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3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欢研究明史的请看,对你有帮助

[复制链接]

1

主题

21

帖子

13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36 元
注册时间
2009-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1:38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邵辉1014 于 2010-12-21 01:39 编辑

明史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明史研究,以明代包括南明的300年历史为主要内容。明代有两个划时代意义的开端,即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因此,在今天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加大研究明史力度,无疑具有重要的史学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明史研究发展历程
     纵观20世纪以来的明史研究发展,其突出特点是与中国社会现实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大致出现了四个GC:
    第一次GC是清末至民初。当时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近代思想大量传入,推翻清朝统治成为社会现实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形成了明史研究的第一个GC,这是明史研究从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转型时期。1905年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旨在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提出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上地位的探讨,同时开启了中西比较研究的先河。
    第二次GC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成为明史研究的重要奠基时期。当时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抗战热潮。针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明代东北地区以及满族先世历史研究成为重点。同时,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涉及中国史研究重大理论问题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由此开端。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研究明史的结晶。此外,20世纪30年代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开始整理编辑出版,为明史研究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次GC是1949~1966年。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地位,使明史研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迎来了第三次明史研究的GC,进入了研究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版发表了数百种著作和数千篇论文,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明代史籍资料。例如,有关明代断代史专著,有李光璧《明朝史略》、李洵《明清史》、谢国桢《南明史略》;政治史方面主要有吴晗《朱元璋传》,经济史方面主要有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和商业资本》、《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张维华《明代海外贸易简论》、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王毓铨《明代的军屯》等。
    第四次GC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以后,明史研究恢复了勃勃生机。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中国近八十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编辑出版,在总结以往研究基础上,将明史研究推向了繁荣发展时期。明史研究获得了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队伍发展壮大;二是研究领域开拓扩展;三是研究方法求实创新;四是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五是对外交流迅速扩大。近年明史研究热点最为集中的领域是晚明研究和郑和研究两个领域。
二、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史学科的发展与创新1.学科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明史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新中国史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史学科自历史研究所建所以来,已形成所里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之一。1954年,中国科学院历史二所成立明清史研究组,组长白寿彝,副组长王毓铨。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设立专门明史研究室,先后由王毓铨、刘重日、张显清担任室主任,研究人员最多时达28人,研究力量雄厚,发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具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优势,确立了世界领先地位。半个世纪以来,历史所明史研究室是新中国最早建立,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明史研究专业化学术机构。
    以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为依托,中国明史学会于1989年成立,白寿彝为名誉会长,王毓铨任会长。现由刘重日为名誉会长,张显清任会长。学会自成立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已举办十届,对明史研究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0
世纪80年代初,明史室组织力量编辑出版《近八十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包括内地和港台地区),对明史研究起了重要促进作用。1980年起,由谢国桢主持,明史研究室主编了《明史资料丛刊》,整理出版明代稀见史料,共出版5辑,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欢迎。作为研究室的学术园地,1982年至1991年,明史研究室主编《明史研究论丛》,共出版了5辑,加强了明史室与国内外学者交流,并推动明史研究的发展。
徽学研究中心的创建,形成了明史学科的显著特色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历史所就选购收藏了万余件徽州文书。从1989年开始,历史所正式建立了由明史研究室周绍泉牵头的“徽州文书研究组”,和所图书馆成员组成的“千年契约文书”编写组,1991年编辑、影印出版了《徽州千年契约文书》40卷,总计约2000万字。徽学中心举办了一次全国、两次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并将文书研究与明史研究紧密结合,发表高质量论著,使徽学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
2.近年明史学科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明史学科的研究密切关注世界史**流、国际明史研究动态,使明史学科研究始终站在学术前沿。目前,历史所明史学科是我国惟一一个明史研究人员最为集中、学术资源积聚的学术机构。
    “十五”期间,明史学科的重点放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问题上,积极参与国家布置的郑和下西洋重大课题研究和纪念活动。明史学科还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提交会议论文并到国外讲演,加强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扩大明史学科影响。例如,参加“日本振兴会论文博士计划”,参加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明史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组织所外学者合作,撰写出版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主要有:王毓铨主编,刘重日、张显清副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栾成显著《明代黄册研究》;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万明著《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中葡早期关系史》、《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吴艳红著《明代充军研究》等。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7 01:04 , Processed in 0.044858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5(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