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91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理论总结

[复制链接]

42

主题

153

帖子

46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8
K币
412 元
注册时间
2013-6-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4:52 | |阅读模式
嘿嘿,我学姐考试时候用的资料,挺全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2、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这一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2)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3)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切成就。研究和概括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推动作用
(1)现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3)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2、现代西方哲学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1)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具有可知性,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3)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1、物质与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与静止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3)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
2、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2)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3、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4、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4)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5、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相互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2、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2)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个层次,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
3、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方面去理解:
(1)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2)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4、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在这之间还有一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5、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1)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三)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
2、实践主体根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四)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
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4、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产生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再次,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3)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它是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2)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因为它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6、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前进,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是客观的。
(1)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2)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3)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4)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3、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二)联系与系统
1、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主要特征:(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结构性;(3)系统的层次性;(4)系统的开放性。
(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
1、中国传统哲学认为“物无孤立之理”;2、“阴阳”、“八卦”之说;3、古代哲人“五行”说;4、在老子和庄子哲学中的“道”。
(四)世界的永恒发展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1、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2、世界是联系的,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3、运动、变化、发展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五)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意义:(1)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2)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规律及其客观性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
(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3)规律是稳定的联系;(4)规律是客观的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0 收起 理由
    Phoenixchiang + 4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42

    主题

    153

    帖子

    46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8
    K币
    412 元
    注册时间
    2013-6-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4:52 |
    (七)现象和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和本质的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3)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4)现象是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5)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3、现象和本质的统一:(1)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2)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八)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2)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1)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2)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3)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2)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3)既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但认为有些事情是纯粹必然的,有些事情是纯粹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成是没有联系的两种孤立的现象。

    (九)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2、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十)可能和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1)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2)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1)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2)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3)要区分两种(好或坏)可能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2)可能性和现实性紧密相连,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十一)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

    2、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辩证法,必须注意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1)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1)量变中渗透质变;(2)质变中渗透量变。

    4、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5、质、量互变原理的意义:(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3)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2、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3、肯定和否定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

    (四)辩证的否定观及方法论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1)它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2)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三、对立统一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二)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5、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2、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1)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2)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3)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4)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五)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1、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1)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2、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

    (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中国哲学家历来认为“万物莫不有对”。

    2、中国哲学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

    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和谐的辩证法,“两极相连”、“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矛盾观曾对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

    (七)坚持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八)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把认识论从对立统一规律、侧重研究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以阶级斗争为切入点的唯物辩证法,发展到了既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基础,又以和谐统一规律为核心;不但研究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且侧重研究系统事物的诸多方面,以发展为切入点,建立了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认识的发生

    1、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

    2、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两者的基本要素都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


    (三)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1、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信息的过程。

    2、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2)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2)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2、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3、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4、知行并进,相资为用。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1)指导作用;(2)解释作用;(3)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1)动力作用;(2)诱导作用;(3)激发作用。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五)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42

    主题

    153

    帖子

    46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8
    K币
    412 元
    注册时间
    2013-6-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4:53 |
    三、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2、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

    (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

    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6、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7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三)真理的具体性

    1、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2、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五)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1)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第二,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2)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第一,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第二,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第三,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六)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1、实践是一种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它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创造和实现价值。这就要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

    2、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1)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2)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七)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1、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

    2、人的价值选择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内在统一。

    3、价值实现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

    (八)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4、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5、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四、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思维方法对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具有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功能,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3、抽象与具体;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1)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2)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3)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

    2、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3、作为哲学方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思维方法、工作方法也有密切的联系。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方面。社会意识指由社会存在派生出来的一切精神现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指二者谁是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

    (三)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1、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并取得物质成果;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互换,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并使自然界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成为现实的人。

    2、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它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社会的实践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为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提供了依据。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1)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这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3、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4、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1)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2)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3)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

    (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1)生产力具有属人性,它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人能够直接掌握的力量,是人们以往流动的产物和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2)生产力具有客观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3)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它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4)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从内容上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3、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1)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因此,马克思又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称作经济基础,以与上层建筑相对应。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1、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

    2、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3、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2、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四、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1、社会的文化结构主要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那些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由艺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作为文化结构中主体部分的意识形态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2、意识形态的本质:(1)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3)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2

    主题

    153

    帖子

    46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8
    K币
    412 元
    注册时间
    2013-6-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4:53 |
    (二)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2、文化的本质即人化。3、文化的特点:(1)人化的形式;(2)社会的性质;(3)多样的形态。

    4、文化的功能:(1)信息功能;

    (2)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

    (3)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4)认识功能。

    (三)文明和文明形态

    1、文明与文化: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

    2、文明的形态。

    (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

    1、物质文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进步;

    2、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

    3、精神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

    4、三者关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规律及特点

    1、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2、社会规律的特点:

    (1)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2)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3)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3、社会规律有其客观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含义:

    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内容和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1、基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由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的动力系统推动的。(2)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其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通过改革、也能够通过改革来解决。

    (二)“生产力标准”的论据及意义

    1、“生产力标准”的论据: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社会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形式。  
    4、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社会政治功能。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3)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六)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首先,它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其次,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
    2、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4)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2、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的特点:(1)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不可缺少。(2)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3)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1、含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即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2、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从纵向方面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从横向方面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

    3、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四)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3、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它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认识。

    2、它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3、它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2、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看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各类动物。

    3、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4、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社会性的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劳动。

    5、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社会性的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如吃喝需要、防卫本能、**和**本能等。

    2、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

    3、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

    (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即人对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的二重性。

    3、由于人具有目的和工具的二重属性,使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4、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

    5、人的价值有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

    6、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7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也就是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8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四)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

    1、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2、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包括丰富的内涵:(1)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2)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3)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1、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

    2、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1)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3)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自由。

    4、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1、人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1)全面发展是就广泛性而言,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2)自由发展是就自主性而言,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3)充分发展是就程度性而言,指人向着更高的程度即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相统一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1)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2)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形态。(1)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2)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形态相联系。(3)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与时间经济相联系。

    42

    主题

    153

    帖子

    46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8
    K币
    412 元
    注册时间
    2013-6-5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4:54 |
    结束咯~~

    4

    主题

    178

    帖子

    435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405 元
    注册时间
    2012-11-9
    6
    发表于 2013-6-24 14:46 |
    路过  谢谢分享

    1

    主题

    6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4 元
    注册时间
    2012-9-29
    7
    发表于 2013-6-29 22:24 |
    xiexie

    0

    主题

    3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0 元
    注册时间
    2012-9-3
    8
    发表于 2013-6-30 05:39 |
    萌萌sherry 发表于 2013-6-22 14:53
    (二)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2、文 ...

    xiexie kankan

    0

    主题

    57

    帖子

    48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83 元
    注册时间
    2012-11-27
    9
    发表于 2013-7-1 11:55 |
    学点经验,很受用。

    7

    主题

    79

    帖子

    40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08 元
    注册时间
    2013-2-25
    10
    发表于 2013-7-10 11:35 |
    mark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8 12:30 , Processed in 0.075515 second(s), Total 29, Slave 27(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