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默默吐个槽,昨天花了3个小时码的字竟然被我一个手抖,全没了~我摔!
好了,进入正题。先讲几个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 1.是否考研 的确,我们身边不乏有一些没考研最后也混得很好的大牛,但是人比人只会气死人,在考虑是否读研时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读研,读研后能获得什么。现在研究生学历已经是很常见的,并且以后研究生会越来越多,所以读研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尤其是对于在找工作时经常受到其实的女生而言 2.专硕还是学硕 我并不认为考专硕是投机取巧的行为。大家要结合本身情况做出选择,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比如,就我而言,数学一直不错,英语也可以冲80,但是我的政治一直很差,所以相对于学硕,专硕更适合我。当然,我也不赞成仅仅是觉得专硕考得知识点少,学习过程轻松就考专硕,再简单的考试,一但存在竞争就都会简单,而专硕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家都晓得。 3.复习时长 4~6个月的复习学习到的知识点足够支撑出你能发挥出的最好水平,复习时间过长会给你一种无题不会的错觉,对于我这种懒人来说更是会培养出厌学情绪。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为8h,每周给自己放假一天半。 4.择校 对于某个名校有特殊情节的同学可以从现在开始就看看专业课,尤其是想考上财这样复试比例1:3的学校的同学。其他的同学可以在复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复习情况再做决定。我根据学校的地理方位及名气挑出了四个学校:1,上财或者南大(靠近家);2,厦大或者西财(所处城市不错且名气还行)。然后采用排除法,上财经济学太难,我高攀不起。厦大和南大复试线都是奔230的节奏,我估摸着自己能考230~240,考230的话初试就没啥优势了,所以选择西财。 5.笔记和错题本和模拟卷 我想强调下笔记的重要性。我的笔记都是用活页纸进行记录的。看完第一本书的时候会按章节完成笔记的框架。以后每看一遍书都会对笔记进行补充。对一些特殊题型我也会分类总结写来记到另一板块。数学笔记本先记录系统的知识点,在知识点下记了题型和例题,在例题旁会总结一些解题技巧。逻辑笔记本先是按大纲归纳出整体的知识结构,对于我比较薄弱的非形式逻辑进行分类,总结解题规律。作文笔记有自己总结的写作模板和搜集的写作资料。英语笔记就是一些在真题和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和常见的搭配用法。 错题本也是按章节和题型用活页纸进行记录。一般是书看到第三遍还不熟练的题目就会摘到错题本上,模拟试卷中的错题也会上本。 数学和逻辑我用的是辅导班的模拟卷,不管正确率,重在验证自己解题思路的正确性。英语我用的英二真题,因为英语重阅读、轻技巧。 6.是否报班 完全没有必要,淘宝淘一个个五校合一的网课就行了,多种口味,任君选择。还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进度。
下面是单科学习方法,建议大家在复习时用铅笔在书上进行标记 数学(错1):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细心 参考书:高分一本通+高分指南+名家详解。 学习方法:一本通--- 指南--- taiqi强化班--- 一本通--- 指南--- 名家---指南--- 名家 先是一本通第一遍并完成笔记框架,然后花了20天认真看完了高分指南第一遍,然后就开始听网课。taiqi强化班陈剑讲了许多解题技巧,对提高解题速度非常有用。再次快速过完了一遍一本通后就到了10月份的择校期.我做了6套模拟卷(英语除外)进行了估分,同时开始高分指南第二遍。第二遍高分指南对每种题目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解,能用技巧的就用技巧,并且把可能的出题陷阱标记在题目旁边。一些偏怪难的题型也开始进行了总结。把错误的题目和典型的题目圈出来。第三遍就只看圈出的题目,还要思考很久的题目誊到错题本上。而名家详解第一遍是按套卷的做法做的,第二遍则是按知识版块的分类慢慢解读,同时划出不会的题目,第三遍的做法和高分指南一样。 经验教训:虽然数学考的是初数,但是考场上想要在50分钟内完成题目并保持一定的正确率是很不容易的。大家不要认为一条题目拿出来你会做就可以了,不仅要会做还要做得很快。所以大家一定要记笔记。我没有单独抽时间看笔记,但是每看一遍书我都是对着笔记看的,也就相当于把笔记过了一遍。这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对于同一道题目大家在复习时应多尝试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有利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要对用技巧解题的能力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并防止临阵时用错解题技巧。 逻辑(错6):掌握解题规律+不偏科 参考书:高教版大纲解析+逻辑精点+人大600题+周建武历年真题解析+逻辑分册 经验教训:逻辑考得很砸,主要是自己对非形式逻辑没有重视起来,稀里糊涂地把题目都做完了也没能总结解题规律,最后10天内好不容易整理出来解题思路但是有没有时间验证思路的正确性了。考场上再一紧张,啧啧啧,结果简直凄凉。下面说一点我认为正确的复习方法,大家切勿偏听偏信。 学习方法:首先大家可以看2遍高教版的大纲解析及配套习题,这本书知识点很浓缩并且有条理,对于形式逻辑的入门很有帮助。形式逻辑真的不难,关键就是在于多练习,理科生学起来可能轻松一点。看完了之后可以听一下taiqi的网课,某饶的课对于巩固形式逻辑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乱中出规章,但是一定要先看书再听课。至于非形式逻辑,建议大家最好能选一个老师跟着他的思路走(尤其是像我这种老大难的同学),非形式逻辑也是有规律的,尽早整理出解题规律,在以后做题时就尽量用这个规律解题,实在不会的再看讲解同时对自己的解题规律进行补充修改。据说某吕老师讲得不错~对于真题那本书,大家最好早看,因为这本书讲解还是不错的。每本书上都会对真题有所涉及,讲解思路还各有不同,早点选对方向吧。至于逻辑分册,练练手用的,纯粹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知识点,这本书里面的讲解口味比较独特,大家能不看解析就不看,以免打乱思维。
写作(39):模板+材料+练习 参考书:精点+分册+网课 经验教训:写作我得重点说说,因为我打小写作文就是老大难,好好的议论文能活生生被我给写成散文。这里我力推赵X全的网课,基础强化串讲全要听。基础和强化班能让你觉得写作也不是很难,而串讲班则会使你的个人模板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免撞板。我不是打广告的哈,他没给我钱我也没给他钱~我懒于动笔,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各写了6,7篇,然后到了12月份简直愁得睡不着,就一直愁一直不写~~一上考场就傻眼了,题目是我没写过的。所以大家尽量把常见话题写个遍,不要押题。最后就是论说文有大片涂改且未详细举例子Orz。结果得分还行应该是模板有个人特色的原因。 建议大家从10月中下旬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写作材料,到十一月份赶紧听课看书去。对精点和分册上的文章进行分析,将人家的模板总结到一张纸上,要精确到每句话写什么的程度。然后将多个他人模板进行整合,再加入个人特色就是你自己的模板啦。编模板时最好编两三个类似的模板。类似的模板就比如:你可以连举三个例子最后再进行总结、也可以举两个小例子分别进行总结。然后就是勤加练习。材料和模板的熟练运用也是要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十来篇就够了,论说文最好写个20多篇,每天写一写,在写的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模板。 英语(59+26):从基础做起,多阅读少做题,不跟老师不套技巧。 参考书:老蒋长难句(书+视频)+李剑词汇+英一真题+英二真题+课外阅读材料 学习方法:现阶段要做的是长难句+背单词+课外阅读。把长难句的讲义打印出来,听lao蒋的长难句课程,在讲义上做好笔记。早读课的时候拿出来读读。三天后把长难句上的句子翻译到一张白纸上,再过三天对着中文翻译译出长难句的英文。背单词要采用滚动式背法。第一遍早背晚背,隔3天、7天、15天、30天、60天进行复习。我在手机上订了CHINADAILY,偶尔也会读点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的文章,读的时候在心里默译,生词、热点词汇都抄到本子上。 到了9月份就可以看英一的真题,每天做一篇就够了。先1.限时做完阅读,做完之后2.对全文进行翻译,翻译到白纸上,并将生词抄到本子上。然后3.对着标准译文订正自己的翻译。再去4.对答案,对完答案之后不要看讲解,直接看自己的翻译,根据翻译去理解题目选项,正确答案就很清楚了。这样不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培养出来的阅读能力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晚读早读把文章拿出来读一读,隔一星期再对着中文翻译出英文(口译即可)。真题没有必要做很多遍哈,最重要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我只做了一遍。到了11月下旬就可以拿英二的真题进行模拟了,限时做完一整套卷,再按复习英一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深度解读。时间不够的话翻译就不用抄到纸上了。 翻译题:大家追求“信达雅”中的“信”和“达”即可,不要过度追求语言优美,以免跑偏,错失得分点。 写作:既不可以套模板,也不可以无模板。可以结合多位老师的模板编自己的模板。把辅导班的模拟卷中的作文打印出来,他们一般会根据社会热点出作文题。复习时每种文体都要复习到,最起码要知道格式是怎样的。我比较懒,作文是考场现编,得分也不高,这里就不赘述了。 经验教训:英语学习的根本在于提高阅读水平,如果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相信大家都都能考得好。我并没有特地去适应英二的出题思路,文章看懂了看透了自然会做题。每天坚持阅读,一定会有所成效。事实证明我选的路是适合我自己的,12月份用真题进行模拟的时候分数稳定在82~85之间。非常不建议听辅导班的课,有那闲空还不如自己多做几篇阅读。更何况每年考完,那些辅导班老师出的答案都有错= =。英语注重能力培养,套技巧只是本末倒置。我个人的解题技巧只有一个:排除法。
终于写完了~欢迎学弟学妹提问~~oh,ye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