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441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数学讲座(77)数字特征知根底

[复制链接]

44

主题

719

帖子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精华
37
威望
16868
K币
17661 元
注册时间
2010-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量化研究,人们在样本空间上建立基本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记为X或Y,…… ,称为随机变量。
     研究随机变量,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分布状况。
     测量某个客观存在的数据,测量结果必定有误差。测量结果是随机变量。通常我们会多测几次,以几次数据的平均值为测量值。这个极其普通的作法,却恰好满足一个优化条件。
    《高等数学》知识告诉我们,优化问题:
         “已知数a的n个近似值,x1,x2,……,x n,求x0,使其与这n个值的平方平均误差最小。”即
                        Min{(x-x1)²+(x-x2)² + --- +(x-x n)²}
的答案就是这n个数的平均值。
      之所以给偏差以平方,是要避免正负相消而失真 。
     (画外音:请联想随机变量的均值,请比较这个优化条件与随机变量方差的定义。)
       在有n个指标集的评价问题中,给每个单项指标打一个分数,x1,x2,---,x n ;如果要进一步考虑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就不会简单地给一个平均分,而是先给各个指标赋“权”。即给出总和为1的n个正小数,p1,p 2,---,p n,其大小分别表示相应那个指标的重要性。再取其“加权平均值”。即    x0  =  p1 x1 + p 2 x 2 + --- + p n x n
           前述“取平均值”,可以视为各次测量结果权重相等。都为1/n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
          设X是离散型的随机变量,它有n个可能的取值。每一个取值表示一个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这个取值的概率,一定意义上显示了“它出现的权利大小”。 概率又正好有非负性且总和为1的特点,因而可以视为“权重”。
      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E(X) = p1 x1 + p 2 x 2+ ……+ p n x n
           这就好比是取X的加权平均值。
      在X有可列无穷多个取值的情形,如果相应的级数收敛,则E(X)也存在。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
          如果 g(t )是个连续函数,X是随机变量,那g (X)当然也是随机变量。特别的,若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那g (X)当然也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X → g (X) ,相当于一次数据转换。最重要的是,立即对如影随行的概率作相应的转换。
      (1)如果 X →g (X) 是一一对应关系,则
              X的分布列 x i → p(x i)直接就是 g (X) 的分布列 g (x i) → p(x i)
      (2)如果 X →g (X) 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比如有几个X值都产生相同的函数值g (x1),则要把这几个点的概率加起来,作为g (x1)的概率。整理完以后再写出分布列。
         比如  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1      0      1
                                                                        0.1     0.4     0.5
则随机变量 X ² 的分布列为         0      1
                                                       0.4     0.6
          有趣的是,计算E(g (X)),可以不去管函数关系是否一一对应。只需直接把所有的积项g (xi) p(x i)加到一起。 实际上,如果 g (x1) = g (x2) ,则            g (x1) p(x1)+ g (x 2) p(x 2)= g (x1)(p(x1)+ p(x 2))
      计算过程中自然地进行了整理。
       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很有特色。与《线性代数》中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一样,一个定义界定了两个概念。定义中还蕴含有概率的算法。
       定义 —— 如果存在非负可积函数 f (x) ,使得随机变量X在任一区间(a,b)内取值的概率恰为 f (x) 在此区间上的积分。且f (x) 在实轴上的积分为1,则称随机变量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称 f (x) 为X的分布密度。
       分布密度就是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数学模型。
           这里有一个隐情。在样本空间中,事件与集合相对应。概率的基础是集合。所需要的积分是建立在集合基础上的“勒贝格积分”。由于大学数学只教了建立在“区间”基础上的“黎曼积分”,因而在这里就只能打模糊说话。把积分看成黎曼积分来算。
       在“黎曼积分”范畴内没有“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勒贝格积分”则回答了这一问题。由此可以看到,在集合基础上讨论问题,更深入,也更一般化。
       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 ——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X,如果它的密度f (x) 在实轴上绝对可积,则定义其数学期望为:
          E(X) = x f (x)在实轴上的积分         (黎曼积分中称为“广义积分”。)
       (画外音:不必细究“可积”性,只需知道,连续型随机变量X可能不存在数学期望。)
        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若X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密度为f (x),g(t )是个连续函数,在积分收敛时,定义     E(g(X )) = g(x) f (x)在实轴上的积分
         特别地,如果  E(X)存在  ,则  E (a X + b) = a E(X) + b

             3,随机变量X的“方差”D (X)
            要描述随机变量X取值的分布态势。X的第二个数字特征“方差”D (X) 应运而生。
       方差D (X ) 以数学期望E(X)为参照物,描述随机变量X的整体分布状态。即随机变量X的取值对于其数学期望的平均偏离。
       (在“存在”的前提下——)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方差 ——  D (X ) = E ( (X-E(X)) ² )
            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方差 ——  若X有密度函数f (x),则
                  D (X )  =  E ( (X-E(X)) ² ) =  (x-E(x)) ² f (x) 在实轴上的积分

       方差定义式可以继续运算:      D (X ) = E ( (X-E(X)) ² ) = E(X ²-2X E(X) + E(X) ²)
因为数学期望的运算是线性的,且常量E(X)的期望就是自己。故
                        D (X ) =上式 = E(X ²)- E(X) ²   即   D (X ) + E(X) ² = E(X ²)
                   通常记    σ² = D (X )      ; μ= E(X)      则     σ²+μ²= E(X ²)  
       一定要熟练运用这个平方关系 。
       (画外音:为了加深印象,不妨说这是“概率勾股定理”。)
        对于任意实数a与b,若随机变量X的方差存在,则   D (a X + b)  =  a ²D(X)  , 显然  D(b)= 0
              (画外音:不要忘了,随机变量可能不存在均值或方差。)
         
               例35  设有随机变量X,满足,μ= E(X) > 0 ,σ平方= D (X ) > 0 ,则对任意常数C,必有
               (A)    E((X-C) ²)= E(X ²) -C ²          (B)    E((X-C) ²)= E((X-μ) ²)
               (C)    E((X-C) ²)< E((X-μ) ²)  (D)  E((X-C) ²)≥ E((X-μ) ²)
        分析   很多人不懂得,遇上这样的问题,要首先考虑能否计算。实际上由平方关系得
                 E ((X-C) ²)= D (X-C )  +(E(X-C))² = D (X ) +  (μ-C) ²
而                E ((X-μ) ²)= D (X )  ,故   E((X-C) ²)≥ E((X-μ) ²) , 应选(D)。
        这个考题有“概念含金量”。它表明,方差的定义具有“最小性”, 以数学期望E(X)为参照物是很合理的。

        4.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三σ定律”
           切比雪夫不等式 —— 设随机变量X的方差存在,则对任意正数ε,总有
                         P (∣X-E(X) ∣≥ε) ≤ D (X ) / ε²
              为了理解方便,我用其逆事件的概率,重写切比雪夫不等式:
                                P (∣X-E(X) ∣<ε)> 1-D (X ) / ε²
         若取 ε=σ,  则具体有   P (∣X-E(X) ∣<ε) > 0,没有实际意义。
         若取 ε= 2σ,则具体有   P (∣X-E(X) ∣<ε) > 3/4 = 0.75
                若取 ε= 3σ,则具体有   P (∣X-E(X) ∣<ε) > 8/9 ≈ 0.89
             这个结论俗称为“三σ定律”。它显示了随机变量X总体的分布特点。即X以0.89以上的概率落入区间(μ-3σ,μ+ 3σ)内。也显示了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应用背景。
        (画外音:巨牛啊,只要随机变量X的方差存在 ,(μ-3σ,μ+ 3σ)就是其置信度超过0.89的置信区间。)
             从ε=σ的情形可以看出,切比雪夫不等式较为粗糙,且不利于我用的这一方向。事实上,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则X以0.997的概率落入区间(μ-3σ,μ+ 3σ)内。
     (潜台词:这与统计部分“参数的区间估计”是一个意思,两个角度。)
        一个有趣的应用范例——设计公共汽车的车门高度。可以针对需求国家或地区的人的身高来个性化。即通过统计资料算出μ与σ的近似值。取门高为 μ+ 3σ 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719

    帖子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精华
    37
    威望
    16868
    K币
    17661 元
    注册时间
    2010-1-1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7:33 | 只看该作者

    讲座(77)与(78)配套

    讲座(77)与(78)配套,完整地显示了研究随机变量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63

    帖子

    196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521
    K币
    1446 元
    注册时间
    2010-3-3
    板凳
    发表于 2010-5-26 21:1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帮,谢谢您的良苦用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312

    帖子

    175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428
    K币
    1322 元
    注册时间
    2008-5-5
    地板
    发表于 2010-6-2 22: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啦 辛苦啦 考研论坛能看到您的贴子 是我最大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

    帖子

    559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16
    K币
    543 元
    注册时间
    2006-10-3
    5
    发表于 2010-9-13 12:40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完整版的啊我想下来好好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1941

    帖子

    9044

    积分

    开国大老

    Rank: 5Rank: 5

    精华
    0
    威望
    3016
    K币
    6028 元
    注册时间
    2009-3-14
    6
    发表于 2010-11-6 11: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考题有“概念含金量”。它表明,方差的定义具有“最小性”, 以数学期望E(X)为参照物是很合理的。
    一个有趣的应用范例——设计公共汽车的车门高度。可以针对需求国家或地区的人的身高来个性化。即通过统计资料算出μ与σ的近似值。取门高为 μ+ 3σ 就行了。
    这种话画龙点睛
    专业课一道选择,A、一定B、不一定(我还纳闷C会是什么?),结果一看,一定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27 09:48 , Processed in 0.040058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