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62428|回复: 1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文学(郑克鲁版)笔记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1 元
注册时间
201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7

帖子

29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4
威望
165
K币
125 元
注册时间
2008-12-2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第二节:古罗马文学概述
一、罗马文学的文学史地位
在欧洲文学史上,罗马文学继往开来,成为古希腊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的中介。许多希腊文学的成果正是通过罗马作家的承袭、移植才得以保存和流传的。
二、罗马文学的分期
一般把罗马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3世纪中叶-2世纪中叶。
   第二阶段: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公元1世纪初。第三阶段:公元1世纪-公元5世纪。
三、罗马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成就
(一)罗马文学初创时期的成就
第一阶段:公元前3世纪中叶-2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初创阶段。
战争中,从希腊俘虏的奴隶成了希腊文学在罗马广泛传播的媒介。罗马的第一个诗人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公元前284?-204)就是一个获释的希腊籍奴隶。他首先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译成拉丁文,又改编了一些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在安德罗尼库斯的基础上,罗马文学开始发展起来。首先为罗马文学发展做出贡献的是格涅乌斯·涅维优斯(公元前270?-200)。他虽然也翻译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但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属于罗马的历史剧,即所谓"长袍剧"(因剧中的罗马贵族穿镶紫边的长袍而得名)。
在共和时期,喜剧比较发达。这时的喜剧大多模仿"希腊化"时代米南德的新喜剧,描写爱情和家庭生活。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斯。
1·普劳图斯的喜剧
普劳图斯(提图斯·玛求斯·普劳图斯,公元前254?-184)一生写了100多部喜剧,流传下来21部,多为滑稽喜剧。其中较出色的是《孪生兄弟》(公元前186)和《一坛黄金》(公元前194)。前者成为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的素材,后者成为莫里哀的《悭吝人》的素材。
2·泰伦斯的喜剧
泰伦斯(普布留斯·泰伦提乌斯·阿菲尔,前190?-159)流传下来6部喜剧。这些喜剧比较严肃,不如普劳图斯的生动活泼,但结构严谨,语言优雅,因此在文艺复兴之后被看成喜剧的典范。其代表作是《婆母》(公元前160)。
(二)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成就
第二阶段: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公元1世纪初。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代被看成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此时的罗马文学开始有了独立的民族风格。
诗歌方面,出现了哲理诗人卢克莱修 (提图斯·卢克莱提乌斯·喀鲁斯,公元前98?-56)和抒情诗人卡图鲁斯(该尤斯·瓦利留斯·卡图鲁斯,公元前84?-54?)。
卢克莱修写有《物性赋》,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马克思称他为"朝气蓬勃、叱咤世界的大胆诗人"。
散文方面,出现了西塞罗(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公元前106-43)、凯撒(公元前100-44)和李维乌斯(公元前59-17)。
欧洲散文之父--西塞罗
西塞罗被尊为"欧洲散文之父"。他留下了58篇演说辞、900封书信。他的演说辞文辞优美,句法谨严,段落对称,音韵铿锵,特别讲究修辞,被看成古代散文的典范。正是在西塞罗的散文中,才确立了拉丁文学语言的准则:准确,流畅,清晰,雄浑。
屋大维执政时期,即"奥古斯都"时代["奥古斯都"是罗马元老院对屋大维的尊称,意为"神圣"],罗马文学达到了顶峰。
麦凯纳斯(盖乌斯·启尔尼乌斯·麦凯纳斯)为屋大维笼络文人,组成了所谓"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奥古斯都"时代三大诗人中的维吉尔、贺拉斯都属于这个集团。
奥古斯都时代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1.维吉尔
维吉尔(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公元前70-19)是古罗马最重要的诗人。其主要成就是三部诗作,即:《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
《牧歌》(约公元前42-37年写成)是维吉尔的成名作,以牧羊人对歌或独歌的形式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和美好的理想。它的写作明显受到了忒俄克里托斯的影响。
《农事诗》(约公元前37-30年写成)属于奉命之作,模仿赫希俄德的的《工作与时日》,歌颂农村生活,肯定劳动的意义,直接为屋大维振兴农业的政策服务。
《埃涅阿斯纪》
是奉命之作,被誉为"文人史诗的典范"。据说公元前26年左右,屋大维建议维吉尔为罗马写作史诗,歌颂罗马民族的光荣历史,就像荷马歌颂希腊的光荣历史那样。维吉尔感屋大维的知遇之恩,历时11年,终于写成了《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德》,共12卷,约1万行。前6卷模仿荷马《奥德修纪》,写特洛亚王子埃涅阿斯在特洛亚陷落之后,率领族人经过多年的海上漂泊生活,最后来到拉丁姆地区的过程。后6卷模仿荷马《伊利亚特》,写埃涅阿斯与拉丁姆当地的异族长期作战,最后成为罗马之君的过程。诗人不但歌颂了罗马的光荣历史,还直接歌颂了屋大维,说他是"天帝的亲友,他将在拉丁姆重现黄金盛世"。甚至维吉尔还公开宣扬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政策:"要记着自己的神圣职责,是向全世界推行和平的统治,挫败的多加抚恤,桀骜的诛戮,这才是上国之风、帝王之术。"这说明,《伊尼德》的写作完全是为屋大维的统治服务的。
但模仿之作不一定缺少创新意识,有政治倾向性的不一定缺乏艺术性,"奉命之作"不一定不成功。《埃涅阿斯纪》在模仿之中有创新,在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的同时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一部成功的"奉命之作"。
第一,维吉尔把荷马用两部史诗所包容的海上历险、战争主题压缩在一部作品中,采用"从中间写起"的笔法,来安排罗马王族的历史和神话传说,融汇广博的学识,因而使《埃涅阿斯纪》的情节像荷马史诗一样简练集中。同时,某些细节的描写维妙维肖。
第二,维吉尔虽不长于描写战争,但善于爱情心理的刻划。
《伊尼德》第4卷中所描写的埃涅阿斯与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爱情故事是全书最动人的部分。诗人在描写这一悲剧性情节时,既肯定埃涅阿斯行动的政治必要性,又写出了狄多对埃涅阿斯之爱的合人情,以及殉情的性格必然性。评论者认为,由于维吉尔如此成功地描写了狄多的激情和绝望,以致违背了自己的原意而为狄多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同情。  
第三,《伊尼德》的语言简洁而富于暗示,音律谨严而富于节奏感,风格严肃而又哀婉,而且多用"荷马式比喻"。
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修纪》是民间史诗,维吉尔的《伊尼德》则属于"文人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维吉尔被看成荷马之后最重要的史诗诗人,《伊尼德》被看成"文人史诗"的典范。
2. 贺拉斯
与维吉尔同时的贺拉斯 (昆图斯·贺拉提乌斯·弗拉库拉,公元前65-8)是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和文艺理论家,写有《讽刺诗集》《长短句集》《歌集》等诗集,另有《诗简》2卷。
在诗的创作上,贺拉斯使拉丁诗的韵律达到了完美的境地。他曾说过:"我第一个把爱奥里亚的歌用意大利的调子歌唱出来。"他在诗的韵律的灵活上,在加工的精细上,在语言的丰富上,胜过了他的前辈。
《诗简》是用诗体写成的书信集。其中致皮索父子的信被冠以《诗艺》之名而流传后世。《诗艺》所提出的"寓教于乐"的主张、"合式"的原则(即要求一部文学作品具有"统一与调和的美")以及"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的要求,对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极有影响,尤其在古典主义时期,他的主张还被奉为经典。
3.奥维德(普布留斯·奥维第乌斯·纳索,公元前43-公元18)。
奥维德最重要的作品是叙事诗《变形记》。《变形记》有"神话词典"之称,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大汇集,包括250多个故事。奥维德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转化"学说,以"变形"来组织情节,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故事,写人与动物、植物的不断转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凯撒时代。这种"变形"的构思,对后世作家影响很大,罗马帝国末期的阿普列尤斯,20世纪奥地利的卡夫卡,都写有同名作品。 
另外,奥维德还表现出高超的叙述技巧。他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讲故事"、"织品上绘制故事"、"器皿上镂刻故事"以及"对比正反故事"等方式来叙述、串连故事,显得非常自然。
(三)罗马文学"白银时代"的成就
第三阶段:公元1世纪-公元5世纪。
公元1至2世纪,罗马文学走上了下坡路,被称为"白银时代"。公元3世纪后,罗马文学完全衰落。这一时期较重要的作家有塞内加、阿普列尤斯、尤维纳利斯和琉善等。
1·塞内加的悲剧
塞内加(鲁齐乌斯·安奈乌斯·塞内加,公元前4-公元65)是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写有悲剧10种。塞内加长于心理刻划和紧张的对白,作品充满着悲怆的绝望情绪,凶杀、复仇等恐怖因素和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这些都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
阿普列尤斯 (普齐乌斯·阿普列尤斯,公元124?-175?)是北非人,有"小说之父"之称。其代表作《金驴记》(又名《变形记》)是罗马文学中最完整的一部小说。作者采用了与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相同的结构方式,以青年普齐乌斯误服魔药变成驴子后的经历为线索,安排了大量插曲,使小说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特别是阴暗面,体现出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特点。
关于小爱神丘比特与普赛克的优美爱情故事就是其中的插图之一,它使整部作品带上了迷人的神话色彩。
后世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写法与这部作品极为接近。
尤维纳利斯(德奇姆斯·尤尼乌斯·尤维纳利斯,公元60?-127?)和琉善(鲁奇阿努斯,公元125?-200?)都是讽刺诗人。在"愤怒促使我写诗"(尤维纳利斯语)的情况下,他们口诛笔伐社会时弊,甚至对"任何一种宗教迷信都一律持怀疑态度",成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伏尔泰"。  
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成为国教,宗教文学创作十分活跃。
帝国东迁后,混合着希腊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亚洲文化的拜占庭文化逐渐形成。到了4、5世纪,基督教势力遍及欧洲,宗教文学盛极一时,世俗文学受到排挤,于是文学史进入了中世纪。
▲总结
第一,从古罗马开始,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服务,成了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
贺拉斯在《诗艺》中,明确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而维吉尔的史诗《伊尼德》,不但是"奉命而作",而且直接配合了政治行为,为奥古斯都大帝歌功颂德。
但无论为什么服务,文学的价值主要的还是在于其审美功能上,离开了这一点,文学可能就不存在了。比如《伊尼德》,其成功恐怕在于"文人史诗"的典范一面,而不在于其政治行为的工具的一面。
第二,罗马文学仍然主要以神话为基础,这决定了罗马文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同古希腊文学一样是神话式的。而神话思维则与文学的形象思维关系密切。这一点,或许可从"变形"的意义上启发当代的文学创作。
思考题:1.概述古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
    2.你如何理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第一章第三节:古希腊神话
一、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及其作用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最古的文学,也是后世欧美文学的渊源之一。其中,古希腊文学是欧美文学的开端,古罗马文学是连接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欧美文学的另一个渊源是早期基督教文学。
     古希腊文学从公元前12世纪末就已开始。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最早成就。
  它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希腊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关于希腊神话的记载,最早见于荷马史诗以及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后才散见于奴隶社会时期的诗歌、戏剧和其他著作。
   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原始初民凭借感性的、质朴的思维方式,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格化而产生的。
关于神话产生问题的三个要点:
   第一,神话的产生是自然力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结果。
   神话学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哪个民族,在其原始时代,都有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祖先崇拜的阶段。古希腊人就是如此。首先,出于对自然力的"无知",人类产生了对自然力的恐惧。由于恐惧,而产生了"神",产生了关于神的故事(神话)。列宁说:"恐惧创造神。"
   从上述意义上说,神话是自然崇拜的结果。作为神话的一部分,后起的英雄传说,是出于对祖先的崇拜,而对人间的英雄予以"神化"的结果。因此说,神话的产生也是祖先崇拜的结果。人创造神的基本方法是"人格化"。[创造英雄的基本方法是"神化"。]
   自然崇拜,就是崇拜天地日月、雷雨风去、水火山石等具体的自然物以及相应的神灵。其基础是万物有灵。
   第二,神话是原始初民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解释。
     人类最早的哲学就是神话,或者说人类最初就是在神话中进行其哲学之思,究问天、地、人的奥秘,并试图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宇宙如何形成?神如何产生?人如何产生?人的生存为什么会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是怎样的?等等。
   原始初民多以禁忌、崇拜、巫术、仪式等宗教性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叙述、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这种原始形态的意识,具有神话性的气质和艺术性的结构。因此,东方宗教以其价值观念为最高原则,贯穿于文艺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神话、赞歌、音乐、舞蹈、绘画、石刻、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精神内核。
第三,神话也是原始初民试图征服自然的一种方式。
问题探讨:为什么说"神话是原始初民试图征服自然的一种方式"?为什么马克思说,神话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产物?
   由于古人相信语言的"魔力",所以才借助于吟诵诗歌、讲述故事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不但求神赐福,还期冀掌控神力,让神有利于人类。
二、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特点之一:丰富多彩
古希腊人富于想象力,长于叙事。
概括说来,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等。根据神产生的先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的故事有"前奥林匹斯神系"和"奥林匹斯神系"之分。
   这些神话是从人类本身的情况出发来进行想象性创造的。从关于"前奥林匹斯神系"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原始的亲族关系的痕迹,看到母权制社会以及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过渡时代的情况:母子结婚,姊妹兄弟成为配偶,亲族内部的矛盾导致残酷的战争,甚至父子相杀 ,等等。
   而在后来的关于"奥林匹斯神系"的神话中,则可以看出父权制社会的情况:以宙斯为首的一群神祗,住在希腊人认为最高的奥林匹斯山上,居高临下地统治着天空、大地、海洋、冥府,每个神有每个神的名分,每个神有每个神的职司,如同后来的王朝一般。
   因此,马克思才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上述神话开启了一个重要主题:父子冲突主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父子冲突的主题一开始就与"统治权"的掌握联系在了一起。
辐射思考题:中外文学史中,有哪些作品是表现父子冲突主题的?这种父子冲突,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出于作家的不同的创作主旨和不同的艺术处理,这种父子冲突主题的表现有什么差异?
在"奥林匹斯神系"中,重要的神有"十二主神"。除"十二主神"之外,其他重要的神有:人类的恩神普罗米修斯,文艺女神缪斯,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名巴库斯),小爱神丘比特等。
   神的故事中还讲到了人类的产生。据说人类是提坦神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和水造了人,还盗取天上的火中给了人类,从此人类有了文明。但他也因此而惹恼了神。宙斯派人把他锁在高加索的悬崖峭壁上,每天派一只鸷鸟去啄食他的肝脏。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据此写出了他最有名的悲剧《普罗米修斯》三联剧,歌德写出了诗剧片段《普罗米修斯》,雪莱写出了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神话中还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变化和生产劳动现象的认识。在这方面同样表现了古希腊人的想像力。
1.英雄传说
   大量的神话讲述的是原始初民与生存环境作斗争的事迹,反映出他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以及战胜外敌的顽强信念和不懈努力。
   最能体现上述内容的是英雄传说。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古希腊人怀念自己部落的一些领袖和英雄人物,便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英雄是神人结合而生的后代。他们智勇超群,在征服自然、战胜外敌的过程中屡建奇勋,因此才赢得了后人的尊崇和敬爱。
英雄传说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大力士赫剌克勒斯为民除害,建立十二件大功的传说。赫拉克勒斯的传说反映的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有两个侧面值得注意:第一,强大的自然力常常以"变形"的形式出现于神话中。"变形"是基本的艺术表现方式。赫拉克勒斯战胜了这些强大的自然力,则是人的伟力的强化性的表现("神化")。
        第二,从本质上讲,赫拉克勒斯传说属于"救世"神话范畴。"救世"神话是表达"救世"主题的神话。强大的自然力的存在,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害和灾难。因此,赫拉克勒斯战胜各种自然力的化身,就是拯救人类行为的"变形"反映。可以说,赫拉克勒斯建功立业的过程,就是拯救人类的"救世"的过程,它赋予"英雄主义"以具体的内涵。
辐射思考题:我国有无"救世"神话?你能列举出哪些实例?与赫拉克勒斯传说相比较,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其他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中重要的还有关于特洛亚战争的传说;以及与此相连的关于战后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十年海上历险的传说;关于伊阿宋带领希腊众英雄,乘阿尔戈号大船航行到黑海岸的科尔哈斯去盗取金羊毛的传说;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关于阿伽门农家族内部冤冤相报、血亲复仇的传说等。这些传说反映的则大多是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这些英雄传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荷马根据特洛亚战争的传说写出了史诗《伊利亚特》,根据特洛亚战争之后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十年海上历险的传说写出了史诗《奥德修纪》;欧里庇得斯根据伊阿宋带领希腊众英雄,乘阿尔戈号大船航行到黑海岸的科尔哈斯去盗取金羊毛的传说,特别是伊阿宋与美狄亚的爱情与婚姻写出了悲剧《美狄亚》;索福克勒斯根据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写出了悲剧《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根据阿伽门农家族内部冤冤相报、血亲复仇的传说写出了悲剧《俄瑞斯特亚》三联剧。
   特别是,上述英雄传说还开创了欧洲文学史上"英雄颂"的传统,使"英雄主义"成为贯穿欧美文学史的一条主脉,成为人类的一个主要价值取向。
辐射思考题:在中外文学史中,"英雄主义"都被赋予了哪些内涵?在表现"英雄主义"的过程中,中外文学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你能否梳理出一条"英雄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
特点之二:内涵深刻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很多涉及到对大自然和社会奥秘的探索,涉及到对人生的哲理认识。就这方面内容的表现而言,古希腊神话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话,更反映出内涵的深刻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出古希腊神话内涵的深刻性:
第一,对死亡主题的表现。
古希腊人较早地表现了死亡主题,试图解开死亡之谜。俄耳甫斯神话不但表现了古希腊人战胜死亡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世界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悲剧意识。
   人类力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自然,战胜命运。人类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无论怎样努力、怎样抗争,无论人的力量有多大,最终都只能是失败。但即使如此,人类还是不屈服,还是不死心,还是要努力,还是要抗争。这就是"悲剧意识"明显地,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观念。
第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揭示。
      在对人类生存境遇进行形象化思考和深刻揭示的的"坦塔洛斯的苦难"、"潘多拉的匣子"和"西绪福斯的工作"等神话中,更明显地传达出浓重的悲剧意识。
     "西绪福斯的工作"在渗透出对人类自身苦难命运的浓重的忧患意识的同时,更表现出前面提到的悲剧意识,比"潘多拉的匣子"显得更为深刻。西绪福斯在冥府中,朝山顶推一块巨石,刚推到山顶,在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作用之下,巨石又滚回山下。他只好重新开始,如此反复不已。这则神话暗喻的也是人类的苦难命运。20世纪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写了著名的哲学著作《西绪福斯神话》,称西绪福斯是"荒诞的英雄"。
辐射思考题:我国有无类似于"西绪福斯的工作"那样的反映出悲剧意识的神话?你能对其作出分析吗?
特点之三:世俗味浓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古希腊人按照人类自身的样子来描写他们所畏惧的神,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不但形体与人一样,而且完全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七情六欲,而不是不可捉摸的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就是说,神与人的不同只在于,神是"永生的","不死的"。
三、古希腊神话的美学意义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意思是: 希腊神话既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希腊神话已成为我们研究欧美文学艺术时必备的常识,不懂希腊神话,很多欧美文学作品就很难完全读懂。
思考题:1.概述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
2.说出"奥林匹斯神系十二主神"的名称。
3.古希腊神话具有怎样的美学意义?
第一章第四节:荷马史诗
一、荷马其人
       对于荷马,我们所知甚少。史家认定,荷马就是一个这样的民间歌人。根据杨宪益的说法,荷马的生活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八九世纪之间",多数记载他的生地在爱琴海东边的基奥岛,或小亚细亚的斯摩纳(见《奥德修纪》译本序)。
二、荷马史诗的形成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两部史诗的情节与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初期的一次部落战争,即特洛亚战争有直接关系。根据恩格斯的说法,出于"贪欲"而掠夺财富和奴隶是特洛亚战争的起因。但神话中却有另一种解释:由"金苹果"纠纷而引发的"美女" 之争。
   民间歌人荷马对于荷马史诗的形成,无疑建立了重要功绩。史家认定,正是他把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关于特洛亚战争的歌谣传说加工整理成《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完整的史诗作品的。因此这两部作品才被称为"荷马史诗"。
但那时的"荷马史诗",还是民间的口头创作,并没有形成书面的作品。到了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下令用文字把这两部史诗记录了下来,还对它进行了初步的删改编订。到了公元前3、2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又对史诗作了最后的编订,这就是后人所看到的定本。
上述形成过程告诉我们:
   1.荷马史诗是由人民的口头创作演变而成的,是集体创作与个人才能相结合的产物;
   2.荷马史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它产生于希腊氏族社会晚期,编定于希腊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
   3.荷马史诗是由文人整理成书面作品的。
三、荷马史诗的情节内容及结构特点
    荷马史诗均取材于特洛亚战争,但《伊利亚特》描写战争本身,而《奥德修纪》则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战后的经历。
荷马史诗均取材于特洛亚战争,但《伊利亚特》描写战争本身,而《奥德修纪》则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战后的经历。
1.《伊利亚特》
    希腊人把特洛亚城又叫做伊利翁,《伊利亚特》的题名希腊文原意就是"伊利翁的故事",因此史诗也译为《伊利昂纪》。全诗24卷,共15693行。
  《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喀琉斯的愤怒就是我的主题。"史诗既没有描写特洛亚战争的开始,也没有描写特洛亚战争的结束,而是紧紧围绕上述主题,集中描写在特洛亚战争的第十年51天内所发生的事──阿喀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伊利亚特》重点描写的仅仅是特洛亚战争最后一年中9天所发生的事。
问题思考:《伊利亚特》在艺术处理上,时间如此集中,人物如此集中,事件如此集中,为什么?简而言之,是为了强调,为了突出──强调"阿喀琉斯的愤怒"(这是它的主题),突出阿喀琉斯等英雄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它的主旨)。
   《伊利亚特》是一棵大树,它不但主干分明,而且枝叶繁茂。在紧紧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来安排情节的同时,它还穿插了很多插曲,如对两军阵容、决斗、侦察、会议以及瘟疫、买卖、劳作、竞技、葬礼等内容的描写。这些插曲,有的交代了主要情节的来龙去脉,有的补充了主要情节的内容,有的丰富了全诗的生活画面。删去这些插曲,主要情节便会如同瘪三,显得干巴、模糊;而有了这些插曲,便会显得既规模宏大,又内容丰满。
    后人在评论史诗时,常看它是不是"情节集中",常看它是不是"规模宏大"。为什么呢? 因为荷马已用他的成功之作,为这种文体树立了典范。
2.《奥德修纪》
   《奥德修纪》的题名,希腊文原意是"俄底修斯的故事",另译《奥德赛》。全诗也分24卷,共12105行。
    在情节结构方面,《奥德修纪》表现出与《伊利亚特》相同的特点。史诗的开端,诗人就说他要歌唱的是俄底修斯的历险。而十年的历险又被压缩在最后的40天:从他离开女神卡吕普索,途经斯刻里亚岛,到回国报仇,最后夫妻团圆。这40天也是有详有略,具体描写的只是5天发生的事。与《伊利亚特》比较起来,它显得同样的时间集中,同样的人物集中,同样的事件集中。
    在结构上,《奥德修纪》不同于《伊利亚特》的是:《伊利亚特》主要只写"阿喀琉斯的愤怒"一条线索。《奥德修纪》则利用了两条线索先是并行发展后又汇合的办法:一方面写俄底修斯回国途中的经历,一方面写伊大卡岛上的求婚者死乞白赖地纠缠珀涅罗珀,忒勒马科斯不得不出国寻父;父子在牧猪奴的茅舍相逢,共同返家复仇。两条线索互相映衬,显出情势的紧急,显出俄底修斯人生的多波折。
    在叙事方面,两部史诗的不同点是:《伊利亚特》基本上采用的是顺叙法,而《奥德修纪》采用的则是后世所推崇的"从中间写起"的倒叙法。在叙事方面,《伊利亚特》基本上采用的是顺叙法。《奥德修纪》采用的则是后世所推崇的"从中间写起"的倒叙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从《奥德修纪》的叙事方面看,它的叙事时间是非常集中的,而情节却是单纯的。从这一点来看,"从中间写起"的笔法是为情节叙述的干脆、利索服务的,是为情节内容的单纯、集中服务的。这是其优点之一。
    如果比较着看,《伊利亚特》是顺叙,《奥德修纪》是有顺叙,更有倒叙,这在叙述方式上又是一个变化──不但与《伊利亚特》比是个变化,在《奥德修纪》内部比也是个变化。叙事方式富于变化,这是优点之二。
  总之,《伊利亚特》《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在情节内容的安排、组织上,是极富艺术性的,表现出荷马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由于他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小段时间上,以此来包容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和画面、漫长的历史时间,所以他使自己的创造物变成了有开端、有发展、有GC、有结尾的严谨的整体。
四、荷马史诗的人物形象塑造
   荷马史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荷马笔下,每个人物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显得栩栩如生。比如阿喀琉斯的执拗、阿伽门农的专横、赫克托耳的强悍而精明、俄底修斯的机智刚毅等。
   第一,把人物置于具有时代特征的矛盾冲突中来刻划。
   诗人着力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而这个环境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种环境与人物的相互影响之中,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之间的彼此冲突中,人物的性格才得以突现,得以发展,得以鲜明化。
   第二,通过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
   这是荷马塑造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基本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手法的采用,不但可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还可以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其他侧面。描写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赎子的场景中,阿喀琉斯性格的复杂性也得到了突现。
   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荷马史诗还常以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人物性格。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赫克托耳性格中历来被人称道的荣誉感、集体责任感以及牺牲精神,在对话中被表现得既十分充分,又非常自然。
    另外提及,张月超先生在《伊利亚特》中发现了一种"民族崛起时期的发皇精神"(见《欧洲文学论集》)。在荷马笔下,即使是夫妻之间的生离死别,也写得如此豪迈悲壮,并不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唯其如此,才能突出史诗的主旨──歌颂氏族领袖的英雄主义精神。
  第三,以固定的修饰语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荷马史诗在人名前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这些修饰语,具有多种功能:或者表明人物的职司、地位,比如宙斯被称为"雷神""聚云之神""人和神之父",波塞冬被称为"大地的占有者";或者表明人物的某种外部特征,比如说雅典娜是"牛眼睛的",说阿喀琉斯是"捷足的" ;或者是对人物的赞美,如说赫克托耳是"伟大的""光荣的",说阿喀琉斯是"卓越的"……   
  在修饰语的上述功能中,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它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的一面。比如俄底修斯被称为"诡计多端的"、"饱经风霜的",赫克托耳被称为"强悍的",忒勒马科斯被称为"谨慎的",珀涅罗珀被称为"聪明的",卡吕普索被称为"痴情的",等等。
     在荷马笔下,俄底修斯是一个响当当的汉子。这一点,除了和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本诗的创作主旨--歌颂氏族领袖的英雄主义直接相关之外,恐怕还和张月超先生在《伊利亚特》中发现的那种 "民族崛起时期的发皇精神"密切相联。这种"民族崛起时期的发皇精神"决定了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决定了荷马史诗中的乐观主义,也决定了荷马史诗中人物的性格--确切地说,是决定了俄底修斯的顽强刚毅、百折不挠。
  第四,运用了侧面描绘的手法。
    在《伊利亚特》中,在描写海伦的美丽时,荷马运用了侧面描绘的手法。张月超分析说:"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海伦之美,但是从它对于环境所引起的反应或影响方面,把一个完整鲜明的美的形象在读者面前暗示出来。我国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杨贵妃,用的也是这样一种旁面烘托的方法,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句子,真可以说是未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了。"(《欧洲文学论集》)
  我国文学史上还有采用了这种侧面描写手法的例子,比如著名的汉乐府《陌上桑》中对于罗敷的描写,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于小芹的描写。它们都是成功的。
五、荷马史诗的修辞技巧
  荷马是想象丰富、善于修辞的语言大师。在这方面,特别应该提及的是他的比喻。
   荷马史诗中的比喻不但有暗喻,更有明喻。陈中梅概括说:《伊利亚特》中的明喻分两类,一类为简单型,另一类则是从简单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复杂型。
  简单型明喻的结构特征是A像B。埃阿斯的战盾"像一堵墙",兵勇们像狼或狮子似的战斗。阿波罗从俄林波斯上下来,"像黑夜一般";塞提斯从海里出来,"像一层薄雾" 。此类明喻,荷马用来得心应手,熨贴自如,其技巧可谓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另一类明喻,即复杂型明喻,在其他民族早期的史诗中绝少出现,但在荷马史诗中却是个用例众多、趋于普通的语言现象。此类明喻的结构特征是在A像B之后附加一整段完整的内容,其修饰或解说对象不是接受喻示的A,而是作为喻象物的B。
   陈中梅所说的"复杂型明喻",文学史家称之为"荷马式比喻"。"荷马式比喻"具有这样的特点:比较长,往往是在"像……一样"的基础上所扩展成的一个完整的描绘性的语句;与其说这是一个比喻,不如说这是一段描写--或者说这是以比喻的方式所进行的描写。因而,这样的比喻非常直观,画面感极强。
  后来的作家常使用这种"荷马式比喻",我们在维吉尔、弥尔顿、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中都能碰到这种修辞方式。
思考题:荷马史诗开创了哪些文学传统?站在今天的角度,荷马史诗中有哪些因素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章第五节:古希腊戏剧
在古希腊文学中,戏剧是史诗、抒情诗之后最灿烂的花朵。根据性质的不同,我们把古希腊戏剧分成悲剧和喜剧两种。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古希腊戏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奠定了后世欧洲戏剧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古希腊悲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古希腊悲剧是从赞美酒神狄俄倪索斯的酒神颂和祭祷仪式发展而来的。
从公元前7世纪起,酒神的祭仪便流行于希腊的许多城市。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统治者庇士特拉妥首创全民性的"酒神大节"。从此,酒神祭仪开始变成了"政府行为",戏剧演出成了教育民众、统治民众的一种工具。
据说,雅典人忒斯庇斯是把酒神颂化为悲剧的第一个悲剧诗人。公元前534年,他采用一个演员扮作几个人物的方式来表演酒神颂,这个演员可以不同的身份与合唱队队长讲话。后来,埃斯库罗斯又增加了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增加了第三个演员。
公元前5世纪,希腊悲剧艺术日益臻于成熟。它的繁荣时期就在雅典民主制的全盛时代,即伯利克里执政期间。雅典政府非常重视戏剧创作和"酒神大节"的群众活动,还认真举办悲剧竞赛会。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年代,雅典人喜爱戏剧的热情也未衰减,演戏、祭祀、庆祝活动,其开支成了雅典的一项重大负担。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以后,悲剧才逐渐衰落。
古希腊悲剧的主要题材是神话,只有极少数作品以当代重大事件为题材,如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古希腊悲剧的主人公,大多是神话中的英雄或其后代。因此人们称希腊悲剧为"英雄悲剧"。
如同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所说,希腊悲剧不着意于"悲",而着意于"严肃事件"。它通过主人公的意外的不幸遭遇,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导致道德上的"净化"(见《诗学》)。其基本冲突表现为人和命运的冲突(因此人们称希腊悲剧为"命运悲剧")。
希腊悲剧表现出这样一种观念: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但人有自由意志,应该以自己的积极行动显示出自身的力量。这种观念,就是我们所推崇的"悲剧观念"。
古希腊悲剧包括戏剧成分与合唱队合唱的抒情成分两部分。后来,随着戏剧成分的不断增强,抒情成分相应减弱。悲剧中的歌、舞、道白三种因素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古希腊悲剧的一个突出特色。
在古希腊悲剧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即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他们分别为古希腊悲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埃斯库罗斯及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诗人。他一生在戏剧比赛中得奖17次,最后败给了索福克勒斯。他创作了90部悲剧和"萨提洛斯剧"(笑剧),只留传下来7部完整的悲剧。
就现存的剧作看,埃斯库罗斯的创作绝大部分采用神话题材,一般使用三联剧(三部曲)的形式。只有《波斯人》是取材于现实的希波战争的单部剧。《俄瑞斯忒亚》(公元前458)是埃斯库罗斯仅存的一部三联剧。  
《俄瑞斯忒亚》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三联剧充满了世代仇杀与因果报应。总之,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世上的一切。在埃斯库罗斯看来,一切冲突都源于此。
有人说,埃斯库罗斯在希腊悲剧作家中是最接近悲剧的渊源--狄俄倪索斯秘仪的,往往带有神秘意味。这是切合埃斯库罗斯创作实际的。
《俄瑞斯忒亚》中的思想也反映在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公元前469)中,只不过程度上略轻。它是三联剧《普罗米修斯》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即《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和《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没有流传下来。
三联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而受到宙斯惩罚的神话。评论者认为,在埃斯库罗斯笔下,普罗米修斯事实上是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作为伟大的英雄形象,普罗米修斯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突出特征:
第一,普罗米修斯热爱人类,自觉为人类的幸福而忍受众神的侮辱和惩罚,具有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恩神。
他是心甘情愿地为人类而做出这一切的。他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正是由于这一点,马克思才说他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
第二,普罗米修斯勇于斗争,无所畏惧,具有英雄主义气概。
面对宙斯的淫威,普罗米修斯表现出一个英雄的凛然正气、无畏气概。他向别人揭穿了宙斯的丑史,抨击宙斯忘恩负义的恶德败行。
第三,他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普罗米修斯对斗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掌握了真理,将来一定会获得解放。 因此,他决不向宙斯妥协,决心为人类忍受一切难以忍受的苦难。
以上三点,使普罗米修斯成了伟大的英雄形象,成了"人类世界中最被爱好的不朽形象之一"(高尔基语)。但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即使是伟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也不敢对抗命运。命运比他强大得多,无论是人还是神都对抗不了。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思想深刻,耐人寻味--它传达出一种我们前面提到的"悲剧观念"。
这种悲剧观念,前苏联学者塞尔格叶夫概括为:"向往自由与创造的渴望与不能获得自由的客观障碍"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从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深层内涵来看,它的确表达出了人类"向往自由与创造的渴望"。而与此同时,神话通过普罗米修斯受到以宙斯为首的众神的迫害的情节,又显示出一种不可战胜的"客观障碍"。
我们觉得,如果只写出"向往自由与创造的渴望",或者只写出"不能获得自由的客观障碍",那么,埃斯库罗斯仅仅是一个人类愿望、情绪的传达者,他作为艺术创造者,存在的意义就显得无足轻重。可贵的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埃斯库罗斯却有了如此深邃的思考,发人深省地描写了前述两种力量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我们认为,在作品的思想力度上,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后来的悲剧创作无疑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在艺术方面,《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反映了埃斯库罗斯悲剧艺术的一般特征:
1.合唱队的抒情诗和独白所占比重相当大,说唱雄浑有力。歌队参加剧中人的议论与活动,与剧中人关系密切。
2.对话生动,富于戏剧性。
3.主要人物崇高而伟大。
4.风格庄严、雄浑。
5.情节结构比较简单。
埃斯库罗斯开始创作时,希腊悲剧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诗人为希腊悲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他首创了"三联剧"的艺术形式。
2.他增加了一个演员,加强了戏剧性的对话。
3.他在演出技巧方面进行了很多改革,首先利用了画景、高底靴、定型面具和鲜明艳丽的服装。
由于埃斯库罗斯在戏剧艺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奠基作用,人们称他为"悲剧之父"。
三、索福克勒斯及其《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他一生写了130部悲剧和萨提洛斯剧,曾获得头奖和次奖24次。现仅存悲剧7种。其中,最重要的是《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28)取材于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古老传说。索福克勒斯深刻地揭示了这个古老传说的悲剧内涵,并对命运的公正性提出置疑。
这部悲剧的主题近似于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如前所述,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主题是"向往自由与创造的渴望与不能获得自由的客观障碍"之间的冲突;而《俄狄浦斯王》表达的则是人的自由意志与无法摆脱的厄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在表现人的自由意志与无法摆脱的厄运的冲突的过程中,就不但写出了人的自由意志的积极性、可贵性,而且与此同时,他也为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人类、压迫着人类、人类始终不敢审视的命运,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号,让人们对命运的公正性、合理性产生怀疑。这是《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的积极意义的一个侧面。
比起埃斯库罗斯的作品来,这种积极意义表现得十分明显--普罗米修斯是那样的伟大,在众神之父宙斯面前表现得那么无畏,可他绝对不敢、永远不敢对抗命运。
《俄狄浦斯王》积极意义的另一个侧面是:它与荷马的作品、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一样,也是英雄主义的赞歌。罗念生认为歌颂英雄主义是从荷马时代开始的文学传统,也是索福克勒斯所生活的时代的一般风尚(见《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译本序)。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荷马以来的英雄主义传统包含两个侧面:一是阿喀琉斯那样的英勇善战,所向无敌;一是赫克托耳那样的为了城邦,为了荣誉,而英勇赴死。荷马之后的作家更注重第二个侧面,并不断地发展这个侧面。
索福克勒斯继承的也是这个侧面。索福克勒斯曾说,他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欧里庇得斯则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罗念生认为他的意思是说,"他写的多是理想化的人物,欧里庇得斯写的则是现实的普通人。"      
作为理想化的英雄,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后来,索福克勒斯在《在科罗诺斯的俄狄浦斯》一剧中,还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受难,表现出这个英雄人物的坚强的毅力。
希腊的悲剧艺术发展到索福克勒斯手中,已经臻于完善的地步。《俄狄浦斯王》一向被公认为希腊悲剧艺术的典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功力。它值得我们推崇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处理得简练集中。
索福克勒斯表现出与荷马相同的审美趣味。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来处理错综复杂的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把戏剧冲突集中在忒拜王宫这一个地方,通过类似于荷马史诗"从中间写起"的"倒叙式"结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矛盾一层一层地揭露和解决了,而故事的绝大部分都被置于剧情之外,由剧中人转述出来。整个悲剧只演俄狄浦斯追究杀死老王凶手一事,却由剧中人的对话反映出整个传说的内容。  
索福克勒斯主要写了5个关键性的情节。这与荷马处理特洛亚战争题材、处理俄底修斯返乡经历题材一样,与荷马用几天时间(或是9天,或是11天)来反映长达10年的特洛亚战争、长达10年的俄底修斯返乡经历一样,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是那么迅捷,是那么经济!或许正因为这一点,诗人才获得了"戏剧艺术的荷马"的美称。
2.结局处理得自然合理。
索福克勒斯悲剧的"解"是从布局中安排下来的。剧中细节一个个地很自然地连续下去。而这种细节的连续,又都决定于人物(俄狄浦斯)的行动。
3.善于运用"发现"和"突转"法。
这种种"发现",又常常是"事与愿违", 效果与动机恰恰相反的结果,即由"突转"造成的。这种"发现"与"突转",极富戏剧性,增加了悲剧的强度。因此后来被大量地运用于戏剧创作中。
作为埃斯库罗斯的继承者,索福克勒斯在悲剧艺术的发展上还有别的贡献:
1.他把演员人数由2个增加到3个,使对话和剧情变得复杂化,同时也使歌队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2.他打破了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的传统,在单部剧中使矛盾冲突更为集中;
3.他改进了剧景以便于更换地点,还改进了服装,改进了剧中音乐。
四、欧里庇得斯及其《美狄亚》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悲剧诗人。他一生创作剧本92种,留传下来18种,曾6次获奖。
就现存悲剧看,欧里庇得斯认真地改造了神话题材,使之真实地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内战问题和妇女命运问题。他是欧洲文学史上"社会问题剧"的创始者,也是第一个关怀妇女并大量地描写了妇女命运的作家。
就这方面看,《美狄亚》(公元前431)是他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关于伊阿宋的传说。
有的评论者指出,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英雄已经失去了往昔的光彩。伊阿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可以说,欧里庇得斯的创作标志着旧的"英雄悲剧"的终结。
美狄亚是个刚烈女子,她敢爱敢恨。有评论指出,美狄亚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她是西方文学史中第一个解放了的女性形象。不甘愿受被男性抛弃的侮辱。美狄亚以她的性格力量著称。有评论指出,中外文学史中都有弃妇形象。美狄亚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弃妇形象,最著名的复仇女性。《诗经》中《氓》、《谷风》等诗篇中的弃妇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
可以说,作为欧洲文学史上"社会问题剧"的创始者,索福克勒斯的确通过《美狄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这种"社会问题"就是:妇女的不幸婚姻问题,妇女不幸婚姻的根源即社会地位问题。
虽然《美狄亚》采用的是神话题材,但由于它涉及到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因而无可争议地反映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是《美狄亚》一剧的一个突出特点。      
《美狄亚》一剧还有另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即:欧里庇得斯善于对笔下人物,特别是女性,作细致而深刻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通过对美狄亚这种复仇欲望与母爱的心理冲突而描写、分析,欧里庇得斯还为我们写出了一个复杂的性格。总之,这是一个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
这些是通过人物的内心描写来表达深刻的思想的,这在古希腊文学里是难能可贵的。欧里庇得斯很能了解妇女的心理,因此有人说,他首先在希腊文学的领域里发现了女人。"
思考题:1.如何理解美狄亚的复仇?你能与所读过的其他女性复仇主题作品作比较分析吗?
2.同是弃妇形象,美狄亚与《氓》中的女主人公有什么区别?你对此如何理解?
3.在表现女性生存境遇方面,欧里庇得斯与你所熟悉的其他作家有什么不同?
文学史家注意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还常常使用两种结构技巧:一是"开场白",一是"神力"。
所谓"开场白",指的是在悲剧开场,诗人首先让一个剧中人物来说明剧情。这种做法,实际上代替了起解释作用的第一幕,使得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不再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剧情上,还能注意诗人怎样处理他的题材,怎样对他的题材加以解释。可见,诗人使用这种技巧,其着眼点是在观众对审美创造的参与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所谓"神力"技巧,指的是在剧尾请出一位天神来解决矛盾纠纷我国古代的一些小说、民间故事甚至当代的作品也常使用这种技巧(当然,有时是变形的)。虽然欧里庇得斯的目的是求得一个宁静的收场,因此,它被很多评论家所批评。
五、古希腊喜剧及阿里斯托芬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原始歌舞,也是从酒神祭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喜剧" 一词,希腊文原意是"狂欢游行之歌"。
比起悲剧来,希腊喜剧的发展与繁荣时期要来得晚一些。由于它的政治讽刺色彩,由于它的浓重的社会生活气息,雅典官方最初拒绝引进。直到公元前487年,雅典人才开始在"勒奈亚"节日里演出喜剧。
古希腊喜剧一般分为开场、进场、对驳、评议、插曲、退场6个部分。对驳场是喜剧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表现主题。
古希腊喜剧取材于现实生活,而不是像悲剧那样取材于神话,因此更具有现实性。
文学史家一般把古希腊喜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即:
第一阶段:旧喜剧阶段(公元前480-前400);
旧喜剧属于政治讽刺喜剧。公元前5世纪,雅典曾出现三大喜剧诗人,他们是:克剌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可惜前两位都没有作品传世。现存作品只有阿里斯托芬的喜剧11种。
第二阶段:中期喜剧阶段(公元前400-前336)
中期喜剧是政治讽刺剧到世态喜剧的过渡。此时出现了56个喜剧诗人,写有数以千计的剧本,遗憾的是一种也没有传下来。据吉尔伯特·默雷著《古希腊文学史》,阿勒克西斯(公元前400?-前300?)是中期喜剧最重要的作家,写有剧本245种。
第三阶段:新喜剧阶段(公元前336-前250)
新喜剧源于早期的滑稽史诗和欧里庇得斯的一些悲剧,而和旧喜剧没有关系,和中期喜剧也关系不大。它和"希腊化"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主要描写家庭琐事与个人爱情生活。从此,剧场便从政治讲坛一变而为娱乐场所。其代表作家是米南德。新喜剧对古罗马喜剧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喜剧作家。由于他在希腊喜剧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恩格斯称他为"喜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广泛地涉及了当时的政治、哲学、文艺等各方面问题。比如《阿卡奈人》、《骑士》、《马蜂》等喜剧攻击主战派克勒翁等人,主张和平;《云》讽刺诡辩派代表苏格拉底;《蛙》挖苦欧里庇得斯;……
《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的代表作,集中表达了阿里斯托芬喜剧的基本主题:战争与和平。这部喜剧有两个主要特点:1.寓严肃于滑稽。2.运用了对比手法
阿里斯托芬还写了一部纯幻想的作品《鸟》。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形象表现。阿里斯托芬还是欧洲文艺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关于文艺的言论散见于《蛙》、《地母节妇女》等剧中。
结语:第一,在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宗教活动与政治因素无疑起了重要作用。没有宗教祭祀活动(酒神祭),戏剧不会萌生。没有政府的提倡,没有戏剧大赛活动的开展,或许没有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古希腊悲剧的发展,从其自身因素来看,有赖于神话所提供的肥沃的土壤。这种"肥沃的土壤",不但包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还包括不知多少代的先民为这些故事所赋予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内涵。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内涵,才使"悲剧观念"得以形成,才使悲剧艺术这古老的花朵常开不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第三,古希腊剧坛的演变趋势是:政治教育与宗教宣传的讲坛→娱乐场所。
思考题: 古希腊戏剧出现得早,也成熟得早,而中国戏曲却早萌晚熟。试分析其原因。
第二章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的时限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古代奴隶社会崩溃,欧洲历史开始进入"中世纪",即封建社会时期。不过,文学史上的分期与一般历史的分期并不一致。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一般指的是中世纪的初期(5-11世纪)和中期(12-15世纪),即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文学。
二、基督教的统治地位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中,基督教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文学的发展与这种社会状况有直接关系。在民族大迁徙时期,欧洲的古代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基督教教会对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持敌视态度。古代文化中只有一小部分对基督教有利的东西被教会吸收,大量的文物、典籍被焚烧,被破坏。
这样,在中世纪时,古代文化事实上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文化发展的链条被愚蠢地割断了。其结果,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即使是后来的文化发展,也完全受制于宗教神学。这就是中世纪文学不能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中世纪文学中,宗教文学占有突出的地位。与之相对,还存在着世俗文学,包括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等。
三、宗教文学
宗教文学也称"教会文学",指僧侣们创作的,以《圣经》为题材,为宣扬基督教教义服务的文学。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旧约全书》是古希伯莱文学总集,属于东方文学的范畴。《新约全书》中的作品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叶,3世纪时成书。
宗教文学的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苦修传说、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奇迹剧、神秘剧和赞美诗等。宗教文学一般采用象征、寓意手法,假托梦境或幻景来写人叙事。
由于宗教文学的统治地位,也由于象征、寓意手法本身的长处,它成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一般写法。意大利诗人但丁就是用这种手法创作出了伟大作品《神曲》。它对后世文学影响也很大。
四、英雄史诗
在中世纪初期,民间文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没有保存下来,但就流传下来的作品看,不但中世纪的民间创作十分丰富,而且一开始就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其中,英雄传说、英雄史诗所取得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流传下来的英雄传说重要的是凯尔特人关于库胡林和菲恩的故事、关于亚瑟王的传说,它们成为后来的骑士传奇的情节基础。
流传下来的英雄史诗比较多,年代较早的有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意即"歌谣")、"萨迦"(意即"英雄传说"),以及芬兰人的《卡勒瓦拉》。
这些作品记录的时间,有的是在12世纪以后,有的甚至是在19世纪。但记录者一般是忠实于口头创作的原貌的。
1.《贝奥武甫》
《贝奥武甫》是其中出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全诗长3000余行。所记历史事件属于6世纪,8世纪时以古英语写成,现存唯一手抄本属于10世纪。史诗集中赞颂了贝奥武甫身上的英雄主义和责任感。但与此同时,史诗也流露出一种悲哀、阴郁的调子。之所以如此,麦线特说是由于"主人公同神秘的力量进行必定要失败的斗争
中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又出现了一大批史诗,仅法国现在就已发掘出了约100部。这类史诗与早期的史诗不同。它们往往以某一历史事件为基础,以歌颂封建时代的理想英雄为主要内容,虽有传奇色彩,却不具有神话性质。
其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1080?)、西班牙的《熙德之歌》(1140?)、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1204?)、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
2·《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史诗作品。它在11世纪以吟唱方式流传于民间,现在所见的最古的本子是19世纪发现的12世纪的手抄本。全诗4002行,以罗曼方言写成。其情节以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的史实为基础。长诗中的罗兰是一个骑士形象。在他身上,不但体现了骑士们遵循的"忠君"、"护教"信条,而且表现出与以前的英雄们相同的英雄主义。
史诗体现出民间文学的特色:
一是使用了重叠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突出罗兰出于"荣誉"而产生的固执。
二是使用了对比法。
三是风格粗犷、朴素。
除了长篇的英雄史诗,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的民间还流传着短篇的英雄歌谣。其中,最有名的俄罗斯关于伊里亚等勇士的歌谣和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五、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文学现象。骑士本是封建领主所豢养的武装,属于小封建主。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骑士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其社会地位大大提高,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
骑士恪守着"忠君"、"护教"、"行侠"、"尚武"的信条。他们参加各种冒险事业,不仅保护领主及其城堡、国土,而且还效忠于女主人。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就是描写骑士的冒险事迹,描写骑士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宣扬"骑士精神"的作品。
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一)骑士抒情诗
骑士抒情诗最早于12世纪初出现在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中叶蔓延到北方,直到14世纪中叶才衰落。骑士抒情诗的内容多为歌咏骑士的冒险事迹及其与恋人的悲欢离合。
骑士抒情诗中最著名的是"破晓歌"。它们用热烈的笔调描写骑士与贵夫人幽会以及破晓时依依惜别的情形,用精选的语言来讴歌爱情,用赞美宗教、上帝及圣母的语句来赞美世俗的女性,表现出与宗教禁欲主义的对抗。
法国北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抒情诗都曾受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影响。意大利大诗人但丁的抒情诗集《新生》也是在普罗旺斯抒情诗影响下写出的。
(二)骑士传奇
"传奇"的名称来自法文Romanceb,意为"用拉丁变语[即日耳曼语和拉丁语的混合语]所写的故事"。由于这些故事大都写的是骑士在宫廷间的离奇的恋爱生活,所以又称"宫闱传奇"。"骑士传奇"有时也称"骑士叙事诗"。  
骑士传奇于12世纪中叶出现于法国北方。最初是用韵文写成,短的数百行,长的达到1万行以上。以后逐渐加入散文部分。13世纪以后,用散文写的更多。其影响所及达于欧洲许多地区。
韵文传奇总起来看主要有3个诗系,即:1.古代诗系(又称"希腊诗系");2.不列颠诗系;3.拜占庭诗系。
古代诗系的传奇是根据古希腊罗马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只不过古代的英雄变成了中世纪的骑士。其中著名的作品是关于特洛亚、亚历山大和埃涅阿斯的传奇。
不列颠诗系的传奇以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传奇为主要内容。这类的传奇多得不胜枚举。
最重要的作家是法国的克雷提安·德·特洛阿。他的作品主要有《艾莱克和艾尼德》(1160?)、《克里赛》(1165?)、《朗斯罗,或坐囚车的骑士》(1168?)、《伊万,或带狮子的骑士》(1170?)、《伯斯华,或圣杯的故事》(1182-1190)等。
如《法国文学史》所说,"典雅爱情"和骑士冒险故事相结合,便构成了骑士传奇的的基本主题。在"典雅爱情"面前,基督教所宣扬的禁欲主义事实上已经找不到立锥之地了。属于这个诗系的《特利斯坦和绮瑟》(12世纪)就证明了这一点。
《特利斯坦和绮瑟》
这就违背了骑士所遵循的"骑士精神",突破了一般骑士传奇的老套。
拜占庭诗系的传奇与拜占庭的历史相关。其中,最著名的是13世纪时法国的《奥迦生和尼哥尼特》。《奥迦生和尼哥尼特》也显然有悖于"骑士精神"。为了爱情,奥迦生竟然忘了保卫国家、抵御外敌的骑士责任。
《法国文学史》还提到了这部作品在艺术方面的一大特色,即:对骑士风尚的滑稽化的讽刺描写。
"圣杯"传奇
我们觉得,在骑士传奇中,最有深意的还是属于不列颠诗系的关于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们寻找"圣杯"的传说。根据吉利恩·比尔在《传奇》一书中的说法,"圣杯"虽然有其实际的意义,但在"圣杯传奇"中却是具有明显的寓意的。我们认为,传奇中的"圣杯",实际上是女性的象征,骑士所持的利剑是男性的象征。"圣杯传奇"实际上讲的是寻找纯真的爱情的故事。  
中世纪骑士传奇还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由于它发掘和保存了某些耐人寻味的意象,诱发了后来的某些文学大家,使他们创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大作。  
艾略特是一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斯宾塞也是一例。英国作家马罗礼(1359-1471)在法国骑士传奇的影响下,写出了《亚瑟王之死》(共8部)。斯宾塞的著名长诗《仙后》就取材于此。
据吉利恩·比尔的《传奇》,欧洲文学史上的许许多多作家,包括莎士比亚,都曾得益于传奇:或者以传奇为材料,或者以传奇为模式,或者从传奇中汲取一种精神。
除了我们在前面列举的两位大家之外,在《传奇》中被认定为属于这个传统的还有:乔叟、塞万提斯、柯勒律治、济慈、司各特、霍桑、史蒂文生、威尔斯……甚至,它还诱导出了后来文学史上著名的"犯罪传奇"(如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哥特小说(如华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堡》)、科幻小说〔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以及一系列浪漫主义作品。
传奇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是因为文学作品事实上往往需要包含一些传奇的"特质"。比如说小说──"小说创造一个首尾连贯的幻影:它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由详细的情节组成,以暗示理想的强烈程度为人们领悟;它靠作家的主观想象支撑。"(《传奇)
这一点,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或许也能提供某种启示。
六、市民文学
随着城市的出现,中世纪的文坛上又出现了大量的市民文学。"市民文学"有的文学史著作也称"城市文学"。
市民文学与民间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恶德败行为主要内容,所以它一出现就与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划清了界限,表现出独具的特色,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讽刺性。
法国是市民文学最兴盛的地方。其主要形式是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韵文故事是从民间歌谣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用诗体写成。有的国家称之为"笑话"。
1.韵文故事
韵文故事最能体现出市民文学的一般特色。它把讽刺的矛头公开指向了僧侣。在法国的《驴的遗嘱》和德国的《神父阿米斯》等作品中,叙述者把僧侣们的欺诈行为和贪婪本性揭露得淋漓尽致。还有一些作品把农民作为主人公,赞美了他们的智慧和斗争精神,如《农民舌战天堂》《阿麦尔的贡斯当》等。
2.《列那狐传奇》
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品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它是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约产生于12世纪70年代至13世纪中叶。全诗长达30000余行,分27组,每组又包括若干个小故事。
作品写的是狐狸列那与各种动物之间的矛盾斗争。评论者指出,作品的意义在于它采取了以兽喻人、以动物故事来讽喻现实的手法。
《列那狐传奇》影响很大,诱导出一个"列那狐系列":13世纪中叶出现了《列那狐加冕》,13世纪末出现了《新列那狐》,14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冒充的列那狐》。后来,德国大诗人歌德还写了《列那狐》。
3.《玫瑰传奇》
中世纪文学史上还出现了一个新现象:续写作品。其产物就是《玫瑰传奇》。
《玫瑰传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约4300行,写于13世纪20年代,作者是吉约姆·德·洛利斯,相传是教士。它采用寓意写法,以"玫瑰"代表少女,叙述"情人"追求"玫瑰"而不得的故事。有人说它"是骑士文学中贵族'典雅'爱情故事的翻版"。第二部分长达1万7千行,写于60年代,作者是一个市民,叫让·克洛比奈尔(又名让·德·墨恩)。它虽然写了"情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获得了"玫瑰"的爱情,但涉及到现实的许多重大问题,因此属于市民文学的范畴。《玫瑰传奇》是法文抄本最多的一部中世纪文学作品。在它的影响下,寓意和梦幻写法被广泛采用。
4.市民抒情诗
在抒情诗方面,意大利出现了"温柔的新体诗派"。这一诗派继承并发展了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传统,以爱情为主题,描写诗人的内心体验,为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过渡开辟了道路。
法国出现了两个出身于市民阶层的诗人,即吕特博夫(1230?-1285?)和维庸(1431-1463?),他们写出了很多反映下层市民的遭遇与感受的诗篇。
维庸写有《小遗言集》和《大遗言集》,被看成中世纪欧洲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但《法国文学史》说,其内容往往是"病态"的,常流露出"玩世不恭"的思想情调。
15世纪末,法国诗坛上还出现了特别注重艺术形式的"修辞学派",其代表是乔治·夏斯特兰(1403-1475)、让·莫利内(1435-1507)、让·梅希诺(1420-1490)。这可能是19世纪唯美主义派的先驱。
5.市民戏剧/《巴特兰律师》
15世纪后,出现了市民戏剧,包括道德剧、愚人剧和笑剧等多种形式。这是非宗教性的世俗戏剧,虽有较强的现实性,但仍以娱乐为目的。
其中最有名的是笑剧《巴特兰律师》,在暴露了社会上的尔虞我诈的同时,也比较典型地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在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过渡时,意大利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就是但丁。但丁以长篇叙事诗《神曲》为欧洲文学史又矗立起一座巍峨壮观的高峰(见本章第二节)。  
思考题:1.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是什么?
2.中世纪文学在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方面主要有哪些成就?
3.你如何认识中世纪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章第二节:但    丁
一、但丁的文学史地位
但丁是中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作家,是中世纪文学向近代文学过渡的标志,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恩格斯曾对但丁特殊的文学史地位做过如下精辟的概括: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二、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1.生平概况
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贵族的家庭。他早年拜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为师,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并研究古典文学。
但丁特别崇拜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后来在他的长诗《神曲》中,他还把维吉尔奉为精神导师,让维吉尔引导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
青年时代,但丁积极地参加了城邦的政治活动。1302年,但丁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逐出城邦,开始了他近20年的流亡生活。 1315年,佛罗伦萨当局以屈辱的条件允许但丁返回故乡。但丁辗转各地,于1317年到了他的归宿地拉文那。1321年,但丁因病去世。
2.创作概况/《新生》
青年时期,但丁就开始了诗歌创作。爱情生活对但丁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抒情诗集《新生》就是爱情的产物。
从1283年开始至1295年,但丁写了《新生》中的30首抒情诗,以表达对一个叫贝雅特丽奇的女子的"近乎骑士式的精神之爱"。在《新生》中,但丁采用中世纪文学所惯常采用的寓意手法、梦幻形式,把贝雅特丽奇写成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使诗的意境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
流亡期间,但丁写了4部著作,即:《飨宴》(1304-1307)、《论俗语》(1304-1305)、《帝制论》(1310-1312)、《神曲》(1307-1321)。其中,《飨宴》和《论俗语》属于学术性论著,《帝制论》属于政治论著,而《神曲》则属于叙事诗。
三、《神曲》简析
《神曲》是但丁最重要的作品。它与荷马的《伊利亚特》、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歌德的《浮士德》一起,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四大文学名著"。
1.《神曲》题名的含义
《神曲》题名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给本书取名为"喜剧",至于"神圣"之意,乃后人所加,表示对作品的赞赏。
那么,为什么称这部作品为"喜剧"呢?
在给别人的信中,但丁对此曾做过解释:  
第一,长诗的结局是幸福的。中世纪时,人们把由平静开始而结局悲惨的故事称为"悲剧",把由纷乱和苦恼开始而结局喜悦的故事称为"喜剧"。但丁的这种解释正是建立在当时人们的这种观念之上的。
第二,当时的正统语言是拉丁语,而长诗却是用"俗语",即意大利语写成的,力求通俗,不很严肃。
2.《神曲》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神曲》共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为《净界》)和《天堂》三部。作品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主要写诗人自己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经历。
从《神曲》的构思和情节内容来看,这部作品明显地受到了基督教观点的支配,包含着很多难解的象征和暗喻。但如论者普遍认定的那样,但丁写宗教性的内容,却并不是为了宣扬宗教教义,而是为了从道德上探索人类的出路。
对于《神曲》的主题思想,但丁自己曾有明确的说明。他说自己创作《神曲》的动机是: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
这部作品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含有多种意义的:第一种是字面上的意义,另一种是象征或道德的意义。……这全部作品的主题,单就字面上看,是人类死亡以后的灵魂状态,就象征意义来说,它的主题是人,他义所应得的奖励与惩罚。
但丁的表述告诉我们,《神曲》的主题是双重的:既有表面上的主题(形式主题),又有深层的象征意义(本质主题)。无疑,后者才是最为重要的。
那么,《神曲》的"本质主题"是什么呢?
……但丁在作品中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相当明确: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
长诗开始以象征手法描写。
但丁在描写中形象地说明,他在中年时处境危急,好像迷失了道路的人,不知何去何从。这时,由于理性和信仰的指引,他才找到了道德上自我修持的道路,最终到达理想的境地,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接下来但丁描写自己在维吉尔的引导之下游历地狱和炼狱,以此象征: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应当在哲学的指导下,凭借理性,涤除"地狱"中的那些罪恶,远离"炼狱"中那些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才能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的罪恶有三种:一放纵,二凶残,三恶意。但丁依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笔下的鬼魂在地狱中的位置。
通过贝雅特丽奇引导但丁游历天堂的情节,但丁形象化地告诉我们: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只是在哲学的指导下,凭借理性,涤除"地狱"中的那些罪恶,远离"炼狱"中的那些错误,经历了苦难和考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这还不够。个人和人类还应当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仰的途径、神学的启发,走出迷惘,才能认识最高真理,达到至善的境地。
或者换一种说法: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不但要在哲学的指导下,凭借理性,涤除"地狱"中的罪恶,远离"炼狱"中的错误,经历苦难和考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仰的途径、神学的启发,走出迷惘,才能认识最高真理,达到至善的境地。
这就是《神曲》的主题思想。对《神曲》所表达的这种主题思想,《欧洲文学史》评论说: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这完全是但丁作为中古诗人的偏见,他所认识的真理和至善,显然还局限在基督教神学的观点里。但他追求最高真理的精神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在中古时期说来[应当说"在所有的时代"],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3.《神曲》在思想上的二重性
前引恩格斯对但丁历史地位的概括: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的评价启发我们:但丁生活与创作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的时代。作为过渡的时代,它既有旧的中世纪的事物和思想存在,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又有新的属于近代的事物和思想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这种过渡的时代的特点,必定要在但丁的思想和创作上留下某种印迹,使之具有二重性。
这一点,《神曲》中表现得很明显。
(1)《神曲》宣扬了旧的属于中世纪的宗教思想:
A.全部《神曲》表明,为善者进天堂,过幸福生活;作恶者入地狱,遭受永世的痛苦;回头向善者入炼狱,有升入天堂的希望。
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思想,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过,但丁宣扬这种思想,主旨是好的,他为的是惩恶扬善。
B.但丁相信上帝是万能的,惩恶扬善正是上帝的意旨。
C.但丁宣传精神(非物质的)高于肉体(物质的)。
D.但丁强调基督教是至高无上的。
E.但丁还具有一定的禁欲主义思想。
(2)《神曲》也表现出了属于近代的进步思想与倾向:
A.无情揭露和愤怒谴责了教会的罪恶。
但丁尤其把笔墨集中在那些教皇身上。但丁还在《神曲》中谴责这些教皇违背了《圣经》教义,"口称基督基督",实际上"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他们"比那些从来不知道基督的离开基督还要远"。在揭露、谴责教会人士的卑鄙行径的同时,但丁还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思想。
《神曲》中的上述笔墨,不但反映出作品的现实性,而且显示出巨大的进步意义。或许正是由于这些笔墨,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才称但丁是"第一个宗教改革者"。
B.肯定现世生活,强调人的现实活动。
《神曲》中告诉我们,即使"从佛罗伦萨来到正直、健全的人民当中[指天国]" ,诗人也忘不了"那个使我们变得如此凶恶的打谷场[指地球]"。他通过笔下的俄底修斯之口指出:"人不能像走兽一般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
他声称,他创作《神曲》,就是"为了对万恶的世界有所裨益" 。
C.推崇古典文化。
对荷马、贺拉斯、奥维德等古希腊罗马的诗人,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但丁也都流露出深深的敬意。特别是,在《神曲》中,但丁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奉为导师,安排他作为自己游历地狱、炼狱的导游人。
上述几方面说明,《神曲》在表现了中世纪的宗教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与这种旧的思想相抵触的新的进步的思想和倾向。它的确是矛盾而复杂的"过渡的时代"的反映。
4.《神曲》在艺术上的二重性
在艺术方面,《神曲》也同样体现出了"过渡的时代"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表现出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属于近代文学的因素。
(1)《神曲》的中世纪文学特色
A.构思和结构安排与宗教思想密切相关。
长诗写的是诗人自己幻游"三界"的经历,因此自然地分成了《地狱》、《炼狱》、《天堂》3部。每部又分为33歌,共99歌;加上"序曲",共100歌。地狱分为9层,连同"地狱外廊",共10层。炼狱也分为9层,连同"地上乐园",也是10层。天堂是"九重天",外加天府,还是10层。每部结束时,都以"群星"一词收尾。
诗人之所以这样安排《神曲》的结构,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使全诗的结构严密而完整(在这一点上,就长篇叙事诗而言,《神曲》是无与伦比的),一是使长诗的形式因素也能暗示出某种深意,以强化作品的"思想性"。
因为,在中世纪,在基督教世界,上述"3" 、"9" 、"10"等数字都具有某种神秘意义和象征性,能够使人产生特殊的联想。
比如:"3"代表神学中的"三位一体",即圣父(上帝耶和华,神本位)、圣子(耶酥)、圣灵(神的圣灵)三者乃是一体。"10" 则代表完美,"100"(10×10)则是"完美中的完美"。
B.《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文学惯用的梦幻形式和象征手法。
如前所述,整个作品写的就是一场梦--诗人但丁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整个作品就是一个象征--人如何在道德上修炼自己、升华自己。
(2)《神曲》的近代文学因素
A.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
诗人幻游"三界"的经历,与现世紧密相联,现实世界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侧面,都在作品中通过一个个细节的描写反映了出来。
B.以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即"俗语")写成。
但丁主张把"俗语"[即除当时的正统的拉丁语之外的各区域的方言]"放在筛子里去筛",去芜存精,以形成合乎理想的"光辉的俗语"--意大利民族共同语。《神曲》就是但丁这种主张的一次实践。这对于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起到了促进作用。而运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正是近代文学的一大特色。
总而言之,作为但丁世界观的集中反映的《神曲》,无论是在思想倾向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明显的二重性。
这使我们有理由认定:《神曲》既是中世纪学术的综合,又是近代文化的序曲。
思考题:1.但丁在西方文学史中占有怎样特殊的地位?   
2.概述《神曲》的主题思想。
3.《神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简析《神曲》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二重性。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第三节 圣经文学
一、关于圣经
1.圣经释义
《圣经》(Bible)一词源于希腊文blblia意为"一组小书",它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著作汇编。《圣经》不是这本书的本名,它是翻译成汉语时,按照中国人喜欢把重要、严肃的著作称作"经"的传统,把它称之为"经",在前面加上一个"圣"字,以示尊重,由此有了"圣经"的通俗名称。
2《旧约》
   《圣经》(Bible)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亦称《希伯莱圣经》,是犹太教经典,它是古希伯来人在巴比伦俘囚(前586年)后的500年中收集编纂而成的,称之为圣典。《旧约》绝大部分用希伯来文写成,它大致形成于公元前12-2世纪之间,在公元前6-2世纪陆续汇编成书。
3.《新约》
《新约》是基督教经典,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下半叶到2世纪之间所写,它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记载耶稣的生平,教戒以及使徒们的行事。基督教徒继承犹太教经典,取名为《旧约全书》,而把自己的经典称为《新约全书》。表明前者是希伯来人与上帝的立约,后者是基督徒与上帝的立约,两部经典通称《圣经》。
圣经的 核心实质
《圣经》的核心实质是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都是独一上帝所创造。根据基督教教义,《旧约》体现上帝的诺言,突出律法;《新约》则是诺言的实践,强调信仰。《圣经》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正典经书,在西方得到广泛的普及和传播。西方人代代相传,对《圣经》进行翻译。
二、旧约来源
所谓的"约",是相传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3次"约"。犹太教把它称做"约书"。后来基督教认为耶稣降生后,神和人又订了"新约",故把从犹太教承袭下来的经典称《旧约》,而把基督教本身的经典称《新约》。
三、旧约文学内容
1、神话传说
《旧约》共有39卷929个篇章,从文学角度看,其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创世纪》:1至11章,创世神话:亚当夏娃失乐园 ,挪亚方舟
   12至36章,希伯来传说
   37至50章,希伯来史诗
2、历史文学
共10卷,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西米记》。它们是以色列和犹太立国和亡国的历史。这些历史书表现出散文的特色,既有史实,又有传说故事和诗歌,具有文学价值,和我国史书相似。
中西文学平行比较
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通常喜欢举所罗门断案和中国《灰阑记》的例子。表明中西文学有相同的题材,值得研究。
   参孙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形象,英国诗人弥尔顿写了悲剧诗《力士参孙》。
3、先知文学
共15卷,从《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下15卷。所谓先知是先知先觉的社会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们生活在以色列受苦的年代,看到社会的黑暗和种种弊端,于是假托上帝的名义,以宣讲"神谕"的形式奔走呼号,揭露社会的不平。在形式上,它采用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针砭时弊。
先知文学的代表作是《但以理书》。作者借历史上亡国被俘又被放回复国的事件,隐喻当时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
4、诗歌
共10卷,包括抒情诗和哲理诗。《雅歌》是以爱情为主的抒情诗集。《雅歌》各诗,多用女子口吻,少数用男子口吻,以表达爱情。它们多数是个人咏叹和祝愿,有的篇章是男女对歌。诗中的爱情既自由又坚贞,热烈奔放,诚挚坦率。没有宗教色彩。
5、小说
希伯来小说最早产生在公元前4世纪。《路得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描写婆媳友好相处。《以斯帖记》描写两个希伯来人为民族作斗争的故事,情节结构复杂,散文技巧娴熟,而且没有宗教气味
四、圣经文学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1.欧洲文学的书面源头
除古希腊文学外,圣经《旧约》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另一重要母体和源头。《旧约》被翻译成希腊文,成为基督教《圣经》的组成部分后,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文学都产生勒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欧洲文学的书面源流之一。
2.欧洲文学的一大特点
《旧约》的宗教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仅成为欧洲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且成为欧洲文学的一大特点。
    中世纪,欧洲以新旧约《圣经》为蓝本,形成了很有影响的宗教文学。世俗文学英雄史诗也受到圣经文学的影响。英雄史诗大多借基督教反对异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其寻求统一,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
    骑士传奇弥漫宗教的神秘气氛和掺杂着许多怪异的故事。宗教戏剧的情节都取自《圣经》和圣母、圣者的传说。  
3.欧美文学的源泉
《圣经》对欧洲文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16世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17世纪英国弥尔顿的《力士参孙》、《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当代德国作家托马斯o曼《约瑟和他的兄弟们》都取材《圣经》。《圣经》成了欧美文学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直到今天,许多作家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早期人道主义精神
新旧约中的"平等互助"、"爱人如己",同情弱者的思想,对欧洲许多作家的创作倾向产生了影响,体现了早期的人道主义精神。它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形成。
5.圣经文学的影响
欧美文学受圣经文学的影响表现为三种类型:模仿、改编和借用。对《圣经》的模仿改编以中世纪的宗教文学最为突出。对《圣经》的借用各时代文学均有。借用分为两种,一是借用名词典故充实自己的作品。例如哈代《裘德》卷首语引用"圣经":"文字叫人死"。托尔斯泰《安娜o卡列尼娜》卷首语:"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二是借用故事情节来表现时代精神,例如弥尔顿《力士参孙》,托马斯o曼《约瑟和他的兄弟们》。
五、圣经文学原型
圣经文学包括很多原型,它们在文学史的传承中,形成跨文化的符号,触发西方作家的创作灵感,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圣经原型来构思作品和表达既定的思想意识。
    原型具有符号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原型的类型有神话原型、心理原型和社会文化原型。圣经文学的原型主要是神话原型,它包括故事主题的原型,审美形式的原型,人物特征的原型,审美意识的原型。
1.原罪原型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了原罪。因此人生来就有罪,首先要向上帝承认有罪,要认罪服罪,不可违背上帝的意志。原罪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人还没有出生就注定在上帝面前有罪。
2、献祭原型(Sacrifice)
祭品、牺牲品,为世人牺牲。祭品多为羔羊,称献祭的羔羊,或献身的替罪羊。    《约翰福音》记耶稣是第一个献祭的羔羊。约翰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3、英雄原型
圣经英雄的代表是摩西和耶稣。在民间传说中,摩西是以色列人敬爱的民族英雄和先知,他被捧上圣者的宝座。
道德英雄:圣经英雄具有牺牲精神,重道德。无私无畏,勇于探索,有失败错误,这是很难得的。圣经英雄的道德性和希腊英雄的非道德性形成对比。
英雄原型含义:根据摩西的故事,形成了圣经文学的英雄原型。英雄原型包括三层含义1)探求:英雄(救星、救助者)踏上征途,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入门仪式:英雄从无知到涉世成人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出走、转变、归来。(3)献身的替罪羊:为世人赎罪,谋取幸福而牺牲
4、救赎原型
《出埃及记》是一个寻求救赎的旅程,形成救赎原型和朝圣之旅。这个寻求的原型。已经超越宗教的界限,成为人生寻求救赎的旅程。也可以说,朝圣之旅是旅程文学的宗教表现,世俗旅程与属灵的旅程。"寻求者将得救。"
    但丁《神曲》、17世纪英国班扬《天路历程》、弥尔顿《失乐园》、19世纪托尔斯泰《复活》,具有朝圣,寻求精神回归的心路历程。
5、伊甸园原型
伊甸园是亚当夏娃居住的乐园净土,象征天堂乐园,世外桃源。
6、撒旦原型(蛇、虫)
蛇在旧约中是邪恶和狡黠的形象。它是变化不定的原型,是能量和纯力量的象征,代表邪恶、腐败、性、毁灭、神秘、智慧、无意识等。     在迦南人的观念中,蛇是性的象征,**的物化意象,代表人的原始本能冲动。
蛇的演化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是叛逆的英雄,在雪莱《伊斯兰的起义》中是善的化身。撒旦的恶在西方文学中一直有演化发展,如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邪恶代表伊阿古,麦尔维尔《白鲸》中的白鲸,霍桑小说中的"罪",康拉德的"黑暗中心",戈尔丁的"蝇王"等。
7、洗礼原型(The baptism)
象 征净化、涤罪、赎罪、新生、再生。洗礼有水洗、火洗、灵洗。
8、方舟原型
挪亚方舟是义人挪亚一家在大洪水中得救的木船,象征拯救、婚姻、家庭。理想国来自方舟,找出一块净土。例《哈克贝利o芬历险记》里的小船是挪亚方舟。《虹》里的婚姻家庭是挪亚方舟。
9、U形结构原型
U形结构是弗莱提出来的,他认为"《士师记》的结构,它把一系列传说的部落英雄的故事纳入一种以色列人叛教和复兴的不断重复的叙述模式之中。这样就表现为一种大约呈U形的叙述结构。叛教-落难-悔改-救助
这种U形结构指的是故事的叙述形式和故事框架,它经历的是:叛教-落难-悔改-救助。整个圣经都包含在这种U形结构的框架中,《创世纪》讲述了人类失去了生命树和水,最终又在《启示录》的末尾重新获得它们。
喜剧的审美形式
U形结构原型是一种审美形式的原型,后世的文学作品很多采用了这种原型,这就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标准喜剧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系列的不幸和误会使情节发展到危难的低点,此后,情节逆转,发展为大团圆结局。
例如夏洛蒂o勃朗特的《简o爱》的故事就具有圣经U形结构的含义。从17世纪班扬的《天路历程》到美国20世纪波特的《愚人船》都具有圣经原型,表现出U形结构,宣扬惩恶扬善。《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和《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都体现了U形结构。
10. 自然意象原型
《圣经》中有一些自然意象反复出现,成为原型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如水、火、光。
水象征生命之源,生、死、涤罪、复活、洗礼。火在《圣经》中的描写与祭祀、惩罚有关,干旱容易失火。光在《圣经》中的描写与上帝之光联系。光象征光明、希望、信念、勇气、自由民主。智慧果象征判断力和创造力,代表人类掌握自己命运,获取自由选择的意愿和意识。无花果树叶象征隐秘的性。人类衣物从最初的遮羞耻、御寒,发展为现代的时装,具有审美意义。
五、《圣经》的文化精神
1. 人道主义
圣经文化精神最突出的一点是人道主义精神。宣扬平等、博爱、行善。"平等互助","爱人如己",同情弱者等都是人道主义的表现。宗教人道主义和世俗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圣经》宣传为神做好事,要感谢神。人心中有善,是因为有神在心中指引,所行的善事是蒙恩见证,而不是世俗的良心和个人的道德。
2.良心感
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建立了一套宗教伦理观。最大的道德,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凭良心,不可损人害人。违背良心的行为要受到谴责,要忏悔。道德、良心引出爱心、同情心。
3.精神文化贡献
《圣经》的贡献主要在精神方面,推崇精神、信仰、感情。人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大的精神追求是建立信仰。有了信仰,也就有了生活的目标和追求的理想,不为物质利益左右。
思考题:1.圣经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有何影响
2.圣经文学原型
3.圣经文化精神
第三章第一节:人文主义文学概述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思潮
1."人文主义文学"释义
所谓"人文主义文学",指的是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为其基本思想特征的文学。它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范畴。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2.文艺复兴运动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之间,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化革新运动,也是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一词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的原义是"再生",即古典文化的再生。具体地讲,它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的复兴。
有两件事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
第一件事:1453年,东罗马的首都拜占庭被土耳其人攻陷,那里的大批学者携带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经典的手抄本流入西欧,到意大利讲学。
第二件事:同时,在罗马废墟中发掘出许多古代雕像。
这两件事的出现,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重视。处于上升阶段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树立自己的权威,便借用古希腊罗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穿着这久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了"世界历史的新场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
3.人文主义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新兴资产阶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以之指导文艺复兴运动。这种思想体系,就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也可译为"人道主义",在外文中它们是一个词。我国通常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本主义为主要内涵的思想体系译为"人文主义",把18、19世纪一些进步思想家所宣扬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涵的思想体系译为"人道主义"。
概括说来,人文主义包括下面几个主要内涵:
第一,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第二,肯定现世生活,主张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第三,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张个人才智的多方面的发展,反对蒙昧主义和经院哲学;
   第四,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无疑,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针锋相对,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而人文主义文学正是以表达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其基本特征的。
二、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14世纪就已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是属于"佛罗伦萨三杰"的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1347年被佛罗伦萨元老院推举为桂冠诗人。他最有影响的是抒情诗集《歌集》(1327-1347)。
《歌集》用意大利文写成,包括300首抒情诗。彼特拉克跳出了中世纪普罗旺斯抒情诗和"温柔的新体"诗派爱情诗的传统,一扫隐晦的寓意和神秘的象征,以丰富多彩的色调描绘劳拉的形体美,勾划出这位尘世少妇的真实、动人形象,并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刻划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活动,使爱情诗不仅洋溢着浪漫的激情,而且具有现实感。在抒写爱情的过程中,诗人常常融情于景,以景托情,使诗作特别富于艺术感染力。
《歌集》所用的十四行诗体(音译为"商籁体")虽然不是彼特拉克的独创(意大利中世纪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第一个采用这种诗体),但由彼特拉克而成为欧洲抒情诗的主要形式,因此被称为"彼特拉克体",彼特拉克也因此被尊为"诗圣"。
与彼特拉克同时的薄伽丘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作品是被称为"划一时代的纪念碑"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16世纪时,阿里奥斯托(1474-1533)写出了《疯狂的奥尔兰多》,塔索(1544-1594)写出了《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为史诗的画廊涂抹了一笔,但他们的成就与上述彼特拉克、薄伽丘相距较远。
三、法国文学
15世纪以后,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在意大利的影响之下也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出现于16世纪,30年代形成潮流,60年代后衰落。它一开始就存在民主派和贵族派两种不同的倾向。民主派的代表是拉伯雷,贵族派的代表是以龙沙为首的"七星诗社"。  
1.拉伯雷
弗朗索瓦·拉伯雷(1495?-1553)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巨人传》(1532-1562年陆续出版,原名《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贯穿《巨人传》的主导思想是属于人文主义范畴的"巨人主义"。拉伯雷通过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两个巨人形象,极力表现了人的形体的伟大和精神力量的伟大。 拉伯雷以极度夸张的笔触描写了巨人卡冈都亚的形象。天神的形体是伟大的,拉伯雷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类也像天神一样伟大。其次,卡冈都亚精神无畏。拉伯雷形象地告诉我们,天神还有所畏惧,而人什么都不怕。就这一点看,卡冈都亚是人类思想解放者的代表。
神瓶启示说:这实际上反映了人文主义者不断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爱情,不断开拓世界的强烈意愿。  
表面看来,拉伯雷对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描写有些荒诞不经,但由于它是建筑在人类的伟大力量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并不感觉它如何如何"失实",相反,我们倒觉得它夸张得有趣,夸张得有深意。这或许就是富于想象力的文学夸张的"魔力"吧。
《巨人传》属于幽默小说。为了产生"笑"的效果,拉伯雷首先在作品中安排了极为离奇的情节。其次,拉伯雷在作品中使用了很多具有幽默色调、口语色彩的排比句。
2."七星诗社"
贵族派的代表是以龙沙、杜贝莱为首的"七星诗社"诗人。由杜贝莱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是这个文学团体的宣言书。 "七星诗社"为丰富和纯洁法兰西民族语言,为建立法兰西民族文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彼埃尔·德·龙沙(1524-1585)被称为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写有诗集《颂歌集》《爱情集》等。其中,《致爱伦娜十四行诗》第43首最有名。诗作歌咏爱情,表达出缠绵悱恻的情思,很有感染力;并且韵律和谐,富于变化,表现了较高的技巧。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的《随笔集》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它形式新颖,诗意盎然,有很强的可读性。
四、西班牙文学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在16、17世纪形成GC,其主要成就体现在长篇小说和戏剧方面。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小说,它就是后来影响深远的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继承了中世纪骑士传奇的冒险主题,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主人公的流浪、冒险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的经历,用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而幽默的社会风俗画。
西班牙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1553)(又译《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作者不详。作品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它通过拉撒路的经历极其广泛地描写了社会上各个阶层,而且以深刻的洞察力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笔下人物的本质。
另外,它的写实性,它的简洁笔法,它通过一个人物的丰富经历串连各种社会画面的结构手法,也都显示了艺术的独创性。后来,西班牙出现了许多模仿《小癞子》的作品,其影响延伸到17、18乃至19世纪以后的欧洲小说。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发展的顶峰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写的也是冒险的主题,确切地说,他以堂吉诃德荒唐冒险来讽刺骑士小说的荒唐。
这时期的西班牙戏剧也出现了繁荣局面,建立了公共剧场,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剧作,形成了民族戏剧。其奠基人是维迦。
洛卜·德·维迦(1562-1635)的创作十分丰富,据说他写过1800多部剧本,现存400多部。塞万提斯称他为"大自然的奇迹"。
维迦认为民族戏剧的首要任务是要符合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要求,反映现实。他还主张把"悲剧和喜剧夹杂在一起"。
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品《羊泉村》中。《羊泉村》取材于1476年4月羊泉村村民不堪封建领主的压迫,进行武装抗暴的史实。
作家把全部同情倾注到羊泉村村民身上,塑造了羊泉村村民集体的英雄形象,因此才使这部剧作成了"西班牙戏剧中最富有民主精神的作品"。
   日本的戏剧理论家河竹登志夫认为维迦的创作"自由奔放","堪称'巴洛克'戏剧的典范"(见《戏剧概论》)。"巴洛克"一词由葡萄牙语barrocco演变而来,意为"石块"或"变形的珍珠"。19世纪末叶以前,美学家们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样式看作是正型的"真珠",而把变形的样式称作"巴洛克"。到了现代,巴洛克实际上已成了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独立的一个艺术流派。巴洛克戏剧的特点,归结到一点,河竹登志夫认为,就在于"它同古典主义戏剧是全然相反的"。
古典主义要求戏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即一个剧本讲述的故事,其时间不超过24小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服从统一的主题。而"巴洛克"戏剧不遵循"三一律"法则,它不但多时间、多场面、多线索,而且"嗜好于在舞台上演出残虐场面",经常出现"幽灵、隐身者、妖魔等这些超现实之物"。
河竹登志夫认为,属于"巴洛克"一派的戏剧"包括德意志、奥地利的巴洛克剧,黄金时代的西班牙剧[其代表就是维迦的戏剧],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戏剧[其代表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及初期的法国戏剧。其萌芽状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及德国已见端倪:反古典戏剧的即兴喜剧……及十六世纪末佛罗伦兹的歌剧。"
五、英国文学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它的发展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4世纪末──16世纪前半叶。
   第二阶段:16世纪后半叶──17世纪初。
  第三阶段:17世纪初──17世纪40年代。
1.发生阶段主要成就
第一阶段:14世纪末──16世纪前半叶。
这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发生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有乔叟和托马斯·莫尔。
杰弗利·乔叟(1340?-1400)是英国第一个人文主义作家。他年轻时曾以皇家亲族的随从身份多次出使法国和意大利。有人据此推测他可能与薄伽丘、彼特拉克等人有过来往,接受了他们的人文主义思想。
1381年,乔叟根据薄伽丘的长诗《菲洛斯特拉托》写成了《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较早地表达了人文主义爱情观。后来,在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中,他更是一再突出"爱情战胜一切"、"爱情高于一切"的主题。
《坎特伯雷故事集》以诗体写成。作者采用一群从伦敦到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在路上为解闷而轮流讲故事的方式,写了24个故事。全诗前有总叙,有声有色地介绍了众香客的容貌、举止和个性。
作者不但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勾勒了包括骑士、侍从、地主、农夫、僧侣、尼姑、市民商人、海员、大学生、手工业者在内的英国社会各阶层的画卷,而且还形成了"画中画"、"故事套故事"的特殊结构。
另外,乔叟在诗歌创作中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双韵体",奠定了英国文学的基础,因此被尊为"英国文学之父"。
15世纪末,英国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
莫尔的主要作品是幻想小说《乌托邦》(1516)。小说写作者与葡萄牙航海家希斯拉德的对话,借海外见闻的叙述,一方面批判英国社会,一方面提出未来的理想。
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被看成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端。
2.繁荣时期主要成就
第二阶段:16世纪后半叶──17世纪初。
这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空前繁荣的时期。诗歌方面,萨利(1516?-1547)、锡德尼(1554-1586)、斯宾塞(1552-1599)等人通过开拓性的创作实践,创造了素体诗、斯宾塞诗节等英国民族诗歌形式,并使诗歌艺术技巧达到了极其完美的境界。其中,斯宾塞的长诗《仙后》被看成此时诗歌的最高成就。
小说方面出现了两类作品:
一类具有传奇性质,如李利的《攸弗依斯》(1579,1580)、锡德尼的《阿刻底亚》(1590);另一类是现实性的,反映流浪汉的生活经历和手工艺人发家的经历,如纳施(1561-1601)的《不幸的旅客》(1594)、狄罗尼(1543?-1600?)的《纽伯利的杰克》(1596-1600)。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最重要的成就体现在戏剧方面,此时属于英国戏剧的"黄金时代"。
伦敦不但建立了众多的公共剧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职业剧团和一批剧作家。这些剧作家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并且精通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文学史家称他们为"大学才子派"。
属于大学才子派的剧作家有:约翰·李利(1554-1606)、罗伯特·格林(1558-1594)、托马斯·基德(1558-1594) 和克里斯托弗·马洛 (1564-1593)。
他们富于创新意识,分别为英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在不同的方面启迪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因此,评论家说他们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先驱者"。
李利的喜剧多半以古代神话和古代文学为题材,以田园或大自然为背景,写爱情故事。他首先在剧作里穿插了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这为后来的莎士比亚所模仿。
基德继承了古罗马悲剧家塞内加的传统。在他的复仇悲剧《西班牙悲剧》(1589)中,他把暴力、恐怖、犯罪、流血事件都搬上了舞台。我们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常常看到相同的特点。
基德的贡献还表现在戏剧结构和心理分析方面:他赋予剧情的发展以两个GC(中间GC和结尾GC),他对主人公赫罗尼莫的心理进行了分析。评论者认为,后者对莎士比亚分析和研究《哈姆莱特》的同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
格林的主要作品是《威克菲尔的护林人》(1592)。他对英国戏剧发展的贡献在于,他把民间传说、民族历史作为素材,又在舞台上呈现出纯粹英国的乡村气氛。
另外,他还和莎士比亚合作写过剧本。在英国文学史上,他也以攻击莎士比亚而闻名。
"大学才子派"当中成就最高、评论界认为对莎士比亚影响最大的是马洛。
马洛共留下6部剧本。他对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系列巨人形象。这些巨人都具有悲剧性格。
马洛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的悲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92-1593)中的主人公浮士德就是一个巨人。通过这个人物,作者充分展示了人的伟大的内在潜力和强烈的求知精神,并且揭示了浮士德一类的伟大性格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源于浮士德的内心冲突:他有着极其强烈的欲望,可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他却要以自己的灵魂作为代价;他想获得所有的知识,可知识本身有时也不能尽遂人意,因此他经常感到烦恼、厌倦、焦躁和失望。这一点,使得浮士德形象具有了较深刻、较丰富的内涵。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艺术的顶峰是莎士比亚的创作。莎士比亚为戏剧艺术的殿堂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3.衰落时期主要成就
第三阶段:17世纪初──17世纪40年代。
这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衰落期。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作家是本·琼生(1572-1637)和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在戏剧理论方面,琼生提出了著名的"气质论"。在他最著名的喜剧《伏尔蓬涅》中,琼生就描写出了这样的"气质"或主导**。
琼生的气质论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强调了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但只注意人物的主导**,忽视其他性格层面,也必将使人物性格单一化。
散文方面,培根可与同期法国的蒙田相媲美。在《论说文集》(1597,1612,1625)中,他不像蒙田那样自如随意,而以凝炼有力著称,其文句很像警句格言。
总结: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成就及特征
1.文学创作方法意识的增强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正是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为其基本思想特征的。这一点,说明文学的主体意识在这个时期同样还是弱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则十分聪明地利用了文学。但,文学终归是文学,如果想要长久地存在下去,与生俱来的一些显示自身特性的因素,无论如何是没法消除的:消除了它就再也不是什么"文学",不是文学它也不会有以"文学"的名义存在的理由了。因此,值得后人庆幸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了许多道地的文学作品。即使原本是为了宣扬某种政治思想而创作的作品,或许由于作家有着较高的艺术功力,结果使得其作品成了不朽的艺术品了。
属于这块神圣领域的、已被全世界读者界、观众界所普遍认可的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及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阅读与研究上述作品,我们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创作方法意识。特别是在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视甚至强调上,某些作家更给了我们上述启示。
一些人文主义作家坚持"艺术摹仿自然"这个从古希腊时就已出现了的现实主义观点。
虽然文学创作方法意识的觉醒并不是从人文主义作家开始,但文学创作方法意识却是在人文主义作家手中明显地被强化了。
从实践角度看,人文主义文学只有部分作品具有写实倾向,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另外部分则明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或者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十日谈》、《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比如《小癞子》)等,无疑是现实主义的,不但取材于社会生活,而且显示出"酷似于生活真实的描写"的艺术旨趣。
《巨人传》《堂吉诃德》,虽包含一定程度的写实成分,但其主体却是非写实的。文学夸张,其本质是非写实,非写实借助于奇特的想象,而奇特的想象则是浪漫主义的主要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巨人传》《堂吉诃德》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品。
《歌集》,属于抒情诗集。虽然其中讲到了诗人自己与意中人劳拉的爱情(也就是说包含叙事成分),但诗歌的主体部分是抒写对劳拉的爱恋、思慕以及悼念之情(也就是说抒情是主要的)。抒情本质上不是现实主义的范畴,而是浪漫主义的范畴。有人甚至把浪漫主义直接叫做"主情主义"。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或者说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应该分别对待:有些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如《李尔王》、《奥瑟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雅典的泰门》;有些作品是浪漫主义的,如《仲夏夜之梦》、《暴风雨》;还有一些作品则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如《哈姆莱特》、《麦克白》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比较而言,与中世纪文学比较而言,不再停留在创作方法意识的非自觉状态,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在对素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清晰自己所运用的创作方法:或者是现实主义的,或者是浪漫主义的。这是文学的一个不小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也是文学的主体意识在起作用。
2.文学体裁形式的革新
文学的主体意识在人文主义文学中时时刻刻起着作用,这一点不但体现在上述文学创作方法意识的增强方面,也体现在文学体裁形式的革新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欧洲文学中的许多体裁都有了坚实的基础:抒情诗中的十四行诗体,在"诗圣"彼特拉克的手中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后经英国诗人萨利、锡德尼、斯宾塞等人的实践而更臻于完善。
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影响下,薄伽丘、乔叟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发展了故事体裁,注重环境描写,讲究结构的严谨和完整,注意人物性格的鲜明和个性化,也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在中世纪骑士传奇的基础上,塞万提斯等人为后世的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特别是,塞万提斯还在小说领域最先塑造了堂吉诃德这样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为文学人物的创造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在戏剧形式方面,人文主义作家特别是莎士比亚,表现出天才的胆量:打破了由古希腊延续下来的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把悲喜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在散文方面,蒙田的随笔式散文和培根的哲理性散文,对后来的欧洲散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文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
随着民族意识的产生,一些人文主义作家开始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创作,并在创作中表现出民族风格。可以说,欧洲的民族文学正是此时形成的。
思考题:1.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思想特征是什么?
    2.人文主义文学主要有那些文学成就?
    3.《歌集》在诗歌形式方面有什么创造?
    4.在《巨人传》中,拉伯雷是如何获得幽默效果的?
    5."大学才子派"剧作家包括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莎士比亚?
    6.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马洛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第三章第二节:薄伽丘
一、薄伽丘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十日谈》(1348-1353)是薄伽丘的代表作。作品以尖锐泼辣的风格对教会和封建思想进行了讽刺和攻击,比彼特拉克更鲜明地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战斗精神。
二、《十日谈》简析
1.《十日谈》的思想内容
《十日谈》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首先,《十日谈》中的100个故事,大多数取材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即使是取材于中世纪行吟诗人的传说、取材于东方故事集(如《一千零一夜》)的部分,也都被注入了新鲜血液,烙上了时代印记。
其次,和中世纪文学作品相比,《十日谈》中的主要人物不再是冒险的骑士,不是高贵风雅的贵族少女、贵妇人,不是令人生畏的帝王、教皇,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圣者,而是普普通通的属于社会下层的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奴仆。即使出现了贵族、僧侣等上层人士,这些上层人士也不再是高贵、神圣的象征,而常是昏庸、怯懦、淫乱、残忍的丑角。
第三,更主要的是,在《十日谈》中,薄伽丘以"酷似于生活真实的描写"为自己的艺术旨趣,不但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幽默的社会生活画卷,而且在其中灌注了属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基本精神:反封建,反教会。
这种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精神,在《十日谈》中主要体现于下述四个方面:
《十日谈》对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攻击。 故事简短幽默,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地暴露了罗马教廷的虚伪和丑恶。故事极其巧妙地道出了宗教信仰的欺骗性,很能动摇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其他许多故事,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也从各个角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群丑图。这些人物的描写,都表现出鲜明的反教会的倾向性。
第二,歌颂爱情,反对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是天主教教义的核心。为了冲击禁欲主义,薄伽丘用大量的篇幅热情讴歌爱情。他肯定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因此,作者高声呼喊:"爱情万岁!消除夫妇不睦这一类的坏事情!"("第七天故事第五")。这个故事实际上告诉我们,神学上的清规戒律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人性"要解放的冲击。
这种对"人性"的观点,是薄伽丘比但丁、彼特拉克反宗教更为彻底的表现。
《十日谈》里,上至罗马教皇,下至男女修士,一方面宣扬禁欲,一方面暗暗纵欲。薄伽丘通过许多偷情的故事,嘲笑禁欲主义的虚伪性,披露了教会淫荡丑恶的内幕。一个在禁欲,一个在纵欲,禁欲的背后是纵欲,劝别人禁欲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纵欲,这就是教会宣扬禁欲主义的用心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事是很深刻的。
第三,揭露统治者的残忍、昏庸,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既冷酷无情又奸诈狡猾的本性。
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薄伽丘,能够鞭挞本阶级一些人的丑恶行径,实在难能可贵。
反对门阀观念和等级特权
第四,赞扬工商业者和下层人民的机智勇敢
薄伽丘倡导恢复"人"的价值,确认"人"的尊严。他理想中的"人"是身心健康、机智勇敢、全面发展的人。他在工商业者和下层人民中发现并且塑造出不少这样的正面形象。
由于《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品,集中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出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精神,所以有人誉之为"划一时代的纪念碑",茅盾称它是"人生的百面图",而意大利评论家桑克提斯则把它与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反映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精神的同时,矫枉过正,也一再宣扬了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以及一些属于封建主义范畴的思想。这是应该予以剔除的。
2.《十日谈》的艺术特点
在艺术表现方面,《十日谈》除了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之外,还表现出其他特色:
第一,采用了严整的框形结构
     薄伽丘把这100个故事组合在一起,嵌入十个人讲述故事的框架中。这就形成了《十日谈》的特殊结构──框形结构。《十日谈》之名就是由此而来。
   框形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大故事里面包含小故事。在这方面,《十日谈》反映出下述情形:
1.大故事的叙述者有许多个──它是十个青年男女所讲。这和英国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样的。
   2.大故事的叙述者所讲的故事不是一个,而是许多──100个;薄伽丘把100个故事镶嵌在10×10的框架里。《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是24个(作者并未写完)。
   3.大故事中的小故事,其长度是短篇。
   4.就作品的整体而言,它貌似长篇。薄伽丘有意通过故事叙述者来加强故事之间的联系,用他们的话过渡和照应,还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故事中重现(有点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而实际上由于每个小故事本身结构完整,自成一体,所以整个作品是一系列短篇的汇集。
《十日谈》所采用的框形结构并不是薄伽丘的独创,它明显地接受了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但《十日谈》的结构并不完全与《一千零一夜》一样:
    1.《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叙述者是山鲁佐德一个;
    2.《一千零一夜》的框形结构更为复杂:它是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还套着小故事。
第二,使用了辛辣而幽默的嘲讽手法。
    薄伽丘的嘲讽,方式多种多样:
    1.从反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深刻含蓄。
    2.用本人的言与行、所得到的盛誉于实际表现相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为鲜明突出。
    3.通过刻划老实人的形象,以老实人的话道破生活底蕴,拙中见巧妙,钝中见尖利。
    4.运用夸张手法,使效果更为强烈。
    思考题: 在思想内容方面,《十日谈》与我国的"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第三章第三节:塞万提斯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一生,既以杰作《堂吉诃德》启迪、警省了世人,又以自己在逆境中的为人行事给世人树立了楷模。
连续的厄运虽使塞万提斯痛苦,却并没有压碎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生命意志。1616年,塞万提斯在贫困中身患重病。但他还是坚持写完了他最后一部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     4月23日,他终因患水肿病而在马德里逝世。
1835年,西班牙人民在马德里建立了塞万提斯纪念碑。
二、《堂吉诃德》简析
1.翻译版本
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出版《塞万提斯全集》时作了一个统计:1922年至1997年在中国共出版了19个不同版本的《堂吉诃德》
2.创作过程
1602年,塞万提斯开始写作《堂吉诃德》。据说,小说的最初几章是塞万提斯在狱中动笔的。因此,有人称《堂吉诃德》是"在监牢里诞生的孩子" 。
1603年,塞万提斯的家迁到瓦利阿多里德的下等公寓,楼下是酒馆,楼上是妓院。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塞万提斯完成了《堂吉诃德》第一部,于1605年在卡斯蒂利亚出版。小说当即风行一时,当年便再版5次,并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流传国外。
塞万提斯仍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在贫困中,顽强地坚持写作。1614年,塞万提斯正在继续写作《堂吉诃德》第二部的时候,有人化名阿隆索·费尔南德斯·阿维利亚纳达,发表了伪作《堂吉诃德》第二部。这部伪作内容低劣,丑化了堂吉诃德和桑丘形象,结尾时把堂吉诃德关进了疯人院。可它却得到教会审查官的赞同和批准。塞万提斯知道后十分愤慨,立即加紧写作,于1615年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二部。
3.情节梗概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全称《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传》。在游侠冒险过程中,堂吉诃德称得上建立了"丰功伟绩":
(1)救援遭难的牧童安德列斯;
(2)为上帝从地球上铲除巨人(实际上是战风车)
(3)解救被妖僧劫持的公主;
(4)保护落难女子马赛拉;
(5)支援弱军战胜强敌(实际上是战羊群)
(6)战获曼布利诺魔法师的宝盔(实际上是抢夺理发匠的铜盆);
(7)解救苦役犯;
(8)战巨人(实际上是扎刺皮酒袋)
他的志愿是:走遍世界各地,扫尽天下不平事,"解放一切受苦难的人","谋求公众福利"。 小说集中描写的就是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的三次游侠冒险经历。
(9)解救被劫美女(实际上是冲击求雨行列);
(10)战胜"镜子骑士";
(11)战猛狮;
(12)帮助有情人;
(13)大战摩尔人(实际上是战傀儡)
(14)劝解村民械斗;
(15)解救冈达亚王国着魔女子;
(16)帮助公爵府傅姆之女;
(17)解救着魔的杜尔西内娅小姐。
三次游侠,共建大功17件,真可谓勇敢的骑士。然而,这却是在一个不现实的幻想世界里。在现实的世界中,这位勇敢的骑士向前冲杀的结果,却常常以失败告终,闹出了许多笑话,吃到了许多苦头。
4.创作主旨
塞万提斯描写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的游侠冒险史,其目的是什么呢?
在自序里,塞万提斯毫不含糊地宣布了自己的意图,那就是:"要摧毁骑士文学在世俗间的信用和权威","把骑士文学的万恶地盘完全捣毁"。
为什么要这样呢?其意义何在?
简单说,是因为骑士文学已经潜移默化地毒害了广大读者的心灵,使人如同堂吉诃德一样沉浸于幻想的世界,严重地丧失了现实感;其意义在于以堂吉诃德的荒唐经历和可笑结果让读者认识到骑士文学的荒诞,认识到迷恋骑士文学的荒唐,清醒地对待现实生活中一切。
几个世纪以来,骑士文学特别是其中的骑士小说,广泛流行于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成为人们基本的精神食粮。据统计,从1508年到155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出版了近50部骑士小说(不含译作)。
当时在西班牙影响最大的骑士小说主要有三部:《高卢的阿马狄斯》(1508)、《著名的白骑士悌朗德传》(1511)、《巴尔梅林·台·英格拉泰拉》(1567)(在《堂吉诃德》中,这几部小说都不止一次地提到)。
由于这几部小说风靡一时,就出现了许多续集,不但写这些骑士小说中的同名主人公,还写它们的儿子或孙子的武功。例如,继《高卢的阿马狄斯》之后,出现了《希腊的阿马狄斯》,后来又出现了写阿马狄斯的儿子的《艾斯普狄安的丰功伟绩》。
这些作品,以其离奇的情节、主人公的惊险遭遇、殷勤求爱的故事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甚至像戏剧家维迦、以文名著称的修女圣苔莱莎·台·赫苏斯和耶酥会创始人洛育拉等,也都是骑士小说的爱好者。许多人也像堂吉诃德似的,发疯地迷恋上了骑士小说。有人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西班牙社会各阶层,"只要是骑士小说,他们都爱读。"这无疑严重地毒害了人们的精神。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是为反对这种普遍迷恋骑士小说的现象而作的。他不但在自序中明确地宣布了自己的意图,而且通过《堂吉诃德》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意图:文学史告诉我们,由于塞万提斯讽刺的辛辣、嘲笑的无情,《堂吉诃德》出版后,西班牙文坛上就再也没有骑士文学作品了。
那么,塞万提斯如何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如此之大的杀伤力的呢?
第一,塞万提斯利用笔下人物之口,严厉地批判了堂吉诃德那种耽于幻想、缺乏现实感的荒唐行为。
第二,塞万提斯采用夸张性的滑稽模仿手法,辛辣地讽刺了骑士小说。
骑士小说里描写骑士只要得到魔法师曼布利诺的金头盔,就能所向无敌;堂吉诃德遇见一个理发匠顶着个洗头的铜盆在避雨,就以为这是曼布利诺的头盔,把它夺过来戴在头上。堂吉诃德还把河边一只无人的小船当做是魔法师派来接他去解救遭难的骑士的,结果几乎被冲进磨房的水轮下而丧命。
在这些描写中,"现实的"堂吉诃德实际上正是"虚构的"游侠骑士的"表演者",堂吉诃德的荒唐正是游侠骑士的荒唐,堂吉诃德的可笑正是游侠骑士的可笑,读者在嘲笑、否定堂吉诃德的同时,也就嘲笑、否定了那历来被读者所推崇、所效法的游侠骑士。
第三,塞万提斯还采用滑稽模仿手法,尽情地揶揄了骑士小说的叙述方式和文体。
比如作品中所写的堂吉诃德受封骑士的情景、骑士向妇女献殷勤的礼节,以及利用诗词形式所写的骑士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如何向《堂吉诃德》的主角们致敬(高卢的阿马狄斯赞扬堂吉诃德的功绩,阿马狄斯的侍从向桑丘致敬)等内容,都通过特意的强调而显示出骑士小说的滑稽可笑。这同样是有杀伤力的。
不过,实在说来,塞万提斯也并不是一概地反对所有的骑士小说,并不是完全否定骑士小说这种体裁。他认为骑士小说也有个好处:可以发挥作者的才情和想象力,创造出种种有趣的人和事。
与现实毫无联系的骑士小说。他认为它们:"文笔粗野,事迹离奇,写爱情很不雅,写礼貌失体,战事写得罗嗦,议论发得无聊,旅程写得很荒谬。"
但塞万提斯料不到,《堂吉诃德》的影响所及,竟敲响了骑士小说乃至整个骑士文学的丧钟。有人甚至因此责备塞万提斯讽刺用力过猛,不仅消灭了西班牙的骑士小说,而且连西班牙崇尚武侠的精神也都消灭了(见《堂吉诃德》译本序)。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法,值得推崇。
5.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对世界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堂吉诃德。
作为一个艺术典型,堂吉诃德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是真理和正义的捍卫者;另一方面,他又更是荒诞不经的幻想家。一方面,他是悲剧英雄;另一方面,他又是喜剧丑角。如同小说结尾所说:"他活着是个疯子,死了是个智者。"
如何认识堂吉诃德性格的二重性呢?
我们说鲁迅先生的看法"基本上是中肯的"是因为:他的分析道出了堂吉诃德性格的二重性的根源--"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但这种分析混淆了现实与文学的界限,混淆了生活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界限。
塞万提斯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写出了《堂吉诃德》,这是不容否认的。但他不是在搞新闻报道,而是在写小说--一种以虚构为主要方式的艺术形式。因此,其成果--《堂吉诃德》创造出的必然是一个非现实的世界,必然是一系列非现实的人物。
从这个理论前提出发来理解《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虽然所描写的内容与16、17世纪的西班牙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是源、是本,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和表现--但又决不是16、17世纪的西班牙社会生活;《堂吉诃德》所描写的人物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摹本, 能找到影子,但无论堂吉诃德也好,桑丘也好,还是其他人物也好,都不是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真人。
一句话,塞万提斯写的是艺术品,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崭新的文学人物。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学作品既然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虚构,是作家出于想象力的一种创造, 它必然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貌似生活的"个别"又是超出于生活的"一般";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它写的既是那个时代, 又不是那个时代;既是那个国家、民族,又不是那个国家、民族;既是某个人,又不是某个人。  
否则,我们读《堂吉诃德》,以20世纪的中国人的身份读《堂吉诃德》,怎么能被16、17世纪西班牙的生活所感染?怎么能通过堂吉诃德的经历而对人生产生新的认识?怎么能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省悟到自己的某种弱点?
鲁迅先生囿于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用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混淆了现实与文学的界限,混淆了生活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界限,这明显地是不足取的。但如前所述,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的分析还是正确地道出了堂吉诃德性格的二重性的根源--"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
鲁迅先生所谓堂吉诃德的"糊涂的思想" ,就是认为恢复骑士道可以改变现状;所谓"错误的打法",就是在幻想中横冲直撞。
由于"糊涂的思想",加上"错误的打法",就使得堂吉诃德既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
由于骑士小说的毒害,堂吉诃德完全失去了现实感。在主观幻想中,他要通过恢复骑士道来铲除罪恶。他把风车当成了巨人,把穷客店当成了豪华的城堡, 把理发匠的铜盆当成了魔法师的头盔, 把羊群当成了军队,把苦役犯当成了受害的骑士。他猛冲过去,乱战一阵。
其结果呢? 堂吉诃德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正好截然相反。他的游侠行为不但没有解救了别人,反而往往给别人带来灾害:他释放了被鞭打的牧童,他刚一走,牧童就遭到了更为凶残的毒打;他要为死人昭雪冤仇,而活人却受了罪;他帮基督徒杀摩尔人,而贝得罗吃饭的家伙却全被砸光了。
怪不得那个受伤的教士说:"我原先好好一个人给您弄成跛子,一辈子也站不平了。您为人除害,却害苦了我,叫我终身受害。"
牧童安德列斯更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凭我多么倒霉,总不如受你帮忙倒霉得厉害,但愿上帝诅咒您,诅咒世界上所有的游侠骑士。"  
甚至堂吉诃德的游侠行为也给自己带来了灾害:他不但遭到人们的讪笑,还时常挨打,甚至打掉了牙齿,打断了肋骨,割掉了耳朵,削去了指头。
这些都说明,堂吉诃德的主观幻想与现实生活存在尖锐冲突,他的游侠行为与他周围的事物格格不入,他的善良动机与客观效果正好相反。
塞万提斯揭示了堂吉诃德的主观幻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尖锐冲突,揭示了他的游侠"打法"与周围事物的不协调,并把他的善良动机与造成的恶果进行鲜明的对照,让读者认识到堂吉诃德通过恢复骑士道来改变社会现状这种思想的"糊涂",认识到堂吉诃德在幻想中横冲直撞这种"打法"的"错误"。
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骑士道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虽然新的社会中仍存在许多"不平",但由于受骑士小说的毒害,堂吉诃德所选择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却是十分落后的,却是违反历史进程的。因此,堂吉诃德必然要受到生活的惩罚,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这一点与我国电影《神辫》一样。《神辫》的主人公们以超人的辫子功来对付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结果呢? 他们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恢复已成为历史陈迹的游侠冒险行径与新的时代构成尖锐冲突这违反常规的荒唐行为不能体现严肃的社会冲突,因而冲突的性质必然是喜剧性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形象的基本特征也必然是喜剧性的、可笑的。
其次,堂吉诃德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堂吉诃德有高尚而善良的品德,也有崇高的理想。他以古代的"侠义"骑士为榜样,时时、处处以"救苦,扶危,济困"为己任。他说:"老天爷特意叫我到这世界上来,实施我信奉的骑士道,履行我除强扶弱的誓愿。"他的三次游侠冒险,都是为了时限自己的理想而进行的。
他坚信骑士道。如果有谁想要动摇他的信仰,他就跟谁拼。为了推行骑士道,他不怕人们的议论和讥笑。他说:"名人而不遭毁谤,那是绝无仅有的。"他更不怕污辱与打击。尽管被人打掉了牙,打断了肋骨,削掉了半只耳朵,甚至被人锁在笼子里,他也不以为苦,反以为荣。他安慰桑丘:"干了我们这一行,这种灾难都是免不了的。"
后,却有着一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了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奋不顾身的执着精神和坚定信念。
这一点,曾使德国诗人海涅为之伤心流泪,为之震惊倾倒(见《堂吉诃德》译本序);也曾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高度赞美(见屠格涅夫著:《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
而且,堂吉诃德还是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热情传播者。只要不牵涉到骑士道,他的神志就十分清醒,他对社会的批判,对战争、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的见解,都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婚姻问题上,他尊重妇女,主张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男女平等。  
他对桑丘任总督之前的"训诫",表明他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贤明的统治者身上。他要求桑丘破除封建门阀等级观念,要以出身贫贱为荣。
这些又说明什么呢? 这些说明:堂吉诃德清醒时的言论,实际上反映了人民的正义要求,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要求。他不但是可笑的,而且还是可爱的、可敬的。
但是,堂吉诃德所追求的美好理想,虽然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要求,代表了人民的合理愿望,在实际上却不具备实现的可能;堂吉诃德所具有的高尚的、可贵的精神、品德,虽然本应是人类积极寻求并发扬光大的,在实际上却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和同情。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恩格斯认为,这种"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就构成了一种"悲剧性冲突"。
这种"悲剧性冲突",注定了堂吉诃德的性格乃至整个形象也是悲剧性的。
总之,如前所述,堂吉诃德形象既有喜剧性的一面,又有悲剧性的一面;其性格既矛盾,又复杂。塞万提斯既写出了他的可笑,又写出了他的可爱和可悲。这些,就正是堂吉诃德形象的耐人思索之处、耐人回味之处。
并且,堂吉诃德的性格还具有典型意义。前面说过,堂吉诃德性格的主导方面是耽于幻想,不切实际。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病态心理,不但属于堂吉诃德,也属于所有患有这种心理病症的人。
《堂吉诃德》何以成为世界最佳,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有人说,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人生中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它永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
思考题:1.你如何理解堂吉诃德性格?
2.你如何理解堂吉诃德与桑丘两个形象的关系?
第三章第四节:莎士比亚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史地位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世界四大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荷马、但丁、歌德],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曹禺语)。
莎士比亚以自己丰富而深邃的戏剧艺术,滋养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如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所说,莎士比亚既是"时代的灵魂",又"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二、生平概况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镇上的杂货商人,曾做过镇长。幼年时,莎士比亚曾在本地的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过拉丁语、修辞学、古代史和古代文学,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大约在1586年前后,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谋生。他先后做过剧院的马夫、杂役,后来登台扮演一些次要角色。
    从16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编写剧本。1599年,成为"环球剧团"的股东之一。 大约1610年,莎士比亚离开伦敦,回到斯特拉福,但继续为剧团写剧本。1613年后不再写作。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因病逝世。遗体葬于圣三一教堂。
三、创作道路
    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从1590年开始,到1613年结束,前后共有20多年时间。在2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莎士比亚共写出37部剧本(一说38部,一说39部)、154首十四行诗、2首叙事长诗。
    根据作家的思想、艺术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90-1600年)历史剧和喜剧创作阶段
    依据莎士比亚的主要文学成就,可把本阶段称为历史剧和喜剧创作阶段。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阶段正值16世纪末,这是伊丽莎白统治的极盛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其基调是明朗的、乐观的。
    从体裁方面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并不集中:他写抒情诗、叙事诗,也写喜剧、悲剧以及一般人所谓的"历史剧"。
1.诗歌
莎士比亚写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诗人以此宣扬了心灵的结合、忠诚和谅解等人文主义理想。也就是说,其中显露出一种"深远的道德眼光" 。
莎士比亚的2首叙事长诗包括《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鲁克丽斯受辱记》(1594)。前者取材于奥维德的《变形记》,写爱情女神维纳斯(即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后者取材于奥维德的《岁时记》,通过罗马历史故事谴责了荒淫强暴。 两首诗中都表达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爱情观,与其十四行诗中的观念相一致。
2.历史剧
    莎士比亚一生写了10部"历史剧"。其中,《亨利八世》写于1613年,其他9部均写于第一时期。
    所谓"历史剧",这里指的是取材于英国历史的剧作,着眼于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按照英国著名的莎学专家约翰孙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的说法,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相对独立,既非悲剧也非喜剧。
    莎士比亚逝世后,他同一戏班子的伙伴们把他的作品收集起来出版,正是这些人首先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分为喜剧、历史剧和悲剧3类
    今天看来,某些剧本应属于悲剧的范畴,如《理查二世》和《理查三世》。其他剧本则常常是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成分,因此看成"悲喜剧"似乎更为合适。
    按照蒂里亚德的观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可分为两个"四部曲" :第一个四部曲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1590-1591)3部和《理查三世》(1592),第二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和《亨利五世》(1599)。另两部《约翰王》(1594)和《亨利八世》均属独立的剧本。
    按照蒂里亚德的观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贯穿着"秩序"和"等级"观念。而这种"秩序"和"等级"的观念,正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要求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的反映。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剧中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是亨利四世篡权后削平封建割据势力,一条是亨利王子游荡市井及其转变。作者肯定亨利四世巩固王权、统一国家的功绩,但也指责他王位"来路不正" 。
3.喜剧
《亨利四世》还以"破落骑士"福斯塔夫为中心,展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福斯塔夫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独特的艺术典型。
莎士比亚这一时期还写了10部喜剧。这些喜剧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和友谊,描写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自由而与各种封建偏见、封建意识以及自私欺骗等行为所进行的斗争。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虽然都是贵族,但是就他们的思想来讲,是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想化人物。
    这些作品的矛盾冲突并不尖锐,而且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得到解决。结局是皆大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莎士比亚的喜剧主要是歌颂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充满着抒情性和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种抒情性的浪漫喜剧。"
    特别应该一提的是剧中的一些女青年。她们不仅性格开朗、率真,而且勇敢、热情,更富于理想色彩,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新女性形象,是"穿裙子的英雄"。
    莎士比亚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等。
其中,《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剧中有两条主要情节线索交错发展:一条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一磅肉"契约而展开的冲突,另一条是富家小姐鲍西娅遵从父命、"三匣择婿"的传奇故事,其间还穿插了罗伦佐与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携款私奔的情节。最后第四幕法庭审判一场,两条线索汇合在一起,以夏洛克的败诉、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结束全剧。
4.悲剧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还有一部著名的悲剧作品,即《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取材于布鲁克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
    这是"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男女之间的真情、深情、痴情,竟至他生我亦生、他死我亦死的程度,怎不令人感动,怎不令人钦佩!在这里,这种"生生死死的恋爱"的执著追求,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男女情感,它升华而为一种信仰,一种人生价值境界,成为人人景仰、人人叹为观止的精神品格。
    唯其如此,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生生死死的恋爱"主题,亦即殉情主题,无论中外文学,总是在被不断地表现着,赞颂着。如阿塞拜疆诗人内扎米·甘哲维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叙事诗《蕾莉与马杰农》、我国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都表现了这一主题。《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浓厚的抒情诗的特色。
第二阶段:(1601-1607年)悲剧创作阶段
    一般称为悲剧创作阶段。
    这一时期,随着詹姆斯一世的继位(1603),伊丽莎白时代的繁荣安定已经转化为整个社会的日益激烈的动荡不安。
     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后面集中介绍]、《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以及被称为"不流血的悲剧"的《雅典的泰门》。
    《奥瑟罗》(1604)取材于意大利小说家钦提奥的作品。
     悲剧中的苔丝德蒙娜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剧中的伊阿古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冒险家、野心家形象。
   《李尔王》(1605)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李尔王是全剧的中心人物。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是《麦克白》(1606)。剧本取材于荷林西德的《编年史》。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是最阴暗的一部。
    19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赫士列特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特点作过比较,认为:
   《奥瑟罗》在立意与有力的情感变换方面占先,《李尔王》在激情的深刻强烈方面占先,《麦克白》在想象的狂放和剧情进展迅速方面占先,《哈姆莱特》在思想和感情精致的发展方面占先,它们各有各的独特性。
《雅典的泰门》虽属于"不流血的悲剧",却反映出莎士比亚严重的悲观厌世思想。所以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不再写悲剧而写了一系列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
   《暴风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作品集中反映了莎士比亚晚期对人类未来的设想,因此被称为"诗的遗嘱"。
总体上看,莎士比亚既是时代的产儿,又具有不朽的意义,对于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说不尽的"。
四、《哈姆莱特》简析
《哈姆莱特》创作于1601年,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思想特点与艺术成就。
1.情节梗概
《哈姆莱特》的题材源于一个古老的丹麦故事,描写中世纪宫廷复仇,最早记载于12世纪丹麦历史学家撒克索·格拉马提库斯所写的《丹麦史》中。
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的剧情比较曲折,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2.悲剧冲突及哈姆莱特形象
    据上述可知,《哈姆莱特》一剧主要表现的是哈姆莱特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莎士比亚为哈姆莱特的出场设置了一个"多事之秋"的社会环境。
    总之,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的国家。了解了这一点,可以深入地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弄懂哈姆莱特自觉地肩负起"重整乾坤"重任的内涵。
    一般认为,主人公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评论者着眼于哈姆莱特性格的"变化性",把哈姆莱特性格的演变过程主要分成下述四个阶段,即:
1."快乐的王子"阶段
    一般认为,此时的哈姆莱特,其性格处于"快乐的王子"阶段。所谓"快乐的王子",是说哈姆莱特的性格是乐观的,或者说他缺乏现实感,没有注意到人生的阴暗面。
2."忧郁的王子"与"思考的王子"阶段
    接下来,由于"回到丹麦",接触了现实,哈姆莱特的性格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快乐的王子"一变而为"忧郁的王子"。
    但是,陷入精神危机之中的"忧郁的王子"并没有一蹶不振,他的性格在积极地发展着。莎士比亚赋予这个形象以某种思想家的内涵,使他在具有"忧郁的王子"品质的同时,又具有了"思考的王子"的品质。
3."延宕的王子"阶段
    哈姆莱特的思考是深刻而有力的。但是,对于哈姆莱特来说,最重要的是履行责任--为父复仇,同时"重整乾坤"。这是家族赋予给哈姆莱特的责任,是丹麦赋予给哈姆莱特的责任。在剧中,事实上,他时刻忘不了自己的"责任",在他的观念中,责任重于泰山。
    不过,在莎士比亚笔下,我们却发现,哈姆莱特迟迟没有采取直接的、有效的行动,而是一再延宕--哈姆莱特变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为什么呢?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匡兴、陈惇主编的《外国文学》这样分析:从十八世纪以来,有一种权威性的解释,认为哈姆莱特行为延宕的原因在于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在于他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就是悲剧的根源。于是,哈姆莱特也被人看作为行动犹豫的典型。            但是,哈姆莱特并不是一个醉生梦死、没有志气的青年。他对人生有积极的看法。
4."行动的王子"阶段
    但是,不能否认,"忧郁"中的王子、"思索" 中的王子、"延宕"中的王子,即使在精神严重危机之中,即使在不断犹豫之中,他也并没有忘记"行动"。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还是一个"行动的王子"。
    就最后的结论来看,上述议论苛求了哈姆莱特。面对人性趋恶的现实,人文主义的理想绝不是靠哪个个体的力量能够实现的。对哈姆莱特来说,重要的、可贵的是他"不断地采取了行动",他"努力"地履行了责任。他在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中为自己划上了一个值得肯定的悲剧性的句号。而这样的悲剧结局,就作家的描写和表现看,又是必然的。
为什么说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必然的呢?
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反动势力的过于强大。
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的理想是进步的,他与[以]克劳迪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然而,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封建势力虽已腐朽而仍然占有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造成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在一起,造成了这个时代阴暗、残酷的一面。在这样的时代中,恶势力当道,美丑颠倒,人文主义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先进人物的斗争也必然遭到厄运。  
这种萌芽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从主观上讲,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是导致他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文主义者追求的是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哈姆莱特的思想也是如此。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他陷入精神痛苦之中,这种精神痛苦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是为现实中罪恶之严重,理想之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受到的打击而感到痛心。
哈姆莱特的思想局限更突出地表现在他脱离群众,孤军奋战,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他同情人民,不赞成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但是,他相信开明的君主政治,反对人民群众的暴力行动。下层人民敢于起来犯上作乱,他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当他想到社会必须重新整顿的时候,他只想到"我",也就是他个人来担负这个重任,从来没有想到宫墙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现实的根本力量,而且在他心目中个人身上可以发挥的力量仅就是上帝赐给的智慧和理性。像哈姆莱特这样面对强大的社会恶势力,脱离人民群众而孤军奋战,没有不失败的。
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不少旧思想的重担,这也束缚住他的思想和行动。前面提到过他接受宗教影响,相信教会关于天堂地狱等一套迷信思想,他还有明显的宿命论观点,直到斗争的最后阶段,他还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了人的生死胜负,在决斗中采取了听天由命的态度。这些旧思想往往使他在斗争中贻误时机,消极被动。
    总之,哈姆莱特身上具备着过渡时期的先进人物的特色,既有进步社会思想的一面,又有它本身幼稚阶段不可避免的弱点,而且还免不了存在旧思想的包袱。
哈姆莱特与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他的力量在于提出了现实世界不合理想、必须改革这样一个根本问题,而不在于解决这个问题;在于他能勇敢地揭露世界上存在的种种罪恶,而不在于他能如何去消灭这些罪恶。其根本原因是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是由于新兴力量还处在幼稚状态,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革现实,消灭罪恶。
五、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
   《哈姆莱特》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这些成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莎士比亚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
    在《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莱特关于演剧问题的一番谈话,可以代表莎士比亚本人的艺术见解。
2.戏剧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这个特征与下述三方面相关连:
第一,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
    在莎士比亚的一些优秀剧作中,不是孤立地描写一个事件,而是力图从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动态中来表现这一事件发展变化的动向,把事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他不是单纯地描写主人公的个人命运,而是描写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正是这种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他的戏剧结构的广阔性和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第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这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决定的。
第三,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这种做法使戏剧情节表现出生动性。如《哈姆莱特》第一幕以哈姆莱特与鬼魂相会的惊心动魄、阴森恐怖的场面结束,第二幕即以波洛涅斯派人探听儿子品行的喜剧性场面开始;第四幕以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故事结束,第五幕就以掘墓人的插科打诨式的场面开始。
    这样的"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马克思语),正是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之一。
3.人物性格刻划方面的意义
    一般认为,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发展的重大贡献,主要在于他在人物性格刻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莎士比亚在人物的性格刻划方面呈现出下述几个特点:
第一,人物鲜明生动,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丰富多彩,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正面主人公的性格以肯定性的品质占主导方面,同时也有他的弱点,而这个弱点甚至是导致他们毁灭的重要原因。比如哈姆莱特有崇高的理想,有斗争的决心,但是他的理想脱离实际,行动脱离群众,致使他无力承担自己的责任,最后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倒下了。
第二,人物性格始终处于发展的变化之中。
    莎士比亚的人物处在内外两重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不仅决定于客观情势,也决定于本身性格的内在矛盾。随着客观斗争的发展,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也在发展,人物的性格也就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成长、变化。
第三,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在《哈姆莱特》一剧中,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对待复仇问题的态度形成对比,鲜明地突出了哈姆莱特作为先进人物的特点。
第四,利用独白来塑造人物。
    独白是一种传统的手法,不过在《哈姆莱特》中,为了塑造好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形象,为了更好地刻划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和性格发展过程,莎士比亚大大发挥了独白的作用。
4.语言方面的成就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而且达到高度个性化的水平,这是世所公认的事。他的语言又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莎士比亚的剧本主要用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地结合。
    就诗体来讲,主要用五音步素体无韵诗,同时包含有韵的格律诗和民间歌谣,不同的文体在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哈姆莱特》中,本戏用无韵诗,戏中戏用双行一韵的诗,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台词中还包含有民歌的片段。
    诗与散文一般是用来显示庄严与诙谐之间、典雅与粗俗之间的区别。然而,波洛涅斯的台词用诗体,可显出其造作可笑,哈姆莱特的疯话用散文更便于表现深刻的哲理。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莎士比亚剧本的高度成就之一。在他的剧本中,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物使用不同语言,闻其言如见其人。哈姆莱特的语言最丰富,变化最多,又是是一针见血的褒贬,有时是晦涩难解的疯话,有时是深刻的哲理,有时是粗俗的市井俚语,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说出不同的话,然而处处都符合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王子的身份。这样的个性化的语言,正是莎士比亚刻划人物性格的极其重要的艺术手段。
思考:1.概述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
2.概述莎士比亚的创作过程。
3.你如何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
4.以《哈姆莱特》为例,概述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第四章第一节:17世纪文学概述
一、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主要特征
古典主义文学是法国17世纪文学的主潮。它产生于法国,继而影响了全欧,统治欧洲文坛几近两个世纪。
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具有下述鲜明特征:
第一,在政治上拥护王权
法国专制君主制是古典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这种情况导致:统治者为了巩固王权,需要文学为王权服务;资产阶级作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得到王权的扶持和庇护。因此,从本质讲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王权和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在相互妥协的情况下走到一起了。
由于王权的干预,法国文坛的混乱局面逐步减弱,雕琢夸饰的贵族沙龙文学、粗犷浅俗的市民文学受到遏制,古典主义便很快取得了文坛的统治地位。
古典主义作家如莫里哀、高乃依等,往往直接歌颂贤明君主及其"丰功伟业",或通过描写感情与义务的冲突,表现个人服从国家的思想。他们高度自觉地把文艺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把欧洲文学的政治功利性推到空前高度,表现出极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当然,在上述政治倾向的前提下,他们也尽可能地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要求。
第二,在思想上崇尚理性
17世纪是理性主义的时代。
哲学家笛卡儿(1569-1650)提倡唯理主义。他强调理性万能,认为理性既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强有力地冲击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的权威。他还认为人类的各种**会使人抛弃真理,因此他主张以理性来克制情感。
古典主义者接受了笛卡儿的观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创作。
第三,在创作上遵循古典
古典主义作家如同中世纪的但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特别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典主义作家"是依照他们自己的艺术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他们在创作中尽可能地遵循和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
这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他们基本上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题材,二是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某些方法奉为不可冒犯的清规戒律。
就后者而言,前面提到的"三一律"就是典型一例。在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情节一致"基础上,古典主义者进而规定,在戏剧创作中,要做到时间、地点和动作的三个整一。
这意思是说,一个剧本只能表现同一事件,剧情应该发生于同一地点,发生于二十四小时之内。
这一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任何人不可逾越。高乃依由于不完全符合"三一律",《熙德》发表后,就曾遭到法兰西学士院的严厉批评。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成就
一般把法国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17世纪30-50年代为古典主义形成时期。
法国古典主义的创始人是诗人法兰索亚·马莱伯(1555-1628)。他主张文学创作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准确、规范化,艺术形式要完美。布瓦洛称他为"诗宗",要求作家以之为楷模。后来,沙普莱(1595-1674)、伏日拉(1595-1650)等人继续推行马莱伯的主张。
1634年,剧作家梅莱(1604-1686)在悲剧《索福尼斯伯》中首次严格遵循了"三一律",得到1635年,黎塞留成立法兰西学士院,制定了语言文学方面的规范。
1636年高乃依的悲剧《熙德》上演。夏普兰(1595-1654)遵命写了《法兰西学士院对<熙德>的批评》一文,严厉指责高乃依不遵守"三一律"。此后,"三一律"便成为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创作准则。
此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高乃依。
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被看成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1628年后,他一面做律师,一面写剧本。1633年到巴黎,被黎塞留雇去写剧本台词,后因意见不合而被解雇。1643年,被接受为法兰西学士院成员。晚年退出戏剧界,默默无闻地死去。
高乃依一生写了30多个剧本,大部分是悲剧。其中著名的是《熙德》(1636)、《贺拉斯》(1640)、《西娜》(1640)、《波利厄克特》(1643)。
《熙德》是高乃依的代表作,取材于西班牙作家吉伦·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      剧本主要描写家族义务与个人感情的矛盾冲突。总之,剧本张扬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性原则,也给个人感情以充分肯定。
由于《熙德》的题材重大,戏剧冲突尖锐激烈,情节集中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上演时受到巴黎观众的热烈欢迎。
但黎塞留对它却很不满意。黎塞留不仅对高乃依的成功表示妒意,而且他不能容忍剧中国王以理性的方式而不是以专制的手段来统治国家,不能容忍剧中三次通过决斗来解决纠纷的做法(黎塞留一向严令禁止决斗)。因此,他授意法兰西学士院的负责人夏普兰撰文《法兰西学士院对<熙德>的批评》,无理责难高乃依抄袭他人,并违背了"三一律"。
高乃依愤而停笔三年。此后他所写的剧本,均符合"三一律",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高乃依因此再没有写出比《熙德》更为优秀的作品。
这说明,古典主义对于某些作家的艺术才能起到了束缚作用。
2.60-70年代是古典主义的鼎盛期。
莫里哀的喜剧,拉辛的悲剧,拉·封丹的寓言,布瓦洛的理论,使古典主义文学成果蔚为大观。
莫里哀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喜剧作家。他的喜剧创作,形成了自阿里斯托芬、莎士比亚以来的又一座高峰,显示出古典主义在喜剧艺术方面的最高成就。
让·拉辛(1639-1699)被看成最典范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其作品代表了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
拉辛出身于法国外省的一个公务员家庭,在校读书时获得了丰富的希腊文学知识。1633年,他在巴黎开始戏剧创作。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由于担任路易十四的史官,他中断了创作,直到1689年才重新执笔写作。拉辛一生共写了11部悲剧。
由于生活于法国专制政体由盛而衰阶段,因此拉辛的悲剧与高乃依迥然有别:他不写理智战胜感情、忠君报国的英雄,而写**压倒理性、私利至上之人,由此暴露路易十四后期贵族上流社会人欲横流、人性堕落的现实。
其代表作为《安德洛玛刻》和《费德尔》。
《安德洛玛刻》(1667)的题材来源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安德洛玛刻》和《特洛亚妇女》。      
在《安德洛玛刻》中,拉辛对人性中的恶进行了深入挖掘,谴责了人欲横流、丧失理性的贵族阶级。
《安德洛玛刻》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充分体现出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的原则。与古希腊悲剧相同,它的冲突紧张激烈,结构简练集中。
它写四个人物的恋爱关系(皮洛斯与安德洛玛刻,皮洛斯与赫耳弥俄涅,俄瑞斯忒斯与赫耳弥俄涅),情节复杂,而拉辛却处理得干净利索。
从《安德洛玛刻》的结构艺术看,拉辛是一个善于"带着镣铐跳舞"的作家:"三一律"对他不但不是束缚,反倒是他发挥艺术才能的最佳形式。
《费德尔》(1677)的题材源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希波吕托斯》。剧本涉及了乱伦之爱的主题。悲剧充分表现了拉辛的艺术才能,他对费德尔的心理活动描写的细腻深刻。拉辛把费德尔的感情变化写得层次分明,合情合理,显得非常真实感人。
《费德尔》演出时,一部分反对拉辛的贵族用卑鄙手段组织起来抵制它。拉辛因此搁笔十二年。
古典主义者禁止采用《圣经》题材,怕的是亵渎神圣。拉辛重新创作后,忿而用《圣经·旧约》故事,写了《爱斯苔尔》(1689)和《阿达莉》(1691)两部悲剧,公开表现出与古典主义者的蔑视。
若望·德·拉·封丹(1621-1695)成就体现于寓言创作上。拉·封丹写过悲剧、喜剧、抒情诗、故事诗等,但以《寓言诗》的成就最为突出。《寓言诗》(1668,1679,1694)共12部239篇。
在这部"巨型喜剧"中,拉·封丹主要取材于伊索寓言、古希腊罗马和印度寓言家的作品以及民间故事,借动物世界影射人类社会,多方面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关系、生活逻辑等问题的理解。《乌鸦和狐狸》《狼和羔羊》《小公鸡、猫和小鼠》《死神和樵夫》《兔子和乌龟》等是其中的名篇。
拉·封丹是描绘禽兽的能手,《寓言诗》中的禽兽在他笔下绘影绘声,富于真实感。故事一般很简短,集中精炼,却富于戏剧性,有开场,有发展,有高峰,有收场。诗的韵律也千变万化。
尼古拉·波瓦洛-德彼雷奥(1636-1711)是古典主义的立法者,主要论著是用诗体写成的《诗的艺术》(1674)。
波瓦洛为每一种体裁制定规则,并提出一些古希腊罗马作家作为学习榜样。
波瓦洛为诗体划分了等级,有"大体裁",也有"小体裁"。大体裁包括史诗、悲剧和喜剧,其他都是小体裁。他说,史诗只能取材于古代神话;悲剧要"逼真",要严格遵守"三一律","舞台表演自始至终只能有一个情节,要在一个地点和一天内完成";喜剧家要"研究宫廷,认识城市"。
随着欧洲社会的发展,古典主义的保守倾向越来越被作家们所反感,终于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文学界出现了一场"古今之争",僵化的崇古的主张受到批判,厚今薄古的主张取得胜利。这一事实说明,古典主义此时已经趋于衰落,其主导地位被动摇了。不过,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古典主义在18世纪仍起重要作用。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出现后,古典主义才最终退出文坛。
古典主义影响了欧洲文坛,英国、德国、俄国等欧洲国家都出现过尊奉古典主义的著名作家,如英国的德莱顿(1631-1700)、德国的高特舍特(1700-1766)、俄国的苏尔玛科夫(1718-1777)等。
思考题:1.概述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2.以拉辛作品为例,谈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第二节:莫里哀
一、莫里哀的文学史地位
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人,是欧洲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之一。
二、莫里哀的生平概况
莫里哀(1622-1673)是作家的艺名,真名叫若望-巴蒂斯特·波克兰。1622年,莫里哀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从小酷爱戏剧,长大后,违背父亲的愿望,放弃宫廷"国王内侍"的美差,决心做个当时为人所不齿的"戏子"。
1643年,莫里哀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织了"光耀剧团"。但营业惨淡,负债累累,两年后不得不解散。莫里哀因无钱偿还剧团的债务而被扣押。在被其父保释出狱后,莫里哀便离开了巴黎,加入了一个流浪剧团。
莫里哀在外省度过了13年(1645-1658),足迹几乎遍及全法国。对莫里哀来说,流浪生活既是一所严峻的"生活学校",又是一所丰富多彩的"艺术学校"。在长期的流浪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耳闻目睹了各种各样的事,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他也有机会学习民间戏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表演技巧,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
1658年,莫里哀随剧团回到巴黎。同年10月,剧团在王宫献演获得成功,奉命留在巴黎。
国王路易十四接见了莫里哀及其剧团。莫里哀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戏剧事业。他的一生,自己写戏,自己也演戏。长期的劳累,使莫里哀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1672年底,莫里哀抱病写完自己最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并亲自扮演剧中主角阿尔冈。
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演到《无病呻吟》最后一幕,咯血倒地。几小时后,他便与世长辞了。
三、莫里哀的创作过程
莫里哀的一生,创作成果极为丰硕。但留传下来的剧本只有30种。
根据现存剧本,可以把莫里哀的创作活动,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
1.情节喜剧时期
1645-1658年,情节喜剧时期。
在外省巡回演出期间,莫里哀除演戏外,还编剧本。但在创作上,他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写的剧本还未脱离情节喜剧的俗套。不过,他的剧本比起当时流行的喜剧来,却包含着更多的智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惜这期间的剧本大都散失,传世的只有两部诗体喜剧,即:《冒失鬼》(1653)和《情怨》(1656)。
2.风俗喜剧时期
1659-1663年,风俗喜剧时期。
从外省回到巴黎后,莫里哀开始探讨爱情、婚姻、教育以及其他迫切的社会问题,用喜剧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情。
莫里哀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1659)、《太太学堂》(1662)、《太太学堂的批评》(1663)和《凡尔赛宫即兴》(1663)等。在《太太学堂》里,莫里哀扮演主角阿尔诺耳弗。
3.性格喜剧时期
1664-1669年,性格戏剧时期。
这是莫里哀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贵族进行斗争最紧张、最激烈的时期。在喜剧创作方面,他把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结合起来,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型喜剧--"喜舞剧"。莫里哀最有名的喜剧,几乎都是在这短短的几年之中完成的。
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伪君子》、《堂璜》、《恨世者》、《悭吝人》。
在此时期的性格喜剧中,《悭吝人》(1668)代表了莫里哀喜剧创作的主要成就。
该剧为五幕散文体喜剧,于1668年9月9日首次公演。作者生前,此剧上演盛况始终不衰,后来则受到更大的欢迎,成为世界各主要剧院的保留剧目。
喜剧取材于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黄金》。剧中主人公阿巴公是个高利贷者。他悭吝成性,嗜钱如命。 剧中所有的人物都围绕着阿巴公。阿巴公处在情节的中心。阿巴公是吝啬鬼的典型。他吝啬,极端吝啬,吝啬得出奇,吝啬得没有道德,吝啬得缺少人性。
4.喜舞剧时期
1669-1673年,喜舞剧时期。
在这最后几年,莫里哀又转向了喜舞剧的创作,主要作品有《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和《史嘉本的诡计》等。
五幕芭蕾舞喜舞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1670)一译《贵人迷》。主人公汝尔丹是个醉心贵族的资产者。为了能厕身于贵族社会,他极力攀结贵族,处处以贵族为师。结果,他完全丧失了理性,变得痴痴呆呆,成了受人嘲笑的喜剧性人物。
《史嘉本的诡计》(1671)一剧中的中心人物是仆人史嘉本。把下贱的仆人当主角,并肯定、赞赏了下等人的智慧和胆识,而把上等人写成庸碌之辈,这充分表现了作者蔑视封建等级制度的勇气和民主精神。
总的看来,莫里哀的喜剧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作品对封建贵族和反动教会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笞,对资产阶级的贪吝、攀附权贵等恶习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和嘲笑,而对下层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则予以充分肯定和赞颂。
四、《伪君子》简析
《伪君子》(1664-1669)直译为《达尔丢夫或者骗子》,是莫里哀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典范。
1.达尔丢夫形象
达尔丢夫是《伪君子》一剧的中心人物,也是作家塑造得最出色的艺术形象。他是个宗教骗子和无赖。他伪善,狡黠,狠毒。伪善是他的主导性格。喜剧通过达尔丢夫言行表里的矛盾,逐步揭示出他的性格特点。
他根本不是什么苦修士,而是个饕餮之徒。在对待女色上,达尔丢夫心口不一,装得道貌岸然,其实内心十分淫恶。在对待金钱上,达尔丢夫同样表现出他的伪善的本色。在对待朋友上,奥尔恭也是口蜜腹剑。
在对待宗教上,达尔丢夫也是虚伪透顶。可见,自称是上帝虔诚信徒的达尔丢夫,其实是个以宗教为幌子而进行诈骗的恶棍。
总之,达尔丢夫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在他身上,作者集中了当时教会和贵族社会的一切伪善的特征。这使得这个形象具有了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和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之一。
2.思想意义
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反映出当时僧侣和贵族的一些本质特点,是教会势力和封建贵族的代表。
《伪君子》一剧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个形象,莫里哀深刻有力地揭露了教会和贵族的丑恶面目,辛辣地讽刺了教会和贵族社会普遍流行的恶习--伪善。
围绕《伪君子》演出所展开的斗争
在《伪君子》演出过程中,莫里哀与反对势力之间的斗争,反映出《伪君子》的重要思想意义。
为了争取《伪君子》的公开演出,莫里哀曾进行了持续五年的斗争。直到1669年2月,国王才准许《伪君子》再度公演(第三次定稿)。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当时的报纸报道说:"从来没有一个喜剧曾经获得过如此热烈的掌声。"
从今天的眼光看,这种情况,这种对《伪君子》、对莫里哀的攻击,正表现了作品的巨大的讽刺力量,正说明了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3.艺术特色
《伪君子》艺术性很强。其突出特色是:
第一,结构严谨精巧,情节凝练生动。
《伪君子》共五幕,幕与幕之间,各幕的场次之间,都丝丝入扣,环环相套,显得十分紧密。而把所有的幕、场贯穿起来的中心动作线,就是达尔丢夫的伪善行径。主人公达尔丢夫是喜剧的结构中心。
第一幕是"楔子"部分。第二幕是情节的开端部分。
第一、二两幕,中心人物达尔丢夫未曾出场,但观众从场上人物的论争中对他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样,他一上场就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这两幕戏,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歌德认为这部分是他所看到的"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
后三幕是达尔丢夫的"明场戏"。
第三幕是情节的发展部分,矛盾双方第一次发生正面冲突。达尔丢夫以守为攻,从逆境转为顺境,情节发生第一次跌宕。
第四幕是全剧的GC。达尔丢夫落入陷阱,原形毕露,却反客为主,奥尔恭则由顺境转入逆境,情节再次跌宕。
第五幕是喜剧的结局。达尔丢夫受到惩治,奥尔恭祸去福来,情节又一次跌宕。
从情节的发展看,大团圆的结局违反了生活本身的逻辑。《伪君子》的结构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法则来组织安排的。全部动作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没有平行的主题和从属交叉的情节线索,人物的动作趋向一个明确的目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喜剧的情节也起伏跌宕,单一而不单调。
第二,使用对比、夸张手法,以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
《伪君子》是著名的性格喜剧。在剧中,莫里哀使用了对比夸张手法,以刻划达尔丢夫的主导性格--伪善。  莫里哀把达尔丢夫的"高尚"言词与卑劣行径加以对比,予以夸张,使达尔丢夫的言与行、表与里的矛盾更加明显,从而把他的伪善性格凸现出来。在刻划奥尔恭形象时,莫里哀则以对比夸张手法突出其轻信、专横的性格特征。
莫里哀用近似漫画式的对比夸张手法,把奥尔恭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这个人十分愚蠢、荒唐,可笑可悲。
第三,语言生动、个性化。
比如,达尔丢夫是宗教骗子,他说的话,夹着许多《圣经》上的词句,充满道德说教。他还爱堆砌词藻,文过饰非,华而不实。
思考题:1.概述莫里哀的主要艺术成就。
    2.简析达尔丢夫形象及其塑造。
    3.概述《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一、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启蒙"一词,原意为"照明"和"照耀"(enlighten)。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也即"光明观念"的含义。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孟德斯鸠(1689--1775)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他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为法国启蒙文学开辟了道路。
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哲学家、史学家、戏剧家、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品:哲理小说《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
严肃剧亦称市民剧,即今日所称的正剧,它是现代话剧的祖宗。是一种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体裁。狄德罗首创。它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用日常生活题材反对古典主义戏剧。严肃剧有两个特征,一是严肃性,二是现实性。19世纪的易卜生、果戈理、肖伯纳等人的"问题剧"脱胎于严肃剧。
二、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启蒙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治性和分析性的特点,而少文学性。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2、塑造新人物,
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思想特征:
首先,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第二,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
第三,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第四,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平等地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卢梭(1712--1778)是"百科全书派"中最激进的民主派思想家和抒情叙事的散文大家。理论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契约论》;文学代表作:《新爱洛绮丝》、《爱弥尔》、《忏悔录》
《新爱洛绮丝》
1、命名与题材 :信札体小说
2、人物:尤丽、圣普乐、沃尔玛
艺术特点:
1、题材的简单和中心思想的连贯
2、歌颂大自然和突出人的纯洁感情的特点
3、自我描写忽然寻求自我的鲜明倾向
博马舍(1762--1799)18 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戏剧作家。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塞维乐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等)。喜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上演其"后果将同破坏巴士底狱一样严重"。
五、英国文学
在英国,小说起源于18世纪的期刊文章。英国期刊兴起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面发达。最初期刊发布社会新闻,把口头流传的政治见闻、商业见闻见诸文字,为政治和商业服务。到了18世纪,期刊具有了文学性,登载各种娱乐性、杂感性的文章,报导社会上的各种趣闻,具有"街谈巷议"的小品文特点,成为期刊随笔。
1.英国期刊文学
最著名的两个办期刊的散文家是斯梯尔和艾迪生,他们办了两份脍炙人口的期刊《闲谈者》(The Tattler,1709--1711)和《旁观者》(The Spectator,1711--1712,1714)。这两份期刊共出了近千期,将街谈巷议的社会趣闻和俱乐部的风趣幽默写上期刊,文章短小活泼,随便亲切,引人入胜,是生动的随笔散文,深受大众读者喜爱。
2.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大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这些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生活。描写第三等级的故事。在小说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流浪汉小说风格,描写人在路上的冒险传奇。
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1719) 、菲尔丁《汤姆o琼斯》(1749 )。《鲁滨逊漂流记》(1719)是笛福在59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一炮走红。小说受到斯梯尔主办的一份期刊《英国人》刊载的特写。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3.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感伤主义派。
感伤主义的出现是对理性的一个反拨。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sentiment),人类的天性是慈善,即与人为善。怜悯、同情心和情感(sensibility)是社会道德的内核。从崇尚感情出发,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思潮。
感伤主义特点感伤主义的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强调表现善良人的不幸,在充满伤感情愫的描写中,唤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怜悯,在涩泪涟涟中表现美和崇高,以激起读者的强烈反响。
感伤主义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游记《感伤旅行》(1768)。
4.哥特小说
gothic原意指哥特人(古日耳曼族的一支)和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因而哥特小说与中世纪的背景相联系。
哥特小说是18世纪后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一个新变体。它是对理性主义的一个反动,因为理性主义不能对现实生活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哥特小说以中世纪为背景,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城堡中的神秘故事和谋杀事件。故事充满神秘、恐怖、鬼怪和骇人听闻的超自然事件。哥特小说由华尔蒲尔(Horance Walople,1717-1797)首创,得名于他的同名小说《奥脱浪图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Castle of Otranto, Gothic Story,1764)。
哥特小说的精华:
哥特式小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十分风行,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给人刺激,引起了人的恐惧感情。哥特小说的精华是为小说打开了通向非理性的大门。它的形式是怪诞的,不合理的,但涉及到人的潜意识中的乖戾冲动和种种畸形心理。
哥特小说影响:
哥特式小说影响了后世小说。如19世纪德国霍夫曼的恐怖小说和故事。狄更斯的《荒凉山庄》、《远大前程》,夏洛蒂o勃朗台的《简o爱》,艾米丽o勃朗台的《呼啸山庄》。
美国一直是丰富多产的"哥特式恐怖之地",产生了布朗的小说、爱伦·坡的恐怖小说,福克纳的《圣殿》和《押沙龙,押沙龙!》都深受影响。
第五章 歌德
      歌德(1749-1832)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且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同时,他还是画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并且他长年担任过魏玛宫廷剧院的经理。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一、生平创作
歌德(1749-1832)德国大诗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年官。以后专事文学和科学工作。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83岁。
创作简况
《葛兹·冯·伯利欣根》: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史剧。
《少年维特之烦恼》:爱情事业社交的烦恼。 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
《诗与真》:自传性作品
《威廉·迈斯特》:教育小说
《五月之歌》:抒情诗
美学思想
歌德的美学言论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体会的总结,散见于《诗与真》、《箴言与回忆》、《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歌德谈话录》。
1. 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古典的和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
2. 重视形象思维,从具体形象中表现一般。
3.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辨证关系。
4. 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
二、《浮士德》分析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从25岁开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
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1.《浮士德》简介
歌德《浮士德》是一部韵文悲剧,全剧分两部。
2.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是十八世纪末十九初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浮士德对人生真谛和崇高理想的无限追求是通过他的需要程度来表现的,反映了启蒙时期资产阶级的探索精神。
3.浮士德的经历与需要层次
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
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需要
浮士德与葛丽卿恋爱失败,**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
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
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
4.浮士德追求的行为动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建立在满足理想、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浮士德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层次运动之中。贯穿各个层次的主导行为动机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创造心理。
浮士德的典型意义: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的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定的。这是浮士德的需要结构给我们的启迪和人物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5.靡非斯特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人物,又是独特的社会势力的代表。
    1. 靡非斯特的精神特征:否定精神。本质是"作恶",具有"造善"的作用。他从作恶的动机出发,诱惑浮士德沉沦,实际上却推动浮士德向上。因此,他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
    2. 作者的代言人:揭露社会罪恶。"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第五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第三节 拜 伦
一、生平
拜伦(BYRON,1788-1824)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情。毕生为民主自由而战,是西方文学史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代表。
拜伦中学开始写诗,CN作《闲暇时刻》(1807)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大学毕业出国到欧洲旅行两年,回国根据旅游日记写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诗作出版,风靡全英。拜伦说:"一夜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名人。"
拜伦的不朽:拜伦的死,震动文坛,引起全英国和欧洲进步人士的悲悼。人们赞颂他的卓越天才,更加景仰他的革命壮举。歌德赞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王"。
诗人的不朽,都在他们的作品,拜伦的不朽,还在于他是19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反抗者和行动者。
二、创作
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1809-1817)早期代表作。共4章,描写孤独的漂泊者恰尔德·哈罗尔德出游欧洲的见闻,被看作是诗人的自述。
东方叙事诗:以东方为题材,包括《异教徒》(1813)、《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海盗》(1814)、《莱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1815)、《巴里西纳》1815》。诗中塑造了一批叛逆者形象,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讽刺诗:《别波》(1818》、《审判的幻景》(1822),后期诗作。压卷之作《唐璜》(1818--1823)
三、拜伦式英雄
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精神特征:
1. 反叛性。与社会对立,坚决与命运相抗衡。
2. 孤独性。高傲不羁,惟我独尊,鄙视一切。
3. 浪漫性。大都有热烈奔放的爱情,充满情感,为爱复仇。
中西英雄爱情比较
从拜伦式英雄中可以看到西方英雄有热烈奔放的爱,推崇感情。
中国古代英雄一般不谈爱情,不重男女之情,也不重视夫妻感情。《三国演义》15回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拜伦式英雄的意义
1.积极的革命作用
19世纪20年代,欧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拜伦式英雄起了揭露反动统治者,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的积极作用。拜伦式英雄在欧洲青年中得到广泛传播。
2. 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孤独斗争,脱离人民,消极悲观。
四、拜伦创作的讽刺激情
激情是作家对生活产生的一种振奋精神,是作家对生活肯定和否定的认识。崇高、浪漫主义精神、悲剧性、感伤性、幽默、讽刺都是一种创作激情。
拜伦的浪漫主义与讽刺才能相结合,形成了拜伦创作的讽刺激情。拜伦作为世界的诗人,是由于他的讽刺诗。他的讽刺激情的特点是:
1、揭发性。揭露英国政府的残酷和腐败,社会关系的邪恶。
2、抨击性。抨击欧洲反动势力,反暴君,反奴役。
讽刺激情产生原因
1、孤独反抗的性格。
2、对反动势力否定的感情认识。
3、继承英国讽刺文学传统:
17世纪讽刺诗人德莱顿(1631-1700)
18世纪讽刺诗人蒲伯(1688-1744)
18世纪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1667-1754)
19世纪讽刺诗人拜伦
五、《唐璜》
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共16548行。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唐璜原型:唐璜本是一个传说中的浪荡子,在莫里哀的喜剧、莫扎特的歌剧都出现过。他勾引西班牙司令的女儿,又在决斗中将司令刺死,进而戏弄司令的石像,最后被打入地狱。
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采用口语风格的意大利八行体。
写作特色:夹叙夹议。主人公的经历和作者的议论互为层次,有机结合。叙事跌宕诡奇,议论奔放凌厉。
作者常常中断叙事自由议论,充满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性。"爱闲扯,尽自离题议论不休","讲我们的故事吧,筵席散了,奴仆退下。"
夹叙夹议包含两个行动层次。一是唐璜凭直觉选择争取个人自由的行动,二是作者凭理性选择争取民族自由的行动。这是作品的
鲁迅介绍拜伦
1907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特别将拜伦与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奇、裴多菲等一起作为浪漫诗人的开创者介绍给中国读者。他说:"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瞿秋白分析鲁迅的用意说:"鲁迅的叙说这些天摩诗人,目的在于号召反抗,推翻一切传统的重压的'东方文化'的故国僵尸。"
思考题:解释:拜伦式英雄
拜伦诗歌的讽刺特点
分析《唐璜》
拜伦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六章 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化环境
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它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都充满了浪漫因素。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特指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1789--1830)在欧洲出现的文学主潮。
一、"浪漫主义"概念的演变
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来自拉丁语。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罗曼司在17世纪中叶转为"浪漫的"("罗曼蒂克"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多重含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了17世纪末,这些中世纪的罗曼司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总称为"浪漫的"诗歌。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的"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1777年,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沉思》中使用了这个字。
二、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学、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联系,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风貌。
1、政治的浪漫
文学与政治的联系,西方文学史上还没有过像浪漫主义文学与当时的政治时局的联系那样紧密,浪漫主义几乎成了自由主义的同义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被看成是一回事。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30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欧洲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中。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拿破仑战争、欧洲"神圣同盟"的镇压,封建王朝统治的恢复,使人民深受封建专制独裁的奴役,引起普遍的不满,向往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文学与政治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与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成了同义词,很多作家自觉把政治自由原则用到文学运动中,坚持文学的自由主义。
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它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一些先进思想家看到资本主义发展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他们开始思考人民贫困的原因,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设新社会的方案,从而产生了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的空想性,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主义克服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缺乏现实性的弱点,把理想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
2、哲学的浪漫
浪漫主义所涉及的"自由"、"理性"和"感情",包含着大量的哲学意义,以至浪漫主义这个词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动,它成为文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它对自我的强调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绪。
康德的天才灵感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1724--1804)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康德的天才论是一种不可知论的天才灵感说。比古希腊柏拉图的神赐论的"迷狂说",在灵感学说史上进了一大步,由"神"转变为"人"的灵感说。
  谢林(1775--1854)是德国古典哲学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他的"自然哲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物质到人类,都是"宇宙灵魂"按照一定目的创造出来的,把一切自然之物都归结为精神,或者说,从自然追溯到精神。 "自然哲学"使谢林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因为浪漫主义正是赋予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以精神和生命。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崇拜,直接源于谢林的自然哲学。
黑格尔的心灵的艺术: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从绝对精神出发,他分析自然美和艺术美,认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能涵盖一切,由心灵产生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他探讨艺术发展史,认为古典型艺术表现的精神是有限的,不自由,它必须让位于浪漫型艺术,因为浪漫型艺术表现的精神溢出物质,内容大于形式,发展更加自由。这些学说和观点,为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意识和精神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
3、音乐的浪漫
19世纪初期,欧洲音乐出现了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它和哲学、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应和,又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贝多芬(1770--1827)是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开浪漫音乐先河的音乐巨人,从写作《英雄》之后,他的交响乐比较接近浪漫主义风格,带有明显的抒情性,甚或幻想式的,具有浪漫气息。
4、绘画的浪漫
在美术方面,19世纪20年代,法国出现了浪漫主义画派。18世纪末,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几乎统治了整个画坛,成为因循守旧的官方的学院派绘画艺术。浪漫主义绘画是在反抗古典画派的论争中兴起的。
    籍里柯(1791--1824)是法国浪漫画派的先驱者,他的《梅杜萨之筏》(1819)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
德拉克洛瓦(1798--1863)继籍里柯而起的浪漫画家,被人称为"浪漫主义狮子"。他认为艺术的表现是"从自已的想象中抽取出来表现自然及其效果,并按照自己的气质来表达它们的手段","最美的艺术作品就是表现艺术家的纯粹幻想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激情,呼吁自由,缅怀历史,表现自然和原始的力,如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他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集大成者。
这方面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吕德的《马赛曲》
概括起来,浪漫主义绘画摆脱了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三、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浪漫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从浪漫主义概念的演变到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化心理环境的形成,从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前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到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人们对浪漫主义特点的理解各式各样,共同特征有4点。
1.强调主观情感
浪漫主义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崇尚自我,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把表现自我提到首位。与古典主义崇尚理性相反。向往唯情论,重视抒情性
浪漫主义强调主观,表现自我,具体表现为向往唯情论,重视抒情性。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创作中表现得特别强烈,他们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抒发个性,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成就主要是诗歌,这些诗作都是因诗人充满激情的创作,是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来特别富有感染力。
中西诗歌有"我"与无"我"的比较: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抒发自我,诗中直接用"我"、"你",人称做主语。与倡导个性有关。中国古典诗词没有主语,与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和天人合一思想有关。小我都融入到自然的大我中去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现代诗才有了主语"我"。
《短歌》(海涅)

我的心,你不要忧郁,
把你的命运担起。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冬天从我这里夺去的,
新春会交还给你。
有多少事物为你而存,
这世界还是多么美丽!
凡是你所喜爱的,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的心,你都可以去爱!
2.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对情感的体验十分敏感,想象丰富。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言》中谈到,写诗必须具有感受性
浪漫主义文学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作品中任凭幻想驰骋,古往今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充满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非凡的人物和神话色彩。
3.追求自由
浪漫主义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追求自由,否定现实,幻想建立平等的新社会。与现实主义重视生活本身的真实逻辑相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展示了未来社会的远景,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美丽世界。
4.热爱自然
浪漫主义继承了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和18世纪感伤文学"返回自然"的传统,着力歌颂大自然的美丽,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追求近代文明所丧失了的自然。
    崇拜自然的风气是产业革命的反响和对城市工业文明的厌恶。通过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寄托自己的理想,以自然的 "美" 否定现实的 "丑"。
    拜伦的《卡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就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现实英国的冷漠、自私、虚伪相对照。据说在《哈罗尔德》问世前,欧洲人还从来没有歌颂过大海的美。自然美给浪漫主义作品带来了色彩和异国情调。
5、崇尚中古风
浪漫主义运动中有一个"回到中世纪"的口号,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浪漫主义一词本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因此,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崇拜中世纪的古风气。
    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约束,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这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华兹华斯的长诗《迈克》赞美宗法制生活就是一例 。
    德国格林兄弟童话是收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果。
四、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18世纪60年代,Romantic一词传入德国(德语称Romantisch)把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都归到"浪漫的"行列中,因为他们的创作没有根据"古典的"传统。
    歌德主张诗要从客观出发,席勒主张用主观方式写作。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他说歌德是个浪漫派。于是,德国作家和批评家就把文学分为"古典的"和"浪漫的",古典的作品是单纯客观的,浪漫的作品是复杂主观的。
耶拿派1798年,文艺理论家史雷格尔兄弟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弗里德利希·史雷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认为"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进步的诗"。
    史雷格尔的的论点通过英国柯勒律治、法国斯塔尔夫人等人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德尔堡派
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是这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作海德尔堡派。代表作家有阿尔尼姆,布伦塔诺。他们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对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感兴趣,搜集整理民间诗歌。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共同搜集德国民间故事、传说和童话,整理出版了《儿童与家庭童话故事》,即《格林童话集》(1812--1814),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财富。其中《白雪公主》和《小红帽》都成了名篇。
    海涅(1797--1856)德国民主主义诗人,他是歌德以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海涅在他的早期创作年代是一个激进浪漫主义者,他的理论著作是《论浪漫派》(1832),对德国的保守浪漫主义进行了批评。
    代表作: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3)
海涅早期诗歌浪漫主义特色:
(1)爱情,描写理想女性,海涅的爱情诗是在一连串的爱情失败后写的,以此排解胸中的郁结。他歌颂真挚的爱情,并超出爱情去描写理想女性,如圣母 玛丽亚、爱神维纳斯和诗人自己的母亲,她们都是崇高圣洁,无限美好的理想再现。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精神创作的一种艺术升华。
   (2)想象丰富,描写梦境。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梦境描写,延伸诗人的现实感受,追求超脱现实之外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世界。梦幻性超过现实性。
   (3)热爱大自然,描绘自然美,采用民间文学题材。
海涅抒情诗的语言音乐性强,许多音乐家从中取材谱曲。《北方有一棵松树》被谱成77种不同的歌曲,《你好像一朵鲜花》有250多种曲谱。仅舒曼一人就谱了《诗歌集》中的数十首诗为歌曲。
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在英国,Romantic一词一直用来形容中世纪的骑士故事。19世纪初期、中期,没有一个诗人自称为"浪漫派"。1813年,斯塔尔夫人的《论德国》在伦敦出版后,史雷格尔关于"古典的"和"浪漫的"的划分才为英国人所知。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英国文学史,谈到19世纪初的诗歌派别,只指出具体的"湖畔派""恶魔派"和"可克尼派",没有用"浪漫主义"一词。
     19世纪末,"浪漫的"才为大家所悉用,运用到许多著名诗人的研究上。直到现代,艾略特还指出"古典的"与"浪漫的"区别就是"完整和片断的,已成熟和未成熟的,有秩序和混乱的之间的区别"。
英国浪漫义文学的产生:英国浪漫义文学是在国内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
    18世纪后期的感伤主义诗歌和哥特小说(以中古城堡为背景,描写争夺财产和满足个人**的谋杀、情杀等,情节紧张恐怖,充满神秘气息)就已预示了浪漫主义的开端。
湖畔派(Lake Poets)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Coleridge(1772--1834)和骚塞Southey(1774--1843)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湖畔派诗人早年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站在保守的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度,宣扬宗教道德观。
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这篇序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中关于想象的论述,是重表现的理论,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理论传统。
   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被誉为自然的诗人。 诗作《丁登寺》(Tinter Abbey)被认为是不朽之作,歌颂自然美。他开拓了以表现情感为主要特征的浪漫主义诗风。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 "桂冠诗人" 骚塞是叛徒。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 "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恶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雪莱( Shelley 1792--1822)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类任何形式的压迫进行斗争,同情弱小者。1816年5月,他在日内瓦和拜伦初识,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拜伦爱他的纯洁无邪,他爱拜伦的诗才豪放。1822年在海上遇风暴溺死,年仅二十九年。
雪莱的主要创作
长诗《麦布女王》(1813)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歌颂民主、自由和劳动,对以后的工人斗争和宪章运动起过积极作用。马克思说它是宪章主义者的"圣经"。
《伊斯兰的起义》(1817)借东方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雪莱的代表作,采用古希腊题材,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最后结局是全世界获得解放,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剧中世界变为"平等,不分等级,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不需惶恐,不需官阶,不需有谁称王"。
抒情诗名篇有《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致云雀》(To a Skylark)。
《西风颂》共5节,第1、2、3节写西风扫落叶,播种子,驱散乱云,放释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秋色。第4节里诗人和西风一样不受羁绊,鄙视一切。第五节是诗人的嘱咐。
济慈( Keats 1795--1821)浪漫主义诗人,和拜伦、雪莱齐名。他的创作期只有5年,却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如《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瓮颂》。他的抒情诗,叙事诗的基本思想是对永恒之美、大自然和古代希腊的歌颂。
他说,"对一位大诗人来说,美感是压倒其他一切的考虑的,或进一步说,取消一切的考虑"。   
济慈的"纯美说"预示了19世纪后期的"为艺术而艺术"和唯美主义。唯美派诗人王尔德和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济慈诗与中国诗比较:
济慈的《秋颂》具有丰实静谧之美,收割后的田野一片温暖。中国诗歌常写悲秋的诗,民族心理不一样。 他的《仙灵之歌》描写到花儿年年开,给人以安慰和希望。中国诗常写伤春悼花的心境,民族心理又不一样。

《仙灵之歌》与《葬花辞》
济慈《仙灵之歌》:
不要悲哀吧!哦,不要悲哀!
到明年花儿还会盛开。
不要落泪吧!哦,不要落泪!
花苞正在根的深心里睡。
《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辞》: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早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司各特( Walter Scott 1771--1832)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创作有诗歌、小说、历史著作、传记。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历史小说,共写27部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揭露民族压迫,美化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
司各特小说特点: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末期的社会小说开辟了道路。
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狄更斯、普希金都受到他的影响。
司各特逝世后,浪漫主义在英国不再占优势。
3.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在法国,Romantic 一词是通过法国"浪漫之母"斯达尔夫人的《论德国》(1812)一书,流传到法国的。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是司汤达。他在1818年说,"我是一个热狂的浪漫主义者,这就是说,我拥护莎士比亚,反对拉辛,拥护拜伦爵士,反对布瓦罗。"
司汤达用"浪漫的"一词,来攻击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20年代,"浪漫的"在法国通用,到了1830年,雨果《欧那尼》的上演,使"浪漫的"和"古典的"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论争中,司汤达的杰作使双方都不满意,浪漫派认为它拘谨有余,古典派认为它典雅不足。实际上它是现实主义作品。
夏多布里昂( Chateaubriand 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出身贵族,思想保守,担任过复辟王朝的外交部长。1802年,他发表了论文《基督教的真谛》,主要观点是宣扬灵魂不灭和上帝存在,只有基督教才能促进真实的诗歌发展,艺术家的任务在于"高超于世界之上"。
作品有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通过主人公的情爱与宗教信仰的冲突,宣扬宿命论思想。勒内和爱他的胞姐分手,孤独忧郁,遁迹荒蛮绝域。小说出版,立刻风靡一时,勒内的忧郁被称为勒内式的"世纪病"。
集合在夏多布里昂周围的浪漫主义作家还有拉马丁(1790--1869)和维尼(1797--14863),作品脱离现实,具有浓厚的宗教沉思。
斯达尔夫人(Stael 1766--1817)法国批评家,法国的"浪漫之母"。她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的口号,把它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加以论述。
在理论著作《论德国》(1813)里,她介绍了德国的浪漫主义,进一步批判古典主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和她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另一部理论著作《论文学》(1800)着重阐述文学发展和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历史比较法代替古典主义文学法则。
地理环境决定论斯达尔受卢梭的唯情说和孟德斯鸠的地理学派的影响,主张自然环境决定一切。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她把西欧文学划分为南方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和北方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两种。
认为南方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们感情奔放,性情快乐,但不善于思考,安于奴役。因此,南方文学比较普遍地注意外部描写的真实性。北方土地贫瘠,气候阴沉,人们性格内向,忧郁沉思,具有独立意志,不甘奴役。因此,北方文学注意表现人物个性,富于幻想和宗教色彩。地理环境论为19世纪后期社会学派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说开辟了道路。
缪塞( Musset 1810--1857)浪漫主义作家。有影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以他和乔治·桑的恋爱故事为中心内容。作者指出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灭,是产生主人公沃达夫的"世纪病"的根源,表达了对复辟王朝的不满。
沃达夫的精神苦闷形成了法国文学史上典型的"世纪病"。
乔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女作家。早年崇拜卢梭,一生创作都受卢梭民主主义思想影响,描绘带有梦幻性质的理想世界。
她认为自己与巴尔扎克是以"极不同的观点来看人类事件的",巴尔扎克把人物描绘成他实际看到的样子,她却"把人类描绘得如我所希望的那样,如我所认为应该的那样"。也就是说,她描写理想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 "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的研究,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
大仲马(Dumas 1802--1870)法国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
早年写戏剧,后期写小说。一生写了500多部小说。他开了一个写作工厂,由他提供资料,请写手为他写初稿,他修改写定稿。
大仲马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通俗历史小说。他热爱历史,但并不尊重它,历史在他笔下,只不过是由他任意使用的材料。他说:"什么是历史,那不过是我挂小说的一颗钉子。""只要能生下孩子来,你就有权利强奸历史。"
大仲马的通俗历史小说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 (1844) ,描写路易十三时代宫廷故事。小说以路易十三宫廷斗争为背景,但是并不忠于历史,而是作者借历史写轶闻。
电影改编突出了喜剧性和趣味性。
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 (1845)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通俗小说,情节曲折惊险。讲述邓蒂斯报恩复仇的故事。满足了读者喜欢情节叙事的审美需求。
梅里美(Merimee 1803--1870)中短篇小说技巧精湛,情节曲折,富于地方特点和异国情调;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具有传奇色彩。代表作《嘉尔曼》(又译 《卡门》(1845)塑造了一个独立不羁的吉卜赛姑娘形象。鲜明地反映了梅里美的艺术风格。
嘉尔曼的情人唐·若瑟厌恶走私生活,希望嘉尔曼放弃走私,嘉尔曼宁死不从。唐·若瑟杀死了嘉尔曼,自己去自首。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
茹科夫斯基,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作品有《俄国军营的歌手》等。
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诗人,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东欧浪漫主义文学
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出现了以密茨凯维奇和裴多菲为代表的,以反对异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的浪漫主义文学。
密茨凯维奇的作品有《先人祭》和《塔杜施先生》,后者被誉为波兰的民族史诗。裴多菲有《雅诺什勇士》、《自由与爱情》等。
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出现了以密茨凯维奇和裴多菲为代表的,以反对异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的浪漫主义文学。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其代表作是散文小说集《见闻札记》。库柏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最重要的的一部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爱伦·坡创作了最早的推理小说。
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以霍桑、惠特曼和麦尔维尔为代表。霍桑的代表作《红字》。
惠特曼:美国民族诗人,代表作:《草叶集》
草叶:1.生命力的象征;2.发展的象征;3.民主的象征。主题:自我、创造、民主
第六章第三节:雨果
一、雨果的文学史地位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一生经历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生平概况
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于贝尚松省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随拿破仑转战南欧,后来宣誓效忠波旁王朝。母亲信奉旧教,是王室的拥护者,这对雨果产生了影响。 1885年5月22日,雨果病逝于巴黎。巴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葬于伟人公墓。
总而言之,雨果生活的大半个世纪,正值法国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作最后决战,并获得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迂回曲折的阶级斗争,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造成了他思想的反复变化。但雨果的一生,主要是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是劳苦大众的朋友,换句话说,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
三、创作概况
我们把雨果的创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20-30年代的创作
雨果是个早慧儿童,14岁就开始写诗,15岁时写的《读书乐》一诗曾获法兰西学士院的奖金,18岁获"诗歌硕士"证书。在文学创作上,雨果以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夏多布里昂为楷模。
在20年代,雨果政治上从保皇主义转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学上则从古典主义转到浪漫主义。20年代初,他的诗歌歌颂王朝和天主教,后来则企图调和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分歧。1827年,他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则完全站到了浪漫主义一边。
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有着重要意义,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在序言中,雨果公开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形式,反对古典主义的盲目模仿,主张创作自由,扩大艺术的表现范围。更重要的是,雨果还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照原则。
雨果认为,自然中的万物并非都是崇高优美的,它们处于一种复合的状态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因此,艺术无权把两者割裂开来,应该同时加以表现,"把阴影掺入光明,让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即体现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的对照。
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认为,对照原则是浪漫主义创作论的核心,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企图扩大文学表现范围的要求,是资产阶级思潮与封建主义思潮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对照原则的提出,在文学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开始,雨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历史前进到1830年,在七月革命前夕,文坛上发生了著名的"《欧那尼》决战"。
《欧那尼》是雨果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所谓"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其实就是不受束缚的创新精神,是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反抗。
《欧那尼》正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示:
1.古典主义要求悲剧是悲剧,喜剧是喜剧,二者不可混合,而《欧那尼》有悲剧题材,也有喜剧性场面,熔悲喜剧于一炉。
2.古典主义要求颂扬君主的贤明,而《欧那尼》则写了国王的卑劣无耻。
3.古典主义要求剧中人物富于理性,而《欧那尼》中的人物则感情至上,主人公欧那尼和他的恋人双双自杀。
4.古典主义要求时间、地点的一致性,而《欧那尼》中的时间、地点随意变换。
5.古典主义要求语言高雅,而《欧那尼》则使用了活的民间语言,等等。
总之,《欧那尼》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浪漫主义的,都是反古典主义的。另外,《欧那尼》还是雨果对照原则的一次典型的实践:在情节内容上,第一幕标题为《国王》,与第二幕《强盗》对照;第四幕《坟墓》,与第五幕《婚礼》对照。
在矛盾冲突上,欧那尼对素儿的真诚恋爱与国王、吕古梅对这个少女的占有欲对照。
在人物性格上,欧那尼的高尚与国王的卑劣、公爵的狠毒对照,而国王后来又变得宽容大度,公爵原来倒不失慷慨大方,前后对照,等等。
正因为如此,这部创新的戏剧还没正式上演,就遭到旧的保守势力的敌视。最后,《欧那尼》终于赢得了观众,宣告了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从此,浪漫主义在巴黎的舞台上占据了主宰地位。
《欧那尼》演出之后,雨果开始在小说中实践他的对照原则,于是便产生了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二)40-60年代的创作
40年代的雨果,思想处于矛盾状态,他的创作也由失败转向沉默。30年代曾经充满反封建、反教会精神的雨果,由于金融家王朝的建立,一方面赞颂法国革命,一方面发表拥护君主立宪政体的演说,这反映了他摇摆不定的自由主义立场。
1843年,他以德国中世纪历史为题材的剧本《卫戌官》上演失败,文学声誉下降,从此沉默了近十年之久。
50年代,雨果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转向共和主义政治立场,他的创作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1851年雨果开始了19年的流亡生活。这一期间,他的创作除充满革命气势的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1853)等诗歌外,主要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集中介绍]、《海上劳工》(1866)和《笑面人》(1869)。这些长篇小说,突出地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
《海上劳工》写的是以捕鱼为生的青年吉里亚特的爱情故事。
在雨果的创作中,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是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三部曲,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即:人类应当从宗教的桎梏中、社会的压迫下、自然的蹂躏中解放出来。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通过克洛德·孚罗诺如何从一个虔诚的教士演变为一个邪恶的人的过程,揭露了宗教禁欲主义的罪恶,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人类必须打碎套在脖子上的宗教枷锁,以便从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在《悲惨世界》中,作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剥削和不公正的法律的控诉,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人应当从社会的重压下求得解放,社会应当消灭贫穷、饥饿和黑暗
问题:那么,在《海上劳工》中,作家又表达了怎样的人道主义思想呢?
首先,作家认为人是万物的灵长、自然的主宰,坚信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小说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描绘吉里亚特在浩瀚的海天之间,在荒无人烟的石崖上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感人事迹。
雨果以逼真的细节,真实地描绘了海上生活的艰苦和大自然破坏力量的可怕。他满怀激情地歌颂他的主人公是"一个斗争的约伯","战斗的约伯,征服者约伯",甚至还说,"如果不嫌把太伟大的字眼,加在一个捉螃蟹和捕龙虾的渔夫身上,他可以算得上一个普罗米修斯型的约伯"。
雨果把吉里亚特升华为人类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升华为一种能与任何巨大自然力相对抗,并能最后取得胜利的伟大力量。
雨果礼赞人类不屈不挠的意志,讴歌人类的伟大,这正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体现。作为一个浸透人道主义思想的伟大作家,雨果把一切对生命有损害的东西都叫做"恶"。
雨果认为恶使生命失调,是人类的大敌。他主张,不管人类怎样渺小无能,但在大自然的神秘力量面前,都应当按照自己的天性去探索,去斗争,而不是逃避和退缩。他认为只有这样,人才会从自然的蹂躏中解放出来。
雨果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可以用劳动和斗争去克服重重障碍,人的意志可以移山。正是由于人要获得胜利,有战胜一切的坚强信念,才能获得崇高的胜利。雨果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也就是通过表现人物的"奇才异能",形象地肯定了人是自然中的主体
就这一点而言,《海上劳工》实际上是一曲"人的颂歌"。
其次,雨果在《海上劳工》中还表达了这样了人道主义思想:爱是一切的出发点,为了爱,人们可以、也应该献出一切。
这种思想表现形式,就是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
雨果在《海上劳工》中,把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作为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出发点,如前所述,就是爱。从爱出发,为了普救众生,或成人之美,甘愿受苦受难,这正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此,雨果称吉利亚特为"普罗米修斯型的约伯"。
《笑面人》的故事写的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格温普兰(关伯伦)的离奇生活。
在作品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具体表现为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黑暗社会和造成黑暗的国王、贵族阶级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
(三)70年代的创作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回到巴黎的雨果,精神是昂扬的。他的创作有诗集《凶年集》(1872),按月记录普鲁士军队入侵法国的见闻和感受,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激励人民的斗志,并预言抗战必胜。他对巴黎公社的态度在诗集中也有鲜明的反映,记下了他的怀疑、抗议和辩护。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反映在长篇小说《九三年》中。
《九三年》(1873)是经过作家十年准备才问世的。从这部长篇小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雨果人道主义的积极意义。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1793年是充满风暴的年代。雨果以这一年的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生死搏斗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共和军一次镇压叛乱的激烈斗争的故事。
《九三年》中的郭文,是革命者的一种类型,在他身上,更多地寄托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作家赋予郭文一颗非常仁慈的心。他相信,"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种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作家着力渲染他的理想人物,是为了表达他对革命暴力的理解和看法。雨果认为,革命需要暴力,但暴力并非万能,因为革命不仅仅是在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这就需要人道的力量。
但是,雨果虽然肯定郭文,却没有宣扬无原则的"仁爱"。可见,雨果的"仁爱"的标准是他的人道主义理想。雨果认为善就在恶的旁边,它们相伴而生。任何人只要回到人道的天国里,就都属于可爱之列。
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一方面源于基督教的博爱教义,更重要的是来源于19世纪初在历史上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的空想社会主义。
雨果的创作长达60年之上,他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遗产。他写的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有79卷之多。
雨果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正因为如此,雨果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四、《巴黎圣母院》简析
在西欧浪漫主义艺苑中,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格局非凡,色彩鲜艳,别有一番风味,被看成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创造了异乎寻常的人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探索作品中的对照艺术的成就,将有助于认识雨果的美学思想及其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贡献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对照原则的实践,主要体现于下述两个方面:
(一)情节场景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所构成,最后出现的悲剧性结局与开头的喜剧性场面遥相呼应,一切都处在鲜明、强烈的对照之中。
综观《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发展,纵横跌宕,曲折纷繁。爱斯梅哈尔达时悲时喜,时而厄运临头,时而绝处逢生。她的每一次遇险与得救的前因后果,都具有明显的对照性质,善恶两种势力的尖锐冲突,则在层层的对照中愈演愈烈,显示出各自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这里,首先有两个王朝的对照:一个是以路易十一位代表的封建王朝,另一个是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们的"奇迹王朝"。
这里,也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在"怪厅"里,贫民的头领按照自己的法律审判甘果瓦,立法、司法都公正严明,审理过程井然有序。而宗教法庭对爱斯梅哈尔达的审判,则随心所欲,故意制造冤案,草菅人命。
这里,还有两种演出场景的对照。
总之,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贯穿于《巴黎圣母院》之中。它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而且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二)人物形象的对照
人物形象的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作家通过爱斯梅哈尔达与四个男性人物的相互关系的描写,以及彼此的强烈对照,展示出四种不同性质的爱,给人们划出了爱情、婚姻、**的美丑、高下的界限。
法比的外表与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雨果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克洛德的演变,克洛德灵魂的搏击,克洛德的二重身份:既是害人者,又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通过这个人物,作家控诉了宗教禁欲主义的反人性、反自然的罪恶,从一个方面宣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克洛德身上,作家也实现了两种对照:外表恪守禁欲主义与内心渴求欲望满足的对照,以前的虔诚与今日的虚伪、以前的善良与今日的邪恶的对照。
加西莫多是个畸形儿,人称"丑八怪"。然而,他的内心却是美好而善良的。这个形象告诉我们,外形的滑稽丑怪,会衬托出灵魂的纯正洁白。通过这个形象,雨果表现了内在美的价值。
在甘果瓦这个形象身上,雨果也实现了多重对照,即:丈夫的名义与实际、责任的对照,受恩与负恩的对照,以及文人的外表与庸人的灵魂的对照。
在上述四个男性身上,外形与灵魂、表与里均未能实现统一。体态美与灵魂美的高度统一,表与里的高度统一,集中体现在女主角爱斯梅哈尔达身上。
爱斯梅哈尔达的悲剧,是强大的社会邪恶势力的迫害造成的。这个形象,在中世纪妖魔四伏的黑夜里,犹如一束火炬,光芒四射,鲜亮夺目。
从上述人物的相互对照中,雨果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名与实、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阐明了彼此的辩证关系,全面体现了自己的爱情观点和美学思想。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雨果看来,人类的爱(包括爱情、友谊以及与之对立的**)均属美学范畴,对于爱的态度如何,正是鉴别美与丑、善与恶的重要原则。**是人类的共性,但**并不等于爱情,真正懂得爱情的,往往不是上流社会的豪门贵族,而是处于下层的贫苦贱民。
第二,善与恶、优美与丑怪、理智与**都是相对照而存在,相斗争而演变的。从实质上说,滑稽丑怪多半流露于外表,典雅高尚则蕴蓄于心灵,因此,滑稽丑怪与典雅高尚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真正的美是永恒的,具有对称、均衡、和谐的形式。
第四,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好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五、《悲惨世界》简析
(一)主要评价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晚年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完成于1862年。
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被誉为"社会的史诗"。我国作家茅盾把它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说它"有《战争与和平》那样伟大的气魄,那样多方面的生活描写,那样多的篇幅。"
(二)情节梗概
《悲惨世界》结构庞大,气势磅礴,100多万言。共分5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利尤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丹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五部各有独立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穿联为一个整体。
(三)思想内容
《悲惨世界》正是围绕上述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来展开情节的。
总体上说,在小说情节描写过程中,雨果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深切同情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愤怒揭发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和虚伪,热情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提出了用"仁爱"改造社会的药方。
1.《悲惨世界》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悲惨处境,是一篇激烈的控诉书。
小说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贫穷使男子潦倒"、 "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小说还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法律的所谓"公正"和"正义"不过是一块遮羞布。
总之,资产阶级法律使行善的人受到追捕,无辜的人受到诬告,软弱的人受到欺凌;而欺侮芳汀的无赖绅士、虐待珂赛特的客店老板却受到保护。雨果愤慨地揭露说,这样的法庭不过是"一个拼凑罪状的地方"。
在雨果笔下,资本主义社会确实是穷苦人的"悲惨世界"。小说不仅突出了这个主题,而且尖锐指出,这是社会压迫所造成的。作家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
2.《悲惨世界》描写了1832年的人民街垒起义,是一篇热情的礼赞书。
1832年法国人民的街垒起义是《悲惨世界》最后两部的主体。作家通过对昂若拉和圣玛丽修道院街的共和主义英雄们的描写,不仅歌颂了人民起义的英雄,而且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理想。
《悲惨世界》对共和主义英雄们的礼赞,把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现出雨果战斗的民主主义思想。
3.《悲惨世界》集中反映了雨果以"仁爱"作为社会生活最高准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份社会理想的表白书。
无疑,雨果的人道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一种思想武器是有其巨大的进步意义的,但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则是笨拙可笑的,只能起到调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但雨果在宣扬以"仁爱"和兴办福利事业来解决社会矛盾的同时,已经感到它们并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药方。因此,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作家战斗的民主主义思想,即赞成暴力革命,并相信革命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种思想除了表现在对1832年6月街垒起义的热情赞颂外,还表现在小说第二卷通过一位国民公会代表之口,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积极意义的肯定上。但是,在《悲惨世界》里,主导的东西仍然是人道主义的原则,这种原则是作家通过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表达出来并加以肯定了的
(四)艺术特色
《悲惨世界》也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形成了下述鲜明特色:
1.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进一步确立与巩固,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随着唯物主义在哲学斗争中的进一步胜利,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作为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的雨果,和当时许多进步作家一样,从40年代起,"不得不用冷静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共产党宣言》),不得不冷静地评价资产阶级统治所带来的一切。
于是,曾在以往创作中出现了的现实主义因素,在《悲惨世界》中便成为一种主导的倾向。作品中描写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劳动人民同上层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冉阿让的被迫害,芳汀的悲惨命运,珂赛特苦难的童年生活的典型性,以及街垒起义中的现实主义画面,标志着小说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
而小说描绘冉阿让成为一个富翁以后的发凡的、不寻常的经历,又是浪漫主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雨果的创作道路体现了西欧文学从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的过渡。
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运用了对照原则。
同雨果的许多作品一样,《悲惨世界》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运用了对照原则。如,卞福汝主教是"仁爱"理想的化身。冉阿让在他的感化之下,也以"仁爱"对待一切人,有许多善举和
3.情节紧张,扣人心弦,富于戏剧性。
雨果说过,一本理想的小说,应该同时是戏剧,也是史诗。雨果本人就既是诗人、小说家,也是戏剧家。《悲惨世界》通过情节的编织设计,就收到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英雄行为。他们两人都是"善"、"美"、"崇高"的体现者。
4.穿插了大量激越的议论。
雨果还是一个情感炽烈的诗人,这一点影响了《悲惨世界》的创作。除前引各例之外,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以增强其社会批判的力度。
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雨果把小说变成了讲坛,在感情上影响着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思考题:1.为什么说雨果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
2.作为雨果人道主义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和《悲惨世界》分别表达了雨果怎样的人道主义思想?
3.以《巴黎圣母院》为例,简述雨果对于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运用。
第六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史
第十节 美国文学与马克·吐温
一、美国文化特点
1. 短促的文明史
美利坚合众国是欧美几个主要国家中,文明史和建国史最短暂的国家。
1492年哥伦布航海发现美国新大陆,至今只有5百年的历史。在15世纪末,印第安人正处于原始公社制时期,以狩猎为主,主要武器是石斧、骨刀和弓箭,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豆子和南瓜,形成传说中的"三姐妹神"。
移民美洲
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即开始向美国移民,16世纪末,西班牙、法国、英国和荷兰等国家都在美洲分割各自的殖民地,但到17世纪为英国所独霸。
1620年英国"五月花号"轮船满载着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在普利茅斯登陆,他们作为美国的"移民先驱"在普利茅斯定居下来。并订立"五月花号公约"组成了一个"市民政体"它成为1690年普利茅斯自治政府的基础。
美利坚民族形成
早期欧洲移民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帮助他们开发森林、种植农作物。但当欧洲移民在美洲站稳脚跟后,他们对曾经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实行长期的、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
到了1700年,北美新大陆已经变成了一个稳固的,清一色的殖民地联盟。政治上效忠英王,宗教上信仰新教,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语言上通行英语。一个统一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得以形成。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北美大陆的殖民地人民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华盛顿为独立战争总司令。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一场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争取独立的战争,也是一次为了人类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76年7月4日通过了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783年,13个英属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正式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订1776年7月4日为建国日。从此结束了英国殖民地的统治,开始了美国的历史。独立战争前的13个殖民地成为美国的13个州。
从1776年7月4日美国建国至今,只有2百年的历史,它的文学也就只有2百年的历史,因此,美国的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相当短暂的。
华盛顿被称为美国之父。他是战争第一人,和平第一人,美国人民心中的第一人。
2.清教主义传统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早期文化具有明显的清教主义特点,形成清教主义传统。美国的清教主义传统是美国文化和文学的主导因素。清教主义是清教徒移民带来的。
宗教热情
移民的清教徒都有狂热的宗教热情,认为北美是他们的"乐土迦南",伊甸花园,自己是上帝派来的选民,因而加强了他们的理想主义和使命感。他们后来大肆屠杀印地安人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他们不是上帝"选定的人"。
从1620--1640年间,马萨诸塞海湾、普利茅斯、康涅狄格、纽黑文等四个清教徒聚居地区的教会自愿结合,召开议会,抵制英国官方教会管理制度的推行,建成清教徒主义倾向。北美13个殖民地80%的教会都是具有清教主义倾向。
清教主义的作用
清教主义促进了宗教的分化,各种信仰互相迁就--互相宽容--宗教信仰自由。
清教主义也促进了民主主义。他们自居为上帝的选民,形成选民平等,并由圣徒之间的民主演变为社会民主。
清教徒担心人人会犯罪,从而认为世上的一切权力都必须受到限制,形成在美国宪法中关于制约与平衡的条款。
清教徒为了抵制罪恶,把家庭和教会都办成修身学校,培养重视私德和对社会负责的个人。由此使宪政民主得以实现。
清教主义代表
清教主义的代表清教牧师乔纳森·爱德华美国文化三大创建者之一。他是19世纪美国超经验主义的先驱,为美国建立一种强调理性的理想主义奠定了基础。他的关于个人原罪,"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掌握之中"的理论和布道,竭力唤醒人们认识自己的罪恶,由此产生了风靡美国的"大觉醒"。人类的负罪感和烦恼始终存在,人无法在信从的宁静中得到解脱。
这种人生悲剧性的认识影响了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作家,如爱伦·坡、奥尼尔、艾略特和福克纳等。
3.新世界的自由原则
两百年前建立的美国,是一个全新的移民国家,它没有西欧国家如法国、英国那种悠久的文化传统,没有因袭的负担,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它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也是一个新世界。
美国移民在来到北美前,受到故国政治、宗教的迫害和约束,他们为争取宗教自由和生存权利来到美洲,在新大陆艰苦的环境里,在大自然中过着从容自在的生活,由此形成了自由个人的现代思想。
自由原则是最基本的美国原则,美国传统中的所有观念都可以归结于这一原则,它是美国传统的起源。自由原则的代表是《独立宣言》。执笔人是杰弗逊(1743--1826)。美国文化三大创建者之一。
美国民族的务实精神
美国民族是一个重视行动,强调务实的民族,这种行动精神使美国民主形成的一个根本。这种行动精神是美国民族生存的法宝,并积淀成一种民族的品质,强调务实。在行动方面,美国和欧洲最大的区别是,欧洲崇尚清谈,美国重在实行。
务实精神的代表是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文化三大创建者之一,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参加独立战争,协助起草《独立宣言》,出使法国,缔结法兰同盟(1778年),主张废除奴隶制。他建立了美洲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31),组织美洲哲学会(1751),还是避雷针的发明者。
富兰克林的成功是多方面,是典型的"美国成功故事","美国梦"实现的雄辩证明。他的成功,起于务实、行动。
实用主义哲学
美国民族的务实精神所表现的哲学内涵是一种实用主义,主张边干边学,边干边决策,成功即真理。由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产生了实用主义哲学大家杜威(1859--1952)。他否定理论思维的意义,把一切科学理论归结为经验,自称其哲学是"自然主义的经验论"。
务实精神也形成美国文学重视描写人的活动,歌颂生命的创造意义的传统。
4.开发西部边疆的移民文化
美国历史上有两次大的移民运动,第一次是欧洲人向北美移民,形成北美东海岸沿线的13个英属殖民地州,并建立了北美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建国后不断由东向西进行领土扩张,开发西部边疆,形成历史上更大的开发西部边疆的移民运动。
西进政策
开发西部,使外国移民大量涌入。使美国有"民族熔炉"之称,它的民族成分是多元化的,它的文化也具有移民文化的特点。不断向西扩张造成了美国人生活的流动性,使美国民族有"轮子上的民族"。
西部文化
整个19世纪,美国都在实行西进政策,扩大版图。美国文化是由大批的西部移民文化组成的。不同文化的杂处与融合,最终诞生出一种本土的美国民间传统和美国文化。
欧洲人的感伤情调在美国变成了一种粗犷的幽默。人们在开发西部中,要做的事太多,无暇惆怅、伤感。美国人的豪爽、粗犷、天真、质朴、热情、正义、幽默、好流动、冒险冲动的性格都是在西部移民中形成的,以致可以称为"牛仔性格"。
开发西部形成的西部文化,西部精神是美国文化中令人神往的理性主义,也是美国人从物质主义逃离出来的干净乐园。西部是美国文化(音乐、小说)的灵感和源泉,美国人的"根"。《与狼共舞》体现了这种乡土文化的传统。
二、美国文学特点
真正的美国文学产生于19世纪。整个19世纪,美国作家都在创建自己的民族文学,力图摆脱英国文学影响,以表明自己是美国人,不是英国人。证明自己是美国文学,不是英国文学
1.美国文学奠基人
美国文学奠基人是欧文和库柏,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打破了对英国文化的依附,写出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成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华盛顿·欧文(1783--1859)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他受英国作家司各特的影响很大,喜欢咏史怀古。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发掘和表现美国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作家。
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成为名篇,被译成多种文字。他为美国短篇小说和随笔定下了浪漫主义格调,是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的美国作家。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1789--1851)。美国文学的又一奠基人,在小说领域里,第一个采用民族题材的美国作家。奠定文学地位的是描写边疆生活的小说《皮袜子五部曲》
"皮袜子"小说:《开拓者》(1826)、《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   《草原》(1827)、《探路者》(1840)、《杀鹿者》(1841)
猎人"皮袜子":这五部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猎人纳蒂·班波。"皮袜子"小说表现了边疆西移过程中,英法殖民主义者之间的争夺战和殖民者之间的争夺战和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暴行,以及早期移民争夺生存的艰苦斗争。
库柏开创了"西部文学"的传统,并且首创了系列小说的人物再现法,用一个人物(皮袜子)来串连多部小说。
2.超经验主义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美国产生了超经验主义思想运动,它是浪漫主义的理论。
超经验主义的代表是散文家、诗人爱默生(1803--1882)。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这个观点有助于打破外来文化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为此他在文学史上有"美国的文艺复兴"之称。
超验主义源于康德的先验论和爱默生的自然观。
3.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以宗教善恶观看世界, "恶"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
霍桑小说表现了清教文学的传统,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心理描写特点,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代表作《红字》(1850)体现了清教徒思想。
麦尔维尔(1819--1891)浪漫主义作家,受霍桑影响大,相信恶念永存。代表作《白鲸》,献给霍桑。《白鲸》表现人与命运的搏斗,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
爱伦·坡(1809--1849)浪漫主义诗人、批评家、小说家,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表现人的病态思想,扩大了文学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很大影响,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倒塌》,写一对兄妹的命运,病态心理。短篇小说充满荒诞、恐怖的描写,表现死亡主题。
4.浪漫主义诗人
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从小受民主思想熏陶,推崇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爱默生。
代表诗集《草叶集》,用草叶象征生命力、自我、祖国、民主和自由的理想。描绘了新世界的轮廓,反映了整个美国一个时代的形象。诗集主题是歌颂民族自由。在诗歌形式上革新,创造了"自由体诗",这是美国独立文学的一个标志,也是对世界诗歌的一个贡献。郭沫若的《女神》受此影响。
他的自由体诗,大量采用重叠句、平行句和夸张的形象语言,吸收了一部分劳动人民的语汇和少量的外来语,具有丰实的表现力和雄辩的说服力。
5.废奴文学废奴文学是19世纪中期美国反对南方蓄奴制运动的产物,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取消奴隶制进行广泛的舆论准备,促成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斯托夫人(1811--1896),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家。《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揭露南部蓄奴制的代表作。写老黑奴汤姆几次易主的遭遇和女黑奴伊莱扎争取自由的斗争。
6.现实主义文学美国
19世纪后期的文学主要是现实主义文学。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向西移民和工业化进程使美国资本主义得到极大发展,美国工业总产值由1860年的世界第四位跃居到1894年的第一位,财产集中在战争中发横财的资本家,投机商人、金融资产阶级、大资本家手里,中小资产阶级破产,失业大军扩大,无产阶级贫困化,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广大人民对"民主自由"的美国神话产生幻灭感,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美国文学主题
美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它形成了两百年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贯穿小说中的两大主题成为美国文学的传统母题。
1.险传奇主题
美国文学从创建立日起,就以冒险传奇作为小说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这个主题是由美国这块"新大陆"被冒险家发现的传奇故事所决定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充满冒险传奇,以后的欧洲移民来到北美,也充满冒险传奇,他们最初记下的经历、书信、日记都是冒险传奇的讲述。
美国文学的冒险传奇主题是由库柏的"皮袜子"小说确立的,开创了冒险传奇的传统主题,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冒险传奇主题突出地表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冒险精神、行动精神、豪爽、质朴,凭直觉办事。
2.美国梦主题
美国梦的主题也是从美国文学产生之日起就表现出来的。美国的建国、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美国梦的实现。新大陆的发现引起了美国梦。美国梦的提出者和杰出代表是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的故事是典型的"美国成功故事","美国梦"实现的典范。
美国梦的内容:一是靠个人奋斗而成功:新世界的英雄。
          二是建立伊甸园神话:美国的亚当,背弃文明,回到自然的乐园。
          三是美国梦的幻灭:堕落后的英雄,失去了新世界英雄的美德,充满各种恶念;失去了堕落前的亚当的天真,人格复杂。
这三方面内容以美国梦的主题贯穿在美国文学史中,形成传统主题和主线。
思考题:1.解释:  废奴文学  美国梦  皮袜子小说
2.19世纪美国文学特点
3.库柏、马克·吐温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
4.分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5.分析哈克形象
6.《红字》与电影改编的观念
第七章第一节: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
时限及文学概况:
从19世纪30年代起,至70年代初,是为19世纪中期。
这一时期,欧洲文坛上主要活跃着三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即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另外,还有刚刚出现的唯美主义文学和象征主义文学。但成为这一时期文学主潮并得到繁荣发展的,则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现实主义"释义: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等人初次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由杜朗蒂等人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1856-1857)。该刊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作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派作家还把狄德罗、司汤达、巴尔扎克奉为创作的楷模,明确主张"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 。
"批判现实主义"释义: "批判现实主义"的名称则源于俄苏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他指出:当时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地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高尔基的概括是切合此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实际状况的。为了区别于以往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我们沿用"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名称,来指称从19世纪中期产生的以"批判地再现"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总的说来,与下面三种因素直接相关:
一是社会因素:特定历史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的艺术反映;
二是社会思潮因素:新的社会思潮激发了新的文学表现;
三是文学传统因素:文学传统中的"现实因素"在新的历史时代的强化。
第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欧洲资本主义胜利和巩固时期的产物,是对新的社会关系--"金钱关系"的真实反映的结晶。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和罪恶日益暴露出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第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也受到了当时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
第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还与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有关。
在19世纪中期,过去时代一些强调文学反映现实的作家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成就,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小说、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以及19世纪初期英国司各特的历史小说,都成了作家们推崇的对象,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借鉴的对象。
顺便指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还与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拨有关。如前所述,"人们对那种沉溺于主观幻想、抽象抗议和空洞追求的浪漫主义文学,已经感到不能满足",这才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代了浪漫主义文学。
从作家的创作情况看,19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和浪漫主义划清界限。他们不但同浪漫主义作家一起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而且在创作上也沿用浪漫主义文学惯用的一些题材和手法。一些为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普希金、果戈理等),更是由早期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逐步转向批判现实主义的。即使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如雨果,后期创作也转向了批判现实主义,显示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趋势。可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方面,即:
特征之一:作家们偏重于对现实的真实描绘,力图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目,揭示出新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
与浪漫主义作家不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醉心于描写非凡的人物,杜撰非凡和奇异的事件,而是冷静地观察和客观地描写现实,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剖析与揭示新型的生产关系的本质,探索人类罪恶的社会的、人性的根源。
就上述内容而言,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表现出两种倾向,或者说两个突出方面,即:
1.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使作品成为"社会风俗史"。
作家们把文艺看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有的人--如巴尔扎克--甚至明确提出使自己的创作成为时代的记录。巴尔扎克说,他创作《人间喜剧》的目的是要写一部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史。
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作家们所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广阔,几乎找不到社会的哪个角落是他们不关心的。
需要指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广泛反映生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大量描写社会下层人物和日常生活习俗,扩大了文学题材范围。
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自然派"作家正式提出了写"小人物"的口号。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以饱含同情的笔墨刻划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对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俄国民主主义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坚决捍卫"自然派"作家揭露社会黑暗、描写"小人物"特别是农民的悲惨命运的权利,要求文艺成为"社会的一面忠实的镜子","使现实的全部可怕的真相毕露无遗"。
2.注重细节的真实,使描写具有可信度。
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极其重视细节描写在求得真实可信度方面的重要作用,甚至要求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
在细节描写方面,巴尔扎克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在许多作品中对主人公生活各个时期财产的变化,都有精确的数字说明。"
特征之二: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现出鲜明的、强烈的批判精神。
人道主义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和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虽然在政治立场上各不相同,但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人道主义理想,用人道主义观点来看待一切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要求文学"在人民中间唤醒几世纪来埋没在污泥和尘芥里面的人类尊严"。
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往往反映出强烈的、鲜明的批判精神,谴责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要求革除社会弊端,改善人民生活。  
"人道主义"释义:人道主义有广狭、深浅、高低之分:广义的、浅层的、初级的人道主义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任何人都首先当作人来爱、来善待的思想体系;狭义的、深层的、高级的人道主义则是视人本身的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使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人的思想体系。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遵从的人道主义属于前者。
与过去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比较而言,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对社会批判的广泛和深入,"远远超过过去时代的文学,而且更为强烈。" "作家们不遗余力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揭露这个社会的利己主义的生活原则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而对贵族资产阶级罪恶的代表人物更是进行有力的鞭挞。"
不过需要指出,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丑恶现象时,却无法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罪恶的根源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
正因为如此,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形象大多是富于揭露性、讽刺性的"否定性"人物,或是作者寄予同情的"小人物"、"多余人"的形象,而体现作者理想的人物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或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说教的传声筒。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劳动者、革命者的形象还往往受到歪曲或丑化。
匡兴、陈惇主编《外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价值主要不在于作家们是否指出了正确的社会出路即革命的道路,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通过描写人民群众的深重苦难,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罪恶,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助于唤起人们对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与永久性产生怀疑,……
特征之三:创造了大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释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一说法在恩格斯1888年的《致玛·哈克奈斯》信中有明确的表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的,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促使其行动并形成其独特个性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
典型人物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性格,又包含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的人物形象。与一般人物形象相比,它有如下几个美学特征:
1.文学典型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性格。
2.文学典型包含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
3.文学典型具有隽永持久的艺术魅力。
论者指出,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人的典型说。
黑格尔要求典型人物性格须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他不但把人物性格和历史环境联系起来,而且看出人物性格是矛盾对立的辩证发展的结果。
别林斯基更把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中的首要地位,肯定典型是"普遍和特殊的有机融合",认为典型人物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历史环境的本质特征。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满于浪漫主义作家把人物性格过分理想化,而忽视客观环境影响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强调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斗争情势中刻划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充分体现了典型化原则,不但真实地描绘了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风貌,而且通过塑造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典型形象,"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欧洲其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如狄更斯、果戈理、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也都着力塑造一系列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来自下层的"小人物"的鲜明的典型形象,从而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著名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要有: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红与黑》);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高老头》)、拉斯蒂涅(《高老头》)、伏脱冷(《高老头》)、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福楼拜笔下的爱玛(《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笔下的杜洛阿(《漂亮朋友》)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简爱》);果戈理笔下的乞乞科夫(《死魂灵》);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聂赫留朵夫(《复活》);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变色龙》)、别里科夫(《套中人》);等等。他们丰富了世界文学史的人物画廊。
三、19世纪中期的法国文学概述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其奠基人是司汤达(1783-1842)。司汤达于1823年发表了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论著"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理论文献",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司汤达发表于1830年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于连,因此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端的标志。
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以巩固、地位确立并且发扬光大的是巴尔扎克(1799-1850)。他通过包括96部长篇、中篇、短篇的《人间喜剧》使自己成为"文坛上的拿破仑",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
在此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中,普罗斯贝尔·梅里美(1803-1870)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很好地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而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梅里美的创作始于1825年,主要成就体现中短篇小说方面,写出了《塔曼果》、《法尔哥内》、《高龙巴》(1840)和《嘉尔曼》 (1845)等名篇。
匡兴、陈惇主编《外国文学》认为:梅里美基本上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但他喜爱粗犷剽悍、带有原始气息的人物,喜爱写震撼心灵的事件,加上这些故事的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又使他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中篇小说《嘉尔曼》是他的代表作品,使他获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
《嘉尔曼》中有两个"我":一是故事叙述者,交代自己如何获得故事的经过,也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是叙述者在1830年西班牙考古旅行中遇到的若瑟。若瑟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强盗,同叙述者交上了朋友,被捕后向叙述者叙述了自己和情妇嘉尔曼的悲惨故事。
小说的叙述是冷静的,客观的,给人以现实生活本身的感觉。
嘉尔曼性格分析:评论界一般认为,梅里美笔下的嘉尔曼是一朵色彩繁杂的"恶之花"。但在她身上,也有闪闪发光的东西。这种闪闪发光的东西,属于嘉尔曼性格中最本质的一面,它就是:自由精神。
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1838-1875) 根据《嘉尔曼》,1874年秋创作了世界上演率最高、在法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歌剧《卡门》,扩大了《嘉尔曼》的影响。
可以说,嘉尔曼天生爱好自由。她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她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根本无视国家法律的存在,也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她追求爱情,但一旦发现爱情使她沦为奴隶,便断然牺牲爱情。她热爱生命,但一旦发现生命失去了自由,便断然选择了死亡。
梅里美通过对比,肯定了嘉尔曼性格中的自由精神。
辐射思考题:《嘉尔曼》所写的爱情与死亡主题是作家、艺术家们所喜爱的主题。你能列出一些表现这种主题的作品,并对其进行比较性的分析,"求同辨异"吗?
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先后在40年代初和50年代初逝世。50、6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
福楼拜是一个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有:
1.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1856);
2.长篇小说《萨朗波》(1862);
3.长篇小说《情感教育》(1869);
4.短篇小说集《三个故事》(1877)。
《包法利夫人》: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的《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当代生活,以"外省生活"为副标题,在七月王朝十八年统治的背景下,描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女**玛·包法利的悲剧性的一生。
爱玛悲剧原因分析:爱玛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小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揭示了爱玛悲剧的原因:            
第一,爱玛的悲剧是淫靡享乐、卑污平庸的社会造成的。
小说通过爱玛的悲剧,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堕落,也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罪恶进行了揭露。
第二,爱玛的悲剧源于缺乏精神生活的不般配的婚姻。
    小说极其成功地塑造了作为时代产物的包法利形象。 这是一个地道的庸人形象。
平庸是包法利的主要性格特征。无论思想、感情,资质、能力,还是谈吐、举止,包法利都是异常的平庸。
爱玛需要浪漫情调,而包法利给他的是平凡普通;爱玛需要高傲性格,而包法利给她的是俯就沾附;爱玛需要男子气概,而包法利给她的是唯唯诺诺;爱玛需要"名满天下",而包法利给她的是平庸鄙俗;总之,爱玛需要精神,而包法利只给了她物质,低级的物质。
第三,爱玛的悲剧还源于她不可遏制的浪漫性情。
福楼拜说:爱玛是"一个属于虚伪的诗和虚伪的情感的女人"。意思是说,爱玛所有的诗化的感情,即浪漫性情,不是生成的,而是从书本、从教育培养起来的。是寄宿学校的教育,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造就了她的浪漫性情。这是一个想象的自我。
爱玛悲剧性格的另一个方面是:她要强,有反抗平庸的强烈意识和行动。爱玛绝不是一个弱者。她有憧憬,有理想,有追求,有胆量。她以"偷情"的浪漫行为来对抗鄙俗、平庸,对抗没有"婚姻的爱情"的命运。爱玛是一个极其要强的女人。爱玛有很强的尊严感。
小说的典型意义:与福楼拜同时代的一位思想比较开明的主教,说起《包法利夫人》来,就以见证人的口吻道:在外省听过忏悔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杰作。
这话说明它的真实性,也说明作者的概括力
辐射思考题:有人说爱玛·包法利是"女性的唐吉诃德"。你对此怎样看?从"不切实际,想入非非" 这一点看,世界文学史中的文学人物,哪些也具有"唐吉诃德主义"?试举数例,并加以"求同辨异"式的分析。
小说的艺术造诣
李健吾:斯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但是福楼拜,完美。
对于《包法利夫人》在艺术上所表现出的极高造诣,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作了概括:
第一,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
第二,文字的精美在法国小说中可谓首屈一指,具有诗歌一字千金的分量。
第三,在叙述角度上力求变化,使用了电影手法。
第四,结构上配置均衡。
19世纪中期,属于浪漫主义重要代表的雨果(1802-1885)仍在创作,并写出了《悲惨世界》这样的名作。不过,他创作中的写实成分明显增强,并显示出鲜明的批判倾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西楼无花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539

    帖子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8Rank: 8

    精华
    28
    威望
    41762
    K币
    39760 元
    注册时间
    2008-7-7

    考研论坛2010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09-5-1 18:02 | 只看该作者

    节日快乐!

    好东西!
    支持一个!
    劳动人民的节日里辛苦啦~
    注意:1.请勿重复发帖!
                 2.回帖是一种美德,但谢绝恶意灌水!
                 3.请发帖前注意查看置顶的帖子,善于使用论坛搜索功能!


    好好走,在有生的日子里!
    坚持到底,相信柳暗花明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7

    帖子

    128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98 元
    注册时间
    2009-3-1
    地板
    发表于 2009-5-9 21:54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3

    帖子

    578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578 元
    注册时间
    2009-1-1
    5
    发表于 2009-5-9 22: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4

    帖子

    10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00 元
    注册时间
    2009-3-4
    6
    发表于 2009-5-14 20: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7 元
    注册时间
    2009-5-11
    7
    发表于 2009-5-15 00: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牛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31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110
    K币
    200 元
    注册时间
    2009-4-6
    8
    发表于 2009-5-15 16:25 | 只看该作者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55

    帖子

    327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27 元
    注册时间
    2009-4-5
    9
    发表于 2009-5-15 18: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5

    帖子

    221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4
    威望
    630
    K币
    1580 元
    注册时间
    2008-3-30
    10
    发表于 2009-5-16 17:23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好东西

    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26 17:51 , Processed in 0.172979 second(s), Total 9, Slave 9(Usage:10.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