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4166|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地理学部分资料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凌风瑛 于 2012-9-17 18:01 编辑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从10年到今天,
我从论坛得到的太多太多,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现在有时间了,
趁着整理电脑的机会,
我想要把我的一些电子版的资料,
共享给大家
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由于当时是放到手机里作为电子书的内容,
东西比较散,
我会一点点发,
因为如果发附件的话我不晓得会不会重复~
所以请允许我……
放到帖子里慢慢发。

当然,我的这些不一定适合你们每个人
但是至少会适合一部分人~
以下内容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多方观点
理性选择为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8:15 | 只看该作者
    气象

    一、定义


    1、旱灾: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

    2、暴雨灾害:一次短时的或连续的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甚至于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低温连阴雨灾害:连续多日阴雨并伴侣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它常见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

    4、热带气旋灾害: 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该系统一旦形成,狂风、暴雨和巨浪的恶劣天气现象出现在距气旋中心约几百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环形范围内,所经之处可造成很大危害,特别是它一旦侵入我国陆地,造成的损失更严重。这一灾害每年均有发生,但灾情严重程度不同。

    5、冰雹灾害: 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冰雹的降落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群,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

    6、龙卷风灾害: 龙卷风是从高空向下伸展出的强烈转动的漏斗状的云柱。所到之处,会把地面的水、尘土、泥沙卷起,甚至可拔树倒屋,人、畜也会一并升起。龙卷风影响范围虽小,但造成的灾情却很大。

    7、沙尘暴灾害: 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给人民生活、交通带来严重威胁。它的发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有关,往往出现在冷的月份里,特别是春季。

    8、干热风灾害: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天气现象。中国大范围的干热风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以华北、西北最多见,它的出现,使作物枯萎、枯死,给农、林业造成严重危害。

    9、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10、雪灾: 越冬作物遇到较长时间的积雪,发生‘烂心’的现象,多发生在早春。此外,冬季或冬末春初经常出现因雪层压力太大,使果树和树木枝节压断的情况。

    11、雪暴灾害: 俗称暴风雪。大量的雪被强风卷起并随风而运行,并且不能判定当时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发生时,寒风凛冽,道路掩埋,形成灾害。多发生在我国的内蒙、西藏自治区。

    12、大风灾害: 气象上称6级(12米/秒)或以上的风为大风。长时间的大风会使土壤风蚀、沙化,对作物和树木产生机械损害,造成倒伏、折断、落粒、落果及传播植物病虫害等;严重地破坏各种设施,输送污染物等灾害,大大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13、雾灾: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能见度降到1公里以下。雾日多,使日照时数少,雾的浓度大,使空气湿度增加,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特别是处在开花期的作物,使其结果率大大降低,造成减产;另外,大雾天气给交通和运输业带来严重危害



    二、气候
    1、气候区划

    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进行气候区划的基础。由于太阳辐射分布的纬度差异,产生气候随纬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纬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对比关系带来干湿度的差异,产生气候随干湿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下降,产生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带性;气候受地方的地形起伏、坡向以及下垫面状况等因素影响,也发生变化。因此,任何地方的气候都是受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综合影响的结果。气候区划必须反映这些气候分布规律。   

    气候区划与气候分类是气候划分的两种方法。气候区划是将一定区域,按气候特征,依次由大到小,由上到下逐级划分;气候分类则是将不同地区的气候按其主要特征划归类别,依次由小到大,由下到上逐级合并。某一类型的气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区域,而气候区划所划出的区域必须是连成一片的。

    一般采用发生学方法和实用方法,或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发生学方法着重从气候形成因子选取指标,进行区划;实用方法主要根据服务对象对气候的不同要求选取指标,进行区划。   

    指标的选定,随区划的目的、种类而异。例如,农业气候区划以温度、降水、越冬条件的指标较为重要;建筑气候区划以风压、雪压、冻土深度等指标较为重要;航空气候区划以能见度、雷暴日数等较为重要。区划指标有两类:一类是气候指标,这些指标是无形的,其代表性随观测地点而异,但它是定量的;另一类是其他自然因子的指标,如地貌类型、地势高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这些指标是有形的,但一般只能定性。气候区划应以气候指标为主,以其他自然因子的指标为辅。气候随地区的不同逐渐变化的,区划界线实际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带,一般应把线划在带的平均位置上。

    中国气候区划
      ⑴1929年,竺可桢根据少量的气候资料提出了中国的第一个气候区划:将全国分为华南、华中、华北、东北、云贵高原、草原、西藏和蒙新共八个气候区。⑵此后涂长望等提出了不同的区划。至1949年,卢鋈又提出下列四条界线(①1月平均气温为-6°C的等温线(大致与长城平行),作为春麦与冬麦的分界;②1月平均气温为6°C的等温线(大致与南岭山地一致),作为一季稻和二季稻的分界;③年降水量为750毫米的等值线(大约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作为水稻的北界;④年降水量为1250毫米的等值线,作为麦作的南限)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将全国分成十大气候区。现在,随着农业技术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分布界限已经超出当年的情况了,但这种区划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气候区划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⑶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公布了中国气候区划初稿,以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C稳定期的积温和最冷月气温或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热量指标,以干燥度(见气候指数)为水分指标。根据热量指标,他们把全国分划成六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①赤道带。积温9000°C左右,生长热带植物。②热带。积温达8000°C以上,终年无霜,橡胶、槟榔和咖啡等均宜生长,稻可一年三熟,主要植被为樟科等。③亚热带。积温8000~4500°C,稻可一年二熟,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风林、常绿阔叶林以及它们和落叶林的混生林,柑橘、茶、棕榈、油桐和毛竹等为其代表性植物。④暖温带。积温4500~3400°C,冬冷夏热,农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⑤温带。积温3400~1600°C,冬天严寒,不宜冬作物生长,春小麦、大豆为主要作物。自然植被为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的混交林。⑥寒温带。积温低于1600°C,尚可种植春小麦、马铃薯、荞麦和谷子。主要植被为针叶林。⑦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积温低于2000°C,其光照条件优于寒温带。该区虽不适宜林木生长,但除部分地区外,尚可栽培耐寒作物和蔬菜 )。他们结合中国地形特点和历史行政区划传统,又将全国分为 8个一级气候地区和32个二级气候省。⑷1966年,中央气象局(现国家气象局)在上述气候区划基础上,用1951~1960年全国 600多个站的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正,绘制了中国气候区划图。1978年,又在此基础上用1951~1970年的气候资料编绘了新的中国气候区划图。此外,中国各省(自治区)、各业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也作了相应的气候区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8:26 | 只看该作者

    2、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IPCC先后在1990、1995、2001公布的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了大约0.6摄氏度

    1、20世纪的气候变暖是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和海洋热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2、雪盖和冰面积减小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北半球平均雪盖范围很可能已减少了10%

    3、北半球大陆多数中高纬地区降水在20世纪可能增加了5--10%,与之相反,许多副热带地区平均降水可能减少了3% 4、近300年的海平面高度的连续记录表明:20世纪海平面上升最快

    (2)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对农业,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将可能造成土壤干旱、侵蚀加剧、病虫害危害程度增高、农业生物物种衰退甚至灭绝、农业成本和投资增大等等。

    气候变暖可导致水资源短缺、污染物浓度增高,以及旱涝灾害增多、还会导致极地冰雪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水位升高,海岸带地区被淹没、地面下沉等。

    在高纬度和荒漠化地区,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土质变得松散,从而导致植被下降、沙尘天气增多。在上述几种温室气体中,卤素碳化物的增加还会消耗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使臭氧层保护地球上的人和其他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能力降低。

    据联合国的一项专门报告说,随着全球气候的继续变暖,干旱、洪水、饥饿和瘟疫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严重威胁,热浪和降雨发生的频率将会加快,因此,水位上涨、洪水、滑坡和雪崩将会增加。经常遭受水荒的南方地区将会遇到更多的台风、干旱和严重的沙漠化。因此,许多国家的农业产量将会大幅度下降,还可能出现饥荒和流行性疾病。

    (3)气候变化的防治——这个题我是按照大题总结的可以只记大方向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 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 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 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 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 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   

    4.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 —— 核电技术  —— 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 健全节能法规和标准—— 加强节能监督检查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 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   —— 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 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 推行节能自愿协议,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节能积极性。

      3.强化相关政策措施。 ——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制定节能产品优惠政策—— 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  

    4.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 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建筑节能、商业和民用节能  

    5. 进一步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

    (三)工业生产过程。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强化钢材节约,限制钢铁产品出口—— 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 大力开展建筑材料节约—— 进一步推动己二酸等生产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控制氧化亚氮及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 (SF6)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以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农业。  ——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 强化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 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

    (五)林业。 ——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 改革和完善现有产业政策  —— 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六)城市废弃物。   ——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一)农业。  ——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选育抗逆品种——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二)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 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详细请参考: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60485/


    (4)保护气候的具体对策是

    减少各种温室气候的排放量,保护森林,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等。

    保护气候的行动不应仅局限在技术和领导层面上,而是应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来共同关心这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更广泛、更具普遍性的认识论层面上建立全社会的气候保护意识。

    我国的经济腾飞有目共睹,但有人说,森林被毁、酸雨、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以及20%的物种濒临灭绝等,是经济飞速发展的“苦涩一面”。面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有识之士纷纷倡议,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进行思索和研究。辨证地、科学地、历史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保护气候的认识。保护气候的根本问题在于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涉及国家长治久安,涉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子孙后代的重要战略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9:53 | 只看该作者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 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平衡。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


    防灾减灾问题: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ZF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ZF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ZF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ZF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目标是:
      (a)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b)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c)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风瑛 于 2012-9-17 21:01 编辑

    陕西师范

    我搜集的,不要和我要版权啊,基本都是论坛里找来的

    自然地理整理.doc (54.5 KB, 下载次数: 77)

    数学整理.doc (2.21 MB, 下载次数: 40)

    地理其他相关.doc (28.5 KB, 下载次数: 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1:17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师大
    我把网上的初试题整理了下,外加了环境科学的卷子,在复试时候可以用的
    试题.doc (4.54 MB, 下载次数: 10)
    2012山东师大.doc (25 KB, 下载次数: 8)
    复试的资料
    试题.txt (4.5 KB, 下载次数: 5)
    环境学试卷1.doc (23 KB, 下载次数: 8)
    环境学概论大纲.doc (22 KB, 下载次数: 4)
    环境学概论_刘培桐主编第五章知识要点.doc (31.5 KB, 下载次数: 5)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一、二章知识要点.doc (117 KB, 下载次数: 4)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三章知识要点.doc (33 KB, 下载次数: 4)
    环境学.ppt (7.41 MB, 下载次数: 4)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41.5 KB, 下载次数: 3)
    5200-00_chapter03.pdf (872.78 KB, 下载次数: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1:25 | 只看该作者
    西南交大地信专业
    交通大学.doc (107.5 KB, 下载次数: 3)
    2004西南交大地信真题.pdf (75.64 KB, 下载次数: 4)
    2003.pdf (71.72 KB, 下载次数: 3)
    2002西南交大的地信真题.pdf (104.85 KB, 下载次数: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6
    K币
    40 元
    注册时间
    2012-9-14
    8
    发表于 2012-9-17 21:41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请问有西北大学的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凌风瑛 + 6 抱歉,没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1:43 | 只看该作者
    不晓得是怎么整出来的……
    自然地理复习题要.doc (67.5 KB, 下载次数: 77)
    自然地理复习提纲.doc (52.5 KB, 下载次数: 64)
    现代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doc (141.5 KB, 下载次数: 54)
    名词解释及论述要点.doc (35 KB, 下载次数: 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0000

    帖子

    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IN乐团音乐点评师】【Travel 拉面馆食客303】【辣

    Rank: 8Rank: 8

    精华
    20
    威望
    53444
    K币
    12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2-21

    Travel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1:46 | 只看该作者
    声明一下:
    我不是专业资料贩子
    上面是我在考研期间积累的一些资料而已

    上传到论坛后,我就删除了,
    因为现在电脑里东西太多了,
    再多的资料我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25 17:41 , Processed in 0.279953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1(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