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666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斯旺模型

[复制链接]

2

主题

13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2 元
注册时间
201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0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斯旺模型里当经济处于一个分块但分列is ES 水平分线两侧调节方式是同样的吗?需要加十字线做成类似pe面这种么?还是先通过国内支出调节后用再用汇率调节接缝?求大神解释一下。sorry 没有画图,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8

    帖子

    48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83 元
    注册时间
    2013-10-29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 18: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算是个bug,因为这是个简化的模型形式,没有考虑十字线边上的部分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2 元
    注册时间
    2014-2-2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Manne 发表于 2014-12-2 18:56
    这算是个bug,因为这是个简化的模型形式,没有考虑十字线边上的部分

    那么有没有什么成型定论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78

    帖子

    772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80
    K币
    692 元
    注册时间
    2014-7-16
    地板
    发表于 2014-12-6 13: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可能考不起 发表于 2014-12-2 19:15
    那么有没有什么成型定论呢?

    斯旺模型的意思不在于此。其实是跟丁伯根原则表达一致的意思。就是单一工具无法处理内外两个问题。所以可以同时用需求增减政策也就是财政货币政策和转移政策也就是汇率工具同时调节。另这个模型也有很多局限性譬如只讨论经常账户。。所以,如果要挑它说的不严谨的bug 太多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78

    帖子

    772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80
    K币
    692 元
    注册时间
    2014-7-16
    5
    发表于 2014-12-6 1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可能考不起 发表于 2014-12-2 19:15
    那么有没有什么成型定论呢?

    你所说成型定论是指如何实现内外均衡咩?国际金融整本书都在嗦这个问题。。最后也木有定论=_=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2 元
    注册时间
    2014-2-2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Jessielian 发表于 2014-12-6 13:14
    你所说成型定论是指如何实现内外均衡咩?国际金融整本书都在嗦这个问题。。最后也木有定论=_= ...

    确实对均衡实现方式不是很清楚。从姜给的处于平分线上的调节来看,直接调节国内支出就可以,可是调节支出不是同样有使汇率发生变动的趋势么?所以感觉模型怪怪的,还是我自己理解错了,求指正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14-7-3
    7
    发表于 2014-12-7 00: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可能考不起 发表于 2014-12-6 23:50
    确实对均衡实现方式不是很清楚。从姜给的处于平分线上的调节来看,直接调节国内支出就可以,可是调节支出 ...

    不是在固定汇率下调整的么,就不用考虑调支出时的汇率变动了啊。正因为固定汇率不行,所以要同时调汇率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78

    帖子

    772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80
    K币
    692 元
    注册时间
    2014-7-16
    8
    发表于 2014-12-30 11: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考完了好无聊来看以前讨论过的题目。因为之前讨论的今年真的还考到了,比如简答题第二题开放经济下的自动调节机制。选择题上次有同学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础货币的问题,居然有个选项也考了,神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78

    帖子

    772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80
    K币
    692 元
    注册时间
    2014-7-16
    9
    发表于 2014-12-30 1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斯旺模型是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理解显然有点不太对。有支出转换型政策,即汇率工具政策就能说明汇率制度是固定还是浮动??
    关于楼主的疑问,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在支出增减调节的,可以认为国内吸收是瞬间减少到的,比如政府购买减少,那么经济中的总收入其实瞬间就减少了,乘数问题对总收入的影响可以慢慢分析。汇率的变动可以不考虑,或者达到EB曲线以后,再考虑,那么模型的意思就还是书上所表述的那样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78

    帖子

    772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80
    K币
    692 元
    注册时间
    2014-7-16
    10
    发表于 2014-12-30 1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如果非要考虑不是瞬时达成的,汇率在支出增减时变动,那么,请考虑的以下这一点。
    我觉得斯旺模型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横纵坐标轴代表的意思。纵坐标是实际汇率。而实际汇率的意思,可以看看第二章,实际汇率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假定不变的,至少短期是,比如购买力平价等理论都这么认为。实际利率实际上是由于一个国家实际竞争力所影响的,是由生产率决定的。短期内不变,采用支出增减政策改变的是名义汇率。

    那支出转换型政策呢?为什么改变了实际汇率,或者说纵坐标?那是因为,支出转换型政策的贬值或升值是通过直接管制,财政补贴来实现的。这个贬值和我们认为的那个经济运行中的贬值不一样,你可以看看关于支出转换型政策的那个解释以及,后面几章介绍复汇率等外汇干预手段,那里提到汇率都说实际汇率云云。。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6 19:16 , Processed in 0.059370 second(s), Total 20, Slave 20(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