流转,日益灵动,也使我们深受鼓舞,觉得民间文化研究事业原来是如此有道不孤,这是怎样的一份欣喜!”的确,目前,此论坛已经汇集了国内民间文学界大部分的青年学者,将于4月初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首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讨论会在此论坛实行网上报名与网络提交论文,更是为主办及参加会议者省却了诸多繁琐的事宜。

  其实,在狂欢外表下的数字化交往中,由特定的知识储备形成的表达层次是保证交流能够进行的一个必要前提。  

  涉及数字化交往的问题还有许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谈到。至于今后网络的持久影响,它不会只靠一个狭隘的互联网概念发挥出来。在后PC时代,“连接信息”未必通过电脑,移动通讯、家电、个人数字助理以及一本与传统纸质一样的平板电脑或许都能成为沟通的工具,那个时候,网络是无处不在的。学术网站这一提法或许会随着网络渗入我们的生活而逐渐被淡化,就像我们现在写文章,也无需刻意强调是用电脑写作一样。自然,那时的人文学者可不能闲着,除了在交往中享受便利之外,也得不断维护以及增添“交往”理性的内涵,以应对技术对我们的挑战,矫正可能会出现的技术偏差。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31 15:17:21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49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08:38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逸紫莹MM给大家的提醒:民俗学(030304)专业是属于法学类的(教育部的分法,全国统一),毕业时授法学学位。文学院的民俗学(下设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两个方向)也属法学类,按法学类录取,已询问研招办并证实。当然,法学和文学分数线本来就差不多,法学略低。
  此外,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今年也新设了民俗学专业(有4个方向:1民俗学原理 2应用民俗学 3现代民俗学 4社会性别学)。

下面的帖子有04年民俗专业招生的详细说明

感谢逸紫莹! [em:17]
[em:40]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25 10:31:12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39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3
威望
403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3-2-14
50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08:45 | 只看该作者

Re: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感兴趣的来这里!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初试分数基本要求
备注

政治

外语
业务

课一
业务

课二
总分

哲学[01]
50
90
90
315
  

(1)目前在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市)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相对各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要求,单科不降,总分降低3分。                    



(2)目前在内蒙、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九省(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相对各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要求,单科不降,总分降低5分

经济学[02]
50
75
90
315

法学[03]
50
90
90
320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
50
90
90
320

体育学[0403]
45
90
90
310

文学[0501、0503]
50
90
90
330


文学[0502](外国语言)
50
90
90
315

艺术学[0504]
45
90
90
310

历史学[06]
50
90
90
315

理学[07]
45
90
90
305

工学[08]
45
75
90
300

管理学[12]
50
90
90
320

参加全国统考的少数民族考生
40
80
80
290
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1、  单独考试:外语40分,政治40分,业务课单科各90分,总分不低于300分。

2、  各院系所在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向上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具体以各院系所通知为准。





  
                   北  京  师  范  大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2002年公布)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共97个)

学科门类    01      哲学

一级学科
0101
哲学
  

二级学科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1.11)


010102
中国哲学
(1990.11)


010103
外国哲学
(1986.07)


010104
逻辑学
(1981.11)


010105
伦理学
(1986.07)


010106
美学
(1993.12)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1981.11)

学科门类    02       经济学

一级学科
0201
理论经济学
  

二级学科
020101
政治经济学
(1986.07)


020102
经济思想史
(1990.11)


020105
世界经济
(1981.11)

一级学科
0202
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
020202
区域经济学
(1986.07)


020204
金融学
(1998.06)


020206
国际贸易学
(2000.12)

学科门类    03       法学

一级学科
0302
政治学
  

二级学科
030201
政治学理论
(2000.12)


030204
中共党史
(1981.11)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990.11)


030207
国际关系
(1984.01)

一级学科
0303
社会学
  

二级学科
030301
社会学
(2000.12)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1981.11)






※ 修改:想考师大的小子于2003-07-28 03:08:32修改本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10 06:37 , Processed in 0.061600 second(s), Total 8, Slave 7(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