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02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节怎么办】为什么你妈强迫你结婚?(转载)

[复制链接]

81

主题

4264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心情驿站常务副版主

Rank: 8Rank: 8

精华
6
威望
32563
K币
32770 元
注册时间
2009-9-27

2015年下半年优秀版主2015年上半年优秀版主2014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2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凉州词二代 于 2015-2-22 19:50 编辑

     文源:果壳网    id:科学家种太阳

        俗话说得好,祸不单行,情人节正好又连着新春佳节,单身狗们急需用已经剁掉的手再网购几对备用的膝盖了。在接受父母亲朋“动之以情”的逼婚攻势之前,不如祭出“晓之以理”的科学大杀器,分析分析逼婚背后的原因,这样起码能……嗯……死个明白。
    在心理学领域内,对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众多理论中,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其中影响较大、体系相对较完整的理论模型之一。研究者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影响,前者表现为个体态度,后者表现为社会主观规范,两者共同决定了个体最终的行为决策——并以此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基于这套理论模型,我们或许可以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这三个心理学角度弄清楚——为什么你妈会逼你结婚?

如果你觉得文章太长,请随时记得看两眼这个九宫格,非常实用,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果壳网诸君亲测有效。
一 行为态度
从内部动机来看,根据父母对于婚姻的态度,从积极到消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看好婚姻,不置可否,消极面对。
看好婚姻:“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结婚了,过得也挺好啊”父母发自内心地相信结婚是美好的,希望你也能一样幸福。可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为什么父母非要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我呢?我这么发自内心地热爱果壳网,也没有强按父母的头过来看这篇文章啊!
这全都是因为“亲子参照效应”(parent-child-reference effect)。亲子参照效应是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的延伸和扩展。一个人进行字形及语义加工的记忆任务时,与自我相关联的字词,记忆成绩会更好——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的作用。实际上,那些与自己较为亲密的他人相关的字词,记忆成绩也会更好。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个体通过建立亲密关系,而将他人包括进了自我的表征之中。
而亲子参照效应,是指父母与子女互相都会将对方包括在自己的自我概念之中。国内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更多地基于社会关系而非自我定位来定义自己的中国人而言,亲子关系可以说是最亲密的社会关系之一,因而对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父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置可否:“我结婚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嘛”父母并不觉得婚姻多么美好,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每个人都应当处在一段婚姻关系当中的父母,自然会觉得还不结婚的你怪怪的。习惯成自然,越自然越好。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Robert Zajonc)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证明只要让被试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们对该刺激的评价就要高于其他没看过的类似刺激。这就是所谓的简单曝光效应(the mere exposure effect),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其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大脑认知加工陌生事物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比较累;而加工那些相对熟悉的事物时,就轻松许多,于是会觉得“如沐春风”。所以当看到与自己生活经验不符的情况时,父母就会觉得你可能出了问题,于是催促你赶快结婚吧。
消极面对:“我过得不好,现在就看你啦”父母的婚姻生活可能非常不幸福,觉得婚姻简直是苦难。可他们还是要眼睁睁地看你往里跳,甚至闭上眼把你往火坑里推。是亲生的嘛?这是几个意思啊?简单来说,两个意思:
1. 自私的心理补偿机制
心理补偿(compensation)是最早由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它是指个体为了弥补自身在某一方面的心理劣势感,而努力在其他领域追求成功。这种补偿不仅会体现在个体的不同方面,而且会扩展至与个体心理距离相近的其他个体——比如父母自己未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成就,就会愈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同理,有的父母越是自己婚姻不幸福,就会越发盼望子女能尽快找到幸福的婚姻,补偿自己在情感方面的遗憾。
2. 邪恶的嫉妒心理
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某样东西,就会希望别人也得不到,维持心理平衡。如果不巧正好身边的人得到了,我们就会更加痛苦。比如情人节时你的男神/女神对你不理不睬,甚至另觅新欢,这本来就够你难过的,可新欢居然是你的好闺蜜/好哥们儿,恐怕你就更不能忍了,很可能要和这个“叛徒”一刀两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嫉妒。婚姻并不幸福的父母却逼迫孩子结婚,很可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态。上一代人所处的那个压抑人性的年代里,连自由恋爱都是奢求,更不要说单身主义。在成家立业步入不惑之后,父母那一代人回顾这一路的时代不公和命运多舛,那些不甘、屈辱、痛苦、愤懑迫于政治正确和人性光辉的压抑无法释放,只能像火山爆发一样找到看似合理的出口喷泄出来,灼伤甚至焚毁身边的至亲至爱。单身的你即使过得很好,有的父母也希望你能一起到这挣扎的围城里来住着。

过个年容易么!图片来源:epochtimes.com
二 主观规范
从外部动机来看,根据父母对于社会规范的看法,还是从积极到消极,可以分成三种情况:积极导向,应当遵守,被迫达标。
积极导向:“你看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多好啊”父母觉得跟大家保持一致才是正常的,而正常的才是幸福的。其实正常的未必就是幸福的,同时幸福未必一定要和大家一样才行——你爱看果壳网的文章,跟朋友圈里专门挑谣言转发的亲戚说不到一块儿去,求同存异不也挺好嘛。可为什么父母会产生那样的错觉呢?
因为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证实偏差是决策偏差的一种,英国心理学家皮特·沃森(Peter Wason)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说的是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寻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忽略不支持自己观点的意见,并将模棱两可的信息向着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方向进行解释,甚至不惜花费时间和资源贬低与相反观点。父母那一辈人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预设了结婚才能幸福的假设,而后只记住了那些幸福的已婚者和不幸的单身狗,越来越强化这一观点,于是逼迫你结婚。
应当遵守:“随大流不会错的,别人都结婚了你也结吧”父母觉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既然大家都结婚了,你也应该结婚。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别人的选择未必适用于你,为什么父母会希望你跟多数人保持一致呢?
因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社会认同是指群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偏见(out-group derogation)。社会心理学家塔杰菲尔(Henry Tajfel)认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群体成员这一身份带给自己的价值和情感意义”。个体获取社会认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主观不确定性,获取积极的自我评价,提升自尊。基于对“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样传统价值观的认同,父母觉得结婚的才是 “正常人”,而将一直不结婚的人看作“异类”。他们当然不希望你也变成异类中的一员,因此盼着你早点结婚。

咦?大爷你说啥?图片来源:youtube.com
被迫达标:“别人都结婚了,你别给爹妈丢脸”
父母其实并不关心结婚好还是不好,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而你还不结婚,他们自己脸上挂不住。可是你才是爹妈的亲骨肉,又不是买彩票中的或者充话费送的,为什么别人的看法比你的想法还重要呢?
因为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他认为,个体有一种内驱力,希望将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获取有关自身观点和能力的评价。人们通过与和自己类似的人平行比较,来更准确地评价自己(evaluate self);通过和比自己差的人向下比较,来提升自己(enhance self);通过和比自己好的人向上比较,来提高自己(improve self)。然而,由于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更重视负面和消极的信息,因此社会比较往往会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和自我威胁感知。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都是因为你这个不肖子孙连个婚都结不了,爹妈才觉得自己在同辈人中简直抬不起头来。可问题是,别人都还在看果壳网呢,你们跟别人比点儿这种好的行不行啊!
三 知觉行为控制
从内部、外部动机来看,你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什么想要你尽快结婚。可是想归想,很多父母还是愿意尊重子女自己的选择,并不会出言相逼甚至出手干涉。但为什么有的父母最终还是下了逼婚的“黑手”呢?根据父母最终做出逼婚行为的直接原因,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社会责任,自我评价,权威控制。
社会责任:“我催你结婚还不是为了你好”父母觉得逼婚也是为了你好,当爹妈的有责任把你从小养大,一直照顾到你成家立业。可是子女毕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结婚这种终身大事上父母为什么不能听听子女的意见呢?
因为社会责任感。研究者认为,在亲缘关系越相近的对偶角色中,相互之间越熟悉亲密,就越相互负有责任。不管现实中的你身高多高,年龄多大,在父母的内心深处你仍然是那个只会张嘴吃奶,抬屁股拉屎的小婴儿。这个世界仍像当年那样危机四伏,撞伤你的桌角变成了生活中的挫折,绊倒你的石头变成了工作中的困难,你那么羼弱、那么无助,父母怎么忍心放手不管,眼睁睁地看你装逼看你飞?特别是面对婚姻大事,父母觉得自己负有相当的义务来替你做出决定。
自我评价:“你听我的,肯定没错”你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了,为什么父母还总想要事事控制着你呢?这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有关。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通过外界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帮助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以及决定人们的期望。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这辈人在工作环境中逐渐从核心骨干慢慢边缘化,在信息爆炸劳动力剧增的变革中话语权快速丧失;其次,上一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局限,普遍没什么业余爱好来填充逐渐空洞的日常生活;最后,父母早已习惯了子女在幼年时作为附属品或“宠物”般的存在,对自己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子女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寻求自身的独立,一直都大包大揽的父母无法面对“空巢”后留下的内心空虚。在连番打击下,父母难免会自我评价降低,并且急于提高。就算没法再次扮演时代弄潮儿,重新奏响改革主旋律,管教一下子女总是可以的。于是,不逼你结婚,逼谁?不是你结婚,谁结?你不结婚,干嘛?

你不结婚你想干嘛?图片来源:enet.com.cn
权威控制:“你还听不听你妈的了!”相比于你到底结不结婚这件事,父母其实更关心的是,你到底听不听我们的赶紧结婚?相比于你不结婚这件事,父母更生气的是,你居然不听话不去赶紧结婚。虽然这看起来是一回事,但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对于事实的不解,后者是对于权威的质疑。
质疑权威其实并不像人们平时提倡的那样受到鼓励,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高权力距离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由著名的跨文化研究和管理学专家,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提出,用于描述一个国家的机构或组织(例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中,弱势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受程度。霍夫斯泰德使用权力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 PDI)来描述不同国家的差异,得分界定为0到100之间。权力距离越高,个体越认同社会中存在的权力不平等,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同时社会流动性也越差,这种现象常见于亚洲、非洲、东欧、中东、拉丁美洲等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中国的PDI得分为80分;相反,权力距离越低,整体社会对于权力不平等的容忍度就越低,就越关注个体是否拥有相对平等的机会,这种现象常见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信奉个人主义的国家,美国的PDI得分为40分。
只有存在服从,才会存在权威。当被社会赋予了服从预期的子女居然开始反抗父母时,基于高权力距离的家长权威受到了直接挑战,父母感到自身地位受到了威胁,有必要捍卫自己的权威地位。这时结婚与否的事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这家里谁说了算。你结不结婚?听不听我的?你还认不认我这个妈?你还算不算是个人?你让我还活不活了?刀刀见血,步步紧逼。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你妈在看着你。你再多说一句,你妈就炸了——实际上,每次拿着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文章试图向父母解释他们的错误时,碰到的情况都差不太多。
小结现在,我们用一套分析方式,拆解了“为什么你妈逼你结婚”这个问题。其实这套分类体系还可以用来分析各种行为,比如为什么你妈逼你穿秋裤


所以,今年春节,你妈逼你结婚了嘛?(编辑:球藻怪)
参考文献:
  • Adler, A. (1917). 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sychical compensation: A contribu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In E. Jelliffe & W. A. White (Eds.).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monograph series (Vol. 24). New York: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Publishing Company.
  •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uhl J, Beckman J, (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
  •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7.
  • Aron, A., Aron, E. N., & Smollan, D. (1992).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4), 596–612.
  • Aron, A., McLaughlin-Volpe, T., Mashek, D., Lewandowski, G., Wright, S. C., & Aron, E. N. (2004).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 101–132.
  • Burns, R. (1982).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Dorchester, UK: Henry Ling Ltd.
  • 丁冬苗. (2013). 亲子参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 Fishbein, M.,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 Gilbert, D. T., Giesler, R. B., Morris, K. A. (1995). When comparisons ari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2): 227.
  • Hofstede, G. (2005).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McGraw-Hill.
  • 孔繁昌, 张妍, 陈红. (2010). 自我-他人表征: 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 心理科学进展, 18(8), 1263-1268.
  • Morse, S., Gergen, K. J. (1970). Social comparison, self consistency, and the concept of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1): 118.
  • Mussweiler, T., Ruter, K., Epstude, K. (2004).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Subliminal social comparison standards influence self evalu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0(5): 689-696.
  • Rogers, T. B., Kuiper, N. A., & Kirker, W. S. (1977).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9), 677–688.
  • Suls, J., Martin, R., Wheeler, I., 2002. Social Comparison: Why, with whom, and with what effec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5): 159-163.
  •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7–24). Chicago: Nelson-Hall.
  • Titchener, E. B. (1910). Textbook of psych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 Wason, P. C. (1960). On the failure to eliminate hypotheses in a conceptual task.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01(12), 1292-1400.
  • Wason, P. C. (1966). Reasoning In New Horizons in Psychology. Penguin, Hammond worth, UK.
  • Yan, Y. X. (1996). The Culture of Guanxi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The China Journal, 35, 1-25.
  • 杨国枢, 余安邦. (1993).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 (pp. 87-142). 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
  • 杨帅, 黄希庭, 傅于玲. (2012). 内侧前额叶皮质——“自我”的神经基础. 心理科学进展, 20(6), 853–862.
  • 杨帅, 黄希庭, 陈有国等. (2014). 人际距离调节自我-他人的神经表征: 来自oFRN的证据. 心理学报, 46(5), 666–676.
  • 尹娣. (2012). 亲子依恋对亲子参照效应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 Zajonc, 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1-2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止于至善MM + 30 太长了。。。

查看全部评分

心情驿站欢迎你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893

帖子

212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174
K币
1954 元
注册时间
2014-1-19
沙发
发表于 2015-2-22 2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255

帖子

260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15
K币
2592 元
注册时间
2011-8-3
板凳
发表于 2015-2-23 0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uzumiya2012 发表于 2015-2-22 20:04
太长不看

已被逼婚   工作前途神马的   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9

帖子

231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201 元
注册时间
2013-5-18
地板
发表于 2015-2-24 22:47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我家里人一点都不急,,还说读书不准找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18

帖子

128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1250 元
注册时间
2014-9-27
5
发表于 2015-2-25 1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哎,,o>_<o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900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黑暗终结者

Rank: 7Rank: 7Rank: 7

精华
8
威望
33394
K币
72517 元
注册时间
2012-5-22

美食专属

6
发表于 2015-2-25 14:14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家不被催婚了,被催生。。。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心情驿站欢迎您※
※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any place worth going.※
※止于至善,做最好的自己,任何时候,请别忘了自己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9829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池塘小他】一个老水手讲那元宝的故事

Rank: 8Rank: 8

精华
8
威望
77062
K币
67668 元
注册时间
2013-3-9

2018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2015年下半年优秀版主池塘Joke

7
发表于 2015-2-25 21: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止于至善MM 发表于 2015-2-25 14:14
我回家不被催婚了,被催生。。。

这是神马节奏。。。。。。←_←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一个老水手
似水年华里游走

欢迎☞到池塘

追忆似水年华 (此处为链接,可戳,跳转池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18

帖子

128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1250 元
注册时间
2014-9-27
8
发表于 2015-2-25 22: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是心情驿站的版主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4264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心情驿站常务副版主

Rank: 8Rank: 8

精华
6
威望
32563
K币
32770 元
注册时间
2009-9-27

2015年下半年优秀版主2015年上半年优秀版主2014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22: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云淡风轻地盘 发表于 2015-2-25 22:37
你是心情驿站的版主吗?

有什么事情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心情驿站欢迎你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18

帖子

128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1250 元
注册时间
2014-9-27
10
发表于 2015-2-26 0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凉州词二代 发表于 2015-2-25 22:46
有什么事情么?

想请问下怎么编辑自己写的帖子,谢谢!O(∩_∩)O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1 09:17 , Processed in 0.050023 second(s), Total 9, Slave 9(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