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4977|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理] 从英院到数院,从344分到433分,来看看我走过的弯路

[复制链接]

1

主题

39

帖子

17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77 元
注册时间
2017-7-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郝浩学 于 2019-3-22 12:55 编辑





    原谅我起了这么个没有营养的哗众取宠的题目,既然费心思写了讨论贴,就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发挥出一点价值。我是来自财经院校的一名英专学生,双学位金融专业,今年报考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金融硕士。本文架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大家可自行根据需求选择性阅读

    (一)基本情况
    (二)各科思路

    • 专业课参考书目
    • 数学三复习历程
    • 政英见缝插针
    (三)院校选择
    (四)小方法论

    • 即时反馈,及时回顾
    • 限时训练,有效记录
    • 问题导向,输出巩固
    • 心态为王,身体要强
    (五)其他推荐

    (一)基本情况:
    20*年,报考北大数院应用统计专业,总分344分,专业课103,数学102。复习周期:20*年7月2日至初试,前两个月在家,后边就回学校了。
    2019年,报考北大数院金融数学专业,总分433分,数学141,专业课138,英语80(小作文5.5,大作文14.5),政治74(41+33)。复习周期:2019年7月5日至初试,全程在考研寄宿学校自习。
    日期记的蛮清楚吧,因为复习的时候有每天写回顾总结的习惯。所以这里头写的东西都是参照自己的回顾本,把自己走过的弯路和绕出去的思路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形成自己的复习思路。

    (二)各科思路:

    1、专业课参考书目:

    (1)指定书目:《概率论》何书元,《数理统计学讲义》陈家鼎,《金融数学引论》吴岚
    [三本书必然做全程参考,每一轮复习回归到这里。争取搞懂每一道习题,尤其前两本,课后题全啃下来还是要费些功夫。建议陈书可以稍晚些看,拿茆书打下底子。第一年啃的时候我连示性函数都得百度才能理解…但后期反复看陈书发现不少宝藏,基本每次都能发现点以前忽略的东西。]
    (2)练习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
    [是打基础使用的课本和习题,都搞扎实了已经可以拿到很不错的分数]
    《概率论基础》李贤平
    [题目和茆书有重合,但极限部分讲的很不错。这本书的编撰结构帮我更新了一下概率论的知识体系。而且那本习题指导上有很多小故事哈哈哈,累的时候翻一翻用来休息很不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陈希孺
    [陈老的书重视对于概念的理解,一层一层剥开讲的透彻,不过有人可能会觉得啰嗦,习题还是值得一翻,尤其解析里会看到不少精妙的思路]
    中科大历年真题汇总
    [冲刺阶段重要参考,是在科大科院考研网上买的,厚厚一本。尤其UMVUE求法和假设检验部分对解题思路有很大的启发]
    (2)拓展书目:
    《Statistical Inference》George Casella
    [宝藏。中文名叫统计推断,有能力建议直接看英文,可拿来做查阅用。习题也是宝藏]
    《参数统计教程》韦博成
    [重点做了估计和检验的部分,*年金数有道真题是上面的变形。与中科大真题结合总结出了解题思路]
    《线性模型引论》王松桂
    [这个没咋看懂,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但对理解陈书线性模型部分大有裨益(不看也行)]
    (3)视频:
    专业课看过台湾交大陈邻安老师的统计学和高等统计学,百度搜索“国立交大公开课”就能找到;还有,何书元老师的概率论课程,挑着自己薄弱点看的。
    (4)真题:
    真题是最值钱的参考资料。数院的真题还是珍贵些用。期间,感觉中科大、中山、华师、上财、复旦的真题也蛮有研究的价值。还参考了北大经院和光华历年真题的概率统计部分,但侧重方向有所区别。

    2、数学三复习历程:

    我的数学启蒙老师是李永乐和张宇。我也算是一路听着“狗减sin狗”和狮子王故事长大的孩子。如果非要说如何从零开始,那还是先掰扯下个人的知识获取习惯。之前在我的认知里,应试有两种思路,一种疯狂参考不同的书目,囫囵看过,前后印证,应对不同的题型让自己形成答题反射,另一种抱着本全书啃上四五遍,跟师傅学一门功夫见招拆招。
    那么,从零到一我选择的是前者,*年7月份的前三个周,每天一章李永乐的全书,拿个本子写下重要的定理公式,做遍例题,会的就自己写,不会的就抄下步骤,努力去理解。回顾整个考研之路,那三个周大概唯一算的上辛苦,每天看十个小时左右的数学,喝咖啡喝到扶着马桶吐,把公式和定理贴满了台灯,卧室墙和洗漱间的镜子。做不出题来心态很不平稳,老妈静悄悄进屋送个水果都要被我吵一下然后把门反锁。
    但也总算对数学有了大致的框架性理解,然后就是填充上血肉的过程。我的复习思路是交叉向前推进,新学线代的时候,那就拿宇哥的强化视频把上周学的微积分巩固一遍。依此类推,滚雪球一样一本参考书结束就上另一本,在九月份之前还做了刘书田的《微积分解题方法及技巧》,部分全书的配套习题册,660题的选择题部分(前期参考书选的有点问题,这三本书都把我安排的明明白白…)。囫囵吞枣,就谈不上消化的了,自此似乎走上一条错误的数学复习路径。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看书做题速度很快,但其实真正掌握的程度非常有限。十月上真题之后,穿插着又看了李正元的全书和毛纲源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到了考场上,才发现自己对题型的应变思路压根儿没形成(可能给自己批改真题卷和模拟卷不够严格..),化标准型用正交变换就是搞不出来,最后一刻想起该用配方法,结果就只能在卷子上写个“这里要用配方法”,然后看着卷子被收走。
    啰里吧嗦写上述过程是想说,没必要追求“我全书刷了几遍”,“我看了XX本参考书”,“我做了XX套模拟题”这样的成就感,这样感动得了自己感动不了阅卷老师(说真的,也劝退不了竞争对手..)。心中是要有个进度条,但那个进度条展示的该是是对自己现有知识结构和题型储备的认知,是一张3小时150分的卷子能有把握拿到多少分。也没法否认第一年“博览群书”给自己打下了基础,但有机会重新开始还是会对参考书有所侧重,重心放在知识本身,另外,一定会更早开始复习。
    第二年使用资料的策略是,以李正元全书为主,每一轮复习回归李正元全书。习题类的资料照做,但不贪多,七八月份挑着使用了660题,张宇一百题,汤家凤*00(前两本重点做,一个管选择填空,一个管综合大题)。9月2日开始,一天真题一天模拟题向前推进。真题也做了数一数二的题,模拟题分为三类,综合训练用(找找抓耳挠腮的感觉):16-*年的超越五套卷,张宇8+4和李正元400题去年做过看了错题;基础性训练(锻炼自己快速完成且不出错的能力):汤家凤八套卷,李永乐6+2,高教模拟卷*&19,共创*年;选择填空限时训练(有段时间小题丢分率较高):张宇19年8+4,李林6+4。这次不再有必须刷完某本参考书的执念,而是依据真题的检验结果明确自己需要何种训练,具体思路见“小方法论”。

    3、政治英语见缝插针

    政治英语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英语专八通过(ji ge),考这个分数确实有点丢英院人的脸。第二年除了每天做真题保持手感,重点搞了一下作文,但结果不太满意。做阅读时有个值得记录的小习惯,会把错误分成三类:单词,语句,文章逻辑。前两者会抄下失误的点进行背诵,逻辑问题自己把陷阱点总结了一下(买张剑真题赠送的那些黄皮的玩意儿真的很不错!)。每一套真题限时45分钟完成四篇阅读,照这三类统计得分,列了一张excel表来记录所有的真题得分情况。第一年新题型扣了八分,今年重点了突破一下,买了套专门的新题型书来训练,总结出一套答题思路。
    政治第二年的策略是以大纲解析为重要参考,前前后后在不同阶段看了三遍(最后一遍只看标记内容),照着风中劲草记忆。另外,搞到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模拟题,大概有四五十套的样子,专门准备一个本子,将丢分点分成两类:记忆不牢和分析有误。前者记下对应的表述强化背诵,后者就像做数学题一样,跟着腿姐的思路,总结出一些“一看到…就要联想到…"的东西来。后期也总结了一下“有误导性的错误说法”,以及“初看觉得不大对的正确表达”。做政治选择总是免不了多想,所以最后分数也不算太高,但也算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分数(数学:130;专业课:120;英语:总分80,客观题上50;政治:总分70,客观题上40)。
    会刻意避免自己在政治英语花太多时间,大块儿时间都是给数学专业课,早读和晚上学累的时候拿出政治英语看一下。有段时间为了训练自己英语真题的答题节奏,会把做阅读的时间放在午休之后。视频也是找休息的时间和吃饭走路的时间听,这个要看个人习惯,我是觉得单纯看视频会产生自己很勤奋的错觉,但不否认视频对于思路整理的重要性。徐涛的强化听了两遍,还听了一下腿姐的刷题班,一开始下载好用*lc播放器倍速听,后来办了个流量套餐用b站听哈哈。英语有段时间用“艾宾浩斯笔记”记录下每天背段真题里的文章,收获蛮大;政治后期使用了“讯飞语记”,把考研帮上的肖四肖八总结复制进去,就可以走路的时候倍速听语音朗读,反复巩固。

    (三)院校选择
    “为什么要选择数学学院的金融?”复试时候被老师问到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很多遍。但似乎一句“想用统计学知识更深刻去理解金融”不足以表明决策过程。第一年7月份开始时是抱着考北大经院的心思在复习的,专业课参考书目都已经备好了。魔鬼三个周学数学的时候,也稍微穿插看了一点公司理财和投资,但稍微感觉自己并不想学习六个月这些内容。当时在论坛上看了一英院学姐跨考应统成功的例子,就生出了这苗头。想到自己没有数学底子,要想在金融领域深入,似乎学两年统计还是蛮有必要的。正好当时在看全书,就略过概统部分,买了本茆书来试下水,学着感觉还挺带劲儿,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年转到金数的决策过程就明确一些了。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能够上岸,想到自己哪怕进入应用统计也是会选择金融统计,而学长说金数和金融统计的课程重合度还是蛮高的,另外专业课方面,金数多的一本《金融数学引论》也不会对分数起过大影响。因此就是二选一,我就调出了16、17、*的数院初试成绩,参考了一下历年报考人数,比较了一下两个专业前二十名的总分和数学专业课分数,八月份时候买了本金数的书学学看,然后花一周时间做了决定。当时也是有所后怕,因为金数*年分数线350,担心今年会出现扎堆报名的情形。但在决定之后,就明确告诉自己,只管复习,不再动摇。关于北大应统金数以及叉院的大数据对比, 考研帮有位前辈分析的比较全面, 大家可以翻出来看看。
    很多人会说“对考研而言,选择比努力重要”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选择的时间应当有所限制。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搜集足够多的辅助信息,做出选择之后那就不要再四处张望,闷着头付出配得上的努力,也就没必要因为结果质疑之前的选择。

    (四)小方法论

    这里是蛮多虚头八脑的玩意儿,但都是自己在每日总结里反复校正过的,对自己至关重要。每个人*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复习思路,记录一下自己的小方法论,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就更好了(原谅我的强迫症,每条标题都特意起了八个字)。

    1、即时反馈,及时回顾
    从制定计划开始说,当时看了一篇知乎的帖子:计划的制定要遵循SMART原则,计划要满足具体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与其他目标有一定相关性的(Rele*ant), 具有明确截止期限(Time-bound)的。第一年也有阶段性的规划,但总是某个阶段临近结束才会更明确自己的进度。也许是因为完整经历了一轮,第二年但凡每天制定计划,都会有个进度的概念在。学习一个专题,就必须有当日或者隔日检验学习结果的机会(measurable),每一轮复习结束, 也必须有一次高标准的模拟考来自我审查,以此来跟自我感动相抗衡。
    及时回顾要有多及时,还是之前交叉验证的思路,这周学习概率论,就会在晚上穿插复习上周学习过的统计学,复习周期不会超过两个周。回顾的时候不能把错题当作错过的题,会有意避免回忆思路,而是重新思考看自己的思考路径成熟没有。还有,最好用笔做题,出声背书。11月17号之后就没再用过回顾本总结,每天拿练习本做错题,用康奈尔笔记法分区,直接在上边概括学习内容和薄弱点。
    英一某篇阅读有这么段话:Delibrate practice entails more than simply repeating a task. Rather it in*ol*es setting specific goals, obtaining immediate feedback and concentrating as much on technique as on outcome.

    2、限时训练,有效记录
    限时不必多说,考研是要在三个小时的约束下拿到更高的分数。所以一切技能的施展要在限时的情况下进行,尤其做一套卷子,更要训练自己的取舍能力,以及能够在结束铃临近的高压下冷静思考。当时从淘宝买了个15块包邮的计时器还蛮好用的。
    有效记录,除了上边提到政治和英语会对失误进行分类整理,数学也做过类似的excel表格,把真题模拟题分数分类记下来,每周进行总结,甚至还会每周给自己定个小激励,比如说这周如果均分上130,就能在休息日晚上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否则就只能看徐涛。错题记录的有效性在于,重做的时候能有效检验掌握程度,可以把答案写在反面或者另一个本子。回顾时还会对错题进行二次分类,按题型再整理一下做个索引。笔记记录的有效性在于,不是单纯的抄书,而要记下自己的新收获,疑惑点,或者依照当前理解能画出来的知识结构,之后再看或许会用一个完全不同的逻辑进行梳理。
    在我的认知体系里,熟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卖油翁那样,熟能生巧,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是对不同题型的理解,大概是“一看到…就想到使用…”的应激反应; 第二层是庖丁解牛,能够将一道题目打回原形,回归到知识点本身,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和自己之前做过的题目联系起来;第三层是温故知新,不只限于题海训练, 重看课本也是这样, 能够每次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甚至说强迫自己在写每日总结时, 能实打实地写出一点新收获。

    3、问题导向,输出巩固
    "问题导向" 的概念源自*年光华经验贴合集里头“忘川”学长的总结, 原话是“定时不如定量, 定量不如问题导向”, 深以为然。 一味攀比每天坐在桌前十几个小时着实意义不大, 整个考研的过程都在和虚假勤奋做抗争, 每天写总结时认真拷问自己, 今天真的有所收获么?对于制定计划也是这样, 比如说我就告诉自己, 今天下午要以茆书为主弄明白UMVUE的构造思路, 可以参考科大真题韦博成参数统计等资料. 执行的时候就会更为高效且具有目的性, 也不会过多关注时间的流逝, 学起来会轻松很多。形成一个思路框架, 可以在之后的训练中继续更新。
    "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考研第二年最大的突破在于整理了专业课笔记, 整理时激励自己绞尽脑汁的方式就是反复问自己, 假如拿这本笔记给学弟学妹看, 他们能只参考笔记就对考试应对自如么(虽然字太丑并不会真的给学弟学妹看,贵在梳理的过程)。事实证明, 这样的思路行之有效, 写了两本, 一本针对知识结构,一本针对解题技巧。最后一个月冲刺, 其他资料仅供查阅, 只看笔记就能完成几轮高效的复习。 另外, 还尝试自己讲解梳理专业课内容并进行录音, 但没有坚持下去, 对于数学类科目还是不大适合。

    4、心态为王,身体要强
    二战可能会更惧怕失败吧, 但我倒觉得会因为完整经历过一遍而更坦然一些, 只要保持心态的平稳, 就能迸发出很大的力量。 *年初探统计学,对知识的新鲜感滋生出不少虚无的东西, 以至于专业课考场上面对最后一个大题手足无措时, 还慷慨激昂地(傻不拉叽地)写上了北大国际数学中心一道门上的对联“天道几何, 万品流形先自守;变分无限, 孤心测度有同伦”, 不知道如果报考中文院会不会稍微多给一丢丢分数。第二年就务实一些, 就从应试角度出发, 力争将分数考到更高, 也撕去桌子上贴的一些励志小纸条。到了后期开始学着跟自己和解, 忘掉目标分数, 不再有所期待(forget expectations & embrace imperfection), 就只是坚持完成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然后心满意足地睡觉。是的, 考上也不会一步登天, 考不上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这样想总归能收获点超出考试本身东西。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固定的生活节奏有利于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尤其身体锻炼要跟上。 一坐就坐上十多个小时, 还是要每天抽出二三十分钟啥都不想, 就运动一下出点汗感受自己心跳加速。Study hard,play harder,我认为高效休息才能更高效地学习。适当看个电影,看个搞笑的综艺都是不错的宣泄途径,但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总觉得会更累,其实去跑个五公里舒舒服服洗个澡放松的效果更好一些(去按个摩也很不错)。

    四)其他推荐
    上头写了老些,大多都是应试技巧。说真的,未免有些糟蹋实打实的知识。还是很希望大家能享受整个考研的过程,享受认识自己走出舒适圈的提升过程,感受统计学和金融的魅力。还看过不少东西让我超出考研本身去思考,一并推荐给大家。(当然,准备初试就是要认准分数)
    1、b站3blue1brown的视频,深入浅出讲解数学的逻辑,线代尤其棒。
    2、20*年北大经院经验帖合集,20*年北大光华经验帖合集,前辈们很多话让我找到复习节奏的同时,也激发了我其他方面的思考。
    3、陈希孺先生的文集,数理统计简史等。
    4、准备复试的时候,用xmind+onenote做知识管理,感觉不错。
    5、西南联大纪录片。

    “来者如临高山,往者以观逝水”,诚然如此。祝大家都能收获配得上自己努力的结果!附张北大官微截图共勉。

    [广告时间]这两年找应统和金数的学长(姐)买了两次资料,包括笔记,指导教材课后题答案,真题答案前辈们都整理的很好。自己有整理的习惯,上文提到的一些资料也都放在了一起。后面我也会考虑,把所学的概率和统计再梳理一遍。资料只是辅助,还是看个人需求,有问题要交流随时欢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

    帖子

    151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49 元
    注册时间
    2017-2-18
    沙发
    发表于 2019-3-23 0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真的超级棒诶,为你疯狂打电话![拍手][拍手][拍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

    帖子

    151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49 元
    注册时间
    2017-2-18
    板凳
    发表于 2019-3-23 0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煮青蛙 发表于 2019-3-23 01:00
    你真的超级棒诶,为你疯狂打电话![拍手][拍手][拍手]

    又看了一遍,真的是赞叹实至名归,天道酬勤[拍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59 元
    注册时间
    2011-9-29
    地板
    发表于 2019-3-23 08: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太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9

    帖子

    17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77 元
    注册时间
    2017-7-14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煮青蛙 发表于 2019-3-23 01:09
    又看了一遍,真的是赞叹实至名归,天道酬勤[拍手]

    实至名归就算啦哈哈哈,等下周放榜之后我要再补一个复试教训帖[不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9

    帖子

    17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77 元
    注册时间
    2017-7-14
    6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祈音激打 发表于 2019-3-23 08:20
    太厉害了

    谢谢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帖子

    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68 元
    注册时间
    2017-9-27
    7
    发表于 2019-3-23 11: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好了 祝学姐顺利上岸!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9

    帖子

    17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77 元
    注册时间
    2017-7-14
    8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hingi 发表于 2019-3-23 11:24
    写的太好了 祝学姐顺利上岸!

    哈哈哈哈,是学长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4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47 元
    注册时间
    2018-2-8
    9
    发表于 2019-3-23 12: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hingi 发表于 2019-3-23 11:24
    写的太好了 祝学姐顺利上岸!

    噗哈哈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帖子

    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68 元
    注册时间
    2017-9-27
    10
    发表于 2019-3-23 1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看]啊 祝学长上岸!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免责声明:所有帖子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考研论坛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请务必遵守中国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考研帮的用户守则,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氛围,谢谢您的合作。
    电子公告服务(BBS)电信业务审批[2003]字第798号 / 因特网信息服务(ICP)电信业务审批[2003]字第936号 / 京ICP备0903263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151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aoyanbang@tal.com | 广告投放与宣传QQ:64901448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4-4 15:11 , Processed in 0.078745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