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5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一届] 我的考研之路 走在道路的边缘

[复制链接]

4

主题

33

帖子

9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0
K币
93 元
注册时间
2016-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2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有两次考研历程,第一次呢,过得比较优雅。在那年考研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校园里的花,竟然开得如此繁盛灿烂,以至于导致“流连忘学”这样的情形时常发生,哪怕是坐在自习室里的时候,还时不时还能憋出几句酸诗来,我便为这份“优雅”找了很好的理由来搪塞:我本身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嘛,就当是修身养性了吧。第二次考研的日子则过得比较辛酸,其中滋味,就像发酸的煎饼,属于悠远又绵长型的酸。现在回想起来,竟然还有些许感动。那就说说这段辛酸的二战经历吧。实际上,导致我二战的直接原因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根本原因是自己心有不甘,但是考虑到家庭负担问题和自己的惰性问题,选择了一个较为折中的方案,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以便学习,另加了一份每天3小时左右的兼职套餐,后话说来,这就是辛酸之一了。看着“专职”考研的舍友每天早出晚归,晚上睡以前还能捎带背几个单词,似是乐在其中的样子。我午夜梦醒的时候常常会羡慕她,想必,像她这样一心一意为了理想而奋斗是幸福的吧,然而脑海里还有个声音在告诉我:生活本就是各种资源的权衡,如果一个人首先不能生存,何来学习之说呢?于是辗转之间这便打定了主意,工作只为糊口,学习还是应当更加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开始不满,工作内容的繁琐只是很小一方面,主要是我通过一位同事的经历,看透一个问题:行行可以出状元,想要出人头地,貌似不止考研这一条路。像那位同事那样,毕业以后投入工作岗位,在岗位上摸爬滚打几年,然后理所应当地收获较高的薪资,比较高的威信,似也是不错的人生选择。那晚,我从工作的小区走出来,我第一次带着怀疑的眼光打量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冷酷的灯,这个城市薄凉的夜。要说生活方面,我不满足于拿着最少的工资为资本主义贡献剩余价值,尤其是,这样的贡献还要牺牲自己为理想奋斗的时间。要说理想方面,想想错成片的英语阅读理解,想想看不完的专业课书,竟前所未有地灰心。我想,我就是这样夹在生活和理想的边缘,才会这样难过和徘徊,于是不久以后,我毅然决然地站在了理想的阵营。尽管这样我十分愧对我的家人,就是第一次考研失败的那一年,家里遭受了冰雹灾害,那之后没多久,妈妈又查出了甲亢。为了防止自己过度内疚,我而开始和舍友一样早出晚归,一有空就背单词,吃个饭也算着时间,走路挂着耳机,耳机里播放的是早上录的背书的音频。努力其实是对的,但是结合鄙人纠结的性子,再辅之以二战这种学校和社会的双“边缘人”的状态,又成功酝酿出了另一方面的辛酸。那天,掐着时间去食堂吃饭,却不成想碰到了我的导师。要说大学里还有什么留恋,最甚的就是这份师恩了,我很感激他,他也很看得起我,临毕业的时候我去和他道别,临走他还将我们学校建校三十周年的纪念杯送给了我,他说的那句话,我至今难以忘怀:“往后我还能看到四十周年校庆,五十周年校庆,但是你们可能看不见了,希望你们以后常回来看看。”他做学问一向严谨,却没成想还是个说悲情话的好手!所以碰到他的那顿饭,我是含着泪低着头吃完的,以后也没敢去那个餐厅,想过千万次重逢,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大写的尴尬。这才发现,走在校园里,景物还是那个景物,人却变了。再不见了同窗挚友,再没有了舍友情深。给家里打电话不敢说心里有多苦,也不敢说抱歉的话,就只能装作脸皮厚地开着苦涩的玩笑。每天深夜,环顾着昏黄路灯下一同走向出租房的那一个个身影,才是最有安全感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仍然属于某个群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一直很羡慕舍友那种计划清晰,对于自己又有清楚认识的人,他们善于把握一种界限,那就是努力和成功之间的界限,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努力会导致成功,怎么样计划才可以达到那种努力。可惜我不是那种人,在我的脑海里,我其实希望自己越努力越好,如果成功需要10分,恨不得达到20分才好,但是我也同样知道一个人可以达到的努力确实是有限度的,而且一分努力伴随着一分期待。成功在召唤,但是畏惧在阻拦。也许是因为经历过一次失败,而更加惧怕失败吧,我开始觉得我陷入了习惯性失败的思维,明明决定好了要付出5分期待10分努力,真正做的时候,却把期待和努力弄反了,进而给自己造成了成吨的伤害,所以惧怕失败,为失败以后的自己设想出路,就好像自己再也不会成功了一样。那段时间,我不停告诉自己:“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有所改善。”我相信,努力越多,希望越大,但是我也相信后半句: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明明一开的时候,我无比豁达:能考上就上天,考不上我就去工作呗。但是努力多了以后,竟让努力变成了负担!竟然觉得结局美好是理所应当的一样,结局的美好就是为了洗刷自己受到的委屈,增值自己道路上流过的眼泪,想想二战时候的自己,确实辛酸。那时候竟然陷入这样的怪圈而不自知,用现在颇平静理性的思维来剖析以前的自己,好像那时候,我的性格已经也变得“边缘化”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的理性告诉自己应当正视挑战,积极地战胜当前的困境,但是我的感情却不住地在成功和失败的边缘顾影自怜,畏首畏尾。说到底是没什么用的。唯一庆幸的是二战这年也不比普通的一年长,尽管内心纠结,也还是表面平静地走过了这一段路,走过来以后,生活没有变得更加美好,理想也不曾染上更多光芒,我的回忆里却多了一份滋味。我想假如我第一年就考上研究生的话,心境和态度肯定和经历过二战的自己不一样。第一年,我幻想考上以后的自己昂首阔步地走在新学校里,趾高气昂地和新校友擦肩而过。而第二年,我决定踏踏实实地规划自己的珍贵的三年时光,要继续努力,要居安思危,要熟思远虑…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假如再失败一遍,心境自然也不会和只失败一次一样,可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选择其中一条路,也就和其余的路越来越远了,用获得来掩盖失去,亦亲近亦疏远。趁着考研成绩还没有出来,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我也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一方面是向自己这“边缘化”的一年告别,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这段辛酸的经历也可以带给后辈们一些启示。首先,理想还是生活,这是一个选择,别的选择我不知道,估计也再没有机会尝试,但是如果选择二战,那就注定会是一段艰辛的旅程,毕竟“设身处地”距离“身临其境”还是差一个层次,所以在选择之前,就应该有心理准备:不要走到一半放弃,不要达成目标以后放弃,不要达不成目标以后再后悔,哭过笑过失败过,这都是青春,有伤有痛有收获,这就是二战。其次,生命是一个过程,人人都只能活在当下,那为什么有人愿意当下受苦去换未来的一个可能?那是因为理想,就好像人人都需要吃米喝水,但是鲜有人为了喝水吃米而活,该为了理想奋斗的时候不去为之而奋斗,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最后,我特别想谈一谈“边缘”的这个问题,有一种人叫做“边缘人”,是指处在主流群体之外的人,实际上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想很有可能有那么一个人生阶段,人们会稍微远离社会上的一些群体而离群索居,这一定是一个艰难的阶段,但这也可以是一个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的一个机会,毕竟随波逐流导致盲目,鹤立鸡群导致孤独,万事都是这样有得有失,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就会有哪方面的考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26 11:08 , Processed in 0.035539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