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3329|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人] 2014年人民大学劳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代发)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1522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会员

叮当【铜锣烧】

Rank: 6Rank: 6

精华
30
威望
9688
K币
8117 元
注册时间
2010-10-10

池塘大区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多梦 于 2014-4-21 10:50 编辑


2014年人民大学劳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代发)
BY   "一个人旅行a"

     本人本科就读于上海二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初试392,复试313,综合第六名。一路走来,很感谢家人朋友的一路陪伴,也感谢劳人的学姐学长曾给予的无私帮助和鼓励。现在将这一路走来的经验和教训跟大家分享,大家择而用之。

    一、考研前需要明白的事情
    1.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无论理由对错,只要这个理由能够支撑自己,激励自己走过未来考研的日子就可以。也就是这个理由能够足够激励你自己。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劳人人资,有很多理由。其中之一是,劳人人资师资力量很强大,发展机会很多,我也很想在新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2.其次,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成就欲望等状况。学习能力很重要,大家可以对自己做一下评估。因为好多小伙伴可能像我一样本科都没怎么学过数学,所以,学习能力强可能在考研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如果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那么在考研阶段就必须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成就欲望就是我们人资所说的内驱力,我觉得,只要你考上劳人的愿望足够强,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战胜考研途中的各种困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政治73
    【切记】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由于有数学,我的政治复习也一直很缓慢。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
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三、英语65
    【惨痛教训】今年就栽在英语上了,六级578,但这次考的太差,考试的时候写完作文翻译感觉时间来不及了,就有点慌张,做阅读的时候也投入不进去。考场的感觉太差,跟自己模拟的相差太大,以至于考完英语心情巨沮丧巨低落。但是我想提醒一点,无论你觉得自己考得有多差,自己没发挥出自己真正水平,也不要在考完去对答案。千万不要考试下场之后去对答案。因为一般情况下,各辅导机构为了显示所谓权威,急于出答案,而很多网上答案都是错的,所以这一点切记切记。我考的很差,但我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对答案,否则心情更差,会影响下一场数学考试。把握住自己当前能把握住的!!!
我时间没分配好,心态没调整好,太在意英语考试(因为听说导师比较看中英语)是这次考试的一大败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千万不要范同样的错误,考试拼的是实力,但只有保持好心态,你的实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复习过程】
    (一)3月初---4月下旬,关键是单词。单词书无所谓好坏,只要自己看着顺眼就行。这一个多月,我把单词过了一两遍。但是记住,即使考前,哪怕考研前一天,只要你还未进考场,你的单词都不要丢弃,即使你觉得自己单词已经OK了。也就是说,学一天,单词都要温习,哪怕到后期复习紧张,每天拿出10分钟也好20分钟也好,这种感觉不能丢。我之前未听他人建议,自以为单词OK,就疏忽了单词,导致后期又放了些功夫在单词上。
    (二) 5月---6月,张剑黄皮书上册。这个阶段主要是看看考研阅读究竟是怎么样的,找找感觉。不必纠结于每篇对几个错几个,只要做完之后好好分析一下,篇章结构,出题思路,单词记忆这些。我是每天做两篇,然后就分析分析,记记单词。由于6月考试巨多,所以也是到6月底才完成。
    (三)7月---8月,关键是真题,我也用的张剑系列,在暑假我把真题做到06年就没往后做。真题是重中之重,我是每天拿出三个小时来复习英语,每天做两篇文章,然后一句一句分析文章,再从篇章结构分析问题,再看题目设置,问题设置等,分析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很痛苦,但要坚持下去。如果你觉得张剑的某个题目分析思路自己理解不动,可以去图书馆看看其他真题讲解的,不必特别纠结于某一道题目。
    (四)9月---11月下旬,真题07年至11年,以及真题第二遍。这个过程主要是分析,第一遍你可能是匆忙分析过,但是第二遍就更加去注重看他是怎么出题的。怎么去把握整个篇章设置,怎么去把握每段的关键词。总结题型,如标题型,细节题等。也可以去看看视频去看看别人的总结,推荐**范猛(主讲阅读)。PS:大家都会说真题要过几遍几遍之类的,我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个,因为遍数多了我会记住答案所以这个对我来说就没多大意义了。所以,我觉得认真复习是关键,至少要两遍,把真题研究透。在真题面前,模拟题都是浮云。
    (五)12月,主要新题型翻译,加模拟。新题型一个空2分,所以我觉得分值也很大,所以务必重视。我主要是看了**一个老师的视频(百度找新题型视频就可以,上边没写老师名字我也不大记得了)。新题型不必把整篇文章都看透了再做题,因为信息量太大时间太短,所以做题有很大技巧性。翻译我也主要是看的**的唐静讲解视频,自己总结一下平常翻译时常犯的错误。
留了12和13年的做模拟,严格把握时间,作文也写,到最后仔细分析最近两年这些题目的特点,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
    (六)作文。因为作文30分,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这次英语阅读做的这么差能得65估计都靠翻译和作文帮忙了。作文我看了王江涛的视频,我也是从10月份开始早上大约40分钟背**的那个绿皮作文书,有各种题型的模板,我觉得不错就背了。背一遍可能不熟悉,所以多背几遍,尽量出口就能熟练地背出来,变成自己所有。也可以在做阅读的时候多找一些好句子,摘抄下来背。但是你背的多了,就可以总结自己的模板,把背的那些进行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以免考试的时候出现千篇一律,所有一定要灵活应对。
    【复习感悟】英语需要扎扎实实的复习,在考研复习的每一天都要时刻温习,不可掉以轻心,不可焦躁,也不能骄躁。如果你某个模块发现了问题,比如阅读最近错误率过高,就要总结总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然后找解决办法。只要你还没结束战斗,你就有无数可以拯救可以增分的希望。所以再难都要坚持下去。

    四、数学132
    本科数学课程只有半学期,老师也只是讲讲高数上,我们当时大一学的也是云里雾里,也只是会求求导之类的而已。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本科几乎没学过数学的来说,数学是个需要攻克的关键,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地方。学数学一定要坚定信心,坚定自己一定能够拿下它!PS:数学是拉分的关键。
    【复习过程】
    (一)3月---5月下旬,主要攻克课本,先后复习高数上下册、概率、线代。每复习完一节,都把课后的练习题做了。然后对照着答案解析(这个我是跟随课本一起买的)把不会的地方搞懂。我觉得课后习题都是为了让我们重温并搞懂知识点的,所以你发现某些题错误的频率较高就可以回头再去理解那些知识点。总之,做题不是单纯为了做题,关键是为了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
    (二)5月下旬---6月底,开始了全书复习。由于这个月作业和考试巨多,所以复习很缓慢。不过小伙伴们也不必太焦虑,主要还是把考研放在第一位,考试只要能过就行(尽量不要挂科),数学这个阶段每天还是要做的,英语也千万要温习,总之期末考试与考研之间这个度要把握好,比如你可以在做数学题累的时候把期末考试的某个论文写写,就是时间管理分配之类的自己心里有数就行。言归正传,复习全书第一章我觉得难度不小,因为是从课本过渡到全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第一章极限在做全书的时候很痛苦,但是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原来全书带来的收获还真不小。第一章是个坎,越往后,你会觉得越来越简单。全书总结性比较强,所以务必把每一题都遮住答案自己做,实在想不出来就对照答案,看是自己知识点不理解,还是简单的思路自己没想到等等,多总结多体会。
    (三)7月—8月底,继续全书复习,8月底结束。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时期,没有课程和作业的烦恼,所以务必好好把握。这两个月主要是按照顺序继续复习全书。当然,对我来说最痛苦的是线代,做全书的时候好多不会,所以费了很大功夫,在网上也看了好多相关比较基础讲解的视频。在暑期复习全书结束后,也可以在淘宝上买李永乐线代视频,王式安概率视频,他们的讲解会让你对线代和概率理解更深入一步。所以我觉得这两个视频值得推荐。
    (四)9月---10月中旬,全书第二遍,以及660高数和概率部分。我是把全书第一遍不会的、做错的、我觉得好的题目又做了一遍,全书总结的那些知识点也又理解了一遍。每复习一章,就配套做相应的660。我做了660高数部分的时候,我觉得对深入理解知识点很有帮助,所以也一直坚持做。但是有的题可能过于难,也不必过于纠结与某道题答案,关键是用这些题理解你所学的那些知识点。大家对660看法不一,不过我觉得660值得一做。做到10月初的时候,同学建议我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否则之后时间来不及,我也一度踌躇。但由于660线代和概率并没做完,就果断放弃了,主要把全书线代和概率过完。到最后等于是把全书第二遍完完整整做完,660只是做了部分并没有做完。我觉得全书第二遍对我帮助很大,因为第二遍与第一遍对问题的理解有所不同,以前看似很难的题目,现在都会觉得迎刃而解。所以,我觉得全书至少要过2遍!
    (五)10月下旬---11月下旬,用的二李的历年真题解析,从99年到11年,整套整套去做。每天上午8点到10点半,拿5张A4纸,草稿纸,严格把握时间来做。做的时候每道题目都写好过程步骤。做完之后,对照答案,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不理解还是计算有错误,还是看错题,对自己错误的原因做好总结。总之,做题是为了找错误找不足,然后去改进,所以不必特别在意得到的分数,关键是对这些错误的原因及相应的知识点要有所领悟。
    (六)11月下旬---12月上旬,还是用那本历年真题解析,不过这次是按照专题来做。每个专题做完之后,仔细总结这类题的做法,形成自己每类题的做题步骤。如果还设有有不懂的,可以找全书相应部分去理解,改正以前错误认识,或加深自己的正确理解。总之,全书和课本随时都要在手边,不理解的地方就去全书和课本相应地方。
    (七)12月下旬---1月初,这个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把真题以前做错部分又做了一遍,错误的真题对应的全书部分题目也又做了一遍。12、13年的真题也严格按照时间模拟了一遍,并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错误原因,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并加以理解。也做了几套400题,但感觉填空选择太难,所以就做了大题,也主要是想灵活运用知识点,并提升自己运算的准确率。
   (八)考场。数学时间很紧,所以务必把握好时间。把会做的作对,不会做的千万别浪费太多时间,以免会做的都得不到分。我填空选择有几道不会,所以刚开始就有些紧张,但想先空着,去把大题做好。大题做的还算顺手,没有太大阻碍,但是线代一道题步骤可能不够完整,另一道可能计算出现了错误,但是我把把答题位置用的差不多,所以我觉得算错的那道线代题目也没有空间去纠正,这个比较遗憾,所以大家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好答题位置和空间,另外做题步骤也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步骤千万不要省去,否则就可能会丢掉两三分。
    到最后我又去解决填空和选择,比较痛苦,特别紧张,所以一时间都找不到思路,所以大家一定要静下来。后来找到了些思路,也做出了几道。剩下不会的就靠蒙了。所以,我觉得不管模拟也好,真正的考试也好,数学不会的也就那10分,但是因为你的一些计算问题等,可能会让你失去其它的分数。所以大家切记,把会做的一定要全得分,不会做的尽量找思路去得分。
    【复习感悟】
    1.在复习过程中,可用荧光笔等把自己觉得重要的标起来,每一遍都用不同颜色,这样在后续复习都会省事许多。也可以用一些字母来对自己做过的题目做标记,比较觉得很难的题目用H表示,做错的题目用R表示等,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标记做过的题目,总之这都是为了第二遍复习及后续复习的时候,不再重复那些自己会做的简单的题目,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更能查漏补缺。
    2.在看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跟研友讨论,也可以上网找相应视频学习。但是你觉得通过各种努力,这个问题我还是搞不懂,那你就可以做个标记暂且放下,等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再看。
    3.全书复习时,如果你遮住答案做题目,想了超过15分钟还是没想起来怎么做,那么就去看答案,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用的是什么思路等等,自己好好总结既可,没必要在一道题目上用过多时间,这样会影响复习进度,复习效果也并不显著。因为数学本身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做的多了你自然就有思路了,但熟能生巧的根基是理解。
   4.关于复习全书要刷几遍的问题,我是系统看了2遍,之后也是对自己还不太理解的部分专题题目做了进一步复习。我觉得,2遍是最基础的,因为每一遍理解体会都不一样,但是遍数绝不是决定你分数高低的关键,不能说刷了三四遍就一定能得高分。有的同学记忆力好,刷的多了可能就记住答案了,所以遍数因人而异,大家根据自己情况定就可以。
    5.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动手动脑,不可眼高手低。因为数三好多计算,所以计算能力非常重要。这一点一定要高度重视。我觉得计算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直接影响着你成绩的高低。千万不要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这样的话非常可惜,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常动手。
    6.复习到最后,你会发现高数的知识点理解起来不是特别难,但是出题灵活多变,不好把握。概率和二重积分关系密切,所以运算也必不可少,在复习课本时可能很痛苦,你可以通过做题来理解课本中的那些公式和文字。线代对于我们这种从没学过的同学来说,可以说痛苦的要死。但是它入门难,但一旦入门你会发现它很简单。而且线代和概率是最可能拿满分的两块,所以务必要加强运算和理解。
    7.暑期两个月时间很宝贵,一定要坚定意志坚定信心,克服一切困难,专心于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可以在后来给自己放一周假,大家视自身复习情况而定既可。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还是那句,在真题面前,模拟题都是浮云。所以真题一定要好好分析。数学每天都要做都要复习温习,保持手感。
    8.考场上一定不要太紧张,分配好时间,把握好答题的空间,关键步骤不要漏掉!总之,还是那句话,在战斗未结束之前你手中还握有增分的希望,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任何努力!

    五、专业课122
    由于本科是人资专业,所以多少有点基础,但我想告诉大家,无论你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都要读专业课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他和数学一样150分,也是拉分的学科。专业课我选的人管加劳关。
    【复习过程】
    (一)暑假7月和8月,主要是过了一遍课本,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和常凯《劳动关系》,并做了笔记。这一遍主要是理解课本,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清楚。笔记主要是框架总结,我也是用各种大括号小括号的来做,可能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内容多,但是我觉得笔记记起来对后期的复习很有帮助,每章每节是啥一目了然。
    (二)9月---10月,我主要还是放在课本上。首先,我把历年真题拿出来,把每年的真题与课本对照,比如这个真题考的是哪一块,我就把它抄到书上哪一块去。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一部分考得次数多,那一部分考得少,都一目了然。然后我也是看了看文跃然老师的《薪酬管理》和付亚和老师的《绩效管理》这两本书,也只是把重点章节看了看并未做笔记。因为把握不住劳动关系的出题思路,所以就把常凯老师的论文打印出来看了看,并把论文与课本做了相应衔接。
    (三)11月开始就开始背书了,对着笔记一章一章背,这个过程挺痛苦,第一遍背完,我自己给自己出题,我把每章可能出的题目写到A4纸上,对其巩固。到考前,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和劳动关系都背了两遍。
    【惨痛教训】
    由于是人资专业,所以在本科读书期间对每个模块的重点都有所把握,所以对培训那一章我并没有看的那么细,只把握了培训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以至于今年考试出的管理人员培训方法,虽然根据自己理解也能写出来得点分,但没有写完整,这个题我写的很少,所以也失了不少分,但是这个题目确实是课本上能找到的,我却疏忽了。所以我觉得,看书一定不要大意,人大出题比较灵活,但是书上有的,简单的知识点千万不要丢分,否则很可惜。这也再一次警示我们,没有所谓重点非重点,只有常考的和不常考的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
    【复习感悟】
    1.考试出题虽然灵活,但是一切都根源于课本。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和劳动关系这两本书把握透彻,这样在答题的时候,注意分析题目是跟课本哪一章有衔接,以便与课本相联系。
    2.至于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我只看过一遍,印象也不太深。我是觉得先把概论吃透,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适当看看薪酬和绩效的重点章节。或者比如说你在看概论的薪酬那一部分时有些不懂的难理解的,就可以去找薪酬管理这本书相应部分加深理解。
    3.考试时我觉得时间很紧张,所以要分配好时间,写字要快而且要清晰,让老师看着不费力。最好考前有适当模拟。答题尽量切中要点,分点作答,多答多写。
    4.学姐也推荐过李琪的劳动关系这本书,我也结合常凯的那本,把握把握书本的重点,但是我觉得还是以常凯的为主,如果有时间李琪的这本书也可以看看。劳人的网站经常关注下,看最近有什么论坛之类的,因为劳动关系多与热点相联系,所以把握热点也很重要。(好像群里推荐过关于劳动关系的杂志啥的,大家也可以看看,热点肯定也离不开课本,所以课本是基础是根源,热点分析要与课本结合)

   六、复试
   等分的过程是煎熬的,但从分数出来到复试之间的时间还是挺短暂的,所以过程也不容易。
    【组织行为学】
    用的是孙健敏老师译的那本,100分我得了82。
    1.我把课本先过了一遍,理解了一遍,做了笔记,梳理了框架结构,还是用大括号小括号之类的。
    2.针对每一章,背笔记。背了之后再回过头来再理解。反正如果时间充足,就多看几遍多理解几遍。
    3.结合往年真题,把握以下出题类型,经常出题的章节等等。今年论述跟去年论述一模一样,有点出乎意料,所以不要以为去年出过的今年就不会再出了,千万别报侥幸心理。这是我今年的教训!
    【英语文献翻译】考试的时候有一篇长英文文献翻译,所以我用的是直译,大家把握好时间即可。50分我得了46,所以时间来不及就直译吧。
    【英语口语】复试准备时,我把可能会问到的题目,比如自我介绍,介绍下你的家乡,为什么考研等这些问题都用英文做了准备。当时复试时老师只用英语问了我对人大的印象,因为这个题目我没准备,也太紧张,所以说的并不是特别好,50分我得了40。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复试之前做充分的准备,到老师问的时候,你实在想不起来或没准备,就把之前准备的往上套。不要太紧张充分发挥就行。
    【专业综合面试】这个满分150,我得了145。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都是一起考的。当时老师首先让我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根据自我介绍问了我父母是做什么的,六级多少分。然后针对自我介绍提相应的问题。当然也问了我对组织行为学哪个领域感兴趣,对人力资源管理哪个模块感兴趣等问题,还追问了信度效度测量等问题。总之,我觉得老师是根据你所回答的再做相应追问的。所以把自我介绍一定要做好,充分展示你能力,而且老师追问相关问题时你要答的上来。PS:不要害怕老师问你很多问题,这样是证明老师还对你感兴趣才问那么多。另外,每个老师面试风格不一样,所以当面临压力面试时一定要HOLD住,不要被问倒。如果自己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不理解,一定要坦白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复试感悟】
    1.我觉得人大还是相对公平的。之前也会想自己是二本学校,会不会受偏见影响。但事实证明,每个老师都很有水平,他们也会用各种提问测出你的真实水平,所以不要害怕自己被埋没等等。
    2.复试也需要好好把握,如果有正装,尽量穿正装,让自己显得干净整洁不拖沓就行了。

    七、小建议
   1.整个复习过程,只要用心,尽自己最大努力,你就一定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一定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所在院系考上人大的微乎其微,我们专业考劳人人资,对老师同学来说好像是不可能的事。还好,我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充分的认识自己,才义无反顾去闯,最后证明我的决定也是对的。所以,只要你考上的愿望足够强烈,你的付出足够多,那你就一定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2.每周都可以抽出半天或一天来休息,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所以一定要适当的娱乐。另外,每天复习结束后都可以去跑步跑上一圈两圈,因为到最后复习压力很大,健康的身体绝对是成功的基本保障,所以一定要多多锻炼。
   3.在你复习不进去看不进去书的时候,可以去看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听听相关课程录音等,也可以适当放松娱乐一下。千万不要六神无主地坐在图书馆发呆浪费时间。
    4.关于手机。因为图书馆无线网的便利,导致我每次一拿手机上网就会看娱乐八卦浪费很长时间。所以到10月之后,去图书馆就不带手机了,也就是中午晚上回寝室看看信息之类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手机上。
    5.考研论坛,考研加油站都是很好的学习网站,在学习累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吸取点经验教训啥的。但须明白,别人的经验最终也是别人的,适合自己的情况了就采用,对自己不适用了就可以放弃不用,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去走自己的路!
    6.多去跟研友交流,不要闭门造车。多交流,不仅可以解决复习上的问题,也可以实现信息和资料共享。
    7.不要看到别人进度很快自己就慌乱,每个人的基础和复习情况都有所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任何复习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如果此时你为了赶进度而忽视了扎扎实实的复习,到后来你还得去努力弥补知识漏洞,得不偿失!

    天道酬勤!所有今天的努力、痛苦、挫折和磨难,都是为了以后的灿烂。现在的努力都是为未来铺路,只要你现在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往前走,就一定会看到你想看到的风景!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2 元
    注册时间
    2014-1-6
    沙发
    发表于 2014-4-21 13: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4 元
    注册时间
    2014-4-9
    板凳
    发表于 2014-4-21 17: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我今年在准备人大的人资   嘿嘿  谢谢哦   以后还请前辈多多指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4 元
    注册时间
    2014-4-9
    地板
    发表于 2014-4-21 17:51 | 只看该作者
    你好  我今年也在准备人大的人资   我跨专业  还希望以后前辈多多指教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5

    帖子

    20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2
    K币
    160 元
    注册时间
    2014-4-7
    5
    发表于 2014-4-21 1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周艳梅 发表于 2014-4-21 17:49
    谢谢分享  我今年在准备人大的人资   嘿嘿  谢谢哦   以后还请前辈多多指教呢 ...

    同是准备征战人大人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4 元
    注册时间
    2014-4-9
    6
    发表于 2014-4-22 10:46 | 只看该作者
    sun西瓜小姐 发表于 2014-4-21 18:53
    同是准备征战人大人资!

    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88

    帖子

    4014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1
    威望
    604
    K币
    3410 元
    注册时间
    2014-4-17
    7
    发表于 2014-5-3 19: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425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395 元
    注册时间
    2013-12-12
    8
    发表于 2014-5-16 19:05 | 只看该作者
    哇~楼主好厉害,劳人人资真的在全国都是很强的!请问今年招了多少统考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15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
    K币
    111 元
    注册时间
    2014-4-7
    9
    发表于 2014-5-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8 元
    注册时间
    2014-4-11
    10
    发表于 2014-5-17 20:18 | 只看该作者
    已工作,考人力,求指导我的qq2206015611,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7 01:49 , Processed in 0.081478 second(s), Total 22, Slave 22(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