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4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厦大汉硕380+经验贴

[复制链接]

6

主题

39

帖子

154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2 元
注册时间
2017-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经验➕还愿贴。说好要是考上了我就来发帖,所以也算是一篇还愿贴啦。(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显示我有不良信息不能发布,能发一点是一点吧,完整版可以围观一下我的围脖)

初试成绩 381,排名第五。政 72,英语 78,专业⼀ 121,专业⼆ 110。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9

    帖子

    154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2 元
    注册时间
    2017-1-2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专业一汉语基础:121分】
    1、《现代汉语》
        和学姐说的一样,这本书主要是靠两个方法:认真研读+刷题巩固。我在备考的过程中,觉得需要三个方法:认真研读+刷题巩固+建立系统框架。第一步(3—6月):地毯式地看透上下两册的所有知识点,不留任何死角的看,觉得容易看走神的话,可以试着做做笔记,也可做做配套的习题,比如核心考案等(错题记得记录进错题本)。对于语音和语法这部分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推荐看看**老师国家玮的视频课(用加速器1.5倍加速看)第二步(暑假):结合厦大真题,将考点归纳出来,你会发现很多题目是每年必考的,这就需要你特别注意这些地方,可以把历年考点标注在书上,或是用A4整理,都可以。第三步(9—11月):这时候对知识点已经是很熟悉的了,可以开始做思维导图,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按专题做。做思维导图非常有用,不仅能理清思路,更有利于记忆。我现在看到我思维导图app中自己做的一个个导图,特别有成就感。这一阶段可以在掌握好厦大真题的基础上,广泛涉及全国高校近几年的真题,我刷了一本17年各校的专业一题目(注意总结错题)。在真题中巩固知识点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第四步(11月—考前):结合自己做的思维导图,系统地将知识点进行记忆背诵,结合最近几年的厦大真题进行大总结。比如17年的简答题出现了很大的改动,主观题增加了很多,考了造字法、偏误分析这一块。我就拿着A4整理了一些大题模版。思维导图、错题本、还有那几张大题模版A4纸在考前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你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需要掌握的地方,自己还有遗漏的地方,不需像别人一样拿着一本书和厚厚的笔记狂背。所谓把书读薄,就是这样吧。
    2、《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教程》
        参考书上列的是《语言学教程》,但做了历年真题以后,发现很多考点出自《语言学纲要》,所以最好两本配合在一起看。分析真题以后,发现这部分的考点基本都是填空题。所以我用了几张A4纸将历年考过的语言学知识整理出来。这部分的真题重复率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总结非常重要。
    3、《古代汉语》
        11月中旬开始复习,首先按照真题中的出题特点,把通论部分的知识点分类别整理出来,比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结合历年真题句读部分的篇目,有重点的复习,看译文,标注释,有时间多读一读培养语感。但是今年并没有考到一二册的篇目,那一篇文章出自哪儿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虽说没复习到,但是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语感对于句读和翻译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9

    帖子

    154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2 元
    注册时间
    2017-1-2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10分】
    1、中国文化、外国文化
        这一部分应该是今年这400个考生心头的痛吧。什么大本钟的另外一个名字是什么、第一部人和狗的故事的书是什么。当时看到这不会的几十分的文化部分的时候,我听见了考场中无数的叹息声,我也慌张了一分钟,随后我马上调整,在心里对自己说“400位同门们应该都这样吧,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抓住能抓住的部分。”整个专业二的填空选择判断我只用了40分钟左右,因为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专业二真的很实在的。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因为前面有几十分是不确定的,所以这部分写的格外用心,我还自己用铅笔画了线(后面擦掉了),写得那叫一个工整。我当时在考场上就给自己进行了估分,没想到估的一模一样。
        中国文化强烈推荐《中国文化要略》配套的考研笔记,还有厦大教授自己写的那本《中国文化》。厦大特别青睐于中医、道教、儒家等这些知识点。所以我还自己做了一本活页笔记,分中医、道教、佛教、儒家、饮食文化等等专题,把书上看到的,微博上看到的,生活中听到的,别的院校考到的,都记录到这本活页笔记中,不断补充,不断背诵,按照艾宾浩斯曲线背诵。这本笔记我从7月份开始做,每天都在积累,很有成就感。
        外国文化范围太广了。今年外国文化的题目基本出自《一站到底》的题库,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大家可以在复习的空余时间刷刷《一站到底》。但要提醒一点的是,这些分是不好把握的,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上面,否则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2、《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一定要把真题辐射到书上相应的知识点中去,这样你就会明了厦大这一部分的出题风格与出题重点。比如第一章内容虽多,但很显然没出过题,你就不需要背了。但不能仅局限于历年的考点,今年的填空题基本都是新的知识点,但都是出自于重点篇章。
        *背诵内容多,可结合书本,同时利用思维导图记忆。
    3、《当代教育学》
        这门课性价比不高。我只用了两个星期,因为最后来不及看了。我就参考了学姐的经验,把历年厦大专业二真题中教育学的部分+书上小灰框的知识点用两张大A4纸整理出来,然后背诵。
    4、《跨文化交际》
        这本书极具厦大特色,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考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考不到。没有重点,因为都是重点。和《引论》一样,我先把历年考点用五颜六色的笔在书上标出来,然后用我学姐整理出来的挖空填空题进行背诵,后期在学姐的填空题中补充了自己认为可能会考到的点。可是今年填空题我好像没回答上几个,但是选择题和判断题我可以保证是全对的。
    5、案例分析
        听了学姐的经验,看了几篇叶君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在淘宝上买了一本《案例分析》,按照不同的专题整理出了相应的答题套路。可是今年的题目不在套路范围内,于是我开始放飞自我,想到什么写什么,但一定要注意把字写得整整齐齐。能结合到引论的地方、能用到专业术语的地方就尽量用专业术语。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

    帖子

    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2
    K币
    49 元
    注册时间
    2017-9-12
    地板
    发表于 2018-4-5 21: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姐,那本厦门大学的《中国文化》全称叫什么?为什么淘宝搜不到...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3 17:38 , Processed in 0.036326 second(s), Total 7,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