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0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政管理]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必看真题回忆(一对一考研第一名回忆)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7 元
注册时间
2020-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1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录
一、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二、2004-2020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
三、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第一名笔记
四、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预测
五、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六、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一、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740公共管理学综合
(管理学原理75分、公共管理学75分)
《管理学》(第二版),刘俊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公共行政原理》,马建川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40行政管理综合
(行政学原理100分、公共政策分析50分)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辅助资料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行政管理》期刊(最新一年1-12期)
二、2004-2020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真题回忆版
育明教育大印老师根据育明教育学员回忆整理
740
公共管理学综合一
1.论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区别。
2.论述公共管理的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
3.论述国家监察制度改革并评价。
公共政策分析
名词解释
1.LINDO
2.政策议程
简答题
1.政策评估的标准
论述题
1.反馈在政策系统中的作用
2.论述政策工具
840
公共管理学综合二
公共行政学
比较
1.行政失调和行政失当
2.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
简答题
1.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和自主性
2.论述整体政府及看法
3.赫伯特 西蒙和德怀特 沃尔多的论战
4.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的因素
论述题
1.怎样理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怎样考核基层以减轻其负担,增加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
公共组织理论
1.论述西蒙组织决策理论的核心命题
2.论述组织学习与组织变迁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前五名全部为育明教育学员。

公共管理综合二(812)

公共管理学
一、简答题(10分×2)
1 何谓转换型领导,其特点是什么。
2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其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30分)
什么是权变理论。试举其中一派理论加以说明

公共政策分析
一、简答题(10分×3)
1 政策终结有哪些形式。
2 分析政策问题的结构从哪几个方面开展。
3 政策价值的特征
二、论述题(20分)
论政策评估标准

政治学基础
一 简答题(15分)
1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7分)
2 如何理解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8分)
二 论述题(10分)
论述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区别。
三 材料分析(25分)
材料是倪萍作为政协委员与记者的问答,运用政治学原理加以分析。

管理学
简答题
1.古德诺的理论
2.控制的环节
3.外部招聘的方式
4.如何理解目标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
5.双因素理论。

公共行政原理
一、简答题
1.中国政府的职能
2.官僚制的内容
3.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二、论述题(材料题)
政府把医院外包,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购,论述其中涉及到的公共行政原理的知识点。
三、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
沟通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沟通的原则和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沟通方式的把握,难点是沟通障碍的分析。
13·1  沟通概述
管理中的沟通(communication)就是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其基本涵义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沟通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行动过程,(2)沟通是一种信息的分享活动。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源和信宿,即信息源和接受者;信息,即对一切沟通内容的抽象概括;编码,即把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用一些话语或动作、姿态、表情等表达出来;信道,即媒介物;解码,即接受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将收到的信息进行阐释;反馈,即接受者接受信息后,将自己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向传播者作出的反映。
沟通的原则包括双向沟通原则和有效原则。双向沟通原则是指沟通双方互相传递、互相理解的信息互动原则,它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沟通的双方互为角色;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交流,更是认识活动的反映;沟通的过程由传递和反馈两个阶段组成。有效原则是指通过传受双方的沟通行动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则,它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沟通的有效度,即指传者对受者态度变化的影响程度;沟通的效率,是指沟通有效数与沟通信息总数之比;
13·2  沟通障碍分析
沟通障碍主要存在于沟通主体、沟通信息及沟通技术三个方面。
沟通主体障碍有:发出者因素,即信息的发出者故意操纵信息,对信息过滤,使信息显得对接受者更为有利;接受者因素,具体表现为选择性接收、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沟通信息障碍有: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急需程度;信息的显著性;信心的新鲜性;信息的权威性。沟通的技术障碍有语言障碍和非语言障碍,前者由不同的年龄、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行话和技术用语、地区特有术语或习惯用语、语言风格等因素造成的,后者由形体动作、语调语速、声音目光等因素造成。
13·3  沟通方式
书面沟通包括备忘录、信件、组织内发行的期刊、布告栏及其他任何传递书面文字或符号的手段。书面沟通的载体持久、有形、可以核实,便于保存,但耗费时间。口头沟通是人们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包括演说、正式的一对一讨论或小组讨论、非正式的讨论以及传闻或小道消息的传播。口头沟通的传递和反馈速度较快,省时,但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送时,信息失真的潜在可能性就越大。
正式沟通一般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公函来往、文件传送、召开会议、定期情报交换等。组织的正式沟通包括五种形态:(1)链式沟通,这是一个平行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与两人沟通信息;(2)环式沟通,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形态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表示多人之间依次联络和沟通,每个人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3)Y式沟通,这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4)轮式沟通,它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5)全通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了解。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程序进行沟通,这些途径繁多且不定型,如同事之间任意交谈,甚至透过家人之间的传闻等等,都算是非正式沟通。这类沟通形式常被称为“葡萄藤”(grapevine),依照最常见至较少见的顺序可将非正式沟通分为:(1)集群连锁,即在沟通过程中,可能有几个中心人物,由他转告若干人,而且有某种程序的弹性;(2)密语连锁,即由一人告知所有其它人,犹如其独家新闻;(3)随机连锁,即碰到什么人就转告什么人,并无一定中心人物或选择性;(4)单线连锁,就是由一人转告另一人,他也只再转告一个人,这种情况最为少见。
纵向沟通是依靠组织等级链条的沟通,包括向下沟通和向上沟通。向下沟通意旨在向部属提出指示和指导,以帮助他们达到组织目标。向上沟通可以是管理者从部属那里接收到的反馈(语言和非语言的),也可能是从较低层次发出的原意信息。横向沟通是指流动于组织机构中具有相对等同的职权地位的人之间的沟通。组织中的横向沟通比纵向沟通更为经常,原因是横向沟通通常被认为威胁性要小些。
思考题:
1、非正式沟通远较正式沟通的效果要好,你同意该观点么,为什么?
2、列举沟通中可能存在的10种以上的障碍,并分析各自的解决办法,这些解决办法有共同性吗?
参考书:
刘俊生. 管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许士军. 管理学[M]. 台北:东华书局,1990.
杨文士/张雁. 管理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控制理论与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有效控制的特性和责任中心的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控制标准、预算和责任中心,难点是控制机能的异化。
14·1 控制概述
在管理学中,控制(Control)可以定义为监视各项活动,测量、核对和验证这些活动的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各种重要偏差,以保证活动按规划进行的过程。控制涉及组织方方面面的活动,所有管理者都必须承担控制的职责。控制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其次表现在授权方面。有效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可以为管理者随时提供授权者工作绩效的情况,使管理者放心授权。
控制指向是指管理者的主要控制对象,人员、信息、财务、作业和绩效等都是管理者控制的主要内容。对人员行为的控制手段有现场巡视、绩效评估、甄选、培训、社会化、传授、目标认同、工作设计、外在报酬、组织文化渗透等。控制组织信息的常见手段有日常工作汇报、定期报告或报表、临时重大事项报告、设立信息员、设立意见或建议箱等。控制财务活动常见手段主要是预算。控制作业活动常见手段有评价组织的购买能力、监督生产活动以保证其按计划进行、检测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使其符合预定标准、保证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控制组织绩效的手段应该是多样性的和综合性的,对组织绩效的控制思想应该是多方平衡思想。
按照时维可以将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后馈控制和即时控制三类。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是未来导向的,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前,故又称为未来定向控制。后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是过去导向的,控制作用发生于行动之后,属于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即时控制(Concurrent control)是同期导向的,控制作用发生于行动之时。
14·2 控制过程
控制系统有四个基本要素:使标准具有为人所知的可度量和可控制的特征;度量上述特征的手段;把实际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差异的手段;引起组织中的变化以便调整有关特征的手段。控制依据于标准,用于衡量实际活动的绩效,标准(Control norms)就是一系列的目标和指标,它们是由规划职能产生的,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物理标准、成本标准、资金标准、收益标准、方案标准和无形标准。
任何控制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当它们在一个循环中相继地连接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控制过程。不论控制指向是人、财务或作业,其控制过程都是一样的,控制过程(Control process)包括衡量、比较和矫正三个环节。衡量就是测定和验证实际成就,比较就是确定偏差,矫正就是采取措施,修正行为,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衡量、比较、矫正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有效控制的特性包括与规划匹配、与组织结构匹配、与管理者性格匹配、信息准确而及时、经济性、标准多重且合理、战略高度、强调例外、灵活性。
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组织行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但在实际生活中,控制往往出现异化现象,偏离了控制的要求。控制过度、目标置换、弱化直接控制、篡改控制数据和单一标准导向等都是控制机能异化的常见表现。
14·3 预算和责任中心
预算(Budget)是计划的数量说明(不只是金额的反映),它用数字方式表示预期结果。组织计划的多样性决定着预算的多样性,一般来说,预算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业务预算(Operational budget)又称营业预算,指组织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业务预算一般按年度进行编制。专门决策预算(Special decision budget): 指针对组织非日常性专门项目的预算,这类决策不是日常性经营决策,多数涉及到需大量资金投入且在较长时间内(一年以上)对组织有持续影响的投资决策,所以,这类预算又称为资本预算(Capital budget)或资本支出预算(Capital expenditure budget)。企业中的财务预算(Financial budget)指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收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三种。
零基预算(Zero-base budgeting or ZBB)的全称叫做“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每年都要重新论证他们的预算申请,而不管以前是否有过拨款。弹性预算(Flexible budget)就是在编制费用预算时,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变动,编制出一套能够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该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的费用水平。
责任中心(Responsibility center)指各责任层次能够严格进行控制的活动区域,即责任层次对它们所进行工作活动的明确的责任范围。责任中心控制方法是一种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成本中心(Cost center)是成本发生的区域,它只能控制成本,即只对成本负责。成本中心通常没有收入,因而也无需对收入和投资负责。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是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区域,就是说,利润中心既要控制成本的发生,也要对取得的收入负责。投资中心(Investment center)是既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又对投入资金负责的区域,就是说,投资中心不但要控制收入与成本,同时也要控制其所占用的全部资金。
思考题:
1、控制与规划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2、控制中的“如何衡量”和“衡量什么”那个更为重要,为什么?
参考书:
刘俊生. 管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刘俊生.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美]W·H·纽曼/小C·E·萨默. 管理过程[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日本产业能率短期大学. 管理者[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难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15·1 信息
在管理学中,信息(Information)指改变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的一种知识增量,这个定义是针对信息接受者而言的,它有两个基本特性:(1)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知识增量,也就是说,管理者预先不知道信息的内容;(2)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改变了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
组织信息是由环境信息和内部信息共同构成的。控制系统是信息流的中心,它同时接受环境数据和内部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形成由外界信息和内部信息组成的信息库,并向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这样的控制系统就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5·2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r MIS),一般多解释为向管理者提供信息的计算机中心机构,本教材略作扩展,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能够为管理者经常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是基于手工的,也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的。当然,计算机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信息源、信息接受者、信息管理者和信息处理机构。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信息接受者表明信息的去向,信息管理者就是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并保证与其它因素恰当地协调配合的人,信息处理机构,从广义上讲是指获取数据,将它们转换为信息,并向接受者提供信息的一组装置,通常由数据采集装置、数据转换装置、数据传递装置以及数据存储和检索装置等部分构成。按照信息处理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可将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法和标准程序,教材仅通过一般设计步骤的介绍来明确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因素。第一步是决策系统分析,即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决策定向;第二步是信息需求分析,即在决策点被分离出来以后,就要分析每个决策点上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第三步是决策集成分析,即在识别出决策点并明确了决策点所需要的信息之后,就必须解决重叠信息的问题;第四步是信息处理设计,即组织内部专家和外部顾问可以在一起共同研究开发出一个收集、存储、传送和查询信息的实际系统,画出简明的包括数据来源和类型、用户位置、存储方式等因素在内的系统流程图,同时确定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完成以后,系统就要实施安装了,该阶段以预调试系统为开始,以建立定期核查制度为结束,其中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安装前对系统进行预调试,培训用户,对抵制情绪做好充分准备,安全性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需特别注意的是,(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与效益,(3)两大危险观点,第一个危险观点是希望系统尽可能多地收集并存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备随时之用,第二个危险观点是希望信息系统拥有最新技术。
15·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进步,改变了组织收集、综合、整理、监督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引起了组织中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即管理信息系统允许更多的正式信息以越级方式和横向方式进行交流。同时,管理信息系统一经建立并进入正常运行之后,它就会对管理工作,如规划、决策、组织、激励和控制等产生重大影响,管理者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发展的最大贡献可能在于帮助组织建立竞争优势。
思考题:
1、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有何联系与区别?
2、请用一句话概括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并说明为什么?
参考书:
刘俊生. 管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日]北原贞辅.现代管理系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附录:学习参考书目
刘俊生. 管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刘俊生.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姜圣阶等.决策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马建川/翟校义.公共行政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孙钱章等.新领导力全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许士军.管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
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五、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3.论述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六、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如果考题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答题“三段论”
        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行政问题出现的原因。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的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育明教育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育明教育考试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经历8年的研究,对全国近100多本行政管理书籍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以及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这也是为什么育明教育考研辅导通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书另有录制的视频课程,也欢迎广大考生到育明教育订购!
七、行政管理考研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育明教育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2 元
    注册时间
    2018-9-6
    沙发
    发表于 2020-7-11 14: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28 23:50 , Processed in 0.041354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