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739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课复习建议

[复制链接]

37

主题

259

帖子

1639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4
威望
1079
K币
560 元
注册时间
2009-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如此重要的考研专业课,我们应当如何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呢,下面给大家明确一下专业课全年备考所需学习资料以及这些资料按时间分布的详细计划。
专业课的复习与公共课的复习有很大差别。公共课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为大家精确界定了复习的范围。而专业课极少有明确的考试大纲,但专业课同样需要圈定复习范围,锁定考试内容,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
1. 专业课全年复习资料
第一:指定参考书目,指定参考书目可以从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获得,这是一定要看的。
第二 :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这些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很多考生历年试题做了几遍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试题解析最关键。通过真题学习到的不单纯的是那几道题目,关键是考生要通过真题把握专业课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标准答案答法。真题可以几个同学一起讨论,或问一下你们学校现在任课的老师。
第三:相关考核科目的笔记讲义,这些是指目标院校开设的与招生专业目录里考核科目相同的本科基础课程的讲义、笔记。因为很多同学是跨校跨专业考研,没有机会来目标院校听课,所以笔记就弥足珍贵,尤其是命题老师或该研招单位学科带头人的课程讲义。当然,有些学校开设的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也很是重要,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参考学习。
第四 : 未来导师的论文,假如考生已经锁定了某个导师,那么这个导师的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对考生的复习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即便是没有确定导师,该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学科相关教授的论文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般真题答案会跟这些论文里的学术观点密切相关。当然,论文也不能全部都看,看看那些跟考试有关的论文即可。(当然,最好看一看)
第五:未来导师的专著,有的老师的专著可能不是指定参考教材,但是看一遍,掌握里面的某些学术观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完成的。
2. 专业课看书方法
(1) 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 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老人有言: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 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的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把平时看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5) 回忆法
  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得系统化,并重点突出地进行复习,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
   3. 专业课复习误区
   (1) 两种极端
  一种是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另一种就是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2) 盲目补充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著性的资料。
   (3) 大量听无意义的课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本校老师针对考研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 ( 现在教育部严禁学校官方组织考研培训,所以以前的一些老师转向与大型社会考研培训机构合作 ) ,里面肯定有一些命题的信息。但是盲目地去听本科生的课有时没有太大的意义的,一来时间拉的太长,浪费时间,二来给本科生讲的课不是针对考研的,好些前沿的问题都一带而过,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考研的重点所在。
   (4) 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
  一定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因为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
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全面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考试的热点和难点,重点突破,同时列举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分析历届试题,发现其规律,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会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工科学生一定要重视实战性训练,考前强化练习。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1 收起 理由
    200881438 + 1
    news080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54 元
    注册时间
    2009-8-12
    沙发
    发表于 2010-4-10 21:39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861

    帖子

    -2800

    积分

    Beggar

    精华
    1
    威望
    -655
    K币
    -2145 元
    注册时间
    2008-8-29
    板凳
    发表于 2010-4-11 09:48 | 只看该作者
    专业课能这么学的人没几个
    我认为大工的专业课题难度一般,真题磨透,会举一反三就可以了
    还是多投点精力在数学上比较好
    实事求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59

    帖子

    1639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4
    威望
    1079
    K币
    560 元
    注册时间
    2009-3-18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板凳 jowu 的帖子

    数学和专业课都是150分,都是很重要的!大工专业课虽不是很难,但考的比较细,每年压的分都很低。还是要认真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7

    帖子

    1496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445
    K币
    1051 元
    注册时间
    2010-3-1
    5
    发表于 2010-6-25 21:21 | 只看该作者
    顶了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悔我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0
    K币
    29 元
    注册时间
    2010-5-28
    6
    发表于 2010-6-25 21: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好东西 哈啊哈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0

    帖子

    689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
    K币
    631 元
    注册时间
    2010-12-28
    7
    发表于 2011-2-2 19:0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5

    帖子

    324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0
    K币
    244 元
    注册时间
    2011-2-22
    8
    发表于 2011-2-27 07:19 | 只看该作者
    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6

    帖子

    32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26 元
    注册时间
    2011-1-21
    9
    发表于 2011-3-12 00:41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向大工冲刺
    决战2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13

    帖子

    946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135
    K币
    811 元
    注册时间
    2011-3-7
    10
    发表于 2011-4-6 20:1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如此重要的考研专业课,我们应当如何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呢,下面给大家明确一下专业课全年备考所需学习资料以及这些资料按时间分布的详细计划。
    专业课的复习与公共课的复习有很大差别。公共课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为大家精确界定了复习的范围。而专业课极少有明确的考试大纲,但专业课同样需要圈定复习范围,锁定考试内容,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
    1. 专业课全年复习资料
    第一:指定参考书目,指定参考书目可以从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获得,这是一定要看的。
    第二 :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这些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很多考生历年试题做了几遍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试题解析最关键。通过真题学习到的不单纯的是那几道题目,关键是考生要通过真题把握专业课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标准答案答法。真题可以几个同学一起讨论,或问一下你们学校现在任课的老师。
    第三:相关考核科目的笔记讲义,这些是指目标院校开设的与招生专业目录里考核科目相同的本科基础课程的讲义、笔记。因为很多同学是跨校跨专业考研,没有机会来目标院校听课,所以笔记就弥足珍贵,尤其是命题老师或该研招单位学科带头人的课程讲义。当然,有些学校开设的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也很是重要,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参考学习。
    第四 : 未来导师的论文,假如考生已经锁定了某个导师,那么这个导师的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对考生的复习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即便是没有确定导师,该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学科相关教授的论文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般真题答案会跟这些论文里的学术观点密切相关。当然,论文也不能全部都看,看看那些跟考试有关的论文即可。(当然,最好看一看)
    第五:未来导师的专著,有的老师的专著可能不是指定参考教材,但是看一遍,掌握里面的某些学术观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完成的。
    2. 专业课看书方法
    (1) 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 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老人有言: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 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的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把平时看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5) 回忆法
      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得系统化,并重点突出地进行复习,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
       3. 专业课复习误区
       (1) 两种极端
      一种是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另一种就是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2) 盲目补充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著性的资料。
       (3) 大量听无意义的课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本校老师针对考研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 ( 现在教育部严禁学校官方组织考研培训,所以以前的一些老师转向与大型社会考研培训机构合作 ) ,里面肯定有一些命题的信息。但是盲目地去听本科生的课有时没有太大的意义的,一来时间拉的太长,浪费时间,二来给本科生讲的课不是针对考研的,好些前沿的问题都一带而过,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考研的重点所在。
       (4) 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
      一定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因为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
    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全面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考试的热点和难点,重点突破,同时列举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分析历届试题,发现其规律,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会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工科学生一定要重视实战性训练,考前强化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7 14:17 , Processed in 0.050259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0(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