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9358|回复: 44

[工学] 2019上海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初试第一402分经验贴

[复制链接]

5

主题

58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78 元
注册时间
2017-3-18
发表于 2019-7-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共由4个部分组成:
1、        经验方法的适用性
2、        对于考研各科的一些看法
3、        考研这一路来的小感悟
4、        考研党格局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8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78 元
注册时间
2017-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斌Lee 于 2019-7-7 14:20 编辑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6月份了,离考研初试也过去半年了。      在考研之前,我也经常去贴吧、知乎和考研帮看各种经验贴,从前辈们的考研经历中获益颇多,在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学弟学妹分享一下考研这一路以来的经验。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本科工程造价,发管理学学位(工程造价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个二级学科),在2018年报考了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初试英语一65,政治65,管理学108,数学三78,总分316,排名未知,没过国家线。这里我想说一下,西财的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而且背诵量巨大,专业课难度很难。  2019年跨考到上海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其中政治67,英语76,数二136,专业课123,总分402,初试专业排名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8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78 元
注册时间
2017-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1、经验方法的适用性
大家对于经验贴记住一句话: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每个人生来不同,不仅体现在价值观念上,学习方法上也是。不必过分地在意他人具体的学习方法,要学会有选择地吸收,适合自己的方法永远只能自己知道。根本不存在什么最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漫长的考研期间,无可避免地会出现怀疑自己的时刻。


2、对于考研各科的一些看法
先说结论:99%的汗水+1%的方法论
  我知道大家看到方法论就头疼,但这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以我个人看来,绝大部分考研党的学习理念是有问题的,甚至十分糟糕。大家的智商相差无几,付出程度也未必有多大差异,看了同样的经验贴,为什么有的人可以400+,有的人就只能挣扎在国家线上下呢?


2.1考研时间安排:
  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3月份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对于基础不错的,最迟5月份开始准备,但是也不要准备太早或者太晚。如果对于报考院校不太确定,可以先准备数学和英语,一般来说,各个高校专业课的难度是低于数学的。


2.2各科重要性分析:
  考研初试就只有四门,其中专业课和数学是核心,也是考研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数学+专业课”核心地位不动摇。就我自己而言,一战各科分配时间为英语:政治:数学:管理学=3:1:5:7,二战各科分配时间为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课=2:1:8:7。从我二战的分配就可以看出,专业课和数学占据了绝对的大头,理由很简单,第一:数学和专业课每门课各150,分值比例很高,第二:数学和专业课能考高,比如数学,现在看来,考140+/130+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因为谁考了140+/130+,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因为很多人好好复习都有实现的可能,不过这是建立在试卷不太难的情况。第三:如果数学和专业课崩了,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主要的初试分数的波动都是在数学和专业课上。



2.3英语篇:
  英语一,英语二我都参加过。第一年英语一考了65,第二年英语二考了76,下面我就说一下英语的备考感悟。首先难度分析,英语一的难度相比较英语二而言,难度差距大概在8-10分之间,其实这也可以从平均分看出来,全国考研英语一的均分在46分左右,英语二均分在55分左右。英语一与英语二难度差距主要体现在翻译,就我主观感受而言,英语一的翻译真的相当难,得分率很低,我18年参加考试的时候,直接放弃了英语一10分的翻译,全是空白。但是英语二的翻译就很简单了,感觉比四级翻译都简单,而且分值为15分,就是在送温暖,这是两个极端。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题型分布都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小作文-----大作文,排版一致,区别在于翻译题和小作文分值。

  推荐做题顺序:大小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
首先说一下大前提,英语的核心在两点:背单词+做真题。真题从背完单词就开始做,反复多做几遍,其中不要做任何模拟题。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各个模块的方法,方法基于你拥有较高的词汇量,不背单词而简单追求解题技巧就想考到较高的分数无异于水中捞月。

(1)完形填空
  早些年英语一的完型很难,大家去看一些考研机构的讲座或者英语经验贴,都是建议大家最后做完形填空,考试实在没时间做完形,可以把20个完形填空全部填涂A或者BCD,考研英语真题完形填空一共20个空,ABCD的分布数量基本都是各5个。
但是近几年完型填空难度有所下降,我18年英语一完形填空只错了3个,是我1997年-2017年真题错的最少的一次,在2014年之前,完型错误个数大多集中在8-12之间,之后慢慢到了4-5个左右,在考场上错的最少,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直接放弃了翻译,剩下的时间都给了完形填空,导致正确率较高。为什么完形填空早些年不推荐做,原因就在这里,之前的难度实在太高,即使认真做,花了大量时间,也不能够保证较高的正确率,性价比很低,可能你花了15分钟做了完型,得了5分,别人花了15秒全选A,保底2.5分,差距也才2.5分,所以不值得。
  但是近几年完型难度下降很多了,至少16、17、18都是很简单的,所以我建议大家现阶段完型是个得分点,务必重视,当然在做之前的真题的时候,如果错误率很高,也不要担心,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英语一和英语二完形填空难度基本持平,个别年份英二更难,多数年份英一难度高点,但是总体说来差距不大,我二战有了一定基础,做英二历年真题完型错误不多,基本集中在3-6之间。
完型部分推荐网课:韦林考研的完形填空视频课,完型讲的很细致,强烈推荐。

(2)阅读理解
  本人四六级均已通过。我周围有四六级都通过的,但是英语考的不到60,也有四级没过但是考了70+。考研英语与本科的四六级英语考试有本质区别,所以四六级没过的同学也不要过于担心。四六级阅读的解题方法无非是“找到原文”,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到原文相应部分,那句话就是答案。但你做考研阅读就比较尴尬了,也许每一个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有疑似对应的部分,甚至都是文章原话。这就是考研阅读的真正难点。

  四六级的选项分“正确”与“错误”,而考研的选项中,很容易出现“合适”与“最合适”之间的艰难抉择。四六级阅读的解题方法无非是“找到原文”,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到原文相应部分,那句话就是答案。但你做考研阅读就比较尴尬了,也许每一个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有疑似对应的部分,甚至都是文章原话。这就是考研阅读的真正难点。四六级的选项分“正确”与“错误”,而考研的选项中,很容易出现“合适”与“最合适”之间的艰难抉择。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考研只需要做真题了。因为既然考研英语的难点在于思维方式和推理,而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文章都不可避免的体现出自己本身的逻辑与思维,那么所谓的绝对客观是不可能存在的。对于考研阅读,考研阅读真题的题目、每一个选项、每一个可能的陷阱就是出题人的“文章”。

  得分的关键并非是读懂英文文章本身,我们要读懂的是出题人的“文章”。出题人自以为出题方式很中立,但实际上处处体现出了他们本身的思维方式,或者正常或者奇葩。(遇到奇葩的选项也只好尽力去接受,实在理解不了别怪自己:每个人的想法生来不同)上面也说了四六级的考核目的是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做四六级时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刷模拟题来提高能力,因为在四六级中,无所谓什么出题人“写文章”的问题,他们只不过是复制粘贴了一下某篇外文,然后从中找一个句子作为选项,又编了三个错误的选项作为干扰项。

  所以,不是说模拟题本身出的不好才不做,实际上它们未必就比考研题差。我们练习考研真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深入了解出题人思路的过程:你刷考研真题,就是了解出真题的人的思路。刷模拟题,就是了解出模拟题的人的思路。这就是所谓的血统,模拟题哪怕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翻身。因为他们的出题人并非是考研的出题人。

  考研英语出题人是不会轻易变化的,而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上一批出题人的价值打了折扣。所以最有价值的考研真题就是现在这一批出题人出的最近几年的。根据以上认识,就可以解释为何考研只需要做真题了。因为既然考研英语的难点在于思维方式和推理,而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文章都不可避免的体现出自己本身的逻辑与思维,那么所谓的绝对客观是不可能存在的。

  对于考研阅读,考研阅读真题的题目、每一个选项、每一个可能的陷阱就是出题人的“文章”。得分的关键并非是读懂英文文章本身,我们要读懂的是出题人的“文章”。

  出题人自以为出题方式很中立,但实际上处处体现出了他们本身的思维方式,或者正常或者奇葩。(遇到奇葩的选项也只好尽力去接受,实在理解不了别怪自己:每个人的想法生来不同)上面也说了四六级的考核目的是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做四六级时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刷模拟题来提高能力,因为在四六级中,无所谓什么出题人“写文章”的问题,他们只不过是复制粘贴了一下某篇外文,然后从中找一个句子作为选项,又编了三个错误的选项作为干扰项。

  所以,不是说模拟题本身出的不好才不做,实际上它们未必就比考研题差。我们练习考研真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深入了解出题人思路的过程:你刷考研真题,就是了解出真题的人的思路。

  刷模拟题,就是了解出模拟题的人的思路。这就是所谓的血统,模拟题哪怕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翻身。因为他们的出题人并非是考研的出题人。
考研英语出题人是不会轻易变化的,而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上一批出题人的价值打了折扣。所以最有价值的考研真题就是现在这一批出题人出的最近几年的。

(3)新题型,翻译,大小作文
  这四个模块我放一起说,新题型多数人都能够拿到满分,共计10分,但是如果一旦出现失误,错误往往就是2个以上,分值也很高。18年英语一的新题型较难,周围很多人失分了,我在考场上也做了20+分钟,一直拿不准,很是纠结,但是考后对答案,辛运的是没出现失误,19年英语二新题型较为简单,10分钟内做完还检查了一遍,确保正确率。

  18年翻译,我试着看了一下需要翻译的五个句子,发现很难,我就直接放弃翻译去做完形填空,想着完形填空做完再做翻译,很遗憾,做完完型填空后并没有时间做翻译,翻译直接空白,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花了20分钟在完型上拿到了8.5分,如果我花20分钟在翻译上而放弃完型,可能翻译也就拿3-4分,总体说来我当时的决策还是正确的。当然第二年英语二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

  对于大小作文,说来惭愧,我两年都是背的模板,考试发现自己在那20-30分钟时间写不出来东西,模板往往和考试需要的主题是有较大的偏离的,考试的时候发现根本套不进去,强行套进去会很生硬。两年依据客观题正确率推断大小作文应该没及格。

我两年大小作文都背了10篇左右,显然这是不够的,真的要写出好作文,光靠自己是不行的,最好找个学过雅思、托福的同学帮你改一改作文。如果你英语只想考个60-80之间,那么背模板确实是个捷径,性价比很高。

  我认识一个考浙大经济学的师兄,第一年英语一79分(阅读和新题型满分,完型错了1-2个,前面主观题60分基本满分,大小作文和翻译得分率很低,也没及格),第二年77分(阅读1个,其他模块和第一年差不多)。

  我自己英语二76(完型4-5个,阅读新题型满分,主观题得分57-58之间,我今年翻译做的很好,应该有60-70%的得分率,那作文估计50%得分率以下)。
所以如果有追求80+,那作文就是你突破这个上限的关键所在,60+或者70+,背背模板拿个平均分也就可以了。而且作文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至于网上的万能模板拿到写作高分,根本不可能,不信你们后期背个10篇作文,随便找一年真题试着在20-30分钟写一篇好点的作文,真的很难写出来的。



2.4数学篇:
  辅导资料:李正元复习全书(一定要注意,不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模拟题试卷:张宇数学真题大全解,张宇8套卷,张宇4套卷,汤家凤8套卷,李永乐6+2,合工大共创和超越试卷。

  7月份,第二年的复习是从6月26日正式开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李正元复习全书,我两本书都看过,简单说一下,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是比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好很多的,不仅仅是出题质量,甚至排版打印都要更好。李永乐是线代王,线代的永乐大帝,他在线代上无人能出其右,但是高数和概率论不是他编的,所以李永乐的全书在线代部分是比李正元好的,但高数部分和李正元差太远了,所以我只是做了李正元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并没有做李正元的线代部分的习题。对于考数一和数三数学的小伙伴,概率论这两本书都差不多。也就是在做李正元全书的这段时间,我听了张宇老师的强化课程,大概花了2-3天时间,主要是回顾基础知识点,也没有做笔记,主要感觉太浪费时间了。

   这里我单独说一下张宇老师,张宇老师的高数的确很厉害,尤其是他在基础班和强化班中对于高数上下册,也就是极限,中值定理,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等的讲解,让听课的人大呼过瘾,深入浅出,即使基础很不好,也很快能够入门。但是张宇老师的线代和概率论真的就很一般了,不建议大家去看。


  8月份,花了三周写完了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和刷了一遍660题,期间听了永乐大帝的线性代数强化班课程。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李永乐的线代,真的,同学们,你们一定要把李永乐的线代视频和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给弄懂,如果你真的搞明白了这本讲义在讲什么,那你的线代绝对不可能丢分。如果今年考试还是丢了分,只有一种可能,你没有真正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没有达到对讲义中各种题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程度。

  对于660这本书,我就简单的说明一下他的重要性。如果你目标是考130分以上甚至达到140分,就必须做这本书。(当然,我想说的是,只给自己定110,120分的人往往考不到这个分数)。这本书对理解概念,比如极限,连续可导等等有非常大的帮助,真正理解的人会觉得660其实是很简单的,但如果你对这些概念模糊,你就会觉得这些题好难好难,我个人就是这么个实例,第一年觉得660真他妈太难了,做10道要错个5,6道,做完了第一章就放弃了,觉得没意思,660涉及的题型考的太过于理论化,抽象化,不是我认为考研数学应该有的样子。第二年轻松百分之80到90的正确率。

  9月到9月中旬,
我把李正元全书高数部分的错题又做了一遍,660题的错题也整理做了一遍。这里强调一下复习错题真的很重要,前期学习是不断抢分,这时候提升分数特别快,后期你对基础题型已经有个大致印象了,慢慢地要研究那些比较难的,你经常会做错的题目,这个阶段是漫长的艰难的,整理错题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能拿120分还是140分。

  这里我再啰嗦一下自己对于复习错题的看法。一道题如果你第一次做对了,后面大概率还是会做,但是如果第一次做错了,后面犯相同错误的概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复习错题很重要。我的思路是做完每一章,就把不会做的题标记出来(具体操作是把题目编号记在一个小本子上面),做完一章就把这一章的错题回顾一下(趁热打铁),认为没必要再看或者自己已经掌握的题就划掉。

  举个栗子:在做高数第1章的过程中就把不会做的题标记出来,在做第2章之前,抽一天把之前第1章不会做的题回顾一下,然后开始看第2章,依次类推。等过了1-2周开始做到第3章的时候,再回头看看第1章两轮复习都没做对的题,这个时候发现第1章部分题尽管自己做了两遍还是不会,这个时候真的会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有个假脑子,但是不要担心,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后面就会有阶段按性的提升,而且后面碰到不会的错题会越来越少,这种复习模式看起来会很费时间,但是后面需要复习的错题越来越少,时间并不会浪费很多。

  复习到三轮以后一早上就可以看个1-2章的错题,要知道高等数学一共也才6-7章。当然有的同学打算一口气把高数全书刷完,然后再开始复习错题(也就是所谓的二轮复习),但是这种模式有个明显弊端,就是人为的割裂了复习过程的延续性。数学并不是你多复习几轮一定可以掌握的更加熟练,很多时候你二轮复习会发现,知识点的遗忘会很快,你之前的错题极有可能还是不会做,甚至比一轮复习时更加无从下手。我所提供的滚动复习策略就不会这样,至少每个知识点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就会回顾一次,会大大降低复习的压力。而且这种复习策略没有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之分,其实当你一轮复习结束之后,就相当于别人三轮复习了。

  9月份中下旬到考前,开始进入做真题和模拟题的阶段。对于30多年来的考研数学真题,有些同学认为只要做近十年的就够了,太久远的没必要。我这里是不认可的,真题是很有价值的题目,现在很多真题都是从早些年的题目改编的,虽然早些年的试卷比较简单,但其中有些题目还是会给你别样的收获。对于真题我说一下感受,早些年的真题很简单,95年之前的,我二战的时候3个小时可以写3-4套真题,但是后面的真题慢慢变难了,到了2000年左右又会变得简单,后面又会变得难,但是基本上都是在2-2.5小时左右完成的,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2.5小时做完,只有平时2.5小时做完,考试才能保证自己在3小时内高质量的做完。

  在做真题阶段,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3小时奉献给数学的考试模拟,早上8:00-11:00(考研是8:30-11:30,本校本科生下课时间是11:40,食堂11:30去会很挤,这也是我为什么不11:30模拟结束后去食堂吃饭的原因),真题普遍在130+,但其实大家要注意一点,真题的分数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很多题目其实在你复习的时候已经做过了,所以不能盲目乐观看低考研。我统计了大概10年左右的真题分数,之后我就没统计分数了,因为再统计也没有意义,真题分数不能反映我的真实状况,反而会让我陷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模拟卷的话我尽量把我做过的所有卷子都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推合工大共创和超越(五星级推荐)这个卷子真的是好卷子,每年在12月左右会出五套共创和五套超越,具体购买渠道见各个买盗版资料的卖家或者直接淘宝搜,这些卷子是没有纸质版的,都是电子版,大家可以自己打印下来做。共创难度较低可以看作是比较难的真题,题型什么的都非常像,超越比较活,常常会有那种让你拍腿称奇的题目。往年的共创超越的题目也可以做,基本没有重复的题目,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李永乐6+2(五星级推荐),比较常规,略难于真题,但是出的真的很好,做着有很强的真题代入感,它不像400题那样夸张的计算量,也不像张宇老师模拟题那样的怪。总之这8套题我去年反复研究了不下3遍,获益颇多。就永乐大帝出的卷子而言,线代出的最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总之很值得一做。

  李正元400题(四星级推荐),五套卷子,计算量非常大,3小时做不完很正常,而且部分题答案还错了。。。但你咬着牙锻炼下来,你的计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其中高数部分和李正元的全书一样,出的很好,建议做,话说线代也还不错。如果你能扛下400题的运算量(我有点扛不住),考场上碰到真题那种渣渣计算量对你来说简直是毛毛雨。

  张宇8+4,(三星级推荐),张宇老师的卷子对高数部分特别是微分,积分什么的考察偏多,练练手也是好的,见见不同题型嘛。张宇老师考察的知识点很多是近30年从来没有出现的考点,特点偏冷难怪。但是依据2018的考试情况来看,很多知识点在18之前近30年也没考过,但是恰恰在那一年就考了,考场上真的也就是那种偏难怪的题(让我哭一会儿),不要认为知识点冷偏就不会考,或许最终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缺的就是那几分。2020之后考研数学趋势肯定是越来越难。我大概说一下宇哥八套卷我得的分数,第一套114,第二套110,第三套100多点,第四套直接不及格,后面也有120+,也有100左右,也还有出现不及格,整体来说卷子真的挺难。

   最后说一下,做模拟卷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你会被虐得体无完肤,但你也会发现你的进步是实打实的。我第二年模拟卷整体均分在120左右,也会有几套题目考崩,直接不及格。但做模拟卷的意义不是说让你考几分几分,主要在于:
一是锤炼心态。让你碰到再难的题目也不会奔溃,到考场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心理暗示,真题能有多难,能难得过模拟卷么,一个良好的考试心态对于你的分数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是能够锻炼逻辑能力和运算能力。考研数学的考本质是什么 ?答案就两点,逻辑和运算(这是张宇老师说的,我是他的粉丝,哈哈哈),做大量的模拟题,能够极大地提高你的运算能力和逻辑能力。对于运算能力,如果你不出现运算失误,考研32年以来,80%年份你都以达到125+,剩下很难的年份至少也得110+。至于数学所体现的逻辑能力,主要体现在证明题(高数上册),比如中值定理,利用导数和积分解决一些物理模型问题或者进行一些抽象的推导,这些题涉及计算很少,主要涉及逻辑推导,找到突破口和解题方向,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所考察知识点集中在高数上册和线性代数的一些证明题。







  数学经验贴我也快写完了,作为过来人,我也想和学弟学妹们说几句:
  一、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看会的。
  二、真题模拟题套题的训练很重要,对于应试重要的是找到考试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无往不利。大家在做模拟题的的时候尽量把得分步骤写全,注意我说的是得分步骤,一般繁琐的运算过程可以在卷子上省略,免得看着太多,黑压压的一片,还不是得分点,又浪费时间。至于哪些是得分步骤,可以参考真题的判卷规则。考试是按点给分,没得分点写再多也没用。
  三、看视频是有帮助的,但很费时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处理,时间太紧,实在没时间不建议看视频。(看视频其实只是起到快速入门,最终对于知识点的把握,还是得靠不断复习和大量做题,这样才可以深刻理解)
  四、错题很重要,后期模拟卷刷题时,每周会留2-3天用于试卷的订正整理,你没好好订整理过试卷,就相当于白做。我推荐了很多模拟卷给大家,但是如果时间不多,可以少做点模拟卷,但是对于做过的模拟卷,一定要多看几遍,保证所有题都会做,毕竟质和量总得抓一个。
  五、不管你是怎么安排的,都不要超过两天不碰数学,特别是考前不要想着快考试了,就不做题了,看看知识点就好了。考研数学几天不做就会手生,我在考试的前一天,都在做模拟题。
  六、保持良好的心态。至于心态方面的问题,只有自己慢慢调节了。
  七、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确实,有的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速度会很快,基础也很好,他们做一遍全书,做一遍真题,总共复习数学就花3个月,还能考130,140,自己刷了好几遍也考不好。这里你得问问自己,刷了好几遍是真的懂了么?还是为刷而刷,来夸夸其谈的告诉别人,我全书刷了3遍了哦!!! 同时,这也是人与人前四年甚至十几年,在学习思维,学习习惯上与别人的差距,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并不能快速追上。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差距,不要盲目攀比。







2.5专业课:
对于专业课,我个人不是很有发言权,因为我是跨考。而且今年上海大学专硕的专业课很简单,考后大家交流,普遍都是1.5-2小时就把卷子写完了。我当时用了一小时40分钟做完,还完完整整检查了一遍。今年应该是近10年来专硕专业课最简单的一年。
上海大学专业课真题还是比较全的,直接淘宝搜索就可以找到。我在淘宝买了一套真题,买回来后看了一下考试范围,结合考纲看了一下出题范围。大家可以去上海大学官网下载2018年上海大学电子版的考纲。(2019年上海大学没有发布考纲,但是最终实际考试范围与2018保持一致)

专业课资料:

1、教材类:
材料力学(孙训方第5版上下册)、结构力学(龙驭球基本教程第3版、朱慈勉第3版上下册、李廉锟第5版上下册)
材料力学大家可以去B站搜索视频课,有孙训方老师教材的配套视频。(视频全称“西南交大材料力学全集”,UP主为“小大个”),这个视频不是上课视频,是西南交大录制的网课,没有杂音,看着体验很好。材料力学教材后面的课后习题我都做了一遍。
结构力学对于学弟学妹们来说,建议不要买李廉锟的教材,有龙老师和朱老师的教材就够了。两位老师的教材我也简单说一下,7月份的时候先看了一阵子朱慈勉老师的教材和他给同济大学本科生上课的视频,发现自己还是看不太懂,被结构力学虐的很快放弃了。然后买来了龙驭球老师的教材,配合西安交通大学张玲玲老师的视频(这个视频B站可以直接搜到,还可以倍速播放,西安交通大学的视频和龙驭球老师的教材是配套的),这段时间看一章视频然后紧接着看一章教材,大概持续了20多天,结构力学就过了一遍,发现结构力学并不难,哈哈哈。。。然后又看了一遍朱慈勉老师的教材,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发现朱老师的教材编的是真的好,和之前的感觉完全不同了,但是教材整体难度还是偏高,里面涉及的例题和一些概念有的会想很久才想通,但是很经典。而龙驭球老师的教材真的很基础,例题也很常规,解题步骤及其详细,适合基础不太好的打基础。
总结:两本教材建议大家都看看,如果你只看一本的话,建议朱慈勉老师的。对于两本教材后面的习题,就不要做了,看看例题就够了,抓紧时间多刷几遍于玲玲习题集和真题,而且我们还有材料力学需要复习。
2、习题集类:
结构力学(于玲玲第二版)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第二版、顾志荣)
于玲玲自然不用说,考结构力学都会用到他的习题集,这本习题集我做了两遍,但是我只是做了例题,没有做课后习题。网上有人售卖于玲玲习题集的视频讲解,要价还颇高。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购买,多看看,多想想,你会发现结构力学并不难。如果于玲玲上面的多数例题你都看不懂,还学要别人讲解,那你直接放弃考研,你绝对考不上的。
材料力学习题集建议大家购买,这本书真的真的很好,地位等价于于玲玲,习题集题都很简单,这本书看着很厚,但是做起来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大概只需要于玲玲1/3时间就可以做完。最重要的是这本习题集对于概念的讲解很详细,后期我直接看习题集,不看教材了,因为习题集上面有我所需要的全部知识点。(PS:顾志荣老师的习题集有10多年没更新了,网上售卖的多为打印版)

3、真题类:
我有2000年到2018年的所有真题,但是真题命题风格变化很大,早些年的没必要做,建议做近10年的。我做了2009年到2018年的真题,个别年份只有专硕没有学硕,但多数年份学硕专硕的真题都有。其实算下来也有15套以上的结构力学真题,外加还有3套材料力学真题,真题量对于我们来说够用了。
我有两个机构的真题答案,一套是我买的辅导资料自带的,里面有一些错误。还有一套是另一个机构的电子版真题答案,也有一些错误。但是两套资料交叉着看,错误就很好发现。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文章结尾处自取。
对于真题,就是反复做,反复看,至少两遍以上。把真题考过的知识点在于玲玲结构力学习题集上做标注,然后对类似题型进行强化专项练习,做到对上海大学专业课真题风格的熟悉,材料力学同理。

3 、考研这一路来的小感悟

(1)设定目标。我有一个很私人的看法,就是设立目标时,各科尽量往小了算。如果你自信冲着满分去,也请给自己设定130的目标。将目标设为150反而更难考上150,道理很简单:考场上心态会崩。 如果怀着考满分的心态去考试,上来一道选择题不确定,是不是就在心里给自己宣判了失败?那么之后的题目还可以发挥百分百的水平吗? 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千万不要“自视过高”,哪怕你真的很牛。

(2)知识的“冷藏”。 虽然不知道背后的原理,但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个很有用的小诀窍:看不懂、学不会的东西,不要 死磕,过一段时间重新看,就突然领悟了。 难免会遇到一个很难的知识点,比如数学复习的第一道坎:中值定理以及积分证明。刚开始接触, 难免要碰壁,说实话,是很难。但如果一直死磕这里,就不太明智了。其后付出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一下五柳先生对知识不求甚解的态度,大大方方的跳过去,也许等你的思维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回过头来,很多题目都是不值一提了。
另一个亲身感触是英语阅读。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你特别在意的时候,阅读正确率就是上不去,甚至往下掉。等你主攻作文、完形一段时间,回头再来做阅读:却做了个史上最好成绩。 特别注意:是“冷藏”知识,不是埋葬知识;是“不求甚解”,不是直接跳过。

(3)考研期间心态变化大,无非是过度的关注每一天的成绩,如:某一年的阅读正确率,某一次数学模考分,某一天的背书进展......我懂,无论我如何劝说你们:不要关注细微的成绩,那都无关紧要。你们都会特别在意。因为我也是刚刚经历过来的,我也知道作为一个考研党对于每日的成绩是多么的敏感与小心翼翼,哪怕我的学长与学姐在qq上告诉我:XX,不要关注细微的成绩,那都无关紧要。既然“不关注细微成绩”本身就是做不到的,那么我们只好去正确的面对这种心态。
很简单,在每一次因为一张卷子的正确率而陷绝望时,记住有一位学长告诉你:不要关注细微的成绩,那都无关紧要。我是一个过来人,你相信我。一个很可悲的事实就是,经验贴之所以有人看,是因为答主他们成功了。他们的故事是倒叙的,也就有了值得相信的基础。
我知道那些考上的学长学姐大多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正如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样在这里写着什么考研该怎么准备。但是考研结果给了他们以及我某种话语权。作为一个考研党,在孤立无援的前提下,我们只得求助于考上的学长学姐,甚至”迷信“他们的话,哪怕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我相信你”。
迷信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希望你最少也得“迷信”一位成功上研的学长或学姐的话(或是知乎某个你最中意的经验贴),因为有时候迷信不是让你愚昧,是给你一些坚持下去的希望。

(4)要摆出游刃有余的姿态。人这种动物,太容易被自己感动。千万不要故意摆出一副苦行僧的态度,早出晚归,好像老天爷真的会被你感动一样。你只能感动你自己。 努力永远不是一件需要时刻被察觉的特质,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是靠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付出与坚持。记住: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要保持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努力,超过生理极限的部分都是无效而可笑的。 以我为例,一战二战考研复习前期一直是6:40-7:00起床,事实上这也是我生理上能够接受的最早起床时间。曾经有段时间,突然陷入了与时间赛跑的怪圈,想要争分夺秒。每天6:00起床,就能多背几十个单词把。可事实是早起了半小时,面临着一上午没有精神,在自习室昏昏沉沉,反而没有学进去任何东西。 这是一笔很清楚的帐,千万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是与他人竞争而随意的逼迫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内努力,才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吧。

(5)排解自我,忘记来自身边人的竞争。考研本就不易,假若身边同学与你报考了同一所学校,那种滋味更难受。我们往往可以忽视来自外校的竞争,但面对眼前实实在在的对手却失了分寸。 在这里有我的一点看法,希望能有所帮助。不要把自己的目标过分地关注在“考上XX大学”,要去试着只关心“绝对分数”。比如我第一年报考西南财经大学,要是稳一点至少得考370以上,目标数学120,专业课120,英语65,政治65。第二年考上海大学,属于跨考工科,相较于经管学科而言,工科考个研究生简直太简单了,基本340就稳了(今年经管国家线都345。。。),数学120,专业课100,政治60,英语70。我的目标,绝不是超过别人多少分,排第几名,而是实实在在的要考多少分! 提高绝对分数,是完全个人的问题,我又何必担心他人呢?在心中问自己:要考多少分才能上?你有没有把握考上这个分数?如果回答是有把握,那就去考吧,你考你的研究生,没有人是你的竞争者。






4、考研党格局问题

  考研的时候,尤其是应届生,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总有一些人老是喜欢偷偷摸摸和你比进度、比时间,天天问你的复习进度,复习状况,而对于自己的复习状况总是闭口不提。对于别人的行为,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我们是没有资格进行评价的。但是这是考研,我想说这类同学说,他们的格局还是太低了。
  说实话,我个人是比较反感这类人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这种做事不太“光明”的同学,多数并没有考上研究生。真正的学霸,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同学,往往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状况,更加以“自己”为中心。比如是否跟上了自己制定的学习进度,自己最近学习状态如何?
  举个栗子:你连续做了5年英语阅读,错的较多,和同学比较正确率和复习进度,然后呢???除了收获一堆额外压力,可能你自己也不清楚这么做带来了什么。英语阅读错的较多,自己就要找原因解决这个问题,词汇不够还是阅读方法有问题?词汇不够就多背单词,没有词汇量就想学好英语犹如建造空中楼阁搬不切实际。总归自己找到失误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优化,而不是骂一句,CTMD英语真难,然后开始做下一篇阅读。

四种格局:
一度格局:不甘堕落却又不思进取。
  不努力,在自习室玩手机、看动漫,在玩了之后无比悔恨,但到了学习时依旧会沉溺于自己的惰性。 我特别讨厌人性中软弱的部分,尤其是自怨自艾却又不作出改变的人,最最讨厌的是“早知道我当时……”“如果我能像你……,也能……”这种言论。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年人最让人瞧不起的一种行为,希望有这种做法的同学反省一下(此时学长敲黑板划重点)。
二度格局:迷之优越感。
  这种同学一般很努力,但是他们对于学习往往虚有其表,喜欢攀比,喜欢比进度,往往想通过比你进度快,比你学的多来获得某种蜜汁优越感。一个高数知识点,你可能看了两天才搞明白,一本习题集可能反复做了两个月才做完。但大家一起讨论学习的时候,他们更加倾向于说我半天就搞定了那个知识点,我一个月就刷完了那本习题集,是你太菜了,这么慢。同时他们往往不会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这种人一般都很水,从考研结果就能看的出来,往往定了很高的目标,结果灰溜溜走了调剂或者直接参加工作。

三度格局:打鸡血且用力过猛。
  他们一般很努力,但只关心自我。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每一个考研党都是他的竞争对手,他们可以熬夜学习到2点以后,一定要比同学学的多,学的久。同学在玩时他们更要学习,快感成就感更加强烈。他的眼里只有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数。他们过分的关注别人的进度和水平,无非是想要获取某种安全感,以及“获胜”的快感。但由于支撑他们前进的是一种比较扭曲的心理,因此这类同学很容易迷失自己,忘掉真正重要的事情,陷入互相比较的怪圈,而忘掉了要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己的成绩。在遇到困难时,也往往会缺少身边朋友的帮助和支撑自己的足够强大的内心。

四度格局:努力且一起进步的人。
  我认为这是最理想的考研人的状态。拥有与他人共同进步的人是不缺朋友的,他的复习过程也是充满快乐的。我在考研的时候就遇到过2位这样的小伙伴,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不懂的数学题就问他们,他们又不懂也问我。每晚从自习室到公寓这1.5公里的路上就讨论今天的学习状况,或者今天自己碰到的趣事,那段时间真的很充实,很值得回味。人就是群居生物,你自己永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独立自主,和朋友在一起
往往会让你获益匪浅。




  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学长期待在2020年上海大学校园遇见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

帖子

5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50 元
注册时间
2019-7-2
发表于 2019-7-7 1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专业课资料用前年的可以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20 元
注册时间
2017-9-14
发表于 2019-7-8 1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今年的大佬,经验贴都写的这么有水平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8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78 元
注册时间
2017-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y深蓝 发表于 2019-7-7 19:32
学长,专业课资料用前年的可以嘛

可以,但是最好有最近两年的真题,最近的真题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8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78 元
注册时间
2017-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用的资料截图!!!
捕获.JPG
初试第一截图修改版.jpg
Screenshot_20190707-14460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8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78 元
注册时间
2017-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在考研帮或者其他渠道认识的学长学姐,大家一定要注意甄别,有相当一部分是骗子,他们可能不是目标院校的在读的学生;当然也可能是考上的学长学姐,但是非常无良,素质极低。

我去年就碰到了后者,此人已考上且专业课较高,一加好友就不停推销资料,问其他的都显得很不耐烦。而他的资料全是网上搜集的电子版资料,没有经过任何整理,截图来看几乎没有啥价值,还不如淘宝买真题送的电子资料,要价还相当高。我当时犹豫了就不打算买,之后那人居然删了我好友,我QTMLGB(原谅我爆粗口),所以有的学长学姐来发帖,目的就是来骗下一届学弟学妹的钱,且他们自身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

如果你们加了好友,多问问目标院校专业课方面的知识,比如考试范围,复习进度安排,所用资料等,如果对方能够耐心解答,一般人都不错,如果上来一直推销资料,很可能是骗子或者那种只想捞钱的已上岸的学长学姐。

我所说的适用于考任何学校任何专业,不止上海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 元
注册时间
2017-9-3
发表于 2019-7-8 2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也是跨考土木,专业知识不足,想问复试中影响大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34 元
注册时间
2019-3-6
发表于 2019-7-12 1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专硕和学硕该如何选择呢?难度系数会不会相差很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3-29 04:07 , Processed in 0.049811 second(s), Total 10, Slave 10(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