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43923|回复: 1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14拟录】不回头,不流泪!——我的中传新闻学考研三部曲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6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32 元
注册时间
2014-4-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去的一年,基本在考研复习中度过,很多朋友没有联系过,也有不少朋友问过我考哪,答:北京一学校,再问考什么专业的时候,答:新闻学。然后十个人中有九个会脱口而出:中国传媒?本人笑而不语。我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具体方向为新闻业务,本科专业为中文,是考研“三跨生”队伍中的一员。直至查到拟录取的那一刻,泪水往上涌,却早已哭不出来,因为一年的考研生活,经历了不少,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坦然面对。
考研三部曲抉择篇
为什么我要考研
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的快乐。
                                                     ——张泉林2011北大演讲
考研中,我一直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考研”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我一直都充满了动力。如果能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考研已成功一半。因为,很多考研的人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只是看着别人考跟着考,或源自家人的劝说,结果可想而知。
因而,在此,我特别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在考研前,请想清楚,为什么我要考研。如果对这个问题,你仍十分茫然,那不妨停下来复习,花几天时间,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想想未来,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直至找到答案。当考完研后,你便会知道,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你有多重要。
每个人考研的想法不同,目的不同,在此,说说自己。
一、梦想曾坠落悬崖
早在未进入大学前,我就已经确定要考研,原因很简单,对四年前那场考试的结果不满意。放弃复读后,我来到了一所自己考前从未听说过的学校。当然,大学的四年生活,我无比地感激母校,因为在这我学到了很多,接触了不少人。但我仍清楚地知道,我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
大一、大二的时候,听过各类辅导机构的考研讲座,以致后来听考研规划的讲座时,都背得出老师会讲什么。这两年,除了听些讲座,对考研有一个基本认识外,没买过任何考研辅导书,唯一买过的是《求学考研》这本杂志。
大三第一期的时候,基本确定考本专业,也为是否跨考和老师聊过,老师给我的建议是,既然我还是希望考上一个更好的学校,那考本专业相对容易些。因而,基本确定不跨考。
大三第二学期的时候,也就是去年3、4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复习,当时确定的是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因为对外国文学比较感兴趣,基本确定考北京一所211学校。
二、考新闻
去年四月底的时候,恰巧去论坛逛了逛,当时看到一位学姐和小二哥写的经验帖,他们都是去年考上了中传,我心里开始动摇了,觉得考中传不是没可能。而在此之前,我想过要考中传,但从来都没想过考它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这种想法可能还在萌芽阶段就被自己泯灭了,有个声音会对你说“开玩笑,跨专业考中传新闻,比登天还难吧!”。
于是,我又陷入了是否跨考的境地,纠结到无以复加。一方面,想到跨考,自己会放大各种困难,本科没学过,考的学校竞争又这么激烈,另一方面,不跨考,自己又觉得以后会不甘心。接着,给家里打电话,找各种学长学姐咨询,考虑了几天,决定跨专业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
说起来很玄妙,当我最终做出跨考中传的抉择后,感到如释重负,那一刻,突然充满了力量,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竞争对手。因为,我已经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内心那个怯懦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真正的武林高手,其实是心中有剑,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此,有些事情,不去做,你总会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如同有些山峰,你不去攀登,永远都无法欣赏到更开阔的风景,更无法体会到站在峰顶眺望的乐趣。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跨考?对我而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离不开大学前两年的实践,正是这两年参与了一些活动,找到了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这才是决定我跨考的根本原因。对下面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不仅仅关乎考研,如果能找寻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帮助自己在很多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样,给出自己的回答。

(1)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不喜欢那种今天重复昨天的工作、明天重复今天的程序的流水线般的生活。大学期间,在校园媒体工作过两年,也去报社实习过,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我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每天能接触到不同的人,每天能学到新的东西。
(2)做什么让我感到最有成就
大二,一次偶然的机会,采访了校长,当时提了一个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校长听了提问后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无比的有成就感。记得看过一个访谈,一位主持人谈到,别人问他工作累不累,他回答说:每次只要看到台下观众发出掌声,自己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并会忘记所有的疲劳。因而,当我们所做的如果能给自己这样一种成就感,那我们就会有强烈的决心去做好。
(3)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考研期间有个视频看了不下十遍,张泉林11年在北大的演讲,也向大家推荐,只有十二分钟,但却引人深思。在演讲中,张泉林说道:“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才是一个主持人。”那一刻,我觉得“新闻人”这个称谓无比神圣,也是那一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新闻人。正如张泉林所言,当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以后,你就比别人有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如果大家仍在纠结是不是跨考,或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时,不妨静下心来,想想上面几个问题,然后去做出抉择。 当然,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有人会问,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对此,先说明自己的一个观点,非常的不赞成大一大二就开始复习考研,或者整个大学期间就是死读书,如果把大学当高三来读,那大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是打算以后做学术,生活也不只有学习。大学的前两年,不妨多参加些活动、去多接触些人,去旅行、去竞选、去恋爱,而不是仅仅打游戏或看韩剧,这样才会更清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做过一些尝试,同样也会帮助自己知道不喜欢什么。而这些经历,无论对考研还是找工作,都是一笔财富,会帮助自己更好的定位。如果你整天都宅在寝室,亦或始终无法迈开脚步去尝试,那你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
另一问题是,有人虽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仍会有不少顾忌。或者,会随波逐流,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真正渴望的追求。对此,引用张泉林演讲中的内容作答:

你在选择你大学专业的时候,你选的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
你在大学里参加的各种课外活动和做选修课的时候,你拿的是学分容易得的和个人更容易得证书的,而不是你喜欢的;
你挑选你的工作岗位的时候,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看起来更有前途,挣钱多的。
那你从来没有在乎你喜欢的,为什么、凭什么做到那个你喜欢的职业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

因此,不要总盯着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每个人的特点和潜质不一样,自己的路还得自己一步步摸索。同样,考研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而不是哪个容**就考哪,当然如果混文凭则另当别论,但如果这样,读研又有多少价值?
三、广院 = 黄埔军校
上面算是回答了为什么跨专业,在这回答为什么考中国传媒大学。
早在我选择学校的时候,就有个标准:
1、首先排除重庆和湖南两个地方的学校。前者是因为我在重庆呆了四年,想换个环境,后者是因为家是湖南的,不想离家太近。这源自高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要敢于去一个离家500公里以外的地方求学,从零开始,生根发芽,这样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2、考北上广的学校,非211不考,考其他地方学校,非985不考。对我而言,如果不考一所211学校,完全没动力。大学几年,已经没有很强烈的名校情节,但是自己仍希望去一所更好的学校。这是因为,一方面,就我所接触的人来看,很多名校的朋友并不见得比普通学校的就优秀,很多考上了一所好学校就堕落了。再是身边一些朋友,他们可能十年后不会比北师大、华东师大毕业的差,名校毕业刚出来确实有些优势,但工作后大家其实又是从零开始。另一方面,我还是希望选择去一所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只是看名气,如果只看名气,可能选的是海淀区那几所了。

确定跨考新闻后,很快就确定了考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参考:
1.近年真题。看了近几年中传的真题,觉得还是人出的题目,只要努力一把是有希望的,再对比看人大、清华的试题,就变态多了。
2、招生人数。中传招的人数相对多些。有人可能会比较在意报录比,但个人认为,看报录比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只要考一个稍微好点的学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基本上都激烈,1:8或1:10或1:20,没什么区别。因为考得上,人数少,你也能上;考不上,人数再多,你还是不行,实力说话。
3、就业。在广院学新闻,拥有很好的师资、丰富的实践平台、广阔的人脉资源,这些对就业是非常有帮助的。个人认为,如果以后想从事传媒类工作,广院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参看了以上几个指标后,就最终确定考中传新闻了,这是在去年五月初,在做出这个决定后,就再没有动摇过,我已经清楚的知道那就是我要去的地方。甚至也想好了,如果没考上,不会选择调剂,就非中传不考,非中传不读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紧接着,就去学校教师公寓那边找房子,正式开始了一年租房的考研生活。
在做决定前,可以谨慎考虑,可以犹豫,但一旦做出了决定,就切记摇摆!因为做出一个决定,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必然会付出一定代价,但内心认准了目标,就请风雨无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去年中传新闻专业考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会在三部曲之二说明),不排除部分同学弃考或选择考其他学校。
考到最后,我会觉得自己都有一种广院情节了,它是我心中的黄埔军校,是我灵魂向往的圣地。如果需要爬雪山、过草地、走沙漠、越雨林才能到达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因而,学弟学妹问我考什么专业时,我会回答,考你真正热爱的!如果问我考什么学校时,我会回答,考你心中的那所黄埔军校!
四、考研是一种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会吐槽潜规则、富二代,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又担心黑幕。似乎,生活的不如意,有着太多的无奈。
但是,真正静下心来,选择了考研,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我自己,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因为,我们都相信努力的价值,我们从来都没有这么为梦想拼过,我们信仰的不是拼爹、不是得过且过,我们信仰奋斗!
如果年轻的时候,总是想着以不正当的方式去获取成果,那终究难走远。所以,朋友,如果你选择了考研,那就请怀着一颗坦诚的心,内心的光明,才会助力你远行。
当在考研这条路上坚持下来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如你想的那般触不可及,你会意识到,只要奋斗,就有可能。所谓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其间会经历种种磨练,即使最后的结果不理想,但你真正回想一路,仍会无悔于当初的选择。
看今年奥斯卡奖颁奖典礼的时候,最佳男主角获奖得主的感言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When I was 15 years old, I had a very important person in my life come to me and say “who's your hero?'” And I said, “I don't know, I got think about that. Give me a couple of weeks.”
I come back two weeks later, this person comes up and says “who's your hero?” I said, “I thought about it. You know who it is? It's me in 10 years.”
So I turned 25. Ten years later, that same person comes to me and says, “So, are you a hero?' And I was like, “not even close. No, no, no.” She said, “Why?” I said, “Because my hero's me at 35.”
So you see every day, every week, every month and every year of my life, my hero's always 10 years away. I'm never gonna be my hero. I'm not gonna attain that. I know I'm not, and that's just fine with me because that keeps me with somebody to keep on chasing.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主人公心中的那个英雄是十年后的自己,尽管十年后的那个自己也许仍并完美,但这却一直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完善。
当然,在这并没有鼓励大家考研的意思,更不要看着别人考就盲目跟随。但是,如果你真正下定决心考研了,就请坚持到底,因为十年后,你一定会感激曾经那个笃信奋斗的自己!

考研三部曲复习篇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我曾怀疑我  走在沙漠中
从不结果  无论种什么果
才张开翅膀  风却变沉默
习惯伤痛  能不能算收获
庆幸的是我  一直没回头
终于发现  真的是有绿洲
每把汗流了  生命变得厚重
走出沮丧才看见  新宇宇宙
                                                    ——《海阔天空》
初试篇
去年5月初,我正式投入考研。
整个考研初试期间(13年)时间大致分配:
5、6月:专业课教材精读一遍。(一半的课没去上,一半的课在下面看专业课书)
7—8月:留校复习,整理专业课笔记;做英语真题。(热!一天两个冷水澡)
9—10月:整理完专业课笔记(历时3个半月,全部手写,A4纸),专业课背完第一遍;英语近15年真题做完第一遍;政治做《肖秀荣1000题》。
11月:专业课狂背阶段(背到天昏地暗!);英语近10年真题做完第二遍;政治背风中劲草。
12月:专业课笔记默写一遍,查漏补缺,了解热点;英语真题近5年真题做完第三遍;政治背押题卷。
各科目时间分配:专业课占70%,英语20%,政治10%,因为是跨专业考,所以在专业课复习上投入了更多精力。
报班
政治和英语报了全程班(比较坑爹),现在想想,报班对我而言,意义不大,比不上自己复习。当然,请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是否报班。
报班并不一定所有的课都得去上,英语我只去上了一周暑期强化班,政治暑期听了两天哲学,11月的时候上了冲刺班。不要觉得说没去听,就浪费钱,比如像近代史这种,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听了半小时,实在听不下去了,初中学了、高中学了,大学还上了课,北大人大的老师来讲,也比不上自己看书。
至于专业课,我可不报起那班,费用承受不起。而且,专业课这种主要是靠自学,不懂可以请教老师和学长学姐,但不能依赖他人!
租房
从确定跨考中传后,就决定租房,因为我有一个自己的生物钟,租房可以休息得更好,从而保证学习效率。
5、6月份的时候,在一个老师那租房,但住的人杂七杂八,有做生意的、情侣、学生,加之有厨房,每天中午都有人做饭,而我中午需要午睡。so租了两个月后,果断另外找房。
7月份的时候,搬离了原来的住所。找到了一个新的房间,老师人很好,住的基本都是考研的,大家素质普遍比较高,所以之后就一直没换过。9月份,我们学院要搬到老校区,我没有搬,觉得老校区太吵闹了,不适合复习。
租房小贴士:1、最好是2、3个考研的朋友合租一套房,相对安静,可以互相照顾;2、租房前了解清楚,住的都有什么人,房间的基本情况,别太匆忙做决定,不然像我最初那样就划不来。3、是否租房,依据个人,如果不太自觉,或自控力不太好,租房可能不是好的选择。
信息搜集
考研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场信息战,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校的人考本校会有优势,信息更灵通。在考研中,尤其应留意所报考院校的信息。具体注意:
一、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信息,招生简章、大纲、参考书目等一般发布于此;
二、考研论坛:论坛中一般会有经验帖或其它资料;
三、学长学姐资源:如果有本校考上的,主动联系;也可通过论坛、群等途径,找到自己所考专业方向的学长学姐,更有针对性地咨询。本人在QQ中设立了一个组,考研人脉库,其中包括学长学姐、研友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得像统战一样,哈哈)。
时间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制定计划,并且严格执行,适当变通,会更充分地利用好时间。本人是一个时间强迫症,一、一般会提前计划;二、喜欢把每天的档期排得满满的,哈哈。借鉴了一个朋友的方法,拿本子画表格,基本以一个表格包含一周每天各个时间段的任务,对当天完成的任务,每晚用红笔打钩。
一、政治
使用资料:
1、肖秀荣1000题
     2、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
     3、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
     4、肖秀荣预测卷8套、4套,任汝芬预测卷4套
     5、20天20题
(一)做题
政治从9月份开始,用两个月的时间把《肖秀荣1000题》认真做了一遍,对大纲会有一个基本把握。1000题我总共做了3遍,第二遍并不是像第一遍一样把所有的题目又重新做一遍,而是做第一遍的时候,用红笔标记没把握的和做错了的题目,第二遍的时候,遮住答案,把红笔标注的题目重做一遍。第三遍把第二遍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当然不是背答案,一定要真正弄懂。
(二)背记
11月底的时候开始背风中劲草,我背得比较晚,不少人可能那时都背了几遍了。但个人并不认为政治就是死背,很多选择题其实很灵活,需要分析,背了N遍,不理解,同样做不对。政治的背,不能过分死记,一些问题,知道要点即可,主要可用于做选择题。
(三)预测卷
12月做预测卷,主要是肖四(最后预测卷四套)、任四。肖四、任四的选择题至少过3遍,因为可能考试的时候会出现相同的题目。政治后面50分题目,肖四、任四基本能压中几道。我借鉴了朋友的方法:用A4纸总结,一张A4纸总结一道题型,把A4纸折叠分成四块,如:总结近代史纲要这道题,综合看肖四中的四道有关近代史的题,看材料和问题后,主要看每一道题的答案,把答案的要点(关键词)写在A4纸上,四道题的要点分别写在A4纸的四处。到时可以背自己提炼出的要点即可。以此类推,政治的问答题以这种方式应对,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二、英语
使用资料:
1、1998—2013年的真题
     2、《**》
3、《红宝书考研英语十年真题》
4、《**考研作文》(王江涛编)《文都考研作文》(何凯文编)
为什么要学英语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本人看过的经验帖,基本都是介绍英语方法、题型应对,当然后面我也会提到。但是,如果我们学了十多年的英语,每次都是为了高考、为了四六级,为了考研,却没有更高的认识,这种完全应试的学习目的,实在值得反思!因而,在此,先说明这个问题。
如果十年前,你问我,为什么学英语?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得不学。
如果七年前,你问我,为什么学英语?我会说,为了考高中。
如果四年前,你问我,为什么学英语?我会说,为了高考。
如果三年前,你问我,为什么学英语?我会说,为了四六级。
如果现在,你问我,为什么学英语?我会说,是为了接触更多的人,并且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可能大部分人直至到考研前依旧重复着一个老套的学英语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语言教学的一个悲哀。当然,高考、四六级会迫使我们去学,但如果仅仅停留于为了过级这样的认识,很难有更大的动力去学好语言。
英语是一门工具,很多资讯首先是通过英语进行传播,翻译一方面存在时效差,同时或多或少与原意有差异。对于读研的朋友而言,更需要阅读国外的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这都需要借助英语。因此,我们考研,以及这么多年的学习,不应仅仅是为了某个考试,这不是根本目的,学习英语会帮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想法,拓展思路,增长见识,最终得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想法去学习语言,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而是有更强烈的决心去学好,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一场考试。
(一)真题
对考研英语复习而言,最好的资料就是真题。本人做了从98年至13年的真题,个人认为:2000年后的真题都有做的必要,之前的偏简单。
真题做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至于做多少次比较合适,也很难说,有人做了上10遍,有人做了7、8遍。并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是每做一遍,就要有新的认识。比做题更重要的是总结,即每道题对在哪,错在哪,自己为什么会错,都需要分析。
对于真题,我是这么使用的,1998—2003的真题,做了一遍;2004—2008年真题,做了两遍;2009—2010年真题,做了三遍。因为,越是最近的真题,越有价值,近10年的真题值得反复做。9月前,做了00—08年的真题,从9月开始,每周六模测一次,以两周为一个循环,一周做近5年的,之后一周做之前的真题(模测了大概12次)。
(二)词汇
在自习室最常见的就是考研词汇书,很多同学是通过词汇书记忆。但本人一直对词汇书不感冒,不管是神马红宝书还是其它,以前买过单词书,基本翻过几页后就再也没看过,看到单词书,就昏昏欲睡。其实大家可以想想,我们以前是怎么学汉语的,学汉字的时候,都是从课文中学习,如果一开始,就让我们拿着新华字典去背,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然,有同学用单词书记忆效果很好,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不一定适合用单词书背,我就属于后者,需要具体的文本记单词,结合真题记单词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考研词汇有几个特点:1、重复率比较高,有一部分高频词;2、熟词僻意;3、需要结合语境判断。因此,总结真题中的单词是十分必要的。
对真题中的词汇(阅读、翻译、完型、新题型),我是这么总结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词进行了分类,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分为:
(1)       基础词:掌握不牢的词,可能看到会觉得似曾相识,但不一定马上能说出意思。
(2)       陌生词:完全不知道意思,生词。
(3)       核心词:高频词、一词多义、熟词僻意
(4)       短语、固定搭配
在真题中,写出这些词的中文意思。背的时候,结合语境,先阅读单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记忆单词的具体涵义。同时,用A4纸检测记忆,具体方法为:一张A4纸总结一年真题的词汇,如:将05年中总结出的单词写在A4纸上,然后过几天后,写出单词的中文意思,写不出的或写错的用红笔标注出来,然后反复记忆。以此,攻克词汇。本人对99—13年真题中的词汇都用A4纸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做最后几年真题时,生词量很少。
(三)题型
(1)完型:
完型虐我千百遍!虽然有一年只错了两个,但此后一般都要错7、8个,到最后习惯了错一半。当然,绝对不要放弃这道题,实在不行,就前十个选B,后十个选C,总会得些分。不过14年完型比较简单,所以做得还比较好。
策略:注意固定搭配,辨别近义词,熟记几个总是为正确答案的词,如however。把所有选项中的正确答案填入文中,多读几遍,培养语感。
(2)阅读:
得阅读者得考研英语。一方面,阅读占的分最大;另一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对翻译、写作同样有帮助。阅读中,本人遇到过几个问题:1、文章读不懂,答案选不对,如主旨题和作者态度题;2、文章读懂了,答案仍选不对。其实并未真正读懂,或者理解了文章大意,但个别句子并未真正读懂,而选项又需要理解你不懂的这句话,这样就难免做错。3、纠结选项,往往是二选一,经常选错,进入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策略:
1、词汇突破,无论是通过真题,还是词汇书,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析选错和没把握的选项,A、B、C、D答案选项往往能对应到原文,应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各选项的设置,A为什么对,B、C、D错在哪,必须一个个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命题人牵着鼻子走而陷入误区。
3、归纳题型,找出自己易错的题型,如作者态度题,词汇题等,找到解决方法,比如,作者态度题,可以通过注意文中情态动词以及一些形容词的感情色彩判断。
4、勿追求做题数量,而是每做一篇,应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每一道题的考察点,一步步提高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新题型:
新题型从05年才出现,分为几种类型:排序题、填段或句、选标题(都给出了选项)。
策略:
1、排序题,主要考察逻辑能力。若给出首句,先读首句,判断主旨;若未给出首句,先读选项,通过排除法(如关联词等),可选出首句。之后,根据段落间的逻辑选择。在做几年真题的排序题中,发现选项中往往有两个具有关联,比如B、F两选项,两段话是相连的,这样可以帮助选择。
2、填段或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圈出关联词,帮助判断。
3、选标题。只考过一年,比较简单,读懂一段话的主旨即可选择。
(4)翻译
一开始做翻译,颇为伤不起,有些句子结构太复杂,读不懂,或一些单词需要根据语境翻,还是有一定难度。但翻译练习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策略:借鉴了朋友的方法,每天只翻译一句话(来源真题翻译题,15—20分钟),效果非常好!远远胜过一次做一篇翻译题(译5句)。具体操作:先自己翻译,划分句子结构,标出难以译出的地方,然后看参考译文,理清句子结构,清楚本句话得分的关键点,一一弄懂。每天译一句,坚持两个月,就会见成效。
(5)作文
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主要是考察应用文写作,一般写建议信、感谢信等。大作文为看图作文,需对图画进行描述,然后再阐述。
1、小作文,熟悉各类书信体的格式,主要是首句、尾句,中间部分内容大致知道写什么即可,注意关联词使用。
2、大作文,个人还是建议准备模板,当然,如果对英语写作能信手拈来,可以不准备;但如感到写作困难,或基本都是自己写口水话这种,最好准备。模板可参照一些考研作文书,选择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然后整合。
(四)以一篇真题阅读为突破
认真做一篇考研阅读真题,胜过做N篇神马150篇。那么该如何认真利用好真题中的每篇阅读呢,做一篇真题阅读,其实可以突破其它题型。做完一篇阅读后:
(1)突破阅读:参看答案,但先不看解析,而是自己思考做错了和没把握的(做的时候标注出来),实在不明白的也做好标记。然后再参考答案解析,弄懂每一个选项对在哪,错在哪。后期可以总结自己易错的题型,然后专门针对这种题型练习,如作者态度题,做阅读的时候只做有关作者态度的这道题,以此突破薄弱环节。
(2)突破新题型:着重分析一篇阅读的结构,包括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可用红笔圈出关联词、过渡词,新题型中的排序题主要考察逻辑判断能力,通过分析阅读文章中的结构,有助于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3)突破翻译:除了真题中的那一篇翻译文章,同样可以以真题中的句子练习翻译,主要是真题阅读中的长难句。
(4)突破完型:站在一个命题人的角度,拿一篇阅读真题,如果你是命题人,选20个单词选填,你会选哪20个。从出题人角度出发,用红笔标选出20个词(如连词、介词等),然后再阅读文章,重点看这20个词在语境中是如何运用的。
(5)突破作文:一篇文章中总有几句写的比较出彩,可用来作为作文中的句子,作文最重要的是积累,肚子里要有货,最好是能把这些句子背下来。
(五)时间分配
    考试做题顺序及时间安排:
阅读:14:00—15:10
翻译:15:10—15:30
新题型:15:30—15:50
作文:15:50—16:40
完型:16:40—16:55(留几分钟检查)
以上为个人做题的顺序,仅供参考,请根据自己情况安排。
三、专业课
我考的是中传新闻学专业新闻业务方向。从确定跨考的那一刻,就对自己说,“专业课上一定要下苦工!”整个专业课复习,不敢有丝毫松懈。
在此,会详细介绍复习中的经验、教训,主要针对中传新闻学专业的复习,对考国新、广电新、新闻传播专硕的朋友同样有帮助,复习教材和内容很多一样;对报考国内其它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朋友,应该也会有所帮助,因为中传新闻学涉及的内容很多,希望于你们有启迪。
(一)基本介绍
专业
最开始确定专业的时候,就有查新闻学专业各学校的排名,了解到的是新闻学专业前三的学校为人大、中传、复旦。
中传新闻学专业包括5个方向,分别是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报刊理论与实践。这5个方向的初试题一样,复试题不同。每年招生人数大概为30,今年新闻学这5个方向的招生人数为31,新闻业务招的人相对多些,当然报考的人也多。11月研究生考试报名时,就需填写自己的具体报考方向,个人是在去年5月初就确定考新闻业务。
建议:依据个人兴趣和以后发展选择。
考纲
广院一般每年9月会发布研究生各专业考试大纲。但去年风云变幻,7月25日广院提前发布了新闻传播类专业考试大纲,也就是提前了一个半月发布大纲,原因是考纲大变!对比一下13年和14年新闻学专业的就知道差别:
13年:
专业课一(新闻学基础):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
专业课二(文史要览):文学、历史知识考查及政论文写作
14年:
专业课一(新闻传播史论):新闻史、新闻理论、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史论(史和理论)、传播学概论
专业课二(新闻实务):一、新闻实务基础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80分),新闻写作(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70分)
对比一下,就可看出,之前的一门专业课完全废除(考了近20年),说废除就废除,话说本人学中文的,这门专业课实际是有优势的,也没辙。
新考纲增加了传播学、新媒体、广电的内容,更为注重新闻写作,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未来考试的一个趋向,就是题目会更加灵活,不仅仅是背记。其实,人大、清华新闻学类考研,几年前就分为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两部分。因而,广院的这次变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对考生的未来负责!能更好地检测出考生是否适合走上新闻这条路。
去年考纲变化的第二天,我知道了信息,一开始不相信,因为之前问了学长,得到的回答是近几年不会变。谁又料得到?这也必然使得部分考生弃考或转考其它学校,对二战的,优势不再明显。因而,这既是一个挑战,但把握好了更是机遇!
当时考纲变化后,小二哥和一个学姐在网上用YY进行了分析和答疑,正如二哥所说,很多时候恐惧来源于无知,因而,通过这次线上的交流,我对新考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小二哥也进行了语音辅导,很受益。知道考纲变化后,雨姐在微信上提醒了我,后来又发了一堆新闻考研资料给我,无异于雪中送炭。
特别提醒: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如考纲调整这种。有朋友的朋友考中传新闻,但9月的时候才知道大纲变了,信息这么滞后,伤不起。
资料
1、  专业课教材;
2、  学长学姐的资料;
3、  网上购买的辅导书;
4、  核心期刊:《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新闻记者》、《现代传播》;
5、报纸:《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
教材
几年前,广院就不指定教材了,参考教材基本是根据学长学姐推荐的。5月的时候,也是从经验帖上看到了推荐书目,在网上购买;7月考纲变化后,又根据推荐,购买了一些教材。考前看过的专业课教材大概15本左右,除去几本作用不大的,以下为个人推荐:
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哈艳秋著)
《外国新闻史》(李磊著)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雷跃捷著)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著)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著,复试时读过,五星级推荐,个人认为初试时就可看)
新闻业务:
《新闻采访》(梁一高著)
《新闻写作》(刘明华著)
《新闻编辑》(谭明华著)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著)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著)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
传播学: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
其它:
《新闻时评十讲》(曹林著,现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
《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中国石化出版社)
《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新华出版社)
(二)科目复习
5、6月通读教材,对专业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专业课的所有内容,我都进行了笔记的整理,全手写,A4纸,大概用了几百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整理笔记可以帮助自己理清脉络,对后期的背记作用很大,个人建议:手写,有助于练习排版和书写。
专业课一:新闻传播史论
1、新闻史:
以中国新闻史为主,考试中中新史所占的比重更大。
(1)中新史:以时间为线索,可根据考纲整理笔记。在新闻史复习中,以中新史为主,因为中新史考试所占比重更大。
(2)外新史:读李磊老师的外新史,真是一种享受!两天时间看完。因为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就停不下来!像小说一样吸引人读下去。当然,有人认为教材的写法不适合答题,但书中要点还是很清楚的。这部分,以书中课后习题的方式整理笔记,考题大部分都来自于课后习题。
2、新闻理论:
以雷跃捷的教材为主,辅之以何梓华的,(建议)以陈力丹老师的书为补充。
先按照考纲整理了笔记,复习到后面,又以专题的形式对笔记重新进行了梳理,分为十个专题:新闻理论、新闻、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新闻事业、新闻自由、舆论监督、党性原则、媒介批评、群众性原则。以专题形式整理后,头脑中会形成一张网状的知识结构图,对该课程会有更全面的把握。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课程的基础,学新闻本身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并不如想象中的乏味,其实新闻理论很有意思,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多联系实际,一些实例可以帮助理解。同样,如果以后做新闻,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3、传播学:
以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为主,有时间可以看下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总论》基本就已经覆盖了考纲大部分内容,少部分没有的,可结合其它资料补充。10月的时候,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总结这部分笔记,全部以表格的形式,大概画了40多张表格,花了很多心血,最多的时候可能手上拿着5、6份资料在整合。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今年考了尼尔·波兹曼,算是超纲的,考纲上提到的传播学四大家、麦克卢汉都没考,自己笔记中未总结到,so不要觉得考纲上没有的就不会考。但好在以前在书店读过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讲了什么完全不记得了,不过以此为突破口,自己写了一段话。
这部分按照考纲然后结合《传播学总论》这本书总结就好,适当扩充,比如尼尔·波兹曼神马的。对新闻学而言,考得不深,不需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部分所占分值不高。
4、广播电视新闻学:
这部分是新加的内容,但在今年初试中基本没怎么考察到,按照考纲整理即可。对于广播、电视还是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毕竟是新加的内容,今年没考,不等于之后不考。这部分和其它部分,如广电史和中新史有部分重合,总结时注意结合其它部分相关内容。
5、新媒体概论:
这部分内容单独命题不太好出题,更多地会结合新闻理论考察,比如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等。今年初试中,该部分考了一个名词解释:社交媒体,估计很难有人会把它当做名词解释事先背过,但这种完全不需死记,只要知道微博、微信等,可以自己写出。So该部分与其死记硬背,不如自己多用用微博、微信,当然别整天刷微博就行。
专业课二:新闻实务
因为今年是新考纲出台后第一年考,考前大家都不知道考法,会有一些猜测,包括预测卷,但从今年这部分的考题来看,明显反押题。看到试卷的时候,我人都傻眼了,因为前面80分,基本都没怎么准备到,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写。
(1)基础题部分(80分,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这部分,一定要吃透考纲!相比于理论和史,这部分内容并不多,结合考纲,一个不落地整理。适当补充一部分,补充部分主要是之前大纲上有,而新大纲上删除的,也就是新、老大纲的这部分都整理到。因为今年本以为之前删除的不会考,结果就考到了几个,so勿抱侥幸心理。
(2)写作部分(70分,消息20分,评论50分)
最大的障碍是懒,关键是练!在这部分,本人花了不少时间。从8月开始,坚持每周写一篇评论,一直到12月,大概练习了15篇左右,并且后来有找学长修改,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消息部分,主要拿资料书中的消息写作题练习,之前中传考过的消息写作,都练过。
消息:主要是把握结构,一般都是按倒金字塔结构,注意写消息头。注意区分报纸消息和广播消息,因为今年考的消息是广播消息,这在之前也从没考过。悲剧的是,之前没看过广播消息,不知道其格式,考的时候是按报纸消息来写的。广播消息:一般不需写标题,消息头为本台消息(以前不知道,结果考试的时候想破头也写不出)。
评论:首先应该参看一些质量高的评论,这牵涉到评论阅读的选择,因为订阅了人民日报,so主要看的是人民时评(推荐)及中青报的评论,不推荐南周之类的评论。结合一些社会热点,动笔写,写好后可找人修改,基本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不断改进就行。写评论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说明一个问题想运用例子时,却想不出,这是积累太少的原因。对此,本人准备了一本素材本,对评论写作帮助很大。
(三)真题
真题在专业课复习中确实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学校的出题思路,清楚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使复习更有针对性。虽然中传考纲变了,但是之前的真题仍具有价值,关键是合理利用。
不少同学在看到真题后,会马上想找参考答案,或者只买有答案的那种真题。我之前也一样,但现在想想,觉得没有答案反而更好。因为所谓的答案,可能也是别人东拼西凑的,像新闻类试题,特别是论述题,并不存在绝对的答案。因而,在自己整理笔记过程中,尽可能全面,覆盖了真题,自己总结的可能比提供的答案更好。
(四)背诵
考纲调整后,当时心里比较着急,因为突然新增加了一些书,担心后面时间紧,所以我7月底的时候就开始背记,当时算是一边整理笔记,一边背,背的是自己整理的笔记。
但在背的过程中,我走了弯路,从8月到10月,整个专业课第一遍,我背了3个月,基本是每个上午是背诵时间。但第一遍,实在是背的太死了。因为有时,一段话,背错了一个字,就从头开始背,直到不背错一个字。大部分内容,我基本是这么一字不错的背完了,但这样速度实在太慢。
背得太死是第一个教训,另一个教训是背的过程中不注重复习,背第一遍的时候,我基本是每天都背新内容,今天不会复习昨天及之前背的,这样的后果是,背完第一遍后,觉得自己没记住什么。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背第一遍的时候强迫症达到了顶点,可能主要还是因为跨考,在专业课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希望牢牢背住。当然,有时也会感谢曾经那么认真过,要我那么背第二遍都不敢想,但因为第一遍那样过来,所以有些内容记得牢。但绝不推荐这么做,背的话,记住要点即可,有些名词解释的话可以背全,但简答论述那种,记住要点就行,比背更重要的是理解!记住要点,其它的只要理解了可以用自己的话写出。
艾宾浩斯记忆法
背完第一遍后,就困惑了,接下来该怎么背,不可能像第一遍那样,但当时已经11月了,时间很紧,如何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恰巧有听到经验介绍,借鉴了艾宾浩斯记忆法。大家基本都知道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反复记忆就很有必要。
具体操作:以新闻理论为例,把新闻理论分为10个专题,分别标记为A、B、C、D、E、F、G、H、I、J,在网上找了艾宾浩斯记忆法的表格,打印出来,每天背一部分,如今天背了A部分,那么第二天、三天、五天、七天、半个月都要进行复习,以此各部分类推,差不多半个月背完所有的部分。新闻理论和中新史我基本按这个方法背完,后来时间确实紧,其它部分没完全这样操作,但背的过程中,背新内容之前,都会先复习之前背了的。
11月,专业课通过运用这个方法记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大部分内容基本都背牢了。不仅是新闻专业,对其它专业以及英语复习,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专题记忆
第一次基本是按考纲背诵的,因为笔记基本以考纲为线索进行了整理。
第二次采用了专题记忆,如上所提,将新闻理论分为十个专题,新闻史则分别按报纸、报人、事件等进行记忆,专题记忆可以打通知识点,学会迁移,对知识真正融会贯通。第二次背,可不是指背第二遍,而是背N遍,循环记忆,不断巩固复习,新闻理论可能背了不下十遍。
默写
以前听一个学长介绍经验,他专业课复习的时候,基本把书上的内容都默写过。在专业课上,我打算借鉴他的方法,把自己的笔记基本默写了一遍,当然是默写要点,一方面,检测自己背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最后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有些内容,以为自己背住了,但默写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漏点、混淆等情况。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用红笔在笔记中标记出来,最后进行冲刺记忆。很多默写出现的错误,自己印象一般都会比较深刻,考试的时候就会避免。
(五)答题技巧
题型
(一)名词解释
关键:简明精炼。
答出核心内容,比如某一报纸,写出该报的性质、出版时间地点、创办人、主要内容及特点、评价等。
一般答5行左右,字数:150左右。
(二)简答题
关键:要点全面。
一般是按点给分,所以尽可能答全,每一点论述不需答太多,适当论述即可。
一般答10行左右,字数:350左右。
(三)论述题
关键:逻辑清楚。
论述题一般字数较多,所以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非常重要,可分为几个层次回答,列出小标题,当作一篇小论文的结构来处理。
一般答15—20行左右,字数:550左右。
有看到帖子介绍,把名词解释答成简答题,简答题答成论述题,论述题答成小论文。但个人不赞同这么做,因为考场上时间有限,如果写字速度快还行,但按一般人的速度,可能后面时间会很紧。因此,自己脑海中:答名词解释应有简答题的内容,答简答题应有论述题的内容,答论述题应有一篇小论文的内容,但具体答题时,应根据各部分的分值和字数要求精简。
陌生题应对
考试中也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寻找关键词是一个不错的应对方法。以今年新闻传播史论中的简答题为例: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初试后这道题貌似被吐槽得最多,关于尼尔·波兹曼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写了一本书——《娱乐至死》,应对这道题目,可以先圈出关键词:尼尔·波兹曼、媒介理论、简评,回答的时候可包括:1、简要介绍尼尔·波兹曼,从题目中就可以推断出他是一位传播学家;2、简述他的媒介理论,因为事先不了解,我就以《娱乐至死》突破思考,从书的标题可以看出波兹曼对媒介是进行了批判,认为媒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等等,进行阐述;3、评价波兹曼的媒介理论,可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评价。虽然是陌生的题目,同样可以答得很全面。
(六)核心期刊
初试的时候,不需在核心期刊上花太多时间,空闲时间看看即可。从9月开始,基本每周日的晚上,我会在图书馆看两个小时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主要是《新闻传播》(人大复印资料)、《新闻记者》(五星推荐)、《现代传播》。
我把读这些期刊当作放松,因为不觉得看这些期刊枯燥,相反,还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加深自己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像读陈力丹老师的论文,就是一种享受!一些论文观点,可以补充到笔记中。
(七)《人民日报》
考研期间订阅了四个月的《人民日报》(13年9月—11月,14年3月),三个月的《中国青年报》(13年9月—11月),每晚读半小时,先迅速浏览各版块,然后认真阅读其中的一些部分。
有人可能疑惑,我为什么会订这两份报纸。去年8月的时候,突有个念头闪过,应该去订报纸,当时主要是觉得对新闻写作有帮助,毕竟《人民日报》上写的消息和评论更规范,相比而言,都市报和网络新闻质量就参差不齐。
因为我是租房子,所以去邮局订后,会直接送到楼下的信箱中,每晚回去拿就行,很方便。现在想想,这个决定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说到《人民日报》,大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居然看《人民日报》?对这份报纸有刻板印象。对此,我也一样,9月份没怎么看《人民日报》,因为只要一看它的头版,觉得太官方了,基本是常委的活动。因而这个月我基本是看《中国青年报》。但9月30日(第二天国庆)的晚上的时候,有点无聊,就翻了一下当天的《人民日报》,读了评论版的人民时评,因为这篇评论文章,几乎改变了我对《人民日报》的固有看法。
去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当天的人民时评文章标题为《国庆,是假日更是节日》,这篇评论的标题就引人深思,因为到国庆节的时候,大家很多时候把它当作一个假日,外出旅行度假之类的,但很多时候忘记了它还是一个节日。因为第二天是国庆,由此,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立意是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审视,能起到增强国家认同感的作用。在这篇评论中,运用了例证法等方法,如提到美国、法国如何纪念他们的国庆节。因而,多读几篇这样的评论,就知道什么样的评论质量高,评论写作中可运用一些什么写作手法。
《人民日报》对新闻类考研的价值
不同的人,对这份报纸会有不同的看法,对此,不从政治等其它角度谈这份报纸。在这里,只从新闻学考研的角度介绍这份报纸,因为,一、对于在国内做新闻的人而言,不可能不读这份报纸,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二、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考研而言,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可能你没发现。
以下介绍《人民日报》的一些栏目,考新闻类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这些栏目,不一定要订这份报纸,一般高校的图书馆都有,留意这些版块,肯定会有所收获。
(1)评论版
评论版中重点关注人民时评,一般是一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文章。不仅仅是纯阅读,更应分析这篇评论的立意、结构、语言、论证方式等,只有这样,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借鉴运用。
(2)视点版
该版块一般会有一篇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详细报道,同时会有几篇报道国内新闻的消息。前者,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积累;后者,可以分析其消息写作的特点,比如标题、导语、结尾,认真分析学习后,自己的消息写作水平自然会提升。
(3)理论版
这一版块很多文章是关于总书记讲话的学习文章,只要关注其中总书记关于宣传或新闻工作的讲话及对这一讲话的学习文章即可,其它的可不看,估计也很少有人会耐心读。比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发表了关于全国宣传工作的重要讲话,之后,《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了多篇关于这个讲话的学习文章。有人可能会对此不感冒,但考新闻类研不能不对此高度敏感,特别是北京类高校更是如此。从这些解读文章中,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新闻理论的考题中,可能不一定会直接考他讲话的具体内容,但可能从侧面会体现他讲话的精神,或就是从他的讲话去设置题目,如果你能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答题,那必然高屋建瓴。
(4)新媒体版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近年来各高校新闻传播类考研试题也越来越关注新媒体。《人民日报》新媒体版一般出现在周四当天的报纸上,这个板块上的内容远远胜过其它核心期刊上有关新媒体的论文。该板块几个很有价值的小栏目:
一、e追踪(五星推荐):主要对近期的某一新媒体事件进行全面的报道分析,如马航事件中,该栏目就有对谣言的传播进行了详细分析,如原因、影响、措施等。
二、新媒观察:一篇关于新媒体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评论文章。
三、一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精选:基本是三条,可作为评论写作素材积累。
复试篇
初试结束后,就什么都别想,回家好好过年。年还没结束的时候,我就提前回学校了,准备复试。但现在想想,其实完全可以等成绩出来后准备,一个月的时间足矣。
广院的一个特点是,什么都出得晚,成绩出得晚,分数线出得晚,录取结果出得晚。身边的小伙伴知道最终录取结果时,我还不知道学校分数线。每个学校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考广院,就请保持耐心。
广院初试和复试在总成绩所占的比重为7:3,由此可以看出初试的重要性,但是复试也决不能轻视,因为只要过了线,大家基本是同一起跑线,每年都有高分被刷、低分逆袭的。  复试分为三部分,专业课笔试(占40%)、面试(占50%)、英语听力口语(占10%)。因此,专业课笔试和面试是重点。
复试流程
今年新闻学专业复试的流程是(其它专业大致相同,面试时间上有差异):
4月5日,现场确认,在中传研究生院;
4月6日下午,专业课笔试;
4月7日,英语听力口语、体检;
4月9日,面试
住宿
我提前了几天去,当时有一个我学校同考广院的朋友,提前了几周去那边,分数线出来后,马上帮我订了房间,订的是如家,离学校近,很方便。
4月1日晚到北京,在西站旁边一宾馆住了一晚;
4月2日—4月3日,在广院对面的珠江绿洲住了两天日租房;
4月3日—4月10日,如家宾馆(广院西门)。
个人建议住宾馆,提前订,有些优惠,一般分数线出来后的几小时,基本就被订完了,所以请果断早下手。
体检
英语听力口试结束后,就马上去体检了。从早上九点差不多到下午四点才做完所有的项目,因为体检抽血要求空腹,所以当天没吃早饭也没吃午饭。
体检的时候看到不少人都有家长陪同,也有父母全程陪同的,帮忙排队,然后其他考试也陪着。反正我是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觉得都这么大了,实在没必要复试还要家长陪。
(一)英语口语听力
听力:放磁带听一段话,然后老师会问问题。我听的大致说的是一位顾客买了一只鸟,应该是鹦鹉,顾客抱怨这只鸟,因为他说“You are stupid”的时候,鹦鹉也会重复他的话。其实这个材料,我以前有看过,听的时候就想起来了。该部分大致是新概念二文章的难度。
口语:老师提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我居然第一次都没听懂,然后pardon,有一个问题问的大致是生活中是否需要encouragement,然后我说了下鼓励的作用,举了例;另一个问题问的是杂志,苦逼的是magazine我居然听老师重复了几遍都没反应过来,脑袋进水了,额,还是后来老师善意的提醒了下。
考试前一天才在广院买了口语资料,不过考试的也是完全没准备到的。个人觉得这部分不需花太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开口说!
(二)笔试
这部分我考得极低,低到超乎自己的想象,因为之前听学长说,笔试题看得不是很严格,基本都有80多分。但我的分数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我就把自己当教训来说了。
准备复试的时候,手上有05—13年的复试真题,于是,我总结了这十年的真题。从近几年来看,是这样考的:1、论述题(两道,50分);2、消息和评论写作(50分)。今年的考法有点不同。具体为:1、论述题(两道,50分);2、政论文写作(50分)
从近几年的考题看,基本是之前考过的都不会再考了,所以之前的考题浏览即可。悲剧的是,今年论述题第一道考的是新闻跳笔,我想不起来新闻跳笔的含义了,还是去年过第一遍教材的时候看到过,然后新考纲中把老考纲的这个知识点删了,自己就没重视,结果考试的时候,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估计这道题没得多少分。另一道题考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广播电视新闻学也是新考纲中增加的,初试中没考到,所以可能移到了复试来考。
也没有想到会考政论文写作,这是以前初试的时候另一门专业课的考题,结果今年放到了复试来考。我把它当评论来写了,但政论文和评论还是有些差别的,so估计这个肯定又扣了分。
考的全没准备到,都是考场自己发挥。根据自己的教训,个人建议:一、真题不需过多参照,知道题型即可,基本考过的不会再考;二、把初试的教材过一遍,指理论和业务相关的书籍,重视每一个知识点,不抱侥幸心理;三、阅读一些核心期刊;四、训练下政论文写作。
(三)面试
面试在复试中所占分值最高,并且主观性比较大,所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我准备了个人材料,包括简历、入学设想、所写稿子、获奖证书。面试的流程是:自我介绍、入学设想介绍、抽问题回答、自由问答。
    一、自我介绍
用一两分钟简要介绍自己,突出个人优势。我一开始准备的自我介绍,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后来修改了,主要突出自己实践经历,说明具体做过什么事情。
    二、入学设想
相当于论文的开题报告,选题为自己所考方向的相关内容。我在自我介绍中介绍了自己的入学设想,老师没有问我关于入学设想的问题,有时会问,这个看情况,不管怎样,都要好好准备。
    三、抽问题回答
抽小纸条,我抽到的问题大致问的是,“如何看待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一问题有何论述?”在复习新闻理论党性原则那一章时,我特别留意了这一问题,对该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因而这一问题回答得还算顺利。虽然我关注了习大大去年8月19日关于宣传工作的讲话,但实在记不清他对于党性和人民性有什么论述了,回答时先说自己关注了习大大的讲话,然后具体内容记不太清楚,记得大致说的是神马。老师又进一步问我说,还有哪一位领导人对该问题做过论述,然后我说自己有关注过领导人讲话,好像江总和胡总都没有对这一问题论述过,具体谁提到过,确实不知道。老师接下来说,你对政治还是比较关注的,那如果党性和人民性产生冲突,你怎么选择?天哪,当时纠结惨了,想了几秒,然后选了一个,老师马上说你背叛了~不过马上有老师出来解围,然后提问的老师说这其实是一个悖论,伤不起。
如果抽到问题,自己确实不会,可以和老师申请另外抽一道题,一般是允许的。切记不懂装懂,如果不懂,可以说自己对这一问题不会,希望之后进一步了解,老师都是理解的。抽的问题一般覆盖面很广,有时很难准备到,唯有平时多关注热点、多思考。

    四、自由问答
这一环节相对比较轻松,老师问到的问题有:“是不是独生子?”“你是哪里人?”“新闻工作是很辛苦的,你怎么看待?”等。
如果老师指出了问题,一定要虚心接受,表示自己以后可以不断改进之类的。
复习的过程,基本上把自习室当家了。看书的时候,会忘记刮风下雨、忘记外面的喧嚣、忘记身边的窃窃私语,在大学,还有什么时候会如此沉下心来去读书,去沉淀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考研三部曲蜕变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每一丝曙光破晓之前,
   一定是快要窒息的漫长黑夜;
                                在每一次荣光到来之前,
                                一定有太多狼狈的时刻;
                                在每一次掌声到来之前,
                               总有太多唏嘘,太多冷眼;
                                  每一片浩瀚的沧海,
                                   都是过去的桑田。
                                                                                 ——序

看电影《入殓师》的时候,有一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主人公站在桥上,只见水中的鱼逆流而上,它们必须这么做,不然就会被激流冲走。在最艰难的时候,人很容易放弃,但恰恰是最困难的时候,就是你要质变的时候,如果放弃了,前功尽弃,但如果再坚持一下,便会破茧成蝶。
考研的过程中,总会有几个坎,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些绊脚石,考研可能会少了很多回忆。蜕变只是那么一刻,但背后却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谓水滴石穿。别人可能只是看到你考上或没考上那一时的结果,但背后的辛酸只有自己最刻骨铭心。
在此,说说自己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或方法,人是需要自律的,尤其是考研,因为考研确实和高考有很大的差异,高考的时候,我们会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在身边。但考研更多时候是一个人的战斗,当然可以找研友之类的,但必须要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更要靠自觉。
三大法宝
一、走在别人前面
把进度适度提前,为后面的复习留下时间。不要什么都往后面推,比如到11月的时候,才开始背专业课、背政治等,当然每个专业情况不一样,总之,就是能事先做好的就不往后面推延。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大跃进”,一开始复习就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否则到后期难保持状态。

二、自己整理笔记
一开始整理笔记的时候,就听朋友说,专业课参看资料就行,不需自己整理笔记。但个人认为,没有十全十美的资料,最好能自己整理,专业课的内容我都用A4纸手写进行了整理,整理笔记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整理完笔记后,其实就是一个建立学科体系的过程。特别是到后期背诵的时候,能提高记忆速度。因此,自己整理的笔记,才是独一无二的红宝书!

三、坚持效率第一
考研中,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不知道回答过多少次,但我从来都不会问别人这个问题。因为,问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别人早上5点起床,你就要4点起床?别人晚上1点睡觉,你就要熬夜?总有人比你起得早,也总有人比你睡得晚,但这真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自己的生物钟,这样才能保证效率最大。
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呆在自习室,但他们的学习效果不见得比那些只学半天的同学好。所以,永远不要去比学习时间,而是学一个小时,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学习的过程,就应该忘记刮风下雨,只有这样,才能有成效。
所以,晚上离开自习室的时候,从来都不会看教室还有多少人,对我而言,教室有100个人和只有一个人,没有区别,因为不需要看别人怎么做,保证自己学习效率即可。
特别提醒:每周最好能抽出半天或一天时间休息,去爬山之类的都行,磨刀不误砍柴工。
约法三章
9月上自习的时候,和自己约法三章,在自习室有三件事不能做。
1、不带手机。
复习的时候,应静下心,不受其它干扰。但有时正在思考某一问题时,手机响了,打断了思路。 因而,9月开始上自习室时,我不带手机,只是晚上回去的时候看一下手机,如有熟人的未接号码,才回电话。11月中旬的时候,手机坏了,自此之后的一个半月没用手机,因为觉得正好可以让自己更安心复习,把这当作老天在帮自己。实在有事,就借朋友的手机。
对考研人,只想说,珍惜时间,远离手机!
2、不听歌。
这个因人而异,本人如果看书的时候听歌,往往就不能集中精力。当然有朋友会觉得听歌是放松,或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对我这种人而言,明显有副作用,so 看书的时候看书,听歌的时候听歌,二者不可兼得,复习时,舍后者取前者;疲劳时,舍前者取后者。
3、不吃东西。
有同学喜欢把早餐带到自习室,但个人觉得,在教室吃东西或多或少会干扰别人,本着将心比心的考虑,果断不在自习室吃东西。
“双不”方针
主要适用于后期。
1、不打疲劳战。
进入11月后,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开始延时,晚上原本学到11点的,延长到12点。因为,身边的几个小伙伴差不多在那时都延长了晚归的时间,11月的时候,我基本和之前复习时间一样。
12月中旬的时候,我身体出问题了,一周时间跑了几次医院,开了些药。好在自己调节得不错,每天晚上喝江西灌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同时,压缩了复习时间,在这之前,每天的复习时间大概是12小时,12月中旬后,压缩了3小时,每天复习9小时,早上晚起一个小时,晚上10点离开自习室回去休息。
so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什么时候都不要以损害身体为代价去复习,不然,会吃大亏。

2、不搞题海战
到后面,可能有同学疯狂做题,比如政治的预测卷,专业课的预测题等等。但搞题海战的后果是,很多时候往往做了无用功。如果只追求做题的数目,而不注重质量,那不会有多少收获,因为题目永远做不完!
因此,越到后面,越应该查漏补缺,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其不断追求做新的题目,不如把自己做过的题目再反复做几遍,特别是错题,有时做错一道题,可能是一个知识点没掌握,这就有必要对该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只有这样,做题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收获
初试成绩出来后,我突然有点迷茫了,找了辅导员聊,和老师说,“分数不高不低的,比较悬。觉得要是没考上,自己就一无所有。”真的一无所有吗?有时,人很容易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对于考研人而言,踏踏实实复习一定会收获更多。如果说找工作的朋友在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话,考研人是在向内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这对以后同样是有帮助的。
回首一路走来,我无比地感激自己曾做出了考研这个决定,因为到最后,无论考上与否,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路的成长。

一、清楚自身定位
因为是跨考,一开始会有各种担心。但是复习到最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也才明白,如果不懂得舍弃旧的,不去做出新的尝试,永远都不会发现新大陆。因而,考研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要的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有学弟学妹是跨考的,或多或少有些顾虑,但是如果所考的是你真正热爱的,就请勇敢地跨出去。因为,考本专业并不见得就比跨考容易,以我为例,没跨考前,觉得考个稍微好点的学校都好难,跨考后,反而没了心里压力,既然都敢跨了,为什么不考个好的。所以难和易都是相对的。
道路决定命运,因为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确实不易,但一旦认准了,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就如同红军选择城市和敌人斗争时,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在5次反围剿中元气大伤,但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对我而言,选择了跨考就如同找到了自己“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

二、提高自学能力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自学能力比较差,一个表现就是受上课老师的影响大。比如,觉得这个老师课上得好,会认真听,考得也不错;那个老师讲得不怎么样,往往自己也学得不怎么样。拿到一本书,稍微抽象点,就不想读。但对于我们而言,自学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你不可能总是等着别人来教你怎么做,你必须学会自己学习。
在考研中,通过整理笔记,自学能力近乎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因为整理笔记的时候,会参考各种资料,理出线索和脉络,到最后,会发现,任何资料都比不上自己的笔记,因为,只有自己的笔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同时,十多本教材首先是精读,然后整理笔记以及背诵默写,实际是将书越读越薄,直到自己脑海中形成了一张知识网状图,不管怎么考,都能应对。

三、学会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似乎都习惯了把课本、老师当作权威,尽管也有老师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很少有人敢于质疑。在考研中一拿到真题,很多人就会要答案,追求标准答案已经成了我们的惯性做法。
但是复习到后面,真得会觉得没有完美的资料,也没有完美的教材,比如教材中的有些观点是有待商榷的,答题时只是一个参照,并不能说它就是绝对的答案。所以,读书既要看到它的精华,也要看到其不足,看到问题才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而不是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

四、坚持,再坚持
从选择考研,直到坚持到最后,本身就是一个胜利。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抵挡了很多诱惑,战胜了很多困难。遇到坎坷的时候,不妨暂时停止复习,去散散步、听听歌,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后再进行复习。
行百里,半九十,越到后程,就越是磨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因为如果你今天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考研,那以后因为一点挫折,你又有什么不能放弃?半途而废的人,难成大器!
心态
一次集中的时候,听辅导员老师引用院长的话,告诉我们要保持“三心”。如果能在考研过程中保持“三心”,那么会帮助我们冷静看待一些困难,内心变得足够强大。

一、敬畏之心
有一次,见到了一个朋友,问他,考研吗,然后他回答说“考研是浪费青春。”另一次,去食堂买早餐,然后一个阿姨问怎么暑假还在学校,我回答说考研,然后她说,“考什么研,不如早点去工作,早点赚钱。”
同为考研的朋友感慨道,再过几年,女人谈论的是丈夫和孩子,男人谈论的是他们的财富和地位,梦想却成了奢谈,梦想慢慢地被淡忘。
因此,选择了考研,我们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应敬畏知识,更应敬畏梦想!有时,我们会怀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有什么用,但是你反过来思考,如果你没有读大学,没有读高中,那现在的你处于一种什么状况?当然,没有继续升学同样可以学习知识,但前提是要有学的动力。考研可能会让我们忘了尘世的喧嚣,沉浸在知识的殿堂中。同样,年轻的时候,如果就被磨得菱角分明,失去了梦想,那人生失去了太多创造的可能。如果是为梦想考研,那青春一定会有别样的意义。
因而,我们不能过于功利地去思考未来,并以此做出选择。什么工作轻松,做什么;什么事情赚钱,做什么。知识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成功更不是名和利的相加,考研应回归知识,敬畏梦想,方能走得更远。

二、奋斗之心
考研这一路,真正感受到了:如果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却总会有人伸出手来帮你,前提是你从未放弃。
从未有过认识时候,比现在更相信奋斗的价值。有朋友会说,人家很轻松地就考上了,而我付出了这么多。也许,你只知道别人放松的时候,但却不曾真正看到人家挑灯夜读的情景。亦或别人就是轻松考上,也无需羡慕,当然复习得讲究方法和效率,抛开此,如果你比别人付出更多,收获一定会更大!
为什么说一定?因为,一、你可能走过一些弯路,但如果没有这些弯路,又怎么可能让你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呢?这些弯路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二、你会比别人更懂得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意义,因而在奋斗的过程中,潜力会得到更大地激发,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己居然能做到;三、更努力的你会比别人更珍惜结果,因为经历,所以懂得,考研的肯定会比保研的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结果。
与其去想结果,去担心未来,不如踏踏实实地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努力了,还有希望,不努力,什么都没有。

三、淡然之心
一部分同学结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心态出了问题,过分看重结果,总是担心没考上怎么办,借用一个学长所说,“与其去想万一考不上,为什么不去考虑还有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考得上呢?如果有这种霸气,怎么可能考不上?可能这部分同学比较在意别人的评价或和别人比较,比如,要是自己没考上,会被别人嘲笑,又再如,某某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如果自己没考上,就什么也没有。人如果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那内心总是不安宁的,这样的状态长期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6月的时候,如果知道身边的某个朋友考北大,我会很惊讶地说,“考北大呀?”11月的时候,如果知道身边的朋友考北大,我会很淡定的说,“不就考北大吗?”。因为,复习到后面,就会觉得,当你沉下心来,为一个目标全力以赴时,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不能做到。
在此分享杨绛百年感言,与君共勉: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国贸行
复试结束前,一直都在广院。直到复试结束后,下午才出去转了转,去了国贸,因为央视新址和人民日报社在那边,想去看看。刚好又有朋友离那不远,所以先去见了朋友,然后自己在那逛了逛。大裤衩和人民日报隔得不远,先看到了人民日报,也是新建不久的,然后看到了大裤衩,照片明显更壮观。
在国贸那边的时候,真希望自己一直走下去,那一刻,觉得北京真好!这有太多丰富的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等,是国内其它城市没法比的。就拿传媒来说,北京有很多报社、杂志社,中央级的新闻机构都在这。所以,对我而言,未来几年,读的不仅是一所大学,更是这座城市!
和一个研友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很害怕去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地方,所以他考研的时候选择了西部一个城市,因为他觉得这两个地方优秀的人太多了,相比之下自己很不起眼。但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不想做井底之蛙,也不害怕竞争,因为我相信只有与雄鹰为伍,才能飞得更高!
后记
在图书馆,花了几天时间写这三部曲,以此对过去一年的考研生活做了个总结。谢谢一路帮助过我的的亲人、老师、学长学姐和研友,感恩一路有你们!有关考研的经验帖,看过几百篇,但仍然想说,对别人的经验,勿盲信、盲从,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写完这篇文章,对我而言,算是为考研画上了一个句号,既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希望此文于千千万万个考研中的你有些许的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泪梦霖 + 30 太感人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5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53 元
    注册时间
    2014-3-8
    沙发
    发表于 2014-5-1 11:2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你了!!!顶一下!很有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0

    帖子

    30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60
    K币
    242 元
    注册时间
    2014-4-9
    板凳
    发表于 2014-5-1 1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勇熙,九月见哦~豆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3

    帖子

    35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50 元
    注册时间
    2013-12-5
    地板
    发表于 2014-5-1 15:52 | 只看该作者
    好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9

    帖子

    4317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317 元
    注册时间
    2012-4-23
    5
    发表于 2014-5-1 17: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4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60
    K币
    86 元
    注册时间
    2013-10-4
    6
    发表于 2014-5-1 21:29 | 只看该作者
    握爪握爪~  感悟真的很深刻~无力看完   一天读一点吧~~~
    你说的小二哥是传媒小二哥吗?那位学姐是谁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40

    帖子

    217

    积分

    Banned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17 元
    注册时间
    2012-5-1
    7
    发表于 2014-5-2 12:12 | 只看该作者
    [BAD CONTE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74

    积分

    未激活ID

    精华
    0
    威望
    0
    K币
    74 元
    注册时间
    2013-10-2
    8
    发表于 2014-5-2 14: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6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32 元
    注册时间
    2014-4-30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12:24 | 只看该作者
    微微安的仰望 发表于 2014-5-2 12:12
    好详细的经验贴,认真和努力终会换来好结果~学长,有些问题想问你,可以加我QQ吗 529697355 谢谢~ ...

    不好意思,忘留Q了,如有疑问的小伙伴,欢迎加qq:23291655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40

    帖子

    217

    积分

    Banned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17 元
    注册时间
    2012-5-1
    10
    发表于 2014-5-3 12:45 | 只看该作者
    [BAD CONTE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26 12:18 , Processed in 0.089929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