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背考点」音乐史——名词解释(第一弹)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30 元
注册时间
2022-1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8: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Hi 这里是可可的豆子收纳袋

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

被分到一颗由 可可姐 精心烘焙的
“高能量的可可豆”噢~
艺术考研不迷茫,可可学姐陪你上岸!
大家好吖~我依然是你们热爱分享艺术考研干货的可可学姐!
今天我们来分享
艺术考研——必背考点
音乐史——名词解释
第一弹

GIF
名词解释:分点背更清晰、分点答拿分高
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先秦——两晋南北朝)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一、
六代乐舞
1.简称“六舞”或“六乐”,大多是先代传下来的古乐舞。

2.其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孔子评价“尽善尽美”)、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周代的《大武》,它们由最高乐官大司乐掌管。

3.其内容是颂扬各个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其内容和功用概括为:《云门》—祭天神;《大咸》—祭地神;《大韶》—祭四方;《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先妣;《大武》—祭先祖。

二、
八音
1.八音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科学乐器分类法,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八类,即金、土、石、木、丝、革、匏、竹,称为八音。

2.八音名称始见于周代,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3.金属乐器有钟、镈等;石类乐器有磬等;丝类乐器有琴、瑟、筝等;竹类乐器有箫、篪等;匏类乐器有笙、簧等;土类乐器有埙、缶等;革类乐器有鼓、建鼓等;木类乐器有柷、敔等。(顺口溜:金石革木,土丝匏竹)


三、曾侯乙编钟
1.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

2.它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域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

3.它是我国十二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4.它的发现充分反映了我国音乐文化在战国初期的高度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十二律
1.半音关系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周代逐渐发展成为十二律。十二律律名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之中。

2.十二律依次是指: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五、旋宫
1.“旋宫”是周代产生的转调理论,即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可以在十二律中选择任何一律作为宫音,其它各音随宫转换律位,从而建立起十二个不同调高的音阶来。

2.一个音阶以何律为宫音即称为何宫。如果按五声音阶排列,就形成了一个六十调的宫调体系;如果按七声音阶排列,就是一个八十四调的宫调体系。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六、乐府
1.乐府创建于秦代,兴盛于汉代,是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

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下令改组并扩充乐府机构,乐府由此呈现出兴盛繁荣的局面。当时的乐工曾达到上千人,分工精细。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逐渐衰落,但乐府一词却代代传承下来。后来,人们把汉代乐府采集的歌谣,以及魏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可以入乐歌词,或似乐府风格的作品,都称之为乐府。

3.北宋后期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一百卷,保存了从上古至唐、五代的历代乐府作品,是历代乐府歌曲的歌词总集,被人们誉为中古时期乐府歌曲的百科全书。


七、鼓吹乐
1.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2.由于乐器配置和应用场合的不同,鼓吹乐又有几种不同的称谓:①黄门鼓吹 ②横吹 ③骑吹 ④短箫铙歌 ⑤箫鼓。

3.鼓吹乐的主要作用是演奏壮军威的军乐以及典礼音乐。一般都有歌辞,是带有歌曲性质的音乐作品形式。


八、相和歌
1.相和歌又称相合

2.相合歌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没有伴奏的歌谣,即称为徒歌;后逐步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在但歌中加入了乐器伴奏,即为相和歌。

3.它不仅取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而且加入了乐器伴奏,唱的人还要敲打一种节奏性乐器——节。

4.相合歌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作为一种俗乐歌曲,其内容和形式均有广泛的群众性。


九、清商乐
1.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相和歌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民间音乐,是相和歌的进一步发展。

2.包含平调、清调、瑟调的周朝“房中曲”——汉代相和三调——魏晋时的“清商三调”这一顺序。

3.清商乐的主要成份是南方民间音乐,如吴歌和西曲,分为歌曲与舞曲两大类。具体表述为:
(1)吴歌即民歌,又称为“吴声”,以表现爱情生活为主;
(2)西曲又称为“荆楚西声”,内容大多是抒发游子思归的别离之情,西曲的歌曲称为“倚歌”。


十、百戏
1.百戏始于汉代,汉代以后的百戏,又称为散乐。

2.汉代百戏表演场所在平乐观,汉代百戏在表演过程中通常有音乐伴奏。

3.百戏内容大体包括杂技、武术、幻术以及某些民间歌舞杂乐、杂戏。

4.表演项目约有二十多项,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歌唱奏乐的化妆表演;二是角觝戏和有故事情节的角觝戏;三是杂技;四是武术。

十一、歌舞戏
1.歌舞戏是南北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和角色表演,载1.歌舞戏是南北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和角色表演,载歌载舞,或兼有伴唱与伴奏的表演形式,即以歌舞演故事。

2.歌舞戏的重要节目有《大面》、《钵头》、《踏谣娘》。

3.歌舞戏实质上开辟了近代戏剧的先端。


十二、广陵散
1.《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最初可能是产生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散”是一种乐曲的种类。现存的《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中。

2.全曲以正声为主体,展现了聂政的思想情绪从怨恨到愤慨的发展过程,刻画出他的坚强意志。正声之前主要表现了对聂政命运的同情与慨叹,正声之后则主要表现对聂政英勇壮举的歌颂与赞美。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变化和发展。《广陵散》的音乐内容,反映了汉以来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人物,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

3.全曲共有45段,分为六个部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


十三、相和大曲
1.相和大曲是汉魏时期在相和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是含有多段体的大型歌舞作品,为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

2.相和大曲的结构因素包括:“艳——曲——趋”。具体分析为:
“艳”是乐曲的序曲或引子部分;
“曲”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由若干“解”的中小型声乐曲构成;
“趋”是全曲高潮部分,速度较快,见乐曲的结尾处。


十四、文字谱
1.文字谱是古琴减字谱尚未发明之前的一种原始记谱方法。

2.它是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和弦位。

3.通过规定的定弦法,将左右两手固定的指法标记在一定弦位上,间接地记录了音高,也保留了一部分的节拍、节奏的信息。


十五、何承天新律
何承天,南宋人,他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创造出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何承天是世界上最早用数学计算来探索十二平均律的人。

(注意:①毕达哥拉斯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用数学方法研究乐律理论的人。②朱载堉创立了十二平均律。)


十六、李延年
1.汉代乐府领导者,早年是宫中太监,因“性知音,善歌舞”,被汉武帝封为“协律都尉”。

2.李延年善歌唱及作曲,史载“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并且根据西域音乐《摩诃兜勒》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明确记载善于运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人。

十七、酒狂
1.我国古代琴曲,相传为阮籍所作,最早见于《神奇秘谱》中。乐曲塑造了一个醉酒者的形象,反映了阮籍表面洒脱而内心痛苦的情感。

2.乐曲采用三拍子节奏,并在弱拍出现长音,中间大跳音程,造成节拍轻重颠倒的效果,刻画出醉者步履蹒跚的神态。乐曲手法简练、形象丰富、思想深刻。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4 09:25 , Processed in 0.040926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