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35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级会计实务第三版练习册单选与多选题汇总(个人版)

[复制链接]

6

主题

28

帖子

285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60
K币
225 元
注册时间
2012-7-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论:单选:
1.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信息质量要求是可靠性。
2.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起一种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的环境是政治环境。
3.明确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规定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是会计主体。
4.我国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的是权责发生制。
5.要求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及时性。
6.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实质重于形式。
7.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所体现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谨慎性。
多选:
1.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的因素包括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2.会计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政治领导。
3.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4.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独资企业、子公司、企业集团、行政单位。
6.下列项目中,属于损失范畴的有: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处置固定资产带来的损失、结转提供劳务成本。
货币资金:单选:
1.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的结算起点是1000元。
2.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报销时会计分录是: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库存现金”
3.确定企业库存现金限额时,考虑的天数最多不能超过15天。
4.在企业开立的诸多账户中,可以办理提取现金以发放工资的是基本存款账户。
5.在企业的银行账户中,不能办理现金支取的账户是一般存款账户。
6.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个月。
7.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
8.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天。
多选:
1.现金具有的特征包括:货币性、通用性、流动性。
2.下列项目中,包括在广义现金范围的项目是银行汇票、个人支票、旅行支票、银行存款,无商业汇票。
3.下列业务中,可以支出现金的业务是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各种劳保支出、差旅费指支出,不包括缴纳税金、偿还短期借款。
4.现金溢缺的核算会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5.现金管理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出纳人员定期轮换。
6.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余额不符时,产生的原因中没有企业方面记账有错误。
7.其他货币资金不包括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8.可以用来支付购买材料款项的不包括存出投资款。

存货:单选:
1.企业下列科目的期末余额不应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下的是工程物资。
2.企业外购存货发生的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通常不应计入采购成本。
3.企业购进存货支付的运杂费,应当计入存货成本。
4.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购货时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当冲减财务费用。
5.如果购入的存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企业所购存货的入账价值应当是合同约定的购买价款的现值。
6.企业购入存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登记入账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分期摊销时,应当计入财务费用。
7.企业购入存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登记入账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分期摊销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8.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存货短缺,应计入有关存货采购成本的是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9.企业购进存货发生短缺,经查属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扣除保险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赔款后的净损失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10.企业委托加工存货所支付的款项中,不可能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的是支付的增值税和业务人员的差旅费。
11.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当借记“应交税费”科目。
12.企业以一台设备换入一批原材料,并支付部分补价,该补价应计入原材料成本。
13.企业以固定资产换入一批原材料,该原材料的成本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14.企业以库存商品换入一批原材料,该原材料的成本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的库存商品应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15.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在收取补价的情况下,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为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减收取的补价和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6.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其入账成本应当为受让存货的公允价值。
17.企业的债务人以一批原材料抵偿债务,该批原材料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低于重组债权的账面面余额但高于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则高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18.接受投资者投资取得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当是投资各方协商确认的价值。
19.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20.企业生产车间领用的管理用低值易耗品,其成本应计入制造费用。
21.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
22.企业出租周转材料收取的租金,因承租方逾期未退回周转材料而予以没收,对该项没收押金的会计处理是作为其他业务收入。企业领用的出租包装物,如果金额不大,可将其成本直接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23.企业摊销的出租周转材料成本,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企业摊销的出借周转材料成本,应当计入销售费用。
2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价值应当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
25.“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账面成本。
26.企业应于期末,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27.企业的存货如果已经计提了跌价准备,则存货的账面价值是指可变现净值。
28.企业在清查存货时发现存货盘亏,但无法查明原因,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29.存货因计量差错造成的盘亏,报经批准处理后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30.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将其净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1.企业在清查存货时发现存货盘盈,报经批准处理后应当冲减管理费用。
32.在会计期末仍未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损益,企业应当先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多选:
1.工程物资和特准储备物资不属于企业存货。
2.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的有在途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
3.企业以设备换入原材料,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时,确定原材料入账成本应考虑的因素有设备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运杂费、允许抵扣的增值税。
4.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有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5.企业在发出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抵偿债务付出的存货中,应当按照发出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周转材料可以采用的摊销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析摊销法。
7.企业在领用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周转材料和出借的周转材料,应将周转材料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8.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备售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为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估计销售税费,备售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该原材料的估计售价减估计销售税费。
9.企业期末进行存货盘点时,应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的有定额内自然损耗、收发计量差错造成的盘亏、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和霉烂变质。
金融资产:单选: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根本的区别是投资目的不同。
2.企业取得交易性交融资产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闲置资金短期获利。
3.企业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是指股票的公允价值。
4.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手续费等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5.企业购入股票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当作为应收股利。6.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7.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资产负债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9.企业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应为债券公允价值加相关交易费用。
10.企业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作为应收利息。
11.企业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初始入账金额与其面值的差额,在取得债券时应当作为利息调整。
12.企业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对象可以是债券但不能是股票。
13.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通常是指债券的摊余成本。
14.企业按低于面值的成本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该债券在持有期间没有计提减值准备也没有收回部分本金,其摊余成本是指债券面值减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
15.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果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债权人应将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
16.企业结算款项收到的商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核算。
17.如果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情贴现企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则申请贴现企业贴现票据时的会计处理是作为出售债权处理。
18.如果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那么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则申请贴现的企业贴现票据时的会计处理是作为以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处理。
19.企业贴现票据获得的贴现收入与所贴现票据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财务费用。
20.企业销售货物时代购方垫付的运杂费,在未收回货款之前,应作为应收账款。
2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销售附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销货方对购货方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当计入财务费用。
22.预付款项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付账款”科目,而将预付的款项计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23.为职工垫付的房租、应收保险公司的赔款、存出保证金应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不通过该科目核算。
2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性交融资产,二者的投资对象均可以是股票、债券,均已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25.企业将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应当是债券的摊余成本。
26.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项投资重分类日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2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购入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初始入账金额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
28.企业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2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3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贷方差额和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包括在内。
3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金额是指该投资的账面摊余成本与其预计可收回本息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32.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以后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3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34.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以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回升,应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应当以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限。
3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已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损失,应当转入投资收益。
36.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性。
37.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38.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账面摊余成本计量的投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39.企业为持有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40.企业确认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中,不能通过损益转回的是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减值损失。
多选: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持有期间获得现金股利下列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会涉及“投资收益”科目。
3.“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有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4.“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
5.“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下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有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6.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高于其面值的情况下,在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各期利息收入金额不相等或递减。
7.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摊余成本或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期末应按摊余成本计量,投资对象可以是债券但不能是股票。
8.企业发生的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代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收的保险公司赔款应作为其他应收款核算。
9.预付账款属于购货往来,是债权,也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借方核算。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下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有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11.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转入投资损益,投资对象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
12.资产负债日,在公允价值信息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13.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律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可以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单选: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是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不作会计处理。
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占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4.合并方或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如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
5.企业以固定资产换入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6.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该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7.企业以产成品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换出的产成品应作为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8.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收到的股票股利应当只作备忘登记。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且未分配股利,投资企业应当不作会计处理。
9.具有控制或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
10.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对应负担的亏损额的会计处理是冲减投资成本,在确认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亏损额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继续冲减其他长期权益账面价值。
11.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1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其差额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13.因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转换核算方法时,对于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当按照权益法的要求追溯调整。
14.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转换核算方法时,对于取得原投资后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投资企业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留存收益和投资收益。
              多选:
1.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和发行权益性证券三种对价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构成合并成本的有支付的现金金额、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和发行的权益性证公允价值。
2.对于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直接相关费用,无论哪种类型下的企业合并均计入管理费用。
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发生减值时会导致调整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4.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获得的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被投资方无论盈亏均不需要对此进行相应处理,获得的股票股利不确认投资收益,投资发生减值应减记投资的账面价值。
5.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有“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6.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应当调整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情况有被投资单位获得利润,发生亏损,分派现金股利和发生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
7.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时有可能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应按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账面价值,确认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份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8.企业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影响处置当期投资收益的因素有股票的交易价格,交易税费,账面价值,应收未收的现金股利和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
固定资产:单选:
1.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若作为固定资产,其单位价值应在2000元以上。
2.将固定资产分类为经营用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两大类的划分标准是经济用途。
3.将固定资产分类为动力设备、运输设备、管理用具等的划分标准是使用性能。
4.非正常原因造成工程报废净损失不应计入自营工程成本。
5.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
6.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不属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性支出。
7.重新安装固定资产时,转出的初始安装成本的账面净值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8.企业大型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应计入在建工程。
9.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租赁期间的折旧由出租人计提。
10.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风险和和报酬已转移给承租人,出租人应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固定资产,租赁合同不能中途解约。
         多选:
1.固定资产的主要特征是指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不以投资和销售为目的而取得,具有可衡量的未来经济利益。
2.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可以将固定资产划分的类别是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出租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有原始价值、重置完全价值、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变现净值。
4.工程领用生产产品用材料的进项税额、耗用自产产品的销项税额、工程物资发生的盘亏和盘盈、购买工程物资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自营工程成本。
5.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6.已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改扩建中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7.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和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未使用的机器设备都应计提折旧。
8.固定资产重安装支出、改扩建支出、单元换新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需要资本化。9.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年限平均法和递减折旧率法,体现了谨慎性会计原则。10.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处理。
11.固定资产盘亏、单元换新和日常修理需要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处理。
12.固定资产租金收入和固定资产日常修理不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13.进口固定资产支付的关税、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支付的耕地占用税和固定资产(车辆)购置税构成一般纳税企业固定资产价值。
14.因出售厂房而缴纳的营业税、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支付清理固定资产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
15.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可能成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无形资产:单选:
1.企业自创的品牌、商誉、经营租入的专利权不属于企业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未来的经济利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3.商誉不可辨认。
4.一般来说使用寿命不易确定的是非专利技术。
5.对于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实现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多选:
1.无形资产特征是没有实物形态、企业可以长期收益、既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管理,未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2.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进行摊销。并不是所有的无形资产都要进行摊销。
3.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开发阶段的支出和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可能影响企业营业利润。
投资性房地产:单选:
1.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中,土地开发费、建筑安装成本、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企业将一栋写字楼出包给某建筑公司承建,建成后准备用于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写字楼建造完成时的入账价值是指企业向承包单位支付的工程价款。
3.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依据。
4.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超龄使用的建筑物不需要计提折旧。
5.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当月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当月仍要计提。
6.某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且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该企业的主营业务,计提的折旧费用或摊销费用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7.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可以再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8.企业自行建造完成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如果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已作出正式书面协议,明确表示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则对该空置建筑物计提的折旧费用,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9.企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影响当期损益。
10.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再转为成本模式计量。
1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期末余额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12.投资性房地产改扩建支出,一般应作为资本性支出。房屋修理支出不能作为资本性支出。
13.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按计量模式变更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14.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15.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转换日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17.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某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发生了减损,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19.企业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20.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待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该项资本公积应当冲减其他业务成本。
多选:
1.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出售、部分用于赚取租金,并且不同用途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对于该房地产,应分别确认为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售的部分属于存货,用于赚取租金的部分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和折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3.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计提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会引起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化。
4.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或小于账面价值,持有期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会影响资本公积金额。
5.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的已出租建筑物和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改扩建中的建筑物,不应计提折旧。
6.房地产的转换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其具体转换形式包括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7.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单选:
1.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资产减值损失”。
2.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基础是单项资产或资产组。
3.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不通过资产减值准则来规范。
4.资产发生减值时,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5.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确认其减值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对企业的影响是既影响财务状况,又影响经营成果。
6.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要求估计的项目是可收回金额。
7.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8.在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时,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指资产的市场价格。
9.资产组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与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一致。
10.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末减值测试结合的项目是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11.企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高于可收回金额。
12.认定资产组的最关键的因素是资产组能否独立产生现金流入。
13.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要考虑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资产的使用寿命。
14.根据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最佳方法是根据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
15.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进行减值测试。
16.在减值测试过程中,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是税前利率,它应当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的特有风险。
17.根据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企业为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出的时间是资产被处置。
18.在报告期间,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19.总部资产通常不可以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20.资产组一经确定,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由创造现金流入相关的资产组成。
21.资产负债表日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为了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比较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
多选:
1.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均需于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2.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项目有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和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所收到或支付的净资产流量。
3.企业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企业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监控方式,企业管理层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资产组认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4.存货或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不适用资产减值具体准则。
5.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理适用资产减值具体准则。
6.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其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其理由主要有这些资产的减值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可以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
7.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折现率是税前利率,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8.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应建立在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之上,建立在预算或预测数据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一般最多涵盖5年,企业应以该预算或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进行估计。
9.单项资产和资产组可以作为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基础。
10.商誉年末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企业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应当结合企业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11.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涉及处置费用时,其处置费用包括的项目有相关税费、法律费用和搬运费。
12.企业在确定折现率时,如使用替代利率估计,其估计替代利率调整的根据有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其他相关市场借款利率。
13. 企业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反映在其利润表中,企业在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14.资产组组合,是指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资产组组合,包括资产组、资产组组合和按照合理方法分摊的总部资产部分。
15.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需要作出调整。16.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不应包括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17.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有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实体已经损坏,市场利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且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负债:单选:
1.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贷记的会计科目是“应计利息”。
2.企业申请的银行承兑汇票如果到期无法支付,则应当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转入的科目是“短期借款”。
3.企业在购买材料时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如果到期无法支付,则应当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结转至应付账款。
4.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当贷记的会计科目是“其他应付款”。5.企业支付的用于职工培训的经费,应当借记的会计科目是“应付职工薪酬”。
6.企业因提前解除与车间职工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应当借记的会计科目是“管理费用”。7.企业为在建工程部门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8.企业将购入的原材料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应将其进项税额转出。
9.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教育费附加,贷记的会计科目是“应交税费”。
10.企业将本期应付的现金股利确认为一项负债的时点为对外宣告现金股利时。
11.债券的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会导致企业折价发行债券。
12.债券发行后利息费用逐年增加的原因是债券折价发行。
13.预计负债清偿过程中预期得到补偿,如果预期经济利益基本确定,应当单独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14.很可能对应的概率区间为大于50%但小于等于95%。
15.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确定方法中,如果不存在一个连续范围,涉及单个项目,按最有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如果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各种结果可能性相同,则最佳估计数是该范围上、下限的平均数,如果不存在一个连续范围,涉及多个项目,按各种可能发生的金额及其发生的概率计算确定。
16.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预计负债”有关的信息包括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各类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
17.在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资本化期间与专门借款有关的利息收入应冲减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18.债务重组协议中,债权人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19.债务重组协议中,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多选:
1.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属于金融负债。
2.应付票据核算内容的有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和“预付账款”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中。
4.企业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在建工程、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生产成本。
5.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应当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6.小规模纳税企业进口货物支付的增值税和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应当直接计入有关资产成本。
7.将自产的产品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对外投资和职工集体福利,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对外投资应当计算销项税额。
8.一般纳税企业不动产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原材料因管理不善发生毁损、福利部门领用原材料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9.消费税、营业税、房产税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10.应付租入包装物的租金、以售后回购方式融入的资金、应付经营性租入设备的租金应当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11.“在建工程”“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管理费用”可能是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的科目。
12.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发生的应付款和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应当通过“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
13.溢价发行债券,债券的摊余成本逐期减少,利息费用逐期减少,债券溢价的摊销额逐期增加。
14.未决诉讼、承诺、债务担保属于或有事项。
15.不确认但应予以披露,特殊情况下可以不披露属于或有负债会计处理方法。
16.确定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货币时间价值、未来事项的影响、财务风险。
17.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报告。
18.债务人应将或有金额于债务重组日确认为预计负债,债权人应将或有金额与未来实际收到时再确认为损益。
19.免于债务应付未付的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属于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方式。
所有者权益:单选:
1.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溢价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本,其“股本”科目所登记的金额是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
2.未分配利润在年末资产负债表和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均有项目反映并且年末金额相等的是未分配利润。
3.有限责任公司在增资扩股时,如果新投资者介入,新介入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4.股东大会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
5.将“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数额。
6.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动的是股东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7.以银行借款还清所欠贷款不会引起资产或权益总额发生变动。
8.公司发行股票冻结期间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应抵销股票发行手续费。
多选:
1.企业可以用以后5年税前利润,5年后的税后利润和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2.法定盈余公积的主要用途有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
3.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无形资产摊销能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减少。4.当年发生亏损,宣告分配现金股利会使所有者权益变化。
5.接受捐赠、投资者投入资本会同时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化。
6.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的项目完成将专项拨款转入资本公积能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企业负债。
7.未分配林润是企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不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年企业未分配利润为负数时,则不能对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
8.公司发行股票支付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有从溢价中抵销,溢价不足以支付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损益。
10.未分配利润、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盈余公积构成企业留存收益。
11.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提取优先股股利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核算内容。12.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显著区别,主要表现为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优先于投资者。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参与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所有者来说,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一般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通常不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得利息收入。
13.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票股利都不会涉及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
14.本年度实现净利润,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能够引起企业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变动。
费用:单选:
1.企业为扩大销售市场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2.把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在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之间,按其收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方法是直接分配法。
3.企业发生的产品促销费用,应当计入销售费用。
4.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贷方应记的科目是“生产成本”。
5.无形资产转让费用不属于管理费用列支范围。
6.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列入“制造费用”科目中的项目。
多选:
1.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包括的费用要素有外购材料、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用、折旧费和税金。
2.企业的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3.费用按照其同产量之间关系分类包括的项目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4.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和预算分配率法。
5.分配单一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
6.管理费用开支范围的有房产税、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收入和利润:单选:
1.工业企业结转的销售原材料实际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2.工业企业出租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其他业务收入。
3.如果企业销售的商品已经发出但尚未完全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应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转入“发出商品”科目。
4.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不考虑现金折扣,现金折扣应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5.销售折让发生在销货方确认收入之后,销货方应按实际给予购货方的销售折让冲减销售收入。
6.如果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售出的商品,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回,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7.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办妥托收手续时。
8.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如果不能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计,确认收入的时点是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
9.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如果已收或应收的合同价款不公允、延期收取的价款具有融资性质,则已收或应收的合同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10.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在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委托方确认销售收入的时点是收到代销清单时。
11.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如果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委托方确认收入的时点是交付代销商品时。
12.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如果将来受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则委托方确认收入的时点是收到代销清单时。
13.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在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委托方支付的手续费应当计入销售费用。
14.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在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委托方确认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为代销清单所列的商品价款。
15.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确认收入的时点是发出商品时。
16.在售后回购方式下,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内分期计入财务费用。17.销售方(承租人)将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调整折旧费用。
18.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如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劳务收入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19.资产负债表日,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能估计的情况下,如果已经收回的劳务价款超过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企业确认的劳务收入金额应当为实际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
20.企业于会计期末结账时,营业外收入项目应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21.任意盈余公积应当按照股东大会决议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当按照当期净利润的10%进行提取。
22.企业提取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
23.企业分配股票股利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股本”科目。
24.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主要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
25.暂时性差异的产生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26.超过税前扣除标准支付的业务招待费不可能导致产生暂时性差异。
27.暂时性差异的产生与企业合并相关的,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应当调整购买日确认的商誉。
28.企业应于会计期末,将本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多选:
1.收入按交易的性质,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在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时,确定劳务完工进度的方法有已完工作的测量,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和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3.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和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应列入营业外支出。
4.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和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属于营业外支出。废品损失不属于营业外支出。
5.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会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
6.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根据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不同情况,可能计入的项目有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商誉和营业外收入。
7.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果负债的确认不涉及损益就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资产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后续计量。
财务报告:单选:
1.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项目,应依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的差额。
2.“预付账款”科目明细账中若有贷方余额,应将其记入资产负债表的“应付账款”项目。3.财务报表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一般分为表首、正表两部分,列报基础不一定是持续经营。企业至少应当编制年度财务报表
4.交纳增值税能使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发生变化。
5.企业偿还的长期借款利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列报的项目是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多选:
1.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和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2.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应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中反映。
3.偿还应付账款、支付的进项税额、预付购货款和购买材料支付货款影响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4.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包括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和为生产部门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
5.以存货购买设备,购买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债券利息和现金股利,处置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6.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受到的保险赔款,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第一次支付的款项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7.支付费用化借款利息,发行债券收到现金,支付发行债券印刷费和支付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8.接受现金捐赠,向投资者分派现金股利,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会引起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发生增减变动。
9.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投资收益、长期待摊费用的增加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属于调减项目。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属于调增项目。
10.“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
11.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有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以及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12.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需要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材料采购和发出商品的分析汇总数填列。
13.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包括支付的生产人员的工资,支付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支付的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包括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和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会计调整:单选:
1.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政策主要指的是企业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2.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3.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和净残值属于会计估计项目。
4.因会计政策变更而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累计影响数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是补分的股利。
5.“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用来核算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差错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
多选:
1.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属于追溯调整的内容有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变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应调整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和不需要重新编制以前年度财务报表。
2.通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的企业会计政策的项目有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

    帖子

    11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88 元
    注册时间
    2013-1-20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7 20: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您好,请问能加qq吗?2014想考mpacc,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7 17:13 , Processed in 0.043823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