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0876|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年经院新生回馈论坛,我们对复习经济学专业课的一点建议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

帖子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0
K币
75 元
注册时间
2009-10-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眼间,考研已经过去半年有余,每忆及此时,心中不胜唏嘘。今日独自一人在天大26教看书,与众多考研的后生为伍,午后暖阳氤氲,睡意朦胧之间,环视四周,考研书籍的包围让我恍惚间不知所处,竟好像又回到09年夏至秋初,沉浸在书堆,可乐气泡中的一个个朦胧有棱角分明的日子。偶尔,会有学弟捧着尹伯成,金圣才,抑或南开的小黑本来问我几个或深或浅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再搜肠刮肚的翻腾出AD-AS曲线,宏观流派。这些曾经刻骨铭心却已有些模糊的记忆,好像我每一笔涂画都能画进回忆里,都能勾勒出我们当时疲倦却又坚定的样子。打开论坛,我又想起2月份时,大家切切的盼着成绩和分数线的情形,又会想起和研友们的秉烛夜谈,在夜深QQ响声刺穿宁静的大家一样的满心期待和惴惴不安,多么欣慰。这些曾经活跃、现在归于沉默的ID如今都成了庆功宴上的主角。在复试时我见到你们,我看到你们的奋斗,担忧,紧张,都已深深的沉淀成那张嵌着紫色边纹,印着“允公允能”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我们也曾经多次谈起这场战斗,没有紧张急迫,总是在午后或者凌晨,这个话题被群里某位同学提起,然后屏上会不快也不慢的刷出大小颜色不一的言语,光荣和遗憾,都已释怀的时候。也是大家能够回归可观和理智的时候,于是属于各自的复习时光,都慢慢变得条理分明起来。
静静看着这些把自己和考试剖解的透彻清晰的文字,我总想,如果其中很多道理,我能早早知晓,不知该挽回多少蹉跎的光阴,不知能在我步入考场之时,增加多少的淡定从容。与此同时,面对这些立志在南开这条路上前仆后继的学弟学妹们,若是能了解一些我们走过的弯路,或者体会到一些我们在临考之时才恍然参透却已不及的教训,那么,我相信,在这条路上大家真的会走的更轻松,更从容。
下面的内容,是我们2010经院、金发院考研群中众位同学交流、分享总结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不敢贪天之功,特此说明。
在此经验贴的开端,我希望大家首先要慎重的对待经验。
在我们备考过程中,看过很多的经验贴,以至如今,大多数经验贴的形式都大同小异,看什么书,做什么题,什么时间段看几遍书都相当具体,不否认坐着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这经验是否可以作为拿来就用的金科玉律,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个问题,此经验是否有效,是否适合你。
记得我们在交流复习方法时,群中有4-5个专业课成绩在125分以上的同学,结果四个人给出的复习方法时均各不相同。而唯一共同的是认定:如果按照其他人给的方法复习,自己必然不会达到现在水平。
那么,你适合哪种?是博览群书,还是深究经典,是题山题海,还是随读随记。
第二个问题,此经验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如果有人告诉你曼昆看上两遍,高鸿业看上三遍,范里安看上一遍……那么,好,考去吧!你没问题了。你觉得行么?为什么我周围很多同学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本又一本考试成绩却很不如意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人看书的效果、对自己的要求不尽相同。
那么,这个看是怎么看,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还是咬文嚼字,细思慢想,若是我告诉你金圣才上每个问题都看会,都记住,你就OK了看,请问,你能做到么,我相信没有一个考生做得到。
我们认为,大多经验不具有参考性价值的原因,是因为经验大多是对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状态的描述,在我们的群里,虽然大家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到考试时达到的状态,都是相近的。
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南开的试卷是开放性的试卷,题干简短,短短三个小时,要写满6张大纸,答题的顺序,空间的利用,时间的安排都得由你自己把握,对思维和答题速度要求相当的高。我不敢说你看了什么书能达到120分或者130分,但是我却可以给你真切的描述一种状态,当你达到这种状态时,你就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然后再给你提供一些,经前人试验过,切实可行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供你取舍参考
在南开专业课上取得120分以上至130分之间的人,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应考状况应该是这样的。
1.
对于一个经济学名词和概念,他可以迅速的用一句简洁,具有一定经济学素养的话(很有可能是教材或者某些文章上几近相同的话)来解释他,可以很快的反应出,这个概念出现在书中的哪章哪节有什么相关概念。
2.
度与一个经济理论问题,他在迅速反应出他的出处之外,还要反映出教材,经典习题解答中对此问题或者类似问题的阐述方式以及经典实例,要能准确的画出相应的图形,或者引用例子来丰富对这个问题的说明。
3.
在面对一个章节的时候,他的思路是连贯的,比如在回忆寡头竞争模型时,价格竞争,产量竞争以及其分支的各个模型之间的分类关系,区别联系,他必能娓娓道来,当他想起宏观流派对不同的经济问题的矛盾分歧时,他也必定能逐个说明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在考试时,他必定迅速的使面前的白纸层次分明,何处落笔,何处画图,此题何处止,下题何处起。
5.
他笔比脑子快,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只许手抽筋,不能停下想。
我相信,只要你达到这种状态,你就可以轻松的拿到理想的成绩,有些人可能擅长边看书边记笔记,有些人可能善于总结题目。这就造成了采用不同的方法,却殊途同归,都取得了好成绩的结果,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快速接近上面的状态,那就必然是适合你的。
今天就先写到这,后面我会逐渐补充一下内容
1.
一些可能参考的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
2.
参考的阅读书目
3.
使用习题指南的方法
4.
复试经验

感谢大家的关注,希望对2011年立志考取南开的同学有所帮助,祝大家金榜题名,也感谢群里不吝分享经验,帮助我总结的朋友们,感谢超哥,小教,小七,兔斯基,雪儿,小鱼,鹰王,silence,祝你们学业有成
鹏程万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671

    帖子

    199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563
    K币
    1434 元
    注册时间
    2007-12-18
    沙发
    发表于 2010-8-10 08:5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先坐上,内容接下来看~HOHO~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需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1

    帖子

    4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56 元
    注册时间
    2010-1-28
    板凳
    发表于 2010-8-10 09:14 | 只看该作者
    果断板凳!

    追随教主看帖

    [ 本帖最后由 雪封七天 于 2010-8-10 09:3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1

    帖子

    4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56 元
    注册时间
    2010-1-28
    地板
    发表于 2010-8-10 11:2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还是值得一看的。楼主对于所谓"传统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楼主在文章里说:“我们认为,大多经验不具有参考性价值的原因,是因为经验大多是对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状态的描述,……,都是相近的。”

    楼主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经验之于考研就相当于告诉要去某个遥远地方的人他应该怎么走,但对经验趋之若鹜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起点不一样,路线就不一样,盲从教条无异于作法自毙。

    需要说明的是,试图“背弃”前人的经验并不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只要你对于目标,或者如楼主所说,最后的状态,具有清晰的认识,那么完全可以开辟自己的新道路,渐臻佳境。

    打个比方,一篇描述了100公里走法的经验被小南和小开奉为圭臬,那么对于距离目的地只有80公里的小南来说,多走了20公里的弯路;而对于差了120公里的小开来说,则永远到不了终点,很显然,小开这种人是最杯具的。小南虽然走了弯路,毕竟修成正果;而小开每天和别人一同早起、一同晚归,一同看书、一同做题,一同考试,结果却没有一同录取。鉴于现有大多数的经验帖并未给出“起始坐标”,而很多考生又对自身水平缺乏清晰的认识,可以想见,考研所内在具有的这种起点的差异性和终点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会导致小开的杯具不断上演。不要说什么我只重过程不求结果,这是一种逃避。结果对于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对于你来说,重要的不是艰苦的复习,而是最终能获得回报,成功考上南开;对于学校来说,重要的不是让你复习让你考试,而是选拔出达到所要求“状态”的合格人选。

    那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呢?我不敢妄言具有了楼主所说的状态就一定能考上,但是那绝对是必要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对这种思路的文章给予应有的关注的原因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0
    K币
    75 元
    注册时间
    2009-10-16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2:00 | 只看该作者
    小七所说也正是我想表达的主要意思 大家的学习方法迥异,没有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书目,和时间安排是灵丹妙药,但是复习之后的竞技状态是可以衡量和自检的,如果把考试的要求比作客户的需求,把复习过程比作生产作业的话,对复习的安排和管理就如同需求拉动的生产管理,针对南开试题,评卷的特点锻炼出相应的知识储备,解题习惯,文字表达,时间控制,是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考试的特点是要仔细揣度的,我给出的5点描述,就像小七说的一样,可能只是一方面甚至是一小方面,但是,根据考试的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检,修正方法,修正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我想,真正正确的方法的逻辑轨迹应该是这样的
    考试---考试特点和要求--反推出考试需要的知识储备,解题习惯,文字表达,时间控制--反推出检测自己是否高效获得这些能力的自检模式--反推出培养这些考试能力的学习方法--反推出需要的辅助资料 包括书目,习题册,前人总结的经验。而不是先罗列出书目和时间安排~这是鄙人一点浅见,哈哈 还望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671

    帖子

    199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563
    K币
    1434 元
    注册时间
    2007-12-18
    6
    发表于 2010-8-10 13:16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来,LZ是在很用心的在回顾这段奋斗的过程。虽然说经验往往适用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群体,但历史不能重复确可以借鉴,特别是那五点建议可谓是字字珠玑。我想对于每一个后来者,都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尤其是其中第三点,“在面对一个章节的时候,他的思路是连贯的,比如在回忆寡头竞争模型时,价格竞争,产量竞争以及其分支的各个模型之间的分类关系,区别联系,他必能娓娓道来,当他想起宏观流派对不同的经济问题的矛盾分歧时,他也必定能逐个说明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是每个人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必须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经济学不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点,而是无数交互错杂的体系网络,复习的过程中,你不应该仅仅关注于单个概念的表述,而是这个概念的定位,所谓定位 就是它处于经济学体系中的什么位置,他的前因后果,他的扩展延伸,他的理论意义,就以 最简单的需求曲线为例,他的成因来自于效用论,而对此的推导有序数论和基数论这2个路径,你必须了解这2者的推导脉络,他们彼此分歧的原因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定假设诸如此类问题,了解了成因后,你还要清楚,需求曲线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一个核心,围绕着不同需求曲线形状,我们又因此进行到不同的市场特征,诸如此类等等问题。

    往开处说来,很多人在第一次的复习中很容易陷入到一种浮于表面的误区之中,特别严重的一点就是盲目的追求进度,而不在乎复习的质量,今天我要完成什么什么章节,这几个月我要完成什么什么,然后下一步该如何如何,诚然复习需要良好的计划,但计划永远不是枷锁成为桎梏你复习的一个链条,作为复习的主体我们需要凌驾在计划之上,让计划成为一种鞭策而不是一种模式,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这轮计划中 我实实在在的收获到什么,完善了什么,具体说来,特别是在数学的复习过程中,开始看课本,然后看全书,还有660等我,660没做完400又出来,400还没吸收好,135又上市了,转眼考研也到了。这些都是好书,但不是你必须得需要的东西,衡量自己的标准永远都是 我掌握了没。而不是我做过了没。

    [ 本帖最后由 @小教@ 于 2010-8-10 13:24 编辑 ]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需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0 元
    注册时间
    2009-7-9
    7
    发表于 2010-8-10 13:2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小七的看法,总有学弟学妹问我,“学姐,你看我这样,能不能考南大,时间够不够,会不会太冒险……“BLABLABLA,我对于这种问题其实很无奈,最了解的人是自己,对于之前和他们并无深交的我,并没有办法对此给出足够中肯的意见,考生们的起点,基础,进度,学习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前辈们能给出的只是建议,并不一定要捧为金科玉律,而现在坛子上出现的凡有经验贴必一呼百应的现象是很令人担忧的,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好好评估自己的状态和水平,择出适合自己的建议和方法来,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0
    K币
    75 元
    注册时间
    2009-10-16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4:14 | 只看该作者
    是~ 我相信 检验自己是否达到考试要求的状态 是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的好方法,而且这个“状态”也不是空泛的概念,最简单的说,针对一个概念,就可以尝试把他的释义,应用范围,相关概念简单的罗列阐述一下,检验自己是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且表达清晰,发现不足之处,比如,概念表述用语不“内行”那可以翻看经典教材里的阐述,再如,没法给出应用的实例,那么尹伯成绿皮上的很多简答题目可以做为补充的材料,根据考试的要求确定自己的需求,再根据需求来向书,笔记要材料,而不是相反,呵呵,我觉得思路是这样的,但是要形成一整套的方法还是需要更进一步深入总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6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50
    K币
    12 元
    注册时间
    2010-2-25
    9
    发表于 2010-8-10 16: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得很恳切,说出了我们考研过来人的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9

    帖子

    23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38 元
    注册时间
    2010-4-12
    10
    发表于 2010-8-10 21: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8 03:47 , Processed in 0.081851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