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37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祝福] 考研十年记——不仅是考研,也是青春的记忆

[复制链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inddream1981 于 2013-6-15 18:53 编辑

楔子
      相对于90后,我已经是大叔级别了,暮然回首,今年是考研的第十个年头了。十年里,许多事情都淡忘了,但是有的事情,却还在脑海里,拼搏过,努力过,悲伤过,喜悦过,考研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不可磨灭。
       我不是浙大的土著,但是我依然为自己骄傲。我在浙大找到了工作也找到了爱人,我对浙大心怀感激之情。一次考试也许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做事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却是伴随一生的。
       毕业的时候,唱起陈奕迅的《十年》,我感慨万千,现在我发现十年已经不能概括许多事情,二十年是我用得越来越多的数量级。在复习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考完后,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经历和复习经验写下里,帮助后来人。但是,你懂的,从考完到开学的8个月,我没有写下只言片语。欧洲杯,奥运会,当犒劳自己成为习惯,堕落的惯性就会无以复加。十年后,那忘不了的,我还是想写下来,不仅是考研,也是青春的记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K币 +30 收起 理由
    考研论坛 + 30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nddream1981 于 2013-6-15 17:25 编辑

    缘起
           套用陈欧体的一段话作为开始:考研,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2002年对我来说是悲催的一年,我莫名其妙地挂了一门《法律基础》,后果是严重的,当年的奖学金报销,入党推迟,最关键的是,连保研的资格也丧失了。那段时间,我郁闷至极,以致想要找心理辅导,那个法律老师,我会终身难忘的,我们全班三十几个人,只有2种分数,50分和60分,接近一半的人挂科,以至于只要不挂科就可以得奖学金,十年后的今天,我还想问一问,石老师,你给的分数是负责任的吗?上半年的六级考试,我考了40几分,真是不堪的一年啊。
           但是转机出现在年底的六级考试,尽管一直走背运,但是我实实在在地努力了70天,不过怀抱的希望并不大。转过年来的寒假里,同学给我打电话说,我六级考出了,我兴奋得一夜无眠,那种感觉比后来考研录取要强烈的多。第二天,我就去网吧查了成绩,真的是60.5(那时的六级还是百分制),神奇的成绩,而且是实打实的成绩,不是吗?我之所以那么兴奋,是因为我相信2003年,应该轮到我转运了。
           有一个周一,下午一二节没有课,三四节是体育课,我午觉醒来后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寝室里格外地安静,我的心跳缓慢,好久没有那样思考过了。我来自一所比较好的高中,高中的时候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却也还算过得去,我从初中开始就期盼有朝一日自己能考上浙大,可惜,高考那年我考得莫名其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整个暑假我都不敢相信,每天都在逃避。现在我在这个学校,睡在这个寝室,这周围的一切真的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应该属于这里,如果人生是游戏的话,我一定要读盘重玩。就像李斯发现老鼠哲学,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变自己的处境。
        对于我来说,考研就像一场赌局,一场可以把之前输的一切都赢回来的赌局。就像一个赌徒输了一个晚上以后,庄家说,我们来局大的,今晚的所有输赢作为赌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nddream1981 于 2013-6-15 17:25 编辑

           六级考出后我买了一本《新概念英语4》看了一个月。4月份,我听了一场csl的讲座,其实说是广告更合适一些,买了蔡的书,另外还买了本正在特价的《220p》,我的考研之路算是正式起步了。另外一个举动是买了一个短波收音机和一个复读机,收音机是用来听mgzy的,不过这实在是不明智,mgzy语速快,难于听,更关键的是,每天晚上都是听着英语睡去,导致了条件反射,听到英语就犯困。
           在暑假之前,我定义为打基础。csl的书看了一遍,发现全部忘光了,尤其的微积分,全部又自学了一遍,真的都是靠“看”的,能够把解题过程看懂就不错了,做题是万万不可能的,挫败感是非常强烈的,好在时常提醒自己,还有的是时间。英语上要好一点,毕竟四、六级一直在考的,买了本单词书慢慢背,还有就是做点《ztq》里的题。就这样大概到5月底6月初的样子,因为期末考试要到了,考研复习告一段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28 | 只看该作者
           暑假开始后,有一个实习期,大概二十天,住在学校,一般上午实习,下午休息。那一年的夏天格外地炎热,下午我找到一层的靠东的大教室,坐在电风扇的正下方,把电扇开到最大,书被吹得哗啦哗啦直响,但是只要一会,汗水就会迷离眼睛,胳膊下的纸张上就会有两条水印。那一年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什么叫蒸笼,就像螃蟹在锅里的感觉,每次呼吸都是奢侈的。不知道现在的宿舍有没有空调,反正我们的寝室里也是蒸笼,以至于晚上从屋顶走回寝室就像走入地狱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挨完了这二十几天,终于可以回家了,我真是想亲吻发明空调的人。我打算去杭大看书,事实上我去田楼看了两天书,却再也不想去了,一个是吃饭不方便,关键是耐不住那份寂寞,这是每个考研人都要经历的,我们叫做“青灯古佛”的寂寞。早晨,顶着旭日走进教室,晚上出来的时候却已经是灯火阑珊了,那种惆怅和落寞,无法言表,会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这样做有意义吗?我是不是在浪费青春?
           接下来的日子,我把战场安排在了家里,有了电视电脑和家人的陪伴,那种落寞感会减轻一些。这个暑假,我把cwd的第二本书做了遍,比第一遍复习好一些了,有些题会做了,线代和概论恢复的比较好,英语做了《220p》,很多看不懂,挺有挫败感。
           2003年8月25号,对于我的考研之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来源于我打开了新-东-方考研英语视频课程的光盘,那几个小时是颠覆性的,我哀伤地意识到,前面几个月的英语复习可能是走了弯路了,《220p》中出现大量的超纲单词,关键是题目的设置毫无技术含量,而经过仔细反复斟酌、推敲的历年真题才是真真正正理解出题方法,掌握解题思路的关键所在,就像范-猛老师说的,要常看常新,不断地能看出新东西。相比较而言,不管是《ztq》还是《220p》距离实战都太远太远了。那一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考研的复习一切应该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知识为中心,尽管两者并不是十分的矛盾。再回顾一下专业课,暑假里我一直在看本专业最权威的一本国外教材,但是报考说明里写的并不是这本,中国的老师可能绕开自己写的书来出题吗?外国的教材由于表述、体例的原因,看得很累,却是无用功。对于数学,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尽管暑假里我已经把cwd的第二本书做了遍,相当于复习了第二遍,但是对于整门课,我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
        怎么办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我早起了,却吃错了虫。那种紧迫感和无助感,让我绝望。只有推倒从头再来过,尽管艰难,却也十分明智。前事不再重提,之前的书基本都被打入冷宫,我去了玉泉的考研书店,战略方针作如下调整:英语买了真题和wrp的《阅---记》,并抓紧时间将新--方的课程看完;数学买了武--祥按照章节划分的历年真题;政-治买了口碑不错的余--本的书;专业课暂停复习,等拿到真题再说。随后的日子,感觉方法对头了,信心也在慢慢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nddream1981 于 2013-6-15 17:32 编辑

           转眼9月了,开学了。课是不去上的,每天都努力地复习,有时候同学发来短信说点名啦,就匆匆赶去,到了那里,和老师说,老师,不好意思,我迟到了,然后在课堂上继续啃武老师的微积分。9月天还有些热,晚上在教室里抢个电扇下的位置不易,还有蚊虫肆虐,那段时间还是比较辛苦的。
           过了国庆,就要报名了。我们呼呼啦啦去了一大帮人,其实最终参加考试的人聊聊无几,包括我最好的一个考研搭档,他从暑假就开始在外租房复习,之前我们的复习进度、程度都差不多,但是最终的时刻,他的思想崩溃了,放弃了考试,所以说考研真是意志与体力的终极比拼。
           十月以后天气转凉,环境条件好了许多,关键是我的自信心强烈了许多,所有的科目都能够心中有数,知道考什么,怎么考,也就是理解上了一个层次,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考研。
           下面是我的普通一天。
           早上八点挣扎着起床(那时候毕竟年轻贪睡,不像现在每天六点多就醒了),轻手轻脚地下床洗漱,这个时候不仅是全寝室,全楼道似乎都在睡梦中,大四了,似乎就没有人去上课。下楼之后在传达室拿一份《青年时报》,那一年每个寝室有一份免费的《青年时报》,口号我都记着:“牛奶面包,青年时报”,我每天都是寝室第一个下楼的,必然是我拿报纸。接着去食堂吃早饭,一般我会要一个小笼,一个茶叶蛋和一包牛奶,我觉得牛奶和鸡蛋对于大量的脑力劳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多年的习惯,吃饭的同时,看会报纸。
           接着就要去教室了,我们那有考研专用教室,但是我并不是十分的喜欢,一来就像《大学自习曲》里唱的“没有书包占座那就难找了”,二来吵吵闹闹的,也复习不好,赶上前面一对情侣或者抖腿哥,那就倒了霉了。我一般找个人少的小教室,找到规律就会知道上午这个教室有没有课。把东西摊开后,再看会报纸,到九点钟,准时开工。上午一般用来复习数学,时间也和考试的时间吻合,花三个小时,做一套试卷,再对一下,做错的分析一下。
           十二点,收工吃饭。我把东西全部收拾好,骑上毛驴去食堂。大学里的午饭一般开始得早,大概是许多人不吃早饭的缘故,所以十二点多去食堂,一般剩不下什么,也就对付着吃点青菜大排什么的,期间,食堂的电视机可以看会体育新闻,这也算难得的娱乐了。吃好后回寝室,把书换换,数学书拿出,英语书、政-治书和专业书放进,再抓紧时间上床躺会。说是躺会,其实真就是“躺”这个动作,也就十几分钟,一点钟的时候,又准时出门。
           下午大概一点一刻的样子,坐定了开工,比上课的时间还早。乘着大脑最清晰的时刻,开始看英语,主要是真题之类的,包括背单词,如果要练听力的话,找个有插座的座位。到四点左右,英语看得头昏眼花,换成政-治或者专业,换换脑子,轻松一点。
           一般到了五点,校园广播开始了,肚子也开始叫了。我把书整理一下,并不带走,为晚上占好坑,然后去吃饭。吃好饭回来,可以先去买个牛奶喝,广播仍在继续,搅得想看书也看不进,再加上饭后血液都流到胃里,只能在桌上趴一会,趴过的都知道,趴着不舒服,还挤压眼睛,不过也好,我听我们学校的小李老师说,这样睡能够督促自己少休息多看书。
           六点多,我开始看政-治书,大概六点半不到点的时候,广播可以消停,再到七点多的样子,政-治背不进了,开始看专业,主要是历年的真题还有课堂笔记什么的,到九点多,再次开始看政-治书,反正垃圾时间一般是属于政-治的。
           十点钟,普通教室要准备清场了,我们那也有通宵教室,不过我觉得不休息好怎么可能学习好呢?混通宵教室的应该是形式大于内容吧。我从九点到二十二点,除去吃饭,一天学习了十一个小时,该结束了,不过对于我来说,一天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小时就要来到。
           回到寝室,放好东西,我会下楼去操场跑圈。每当我走过一楼门厅的时候,条件反射地,我会对自己说:“鲤鱼跃龙门”,或者贝多芬说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两句话说了几个月,在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暗示。在昏暗的操场上,是无数对的情侣,开始的时候,我跑两圈就气喘吁吁,慢慢地,就可以跑得比较多了。跑完后,我会到小超市,花一块钱买一串豆腐干,一边吃,一边看宣传栏上的东西,各种社团啦,各种广告啦,最多的是处分通告,谁谁谁用热得快啦,谁谁谁打架斗殴啦,谁谁谁考试作弊啦,充满八卦,回想起来,那是我一天中最轻松惬意的一段时光。回到寝室,洗洗弄弄,和室友聊聊天,到十一点,随着此起彼伏的惨叫,熄灯啦。熄灯以后有打电话的,有走廊里聊天的,甚至有走廊里踢球的,慢慢地,就什么都不知道啦。
           一周我要学习六天,周一到周六,周六晚上回家,一周中似乎只有周六的晚上是真正在放松的,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一个周六的晚上,西溪校区有一个公益的考研讲座,我问了很多人才找到那个礼堂,讲到线性代数的时候,周围的大多数人明显都是来打酱油的,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但是我可以,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礼拜天主要是洗个澡,看看视频教程,抑或是看看各个专业历年的报考情况,总之,不是太紧张,也不是太放松。那时候家里还不能上网,礼拜天晚上,回到学校,我会上考研网的bbs,看看别人的经验,下点复习资料,准备打印出来看。那时候拷资料全靠软盘,一个文件有时候要分成好几个包,读盘的声音吱吱嘎嘎地,终身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45 | 只看该作者
           十一月下旬开始,一天比一天冷,坐在冰冷的教室里,有时会浑身哆嗦,上完厕所就打寒战,但是我坚决不去空调教室,那里人多暖气足,但是人多吵,暖气足让人犯困,我记得哈日的室友说过,日本人之所以有效率,是因为他们总是处于半饥饿半寒冷的状态,确实,寒冷使我的大脑异常清醒,比起汗如雨下的夏天,这点寒冷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越是邻近考试,我越是觉得自己是那种坚钢不能夺其志的人,周围不断有人掉队,我们班每次微积分都考满分的那个女同学,因为找到了工作,而放弃考研,在我的心中也仅仅是掀起一朵小小的涟漪。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收到了邮寄来的准考证,去玉泉看了考场,是在教九,大教室边上的一个很小的教室,后来我在读研期间上教九自习,还经常要看看那个座位,是在最后一排,桌子椅子是固定的,离得比较远,坐着不是太舒服,人站起来,座位板会哐当一下,我把这个地方看作是我人生转折的起点。
        最后一个礼拜我是住在家里的,为了不影响父母休息,我把洗脚水放在房间里。结束一天的复习后,打开电脑,看一些政-治的复习资料,头脑清醒,却也睡眠安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nddream1981 于 2013-6-15 18:47 编辑

    冬去春来
           那一年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是《手机》,那一年的期末,雨水也比较多,我在回家过年前在学校看完了《手机》。
           转过年来,成绩公布了,英语差一点,不过也在预料之中,数学比想象的要差,专业没考满分,在本专业录取的50多人中,我排名第17。感觉那一天,天气格外地明媚,正是莺飞草长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派绿意,充满了希望。从酷暑到严冬,我等来了这一天,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四年以后,我终于梦想成真啦!



           有一种说法是,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而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时而兴奋,时而沮丧,考研对于生理和心理都是一场考验。要堕落自己非常容易,而要找回自己就很难了,惰性是人的本性,天道酬勤不是口号,是需要用心体会的,不抛弃,不放弃,有志者事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3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3-6-15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nddream1981 于 2013-6-15 18:52 编辑

    复习心得
           十年以后,以下的内容应该参考价值很小了,也许对现在来说牛唇不对马嘴,不过我还是想把印象深刻的写下来。
    关于数学
           第一遍复习我看的是csl的书,可能cwd的第一本也可以,主要是捡起以前的知识。我觉得cwd的第二本很不错,结合武-忠-祥的按章节分的历年真题,我把每一章要考的题型和考点都弄清楚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怎么也逃不出掌握了。陈-文-灯的第三本,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那个,我浏览了一遍,确实,他对于数学规律的认识无愧大师的称号,以至于有听说命题组特意反着陈大师的口诀出题。模拟题我做了东方飞龙的和李永乐的,东方飞龙的感觉有些偏难,李永乐的题有些思路比较活,不走正规路线。
           数学的学习一定要能够举一反三,加深理解。比如线性代数,其实就是解方程么,未知数和方程数一样多,当然就有唯一解了,如果未知数多,方程少,那就有很多解了。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才能更好地知道怎么做。


    关于英语
           关于英语,我想说,《阅-读-手-记》、真题还有一本大纲词汇足矣。《阅-读-手-记》是连新-东-方都推荐的,讲的也都是真题,真题要不停地做,我估计看了几十遍。模拟题我买了一本,前面几套还可以,算是用了心思的,后面几套就水了,白洁的听力也是一样,后面几套就难免凑数之嫌了。总之,质量最高的要属真题,也许你觉得真题考过了不会再考,但是做模拟题难道会刚好做到未来的真题吗?考试的思路才是一以贯之的。




    关于政
           我买的余-学-本的修订版,修订的地方很明显地看得出,谁叫大纲要变化呢。关于政-治,我没什么发言权,什么rrf、cxk我都没买过,不过《考试分析》倒是可以买来一看。
           至于押题,我也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走一个的原则,在网上把主流的各类押题都看过了,反正我们那年,好像没人押到什么题,再说什么叫押题,一共那么几个知识点,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打铁还需自身硬。


    关于专业
           依然是真题十分的重要,出专业考卷的老师有本职的工作要做,不会像公共课的命题专家那样研究考题,也不会有大量的老师来命题,而每个老师喜欢出的范围是有限的。大家都懂的,学校里的期末考试,如果你能弄到去年的考题,那就没问题了。熟练掌握真题,还就真的没准会碰到差不多的题。
           当然专业这个东西,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不一样,你甚至可能知道哪个老师出题,那如果有条件,去听听他的课也是不错的。




    关于报班
           我不是一个喜欢上课的人,一般都是自己学,这样进度、程度都可以自己掌握,当然这个因人而异。
           数学看第一遍是比较辛苦的,有人指点可能会比较轻松一点。
           英语,我觉得新-东-方的课程非常可以,当时杭州貌似还没有新-东-方,我是买了张光盘学的。对教阅读的范-猛老师印象最深刻,不过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他对命题规律理解得入木三分,不得不佩服,新-东-方对于应试训练确实是国内最好的。
    -治我倒是报了一个浙大搞的班,暑假里上课,冲刺阶段还有时政的一课。这个班我感觉无功无过,听戴文标、段志文他们讲故事,其实是一种不错的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678

    帖子

    7237

    积分

    高级战友

    【基友店】报单菇凉【尼姑庵】虫仙小尼(尼姑庵对外联络员)

    Rank: 4

    精华
    2
    威望
    4489
    K币
    2748 元
    注册时间
    2012-6-19
    9
    发表于 2013-6-19 11:31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啊!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3 04:40 , Processed in 0.050413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