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aerzi 于 2017-3-20 14:55 编辑
原谅我过了这么久才写下这个帖子。
论坛给予了我很多,我回馈的却很少。从一战失利到二战功成,论坛始终是我给我鼓励、给我温暖、给我动力的地方,让我能够一直坚持,并最终到达了希望的彼岸。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我结识到了很棒的朋友,某人还成为了特别知心的好友,这是考研带给我的额外褒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可能是更宝贵的一份收获。
言归正传,说说复旦的复试。复试的通知通常来得都不早,所以,当时我得知初试过关之后,就根据往年的复试通知要求,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买书、看书、背各种英语口语问答题(后来发现书白看了)。作为初试成绩“擦线党”,最后复试成绩实现了逆袭,超过了很多初试分在200分以上的同学。因此,准备了和没准备还是有差别的。
先说我参加复试的内容吧。当天一早到考场后,外面会有展板,看好你自己的序号,然后到工作人员那里拿资料,资料里会说明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你所在的考场,何时参加面试,大概排在第几位,等等。
1.笔试。只有论述题和案例分析两大类,没记错的话有三大题。第一题,谈谈为官不为现象在现实中的案例,并提出解决的思路。第二题,案例分析,一艘运载化学品的轮船在X江中发生泄漏事故,事故船只靠近Y市,Z市在Y市的下游,如果你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请草拟一份事故情况报告报送至省领导。第三题,有人说,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对于公职人员的收入有很大影响;全国总工会出台职工福利规定条例,要保障干部职工正常的福利待遇,请你谈谈看法。大致内容是这样,出入应该不大。大家会发现,题目都是比较开放性的,体制内工作的考生多少都会有话可讲,关键是你的立场要正,要写明自己的观点,提出举措的时候,一二三条理要清楚,另外,像写事故报告这样的回答,注意格式和落款。个人感觉,这个环节其实拉不开多大差距。当然,今年增加了名词解释,也许会拉开一些差距。
2.面试。快轮到面试的同学会在考场外候考,有一位老师在外面维持秩序。等到考场内工作人员出来叫号后,你就推门进考场,自己的东西可以带进去。没记错的话,考场里有5位老师,1位工作人员。正对你的老师是主考,开场白之后就会提问,然后其他老师先后提问,有一位老师会用英语提问,你得英语回答。我被问到的问题有5个:第一问,主考官问我对于我党历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看法;第二问是关于对不唯GDP的看法;第三问让我讲一下什么是“三严三实”和“四个全面”;第四问让我说说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问是英语口试,让我谈谈大学生活。
第一问和我的工作有关,所以我回答得比较顺畅。另外,由于经常和文字材料打交道,加上自己工作经历的关系,后面的几个问题,我也基本都顺利回答下来了。整个过程,老师们都很亲切,气氛也很宽松,也大大缓解了我紧张的心情。大家尽量放松心情回答吧,即便有点疙疙瘩瘩,或是英语口语有点吃力,也不要紧,抱着聊天的心情尽量说。至于进考场问个好,结束之后向老师们道谢,这些都是常规,也别忘了,然后就可以出考场了。 现在只有不到一周时间,说说当务之急要做的几件事吧。
1.仔细看通知,准备好背景审查材料,特别是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怎么弄复试通知里有。一些材料是要准备复印件的,不要遗漏,到学校再复印也挺麻烦的,也容易搞得自己很紧张。相比2016年,背景审查和面试是放在同一天,搞得很多同学一边排队面试,一边排队审查,两头紧张。看今年的通知有所不同,第一天背景审查和笔试,第二天面试,这样的安排就合理很多(前阵子MPA中心征求我们对复试的意见,我们这一届就提了这个建议,可见学校对于这方面还是很用心的)。
2.笔试准备。2017年的笔试又和2016年有差别了。2016年是没有名词解释的,虽然我当时准备了很多书,但毕竟时间紧张,来不及看完,更别说背下一些概念了,所以,当发现笔试没有名字解释的时候,松了好大一口气。如果你是根据2016年复试通知来准备复试的,肯定也来不及再回头买书看了。个人建议:充分利用度娘,了解一些公共行政学、公共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名词吧,诸如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法约尔跳板、霍桑实验、帕累托最优、中间人投票定理等等(仅供参考),弄懂即可,然后用自己语言写出来。另外,案例题和论述题应该是和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题目,大家多翻看一下今年两会的热点,近期的时事热点,特别是和公共管理相关的,比如共享单车、简政放权、税负问题,等等。另外,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干部容错免责等也可以适当了解一下。
3.面试准备。准备一份自我介绍,中英文各一份,背到滚瓜烂熟。在面试当中,虽然不同考场的问题不一样,但通常都会有关于自我介绍这个问题。有的考官会用中文让你作自我介绍,那你就直接说中文;有的考官会用英语提问,那你就要用英语回答了。所以,中英文都准备是必要的。由于考官通常会根据你的工作特点,追加下一个提问,所以,在准备自我介绍当中,你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内容,引起考官的兴趣。同时,你也可以预先想一想,考官可能会根据你的工作、你的自我介绍提什么问题,并提前准备个回答。若英语口语水平有限,最好让朋友帮你模拟一下,相信我,模拟和不模拟差很多的。
4.乐于搭讪。到了学校,领取资料、背景审查、等待面试,这些个过程当中,你会碰到很多你未来的同学,有事没事多聊聊天吧,一方面有助于你放松心情,另一方面能帮助你得知一些信息。比如,如果你不是排在第一个面试,你可以在试场外走走,有考生从里面出来后,你可以问问他或她考了些什么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当然,有些人会担心竞争的关系不愿说,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分享的。比如,我就从搭讪当中得知在一些考场里,自我介绍只要用中文讲就可以了,这也让我感觉轻松不少,尽管我的英文自我介绍也准备很充分;在英语口试中,有的老师问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有的问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大多数考生都会被问到和工作有关的问题,比如来自法务部门的同学被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来自区政府的同学被问及公务员公共管理意识的问题,等等。在这些信息中,你会发现,除了常规的自我介绍,考官的确是根据你的工作来提问的,关于公共管理的专业问题是极少被问到的(当然,被问及的好像也有,但不多)。咳咳,后来得知,有的人还通过搭讪找到了女朋友。
唔,大致就这些吧,最后附上我当时准备的英语口试材料,供大家参考,我知道你们会喜欢的!事实上,虽然准备了很多,最后只用到了其中一个问题,也算压中题了吧。
至于初试的准备,论坛里已有很多很棒的经验贴了,足够各位研友借鉴了,待下回有时间,再说说自己的考研经历吧。
最后想说的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最苦的初试都熬过来了,复试也一鼓作气拿下吧!各位加油,加油,再加油!祝好运! 一想到有这么多新朋友将成为学弟学妹,非常开心哈。期待和大家相聚复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