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phie2022907 于 2022-4-4 15:11 编辑
2022华南师范大学 学科英语907笔试经验贴 前言:我的907笔试成绩是137,以下是我总结的2022年907笔试的经验贴。除此之外,还有907备考的电子书,考试大纲,真题等内容,以及学姐们的在线解答。
1. 考试内容 重点考察考生对语言学概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考试用书
2.1语言学: 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新编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学习手册》 Suggestion:最近两年真题都与以上两本教材有关,并且第一本是华师本科教材,不建议专门看胡壮麟的书。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考虑多看几遍教材,或者加以背诵。
2.2 二语习得 2.2.1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by Pasty M.Lightbown & Nina Spada (the fourth edition) 2.2.2二语习得核心术语 Suggestion: 第一本书是华师本科教材,建议看三遍以上;第二本主要是一些主要观点和术语解释,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配到不懂的术语可以方便查询,如果备考时间充分的话,也可以通篇阅读。
2.3 教学法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classification of question types P83 (面试真题) 笔试经历:我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相关书籍。好在问题比较灵活,我结合333的知识点以及2.2中问题的类型来回答了最后一道教学法的题目。
2.4 除以上两本教材以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练习题。 2.4.1 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填空练习题+思维导图(自制) Why:第一,市面上的练习题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从第一年改革可以看出,很多题目都是出自戴的课本,甚至考察一些书上不起眼的例子,因此我根据第一年的题型,把核心概念、分类概念、例子等挖空设计出了一些填空题,以此来应对2021年真题中的选择题,想不到2022年改革没有考选择题,语言学选择题直接改成了语言学填空题,我碰到很多原题,基本都是我做的填空题。第二,填空题的空白引发我去思考阅读过的课本,也避免选择题中错误选项对我的干扰。第三,我在阅读教材两遍后,阅读第三遍的兴致不高,但是当我做完天空题时,错题较少时,我会打开书查看相关知识点;错题较多时,我会查看整章内容查漏补缺,不过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做一章题,再回去看一章书,这个顺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行调整。扣扣群 * What:根据12章教材原版内容,分章整理了一些填空题,与考试真题高度仿真。 How:阅读完两遍后做填空练习题,到考试还剩一个月时,建议再刷一遍。
2.4.2 星火英语《英语专业考研 考点精梳与精炼》 这本书大部分是参考胡壮麟的教材,全部题目在本质上都不贴合考试内容,但因为我做完填空题后无题可做,便有选择性地做了选择题和填空题,放弃了简答题。另外有时会翻下本书的框架,或是查找相关胡书上相关的知识点
2.4.3 吴中东 《名校真题集——语言学》 有几十套英语专业语言学的真题,我有选择性地做了其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和正误判断题。 有了这一本,不建议买另外一本吴中东的《英语语言学考点测评》,这本书与上面的星火有些相似,并且习题与《名校真题及——语言学》重叠。
建议: 以上推荐书单,也是我的做题顺序,以1为主,以2和3为辅。1一定要做完,2和3随意。毕竟考试全在戴的教材里,与1紧密先关。
3 考试题型 3.1判断题 20*2=40分【T/F 考察知识点:戴的语言学】 3.2 填空题 20*2分=40分 【给首字母,前10道为语言学,后10道为二语习得】 3.3 简答题 2*20分=40分 【语言学1道,二语习得1道,概念+例子,我的答题长度是1道题2页纸】 3.4 分析题 1*30分=30分 【教学法,也可以结合333和二语习得做开放性回答,我的答题长度是2页纸】
4语言学复习过程
第一遍 4.1大概了解提纲: 熟读目录,形成整章甚至整本书的知识框架。例如戴的教材是从普通语言学的分支学科逐步过渡到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4.2大概了解内容:我没看过全英的教材,所以刚开始有些看不去,我选择使用三色荧光笔,红色标注重要概念,黄色标注定义的解释,绿色标注例子或者理论缺陷等。 4.3 理解文章段意并建立段落知识结构以及小结知识结构:我会拿铅笔在段落空白处标注整段话的中心思想,如果有并列关系,标注思维导图;如果有对比关系,标注对比维度和比较关系。 4.4练习题:认真做完课后习题,做完看《学习手册》对答案,我个人觉得这些简答题很重要,稍微更改下可以用于回答笔试中的语言学简答题。相比于以上星火和吴中东的题目,与真题更为接近。
第二遍 4.5阅读并查看相关知识结构图和导图,我会准备一个口袋笔记本,把所有的分类导图及例子、对比表格及例子、一些我没掌握的概念及例子和错题记在上面,在零碎时间拿出来多看几遍。
这样做的用处是: 1学会写单词。 很多同学考试不会写填空题的单词,这就是平时看的多,写的少,特别是碰到自己不熟悉不会写的重要单词,要拿出草稿纸多写几遍。我记得笔试考完,一些同学反馈stylistic不会写,这个词我在教材上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写过一遍,在填空题写过一遍,在口袋笔记本中又写了一遍,所以填空题的单词我都会写。 2 写例子。 在填空题中,一般先给出例子,让我们填写相关概念或者分类,如果没有整理例子,不能很好理解相关知识点,在笔试时很难提取相关概念。在简答题和分析题中,所有的题目都需要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才容易拿高分。此外,在准备面试题目时,也会用到相关的例子。
第三遍 4.6 做完填空题再来看一遍教材,查漏补缺,并把填空中的错误知识点拿红笔圈出。 4.7 做完填空题,再做以上推荐的基本练习题。【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省略,根据我的做题经验,基本上一道题都没有考,但不保证后续考试是否会扩充考试内容。】扣扣群 *
第四遍【在距离考前1个月的时候】 4.8 做完填空题再来看一遍教材,查漏补缺。
以上过程把输入和输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知识的学习。
建议:这只是我个人复习的经历,并不适用所有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做适当调整。 因为我比较喜欢理解,不喜背书,背书速度很慢,333学科每天都要占据我4-5小时,所剩时间不多,我选择了以阅读加思维导图的方式学习907的所有科目。
5 二语习得过程
5.1 我首先在MOOC上看了北京语言大学的《二语习得课程》。 5.2 看完中文视频后,我再去看的英文教材。同样的我也用了语言学所提及的三色荧光笔。同时在书的空白处标注关键词、段落大意和实验过程等信息。 5.3 教材看完第一遍后,我做了一些跟教材相关的填空题来检验已学的知识,对于做错的题目,回到课本重新查看相关章节。 5.4 第二遍我开始了阅读,但是我发现阅读完还是不知道作者所云,后面我读完一遍英文,再用中文翻译一遍,这样我才觉得我完全理解了文章内容。 5.5 此时我开展了第三遍阅读,我使用了思维导图构建每章知识点,使用关键词提取出每段核心观点,例子我也会简要整理一下,一方面第一年改革问到很详细的例子,比如genie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理论?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另一方面,简答题也需要相关理论搭配例子来回答。扣扣群 * 5.6 除了以上阅读理解的部分,我背诵了第七章P201的所有内容,由于第一年的大题全部来自这一章,但第二年改革的时候换题了,背的内容没有用上。 5.7 对于glossary P213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做了挖空处理,看后面的解释,看看能不能写前面的关键词,除此之后,我在阅读第三遍教材的时候,碰到加黑的字体(即glossary),我会抄写一遍定义加深记忆。
在这一步,碰到的原题约有6道。 1 behaviorism【在实际考试时考察它的形容词behaviorist】 2 comprehensible input 3 noticing hypothesis 【由这个假设引入考察知识点attention】 4 integrative motivation 5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记不清考察的是contrastive还是analysis】 6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Suggestion: 5.7.1 虽然这一部分原题多,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只需要看这一部分。还是要通篇阅读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看glossary,在阅读全文的时候,看到加黑的单词,可以把出现的页码标注在glossary上,也可以再index P249上查找页码。 5.7.2 在这一部分,我也会列一些简单思维导图:相反关系,相近关系和包含关系等概念关系图。 e.g. experimental studies 包含 the control group和 the experimental group。
由于篇幅和时间有限,我只是大概讲了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后面我会在课程中详细展示我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在907中取得高分。
6关于网课
6.1 在语言学上,我推荐崔刚老师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6.1.1 优点:课程生动有趣,可以先培养学习语言学的兴趣。 6.1.2 缺点:内容不全,该课程只选择了几章;缺少思维导图、对照图等建构知识点的这些学习策略。
6.2 在二语习得上,我推荐MOOC上北京语言大学的《二语习得课程》中文版,不过现在好像是设置了开课才能观看,大家可以跟着进度学习,我刷了两遍再去看的全英教材。扣扣群 *
6.3 另外我也报了一些学长学姐的班,他们对知识进行了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的学习。
7 时间安排
7.1 去图书馆学习,图书馆很安静,并且旁边很多考研人,更容易静下心来看书。我刚开始去图书馆看了两个小时,就坐不住了,后来坚持站着,看了一个多小时,慢慢地我也能在图书馆看上一整天。
去图书馆学习适合以下类型的同学: 7.1.1 在家或宿舍复习效率不高的同学 7.1.2 使用番茄自习室的同学 7.1.3 自制力差的同学,比如在家喜欢玩手机、玩游戏、发呆、吃零食等等行为。
7.2 我在网上买了一本时间计划表 每一页都列出早上7点到晚上9点的时间,我每天都会在每一个时间点后面写上我复习的学科,每天学习5个小时以上我就奖励自己0.5分,每天学习8个小时以上我就奖励自己1分。大家可以按351国家线或者自己评估的水平往上累加,这样量化之后,我变得更加有动力了。我是二战的,所以我是在一站的分数上相加的。
7.3 睡觉时间 我没有早睡早起,都是睡到自然醒,我觉得睡眠很重要,睡好了,背书效率也高,看书也更容易理解。
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预祝2023届的宝宝们也能成功上岸。扣扣群 *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07.tmp.jpg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08.tmp.jpg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18.tmp.jpg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19.tmp.jpg 1. 考试题型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1A.tmp.jpg 2. 语言学复习过程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1B.tmp.jpg 3. 二语习得复习过程 file:///C:\Users\ADMINI~1.W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31C.tmp.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