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6468|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心得 ] 学长的满满干货,保证必有收获~考研数学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

主题

19

帖子

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4 元
注册时间
2014-10-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弟学妹们新年快乐~楼楼是17级考生一枚。距离考试结束也有一段时间了。在焦急等待成绩的同时,写下这份帖子想和各位参加18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谈一谈考研,特别是考研数学的复习。如果遇到其他问题,欢迎大家回帖交流。

考研数学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150分的满分,拉分的差距过大。这就导致了每一年,数学成为广大考生的备战重点。那么如何准备呢~学长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聊聊。主要包括:1.资料和辅导班的选择 2.看书,做题方式 3.做题及模拟的习惯

1.资料和辅导班的选择。
之所以把这个话题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应该是绝大数考生所关心的问题。包括我去年备考过程中,总觉得自己资料不够多,不够全,然后导致别人学到了的东西我没有学到。这个问题从备考的初期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甚至到了后期,张四张八汤八。。。市面上众多的模拟卷也困扰着我们。甚至很多老师也拼命推荐着自己的书或课,搞得好像不用他的资料就一定考不上一样=。=
但是,我现在回顾自己的准备过程时才觉得这样挑选真的没必要。希望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除了真题,没有一本书是必做的。当然,也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做啊。我只是想说,同种类型的书你不需要两本以上。比如,市面上现在常见的知识点梳理用处的全书,有张宇36讲系列,汤家凤系列,李王全书,李范全书,复习指南等等等,身边真的有同学一样一本的。。。。。。亲,你是想考研还是想集齐天下名师召唤神龙啊。我能理解你准备考研时的心情,但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需要的是什么。
对于考研数学,学长把所需要的纸质资料分为以下几类:课本,知识梳理的全书,平时练习的习题集,真题及解析,然后是模拟题冲刺套卷。这大的框架缺一不可,但具体到某个环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本就行,不要贪多。好好钻研透一本书比你粗略看几本书要有用的多。

肯定有不少同学还是希望学长推荐一下什么书什么老师的对不对~好吧,满足你们~不过我推荐的东西可能有点儿超乎你们的意料=。=
我推荐的是有配套视频语音讲解的,然后你能够接受视频中讲法的全书还有习题。亲,你们要知道自己是在考研啊,但是在备考的时间内,我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时候就会忘了这一点,从而进入自嗨模式。。。熟的地方狂做,不熟的不碰,然后几个月发现做来做去还是极限,还有特别喜欢想什么黑科技,喜欢什么一题多解,然后做出来就高兴坏了,做不出来就怀疑人生。。。。。。亲,要记住,你是在考研啊,考场上你要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清晰的写出过程和答案啊=。=所以,一定要注意一切要以自己为中心,做到为我所用啊!!!然后为什么一定要视频,文字不可以吗?不是说文字不行,但是咱们都是正常人,书上那些文字说良心话谁想看啊?能有更清晰直观的方式不好吗?
所以,综上提供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资料的方法。遇到一个题目,或者某个知识点的讲解,你看得懂听得懂能理解的视频音频就是好资料,如果遇到那种解法天马行空,炫酷无比的。你就膜拜一下,欣赏一下就行了。。。。。。切记,考研需要的是真功夫,不是花架子。

然后进入到第一模块的最后一部分,辅导班的选择。
现在辅导班比较多。考研圈子里也总流传着一些老师的神话。从个人的角度看,我非常喜欢这些老师,比如宇哥的风趣幽默,汤神的严谨踏实,然后李王大神的博闻强识。。。但是崇拜归崇拜,还是希望大家在考研时候不要让这影响了自己的思路。现在的考研机构大家看看,哪个不是打着名师的幌子招生,但是落实到最后,教你的老师是这些老师吗?名师会和你邂逅,但哪次不是弄得和明星演唱会似的。当然,我不是说人家老师不厉害,但是你觉得对你基础完全不了解,只给你上了几天课就能突飞猛进吗?个人比较喜欢历史,总觉得这和北宋时期的厢军禁军制度很像,经常易帅,最后搞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吗?
但是考研数学确实比较特殊,这门学科如果完全木有人指路可能难度很大。所以我当然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积极寻找信息,无论是视频课也好,还是自己找的老师也好。一定跟着一个老师就学到底!!!当然,你可以尝试多个老师,但是这前提是你对你学习的老师自身课程熟悉的前提下看看别的,不是同时抓着几个老师不放。

我说一下我当初用的复习资料来结束我的第一模块内容。
对应上文的五大模块儿,楼楼当初用的有:高数线代概率的课本,李范复习全书,660,宇哥的真题大全解以及其直播课,然后还有口碑一直不错的合工大五套卷。具体内容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就好~
然后当初微信关注了优士课堂和方龙考研数学这两个东东。我特别喜欢里面的一个模块每日一题。题目比较经典同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等车排队时都可以拿出来刷一刷~然后题目配合了语音文字双版解析还有所有做题者的做题统计和分析。这样可以明确自己复习进度和复习情况。

2.看书,做题方式
首先,想请同学们正一下三观哈~绝对不存在只靠技巧可以对付考研数学的情况,我们学习考研数学说到底也是学习数学,所以既然是数学,就离不开大家特别烦的几个关键词:概念,计算,逻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字一句体会概念,然后计算一算到底绝不眼高手低,最后还有,透彻理解概念与概念之前的关系。
好啦,大道理就讲这么多,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个人是这样的,欢迎大家交流。首先,先好好看我上面所提到的视频资料(汤老师有一个212高数基础视频,宇哥也有带你学系列课程,当然如果嫌多可以直接看基础班),做好笔记,这里还有问题是很正常的。然后再看,做好第二遍笔记。因为一遍你可能或有遗漏的或者不懂的地方,这很正常。然后就要靠你来好好看看整理整理笔记啦~整理笔记时记得带上自己的课本哦,这样做是不是比自己单纯啃课本重点清晰了很多呢?
等整理完了笔记,恭喜你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你要做的是不断熟悉笔记,甚至按照宇哥的说法,要背笔记。个人在操作过程中背了例题。但感觉收获也比较大。此时记得配合上660,因为660题大部分是概念题,当然这时候上660是会特别痛苦,不适应的同学可以先跳过这里。给一个检验标准,每次做660时,有80%以上的正确率然后除了那些特别变态的题目,每道题目正确的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误。这如果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那么基础应该算非常好了~



刚才只提到了两部分资料的使用。课本和习题集。接下来我们可要进入的是大家可能都比较害怕的一个环节。系统类大部头,也就是全书的使用。全书内容一般比较多也比较难。所以这块儿大家啃得会很吃力。那我分享一下当初我的复习方法吧。同样也是欢迎大家来讨论。
一开始我也是按部就班使用全书,但过了半个月就觉得很吃力很累,但同时效率很低。于是我变了方式。
全书我分遍数完成,一次只啃其中的一部分。我不看前面的知识点讲解,一个是前文提到的,先打好概念上的基础,磨好武器再上战场。另外一个,全书上的文字确实尼玛看不懂啊。。。总感觉自己可能学了假数学。。。于是,我干脆不看。我看例题。但第一遍的重点是题目的条件本身,这也是我刚才提到的逻辑,概念与概念中的关系。比如题目中提到了导数,极值等几个点,那么你就清楚了他们之间是有关系,可以出题的。然后结合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看看他们放在一起能怎么出题,有几种出题形式,一般是怎么对付的~课后题目不用做,你也没那能力做。第一遍,我简称一下“看条件”。
然后第二遍,自己动手做一做那些看过的例题。这一遍要开始尝试做题了。这是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太依赖书上的解法,盖住解法自己做做看(但如果15分钟不能下笔就直接看答案,不要出现一天死磕一题的情况)如果有不一样的解法,不用怀疑自己,那反而是好事呢~因为考场上毕竟是你自己做题目呀,你能做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东西。如果做不出来的那部分题,再看看解答看看是什么问题然后做好标记。等着第三遍用,第二遍中也不需要做后面的课后练习。
最后来第三遍,把当时做了标记的题目再做做看,如果偶尔出现实在还不行的情况这样很正常,不用怀疑自己(当然普遍出现,那就想开点儿吧。。。。),这种题目一般比较偏比较怪了~欣赏膜拜一下就行。然后再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也可以不断用标记的方法蚕食掉~至于轮数,不一定是我说的三轮,根据自身情况分析处理~。同样,遇到自己感觉比较经典比较好的题目,可以和之前的方法一下,背一背~你对题目的记忆一定比对知识点的深!注意啊,这一遍之前没有标记的题目就没必要详细看了,随便看看就行,不然你标记分轮的意义何在?

有两点,算是经验更多的是教训
1,不要闭门造车,要多多和研友交流。多多讨论,教别人学习的过程也是最好的复习过程。
2,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要老拖着,拖着拖着就忘了!

过完以上的复习资料以后,应该快到了考研复习的后期了。这段时间大家心中压力都会很大,所以一定要端正心态。然后迎来我们最后的两份资料使用啦,真题以及模拟卷。
这时候推荐大家一定要整套做,限时做,然后反复做。前两个做法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模拟考场上紧张的环节。反复做则是因为真题资源十分宝贵,要好好使用。
其实真题的意义只是帮我们检验复习效果,看看如果我们当年考研会不会算准备比较充分。所以推荐学弟学妹和当年的普遍分数情况进行对比。否则失去参照意义。别盲目追求140,150,什么会做不做错什么的。那些都是镜花水月,美好但不现实。而且考研也是看总分的,比如你苦苦纠结与数学从135到140的提高,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其他科目,达到总分上的最大化。
然后说一下使用真题,模拟题的技巧。
1,真题反复做,不要一做好就对答案。做完再做,做完再做。直到感觉给我再做一万遍了,我也就只能答成那样了。这样是为了把自己的潜力给逼出来,同时运算什么的错误,只有自己不断检验发现了才会深刻。
2,真题,模拟题交错做。今天真题,明天模拟题。一般模拟题比真题难度大,这样可以让你习惯不同的风格。不要做惯了一样,突然换题就不适应了。


3.做题模拟的一些好习惯

做题习惯,学长也只能说谈一些个人见解,也不一定深刻。
1.就是不能立马对答案,尤其不能边做边看答案;
2.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追根溯源,从源头弄明白;
3.切记求多求全,宁愿一道题目真弄懂,也不要稀里糊涂做十道题目;
4.最后一点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希望考高分的学弟学妹,就是要对一些经典的题目的结论记住,这些有可能给些综合题目带来做题灵感,这些学长也做得还是不够好,需要从头就开始可以努力。
5.求之其上,得之其中。严格要求,步骤,答案,计算严格按照要求模拟。未来不会亏待你的。


附:
上述作法看起来确实很残酷,我也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地很吃力。中途也会迷茫会各种被打击。考研宝们的心思过来人自然会理解。但是你面对的就是变态的考研数学啊,任何只靠技巧没有付出的花拳绣腿是终究受不住实战的检验的。当然上述是我根据当时自己所用的材料制定的计划。学弟学妹们可以根据自己手头的东西来加以配置。为了我们的明天,今天我们需要拿出点儿态度出来。
ps,上面看到有回帖说,今年拉不开分。确实今年考研数学相比往年是简单一些。但个人觉得还有几个方面:
1,17级听16级说了考研数学的变态,然后拼命学习,水平自然会高。
2,16级把大家弄得已经怀疑人生了,所以17级放松是必然,那么18的你们。。。自己猜吧。
3,拉不拉分是相对的,往年可能数学可以拉开40多分,今年只能拉开20分,10分。但这10几20分你能用政治英语轻松拉回来吗?考研永远是剩者为王,多一分也是多,所以就算是只能拉几分,我也希望是你拉别人,而不是别人拉开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

    帖子

    12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20 元
    注册时间
    2016-4-2
    沙发
    发表于 2017-1-29 2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长你好,请问用复习数学的时候可不可以用17年的全书呀?(当初买早了…)还是用18年的比较好呢?谢谢^_^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4 元
    注册时间
    2014-10-3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0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Lxues 发表于 2017-1-29 21:13
    学长你好,请问用复习数学的时候可不可以用17年的全书呀?(当初买早了…)还是用18年的比较好呢?谢谢^_^ ...

    当然可以~其实全书每一年基本都没变化。。。我当初用的就是16的,然后有研友用的是15的,都没什么大的差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

    帖子

    12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20 元
    注册时间
    2016-4-2
    地板
    发表于 2017-1-30 09: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害羞]好的,谢谢师兄拉。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4 元
    注册时间
    2014-10-31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1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Lxues 发表于 2017-1-30 09:43
    [害羞]好的,谢谢师兄拉。

    嗯呢,不用客气,有用就好。然后还有什么其他疑问或者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尽我能力回答。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1

    帖子

    20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08 元
    注册时间
    2016-4-20
    6
    发表于 2017-1-31 1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8考研只买了一本复习全书。听说看教材+复习全书五六遍+后期真题。可以考高分,行吗?谢谢楼主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4 元
    注册时间
    2014-10-31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31 18: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米的大大米 发表于 2017-1-31 13:38
    18考研只买了一本复习全书。听说看教材+复习全书五六遍+后期真题。可以考高分,行吗?谢谢楼主 ...

    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啊。我帖子里说过资料,方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理解,再直接一些,题目能不能理解做对。身边有全书什么的没看但数学依旧效果很好的 也有搞了好多遍最后还是比较惨的。自己平时多多做题检测,限时模拟吧,正确率永远是检验效率的唯一标准。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1

    帖子

    20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08 元
    注册时间
    2016-4-20
    8
    发表于 2017-1-31 2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谢谢你的回答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30 元
    注册时间
    2017-1-30
    9
    发表于 2017-2-1 09: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我考数三,但是基础特别差。怕教材也不能理解,楼主有什么建议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4 元
    注册时间
    2014-10-3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1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要你姹紫嫣红 发表于 2017-2-1 09:46
    楼主你好,我考数三,但是基础特别差。怕教材也不能理解,楼主有什么建议吗 ...

    放心,只要静下心来,保证课本可以看懂理解。你们现在有的就是时间,在五月份前考试准备都可以缓一缓,静下心来把基础打牢。课本慢慢啃,不会有问题。然后课本遇到少部分的问题,就可以先网上找找高中的浓缩总结背背记记就行。高中其实感觉就几块儿,函数,导数,三角反三角,不等式,向量。空间几何,圆锥曲线这类解析几何完全可以不用管。这些大约两天可以搞定的,不要再把高中书拿出来一板一眼地看 。然后还有一些东西,比如各种不等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这些要背的可能只过一遍记不住,平时看到一次记一次,多熟悉熟悉就行~不用担心哈。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问。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6 17:16 , Processed in 0.045479 second(s), Total 7, Slave 8(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