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4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行政管理学真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精华
1748
威望
35154
K币
91129 元
注册时间
2011-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真题答案:
过程方法实体方法逻辑实证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后实证主义方法参与主义路径规范性描述方法意识形态方法历史方法
5、民意测验;
    答:测量特定人群在某一问题上所持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一种工具。又称舆论测验。通过它可以分析、揭示人群中持某种意见的强度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测出人群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比较准确地分析和估计社会舆论。
6 公共选择理论;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
学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他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公共选择理论也采用许多不同的研究工具进行研究,包括了研究对效用最大化的局限、博弈论、或决策论。公共
选择理论的分析方式很大一部分是根基于实证分析的方法上;但却是将此作为研究规范的工具,以探索问题的所在点、并研究如何在宪政体制内改善这些问题。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主要基础之一是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人们的行为都是出自从有限的可用手段里挑选达成目标的途径。另一个研究目标不同、但却有相同研究基础的学科则是实证政治理论 。而社会选择理论也是一个相关联的研究领域。
二、简答题
1 权力制约理论行政协调模式;
    答:主要模式和方法:一、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在行政协调的不同模式中,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全局.2.坚持分层运作.3.坚持动态协调.4.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
     二.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1.内部协调模式.2.外部协调模式.3.纵向协调模式.横向协调模式.
    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行政协调的具体技术多种多样,在此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主体合流法.2.中间数法.3.冷处理法.4.当面表态法.5.谈心法.6.跟踪处理法.
2、行政组织特点;
    答: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履行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的有职位设计、人员配备的统属关系和办事程序的机构实体。国家行政组织的法权地位和与之相一致的公共行政事务管理的广泛性及其对国民承担的责任,决定了国家行政组织的特性。
    (1)政治性。政治性是一切国家组织的共同属性。对国家行政组织而言,
其政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国家行政组织本质特征的阶级性;二是由国家行政组织在国家公共管理治理结构中居于的强大决策地位所决定的决策性。    (2)社会性。社会性由国家的社会职能所决定,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所承担的社会一般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服务性和管理性是其内涵中相互联系的两个层
次。  
   (3)权威性。行政组织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结构中最重要的主体,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强力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凭借宪法、法律和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使其行政行为具有以约束性和强制性为特点的权威性。  
   (4)法制性。法制性的实质是“依法行政”,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组织自身的组织宗旨、人员编制、机关设置、财政预算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二是行政组织的行政行为或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必须遵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5)系统性。系统性是说国家行政组织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整体性的有机系统。该系统表现出结构性和有序性两个特征,结构性是指行政组织根据社会分工建立起来的机关权责体系的特征,有序性是指由行政组织系统内一定的序列和等级体系所显现出来的特性。  
   (6)发展性。发展性是指行政组织适应社会历史的进步,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调整自身的宗旨、职能、结构、行为方式,以实现与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这一特征包括适应性和动态性两个互为表里的方面。
3、领导动态化辨析;
    答:动态结构.领导班子的动态结构指在动态领导过程中,行政领导班子所形成的合力,包括合力关系和合力状态.1.合力关系.一般来说,能过入高层领导集团的人,素质较高.形象较好.但领导集团的整体素质并不等于领导成员素质的机械相加之和,而取决于各成员在领导活动中能否形成良性互补.互动的合力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经验.阅历的互补关系.第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互实关系.第三,品德互动关系.2.全力状态.在领导活动中,徇领导集团素质高低,主要看几方面.第一,团结合作能力.第二,科学决策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第三,社会动员与社会统御的能力.第四,清除积弊和开拓进取的能力.
三、作文题
论述经济手段的局限性(1200字以上)
  答: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方法两个方面。最高层次的经济手段可以划分为:财政手段、金融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和制度约束。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
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也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所有的交易的方式中,市场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因为交易者(不论是企业或者是个人)得到了它行为所带来的所有益处,同时也必须承担它行为带来的所有损失,所以它自然地给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以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使其发挥其最大的潜能,迅速地响应输入、输出价格的变化,从而实施其个人/企业收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是阶级社会里产业分工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创造或者说发展了很多的工具和方法来完善市场这一交易机制,如货币的出现,交易市场的形成,法律和司法机关的介入等等。但是,
场作为一个交易的重要形式,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   
一、市场经济局限性之一:不适用于垄断性的市场   
1.一般意义上的垄断。垄断现象的存在妨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垄断是如何妨碍市场机制的运作的:设有一个猎人要购买箭支用于捕猎兔子,可是市场是只有一家制造这种箭的匠人,在经过几次谈判以后,签订了关于质量条款的协议,可是当用于捕猎时,没有射中猎物,后来这种现象多次发生,最后他得出结论:箭的平衡性有问题,可是当他与该匠人交涉时,制箭人却把这种不良的后果归咎于他的射术不精。要解决二者的分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猎人明天要继续这种生产活动时,他还必须冒着产生同样后果的危险再次从这个匠人手里进货。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他不得不自己制箭,这等于说,放弃了劳动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的生产效率。于是,虽然他很努力地工作,但是每日的捕猎的数量比进行劳动分工时明显减少了。应该说,经过多年的不懈的反垄断,从目前来看传统意义上垄断现象在经济活动中已不占主导地位,至少说其的负面作用正在不断地受到遏制。但是,这不等于说,市场经济就取得了决定
性的胜利,事实上,另一种形式的垄断依然存在,并且其危害性并不比上述的垄断小。
     2.由特定投资形成的垄断。有时存在一些交易,即使开始时是竞争状况,可是在利用市场机制履行契约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转变,最终形成了垄断的态势。这种现象被称为为财产的专属性。下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假设一石化公司准备在几个油田附近选择一个地方建厂,于是分别同各个油田进行了原油供应价格和种种服务条款的谈判,最终选取了一个油田准备建厂,因为该油田答应给他们最优惠的条件,接着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厂房,安装设备等一系列石化公司所必须完成的投资,那么,从这一刻起,它便处于一个很不利环境中,因为油田的所有者随时可能改变他原来做出的承诺,而石油公司已经失去了任何重新选择的权力,因为所有的这些投资都是在这个地址实施的,即这些资产具有了专属性,如果要更换地址,大部分的投资(土地的购置费,基建费等)只有白白地损失掉,没有一点回报。也就是说,该油田事实上已经成为它唯一的交易者,即已经形成了垄断的态势。从此它不得不忍受不公平的交易。这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见得到的结果,所以,一点也不用奇怪,靠近油田的石化公司总是和油田属于同一家企业,在此情况下就无所谓用户和供应商了。所以,财产的专属性归纳为5种类型
(1)地址的专属性;(2)财产的专属性;(3)人力资源的专属性;(4)“奉献”资产;(5)品牌和商标资产;(6)我们还可以看出两点1)付诸实施投资的专属性具有普遍性:即任何的投资当它一旦后,都具有专属性;(2)当这个投资的专属性越强时,那么,它用于其他用途的可能性就越小,由此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越严重,危害就越大。
    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之二:不适用于信息不完全性的市场   
这里完全信息是指:交易的双方能够很方便地获取它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来保证他们所做出的决策是在该条件下的最优的一个。下面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加以说明。要进行一项交易,首先必须要寻找交易的对象,并要与这些潜在的客户协商有关的条款,最终在达成一个契约,并且要监督交易的另一方是不是履行了契约中的条款等,所有这些活动引起的成本统称为交易成本。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信息收集成本:即交易的双方用于搜集对方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对方产品的性能、特点、质量,对方的信誉以及其它所有感兴趣的东西所引起的成本。比如:买车,购车者要了解现有的车型,阅读一些专业杂志,了解这些现在车型的优缺点;访问一些专业人士了解对方的服务、信誉,并且要亲自驾驶一下该型号的车子,以增加印象等。(2)协商、谈判引起的成本:即交易双方商讨契约条款时所引起的成本。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就个谈判就非常容易。而事实上,未来的情况只是几个可能发生的状况中的一个,所以就有关条款进行谈判时,就要预想这些可能,分别协商出相应的条款来。如一个建筑公司要承接一项公共建筑时,它并不知道试工地的地质的确切状况,因此,至少理论上要特别协商出不同地质状况下相应的条款。(3)契约的管理成本:它主要是用于核实、监督交易的对方是否履行了契约规定的条款。     
1.完全信息是不存在的。为了要降低第一种交易成本,即信息的搜集成本,就要求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即交易的双方对自己需要的信息(不论是现在的或者是将来的)都是完全了解的(事实上新古典经济学也是这么假设的),由此交易的双方根据这些信息总能作出最优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作为一个商品交易的一个机制是有效和动作顺畅的,不存在任何障碍,因为所有的要考虑的因素都是清晰而确定的:价格是已经确定了的,并且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去影响它,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就价格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同时,对于产品的质量、对方的信誉以及任何其他的相关资料也是清晰明了的。   
    然而,完全的信息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任何交易在不同程度上,都被一些未知的情况所笼罩,人们不得不在部分的或有限的信息状态下进行决策,这就使得交易的成本大为升高。   
2.信息的不对称性。除了不完全信息外,交易双方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也是妨碍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拥有充分信息的一方能够真诚相待,并向交易的另一方公开的话,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就自然消失了。但是,如果此人是一个投机商(有的学者称为:  机会主义者),并希望从中获得利益的话,市场机制的
正常动作就出现了障碍。
    一般来讲,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分为两类:(1)不利选择(或者逆向选择):它产生于契约订立之前,也就是发生于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第二阶段之前。或者称为信息隐瞒,指通过隐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从中获利。(2)道德冒险:发生于契约订立之后。或者称为行为隐瞒,指不道德地隐瞒事实,欺骗对方,从中获利。上述两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严重地妨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下面我们先看一看
第一种情况,即逆向选择是如何妨碍市场机制的运作的。   
    例一:二手车市场   
    在二手车市场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车,一种是质量相当高、性能良好的(运行了很少的历程、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故障和事故,并一直处于良好的维护和保养之下),我们称这样的车为A类车;另一种是仅有基本功能、质量不能保证的车,在此我们称这为B类车。(1)如果信息是对称的并且是完全竞争时:即市场上有许
多的卖家,并且处于激烈的竞争情况下,于是车子的价格处于卖家愿意放弃其车子的最低价位;并且买家可以识别或者确切地了解任何一个二手车的车况(即车子质量和磨损状况),那么潜在的用户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分别购买相应车子,即家境富裕的人买新车,中等收入家庭的人买A类车,家境不太好的人买B类车。
此时,市场的运作是正常的、理想的。(2)如果买家只有区分开新车和二手车时,但不能区别A类车和B类车时:如果购买者相信卖者的话,并且卖者讲的也是实情,那么信息不对称的这个障碍就自动消失了;如果买家不相信卖者的话(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就不会冒着被欺骗的危险去买A类车,他可能宁愿多花费一点买
一辆新车,或者干脆买一辆B类车,因为反正B类车很便宜,即使上当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于是二手车市场中便不存在了A类车,只剩下仅有基本功能的、质量很次的B类车,于是市场机制在此处就失灵了。这就是在集贸市场和一些所谓的批发市场中仅存在残次伪劣商品交易的原因。   
    为了预防市场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现象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卖家不得不采用以下几个措施:(1)提供质量保证:保证期的时间长短及其保证所涵盖内容是其质量的一个反映;(2)独立技术部门的鉴定、认证:为了证明其车子的优良性能,在进行买卖交易之前,邀请一些专家和有关部门对其产品的性能进行认定,证明它的车子确
属A类,但是这类的鉴定要增加交易的成本,只有在其增加的成本不超过一定额度时才有意义。   
    例二:为了说明道德冒险型是如何危害市场运作的,我们以财产保险(尤其是保全险)为例。如果我们还沿用车子为例子的话,可能有些人一旦买了保险后,就会改变其原有的驾驶的方式,比如:鲁莽驾驶,不注意保养和维护。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只有两条路可走:(1)监督与调查客户的行为:区别出正常损坏和由于鲁莽驾
驶造成的损失,前者理赔,后者不予理赔;(2)建立一个激励机制,奖励那些慎重驾驶,不出事故的参保人。因为不这样的话,随着理赔数量的增加,必然造成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升高,费用增加,到后来不得不提高用户的保险金,而这使得参加保险的人的数量减少,危及保险公司的生存。在上述的两种方法,不论是那一种,都提高
了交易的成本,妨碍了市场机制的运作。   
    三、契约的不完备性   
    面对上述垄断现象和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危害,人们肯定会想到求助于契约,用契约来约束交易中由于垄断和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幸的是,现实中总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产品的性能如何,对方的诚信如何,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等等,而这些是人们事先无法确切知晓的,从而也就无法在契约中订立相应的条款来加以对应,这就是契约的不完全性。如: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美国广播电视网通过激烈的竞争,花费巨额资金购买了该届奥运会在美国的传播权,但是不料想,苏联入侵阿富汗,莫斯科奥运会遭到整个西方的抵制,由于美国队员没有参加,使得奥运会在美国的商业价值大为减小,从而造成巨大亏空;还有2002年韩日世界杯比赛中,法国队作为第一大热门,却意外连小组都没有出线,从而造成法国电视一台的亏损等等。   
    如果不想在契约留下不确定的东西,就需要一个完备契来约束双方的行为,“一个完备的契约指的是这样一种契约,这种契约准确地描述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种状况下契约各方的权力和责任”,不幸的是,现实中不存在这样一个完备的契约,其原因是:“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要在签约时预
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预测到,要准确地描述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甚至可能找不到描述某种状态的语言);即使描述了,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就什么是实际状态而争论不休;即使当事人之间是信息对称的,法庭也可能不能证实;即使法庭能证实,执行起来也可能成本太高”。   
不确定性、投机行为和人类的有限理性是通过完备契约来进行交易的三大障碍,它们引起的成本是如此巨大,以致于用完备契约来完成交易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困难的。   
总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交易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但其自身也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局限性,文中提出的局限性实际上也是应用市场经济的两个前提———完全的信息和完善的市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不断地完善。从西
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经验来看,信誉机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补充,这也是我国在市场机制初步建立后的当务之急。   ‘
    2016考研er福利活动:专业课资料200元下载劵专硕复习攻略、院校选择技巧 名师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4 20:35 , Processed in 0.059997 second(s), Total 8, Slave 7(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