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499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答疑] 怎么选专业,求前辈指导

[复制链接]

3

主题

16

帖子

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51 元
注册时间
2018-2-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2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年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帷幕,21年的童鞋也开始把复习提上日程了,可我,还在纠结考什么专业,哎好心累
  我是19年7月毕业的,在毕业之前,我有过一次失败的考研经历,我看了三个月的高数,结果到头来还是跟看天书一样,很崩溃,然后就直接放弃了,所以我认定 高数就是我考研的噩梦,
  现在上班半年了,工作的现状让我考研的心愈发强烈,可是在空怀一腔激情的同时,我担心纠结的事又好多,
一就是专业的选择,高数肯定啃不动,我是文科生,对数学就是不开窍,然后我想那就选择会计专硕吧,然后我就开始搜集会计专硕的资料,结果发现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管啥专业的,都可以考会计专硕,而且初试是综合性的试题,好点学校竞争都几千人争几十个名额!后来我又看到行政管理不考高数,然后我就去搜集行政管理的资料,看到近几年行政管理的初试线都达到了340分,然后好多人就建议我这个分数线太高了,达不到就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了,
然后现在我就陷入纠结和迷茫了
二是 现在在工作,工资目前也还算可以,在四线城市,工作安逸,家里人想我早点结婚生子,我担心辞了以后,考不上就又该何去何从?
有没有哪些前辈们,你们是过来人的,能针对我的状态给个指点和建议,感激不尽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11

    帖子

    79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2
    K币
    788 元
    注册时间
    2019-11-4
    沙发
    发表于 2019-12-24 14:30 | 只看该作者
    1、学硕还是专硕学硕更注重科研,专硕更注重实践能力,学硕是三年,学费低,考英语一,可以保送博士,延毕风险较高;专硕两年(个别为三年)学费高,一般考英语二,升博士必须参加博士生的考试。在复试调剂的时候,学硕可以调到专硕,专硕不能调到学硕,理论上来说,学硕相对于专硕要求更高,如果你对科研更感兴趣,想读博士,选择学硕比较好,如果你的专业更看重实践经验,可以选择专硕
    2、本专业还是跨考
    如果是考本专业的话,是有一定的专业优势的,毕竟是自己学了四年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也会相对轻松一点,而且有的专业老师在复试的时候会优先选择本专业的学生。如果是跨考的话,其实是很需要勇气去跳出本专业的一个舒适圈的,要从零开始学习一个新的领域,一切从头再来。但是如果是因为实在不喜欢本专业想要跨考,及时止损,跨考也是一种好的选择,要不然真去了一个自己没有什么大兴趣的专业,两年或者三年对自己都是一种折磨。
    3、兴趣还是对口工作
    在生活中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做成工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往往你感兴趣的东西不一定是适合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你喜欢的东西没什么就业前景,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其实这个方面你要知道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单纯为了以后找一份好工作,那自然选择对口工作的专业,如果是为了自己喜欢,丰富自己精神世界,大可不必想太多,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好了。没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情,深思熟虑对自己选择负责,问心无愧就好了


    避免择校误区:
    1、盲听盲信:互联网时代,有人看到公众号宣传的十大最好考的学校,就马上去选择这个好考的学校,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盲目选择,或者有的人一看到那些鸡汤励志文就盲听盲信,还抱着别人三个月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这样的极端想法去准备考研,还有人是看到别人考哪个学校就跟着去考,这种不切实际盲目择校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2、盲目追求名校光环:每年考研总有人“非清华北大不考,非985不上”,一战不成二战,二战不行三战,盲目追求名校。发达城市名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研究环境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好的地方和好考的学校谁不想去呢,名额是有限的,如今考研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为了追求名校,每次去充当炮灰就失去意义了,到底是考研的成功结果重要还是一年又一年追求名校重要?等最后考研结果出来,历尽千帆能有学校上的都是真英雄,没有学校上的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哪怕目标院校是清华北大,都没什么了不起,没考上就是没考上,一年辛苦努力全部白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2

    帖子

    170

    积分

    战友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70 元
    注册时间
    2018-12-17
    板凳
    发表于 2019-12-24 14:38 | 只看该作者
    四大梯度专业择校法:
    1、第一梯队:名牌大学+优势专业
    范围:多指985、34所,其分数线大多数超越国家线,接收推免生能力大,但也是牛导、科研项目的汇聚地
    适用人群:基础过硬,学习能力好,自律性好
    评论:难度系数高,高手过招

    2、第二梯队:特色院校+强势专业
    范围:譬如财经类、政法类、纺织类院校等,虽综合实力稍逊,但其强势学科往往令名校侧目,是专业型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
    适用人群:学习基础中上,欲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同学,稳中求胜
    评论:行业认可度高,其毕业生求职障碍少,难度略低于第一梯队

    3、第三梯队:名牌大学+弱势专业(新设专业)
    范围:985、34所院校中的弱势专业,牌子够硬,但专业实力稍逊,比如语言类院校理工科专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
    适用人群:实力较好,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考研投机党,偶遇名校弱专业的“小年”
    评论:通过报考弱势学科以降低难度;院校牌子够硬,不愁就业;注重情报搜集,拼人品

    4、第四梯队:一般院校+一般专业
    范围:设有硕士点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强势专业
    适用人群:只以考上为目标,只要保证能有研究生学历即可的考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0

    帖子

    208

    积分

    战友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08 元
    注册时间
    2018-5-22
    地板
    发表于 2019-12-24 14:45 | 只看该作者
    选专业要根据自身的考研目的、基础、复习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选择,要看自己更在乎的是什么,做一定的取舍。如果你考研只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实现自己的名校梦,且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比较求稳,那相对来说专业或者学科实力就是次要因素,选择一个好大学的一般专业会比较符合你的预期。例如一个同学想考一所广东地区的985院校,但数学不好,就可以选择华南理工大学的文科类专业,学科实力一般,但学校是好的,认可度还是可以的。
    如果考研是为了学到更多的只是,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尤其是学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理工类专业,那选择一般学校的好专业比较适合。
    如果去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实力,除了跟自身的考研目的有关,与自身的基础有关,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2

    帖子

    170

    积分

    战友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70 元
    注册时间
    2018-12-17
    5
    发表于 2019-12-24 15:18 | 只看该作者
    参考因素:
    1、计划招生人数:院校拟招生人数的数据会在招生简章里表明。如果招生人数明显多于其他院校,那么显然录取机会也相对大一些,但保险起见,要对院校3-5年的数据做好搜集进行对比
    2、实际报考人数:这个数据是能够直观看到有多少竞争对手的数据,对考生来说比较重要,这个数据只能看到往年的,但也不妨碍我们推断出最近几年该校的报考情况。假如谋院校的某个专业虽然招生人数很多,但每年报考人数也非常多,那就说明竞争会很激烈,实力一般的同学就要做好权衡。但也有很多院校都不会公布往年的报考人数,就要自己对比其他数据来进行择校了
    3、实际录取人数:能够明确院校去年或往年实际录取人数,进而结合该校招生简章中公布的拟录取人数基本就能明确该校近年来的招生情况。
    4、报录比:就是院校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值,进而反映院校报名的火爆程度。
    5、推免人数:很多同学认为自己不是推免生就不会关注这个名额,这种错误在某些院校里对考生来说是致命的。有些院校公布的招生人数中是包含推免人数的,比如有些院校某招生人数二十人,推免人数十八人,那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只有两人,竞争很大,所以一定要关注这一点。
    6、复试分数线:34所自划线院校的复试线和国家线是不一样的,必须过了院校规定的复试线才有资格参加院校复试,还要注意的是,有些院校的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些院校会在不同学院里开开设相同的专业,但是复试线设置不一样,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分清。
    7、复试比例:复试比是计划招生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值。一定要注意名校或其他院校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有可能达到几十比一,竞争基本上等同于过独木桥,所以实力不强者慎选。
    8、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最终成绩大部分院校以百分之计算,择优录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3 元
    注册时间
    2019-7-9
    6
    发表于 2019-12-24 2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跟你一样哦,今年毕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考研,但现在越发想回去读书考研。唉,,,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9

    帖子

    24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246 元
    注册时间
    2018-5-31
    7
    发表于 2019-12-24 2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社会主义新天地 发表于 2019-12-24 14:38
    四大梯度专业择校法:
    1、第一梯队:名牌大学+优势专业
    范围:多指985、34所,其分数线大多数超越国家线, ...

    请问一般来说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哪个难度更小?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8 元
    注册时间
    2019-12-2
    8
    发表于 2019-12-24 2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肖柏羽 发表于 2019-12-24 21:05
    请问一般来说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哪个难度更小?

    第三梯度难度更小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

    帖子

    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51 元
    注册时间
    2018-2-28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0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木子wyj 发表于 2019-12-24 21:03
    我跟你一样哦,今年毕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考研,但现在越发想回去读书考研。唉,,, ...

    那你目前什么想法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3 元
    注册时间
    2019-7-9
    10
    发表于 2019-12-25 08: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之前自己就想读英语专业,但是父母让我选电商专业,然后就听从了父母意见,可现在读研还是想读自己喜欢的,所以专业我倒没有纠结很久,我选的翻硕,这个比较适合跨考生,然后我英语基础也还行,就大胆尝试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8 10:49 , Processed in 0.053137 second(s), Total 10, Slave 11(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