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431后辈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07

帖子

21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18 元
注册时间
2014-9-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馈:致西交2016的431后辈

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专注吧。
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要不遗余力,可以去想想好的,想象未来,但是陷入太深就会变成空想。很多研友就是这样在考研途中被淘汰的。看着似乎是纹丝不动专心致志地坐在那里一整天,其实思想已经飞到下一辈子了,所以说,这没用。
好吧进入正题。
政治:
我是8月28日开始的政治的,准确说是这时候买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刚到手,就找了三仁网校的视频,刚开始是听说肖秀荣只在那里讲课才去找的免费资源看的。每天晚上回宿舍听讲马原听大约40MIN到12:00就睡觉的。大概持续到9月结束,马原、毛中特听完了,也配合着精讲精练做完了第一遍。10月份继续开始近代史,不过近代史就没有看视频了,纯粹是看精讲精练的书配合着课后题和他那套资料的每章节科目在做。后来红宝书出了后我也入手一套,但是看着实在觉得没重点,配合着大纲变化对照挑着看了看近代史和毛中特变化部分。剩下的时间就一直反复看了马克思近代史和毛中特部分加深记忆直到肖8和风中劲草出现做肖8和看风中劲草,还是意在加深马克思、毛中特和近代史的记忆和理解。其实我觉得理解更重要,尤其是马哲。对于思修部分,我是仔细的看了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提要后,回过头对照红宝书那些部分一一阅读的。因为都已经11月份了,时间其实也不多。知道这时候每天也就是用1.5h学习政治而已。当然除了这1.5h,我每天中午都花30min去看时政新闻,包括搜狐凤凰和人民日报。其实这时候很多语言上的组织就是这样耳濡目染积累的。拿到风中劲草之后的20天后我就开始背诵风中劲草了,不要以为只背:肖4就够了。肖4虽然可以押对题目,但你不知道他能押中多少。所以基本的知识,是一定要熟悉的。背诵开始阶段,我就一直是维持2h的时间量,背不过也要读熟,多读就记住了。前前后后也就背诵了2遍吧。时政部分完全没看书,风中劲草也是草草看了一眼,因为总觉得自己可以写出来,因为该了解的大大小小事情其实多少都是知道的。当然,也赌运气肖可以押中。我政治考了79分,虽然不高但是也绝对不拉分,所以可以借鉴的。

英语:
我英语只用了单词书、英语1和2的真题、**的作文和张剑阅读150篇好像。我考英语二,所以一开始直到暑假7月份前,都是一天4h,背单词和做150.毋庸置疑,150错的好心累,不过一天一篇或者两篇做完之后对答案,有错的题目还是会仔细分析。但是我对于记单词真的是比较懒,不会的单词就看一看记住就记住,记不住还是会忘记。后期150做了100篇吧,就开始做94-04的英语1真题,认真做题认真分析,认真记单词了。94-04的题目倒是不会错很多,做了2遍后也就到8月了。这时候开始05-15的英语1真题了,大概做了3遍吧。做到答案都记住了,觉得实在没用了,就开始做英语2老蒋了。这时候大概是11月,每5H还是很充裕的英语时间。也连带着开始练习作文了。作文的话,我开始的读范文,背不过,但是会刻意记住一些句法。然后开始2天一篇作文,大小作文穿插进行地去自己写,然后放在作文批改网上自动批改。上面会打分,会显示出你的语法错误之类的,用词不当这样。持续到12月中旬,就变成每天一篇作文,然后分析自己和范文的差别。这时候真题也就进行完2遍了。完形填空一直都没有可以训练,新题型也只是做做真题上的。留下了2套卷子,考前2周完全模拟。

数学:
数三觉得学起来不是很难。4月份开始看课本,4月份结束高数课本,课本习题挑着重点做。5月份看完线代和概率论的课本。因为概论其实内容很少的,也容易掌握,所以也没有花费很多时间。6月做15年的那个数学全书,我数学全书用的是15年的清华的那本粉色的。因为觉得比较难,相比起李永乐那个大红色的内容上。后来听同学说李永乐的课本容易配套习题好难这样,所以还是很庆幸自己从难的入手不用跨度太大,打击自信。大概7月中旬复习全书一轮结束,我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吸收不是很好,所以第一遍不会做的题目会容易忘记。所以第二遍开始用笔记本把不会的题目摘录下来了,发现真的是好多又不会了。这时候也开始听李永乐的线代讲义视频。其实李永乐线代讲义视频我第一轮课本的时候也有挑自己不熟悉的部分看。不过感觉效果还是不好,又重新再过了一遍,然后很多题目觉得茅塞顿开。也可能是第一遍不是很用心,觉得线代比较简单的原因。大概9月份快结束的时候我的复习全是配套李永乐线代讲义也结束了第二轮。这里说明一下,我的复习全书没有做线代部分,线代部分用线代辅导讲义的,所以总体来说都是进行了2轮了。我真的很容易忘记题目,所以后期10月份,我回过头看概率论的时候感觉自己怎么又忘记了,就觉得基础不扎实。又买了概论辅导讲义,和李永乐是一起的王式安好像。10月再继续看全书的期间过了2轮概论讲义,感觉概率论辅导讲义过完之后确实理解上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自己去独立思考问题了。11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是时间做的,大概11月做了2遍吧。留下了14、15的卷子准备模拟考试的。12月,找了合工大超越5套卷,怎么说呢,那个风格和15年真题风格不是很一样,但是很中用。因为我考前那个的模考分数和考试分数差不多。考前2周留下的两套卷子模考,维持感觉。需要说明的是,期间我用了15年的张宇高数18讲和13年的数学指南(陈文灯)做部分加强。就是说,我在复习全书遇到专题问题,比如不等式什么的,我用他们的专题做一个加强理解这样。当然,陈文灯的概率论我觉得还是比较不错的,我二轮期间用了他的概率部分来补充我的全书缺少部分。因为感觉全书上的内容要自己琢磨,陈文灯这块有一些技巧。所以后辈可以根绝自己薄弱部分,挑着来看。不要强迫症逼迫自己一本书一定要看完,因为没时间也没必要。

431金融综合:
专业课的话,我考了121,而且复习的时候是比较轻松快乐的。5月开始看课本一天5h,看到7月开始,金融学2遍,公司理财前几章看了一遍,金融市场重点部分一遍,商业银行1遍,国际金融扫视1遍。我的复习重点还是在金融学,因为金融学包括很多其他的科目,所以其他部分我会根据金融学章节安排来自己去延伸看其他科目。不是全部,是有所选择。公司理财计算题7月份开始看课件的,后面也确实只看了课件,因为公司理财绝大部分是考计算题目的,概念性的不是很多,但也是要了解的,但不用很深入。这时候我也是搭配金融学继续复习,背诵看书理解三管齐下。然后没事也抄一抄,每天6H。也买了其他讲义,整体又复习了一遍。到后面8月份课本已经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就开始背背背,当然不是死背,要理解,要有自己想法。每日必须看财经新闻,要对社会经济问题有所理解。因为考试也许是一道论述也许是一道分析题。
这时9月了,你要清楚自己专业课掌握到什么程度了,虽然你一定还是很惶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这就对了,因为觉得不会才会再去深入了解。9月开始模拟真题,做其他学校的历年真题,了解其他学校出什么题目,风格怎样。因为其实大差不差,当然除了复旦人大这些考二叉树的学校的题目很可怕可以直接忽略,因为你们肯定不会看到期权定价这里,我也不会。10月一周至少模拟3次还要分析答题技巧风格。也别忘记继续巩固计算题,加深计算的理解。计算很重要,虽然考试的计算也许你没见过不会,也能用基础原理自己分析出几步。11月,完全背诵你模拟过的论述,简答,名词解释,分析题和热点。每周保持模拟次数,多写,多挖掘自己的想法。一直保持到12月初考试前,回顾课本,总结课本框架。做到拿到书目录知道每部分说了什么,那段话在什么位置,这样的程度,基本问题就不用担心答不出来。这时候,你的课本至少也是过了5遍以上了。总之,专业课不难,要掌握知识点,不要遗漏,平时也扩展些其他知识,懂得多了自然能写的也多了。同时不要偷懒,模拟的时候每句话都要写。

最后,后辈们,交大见。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6 19:49 , Processed in 0.030158 second(s), Total 7,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