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6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 暑假背书备考经验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5

帖子

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54 元
注册时间
2017-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0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到了一年暑假,遥想前年的暑假,过得也是跟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一样,又热又着急.不过,我现在已经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生狗一枚,想着来跟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备考经验和感受.

    对于统考的参考书目,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不过我分享一下,我的看书的心得.
    首先看的必然是<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其次是<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师大出版社),然后依次是《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人教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教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师大出版社),《社会心理学》(候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自然不是看一边就记得住,看得懂的,是要反复阅读,理解。那这个看书过程中就一定要慢下来,静下心来,不要只图速度。由于知识内容庞杂,当我们按顺序过完一遍的书,甚至是背完一遍书的时候,我们也难以一次性记扎实。当然后期,巩固的策略有很多,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体会(想联系我的参见Q号:二七七一六五七零零):
暑假看书一定要慢下来,如果看书在理解初期或者是背书初期的时候,任务特别多,英语政治任务重,或者是暑假快过完了,一边还没有看完,看完一边又忘了,形不成体系,我的建议是 阶段重复以前看过的知识,然后按照过书的顺序继续下去。意思就是 看书的顺序是不变的,我们还是要一边一边的过,但在看得过程中穿插回忆,重复。比如,当我们看试验心理学一些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回忆普心内容。关于《心理物理法》这一章时,可以回忆普心中的《感觉》中关于感觉测量的内容,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的理解,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定义,关于感觉量与物理量的三大定义律等等,都可以回顾。如果没法直接回顾条文的话,可以回顾个大概,甚至是回头翻书看一遍也好。这样,可以大约认为同样的知识,我们过了两遍,也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加深。
个人觉得这样看书,既不耽误我们看书的进程计划,又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分散时间进行零碎的记忆,个人觉得比艾宾浩斯的记忆的天数好坚持,而且心理负担相对较小。这个窍门,也算是方法,不仅在大家前期看书的时候好用,等到后期十月份、十一月份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它的另一个好处。
就是我们在这样看书的情况下,《普心》或者是其他一些先前看过的知识,比如统计的分析数据的方法,就变成了先行组织者策略(一种引导性材料),所以 我们要先看《普心》《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这两本是基础,看着两本一定不要图速度,在于质量,非常重要。看好了这两本书,我们在之后学习其他书的时候就有了联结。
我们在这种先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再学习新内容的时候,一是有利于我们认知同化与生成,新旧知识更利于发生联结,也就有助于记忆;二是新旧知识就有了对比,我们可以区分比较相似的内容,比如在学习《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理论时,可以对比《普心》中动机的理论,这样就可以看出细微的差别,防止后期背诵阶段的混淆,这也是从不同方面理解同一知识,着眼于知识的不同方面,有点类似于斯皮罗的随机通达教学。三是利于串联学科间,知识间的有意义的联系。现在考试取向,不再是单一的考察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在于考察多方面知识的联合或者是知识的单方面。如果我们只是一道题一道题的去记忆的话,也就是答个简答题,或者是部分综合题。如果按照这种形式背书的话。到冲刺阶段的时候,有利于形成真正的知识结构。后期形成知识结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先前知识的联结,灵活背诵。关于更多背书经验见链接(链接:http://pan.baidu.com/s/1pKMuN3d 密码:28k1)
那对于以上,我想要特别说明的是 虽然都是回顾以前的知识,但是回顾时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1、回顾相同的知识,做相同的理解,互相影响,进而加深。例如:再看《实验心理学》中注意的实验时的关于注意的理论与普心中的理论是一致的,互为补充。我们理解了注意的实验原理,也就理解了注意理论的重点。更有利于普心中理论的背诵。


2、回顾相似或有关联的知识,进而区分,加深理解。例如,普心中关于动机的理论与教心中学习动机的理论,有重叠,也有区别,更助于重新组织内容,对比记忆。发心中关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的形成因素和矫正或促进训练可以与社心中的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相比较,是包含与被包含,但在答题表述上易混淆,要多对比区分。


3、多多回顾,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利于形成学科体系。当我们在前期回顾的多了,我们就可以讲学科之间串联起来,形成大的知识体系,利于学科结构的掌握。

    真是不知不觉的写了好多,对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可以用在单本书之中的知识串联。总之,看知识的时候是要多想,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打这么多字好累,本来还想分享备考过程,就在之后的帖子中分享吧。今天先到这。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6 00:38 , Processed in 0.032361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