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2018年7月11日——大学毕业12天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也仅剩三场比赛落下帷幕,当所有人喝着啤酒、撸着串,一边吃着小龙虾,一边为进球欢呼的时候,或许你已经进入了为19考研紧张备战的状态。或许,你还没有准备好......因为你可能还在为大学本科的期末考试忙得焦头烂额;你可能还因为目标院校无法选择而没有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你可能还像条咸鱼一样瘫在床上,笑嘻嘻刷着综艺与偶像剧,压根没考虑考研的事情。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迫切想要吸取一些考研经验,刷着这些主题帖的时候,你的行为已经说明:你正在改变!这篇帖子并不是为了安利一些教辅书或者课程,只希望带给你们一些小小的经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假如A和B选择了相同的目标院校,但是可能A的经验并不适用于B,反而B觉得C的经验可能更好一些,即使他们考的学校专业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可能仅仅因为B和C都是英语出众,而数学很弱。所以我只是希望和我情况类似的考生能够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构建出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
我是2018届考生,本科金融学,在山西财经大学学习,目前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准研究生,考研初试成绩为402分,位列专业第一,复试成绩94.23分,专业第一。
第一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可能反复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选择考研?有人是为了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想要从一个双非学校中跨入985/211的名流院校:有人考虑到当前本科生的工作境遇并不乐观,一个研究生的学历会改变自己的就业前景:也有人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意图进一步的学业深造.....考研能给你带来很多,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详细阐述过更多的教育投入给一个人带来的生活改善,经济学意义上称人力资本。但是我想要你问自己的是:我最想让考研带给我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你的心态,决定了你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决定了你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是否能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一章的位置。
现在的暑假,可能有人已经在申请假期留校上自习,七八月份是最炎热的时候,能否抵住宿舍里空调风扇的诱惑,坚持去图书馆上自习?也有人决定在家里看书,那么你是否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拜倒在WiFi的石榴裙下,做一只风流的鬼呢?这都在于你自己的韧性,而这股韧性源于你对考研的坚持,源于你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认定。
十月伊始,可能你身边的很多同学参加了秋招,忙着招聘考试,也有同学可能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保研信息(我的同学们纷纷晒出了保研北大、南大的票圈)。这一切都会是不确定因素,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干扰着我们的状态。干脆屏蔽!不如无视!此时就应该找寻你的初心了,此刻心态的调整对于这场战役的胜败有着主导作用。
第二章 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
暑期是考研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你想要干什么甚至比怎样干更关键。一般意义上讲,大家都把3--7月作为夯实基础的时期,把7--8月作为打磨机巧的时期。我接下来的经验介绍将简要说明3--7月的学习任务,并详细阐述7-12月各个学科的计划。
1.数学三: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满分150分,并且区分度极高,意味着如果你考数学的话,一定要把它放在至少和专业课齐平的位置上,甚至更为重视。(本科数学专业或理工科跨考经济学的同学除外)3月之前我简要回顾了本校所发的教科书,因为笔记都在上面,所以没看大家都在推荐的同济教材。3-7月我看了三遍李王复习全书(第三遍主要看每章节的前言与公式),一遍660题。7-8月将数三的三门具体学科分开强化,高数力推宇哥的十八讲,做题之前先看宇哥的高数强化班(有一些例题会在视频中讲到,视频可上b站找),线代力推李永乐的强化视频辅以他的线代辅导讲义(很多题都会在视频中覆盖),王式安的概率辅导讲义辅以他的概率辅导讲义(其他人的概率论均可)。9月份把之前做过的题全面总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像我们所说的行走之余回头望望路过的风景,数学也一样的道理,需要我们时不时做些心得总结。把自己不会做的题,本该会做而做错的题,只会做一部分的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10月宇哥的真题全解,每天刷一套,中间未曾停歇。11-12月力推合工大模拟,可能有很多同学只知道宇哥的8套、4套,这并不是唯一好的模拟题,而且宇哥的模拟题难度分布和真题略有区别,比如建立在圆锥曲线中的条件极值,时间少的话可仅仅做8套的选填。合工大模拟被誉为模拟题界的王者,分为共创和超越,每年数一和数三各出5套,数二出3套,所以质量可想而知。超越比共创难,但是与真题深度接轨,我曾经对比过16年的数三和之前的超越题,有惊人的思路相似,程度不亚于今年爆红的李姓老师。当然我这么吹捧它,只是因为我感觉真的很棒,尤其与当今数三难度日益加深的潮流化契合。(可在某宝搜到,五元左右即可淘到)
2.英语一:由于六级574的原因,我对自己的英语比较自信,因此并没有在英语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考研整个过程中一直在看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张剑黄皮书即可。阅读反复看,直到自己觉得恶心,大概有5-6遍,力保做到精读:长难句的结构拆分,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判断,常用词组的记忆。必须做到拿出一篇真题阅读,没有生僻词汇,没有看不懂的句子。接下来解答几个大家最常问到的问题:
关于完型,考研英语中性价比最低的一部分,复习中也要好好看,但是不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后期可以从略。
关于作文,我在11月份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主要是必背作文的十篇,其余文章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酌情复习。在考场上,可能会由于紧张忘掉很多内容,所以不一定要背诵模板作文,需要做的是一些特殊句式的积累,比如倒装句、强调句型、虚拟语气的使用,还有高级词汇的运用(全篇1--2个即可),我主要是强调不要大家都用think你也用,用一个hold引导从句就显得很不一样了。
关于单词,就像是大厦的砖瓦,只有它没用,但没它还不行。天天背单词,反复巩固,百词斩和扇贝一类的APP均可,记忆单词最好使用零散的学习时间,整块的时间留给数学和专业课。PS:不要为自己昨天刚记的单词今天就忘了而烦恼,忘却也是一门艺术,想想张无忌学太极拳。
关于阅读,分析题型陷阱比理解文章本身更重要,定位选项信息比分析陷阱更重要。我在考前五天一直在想如何快速正确的做出阅读,结果就是定位信息,然后分析。最终我用四十分钟做完了四篇阅读,并且无一错误。但是这其中的分析过程需要前期不断地做题累积经验。
3.政治:这个完全看PARTY觉悟的学科,充满了最多的不确定性,但发挥正常的话,却是性价比最高的。我直到9月才开始看肖老的视频课,配合精讲精练记忆知识点,每个章节看完做1000题,10月份又做了一遍1000题中的错题。政治是一个特别注重时效性的学科,意味着必须不断记忆新的会议或者时事。大纲中的内容每年基本固定,在真题中覆盖了单选。还有2-3道时事题需要配合肖老的时事手册(很薄很小)去掌握。八套卷选择仔细做,主观题可只看模板,适当记忆,四套卷出的时间很接近初试时间,大概在12月份,每套卷子的主观题都需要详细记忆!熟练背诵!各个老师的押题形式比较固定,所以不建议每个都看,因为最后大家都着重押在了那几个你很熟悉的材料上,充其量就是出题形式不太一样,所以不是文科出身的同学可选择只看一个老师的。最后,多总结一些多选题的选项陷阱,把握住多选题这个命脉,政治基本胜利一大半!
4.801经济学:东财的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但是也要求了较高的学术素养。尤其是最后的两道论述题和时事分析题,需要对基础知识有较高的理解能力。我在3-7月份仔细看了一遍高鸿业的宏微观,在不太理解的地方写下了自己的一些分析,基本每页都有一些,便于我后几次的复习。7-8月主要是用一个学姐给的重难点(其实就是书中的摘要)进行复习,主要是快速抓住每章的重点,这个阶段就需要细致而且有意识的背诵了。在开始的时候肯定觉得很枯燥,但是我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把自己的草稿本当做黑板,像是在给同学上课一样记忆内容。这种方式激励我自己归纳出了很多知识图解,把握整个宏微观的框架结构。801经济学要注意图形和数学公式的掌握,比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再比如今年简答题中的产量分配净尽定理,就需要利用数学中的全微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关于一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需要自己做一些归纳与总结。比如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不是只在需求曲线的推导出现过,在利率对于储蓄的影响和工资水平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中也有出现,再比如费雪的跨期消费理论与资本供给理论中的长期消费理论有很相似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类比记忆,这不仅出现在801学科中,而且在数学中也有,比如泰勒公式与无穷级数。
东财的801经济学很注重前几版高鸿业的知识考察,比如绝对优势的定义。所以一定要把历年真题看好,反复巩固,比如今年的挤出效应就是前几年的原题。
希望各位的计划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尽量在每个月的开始制定好一个月的计划,到了12月份也可以10天一 个周期去制定。在下面记录自己,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不包括走神、上厕所的时间),它指的是你究竟能在自习室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多久。倘若一天你的有效学习时间突然减少,需要分析为什么变少了,是因为考研报名,还是学校考试,还是自己最近懈怠了,要用这种方法不断督促自己!
第三章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针对可能在考研期间遇到的诸多问题,我结合自身以及历年的学长经验做了一些总结。因为一些问题的成功解决远比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更重要。
1.关于跨考歧视的问题:不建议过多考虑,据我目前所听到的大家的经历,还没有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就很多学校而言,复试中的面试占比并不是特别大,笔试反倒是占据了一大部分(顶尖名校除外),这更加保证了复试选拔过程中的公平与透明。而且如果是理工专业跨考经济学,老师们都相当欢迎,因为现在的计量经济学很注重数学建模,其中就涉及到一些概率统计知识,多维变量的线性分析甚至使用到了矩阵。
2.关于数学复习的问题:一定!一定!一定!要注重平时的模拟,即使是真题(可能在之前阶段的复习中已经见过一些真题)!严格按照考场时间!不会做的果断跳过!因为有可能大家都不会做!只要做对你会的题,120基本有保障!而且经历了2018的洗礼,19数学的形势会相对明朗和乐观一些!请务必把握住机会!10月份之后数学和英语阅读天天做题,一定要保持手感!
3.关于时间缺乏的问题:由于各个学校大四上学期的教学任务不一样,可能你会有2-3门考试课,甚至更多!这时候就要进行适当取舍,它和考研之间孰轻孰重不言而喻。我前六个学期均有奖学金,但最后考研期间连三等奖也没有,但我不后悔,这就是一种机会成本,我显然是按照利润最大化来“生产”的。
4.关于研友的问题:二人组是最合适的,不宜过多,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能起到激励作用!而且他(她)的好的学习习惯能对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关于草稿本和笔芯的使用问题:由于我是强迫症,所以有收集癖好(考研后已经全部处理)这相当于你付出的汗水,越多越能在考前赢得自信!你都这么努力了,还怕毛啊!我用了17个草稿本(正反面)和约45支笔芯,所以我考前还是很有信心的。(甚至追起了小美好)
6.关于考后对答案的问题:我建议第一时间对,虽然当天晚上出的答案可能因为机构而有一些不同,但是基本保证99% 的正确率。在记忆深刻的时候对答案,能让你对初试发挥有个大致的把握,用以决定你是否要开始复试的复习。(初试不是结束,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7.关于计划中加入娱乐的问题:不要只是制定繁重的学习任务,你可以在考研历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爱好,排解压力。例如我在暑假中每个星期二的下午都会去游泳,只是很少碰篮球了。在每个星期一的晚上都会回宿舍很早,洗完衣服,坐等权力的游戏更新,然后在接下来的每天中午和同学讨论剧情。(我暑假申请了留校自习)
第四章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这章主要讲述我初试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门:数学三(怕剧透18真题的就不要看了!),为了同大家分享经历,更重要的是,假如你在考场上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上午发卷的时候,大体上扫了一眼,还算比较常规,但做到第二个选择题就慌了神,然后选择了跳过,第三个又一下子没看出来,这时心态有点崩了。接下来除了线代的第二道选择题,其他还算是顺利吧。但是在填空的一道不定积分,因为草稿纸一次只给一张,而且换纸后,之前的会被收回去!我算的又很乱,算了好半天也没积出来,又空了!主要是两次算下的不一样!而且还有一道二次差分的题,虽然符号有一些陌生(宇哥说严重超纲),但是因为在全书上见过,因此还是很快化简成了正常形式。我看了一下时间,开始做大题,第一道记得很简单,基本秒杀!第二道二重积分记得是在cos的4次方化简那里计算量稍有些大,当时只是不太相信真题在这里有这么大的计算量!但依旧是很快做完。第三道条件极值只是套着一层实际应用的外衣,设了三个图形的基本参数后也很简单,但是计算量依旧很大,总感觉算出来的数总不是什么中规中矩的数,长得也太社会了!第四道幂级数,第一部分利用无穷级数很快化简,第二部分的函数虽然不太常规,但还是很快想到了就是常规函数求导一次的样子,最终卡在了奇数偶数的分类讨论上(根本没想到!)最后一道一开始算出了Xn的递推关系,也利用宇哥十八讲里的公式得出了每项大于零,只是由于时间有点急,没有写第一项大于零,所以不算是完整的归纳法(还以为会扣分)之后归结为函数形式,相邻2项做差与0比,经过求导化简也很快得出了递减的结论,所以确认极限存在。
线代的第一道二次型难度适中,只是在计算特征方程那里不会解三次方程,所以利用特征值的性质,猜出了一个为0,另两个为正,得出规范型。(依然以为会扣分)第二道被题干误导,直接算出了初等变换的过程,根本没想着利用解方程去做!因为那时算着我只有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做剩下的题了,因为我要留出时间做之前不会的,还要检查一下!
概率第一道是我最后悔的!因为我做模拟题,一个离散,一个连续做的相当6!但是真题偏偏是俩离散!我把泊松分布看成了指数分布!完全错误!第二道概率很简单!
虽然检查了一遍,还没把概率第一道查出来!但是,把选择第二道通过构造函数,特例法做出来了,第三道三个函数与1比也做出来了,而且还检查出了三个错题!第一道选择就给弄错了!所以当时还挺庆幸。
终章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备战考研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时期,我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很多事情,下了很多的辛苦,包括在清晨爬起来去图书馆排队占座,包括在炎热的假期留在学校,每天大汗淋漓跑去自习室,包括将近一年的时光没打篮球,包括对自己喜欢和爱的人少了应有的关怀和问候。但有时,我也很自豪,我为自己的梦想打拼过,我没有辜负我21岁的青春。我知道了,在很多时候,生活让你在不情愿的境遇中干着不情愿的诸多事情,甚至遭来了冷眼与嘲笑,但是你的世界中,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未来的你或许会站在写字楼80层的有很大落地窗的办公室里,面对楼下熙熙攘攘的人流,骄傲的回忆着这段砥砺前行的艰苦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