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42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现代史教案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1592

帖子

7308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3
威望
1036
K币
6272 元
注册时间
2009-4-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现当代史教案
导 言
( 2 学时)
一、世界现代史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的时间范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至今天)
关于世界现当代史的开端,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观点是从 1917 年开始。理由主要是:认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了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迈进的里程碑,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叙述的主要内容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同时,世界现当代史也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
对于世界现当代史的结束,没有人提出异议,原因很简单:昨天发生的一切均可纳入该门课程的范畴。只是因为编写过程中,为了叙述的便利,往往把时间界定在 20 世纪末期。
(二)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同其他历史类课程一样,该门课程研究的是 20 世纪,以及新世纪初的世界历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但因为国家力量大小的不同,在国际社会中的发言权不同,因而,更多地侧重讲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涉及数量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内容较少。探讨的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内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现象,总结若干经验教训,以利于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培养爱国主义、世界主义的胸怀与眼光。
二、世界现当代史的分期
世界现代史的分期在学术界尚有争议。同时流行着三种标准:⑴一种是传统的标准:由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翁,是决定历史的因素,所以,一般来讲,用无产阶级革命来划分;⑵第二种是按国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来划分;⑶第三种是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来划分。这是南京大学 钱乘旦 教授的观点。他在《世界历史》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应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重新编写世界史的体系。本人采用第一、第二两种标准相结合的办法来划分。因为按无产阶级革命来划分过于传统,有点落后于时代;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来划分,过于超前,由于本人对现代化理论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准确、熟悉,且学术界还在探讨阶段。另外由于本人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的研究和教学,对国际关系的理论相对较熟悉。
按国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来划分,一般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限,把世界现当代史划分为两大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从世纪初到 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个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从 1945 到 20 世纪末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一般也称之为世界当代史。一般来说,对于战前部分阶段的划分基本上已成定局;对战后部分阶段的划分还处于探索之中。
考虑到世界现当代史课程的内容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密切相连,往往随着档案材料的公布而发生认识的差异,而且内容是越来越多;它所涉及的学科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同时,课程所给予的学时是越来越少。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理、汇总,致使部分内容还不能讲到。
三、学习目的与方法
《世界当现代史》是历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历史系本科学生的必修课。
《世界当现代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和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世界现当代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其他基本技能。具体来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基本线索,更要使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世界现当代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例如,通过学习,要认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和斗争,是现代世界战争的根源;同时也要看到民族主义,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在引发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要反对极端民族主义;要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战争的进程、结果及其经验教训等,从而正确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珍视战后得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的局面。
同时,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战后的资本主义已经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战争的教训而变得缓和起来,也表现出了相当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则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这并不能够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已经说明了这一切;也要了解第三世界的崛起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最后,科学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必须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
要想学好本门课程,除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外,还需要有意识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如,政治学、科学学、经济学,甚至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课程的脉络、实质。
四、课程特点:
本课程具有综合性、现实性、理论性、不确定性以及政策性的特点。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 6 学时)
第一节 世纪初的世界
一、欧洲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
1 、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开始了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世界已瓜分完毕。英、俄、法、德四大国,它们在 1876 年的殖民地领土面积为 4040 万平方公里,人口 27380 万;到 1914 年,殖民地领土面积增为 6440 万平方公里,人口增为 49450 万。
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已称霸全球,是世界政治的中心。日本直到 1905 年战胜沙俄后,才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此之前仍被欧洲看作东方的一个落后国家。 1892 年,欧洲诸大国把它们驻华盛顿外交代表的级别从公使升至大使,终于承认美国是一等国家,但直到 1919 年凡尔赛会议时,美国才在世界性的国际会议上占有重要地位。
2 、欧洲的经济优势
20 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英、法、德是向国外投资的 3 个主要国家,其次是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小国。 20 世纪初,伦敦仍然是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城”的金融机构拥有世界范围的联系,英镑起着共同的贸易货币的作用。
欧洲不仅是世界的银行家,而且是世界的工业工场。 1870 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64.7% ,而美国仅占到 23.3% 。到 1913 年时,虽然美国的比重已达到 35.8% ,但该年欧洲工业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 47.7% 。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也占有优势。 1913 年,英、法、德三国的制成品占世界出口的 60% 。
3 、欧洲的军事优势
在军事上,俄、法、德、英是世界上的头等军事大国。 1900 年,俄国的陆海军人数为 116 万,法国为 71 万,德国为 52 万,英国为 62 万。到 1914 年,俄、法、德、英的陆海军人数分别为 135 万、 91 万、 89 万和 53 万。而新兴的日本和美国,它们在 1900 年的陆海军人数分别为 23.4 万和 9.6 万人, 1914 年增至 30.6 万人和 16.4 万人。欧洲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瓜分了世界,占有了广大的殖民地,而且在许多国家划分了势力范围,操纵着它们的内政。沙俄将军德拉哥米洛夫傲慢地说:“远东的事务是在欧洲决定的。”
二、一战前的局部战争
1 、美西战争
1898 年 2 月 15 日 ,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突然爆炸。 3 月 26 日 ,美国总统麦金莱向西班牙发出了最后通牒。 4 月 23 日 ,西班牙向美国宣战。
1898 年 12 月 10 日 ,结束美西战争的和约在巴黎签订。和约规定:①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主权及其他所有权的一切要求;②该岛在西班牙撤出之后应由美国占领;③西班牙把波多黎哥和关岛让给美国;④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割让给美国,美国给西班牙 2000 万美元作为补偿。
美西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国占领菲律宾,在西太平洋地区取得了扩张的基地。在夺取菲律宾后,已任美国国务卿的海约翰即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这对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美国与日本、德国、乃至英、俄的矛盾随之加深。
2 、英布战争( 1899-1902 年)
英布战争自 1899 年开始,至 1902 年结束,共持续了 3 年之久。
英布战争是继美西战争之后的又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两个交战国关系本身。由于英国深深地陷入在长达 3 年之久的南非战争中,且被布尔人的游击战拖得精疲力尽。英国为赢得对德兰士瓦这样一个蕞尔小国的胜利,竟调动了 40 余万兵力,耗资 2.5 亿英镑。如此沉重的负担使英国不能太多地顾及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远东。俄国乘虚而入,极力在远东主要是中国扩大自己的影响。列强之间的矛盾又尖锐起来。在与德国接近的试探屡屡遭挫之后,英国将注意力投向了远东。在远东,日本与俄国的矛盾相当尖锐。为了对付自己的宿敌俄国,日本是一个理想的伙伴。英国外交开始作出重大调整,又“光辉孤立”转向结盟。
3 、 日俄战争
出于共同的反俄需要,《英日同盟条约》于 1902 年 1 月 30 日 在伦敦签字。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②一旦缔约国一方为了保护本国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而与第三大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③如同盟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作战,另一方应负有军事援助的义务。
1904 年 2 月,日本未经宣战突然袭击在旅顺口和仁川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正式开始。这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 1905 年 9 月 5 日 签订了《朴资茅斯和约》。根据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吞并朝鲜;俄国将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的租界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以北纬 50 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割让给日本;俄国自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
日俄战争影响深远。标志着日本的崛起。它的外交与军事力量经过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考验。这对于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朴资茅斯和约》又承认了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势力的增强。对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来说,这是又一场灾难。
三、 1905-1907 年俄国革命
1 、 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20 世纪初,俄国大体同西方资本主义同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但是,俄国帝国主义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属于领先部分,但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它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俄国无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比任何其他国家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更为重大。俄国无产阶级迫切希望有自己的革命政党和革命理论。正因为如此,俄国便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的故乡。
2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与列宁主义的诞生
俄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是普列汉诺夫( 1856-1918 )于 1883 年在日内瓦创建的。他把《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翻译成俄文,介绍给民众。还发表了许多文章,批判民粹派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不会发展的错误言论,捍卫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普列汉诺夫的著述,教育和培养了俄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1895 年秋,列宁把彼得堡的 20 多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并通过斗争协会领导首都工人进行罢工斗争。 12 月,列宁遭逮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03 年 7 月 30 日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召开,不久移到伦敦继续举行,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纲,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把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为党的基本任务。最后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拥护列宁的人占了多数,称布尔什维克(多数派的俄文译音),反对者占少数,称孟什维克(少数派的俄文译音)。大会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这是一个新型的、与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3 、 1905-1907 年革命
1905 年初,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抗议厂方无理开除 4 名工人。罢工很快发展成为全城总罢工。 1 月 22 日 (俄历 1 月 9 日 )星期日, 14 万工人举着圣幡、圣像和沙皇的肖像,前往冬宫向沙皇呈递请愿书。他们手无寸铁,结果遭到沙皇军警的野蛮枪杀, 1000 多人被打死,几千人受伤,彼得堡的大街上染遍了工人的鲜血。这一天被称为“流血的星期日”。
12 月武装起义是 1905 年革命的顶点。在此以后,革命转入退却时期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914 年 6 月 28 日 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一个大国皇储的地位固然显要,但怎么会由于一个人的死亡就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呢?这说明大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
1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俄国的 2 倍、法国的 3 倍、德国的 11 倍。德国经济迅速增长,它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19 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抛弃了“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仍占首位,伦敦仍是世界金融的中心,但英国作为“世界工场”的地位已经丧失。对于德国经济的强烈竞争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咄咄逼人的姿态,英国深感恐惧,并不能容忍。英德矛盾遂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便逐步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79 年 10 月 7 日 ,德奥便缔结了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 1882 年 5 月 20 日 ,意大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的主角是德国,奥匈是依附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三国协约来源于 1891-1894 年法俄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们规定:两国中如有一方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国与意大利或奥匈帝国的联合攻击时,将相互提供军事援助。 1894 年,法俄同盟正式形成。
英国在 1904 年 4 月 8 日 同法国缔结了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1907 年 8 月 31 日 ,英国与俄国也订立协约,规定在波斯划分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地带;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利益;同意维持中国西藏现状,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法俄同盟再加上英法协约与英俄协约,便构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终于形成。
3 、军备竞赛
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活动。
4 、巴尔干问题
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军备竞赛又异常激烈,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出现以后,一个具体的争端便有可能导致一场大战。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便从这里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问题成了各种势力斗争的焦点,它主要是由于巴尔干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列强的干涉造成的。当巴尔干问题日益变得尖锐突出时,欧洲其他几个大国也纷纷介入,最初是德国与英国,随后是意大利和法国,最初是以第三者身份间接介入的,最后变成了直接参加者。在巴尔干出现了三次大的危机:波斯尼亚危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布加勒斯特和约签订后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二、战争的简要进程
1 、战争的爆发
1914 年奥匈政府于 7 月 26 日 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 8 月 1 日中午 向俄国宣战。 8 月 3 日 才向法国宣战。 8 月 4 日 英国政府声明,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由于英国宣战,不列颠帝国所属各自治领(南非联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都加入了战争。
2 、战争的性质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及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战争的“侵略”性质。战争的真正性质,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3 、大战的进程
( 1 )战争的第一阶段: 1914 年,德国速决战的破产。
( 2 )、战争的第二阶段: 1915-1916 年
( 3 )、战争的第三阶段: 1917 年
1917 年 4 月 6 日 ,大战已经接近尾声,为了参加战后的国际分赃,美国借口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正式对德参战
( 4 )、战争的结束
1918 年 11 月 11 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 1914 年 8 月 4 日 全面爆发到 1918 年 11 月 11 日 结束,前后持续了 4 年零 3 个月,参战的有 30 多个国家,约 15 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 67%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 900 万,另有 2000 多万受伤, 350 万人成为终身残疾,饿死、疫死者大约 1000 万。直接经济损失约 1805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 1516 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 1285 万吨,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 8 年。
2 、战争引起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起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战后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 1913 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法国人民对战争的巨大创伤记忆犹新,战后和平主义盛行,以致于当 1940 年 5 月德国再度进攻时,在短短的几周内就灭亡了。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 1913 年的大约 20 亿美元增加到 1930 年的 150 亿美元。到 1919 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 100 亿美元,其中英国欠美国 40 亿美元,法国欠 30 亿美元,全世界共有 20 多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世界黄金储备的 40% 掌握在美国手中。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日本利用大战之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俄、英等协约国大量军需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大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了 4 倍。 1914-1919 年工业总产量实增 1.8 倍。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由于外贸长期出超,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3 、战争引起了一系列的革命
4 、引起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 、打破了国际关系就格局,建立了国际关系新格局
19 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没有预料到的。
第二章 十月革命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8 学时)
第一节 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经济前提(背景)
1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路线
2 、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 、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⑴ 发展快;⑵ 觉悟高;⑶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最革命
4 、沙皇政府的腐败
二、二月革命的爆发
俄历 1917 年 2 月 27 日 ,彼得格勒驻军开始起义。工人士兵联合起来,迅速摧毁了沙皇的统治机器,他们袭击军警,打开监狱释放革命者,并拘捕沙皇的大臣和将军。当晚召开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大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成为全国反对沙皇制度起义的信号,各地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奋勇前进,摧毁沙皇各级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长达 300 年的统治崩溃了。
二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第一场胜利的革命。二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二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
俄国在二月革命后,人民有了民主,布尔什维克党也由地下转入公开,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四、四月提纲和四月代表会议
1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状况
2 、“四月提纲”的内容及意义
3 、四月代表会议
1917 年 4 月 14-22 日,召开了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全市代表会议。列宁的路线得到了多数代表的拥护。 4 月 24-29 日,在首都彼得格勒召开了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即四月代表会议。
这次会议标志着列宁路线在全党的胜利。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四月代表会议结束了党内的混乱局面,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统一起来,对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有重大意义。
五、两个政权局面的结束和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1 、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和统治危机
2 、七月事变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3 、布党“六大”与武装起义方针的确立
六、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 、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
2 、武装起义的准备
⑴在理论上,列宁认为,武装起义是两大阶级流血的搏斗。要胜利就要把握好起义的时机。列宁认为时机成熟的三个条件是:①无产阶级充分的觉悟,起义不能靠少数人的密谋;②出现人民革命高潮;③革命队伍中积极性最高,敌人队伍中最动摇的时候。⑵思想上的准备。统一全党的思想是通过三次会议完成的。
⑶组织上的准备。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政治局,负责领导起义。同时建立了起义的军事指挥机构。⑷军事准备。
3 、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武装起义从 10 月 24 日 开始, 25 日取得胜利。 25 日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到 1918 年 3 月,全国基本上统一。
4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创举。它不同于历史上的一切革命。它不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
②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成为统治阶级。为其它国家的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十月革命后,匈牙利、芬兰、奥地利、西欧、北美相继爆发革命。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也就为这些革命的国家建立了公开的基地。苏俄不但在道义上和物质上支持这些国家的革命,而且也为这些国家培养了一批干部。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印度、朝鲜、波兰、土耳其等国的革命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
④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胜利。十月革命前的半个世纪中,无产阶级的斗争没有取得胜利,马克思预言的革命也没有发生,这不禁会使人们出现疑问,资产阶级宣扬,资本主义制度是永存的。第二国际宣扬暴力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靠议会斗争。十月革命证明暴力革命是正确的。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也不例外。
5 、 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
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但它的经验有普遍意义:
①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要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
②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联合农民和其它劳动阶级。③无产阶级要重视和平斗争,更要重视武装斗争。
第二节 苏联(俄)的国内政策
一、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1 、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⑴建立建全苏维埃国家机关
⑵实行国有化与工人监督
⑶实施《土地法令》。
⑷肃清反革命
2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⑴苏俄的和平努力与帝国主义的企图
⑵布列斯特谈判与和约的签订过程
⑶《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意义
诚然,《布列斯特和约》对苏维埃俄国来说,是一个“不幸的和约”。但这个和约的签定,使苏维埃俄国摆脱了战争,赢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喘息之机。苏维埃政府利用赢得的时间,加紧调整和恢复国家经济,建立和扩大红军队伍,为后来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白匪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
列宁后来说,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它是必要的。应当注意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了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与把武器和金钱交给强盗为的是以后分赃区分开来。
3 、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的斗争
⑴国内战争第一时期( 1918 年夏 -1919 年初)
⑵国内战争的第二时期( 1919 年 3 月 -1920 年底)
苏俄粉碎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胜利的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土地法令》等政策赢得了人心;②群众的革命热情;③战争的正义性质;④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英、法、美、意等国的工人进行了“不准干涉俄国运动”。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国际主义战士直接参加了保卫苏维埃国家的斗争。
4 、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为了动员人力、物力,保证前线需要,苏维埃政府实行了若干带军事性质的临时非常措施。这些政策总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①在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坚决镇压反革命。
②工业方面,没收私人资本,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化
③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④商业方面,实行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⑤普及一切阶级的劳动义务制。
二、苏俄的国内政策
(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与新经济政策
1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与内容
⑴新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原因):
①经济破产。②工农不满情绪增长。③反革命叛乱。④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
⑵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在农业上,用粮食税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②在商业上,允许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③在工业上,实行租让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 、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与苏联的成立
到 1925 年国民经济恢复到接近战前水平。
苏联的成立: 1922 年 12 月 30 日 ,根据斯大林的提议,决定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40 年,二次大战前夕,斯大林为了建立东方战线,通过外交途径使拉托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 3 个国家加入,这就形成了后来苏联的 15 个加盟共和国。
4 、恢复时期的俄共党内斗争
⑴列宁的逝世与列宁遗嘱
⑵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 、社会主义前途问题和工业化的提出
1925 年 12 月召开了第 14 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中央作了政治报告。全面讨论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问题。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要把俄国从一个输入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由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工业强国。
2 、工业化的方针
⑴工业化的纲领:优先发展重工业。⑵资金来源问题:国营企业的利润;农业税,剥削农民;③发行公债,借款于民;④生产节约。
3 、联共反对托 --- 季联盟的斗争
1926 年,新反对派与托洛茨基分子组成了托 - 季联盟。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斗争,托 - 季联盟彻底失败。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托洛茨基拒绝接受,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曾是哈萨克的首都)。后来从阿拉木图流亡到土耳其、欧洲、美洲等地,在国外成立了第四国际。最后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去的特工用狼牙棒砸死。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写了悔过书,又重新入党。
4 、工业化的进程:
⑴ 1926-1927 年,工业化的开始;
⑵ 1928-1932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工业国;
⑶ 1933-1937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
⑷ 1938 年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战争中断。
5 、工业化的成就与问题(简单讲一下)
⑴成就: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
⑵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三)、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1 、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
2 、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⑴全盘集体化;⑵消灭富农运动;
3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联共党内的路线之争

(四)、肃反运动(大清洗运动)

1934 年底到 1939 年初,苏联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肃清了敌特和反动分子,但由于扩大化,错杀了大量无辜的人,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给联共造成巨大损失。
1 、肃反运动的起因
苏联在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发现有敌特分子进行破坏活动。基洛夫被害成为肃反运动的起点。
2 、运动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 1934 年底 -1936 年 9 月;第二阶段: 1936 年 9 月 -1939 年 1 月。 1936-38 年主要审理了三大案件:①以皮达可夫、拉狄克为首的反苏托洛茨基中心;②以苏军元帅、国防副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反苏军事中心;③以布哈林、李可夫为首的反苏右派托洛茨基集团。另外还审理了两个比较大的案件:①以科西奥尔为首的“平行的布哈林中心”;②以叶戈罗夫、布留赫尔为首的“平行的军事中心”。
苏联这次肃反运动历时 4 年之久。 1936-1939 年,判刑的政治犯有 400-500 万人,其中 50 万人很快被枪决了。此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3 、肃反扩大化的主要原因
⑴斯大林对苏联形势估计有错误;
⑵党内缺乏正常的民主生活。实行党内民主是正常的党内生活。列宁死后,集体领导并没有坚持。
4 、肃反扩大化的后果与教训
⑴使党和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国防产生了严重影响;
⑵助长了斯大林的专横与个人迷信,使权力完全集中在斯大林手中;
⑶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使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⑷肃反扩大化还波及到东欧及其它兄弟党和国家,使国际共运遭受了重大损失。
⑸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肃反运动,无疑给社会主义制度打上了集权专制的烙印。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对后来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 8 学时)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8 年 11 月 11 日 ,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了《康边停战协定》(有的翻译成贡比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后如何处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内部关系?如何对付苏维埃俄国?这就是说如何建立和巩固帝国主义新的世界秩序。战胜的协约国是通过巴黎和会建立起来的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来完成的。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⑴会议原则
⑵列强在会上的纲领
⑶《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及性质
由一系列条约建立起来的新秩序称“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440 条,分两大部分:
⑷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条约》与后来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建立。这一体系是帝国主义主导的以强权政治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其中充满着矛盾和不稳定性。①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条约。它必然加剧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战败国之间的种种矛盾;
②尽管战胜国标榜实行民族自决原则解决领土纠纷,但实际上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自己的需要来处理战后欧洲的领土问题的,这就为此后大国打破这一体系,重新分割领土制造了借口。成为诱发国际争端的温床。③凡尔赛体系是一个反苏、反共的帝国主义体系,它最初的是以孤立苏俄,排斥苏俄为目的的。
④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种种矛盾。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⑴战后远东的三角关系
⑵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于 1921 年 11 月 12 日 开幕,出席会议的有美、英、日、法、意 5 强外,还有中国、荷兰、葡萄牙和比利时,共 9 国。 1921 年 12 月 13 日 ,美、英、日、法签订了《四国公约》。《四国公约》实质上是美国外交上的胜利。美国的目的在于拆散英日同盟,使日本保住了既得利益,延缓了日美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
1922 年 2 月 6 日 ,美英日法意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又称《 5 国海军协定》:①停止建造主力舰;②拆毁部分旧的现役战舰;③确定各种重要舰只的比例。美英两国主力舰的吨位各为 50 万吨,日本为 30 万吨。
在《五国海军协定》签订的同一天( 1922 年 2 月 6 日 ),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中日之间最后签订了《解决中国山东悬案条约》。
⑶华盛顿会议的意义:①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新秩序最后建立的标志,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巴黎和会调整了西方国家的关系,华盛顿会议建立了亚太地区的秩序,完成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②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取得主导地位的标志。③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共同侵略中国的会议。

第二节 20 年代的国际关系

一、热那亚会议

1922 年 4 月 10 日 ,会议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召开。 29 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16 日,苏俄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拉巴洛条约》的签署,出乎西方国家的预料,打破了英法美等国在热那亚会议上拼凑反苏统一战线的企图,是苏俄外交上的胜利。
由于协约国不肯让步,坚持要求苏俄还债。这次会议仍然没有结果。

二、鲁尔冲突与道威斯计划

⑴鲁尔冲突
⑵道威斯计划

三、洛迦诺公约

1925 年 10 月 5-16 日,讨论安全保证问题的国际会议在瑞士的罗迦诺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英、法、比、波、捷、意、德 7 国。会议上签署了 7 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
意义: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由于公约没有保障德国东部邻国的安全,从而损害了法国在波、捷等东欧国家的形象,削弱了法国的国际地位,这些都是英国均势政策的胜利。

四、非战公约
1928 年 8 月 27 日 ,在法国外长白里安的倡导下,在巴黎签署了以法美两国外长命名的非战公约,即《白里安 - 凯洛格非战公约》(全名叫《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最早参加公约的国家有英、法、美、德、意、日等 15 个国家,该公约于 1929 年 7 月 25 日 公约生效。截止 1933 年,加入者共计 63 个国家。主要内容:缔约各国反对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只能用和平的方法加以解决。虽然《非战公约》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现实中只是一纸原则声明,但《非战公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五、 裁军会议及其失败

1932 年 2 月 2 日 , 国际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开幕 , 包括美 , 苏在内的六十个国家出席会议 .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备战活动一直未停 , 它们不愿意采取真正的裁军措施 , 所以会议一无结果。
第四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10 课时)

•  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

一、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为夺取政权和保卫苏俄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这其中包括 1918 年 1 月的芬兰革命; 1919 年 8 月的日本“米骚动”; 1918 年 11 月的德国革命; 1919 年 3 月的匈牙利革命; 1919 年 6 月的斯洛伐克革命; 1920 年 7 月的波兰革命以及在美、英、法、意等国爆发的不准干涉俄国运动。
其中最典型的是德国十一月革命。
关于这次革命的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⑴第一种观点,认为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⑶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一次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民族解放运动

一、二、三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综述
1 、二、三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概况
⑴朝鲜“三·一”起义
⑵越南的义静工农运动
⑶摩洛哥反法斗争
2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⑴帝国主义战争,加深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⑵帝国主义战争,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
⑶大战期间,亚非拉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本身要求摆脱外来统治,国家独立。
⑷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⑸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列主义的传播,在殖民地建立了许多共产主义小组。有的建立了共产党,使革命有了正确的领导。
3 、二三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⑴十月革命前的民族解放运动,属于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范畴;二三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它们的斗争支援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⑵二三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时间长、范围广。
⑶在二三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些国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如中国。
4 、二三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
⑴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如中国、印尼、朝鲜、越南等。
⑵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如土耳其、印度等。
⑶爱国的封建主、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如阿富汗、摩洛哥等。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 1 』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原因)
1 、战后土耳其的经济与民族危机
⑴经济危机;⑵民族危机
2 、经济中心的转移与民族商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3 、十月革命的影响

『 2 』、凯末尔革命
1 、革命的发生
2 、民族政府的建立
3 、英希干涉与凯末尔党人的胜利
4 、凯末尔的内政改革
⑴宪政改革;⑵司法改革;⑶文化教育改革;⑷社会生活方面;⑸ 经济改革。
5 、凯末尔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 600 多年的 封建 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②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③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 20 世纪亚非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走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最前列,为各被压迫民族树立了榜样。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促进了土耳其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 3 』、凯末尔主义
凯末尔主义是凯末尔党人的思想理论体系。出现在民族危机时期,在共和时期得到确立和发展。 1931 年 5 月,土耳其人民共和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纲和党章,其中把凯末尔主义规定为指导思想。作为党徽标志的六个箭头,包括了凯末尔主义的基本内容。
1 、表示共和制(主义),反对封建专制;
2 、表示民族主义,要维护土耳其的独立,提高土耳其的国际地位;
3 、表示平民主义,表示人民拥有主权,否认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国家主义,表示在国家的监督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保护民族工商业;
5 、世俗主义(反教权主义),表示土耳其要从伊斯兰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世俗化;
6 、改革主义,表示反对保守,坚持进步的改革。
上述六点是凯末尔主义的基本内容。它是主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体系,主流是进步的。凯末尔主义在土耳其的实践使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罗拉特法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2 、甘地和甘地主义
⑴甘地其人及其生平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1869-1948 )出生于印度西部古扎拉特省。
⑵甘地主义
甘地主义是甘地的思想体系和斗争策略,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3 、三次不合作运动
⑴第一次: 1919 年 4 月— 12 月
⑵第二次: 1920 年 8 月— 1922 年 2 月
⑶第三次: 1930 年 3 月 12 日 — 1931 年 3 月

三、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 、共产国际的成立
⑴共产国际成立的原因和条件
①为了指导新成立的革命政党和革命组织;②为了反对联合起来的国际反革命势力;③为了反对复活了的第二国际。建立新的国际的条件已经具备:①在组织上,列宁为了帮助各国左派组织同机会主义领导的组织决裂;②在思想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第二国际的破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等著作和文章,对第二国际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使各国左派和共产主义小组从理论上与第二国际划清了界限;③在政治上,十月革命后,随着世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各国左派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政党。 1919 年芬兰、奥地利、匈牙利、瑞典、希腊、德国等建立了共产主义组织。英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些为创建新的国际创造了政治条件。
⑵共产国际“一大”
1919 年 3 月 2-6 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有 30 多个国家的政党参加了大会。
共产国际的性质:是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党是它的支部,受它的领导。
历史意义:共产国际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第二国际革命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共产国际的建立,开始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新阶段。
2 、第三国际初期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3 、共产国际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而斗争
1920 年 7 月 19 日 到 8 月 7 日 ,在彼得格勒召开了共产国际“二大”。 37 个国家的 67 个工人组织参加了大会。大会确定了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行动纲领和战略策略。讨论并通过了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
“二大”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的干涉以失败而告终。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仍在发展,但帝国主义国内的无产阶级斗争进入低潮,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共产国际“三大”: 1921 年 6 月 22 日 到 7 月 12 日 ,在莫斯科举行。
第二半国际: 1921 年 2 月,以德国独立社会党、各国中派为主在维也纳开会,成立了“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又叫维也纳国际。由于在联合会章程中宣布:凡未参加第二、第三国际的党都可以参加这个国际,因此被称为“第二半国际”。 1923 年 5 月与第二国际合并,仅存在了两年多。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柯立芝繁荣”
在柯立芝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有较大发展,称之为“柯立芝繁荣”。
二、 30 年代经济危机与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胡佛( 1874-1964 年),美国衣阿华州人,出身于教会家庭,当过矿业工程师。 1921-1928 年人商业部长,工作能力强,在美国政界和经济界很有名望。 1923-1928 年的经济繁荣,使胡佛乐观上台,但上台不几个月就爆发了经济危机。
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⑴ 1930 年设立就业问题非常委员会。把慈善机构和就业机构协调起来。他提出“轮番交替做工”方案,变部分失业为全部半失业。并提出举办公共工程吸收失业。
⑵拨款 5 亿美元给联邦农业局,收购农产品,保证价格稳定。
⑶设立金融复兴公司,帮助破产的资本家恢复企业。这个公司到 1932 年 8 月给资本家提供了 7.8 亿美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给劳动人民仅拨款 3 亿美元。

三、罗斯福新政及其实质

罗斯福全名为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 1882-1945 年), 1932 年大选获胜,就任第 32 届美国总统,后于 1937 、 1941 、 1945 年 3 次连任。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 4 届的总统。在 1933-1941 年间,通过了 775 种法案,统称“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整顿金融
⑵限制农业
⑶复兴工业
⑷以工代赈
[5] 对外政策
新政的作用与实质:
作用:①控制了危机,使美国经济很快恢复到 1929 年的水平;
②缓和了阶级矛盾,解决了就业问题,实行了社会保障和劳工关系法,调节了劳资关系;
③避免了法西斯势力上台,保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美国在二战中充当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作了物质准备;
⑤新政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措施,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立法,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罗斯福 1938 年在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第三节 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一、危机的爆发与发展概况

1929 年 9 月,美国股票行情就出现了几次下跌 ,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这次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减少了 44% ,其中煤产量减少 30.6% ,生铁产量减少 64.8% ,钢产量 62.4% ,棉花减产 26.7% 。主要工业部门的生产设备有 1/2 到 1/3 陷于停顿。整个资本主义工业产量倒退了 30 年左右,只相当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水平。美国、德国、英国的生产缩减尤为严重。

二、危机发生的根源

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总的来讲,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少数富人越来越富;另一方面大部分穷人越来越穷,购买力下降。资本家又盲目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三、大危机的特点:
⑴生产下降的幅度大,失业人数多。
⑵危机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
⑶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和货币信贷危机同时迸发,使资本主义各国首尾不能相顾。
⑷过去的危机一般表现为 4 个阶段:危机 →萧条 →复苏 →繁荣 →危机。但这次危机未经过繁荣阶段又发生了新的危机。

四、危机所产生的后果:

总的来讲,这次大危机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阶段,加剧了各种矛盾。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⑴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⑵危机改变了各国的实力对比,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⑶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⑷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
⑸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管是采取经济改良,还是实行独裁,发动战争,都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下面咱们就看看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摆脱危机,转嫁危机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全讲,主要讲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上台与东西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 8 学时)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德国则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英美扶植,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再度超过 英法。日本因国内市场狭窄,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政治发展不平衡 表现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英法美继续 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具体原因: A、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B、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扩张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C、苏联的中立自保催生了战争; D、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遏止战争爆发。
2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一战的简单重复,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①英法美西方大国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二战的爆发有不同的责任。法西斯国家为达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一再威胁使用武力,而英法美等国意图避免战争,其绥靖政策事实上纵容了法西斯的扩张欲望,但当英法对法西斯宣战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在进行一场旨在 维护领土完整和民族生存的斗争了。
②、德意日法西斯主义代表了一种极端反动的思潮和政策,它是以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和反对一切进步力量为目的的,因此,法西斯国家是世界人民面临的最凶恶的敌人,而开展反法西斯的斗争则是一切反法西斯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西方大国反对德国的斗争,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在主观上都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都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二、世界大战前奏

20 世纪 30 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揭开世界战争的序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三、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 年 9 月 1 日 ,德国出动 57 个师约 150 万人、 2500 辆坦克、 2300 架飞机,从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同日、英、法先后发出照会,要求德国停止进攻,从波兰领土撤出一切军队。德国置之不理。 9 月 3 日 ,英、法两国政府对德宣战。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要进程

这次大战经过法西斯轴心国战略进攻、交战双方攻守互易的战略转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战略反攻 3 个阶段。

一、轴心国全面进攻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从 1939 年 9 月到 1942 年下半年在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展开全面的战略进攻。
1942 年 1 月 8 日 起,苏军经 3 个月鏖战,排除了德军占领莫斯科的危险,将德军击退 150 ~ 400 千米。冬季战役结束时,德军伤亡总数为 83 万多人。德军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的闪电战亦告破产。

二、战略相持阶段

1942 年 6 月 28 日 ,德军在南线发动攻势,以求在顿河地区消灭苏军主力,夺取高加索油田。 7 月 17 日 德军进抵顿河河湾,揭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 9 月 13 日 德军突入市区。双方激战到苏军反攻前夕,德军始终没有全部占领斯大林格勒。
亚洲太平洋战场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战火席卷东南亚,进逼大洋洲,将美国及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卷入战争。这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
1942 年 4 月 5 日 ,日本航空母舰机动队进入印度洋,轰炸锡兰(斯里兰卡)科伦坡和亭可马里港。英东方舰队撤往东非海岸。日本海军一度掌握印度洋制海权,达到日本向西扩张的顶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随着战火的蔓延,经过反法西斯国家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以美、英、苏、中诸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援助和合作。
联合国家宣言经过磋商, 1942 年 1 月,在华盛顿签署中、苏、美、英等 26 个国家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以美、英、苏、中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并为建立联合国组织奠定初步基础。

三、反法西斯联盟由防御到反攻的战略转折

美军 1942 年 6 月中途岛海战的胜利,英军 1942 年 11 月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以及作为主要标志的苏军 1943 年 2 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从防御转向进攻的战略转折。
苏德战场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胜利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它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历史性转折。
1945 年 5 月 8 日 ,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 7 月 17 日 至 8 月 2 日 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 1945 年 8 月 6 日 和 9 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 8 月 8 日 对日宣战, 9 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 年8 月15 日 ,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 9 月2 日 ,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9 月9 日 ,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 61 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 17 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 1.1 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 5000 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 9000 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 13520 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 40000 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 1860 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 2000 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 2000 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 3500 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 2000 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 1500 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 1000 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 170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1.5% ,军队伤亡总数达 1170 万人,经济损失达 3000 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 97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12.8% 军队伤亡总数达 216.1 万人,经济损失达 1000 亿美元。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全世界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幸免,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人类历史的面貌被这场极其残酷和极端对立的战争根本改变,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世界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
战争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之界,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德意日被打倒,英法被削弱。
战争给旧殖民主义体系以毁灭性打击,加速了存在数百年之久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瓦解。
战争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出现了国际关系新格局。战争重创了欧洲,欧洲列强争雄的条件不复存在,以英德法等国为核心的欧洲传统均势体系崩溃,欧洲中心时代成为历史。战争引起世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美苏崛起,出现了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平行力量在各个领域的对抗与较量。同时,第三世界成为一支新兴力量,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战争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推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展开。
战争客观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其奠定的“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的相对和平创造了条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诸强并立、相互争霸的格局,出现了美国独霸的一统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第六章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 10 学时)

第一节 缔造世界和平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全世界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幸免,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人类历史的面貌被这场极其残酷和极端对立的战争根本改变,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世界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
战争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之界,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德意日被打倒,英法被削弱。
战争给旧殖民主义体系以毁灭性打击,加速了存在数百年之久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瓦解。
战争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出现了国际关系新格局。战争重创了欧洲,欧洲列强争雄的条件不复存在,以英德法等国为核心的欧洲传统均势体系崩溃,欧洲中心时代成为历史。战争引起世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美苏崛起,出现了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平行力量在各个领域的对抗与较量。同时,第三世界成为一支新兴力量,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战争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推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展开。
战争客观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二、缔结和平条约
1 、大国外长会议
1945 年 9 月 , 第一次 5 国外长会议在伦敦召开 , 讨论对意大利殖民地的处理、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的归属、意大利的赔偿等问题 .
2 、巴黎和会和五国和约
1946 年 7 月 29 日 召开了有 21 个国家参加的巴黎和会,经过 79 天的激烈争论,最后各方妥协,通过了五国和约草案,作为起草和约最后文本的参考。
五国和约是美、英、苏等大国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也是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和约的缔结使欧洲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战争状态,形成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和约规定这 5 国必须实行非法西斯化和民主自由的条款,对于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实现欧洲和平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和约的有些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祸根。
3 、对奥和约
1955 年 5 月 14 日 ,苏、美、英、法 4 国外长在维也纳举行会议,次日,四国同奥地利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族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即对奥和约)。 10 月,奥地利议会通过 “ 中立法案 ” ,宣布永久中立。 12 月,奥地利加入联合国。
三、审判德日法西斯
惩办法西斯战犯,不仅是战胜国的要求,也是世界民主和正义力量的要求。
1 、纽伦堡审判
审判纳粹战犯和非纳粹化是战胜国推进战后德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早在战争中,美、苏、英等国就提出要惩罚战犯。 1943 年 10 月,美、苏、英、中等 17 国在伦敦成立 “ 联合国家战罪委员会 ” ,为战后审判战犯作准备。同月,美、英、苏 3 国莫斯科外长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战犯的宣言》,规定战争胜利后将把战犯押解回犯罪地点进行审判。 1945 年 5 月德国投降后,美、苏、英、中 4 国在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就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战犯事宜达成共识。 8 月 8 日,美英苏法 4 国在伦敦正式签订《关于追究和惩办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议》及其附件《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即《伦敦协议》),决定组建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
1945 年 11 月 20 日 ,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正式开庭,即 “ 纽伦堡审判 ” 。法庭经过 403 次公开审讯,于 1946 年 10 月 1 日 宣布判决。判决书长达 250 页,历数了德国纳粹犯下的种种罪行,宣判戈林、李宾特洛甫等 12 人处以绞刑,赫斯等 3 人处以终身监禁,施佩尔等 4 人被判 10-20 年徒刑,巴本等 3 人无罪释放。在 4 国主持下,国际军事法庭共诉讼德国战犯 7 万人, 3.5 万人被判刑。同时,东、西两个占区也进行了非纳粹化和民主化运动,大规模清算纳粹党徒。苏联在其占区发布命令,宣布废除一切法西斯的法律和决议,解散一切法西斯军政组织,清除各部门中的法西斯分子,严惩特殊罪犯,被判刑者达到 4.5 万人,美占区有 93 万人受到不同的处罚。西德成立后,追诉战犯 8.5 万人,有 6000 人被判刑。
2 、东京审判
1946 年1月,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布逮捕战犯令,批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宪章对法庭的任务、职权和审判程序都作了说明,规定法庭有权审判及惩罚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的个人或团体。中、苏、美、英等 11 国在东京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46 年 5 月 30 日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即著名的 “ 东京审判 ” 。 1948 年 11 月 12 日 ,法庭经过 818 次开庭和 2 年半的审讯作出最后判决。判处书长达 1231 页,宣判东条英机、广田宏毅、土肥原贤二、坂垣征四郎、松井石根等 7 人绞刑,其余被判有期或无期徒刑。审讯期间,松冈洋右和永野修身因病死 “ 免于起诉 ” ,大川周明因 “ 发疯 ” 中止受审。
东京审判只审判甲级战犯(即破坏和平罪者),乙级和丙级战犯(即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者、违反人道罪者)由被侵略的国家设法庭审判。除东京以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伯力、新加坡、马尼拉、关岛、香港、横滨、南京等地设立了 49 个军事法庭,对战争罪犯进行审判。审判结果是 937 人被判处死刑, 358 人终身监禁, 1046 人无期徒刑, 3075 人有期徒刑。在审判战争罪犯的同时,盟军总司令部向日本政府提交一份清洗计划,约有 22 万人受到清洗,其中有 18 万旧军人,有 1300 多个法西斯军国主义团体、组织被解散。但是,日本国内从未对战犯提出诉讼,使大批战犯逍遥法外。由于冷战的开始,美国出于扶植日本和向亚洲扩张的需要, 1948 年起,美国占领当局陆续释放了全部在押战犯,一些罪大恶极的战争罪犯逃脱了惩罚。

第二节 重构世界秩序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以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就突出起来,从 1943 年下半年直到战争结束,盟国之间举行了一系列会议,除了协调彼此间的作战行动外,主要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讨论。
1943 年 11 月下旬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对日作战和战后亚太地区的安排问题。《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
1943 年 11 月 28 日 - 12 月 1 日 ,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讨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组建联合国、处置德国、划定波兰疆界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
1944 年 8 月 21 - 10 月 7 日 ,美英苏和美英中等国分两段召开敦巴顿橡胶园会议,讨论和拟订联合国组织章程。
1945 年 2 月 4 日 - 11 日,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重点讨论了处置德国、波兰政府和疆界、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和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这是数次大国会议中最重要的一次。
1945 年 7 - 8 月,美英苏在柏林西南举行波茨坦会议,主要讨论了处置德国、波兰西部疆界和组建国际法庭审判战犯等问题。
在战争后期所举行的这一系列会议上,大国就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成达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目的是通过惩治战败国、划分彼此势力范围,维持三国战后的合作,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由此所构成的战后世界秩序称之为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与民主原则,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又继承了强权政治原则,承认并划分了大国的势力范围,又具有消极的一面,并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形成。
关于雅尔塔体系,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史学界就雅尔塔体制的涵义、性质、评价、瓦解的原因等问题展开研讨,发表了不少论著,下面我就这方面的情况加以简要介绍。
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内涵
雅尔塔体系应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三次大国首脑会议(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通过的决议和协定,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和设想,是二战中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
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范围
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地理范围,一部分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的地理范围只能局限于欧洲和与苏联有关的远东地区。但也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的地理范围应包括亚、非、拉地区,理由是雅尔塔体系涉及到一些地区的托管和保护殖民地问题。关于雅尔塔体系与世界格局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世界格局的一部分;战后世界格局是以雅尔塔体系为中心。
关于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多数学者认为,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把它放在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比较,从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立场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功过是非。我们要在考虑国外各种观点的同时,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归纳学术界的讨论,大致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对雅尔塔体系应更多地给予肯定。对问题既不能回避,但也不要夸大,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观点认为,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包括雅尔塔会议在内的前后三次大国首脑会议所达成的协议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二,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安排,比凡尔赛体系有进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比国联更有效。战后50多年世界没有大战,雅尔塔体系起了重要作用。第三,确立了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原则。
消极因素:主要问题是大国强权政治,把中小国家主权作为大国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对苏联的大国主义要进行历史分析,当时苏联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多地是从自身安全考虑,苏联在东欧的做法出自同一目的。这种以损害他国主权来达到自身安全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对的,但应与美国的政策区别开来,与苏联后来的扩张主义加以区别。
第二种观点:既要肯定其历史的进步,又要否定其消极的影响和后果。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相比有以下几方面进步作用。第一,维护和扩大了集体安全原则。联合国的建立,促进了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这是国联所没有的。第二,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促进了法西斯国家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也有利于中欧和东欧各国走上民主化道路。第三,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第四,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的托管制比国联的委任统治进步。
它的消极作用是:没有摆脱凡尔赛体系中大国强权政治的基本框架。如果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体系相比较,它不符合广大中、小国家的利益。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尊重小国主权,由大国调整欧洲国家边界,没有当事国代表参加,其结果造成大批难民。第二,侵犯中、小国家权利合理化。苏军和美军分别长期占领东欧和西欧。第三,开创了大国干涉小国内政的战后先例(如波兰联合临时政府的建立)。第四,不尊重国家间的平等互利原则(如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美元霸权地位的原则)。第五,雅尔塔体系确认的和平共处实际上是冷战共处,是以军事实力为后遁,从而导致了持续的军备竞赛,加剧了战后几十年的国际紧张局势。
第三种观点:对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否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形成危机;战后 200 多场局部战争中,美苏介入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美苏在欧洲的军事对峙,加强了欧洲核军备的升级。战后 40 多年之所以未爆发核大战,并非雅尔塔体系在起作用,而是因为美、苏核军备对抗的结果,双方对抗下去影响了自己的利益。核战争将没有胜利者,对此,双方都有共同的认识。持这一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对保障世界和平,维护集体安全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旦美苏之间发生冲突或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谁也无力制止。所以,大国之间的和平难以实现。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指出,我们不能以苏联对雅尔塔体系的肯定和美国对其否定而得出结论,说该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而不利于资本主义。二战后的历史证明,恰恰相反,它调合了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雅尔塔体系继续存在下去与世界和平不利,所以,它的瓦解是战后国际关系的进步。
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崩溃(瓦解)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雅尔塔体系已基本崩溃或称瓦解。它的核心内涵:欧洲的分裂、德国的分治和美、苏的冷战,现在都已发生了变化。雅尔塔体系崩溃后必然有许多遗产,有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瓦解、消失,如华约、经互会、情报局等;有的仍在不断变化之中,如北约;有的还会在新体系中发挥作用,如联合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87后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14

    帖子

    2716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643
    K币
    2073 元
    注册时间
    2010-11-17
    沙发
    发表于 2011-1-2 18:06 | 只看该作者
    lz 莫非是从事教学工作的?
    独立之人格
    自由之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99

    帖子

    2万

    积分

    资深会员

    Rank: 6Rank: 6

    精华
    2
    威望
    2786
    K币
    18343 元
    注册时间
    2009-1-23
    板凳
    发表于 2011-1-2 20: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大学本科历史系大一大二的基础教程 我们是大二学的世界现当代史 比这难多了
    考研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也是最简单的事情
    之所以困难是你要耐得住寂寞;之所以简单是你只需耐得住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6 07:31 , Processed in 0.057499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