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一战三跨南京师大教育学311考研教师教育专业终于上岸啦~

[复制链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15:1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学考研怎样克服读书犯困问题?
面对教育学五六本书,读起来还真是让人很犯困,今天就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献上良策!
一、发现教育学的趣味性
1. 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必然会有收获;
2. 读中外教史,了解不同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
3. 读教育学原理,理论联系实际;
4. 读教育心理学,了解人的学习动机,利用学习策略;
5. 读教育研究方法,获取一个事物的研究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 13:42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所在,考研同时锻炼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利用考研好好磨炼自己吧!
考研要看很多书,也要兼顾蛮多科目的,那我们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呢?
  • 做好复习规划,每天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段和相应的任务
  • 劳逸结合,任务量适中即可,学会调整
  • 听课、看书、做笔记,口头复述相结合即可
  • 多科交叉学习,缓解疲劳

读书犯困、不集中的原因很多,我们学习呢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切勿太过紧绷精神的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5:33 | 只看该作者


考研三大误区
误区一:左右徘徊,频繁更换报考院校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地更换报考院校,有的甚至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换学校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材,重新复习。
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一般不建议中途换院校的呢。在择校的时候,我们可以多与师兄师姐交流,了解一些择校的原则和信息。他们都是过来人,对考研相关情况肯定会了解得多一些的,也能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否则复习或者是读研的时候,情绪反差太大,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4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7:19 | 只看该作者
误区二:盲目看高校排名
目前,网上到处流传各类高校排行榜,排名的方式五花八门,排名的结果也各不一样。实际上,这些靠数据堆砌的名目众多的排名脱离了社会认可和实际水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参考价值。
判断高校是否适合自己,首先,要搜集目标院校近年来的考研分数线、录取人数及录取比例等,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报考;其次,查找该院校近年来的学术贡献、导师及其论文,判断该校的学术水平,然后看该校的就业率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自己毕业后希望去哪里就可以考虑哪里的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5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3:41 | 只看该作者
误区三:地区热,扎堆北上广
很多的考生为了将来能够找一个好的工作,希望能上好的城市去上学,比如北上广。实际上抱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很多,考这些地区高校的学生也会很多,即使考上了并且毕业留下来,生存压力也会很大。
目前,上海和广州的竞争压力还是可以的,竞争压力最大的还是北京,北京有许多的名校,是很多考生都望尘莫及的地方,但是还是很多考生去报考这些地方,不论最终选择哪个城市,我们都需要考虑自身的情况。
综上,正确衡量自身实力是关键。从自己的实力出发,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考试能力与你所报考的学校是否相符决定你考研的成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6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6:42 | 只看该作者
五条不靠谱的考研经验,墙裂避开
1  只要努力我也能三五个月逆袭985、211
不说逆袭985、211,能用三、五个月考上研究生就已经很不错了,除非你考的是特别“不知名”的大学。
三个月逆袭985可不可能呢?
可能,当然可能。
但是我们得知道这只是小概率事件,那些从二本院校能够考上985的同学,学习能力都是拔尖的,我们不能只看到结果,也要了解背后的真相。
另一方面讲,除了国内特别顶级的那几所院校外,每个学校都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同专业的考研难度也有很大的出入。
如果你基础不好,想只花三五个月的时间逆袭上985、211,可能要非常非常辛苦,并且一定要做好考不上的准备,因为很大几率是考不上的,有一说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5:30 | 只看该作者
2  每天至少复习13个小时

经验帖上会说每天要至少复习13个小时以上,但是,同学们,真的是“每天不复习13个小时以上就不足以谈考研吗?”当然不是啦!基本上,每天能有8个小时复习时间是已经不少了。刚开始复习,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最最重要的,初期培养好习惯,后期才能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更加高效,游刃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5:23 | 只看该作者
3  英语复习光靠真题就可以(半对半错)
首先要强调英语真题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提出这一点并不是说英语真题没用。真题需要借助正确使用真题的方法,才能达到它本身的价值。
英语说到底也是一门需要积累的科目,复习战线一般也会拉得很长,一定要合理分配备考时间,不要盲目相信只靠英语真题,没有基础就去用真题是很浪费真题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39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15:21 | 只看该作者
4  专业课就是背背背(错错错)
如果考研只考背书能力的话,那就不会有这么惨烈的淘汰率了。背书,其实是最省力的一种学习方法。脑子不用动,强行将知识灌进去,然后坐等考试那一天。这种方法看似很努力,其实最偷懒。
这几年教育学专业课考题也是越来越灵活,如果只是单纯的知识固化,没有梳理归纳,是很难灵活运用的。
所以,专业课必须要理解啊!专业课并不是背背背啊!学习专业课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推荐大家两种方法:
一是理清框架法,就是将知识的逻辑理清楚,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二是真题法,就是结合真题分清楚主次要知识点,有重点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6

帖子

1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26 元
注册时间
2020-7-13
40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17:14 | 只看该作者
5  只要过了初试基本稳了,复试可以随便准备
千万不要以为过了初试一切就稳了,每年研究生大概招收50万左右,如果说复试录取比取1.2:1(一般正常复试比在1.2—1.5:1),也意味着将近10万的考生会在复试中被刷掉,这个数据拿出来是非常惊人的。
考研就像通关一样,初试只是第一关。复试的竞争其实不比初试竞争小,虽然复试比和初试比相差比较大,但是大家要知道那些高分调剂的同学都要参加复试,这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和他们竞争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导师也希望收到优秀的学生,既然进入复试了,说明大家都是有能力的,所以复试千万不要出错,复试时间不长,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让导师看到你的能力。

踩雷不可怕,可怕的是踩过又踩,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好好准备,都能考上理想的目标院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19 23:25 , Processed in 0.041751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