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7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大外国语言学分享经验

[复制链接]

3

主题

17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46 元
注册时间
2017-6-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考的是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方向。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够让你们在考研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
   官方参考书目: 政治
                 日语 《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2册)(提高篇1-2册)
                 英语语言实践:无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语言学导论》 杨忠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现代汉语》 (上、下册) 《现代汉语》(同步辅导)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1、2册)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1、2册)

      我是2016年12月份参加的研究生考试,是在大三上学期的那个寒假定的学校,对翻译和教育学教育史不敢兴趣,最后就选择了吉大的语言学,吉大外院和公外都有语言学,但是问过几个学姐,公外比外院好考,就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试一下。我是从3月份开始准备的,刚开始也是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样开始复习,每天都在考研帮和贴吧上翻帖子,看看有没有学姐学长的经验贴,也进了不少考研交流群,最后联系了两名学姐,她们告诉我要从专业课开始准备,打好基础。
      专业课就是英语专业基础那门,专业课确实是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科,从参考书目也能看出来,专业课参考书列的最多,主要分为三门,语言学70分、文学50分、语文30分。先说语言学,吉大分为两本书,杨忠的语言学和胡壮麟的语言学,这就加大了复习的难度,虽然大体内容差不多,但是很多细节是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胡壮麟那本语言学里就没有提到过Eponyms,这个是杨忠这本书里第四章构词法中解释的,这也是真题名词解释中出现过的,这就意味着两本都要看,要一起看,每本都要弄懂。因为咱们学校的课本是胡壮麟的语言学,我就先看的这本,我买了一本中文的对照着看,第一遍我没有做笔记,从头到尾对着中文过了一遍。把不会的专业术语标记出来,理解每章的大致内容。之后请教了学姐,学姐说她是两本对照着看的,把两本书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杨忠那本语言学相对于胡壮麟那本要容易一些,内容较少,没有胡壮麟的那么抽象、深奥。我第二遍开始做了笔记,从第一章开始对着看,把每章核心内容整理到笔记上,把两本书不同的地方对比着看。忘了说,真题很重要!! 尤其是近5年的真题,真题不用开始就做,主要是看题型以及难易程度,语言学一般都是名词解释、改错、填空、大题。看真题哪章考察的最频繁,复习的时候就着重看,其实语言学考察的还是挺灵活的,基本每章都会考到,今年出了国际音标表的那个严式标音,这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时复习的时候没当重点连看都没看,最后只能瞎写了。所以说,重点要有,但不能像我一样,自己押题,要真正把这两本书理解、弄懂到最后牢记。还有文学,参考书一共四本,不同于我们学的那两本课本,这四本书又小又薄,看起来容易很多,我当时就把他当课外书看了,他是按每个时期分下来的,以每个人物为独自的章节后边附着重要作品的选段,我们通过真题可以看出来,文学主要有选择题,给作品写作家名,文学作品赏析,今年加了一道10分主观题(你认为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这个没法提前准备也没有范围,只能看临场反应了,只要能说个二三不跑题老师会酌情给分的。那两本书我过了两遍,把每章对人物的介绍做了总结,选择题不会太难,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给作品写作者名字都是这个人物最重要的几个作品,比如说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对于文学赏析,看过真题之后发现,吉大这部分出题重复率极高,我当时是在学姐那买了专业课真题答案直接背的后边答案,当然这也算是投机取巧了,但是也不能保证每年都会出以前出过的,可以买一本星火的考点精梳与精炼:英美文学那本,他会对每个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是语文,语文不用看的太早,基本都是背的,我是11月末开始看的,感觉有点晚了,到最后因为别的科以及无暇顾及了以至于最后没有全都背熟,语文考的都是书上课后的习题,同步辅导了都有答案,把每个练习的所有题全都背熟就没问题了。语文这30分最好不要丢。
说到英语语言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英语,跟我们专八那种题型差不多,选择、完型、阅读、翻译。根据历年的真题看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作文和改错。学姐说以GRE的难度准备,但是我分析完真题之后感觉有变简单的趋势,词汇简单,题量变小,实在背不进去GRE单词而且也记不住,最后就背的专八单词,过了两遍。 虽然说没有作文,但是翻译量比较大,平时做些练习,主要练习速度,我觉得翻译并没有专八难,都是简单的词汇,简单的结构,不出语法错误,没有空缺,符合逻辑就可。我买了星火的考点精梳与精炼(基础英语)那本做了下完型阅读和翻译,因为基础英语不是统考,都是每个学校自主出题,可以在网上或者微博上找一些别的学校的真题,难度相当的真题做一些。
  还有日语,因为学的就是新标日这本,而且问过学姐,她说她看的也是新标日,我就拿这本复习了,但是建议学妹学弟们还是要依照学校的参考书来,今年考的第一道大题,平假名片假名填空就是吉大那本参考书里的课文原文。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哪本书看了几遍了,新标日一共有4本,上册上、下,下册上、下。上课的时候老师只讲到38课,就是上册的第二本。没办法,后边的只能自学了,最后一本我只看了重点单词部分。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是一课一课看的,先背课后单词然后看课文、之后是语法,把语法整理下来,做课后题,这样看完了三本书,然后一遍一遍再过,一定要把单词背熟。我用了《全国名校外国语学院二外日语》(圣才考研网)、《考研二外(日语)对策•语法》这两本课外参考书,我觉得用处还挺大的,书里把语法都整合到一起,也有习题。因为二外的练习题很少能找到,把这两本书弄懂足够了,到后期再做日语的真题。无论哪科,真题都要反复做,因为吉大答案是买不到的,有条件的话,不懂的题找老师请教。
 最后是政治,我那年暑假留校复习的,从暑假中期开始看的政治视频,视频在QQ群或者微博都能找到,也可以花钱买一份,对政治考察内容科目有个大体的了解,之后8、9月份买了肖秀荣的3件套,我开始主要以视频对应的讲义为主,看了几遍,然后直接做的肖秀荣的1000题,看错题定位内容章节,这些主攻选择题,大题到11、12月份开始准备,我买了肖8肖4和蒋中挺5套卷,一定要背熟!!从考研初期开始可以关注一些时事政治,微博关注这几位老师的动态,会发一些热点问题,也有对应的练习题。
   我当时没列复习计划,也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以至于到最后该背的没背熟该看的没看完,学弟学妹们不要和我一样,不用很详细的计划,起码应该知道自己这10天,或者这一个月该完成什么,哪本书该看几遍。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希望你们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实现自己的理想。
    写的不好 还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8

    帖子

    509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507 元
    注册时间
    2017-4-27
    沙发
    发表于 2017-7-25 02: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您是学姐还是学长。我也是想考吉大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外是日语。今天和我自己学校学长聊关于考研,说吉大二外日语最难 然后法语 最后俄语。我想知道吉大的日语难度是到底多大的,他给我的一个建议是换成法语。我想问问你,看到能回复我下么,真心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0 元
    注册时间
    2018-1-17
    板凳
    发表于 2018-1-17 2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还在嘛?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6 21:58 , Processed in 0.033683 second(s), Total 7, Slave 8(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