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2006年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精华
1748
威望
35154
K币
91129 元
注册时间
2011-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2006年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 民主行政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1)民主行政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

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能。

(2)应当以公众意愿、公众利益为导向,发展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组织和公共政策,强调政府

代表公共利益的职能地位,强调公众参与,强调政府信息和公共政策的公开性,反对政府自利和代

表党派利益,反对专业主义。

2、 韦伯官僚体系的原则

参考答案:韦伯根据理性/法律权威的思想,确定了现代官僚制体系的六项原则:

(1) 固定和法定的管辖范围的原则,一般是根据各种规定——即根据法律或行政规章——发号施

令。

(2) 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的原则,这体现为一种上级与下级之间稳定有序的制度。

(3) 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保存书面文件的基础之上。一批积极从事“公共事务”的官员与其的物

质设备和档案构成了一个“机构”。

(4) 公职管理,至少是所有专门的公众管理通常以全面而专业的训练为先决条件。

(5) 当公职发展到完善程度时,官方活动要求官员完全发挥工作能力。

(6) 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性的规定,它们或多或少是稳定的,全面的,并且是可学习的。



3、 新古典主义的基本构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级政府、政策顾问以及主要的官僚机构之间,新古典主义学说已占据

了主导地位,有时它亦称为经济理性主义。该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对个人理性的假设。个人被假设有多多益善的偏好,会理性地追求其目标。个人被假设为自

身(经济利益)的最佳决定者。为使其运用自身策略而实现其目标和利益,应尽可能地赋予

个人以充分的自由。

(2) 基于上述假设推演出的模式。基于第一种假设,尤其是运用理性选择和博弈理论所发展而来

的工具,可以构建出较为复杂的经验模式。运用到政治学中则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

(3) 市场力量的角色最大化。私人市场是有效并且是能够自我调节的,能够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

服务就应该由市场提供。

(4) 政府角色的最小化。政府对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干预从其本身来说是无效的。政府的干预应

该最小化,这显然是市场力量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4、 英国财政管理倡议案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参考答案:英国的财政管理倡议案是绩效管理趋势的起点之一,它旨在提高每个部门的绩效:

在每一个组织和一个制度中,各级管理者都具有:

(1) 对其目标的清楚认识,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都有其办法去评估与这些目标有关的方法、产出和

绩效;

(2) 为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而明确规定的责任,包括对产出和资金价值的严格监视;

(3) 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成本方面的),培训以及获得专家建议的渠道。

这些内容与财政管理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人事和绩效有关。所有这三点在一个新的管理制度内结

合到了一起。这个方案包括:对政府的所有政策目的和对官僚制组织内个别单位的目标的详细说明;

对各种活动和计划成本的精确配置;“制定绩效指标和产出标准,用来估计实现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

成就”。                                                                  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第 2 页  共 5 页

5、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改革导向的影响方式

世界银行在1997年《发展报告》里提出,在许多低收入国家,正式制度的执行非常不力,非正式的

做法仍然是工作规范,在人事行政、财务管理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追溯到潜在

的制度弱点;公共部门内部和外部执行法律规定的力度不够;缺少能形成伙伴关系的、倾听企业和

市民社会意见的内部机制;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人事实践方面完全缺乏竞争的压力。

世界银行提出了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枢纽机构有很强的制定和协商政策的能力”;包括政治官员和公务员应具备的远见卓识,以

及目标和战略的重点;

第二,“高效且有效地提供服务的体制”,在弹性和责任两者的关系中求得平衡,包括订立竞争性服

务合同,较好的绩效及顾客反馈;

第三,“受到激励的和有能力的人员”,用激励结构刺激它们取得良好绩效,包括“以功绩制为依据

进行人员录用和晋升,适当的工资以及很强的团队精神”。

发展中国家很好地吸取了这些经验,事实上和西方的同行做得一样好。这些措施真正要执行起来实

非易事,再加上官僚制的倾向优势秉性难移。无论执行问题有多难,在某种意义上说,即使在发展

中国家,新管理主义方法也有可能取代传统的行政模式。

6、 新公共管理理论面临的伦理与责任问题

(1) 管理主义模式说明了责任机制的重大变革,尤其是政治性责任机制。但它是否意味着在某种

程度上减少责任这一问题则有待证实。

(2) 新的管理主义的概念及程序是否能与传统的责任的概念相协调,仍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3) 如果公务员对自己的目标的实现负责人,这将降低整个政治体系的责任。政治不再具有相应

职责或负有责任,因此经过充分考验的体制将随之动摇。

(4) 如果公务员负有管理上的责任,是否意味着减少了政治领导人的责任。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面临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公共部门的抨击。公共部门在三个方面受到抨击。首先,公共部门的“规模”受到抨击,

有人论证说,政府简直是过于庞大了,浪费了过多的紧缺资源。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规模还

应继续增长,但是实际上,在某些国家中,政府规模不再发展并且出现萎缩。目前,消减政

府经费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次,关于政府的“范围”也发生了争论,有人认为,政府

本身介入的活动过多,其中许多活动可以有其他可选择的备用办法。作为对这种办法的反应,

许多先前有政府从事的活动开始转向到私营部门。第三,官僚制受到普遍抨击。

(2) 经济理论的变革。公共官僚组织深深受到了经济学思想变化的影响。当经济学的理论,特别

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新公共管理中时,在官僚制组

织的高层人员中,它们所信奉的公共行政的概念正在被经济学思想取而代之。

(3) 私营部门的变革。公共部门变革面临的另一个紧迫问题是私营部门的迅速变化和这样一种现

实,即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效率对私人经济和国家的竞争实力有所影响。竞争、全球化和能力

等方面的变化对公共部门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技术变革。技术变革促进了所有各种社会变革,其对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有影响。20世纪

初设计的官僚制完全不能在如今这个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社会和经济中正常发

挥功能。





二、 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8、如何提高中国政府能力                                                     

(1)转变和创新政府职能是提升政府能力的前提条件。提升政府能力必须同转变和创新政府职能结合起

来。政府能力的提高必须在职能范围内进行。一方面,政府能力的提升,必须要靠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能

力的配置协调来解决,从而不断优化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的配置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能力在社

会自身和市场机制已经起作用的地方退出,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在社会转型和市场化过程中,

政府的职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其主要职能是培育市场,制定规则、法规,规范行为,调整经济关系,提供社

会公共服务,协调社会矛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等。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政府职能,构建政

府能力提高的条件。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全球化意味这政府面临的对象变得复杂、动态和

多样,其中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政府的原有职能无法应对这些新问题,因此需要创新政府职能,

不断增加政府系统的能量。

(2)提升政府的制度化程度和法治化水平是提升政府能力的有力保障。首先,政府必须提升自身的制度

化程度。制度的作用就在于确定某种规则或规范来约束主体的行为。制度化程度低的政府从根本上不利于政

府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1)制度的缺失将削弱政府的凝聚力,导致政府内部的整合度低,使政府无法作为

一个整体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2)制度的缺失使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官员失去而来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易滋

生腐败等不良现象。3)制度缺失是政府行为没有可预期性,影响了政府与社会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导致政

府无法充分协调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其次,政府必须提高自身的法治水平,发展市政府能力提高的价值取

向,政府法治也是政府能力的保证和实现形式。政府能力提高要求吧低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的政府行为转化委

规范化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因此,政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种散乱、无序的行为,而是一个规范、有序的发展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权威政府。

(3)强化政府的资源汲取能力是提高政府能力的物质基础。政府要维持自身的存续和正常运转,首要的

条件便是要掌握一定的资源。因此,提搞政府能力应着眼于强化政府自身的资源汲取和配置能力。首先,强

化政府人力资源汲取能力。政府吸纳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政府能力的重要途径。政府行政能

力的提高,从其实质上讲,也就是要求构成政府人员的行政能力的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品德素质,行为能

力与行为规范灯饰政府效能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和手段。其次,强化政府财力资源的汲取能力。当前,强

化我国政府财力资源的汲取能力,就是要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等改革力度。再次,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汲

取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资源将是政府能力中日益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加强政府能力建设,

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加速实行电子政务的步伐,全面建设信息化政府,提

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8、 公共管理的一般职能

安德森提出了一组相对较为实用的政府角色,他探寻了七项他称之为一般角色的政府的基本职能,

这些职能具体如下:

(1) 提供经济基础。政府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所必需的制度、规则和安排。包括

对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合同的执行,为货币、度量衡、公司章破产,专利、版权提供标准,

以及维护法律,以及维护法律、秩序和关税体制。

(2) 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有些有益于社会整体的公共商品对个人而言却很难根据其使用的

数量而付费。一旦将它提供给某个人,就等于是向整个社会提供。这些商品包括国防、道路

和桥梁、航行救援、防洪、清理下水道,交通管理体系以及其他基础设施。

(3) 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政府得以存在的一本基本原因是需要他缓和和解决社会中的冲突,维

护正义、秩序和稳定。包括在经济上保护弱者,抑制强者的行动。

(4) 维护竞争。竞争在私营部门并不总能持续进行。因此经常需要政府干预以确保竞争的真正实

现。离开政府的控制,自由企业制度的优越性将无从体现。不受限制的竞争可能反而会导致

对竞争的破坏,而竞争者也完全可能会由于合并或串谋而结束竞争。政府的行为对维持和增

进私营部门的竞争是必不可少的。

(5) 保护自然资源。我们不能仅依赖与竞争性来防止资源浪费。保护自然环境不被恶化并确保后

代的利益不致受损。市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教科书中外周血和市场失灵的例证。只有                                                                 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第 4 页  共 5 页

政府才能缓解这种对环境的破坏。

(6) 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市场运作有时会产生某些残酷的或社会难以接受的

结果——贫困、失业以及营养不良等——这是对人们的影响而言的,而有一部分人则会由于

疾病、年迈、没有文化或其他什么原因而被排除在市场经济之外,除了最极端的经济理性主

义者之外,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减少贫困是政府的合理角色。

(7) 保持经济稳定。商业性经济周期总是上下波动的,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制定财政预算、货币政

策以及对工资和物价的调控等政府行为予以缓和。

10、霍格伍德和冈恩(hogwood and Gun)关于调和两种公共政策视角的基本观点

    (1)公共政策的两种视角是指政策分析和政治性的公共政策。政策分析视角将政策分析看成是一个

特定的过程,并使用定量或经验方法对政策进行解析。政治性的公共政策视角将公共政策看成是一种政治过

程而不是一种狭隘的技术方法。政策制定不涉及特殊的方法论,而是适应并学习如何对政治和组织环境施加

影响的一种事务。

(2)霍格伍德和冈恩认为这两种公共政策的观点是可以交叉的,分析可以被看作是“对政策过程较明显

的政治方面的补充,而不是去替代它们”,它们对政策过程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步骤的方法,并认为这种方法

是“混合型”的,也就是说,它们既可以用于描述,也可以用于规定。其模式为:1)决定作出决策(问题搜

索、议程设定);2)决定如何决策;3)问题的定义;4)预测;5)设定目标和重点;6)选择性分析;7)政

策实施、监督和控制;8)评估和检查;9)政策维持、延续和终止。

(3)这一模式不是典型的模式。虽然其根源可能是理性模式,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以跨越了两种早期建立

的政策类型。霍格伍德和冈恩确实认为他们的方式是混合型的,关注的是“技术的运用和政治过程两个方面”。

他们认为,“以过程为中心的方法比技术导向的方法更合适与政策分析。”分析主要是“通过辅助性和结论性

的实际的技术技巧”确定所分析问题的特征及问题的组织和政治背景。这被看作是对政治过程的较明显的政

治方面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它们。因此,它们的模式可能更加现实和有用。

(4)两种公共政策视角的主要差异在于其赋予政治过程的作用不同。政策分析是从一系列的选择中寻找

最近答案,并且可在进行选择是运用一系列的统计工具。政治性公共政策从“倡导”的作用来看待信息;也

就是说,它意识到从诸多的观点中可以得出使人信服的例证,并将这些例证纳入政治的过程中。

11、比较奥尔森与斯蒂格勒的集团竞争理论

(1)奥尔森认为,多元论不合逻辑,其观点甚至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1) 潜在的团体并不必然会成为事实上的团体,因为组成团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相当大,

而且大团体的组织者也不能从政策该变中获得好处。

2) 多元论者认为大团体更有分量和影响力,而实际上小团体则更容易使政府认同它们的观点。小团体

(尤其是利益集团)仅代表社会商机小的一部分。它们几乎不会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做出牺牲,也

缺乏这样的动因。

3) 大型的“范围广泛的利益团体”,例如工会的最高代表会议,可能更愿意为了国家和它们自己的长期

利益做出牺牲。但是,奥尔森认为,“特殊的利益集团的共谋降低了整体效率它们聚敛了社会上

大量的财富,打破了利益的平衡机制,操纵政治行为,使政治生活破裂”。

4) 奥尔森的理论有很大的说服力,但在过分夸大某些观点时——利益集团的竞争被看作是国家兴衰的

唯一原因——则会产生一些问题。然而,特殊利益集团可能会降低总体经济效率的观点,对委托

利益集团制定政策是一个警示。

(2)施蒂格勒认为利益集团会导致更差的结果。他的“俘虏理论”认为:在政府和相关的利益集团之间

存在着合作关系。一个产业的管制机关往往会被管制对象所俘虏并受其控制。

然而,施蒂格勒的理论也有夸大的方面。他没有公共利益和公共势力方面的例证。与政府完全不介入相

比,所有的管制和对利益集团压力的反应都有产生更为糟糕的结果。即使施蒂格勒的观点能得到某些事

例的支持,但总的来说没有充分的说服力。他的论述否定了控制政治体系运作的任何可能性,也否定了

反映了公共需求而采取的政治行为会带来好处。                                                                 

第 5 页  共 5 页

(3)比较:1)施蒂格勒和奥尔森理论上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要求,即由于坚持政府

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而减少政府介入。这些理论使消减特殊利益集团和减少管制的计划容易实施。2)

奥尔森是从利益集团本身的特点来分析其对政治的影响,而施蒂格勒是从政府管制的对象可能会俘获管

制者角度分析利益集团的。3)奥尔森的理论是通过丰富的案例来证明的,而斯蒂格勒更多是从规范方面

证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27 05:12 , Processed in 0.046845 second(s), Total 8, Slave 7(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