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5794|回复: 28

[社科] 北大社会学老师推荐书目

[复制链接]

5

主题

53

帖子

1176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176 元
注册时间
2016-7-11
发表于 2017-4-1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于很多人问我北大社会学推荐阅读书目,我大致整理了一下课程大纲,有西方社会学理论(李康)、劳动社会学(刘爱玉)、发展社会学(周飞舟)、经济社会学(陶林)、人口社会学(马戎) 等课程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我所列的只是书单,最近要写毕业论文,没时间整理文献,所以还麻烦大家自己想办法找到这些书。
一、           国外社会学学说(李康)
课程名称  国外社会学学说(下)  北大社会学大二上  任课教师 李康linran@pku.edu.cn  周一、四3-4 文史楼219
第二学期(13年秋季)授课进度
915   周一  1  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
918   周四  2  帕森斯   TalcottParsons I
922   周一  3  帕森斯   TalcottParsons II
925   周四  4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默顿RobertMerton

VS. 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科塞Lewis Coser、达伦多夫RalfDahrendorf]

929   周一  5  米德     GeorgeHerbert Mead 符号互动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109   周四  6  戈夫曼   Erving Goffman
1013 周一  7  常人方法学 Ethnomethodology
1016 周四  8  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霍曼斯GeorgeHomans、布劳Peter Blau
1020  周一  9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
1023  周四10  哈贝马斯  Jürgen Habermas   [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自学]
1027  周一11  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030  周四12  埃利亚斯  Norbert Elias
113   周一 13  福柯  Michel Foucault
116   周四 14  布希亚  Jean Baudrillard
1110  周一15  鲍曼  Zygmunt Bauman
1113  周四 16  大学、知识分子与自我:从古典精神到新媒体时代
文献指南  
推荐教材(按人物专章讲授)
·《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主编,高等教育2006  [传统教材编排,利于整理背诵,格局比较陈旧]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当代部分),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2006
·《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贾春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八至十三章,较陈旧但利于背诵]
推荐史论(按范畴流派勾绘)
·《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塞德曼著,刘北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2002  [第三章以下,排印错误较多]
·《发现社会——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柯林斯等著,李霞译,商务印书馆2014 [第八章以下,文笔活泼]
·《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华莱士、沃尔夫著,刘少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2008
进阶阅读(供深入扩展阅读)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文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现当代按思潮梳理可参考]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北京大学2005 [有英文影印版,可对照阅读]
·《现代社会学理论》,沃特斯著,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以核心概念为主线串讲]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布赖恩·特纳著,李康译,世纪出版集团2003  [难,通向硕博学习]
·《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吉拉德·德朗蒂编,李康译,世纪出版集团2009 [更难,视角宽广,通向硕博学习]
·《社会学何为——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形式》,希林、梅勒合著,李康译,北京大学2009 [推荐学完后回头再看]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基思·特斯特著,李康译,北京大学2010 [推荐学完后回头再看]
·《社会性自我》,伊恩·伯基特著,李康译,北京大学2012 [推荐学完后回头再看]
其他:各理论家原著中译本、学术传记、概况研究层出不穷,请自行查询,教师在各讲讲授时会做大致介绍,欢迎个别咨询。系图网页所列本课程教学参考书只是教师认为初学者较易产生兴趣、不至于太难理解、译文基本可读的。
指定书目: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论理论社会学》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污名》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中的结构转型》/《合法化危机》·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现代性的后果》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福柯《规训与惩罚》/《癫狂与文明》/《安全、领土与人口》 ·布希亚《消费社会》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 ·贝克《风险社会》 ·特斯特《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一、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1、袁方、王汉生主编: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艾尔.巴比著: 《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
3、风笑天著: 《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4、德尔伯特·C·米勒与内尔·J·萨尔金德著:《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5、赫伯特·鲁宾著:《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6、罗伯特·F·德威利斯著: 《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7、诺曼·K·邓金等: 《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8、金勇进、蒋妍编著:《抽样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9、阿琳·芬克著:《如何设计调查问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4月。。
10、保罗·J·拉弗拉卡斯著:《电话调查方法:抽样、选择和督导》,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一、    劳动社会学
                 
教材:
刘艾玉,2004,《劳动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Watson, T.T. 1980. Sociology ,Work and Industry. Routledge  and KeganPaul.
Auster, Carol J.1996. TheSociology of Work: Concepts and Cases. Prince Forge Press
Grint,K.1991. The Sociology ofWork: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课堂参与占20%,期末论文:论文占80%(其中个案访谈占20%)
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讲:劳动社会学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劳动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劳动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劳动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渊源、目前西方社会学界与中国社会学界对劳动社会学的研究。
一、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劳动社会学理论
三、国外劳动社会学研究简况
四、中国的劳动社会学
参考阅读:
Andrew,Abbott.1993. The Sociology of Work and Occupa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ume19. 187-209.(1990年代前美国劳动社会学研究基本状况)
Kalleberg, Arne L. 1989. Linking Macro and MicroLevels: Bring the Workers Back into the Sociology of Worker. Social Forces,Volume67, Issue3,582-592.
Ritzer,George.1989.Sociology of Work:AMetatheoretic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Volume67,Issue3(Mar.)593-604。
Simpson, Ida Harper. 1989. The Sociology of Work:Where have the Workers Gone? Social Forces, Volume67, Issue3,563-581.
(可提供上述文章的电子版)
杨善华 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思考题
1·     简述对劳动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理解。
2·     谈谈你对建设中国劳动社会学学科的想法 。
3·     试比较社会学的大师(韦伯、迪尔凯姆、马克思)对劳动问题研究的视角与立场。
4·     为什么在劳动社会学的研究中要强调“找回工人”?
第二讲  工作满意度研究(2学时)
   主要讲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视角、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要素、工作满意度概念的操作化及工作满意度的经典研究。
一、研究工作满意度的意义
二、对工作满意度的界定
三、工作满意度研究相关理论
四、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分析
五、研究实例
六、值得研究的其他问题
参考阅读:
Kalleberg, Arne L 1977 ‘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s: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ASR 42 Feb. 124-143。(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Spector, Paul E.,1985,Measurement of human servicestaff satisfa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Job Satisfaction Survey. American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3,693-713.
Vroom,V.H.196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
孙彤编著:《组织行为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年版
思考题:
1、简述劳动的内在满足与外在满足及其影响因素。
2、讨论人口学特性、结构特性要素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可能影响及经验研究设计。
3、讨论工作满意度与劳动生产率、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探讨进行经验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讲  异化与劳动(2学时)
   主要讲授马克思的劳动与异化、法兰克福学派劳动与异化研究的主要观点,异化概念的操作化以及Robert Blauner关于劳动与异化的经典研究。
一、马克思论劳动与异化
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三、马尔库塞论劳动与异化
四、Melvin Seeman对异化的操作化
五、Robert Blauner对劳动与异化的分析
六、经验研究赏析:关于异化的量化研究
参考阅读:
Bluner , Robert.1964. Alienation and Freedo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ohn, Melvin L., 1976, Occupational Structural andAalien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2,No.1. 111-130(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Seeman ,Melvin.1959.“On 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ASRXXIV, December(提供文章电子版)
卢卡奇,1989:《历史和阶级意识》,北京华夏出版社
马尔库塞,1989:《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克思,198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研究当今中国的劳动问题有什么意义?
2、如果需要你做一个关于中国劳动与异化方面的经验研究,你会进行如何的考虑或设计?

第四讲  劳动者的职业地位与声望(2学时)
主要讲授职业地位和声望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和应用。
一、研究关注的问题
二、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的理论视角
三、研究传统及其方法
四、职业声望经验研究赏析:中国城市的职业声望
五、结论和评论
参考文献:
Lopreato J. et ai (eds) 1974. Social Stratification: A Reader. Harper & Row, Publishers.
Nan Lin, Wen Xie, Occupational Prestigue inUrban Chin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3, No.4(Jan),793-832.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Treiman D. 1977. Occupational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right , Erik Olin. 1978 Class ,Crisis and the State .Cordon New Left.
XueguangZhou ,TheInstitutional Logic of Occupational Prestige Ranking: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Reanalyses1。AJSVolume 111 Number 1 (July 2005): 90–140(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三民书局1986年
思考题:
1、比较功能理论与冲突理论关于职业地位与声望解释的异同
2、 简述影响职业声望的各种因素                           
3、 为什么世界各国在职业声望的等级上存在着很高的相似性?
4、 对世界范围内职业声望等级的差异现象如何解释?        
5、设计一份职业声望调查问卷,并尝试进行职业声望的量化研究。
本周可安排学生演示

第五讲 职业选择研究(2学时)
  主要讲授职业选择的理论、视角、方法与应用
一、         关注的问题:个人如何选择职业?
二、
二、职业选择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三、职业选择:一个概念框架
四、社会资本与职业寻找:一个经验研究

参考阅读:
Granovetter, Mark S.1973.“TheStrength of Weak Ties”AJS 78:1360-80. (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Bian,Yanjie.1997,"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In: Indirect Connection ,Bridges, 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62,pp.266-285.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Granovetter, M. Getting a Job : A Study of Contracts and Career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 Press. 1974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1974/2008: 《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张文宏等译,格致出版社
Nan, Lin, John C. Vaughn, and Walter Ensel. 1981. “Social Resources and OccupationalStatus Attainment”Social Forces59:1163-81.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Nan, Lin, and Mary Dumin. 1986. “Access to Occupations Through Social Ties”Social Networks 8:365-85.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思考题:
1、什么是职业选择的理性决定论
2、社会文化因素与个人的职业选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3、简述网络理论对于劳动者与职业匹配的主要观点
4、尝试进行职业选择的经验研究,从问题的提出,理论文献的梳理、研究视角的选择、概念和变量的操作化等方面入手,对影响个体职业获得的诸因素进行探讨。

第六讲  职业流动(4学时)
    主要讲授职业流动的概念、类型、研究方法、理论与经典经验研究
一、职业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二、职业流动的研究方法
三、社会资本与地位达成
四、精英循环、精英再生产与流动
五、职业流动经验研究赏析
参考阅读:
Andrew G. Walder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in ASR,1995, Vol.60(June:309-328).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Bobai Li.2001,Manufacturing Meritocracy: Adult Education, CareerMobility, and Elite Transformation in Socialist China. PhD Dissertation.Stanford University. UMI Number:3026857: Bell & Howell Information andLearning Company.(可提供文章电子版)
Devis,Deborah,Jobmobility in post-Mao cities: increases on the margins。China Quarterly 132;1062-1085.(可提供文章的中英文电子版)
Giddens, A. 1973,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London. Unwin Hyman Ltd.
James S Coleman,  Social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JS Vol. 94 Supplement 95-120.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Ralph H. Turner 1960, Sponsored and Contest Mobility and SchoolSystem. ASR 1960 Vol. 25 855-867(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Nan Lin ,2001.Social capital :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 -London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rokim,1927. Social mobility .Harper and Brothers
魏昂德/李博柏/特雷曼/魏亚萍,2002,中国城市精英的二元职业路径:1949-1996《国外社会学》第二期1~17
思考题:
1、什么是职业流动?职业流动有哪几种分类方式,有何特点?
2、简述职业流动的三种社会结构模式。         
3、简析影响职业流动的社会结构因素。
4、试论述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
5、试分析中国劳动者地位达成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6、试述社会资本理论关于地位达成的主要内容。
7、试述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英流动的形式、特点及可借鉴的主要理论。

第七讲  劳动组织(2学时)
主要讲授韦伯的科层制概念、特征以及科层化的努力
一、科层制的含义
二、科层制的特征
三、科层制的行政管理班子
四、科层制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五、科层制发展的条件
六、科层化的结构条件
七、科层制的经典经验研究赏析
八、中国的单位制组织
参考阅读:
Weber,Max. 1978. “Bureaucracy.” in Economy and Society, vol. 2. ed. ByGuenther Roth andClaus Wittich,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956-1005.(提供文章电子版)
Jeffrey Pfeffer,1981. Power in Organization. Pitman Pubishing Pty Ltd.,Melbourne.
Andrew G.Walder 1986. Communist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indu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杨晓民、周翼虎著:《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路风,1994,“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2期
李猛等,1996,“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
思考题:
1、简述科层制组织的特征?
2、科层制发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3、尝试观察与探讨科层化的努力对于组织中的行动者会带来的影响?
4、中国单位制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80年代以来发生了那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阅读与了解西方主要组织理论流派及其观点。
第八讲  收入分配(2学时)
   主要讲授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通过收入分配的一个经典研究,尝试对社会收入分配差异及其影响要素进行分析
一、劳动报酬与员工激励
二、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三、中国的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四、收入分配经典研究赏析——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由再分配到市场
阅读参考:
Nee, Victor: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state socialism . ASR 54:267-82(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Walder,A. 1996. 7: toward testable theor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1069-1073(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思考题:
1、如何运用社会学关于收入差异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2、市场转型理论如何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进行分析?
3、针对市场转型理论对于收入分配的解释,有哪些研究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解释,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第九讲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不平等 (2学时)
   主要讲授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不平等的理论视角及经验研究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含义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相关理论
三、经验研究赏析:市场转型与中国城市的收入性别差异
阅读参考:
Doeringer, P., and M. Piore . 1981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 in Ivar Berg(e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Labor Market. Academic press.
Kevin Lang and William T. Dickens: Neoclassical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egmented Labor Markets. in Industries, Firms and Jobs: Sociological andEconomic Approaches. New York: Plenum Press.Expanded Edition :1994.
思考题:
1、简述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思想。
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理论视角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对收入获得等不平等现象进行分析的?
3、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中国不同性别劳动者的收入差异转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

第十讲 劳动过程理论与研究(2学时)
主要讲授从马克思到布诺威的劳动过程理论及研究
一、引言
二、马克思:资本、剥削与劳动
三、布雷弗曼:劳动过程中的压迫机制
四、布洛维:“霸权”对“活劳动” 的驾驭
五、布洛维之后的研究:劳动过程理论的深化
参考阅读:
迈克·布洛维,2005:《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台湾版序:又一个三十年,林宗弘等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哈里·布雷弗曼著,1978,《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商务印书馆
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对资本、剥削与劳动的分析
2、试述布雷弗曼关于劳动与垄断资本关系的主要观点
3、试述布洛维对于劳动过程中工人“甘愿制造”的基本观点
第十一讲 工会(2学时)
   主要讲授工会的组织形式、性质、职能及其理论视角
一、什么是工会
二、工会的组织形式
三、工会的性质与职能
四、工会研究的理论视角
五、经典研究赏析
参考文献:
White, Gordon.1996.Chinese Trade Union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Toward Corporatism or Civil Society. British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34(3):433-457.(提供文章电子版)
Chan,Anita,1993,“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es,No.29:31-61. (提供文章电子英文版和中文版)
Zhang ,Yunqiu.1997. An Intermediary: the ChinesePerception of Trade Unions Since the 1980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6(14):139-152.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张静, 2001:《利益组织化单位 企业职代化案例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思考题:
1、什么是工会? 它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哪些。
2、简述工会的性质与职能。
3、.试分析在企业改革的形势下,工会如何保障工人的利益?
4、工会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第十二讲 劳动关系(2学时)
   主要讲授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理论与经验研究
一、劳动关系概念与类型

二、劳动关系研究的两个视角

三、劳动关系结构与制度安排
四、关于中国劳动关系的争论

阅读参考:
Zhao,Minghua & Theo Nichols . 1996 .“Management Control ofLabour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asesFrom the Textile Industry”, The China Journal. Volume0, Issue36(Jul.)1-21(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Walder, Andrew.1989.“Factoryand Manager in an Era of Reform”, China Quarterly.  no.118(June 1989),esp.249-53.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Walder, A.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
冯同庆主编,1993:《中国职工状况: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宋晓梧,1995:《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
佟新,1997:“新时期有关劳动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浙江学刊》
唐文方、冯同庆,1996,“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思考题:
1·     什么是劳动关系?简述劳资关系的概念及其发展阶段。
2·     试分析工会在劳资关系中有何地位与作用?
3·     简述西方国家在二战以后劳资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4·     试论中国劳动关系中民主管理的特点。
5·     试论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及其特点。
6·     关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上有哪些争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争论的?

第十三讲  劳动制度(2学时)
一、劳动制度的涵义
二、劳动制度的要素与特征
三、政府的行政性劳动制度(就业、工资与保障制度)
四、组织中的劳动制度
五、经验研究赏析:制度变迁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
参考阅读:
刘爱玉:国有企业制度过程中工人的选择选择,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也见新华文摘2004年第2期
阿尔伯特·O·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奥尔森, 曼瑟尔, 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冯同庆, 2002:《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裴宜理, 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刘平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Lee, Ching Kwan. 1998. “The Labor Politics of MarketSocialism: Collective Inaction and Class Experiences among State Workers inGuangzhou”, Modern China. Volume 24,Issue1(Jan.,)3-33.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Zhou, Xueguang. 1993. “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in Communist China”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Volume 58,Issue1(Feb.),54-73. (可提供文章的电子版)
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制度?简述劳动制度要素与特点。
2、什么是就业制度?有那些类型?
3、试论中国就业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
4、关于劳动制度变革及其工人的行动回应研究方面有哪些主要的研究与争论,你如何看待这些研究与争论?
5、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工人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为什么?
第十四讲  社会转型与阶级重构 (2学时)
主要讲授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阶级认同、阶级重构问题
一、阶级理论渊源:马克思与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二、阶级理论渊源:韦伯与新韦伯主义的研究
三、阶级研究的最新进展
四、经典研究赏析: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和韩国工人
五、社会转型过程中工人阶级的认同差异及成因
参考阅读:
潘毅,2005,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明报出版社,2007年
具海根 (Koo, Hagen),《韩国工人》,梁光严、张静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吴清军 ,2006,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 ,《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思考题:
1、你认为马克思关于阶级分析的立场与观点是否依然可用于对转型期中国工人的研究?为什么?
2、新韦伯主义关于阶级研究的主要立场是什么?你认为这种分析对于转型期中国工人的研究是否有借鉴意义?
谈谈你对转型期中国工人的阶级认同、阶级意识、阶级行动等问题的认识。
一、           发展社会学(周飞舟)
课程邮箱:fzshehuixue@163.com 密码:fz2015
课程目的:
运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及后果。本课程注重(1)发展观念的建立与变化;(2)强调经验研究和经验研究方法;(3)以中国研究为主。


课程内容
http://www.sachina.edu.cn/library/reference.php

1导论:发展的概念和发展社会学

2 传统政治、经济与社会
钱穆(2008),《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
方行(2004),“中国封建经济发展阶段述略”,《中国封建经济论稿》,商务印书馆。
赵冈和陈钟毅(2006),“第一编:土地产权与经营”,《中国经济制度史论》,新星出版社。
周良宵(2006)*,《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第十二章“中国专制主义皇权的发展”,223-310页。
赵俪生(1999)*,“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山东大学出版社。

3 过密化经济和乡村社会的变化
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中华书局。第一章、第八-九章,第十五- 十六章。
马若孟(1999),《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三编第9部分(141~177页)。
费孝通(1999) “三论双轨政治”、“基层行政的僵化”,《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

4 地权分配和土地改革
赵冈(2006),《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新星出版社。第六章、第七章。
Kung, J. K. (200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 Reformin China’s Newly Liberated Areas: New Evidence from Wuxi Count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95: 675-690,2008.
李康,(1999)*,《从革命走向革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

5 集体化运动 (交第一次作业)
薄一波(1991),《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十二章。
陈吉元(主编) (1994),《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第四章-第十一章,

6 大饥荒
Bernstein, T. (1984), “Stalinism, Famine, and ChinesePeasants”, Theory and Society, 13.
周飞舟(2003),“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省级政府对灾荒的反应和救助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林毅夫(1994),“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技术、制度和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
李锐*(1994),《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锐*(1999),《大跃进亲历记》,南方出版社

7 改革开放和土地制度
Alchian, A. A. and Demsetz, H.(1976), “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只读777-781页。
Bradley, M. and M. Clark (1972), “Supervision and Efficiency in Socialized Agriculture”, SovietStudies, 23: 465-473.
Prosterman, R. et al (1996), “Can China Feed Itself?”, Scientific American, Nov. pp.90-96.
周其仁(1994)*,“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夏季卷。

8 财政包干与工业化(交第二次作业)
刘克崮和贾康(主编)(2008),《亲历与回顾: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第一章。
Oi, Jean., (1999), Rural ChinaTakes off, Chapter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海闻主编(1997),《中国乡镇企业研究》,1-40页,220-253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9 分税制和城市化
王绍光(1997),《分权的底线》,中国计划出版社。
刘克崮和贾康(主编)(2008),《亲历与回顾: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第七-八章。
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一期。
10 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综合课题组(2010), 《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读“综合报告”部分。
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周飞舟和王绍琛(2015):“农民上楼和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二、           人口社会学(马戎)
主要阅读教材
1)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可联系佟老师购买)
2)顾宝昌编,1992《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
3)李若建编著,1992《人口社会学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
4)李建新,2009《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课程内容安排与每次课的预先阅读书目
1.  课程介绍 Introduction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一章、第二章,北大出版社,第3-47页。
顾宝昌编,1992《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第13-43页;第44-64页。
李若建编著,1992《人口社会学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第1-25页。

2.人口统计指标、地理分布与人口增长(DemographicIndicators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六章,北大出版社,第126-151页。
刘铮等编,1981《人口统计学》,第18-128页。
李若建编著,1992《人口社会学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第303-324页。

3.  人口构成与社会结构 PopulationStruc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七章、第八章,北大出版社,第155-201页。
李若建编著,1992《人口社会学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第232-302页。
李建新,2009《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6-158页。

4.  人口生育(Fertility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三章,北大出版社,第51-73页。
顾宝昌编,1992《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第159-396页。
曾毅著,2004《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9页,第313-422页。

5.  死亡  Mortality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四章,北大出版社,第74-102页。
李若建编著,1992《人口社会学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第110-159页。
顾宝昌编,1992《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第293-310页;

6.  迁移        Migration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五章,北大出版社,第103-125页。
顾宝昌编,1992《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第311-328页;
李若建编著,1992《人口社会学基础》,中山大学出版社,第160-231页。

7.   城市化(Urbanization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十一章,北大出版社,第243-267页。
蔡昉,2007《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戎, “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57-65页。

8.老龄问题与代际差异(Aging andgenerational differentials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5-182页。
邬沧萍主编,1999《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出版社,第123-230页。
曾毅著,2004《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3-98页。

9.  民族群体 Ethnic Groups
马戎,1996,《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第396-432页。
马戎编,2010,《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7-336页。
马戎,2003,“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4期第174-185页。

10.  婚姻与家庭 Marriage andFamilies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十章,北大出版社,第226-242页。
黄荣清等编著,1989《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62-201页。
曾毅编著,1993《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5-141页。

11.  人口、教育与经济(PopulationEducation andEconomic Systems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十五章,北大出版社,第342-359页。
马戎, “西部开发、劳动力流动与少数民族教育”,《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
  马戎,“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3期,

12.  历史上与当代的中国人口 ChinesePopulation in History and Present Time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十二章,北大出版社,第271-299页。
赵文林、谢淑君著,1988《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
葛剑雄主编,2001《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3.  人口数据来源与人口分析方法(Data Sources andDemographic Measures
黄荣清等编著,1989《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55页。
曾毅编著,1993《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7-72页。
马戎,2002《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第341-360页。

14.人口政策与人口预测(PopulationPolicies and Population Projection
佟新著,2010《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十四章,北大出版社,第321-341页。
曾毅编著,1993《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10-336页。
三、           经济社会学(陶林)
1
经济社会学
2016 春季(社会学专业)
授课老师:陶林 助教:王思敏
电邮:taolin@pku.edu.cn 电邮:siminwang@pku.edu.cn
办公室:理科五号楼103 课程公邮:economicsoci2015@163.com
答疑时间:周三上午10-11 点 公邮密码:economicsoci
课程目标
1、使学生对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动中发展着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有所了解;
2、锻炼学生运用数理模型思考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些重要的社会学视角引入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分析,以丰富对社会
经济生活的理解。
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以下每周列出的文献,带星号*的为必读文献,不带星号的为推荐阅读。

文献中的若干篇选自Granovetter and Swedberg 所编的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3rd edition,

Westview Press,2011)。以下简称GS。该书的第二版有中文译本:《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 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14。愿意读中译的同学可以对照参考。
授课计划
第1 讲,导论: 经济与社会 (二月23 日)

*Swedberg and Granovetter. “Introduction.” in Mark Granovetter andRichard Swedberg.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third edition). WestviewPress. 2011.(以下简称GS

*刘世定,2011,《经济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一章。

Dobbin, Frank. 2004. “The Sociological View of the Economy” in TheNew Economic Sociology: A Reader.

Chapter 1 (pp.1-46).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rl Polanyi.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GS,chapter 1.

2
2 讲,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三月1 日)
*格里高利·曼昆,2012,《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 章。
(推荐第6、10、11、22 章)
*米尔顿·弗里德曼,2004,《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第1、2 章。
*约瑟夫·熊彼特,199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第7 章: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刘世定,2012,《经济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Lie, John. 1997. “Sociology of Markets.”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 23:341–60.

Bowles, Samuel and Herbert Gintis. 2000. “Walrasian Economics inRetrospec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4):1411–39.
3 讲,动机、价值观与行为(三月 8 日)

*Hechter, Michael. 1994. “The Role of Values in Rational ChoiceTheory.”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6(3):318–

33.

*Fehr, Ernst and Armin Falk. 2002.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Incentiv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687–724.

Cooper, David and John H. Kagel. Forthcoming. “Other RegardingPreferences: A Selective Survey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vol. 2, edited by John H. Kagel and

Alvin E. Roth.

Tao, Lin and Wing-tung Au. 2014. “Values, Self and Other-RegardingBehavior in the Dictator Game.”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26(1):46–72.

De Quervain, Dominique J. F. et al.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305:1254–58.

4 讲,文化、道德观念与经济行为(三月15 日)
*韦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第2 章:资本主义精神,第5 章:禁欲主义
与资本主义精神。

*Zelizer, Viviana A. 1978. “Human Values and the Market: The Case ofLife Insurance and Death in 19th-

Century Americ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3):591–610.(Also in GS, chapter 8)

*Bowles, Samuel. 1998. “Endogenous Preferences: The CulturalConsequences of Markets and Other

Economic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6(1): 75–111.

Roth, Alvin E. 2007. “Repugnance as a Constraint on Markets.” Th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1(3):37–58.
5 讲,社会网络(一):嵌入性、结构洞(三月22 日)

*Mark Granovetter.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GS,chapter 2.

3

*Ronald Burt. 1992. Structural Hole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Chapter 2: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Granovetter, Mark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78(6):1360–80.

Alejandro Portes and Julia Sensenbrenner. 1993. “Embeddedness andImmigration: Notes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8(6):1320-1350. (Also in GS,

chapter 6)
Pierre Bourdieu.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GS, chapter 5.

Jackson, Matthew O. 2014. “Network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Behavior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8(4):3–22.
6 讲,社会网络(二):关系、社会资本(三月29 日)
*边燕杰,1998, “找回强关系: 中国的间接关系, 网络桥梁和求职”,《国外社会学》2:50–65.

*Peng, Yusheng. 2004. “Kinship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s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9(5):1045–74.

*Portes, Alejandro.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24.
林南,2004,《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章。

彭玉生,2009, “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计划生育与宗族网络”,《社会》29:37–65.

7 讲,公司理论:交易成本和不完全合约(四月5 日)
*R.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386-405.

*Oliver Williamson. 1981.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87 (3):548-577.

*Oliver Hart. 1989.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theFirm,” Columbia Law Review, v. 89

(1989), pp. 1757-1774.

*Stewart Macaulay. 1963. “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 A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8:55-69. (Also in GS,chapter 11)

Robert F. Freeland, By. 2000. “Creating Holdup through VerticalIntegration: Fisher Body Revisited.”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3(1):33–66.
8 讲,组织中的激励:委托代理问题、Y 理论(四月12 日)

*Roy, Donald. 1952. “Quota Restriction and Goldbricking in a MachineShop.”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7:427–42.
*Melville Dalton, “Men Who Manage,” in GS, chapter 16.

*Douglas McGregor,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reprint) in Reflections,2000, 2(1): 6-15.

4

Griffin, Ricky W. 1991. "Effects of Work Redesign on EmployeePerception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

Long-Term Investig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425-435.

Eisenhardt, Kathleen M. 1989. “Agency Theory: An Assessment and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1):57–74.

Gary Miller. 1992. Managerial Dilemmas: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6

9讲,组织中的群组(四月19日)

*Ouchi and Price, 1978. “Hierarchies, Clans, and Theory Z: A New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Reprint) i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Vol. 21,Issue 4, p62-70.

*Barker, James R. 1993. "Tightening the Iron Cage: ConcertiveControl in Self-Managing Tea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8:408-437.

Hackman, J. Richard and Ruth Wageman. 1995. “Total QualityManagement: Empirical,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ssu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09–42.

Hendricks, Kevin B. and Vinod R. Singhal. 1997. “Does Implementingan Effective TQM Program Actually

Improve Operating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irms ThatHave Won Quality Awards.”

Management Science 43(9):1258–74.

George Homans. 1941. “The Hawthorne Experiments.” Pp. 85–96 in The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Classic,

Contemporary, and Critical Readings,edited by Michael Handel. Thousand Oaks, CA: SAGE.

10讲,公司治理(四月26日)

*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W. Vishny. 1997. “A Survey of CorporateGoverna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尼尔·弗雷格斯坦,2008,《市场的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第六章、第七章。

Williamson, Oliver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Capitali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Chapter 12,

13.

Black, Bernard, Reinier Kraakman, and Anna Tarassova. 2000. “Russian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What Went Wrong?” Stanford Law Review 52(6):1731–1808.
第11讲,企业网络(五月3日)

*Uzzi, Brian. 1996.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4):674–98.

*Annalee Saxenian, “’Inside-Out’ Regional Networks and IndustrialAdapta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Reprinted in GS, Chapter 17.

*Walter W. Powell. 1990.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Forms of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295-336.

Powell, Walter W., Kenneth W. Koput, and Laurel Smith-Doerr. 1996.“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

41(1):116–45.
5
第12讲,制度(一):产权、国家和资本主义(五月10日)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936–57.

*North, Douglass C. and Barry R. Weingast. 1989. “Constitutions andCommitment: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Seventeenth-CenturyEngland.”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49(04):803–32.

Randall Collins. “Weber’s Last Theory of Capitalism.” in GS,chapter 18.

道格拉斯·诺斯,1992,《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第11、12、13章。

Frank Dobbin. 2001. “Why the Economy Reflects the Polity: Early RailPolicy in Brita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GS, chapter 21.
第13讲,制度(二): 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五月17日)

*Peter Evans.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Page: 3-7; 10-18; 39-42; 43-

81.

*Walder, Andrew G.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2):263–301.

Walder, Andrew. 2011. “Transitions from State Socialism: A PropertyRights Perspective.” in GS, chapter 25

渠敬东,2013,“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上)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
试”,《社会》33(1):1–37。
14讲,制度(三):文化、规范、观念与秩序(五月24日)

*Greif, Avner. 1994. “Cultural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Society: 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Societies.” 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 102(5):912–50.

* Ellickson, Robert C. 1986. “Of Coase and Cattle: DisputeResolution among Neighbors in Shasta County.”

Stanford Law Review 38(3):623–87.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上海三联书店。第 1 章、第 3 章。

Hamilton, Gary G. and Nicole Woolsey Biggart. 1988. “Market,Culture, and Author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Far East.”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94:S52–

94.
15 讲,关于市场的道德争论、超越市场的可能性(五月31 日)

*Hirschman, Albert O. 1982. “Rival Interpretations of MarketSociety: Civilizing, Destructive, or Feebl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4):1463–84.

*Michael Sandel. 1998.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Markets”.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Oxford University.

*Bruni, Luigino and Robert Sugden. 2013. “Reclaiming Virtue Ethicsfor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7(4):141–64.
6

*Wright, Erik Olin. 2013. “Transforming Capitalism through RealUtopia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8(1):1–25.
米歇尔·鲍曼,2003,《道德的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言、第9、10 章、结论。

Lerner, Josh and Jean Tirole. 2002. “Some Simple Economics of OpenSource.”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50(2):197–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20 元
注册时间
2017-4-4
发表于 2017-4-11 1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4 元
注册时间
2015-7-19
发表于 2017-4-11 1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帖子

26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63 元
注册时间
2016-2-20
发表于 2017-4-14 0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感谢呐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2 元
注册时间
2017-4-5
发表于 2017-4-14 1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46

帖子

601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0
K币
601 元
注册时间
2016-6-12
发表于 2017-4-23 1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太吓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2 元
注册时间
2017-4-21
发表于 2017-4-23 1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害羞][害羞]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7

帖子

9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28 元
注册时间
2012-9-15
发表于 2017-5-1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好人  有上课的PPT吗  今年考试有些题目就是研究生课程里面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3

帖子

1176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176 元
注册时间
2016-7-11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swt 发表于 2017-5-10 13:17
谢谢 好人  有上课的PPT吗  今年考试有些题目就是研究生课程里面的内容

我只是本科生,并没有研究生上课的P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6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65 元
注册时间
2017-5-1
发表于 2017-5-18 0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3-28 19:34 , Processed in 0.070792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