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00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务方向拟录取经验谈> 新闻学考研初试篇

[复制链接]

4

主题

61

帖子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82 元
注册时间
2013-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学考研初试篇
新闻学基础
(一) 如何有效地利用参考书
   初试的参考书目大家都可以从网上查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部分人考研之初都会把参考书做为首选,就算听过来人说书没多大用,但还是觉得不看心里不踏实。其实就我个人看来,参考书看看也无防,如果你复习时间比较充足的话,可以认真看一下,但如果你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就需要灵活一点了,选几本非常有价值的来看一下,如何梓华的《新闻理论教程》,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陈力丹的《世界新闻传播史》 ,方毅华的《新闻业务》,这几本可以涵盖考试大纲的方方面面,后三本从内容的质量上来看比指定书目要好得多。如果你有时间,可以看一下陈作平的《新闻报道新思路》,这本书也非常好。
   如何有效地利用参考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些同学把参考书看得太重要了,花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读,其实大可不必。读一本书必须要有目的地读,带着问题去读,翻开目录先浏览一遍大致内容,确定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分几个部分来讲,每个章节主要说的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比如《新闻理论教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舆论监督,你看到这一章时,要快速在脑海中形成几个问题:舆论监督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实行舆论监督,媒体和公民应该怎么有效地实现监督。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看完后还可以再思考一下,当前我国媒体在实行舆论监督时有何不足之处,如何改进。这样去读书事半功倍,而且能在脑海中形成一条完整有序的知识链。很多人在看完一本书时就基本上全忘了,就是没有深入思考的原因。
(二)如何有效地利用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传主要是从考纲中择取命题范围的,基本上80%的真题都是出自考纲,但最近几年中传出题比较注重新意了,也会出一些考纲上没有的,比如媒介融合、议程设置、受众反馈,列宁的新闻思想等,但总还在新闻学的范围之内。对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大纲,我的建议就是要主次分明:大纲上有很多考试重点,但也有不少鸡肋,你要做的就是根据课本、资料和历年真题把大纲里的重点划出来,好好复习重点,比如梁启超的新闻思想、革命派的报刊活动和报刊思想,这些重点要花大量时间去反复背,还要和当代传媒界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思考,比如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媒体报道有何启发。但一些知识点像国统区的新闻活动或是改革开放后的新闻事业这种就可以不必看了,简单了解一下就行。复习一定要注意主次之分,有舍才会有更多的得。
另外,也需要从考纲中延伸出一些知识,这些对于拓宽知识面来说非常重要,像民生新闻、公共新闻,这类比较大的考点,你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去复习:民生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我国媒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点报道这类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是什么,需要哪些改进的地方。再比如,你复习刘少奇的新闻思想时,可以去想一下,除了刘少奇,我国还有哪些领导人有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如周恩来,毛泽东,再往深一点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也可以总结一下。
(三)如何有效地选择和利用资料
关于资料,不管对报考哪个专业的人来说,考上研的人的第一手笔记都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作为成功的范例告诉你如何复习才是有效的,哪些知识点是重要的,怎么去思考和总结知识点,笔记虽然每个人都做,但出来后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有些就是照搬照抄书上的重点,每个知识点就用几句话就概括完了,但有些人做得很细心,我有个很牛的同学,初试和复试分数都很高,笔记写了76万字,还很精心地配图,都可以出书了!
对于如何利用笔记,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认为有了过来人的笔记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考上研的人的笔记当然有可取之处,你可以去反复背,但并不意味着你只去背就行了。你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延伸,自己要主动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另一种是认为自己可以去总结,就不需要过来人的笔记了。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半是非常踏实认真,不怕吃苦的同学,但有一点你们可能忽略了:笔记,无非就是一种参考资料,从本质上来说它和参考书是一样的,都是你复习的辅助工具,它和你自己总结笔记丝毫不冲突,甚至还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看看过来人是怎么思考和组织语言的,可以使你自己在总结时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kathy和一航的资料,我在这里就不做评论了。我想重点推荐的是一本圣才考研网出的《新闻传播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里面知识点总结地非常系统,涵盖了考试大纲的各个方面,语言也非常规范,还配有中传、华科、人大、北大、武大多所新闻学专业非常棒的名校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可以说这本书是必须品。
另外,中华传媒网出的一本《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这本书也不错,虽然比圣才出的那本要逊色一点,但也算各有特色吧。它主要是结合过去一年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新闻传播学和媒体的角度进行解析,看这本书,主要是看里面的观点和角度,如何从媒体的角度去分析社会问题的。
只要有这三种资料,对其好好利用,再认真做真题,新闻学基础考125以上就没问题了,其他的买或不买都可以,但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了。
(四)如何有效地利用真题
    真题是非做不可的,但怎么做,做完之后还需要做什么却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做真题,是根据每个人的复习水平来定的。但必须要等你把基本知识点都掌握之后才能进行,过早的话没有太大意义。我建议从9月或是10月开始就可以
(2)方法:刚开始可以先慢慢尝试一下,一道简答题花半个小时来做,一道论述花一个小时来做都没什么,主要是先去感觉一下做真题时需要怎么组织思路和语言。慢慢熟悉之后,就按考试时间来做。新闻学基础题量太大,一定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每个部分必须限制在一小时之内,名词解释15分钟之内,两道简答20分钟,论述题25分钟。名词解释和简答一定不要花太多时间,必须要留足够的时间给论述题。业务部分新闻评论至少要40分钟。
(3)总结:在看真题或是答完之后,一定要好好总结,想想自己在答题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外,哪些地方还可以再延伸一下。以点带面,再复习一遍相关的知识点。
(五)如何有效地运用实例来答题
   这个问题对于考新闻类的十分重要。新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广院也历来有重视实际的传统,初试和复试中的考题有很多都是,请结合实例来谈谈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
   其实这是个需要很长时间锻炼的本领,但被很多人忽视了,大部分都是写完观点后,简单举个例子,有些甚至连媒体的名字和报道时间也写错了。结合实例并不是简单地堆砌实例,而是怎么去分析这个例子,老师是要看你能不能做到评述结合的。所以,在举例时,要加上对这个例子的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有评有述,相得益彰。我的建议是:
(1)及早总结社会热点事件:最好每天看看新闻,特别是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这类主流媒体,对于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则需要认真收集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如《世界新闻报》的倒台,雅安地震。如果你的新闻敏感比较强的话,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了
(2)划分不同类型:这一点的直接好处就是考场上答题时能迅速判断出什么题该答什么例子,比如《世界新闻报》的倒台,是属于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用中国的话来说,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虚伪性”,在答中西新闻事业的比较时就可以运用这个例子。雅安地震就属于公共突发事件了,可以留意一下这次地震我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有何优点或是不好的地方,在答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可以运用这个例子
(六)如何有效地复习新闻学基础的各部分
    新闻学基础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0分。从命题来看,新闻理论和新闻史更偏重于理论性,而业务则比较灵活,注重实践,所以各部分的复习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
新闻理论:大纲我就不说了,重点是看《新闻理论教程》,梳理出系统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总结一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新闻思想。中国的新闻理论是以研究无产阶级新闻思想为纲的,西方的可以参照一下,喜欢的也可以多研究一下,但答题时还是要以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为重点的。在答题时可以加入这些知识点,对你得高分很有帮助。另外,这部分最近两年都有超纲的考题,所以还要拓宽一下,不能只局限于大纲和课本了,可以看看其他名校新闻学的考题,像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主义等。
新闻史:考题一般不会超出大纲的范围,所以好好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基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由于新闻史读背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基本史实一定要记清楚,考试时不要写错,比如人物、时间、事件、影响。中新史一般占35分,所以毫无疑问是绝对的重点,特别是维新派、革命派的新闻活动,以及建党后党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外新史占15分,复习时要以美英为主,以廉价报刊产生之后的新闻史为主。
新闻业务:业务的复习比较特殊,可以说不必依赖大纲和书本。如果是跨专业的,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方毅华的《新闻业务》,这本书覆盖了采、写、编、评的各个方面,比较实用,指定参考书看不看都行。而且业务的复习必须要灵活,像复习理论和史那样去把每个考点都背背只会事倍功半,收不到什么效果。我的建议是:(1)以理解为主: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像人物通讯、新闻特写要去理解性地记忆,不要背完人物通讯又去背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要死记硬背特写的定义和特点。你知识它们具体是什么就可以了。(2)多看看不同的新闻作品:你复习每个知识点时,可以去有目的地找一下这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比如特写,通讯,都可以在网上很轻松地找到。要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来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样复习起来也比较有效。(3)多看看业内杂志:《新闻记者》《新闻战线》《青年记者》等业内杂志中有很多关于业务的论文,人民网的传媒频道也有很丰富的资源。(4)自己组织答题语言:复习一个知识点时,看看相关课本、资料和论文的论述,再看看具体的作品,然后自己去总结出怎么答题,比如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这种题,答案是可以多元化的,你想到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只要是对答题有用的,都可以往上写。语言一定要简洁,准确,有分析有实例,广院的风格就是比较务实,所以文字一定不要太抽象了
文史要览
     我想刚翻开文史要览这本书时,大多数人都会唏嘘一下,这也太多了!呵呵,如果你有比较系统的方法的话,这部书复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我的建议是:
(1)先结合真题划出重点,复习重点知识:这本书的知识点有几百条,但常考的不多,有些像西游记,孔尚任《桃花扇》从来都没出过考题,以后考的可能性也很小,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去认真背。在这里我忍不住想吐个槽,广院文学院其实也不错,但《文史》这本书却让新闻部的人去编,题也让新闻部的人出,真是坑爹啊,大家看看今年的考题就知道了,该出论述的出个名词解释,该出名词解释的出个论述,焚书坑儒有必要出个论述题么。而且书里的一些词条活生生就是百度百科里的。我只能说让搞新闻的人去出文学类的题是个很讽刺的事,这让文史考研真题风格变得极其诡异,要么就是一成不变,一个考点反复出现,要么就是创新过了头,让所有考生始料不及。但不管怎么样,结合真题找出重要考点是必须的,复习也要以重点为主,至于从来没考过的,了解一下就行了。
(2)不要死记硬记,要有条理地组织思路和语言:面对一个知识点时,要先想想它最有可能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然后依照定义、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的层次去思考,总结和记忆,答名词解释时一定要注意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答论述时要注意分层次,要条理清晰。如果是中外作家,必须要答上他们的具体作品。复习时不需要死记硬背,不然就太痛苦了。我一般是闭着眼睛想想答题思路,去组织一下语言,有时间的话还会看一些具体的作品,《论语》、《孟子》、唐诗宋词、《世说新语》、《史记》我这里都有,有时也会在网上找一下外国作家的短篇小说来读,加深印象。这样复习起来就比较有趣了。
(3)定期练习政论文:政论文占5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政论文的分数决定了你总分的高低。能不能写好政论文,要看你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和写作水平。多看看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的时评,想再深入一点的话,就买本《林放杂文选》,林放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新闻评论家。最好定期练习,一星期一次是最好的,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半个月一次也行,但要是隔的时间太久,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文史要览,灵活地掌握知识点是最重要的,不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不然很耽误总体的复习进度。要把重头放在英语和新闻学基础上,其次是文史和政治。
                    复习进程
    关于新闻学基础和文史要览的复习方法就是这些了,有很多同学问我怎么安排时间复习,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基础和复习能力不一样,复习进度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本科就是学新闻的,而且专业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这样复习起来自然就会快点。也有些跨专业的,新闻学方面的知识基本是空白,这样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基础知识。我不了解你的基础怎么样,到底是复习到哪种程度了,所以在具体时间上没法跟你细说。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复习都应该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
(1)基础阶段:不管本科是不是新闻学的,都要去踏踏实实地把基础知识学习一遍,认真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2)强化阶段:在基本掌握知识点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延伸,拓宽知识面,深入思考。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业内杂志中的好文章、导师论文中的观点加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如果不进行这一步,那么新闻学基础恐怕就只会止步于110分了。同时也要练习真题,再回顾一遍知识。
(3)冲刺阶段:再次回顾基本知识和真题,以做题为主,总结做题方法。
   每个阶段花费的时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论坛上也有好多师兄师姐讲述自己的亲身复习经历的,可以参考一下。
初试问题答疑
(1)新闻学报录比:一般来说,新闻学的报考人数是最多的,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其实是广电新、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和舆论学。专硕今年非常火爆,看来大有和新闻学平分天下之势。具体的报录比我不清楚,但新闻学不会少于500人。
(2)分数线:从历年分数线的趋势来看,新闻学以后应该会稳定在360365之间,2012年是个例外,老师们改题都太宽容了,导致380以上一堆,所以今年有意在文史上压分,使分数线回归到正常值。广电新的分数应该会比新闻学略低一点,360左右。国新的明年肯定会降,因为今年也过高了。至于传播学这么诡异的分数线,我表示无力分析。进复试分数线一般会在国家线出来后一星期之内在中传研招网上发布。
(3)各个方向:新闻学有五个方向,业务方向招录的人最多,除推免外一般是1416个,竞争也最激烈。其他方向中,理论竞争程度仅次于业务,其次是报刊方向,最后是新闻史和网新。其他方向具体的招多少人我不大清楚。
(4)复试比例:全校各个专业总体上是按11.5的方向确定复试人数的,但具体各个方向进复试的比例不大一样。比如新闻学中,如果新闻理论进复试的人都考得非常好,人比较多的话,比例就有可能达到12,也就是说复试要刷一半的人。
(5)进复试资格:我个人认为,报考新闻学的最低要365分,低于这个分数就比较危险了,而且即使进了复试,也没有太大优势,很有可能被刷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4 元
    注册时间
    2013-5-2
    沙发
    发表于 2013-5-2 12:1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详细啊,我刚开始看参考书,正一头雾水呢。谢谢啦,这些方法我会一一实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6

    帖子

    181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230
    K币
    1587 元
    注册时间
    2011-8-4
    板凳
    发表于 2013-5-2 13:2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蛮系统的,鼓掌鼓掌~
    只是我奇怪怎么你就能把一些资料的名称发上去,我放帖子里就不让我发帖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1

    帖子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82 元
    注册时间
    2013-2-2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4:01 | 只看该作者
    轩芒果 发表于 2013-5-2 13:29
    写的蛮系统的,鼓掌鼓掌~
    只是我奇怪怎么你就能把一些资料的名称发上去,我放帖子里就不让我发帖子了。。。 ...

    我前天就发了,一直在审核中,我就给论坛写邮件,让他们快点审,然后立马就发布了。晕啊。一般只要写信,他们就什么都不管,就让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4 元
    注册时间
    2013-5-2
    5
    发表于 2013-5-2 1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光点点 于 2013-5-2 14:05 编辑
    晨光点点 发表于 2013-5-2 12:19
    说的很详细啊,我刚开始看参考书,正一头雾水呢。谢谢啦,这些方法我会一一实践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6

    帖子

    181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230
    K币
    1587 元
    注册时间
    2011-8-4
    6
    发表于 2013-5-2 14:05 | 只看该作者
    柳帘儿10 发表于 2013-5-2 14:01
    我前天就发了,一直在审核中,我就给论坛写邮件,让他们快点审,然后立马就发布了。晕啊。一般只要写信, ...

    额。。。。
    我不知道怎么给论坛写邮件。。。。
    所以我把我帖子中需要审核的部分删除了,然后就成功发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1

    帖子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82 元
    注册时间
    2013-2-26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4:11 | 只看该作者
    轩芒果 发表于 2013-5-2 14:05
    额。。。。
    我不知道怎么给论坛写邮件。。。。
    所以我把我帖子中需要审核的部分删除了,然后就成功发布了 ...

    suggest@kaoyan.com,这是论坛的联系方法,你发邮件给他们,报一下自己的用户名,说发的帖子里没有违反论坛要求的内容,请他们快点审,就可以了。以后如果自己的账号不小心被封了,也可以发邮件,让他们解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1

    帖子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82 元
    注册时间
    2013-2-26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4:15 | 只看该作者
    (6)关于排名:中传从初试到复试都是不公布排名的,只能查到自己的分数。不要因此就说它黑,全国好多学校都是不公布排名的,可能学校有自己的考虑吧。 耐心等待就行。
    (7)中传黑不黑: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想告诉你一个事实:我认识的好几个本校的,考本校本专业复试被刷了,他们初试分数都不错。今年我们一同进复试的人,被刷的都是初试分比较低的。你说它黑,黑在哪里?好多说中传黑的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自己复试被刷不甘心就到处骂中传。至少我没有看到中传太偏袒自己的学生,这一点还是比较公平的。如果你以录取本校生为标准来评价一个学校黑不黑,那恐怕全中国的学校都无一幸免了。
    (8)中传会不会歧视自考,二本,三本生:客观地说一句,每个老师都喜欢本科学校好一点的,这是事实,不仅是中传,其他名校也一样。但并不意味着你本科学校不是很好,学校就不录取你。至少在初试上,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公平的。如果你真的很在意这个,那就好好努力,争取以高分通过初试,让老师看到你很优秀的一面。
    (9)要不要找导师:很多同学也问我这个问题,初试前去找导师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本人在中传附近,可以去听听导师的课,课后跟导师交流一下学习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的。但不要头脑发热问导师能不能录取你、今年分数线会是多少这类问题。通过初试之后,如果你有比较硬的关系的话,可以提前找一下。但如果你和导师之间没有一个比较牛的联系人的话,我建议你也不要去找,导师多半不会理会的。一定不要贸然打电话或是直接去办公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1

    帖子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82 元
    注册时间
    2013-2-26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4:19 | 只看该作者
    晨光点点 发表于 2013-5-2 12:19
    说的很详细啊,我刚开始看参考书,正一头雾水呢。谢谢啦,这些方法我会一一实践的。 ...

    不客气,呵呵,祝你复习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6

    帖子

    181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2
    威望
    230
    K币
    1587 元
    注册时间
    2011-8-4
    10
    发表于 2013-5-2 14:31 | 只看该作者
    柳帘儿10 发表于 2013-5-2 14:11
    ,这是论坛的联系方法,你发邮件给他们,报一下自己的用户名,说发的帖子里没有违反论坛要求的内容,请他 ...

    3Q~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0 06:20 , Processed in 0.053393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2(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