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6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山师大学科教学已被录取

[复制链接]

7

主题

20

帖子

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4 元
注册时间
2016-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33教育硕士考试具有一般教育学复习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对于有统一大纲,各院校自主命题的形式,考生要特别注意结合自己所报院校进行复习,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将复习的普遍性变成自己复习的特殊性。
一、总体复习目标和要求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因此考生要有一颗坚定的信心,和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无论对于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生,开始总是很困难的,那么大家要有一种,既然开始了就很难停下来的惯性训练,这个训练是需要同学们以坚持为原动力,以学习方法为载体的。
准备阶段:
1、搜集考研信息:特别要咨询以前考过的学哥学姐他们的宝贵经验很重要
要了解的信息:333教育综合考察目标、考察内容、招收此专业的各大院校的排名情况、专业的就业前景、拟录取名额、往年的报名录取比、专业课的参考书目、考试特点等等。
达到目标:对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全面清晰,详细的认识,最好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
2、资料参考书准备: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方向后,开始搜集专业课参考书,考试大纲,另一门学科专业课的参考书,政治和英语的参考书,如果有必要就报一个培训班,帮助大家理清各科的复习思路和考试重点。
达到目标:确保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最大最权威,如果不确定,可以去考研机构网站上看,然后分清重点和辅助用书;还有就是各个专业课的讲义,这些都是课程的精华。
基础学习阶段:
1、复习要点:从小知识点到大框架:每个科目精细学习,先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再到宏观的教育观念等,每一步都跟着视频课程、讲义和参考书进行反复理解和学习。
从了解到掌握:先了解各个专业课的目录,形成对每个专业课整体框架的认识,掌握基本知识点。由于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具备某个学科背景的考生,所以,学习333教育综合会感觉特别抽象、特别枯燥、理论化过强。对于这样一个“跨专业”的学科,了解学科的基本学科体系和框架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2、复习安排:教育学原理是理论性很强,很难学习的科目,所以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具体天数安排要因人而已,有些同学理解力较强可以用1个月时间,有些同学,特别是跨专业考生,可能需要1个半到2个月,所以抓住重难点科目,在基础阶段攻破它;中外教育史是记忆性很多的科目,同学可以横向纵向结合来学习,方便以后记忆。
3、达到目标:理解各科目的基础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整理出复习笔记,标出疑难点。
强化学习阶段:
1、复习要点:本阶段特点:复习时间较长,任务量大,不仅是对基础阶段复习内容的巩固,而且是对相关知识点的深挖,强化复习阶段是将各个知识点展开,就是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基础上深入理解知识点,能够将整个科目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不能将知识点孤立起来学习,要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2、复习安排:本阶段复习要点是深入理解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那么如何更好的理解,就要求同学们对此阶段的知识进行练习,通过各章节的练习题对知识点进行加深理解,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解决试题的能力。因此本阶段的复习中,应特别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融会贯通。
3、达到目标:通过章节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做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解决试题的能力。
强化识记阶段:
1、复习重点:抓住暑假黄金复习时期,掌握基本知识和视频课程中的重难点,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在头脑中搭建各科目的完整知识框架,了解考试的重难点、考点和易错点,在这段时间里要努力掌握考试的重难点,有必要的地方要加强背诵。333教育综合的考试题型大多是以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要求大家牢记大量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理论观点,比如苏格拉底法,比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观点。
2、复习安排:首先,背诵重难点,经过前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学习,知识框架的搭建,接下来就是对框架中的重难点进行识记,首先进行教育学原理的背诵,教育学原理知识抽象枯燥,比较难于理解,因此同学们对中外教育史可以按照横向专题记忆,同时按照纵向时间顺序来记忆,教育心理学的记忆就比较简单,因为理解性比较强,因此一定要认真看书,重在理解,方能记住;其次,研究历年各院校真题。庆幸的是333教育综合的考试有统一大纲,因此同学们按照统一大纲一步一步来复习就可以了,我们知道真题的价值在于研究,而333教育综合考试知识点重复率很高,比如,北师大11年名词解释中考查了苏格拉底法,浙江师大11年也同样考了苏格拉底法,同学们要研究真题,找出各个院校真题的偏重点,常考点以及各个院校的考试特点。此外更重要的还有考点的延伸。对待真题,要反复研究,反复做。
3、达到目标:记忆重难点和**点。分学科重点记忆,每个学科记忆方法不同,因人而因,研究历年各院校真题,了解出题特点以及常考重复考点。
冲刺阶段
1、复习重点:前几阶段的总结概括阶段,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时,进行最后知识的串联,可以查漏补缺,通过模拟题提高自身的实战技能。
2、复习安排:首先,知识点最后的串联总结阶段;其次,通过自己对知识的串联可以查漏补缺,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考察的知识点;最后,通过模拟题来提高实战技巧和答题技巧。
3、达到目标:知识最后总结和串联,通过模拟题查漏补缺,提高实战技能。
二、推荐参考书:
推荐参考书目1:
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炳照等著: 《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目2: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王炳照主编 《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外国教育史:
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
《教育学》 王道俊 王汉澜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
冯忠良 伍新春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0

    帖子

    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4 元
    注册时间
    2016-3-1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21: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考的学科教学地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6 18:37 , Processed in 0.036947 second(s), Total 7,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