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2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调剂北京工业大学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0 元
注册时间
2016-3-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欢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考生调剂

北京工业大学(“211工程高校”)城市交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计算机技术(085211)专业接收调剂,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欢迎原本科为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考试调剂到本实验室。

导师列表:
卓力教授、张菁副教授、李晓光副教授
导师信息详见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导师简介http:/yanzhao.bjut.edu.cn/

欢迎与导师邮件联系,投递简历。

2016.3.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简介:
依托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具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较完备的实验设备。重点实验室拥有光场数据采集系统、虚拟现实立体显示系统、Cyberware 三维扫描系统、数据手套、位置跟踪器、SGI 高性能图形工作站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另外,实验室还配有等离子高清显示器、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摄像头、Kinect及数据采集卡等图形图像采集处理工具及良好的网络环境,优越的工作环境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交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目前有师生14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博士后5人;兼职教授5人。拥有院士1人,海聚工程人选2人,北京市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101人。
在973计划课题、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教委等项目的资助下,学科组从2001年开始从事数字多媒体技术、多功能感知、虚拟现实与图形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和北京市科委、教委的科技开发项目。在此期间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环境,培养了若干在理论及研究实现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学术创新团队获得“数字多媒体技术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和“交通大数据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和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参与了国家音视频编码标准(简称AVS)的制定,两个技术提案被接受,并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重要的国际期刊(如IEEE Trans. CSVT, IEEE Trans. MM)和重要国际会议(如INFOCOM, SIGGRAPH,DCC)及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等国内一级学报上。
研究方向如下:
01智能交通信息处理
02虚拟现实与交通仿真
03物联网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
04智能人机交互与多媒体技术
05交通大数据智能处理技术


学院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于2013年12月正式揭牌,是面向国家和北京市交通领域智能化、信息化重大需求,整合了学校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组建形成的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创新型学院。学院以面向学科前沿,建设特色鲜明、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型交通学院为定位,主要开展交通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工作。
  学院目前拥有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智能交通系,交通工程系,道路与轨道工程系。学院现有教师48名,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13名,讲师12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特聘教授5名,海聚工程专家3名,初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团结协作、高学历、年轻化,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现有1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北京市2011“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学校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协议,共建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和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中心的研发分中心,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总面积超过9000平米,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07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6098万元。
  2009-2013年间,全院累计到校科研经费2.09亿元。通过承担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973基础研究项目、863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建设部、北京市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学院在交通仿真、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交通行为特性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解决北京市交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形成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智能交通与信息感知、道路新材料与性能等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享有重要声誉。
学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 省部级一等奖11项、二等级9项、三等奖9项,部分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应用于北京奥运交通保障和北京市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城市交通学院将全面参考教育部试点学院模式,探索学院与协同创新中心一院二制并行管理模式,系、所、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交叉共享运行体制。学院全体师生将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把交通学院建设成为国家和北京市交通政策制定、决策支持的咨询中心,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交通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而不懈努力。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智能交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并跟踪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交通领域的前沿科技发展动态,能综合应用计算机及信息理论与技术解决城市交通领域的科学和实践问题,并适应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跨领域高层次人才。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在计算机技术及智能交通领域掌握坚实的应用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并跟踪计算机技术与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能综合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解决城市交通领域的工程实践问题,并适应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2 20:50 , Processed in 0.034515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