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66193|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州理工大学导师名单 【机电学院】 (给大家点好东西)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黄建龙  
男,教授,1951年2月出生,1989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多门专业课程的讲授;科学研究方面曾承担“裂纹技术及其原理”等多项科研工作,设计完成了多种机型的“应力断料机”,荣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经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已经形成两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成套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开发;(2)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目前主持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2、李有堂
男,教授,1963年5月出生。1997年获兰州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现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 1991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英国EXETER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入选为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入选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1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甘肃省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秘书长。
主要从事产品的创新设计、全寿命管理、断裂理论和虚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断裂逆问题、裂纹规则扩展、现代强度理论、结构创新、创新产品开发、复杂零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切口类缺陷应力集中系数的无限相似单元算法、断裂动力学问题的无限相似单元法等理论。在深入研究断裂应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裂纹规则扩展控制方法、低周旋转弯曲疲劳和逆旋转弯曲疲劳等理论,提出了基于产品全寿命管理的抗断裂设计准则和抗疲劳设计准则,目前正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10项;《裂纹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研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断裂逆问题的若干理论与应用研究》获甘肃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应力法剪切技术的开发研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在《机械工程学报》、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和Materials Science Forum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多篇,被SCI、EI和ISTP等四大检索刊物收录论文20多篇;5项成果获国家专利;作为主要撰稿人出版学术著作《简明高新技术知识》。
    关注国际学术研究动态,重视学术交流,多次到澳大利亚、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多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所做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3、阎树田
男,教授,195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现任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高等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员。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并兼任甘肃省机电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甘肃省自然科学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杂志的编委。
长期以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机械制造装备,数控技术和网络化制造等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第一届机械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第十届、第十一届制造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机械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届物料搬运与物流系统国际学术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在国内《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制造技术与机床》、《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加并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纵横向科研课题12项,获甘肃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
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动力学》、《计算机数控技术》、《数控原理与数控编程》、《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等10余门课程,编写了课程教学讲义2部。
主要研究方向:成套自动化装备、数控加工技术、网络化制造

※ 编辑:liyao7 于2008-11-30 11:40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6:21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2 编辑本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男人21岁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34 | 只看该作者
    4、  胡赤兵
    男,教授, 1952年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1977年元月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现任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工大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甘肃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甘肃工大数控开发中心经理,甘肃工业大学数控技术研究所所长,甘肃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系主任,甘肃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常务副主任,甘肃工大高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中心执行副主任。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评为机械电子部优秀科技青年,1996年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齿轮与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及自动化精密制造装备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转化工作。作为课题主持和主要完成人承担完成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齿轮加工机床CNC系统”,(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高精度滚齿机”、“四座标联动全数控滚齿机”、“高精度齿轮加工新技术”,(原一机部科技攻关项目)“用于提高滚齿机传动精度的机械反馈方法”,“脉冲跟踪伺服控制方法”,“非圆齿轮CAD/CAM一体化基础研究”,“数控多功能复合机床”等20余项国家、部省重大科技攻关和基金项目,以及企业新品开发、技术改造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3项、一机部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甘肃省优秀新产品奖1项。技术转让2项、成果转化2项,筹建校企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2家、校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制造业自动化》、《制造技术与机床》等核心期刊发表“基于模糊控制器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方法研究”、“非圆斜齿轮滚切加工CNC联动控制方案”、“基于极低频输入下脉冲跟踪伺服控制方法研究”、 “非圆齿轮滚切加工运动控制模型”等论文40余篇。合编与主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材各一部,分别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在高校发行。
    主要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自动化精密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

    5、芮执元
    1990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校长助理、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编委,原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术骨干,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首批入选人员,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农业机械学报》审稿专家。
    在研项目:
    甘肃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哈萨克斯坦“22t/h高效铝锭连铸生产线”项目
    主要学术成果:
    (1)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国家授权专利11项
    (2)东莞大同机械有限公司项目“液压高速全自动断料机”
    (3)甘肃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应力断料机生产应用研究”
    (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废旧构件破断问题的研究”
    (5)机械工业部教育司科技基金项目“旋弯型应力断料机的研制”
    (6)机械工业部共性技术重点攻关项目“应力法等重量剪切技术研究”
    (7)兰州铝业股份公司、青海桥头铝电股份公司、中铝青海分公司、青海百河铝业股份公司和河南神火铝电公司、广西来宾迁江华侨铝业公司、广州金邦有色合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电解铝项目“20kg铝锭连续铸造生产线”19套
    (8)青海民和镁厂电解镁项目“8kg镁锭铸造机”
    (9)甘肃省“333”人才工程项目“新型高效切槽机的计算机仿真”
    科技奖励:
    (1)“裂纹技术及应力断料机”项目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2)“20kg铝锭连续铸造生产线”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断裂逆问题的若干理论与应用研究”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4)“应力法剪切技术的开发研究”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5)“20kg铝锭连续铸造机组”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成套自动化装备、计算机仿真与虚拟技术、机械强度理论及裂纹技术。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6:23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6:23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2 编辑本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男人21岁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36 | 只看该作者
    6、龚  俊  
    男,教授,1963年2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任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兰州理工大学学术骨干、分离过程理论及装备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完成纵横向课题20余项。申请中国专利并获批准4项,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机械工业部三等奖。主持研制完成的ZHL1290-60、ZHL1400-68两种连续式分离机已开始批量生产,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的代表项目还有:高效自动焊网机、水泥窑炉风泵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轴类零件自动焊接设备、锥面沙轮磨齿机的数控改造、1300HP钻井泥浆泵的研制、系列隔膜泵(国家经贸委项目)、黄河水泥沙机械分离技术及装备(教育部项目)、轴承钢棒料精密剪折机、液压高速断料机、传染病负压隔离房(省攻关项目)、全自动液压驱动卧螺离心机的研制(省攻关项目),传染病负压移动舱、轴瓦的计算机检测技术及设备等,涉及研究经费500万元。主持和参与的有10余个项目通过省部级鉴定。
    现主要从事分离过程理论及装备、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粉体制备新方法及设备、MEMS、摩擦与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科研课题8项。

    7、杨  萍 [em:42]  【我认为最好的导师】
    女,教授,1964年11月出生,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负责承担纵横向课题11项,获得省计算机应用成果二等奖、省计算机应用软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电子信息系统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发表论文38篇。承担本科及研究生《CAD/CAM》、《工业机器人》、《现代设计方法》等课程,副主编、参编、自编教材各一部。
    现主要从事CAD/CAM、特种环境下的机器人开发、虚拟设计及仿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8、李丙才,
    男,教授,1961年1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任兰州理工大学数控技术开发中心经理。
    1998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995年他出任甘肃工大数控技术开发中心经理,以数控机床的改造及机械加工为突破点,十年来,开拓了铝行业阳极焙烧机械设备,石化行业零部件精密加工,无损检测等领域,使企业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还担任中国金属加工学会西北分会副理事长。
       在学术方面他有十多篇论文在国内各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主编《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指南》,现为机电专业大学本科教材;1996年至1998年主持开发的《冶炼浇铸机械手》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通过省科委组织鉴定;主持开发的《斗式环形提升机》通过省科委组织鉴定;2000年至2003主持阳极焙烧系统国内配套部分及法国设备安装(白银铝厂、兰州铝厂、青海桥电集团);开发出石化行业专用口环、阀杆、油路连接块等十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长庆油田、茂名石化、玉门油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
    主要研究方向:数控机床改造  成套装备及其自动化

    9、靳伍银  
    男, 1969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自然科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秦安人。1988.9-1992.6,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9-1997.6,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6-1998.3,日本秋田县工业技术中心,CAD/CAM/CAE/CAT技术及日本语研修;2001.2-2004.12,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2-200.7,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英语培训。2005年获得第十二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1992年7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教,历任助教、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兼职教学秘书等职;先后讲授过《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振动》等课程。参与完成国家等省部级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在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Chinese Physics等国内外杂志及国际会议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检索数据库收20余篇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省自然基金项目各1项,其它科研项目2项。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神经科学及动力系统分析、系统仿真与虚拟、机械强度与振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方法、信号处理。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6:25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3 编辑本文

    ※ 编辑:liyao7 于2008-12-4 18:48 编辑本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男人21岁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36 | 只看该作者
    10、赵荣珍  
    女,汉族,教授。生于1960年12月,山东枣庄人。198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化工机械专业。1988年11月始任教于兰州理工大学。,先后讲授过《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振动》课程。199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工学硕士学位。于2001年春起在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以一作者署名发表论文18篇。研究工作围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和转子动力学展开。
    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机电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现代测试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机电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与控制。

    11、姚运萍
    女,教授,生于1966年4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6月,获机械制造专业学士学位; 1991年6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任教;现为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任教以来,先后为硕士生、本科生讲授过《现代控制理论》、《微机控制技术》、《机械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编程实训》等课程,同时多次指导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良好。20043年主编了《机电自动控制工程》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先后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8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兰州市计算机办公室颁发的二等奖一项;曾获甘肃工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获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复杂型面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数字化测量与精密制造。

    12、韦尧兵   
    男,硕士,副教授,1965年7月出生,现任教务处处长。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人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4篇次,获得1项国家专利授权。1994年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委员会派遣,赴日本未来工业株式会社模具研究所学习深造,分别获日中人才交流协会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委员会颁发的研修成果三等奖。 1998、2002年获学校“三育人”奖。
    主要研究方向:裂纹技术与应力断料装备、CAD/CAM,基于对象的虚拟技术。

    13、蔡善乐  
    男,1954年8月出生 。198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制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动力学》、《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数控原理》、《数控技术》等十多门课程。承担七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完成车床数控改造、数控深孔钻床研制、空间同心任意分度数控加工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研制、网架节点球加工中心研制(国家200万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并通过省部级鉴定或验收;其中国家计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空间过球心任意分布轴线螺纹孔及端面加工技术与数控加工设备研制》项目获专家评价:达国际领先水平。发表各种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校三育人奖,优秀作者奖。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装备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6:27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4 编辑本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男人21岁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36 | 只看该作者
    14、谢黎明
    男,教授,45岁,回族,机电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2000年荣获甘肃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材奖,并多次获得学校“三育人奖”等奖励,2001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西部地区高校高级访问学者”,同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半年。近年来,主编《机械工程与技术创新》一书,副主编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配套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谢黎明同志1984年7月起在甘肃工业大学(现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机制专业任教,先后为硕士研究生主讲《先进制造技术》、《CIMS技术》、《机械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快速成型技术》等专业课;为本、专科生开设并主讲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十余门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谢黎明同志多年来从事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装备自动化及CAD/CAPP/CAM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具备较高的科研业务素质,在《系统仿真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谢黎明同志作为课题第二负责人主持国家计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空间过球心任意分布轴线螺纹孔及端面数控加工设备》(国拨经费205万)的研制工作。2002-2003年完成了青海重型机床有限公司《铁路专用钩舌铣床》项目;2003-2004年完成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设计研发工作;2005年3月参与完成了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专题三《甘肃新型工业化技术发展研究》—— 关于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课题;2005年完成了兰州西铁机械制造公司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及装备数控化改造项目;2006年完成了兰州石化公司《现场数控铣削装备及加工工艺设计研发》课题。
    目前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大型零部件的数控现场加工设备的研发及加工中心主轴系统动态性能等研究工作。

    15、高文元  
    男 1949年6月出生 大学毕业 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工厂技术副厂长;厂长;甘肃工业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兼任国际舞美组织中国中心副秘书长。
    高文元同志1975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化工机械专业,自1976年开始承担“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另件”等课程教学。长期从事“机构优化设计”;“机械动力学”;“ 机械可靠性设计”;“摩擦学”的教学;科研,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舞台机械设备的科技成果及产品研发方面有显著成效。
       主持完成机械工业部的“剧场升降、起吊、防火及自动化设备”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主持完成机械工业部的“长安大戏院舞台工程成套机械装备”项目获机械工业部优秀设计二等奖;主持完成甘肃省“舞台工程成套机械装备”项目获甘肃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七项;
    主持完成了“北京长安大戏院”、“河北会堂”、“宁夏会堂”、北京“国安剧院”、“福建会堂”、“重庆会堂”等二十余家省、市重点工程“舞台机械设备”方案的决策和研究设计工作 。
    主持完成了“北京长安大戏院”、“河北会堂”、“宁夏会堂”、北京“国安剧院”、“福建会堂”、“重庆会堂”等二十余家省、市重点工程舞台机械方案的决策和主持设计工作,并在国内外许多刊物发表过《我国舞台机械工程发展动向》、《舞台防火隔离幕的设计及研究》、《内装式单层缠绕数控双速吊杆研制》、《升降舞台结构设计优化初探》、《三片双层液压升降台的机械设计及锁紧装置的探讨》等论文数拾篇。
    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舞台机电装备;风力发电及风光互补发电装备。

    16、李  南
    男,副教授,1952年5月生,198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流控专业。1986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助教进修班。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液压系统建摸》课题、“七五”攻关项目《液压调速系统仿真》、《31.5bar液压阀高性能综合实验台》设计等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一项,厅局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曾主讲研究生本科自控原理、微机控制技术、液压系统等近20门课程。现从事机、电、液一体化方向和CAD的研究工作。

    17、韩致信
    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副教授,1956年出生。
    1982年1月1995年4月,在国家大型机械骨干企业兰州通用机器厂研究所工作。这一工作时期,先后参加过10多个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并作为主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SNC-35Ⅱ固井水泥车和YL-700压裂车两大成套机械设备的研制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
    1995年5月以来,在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任教,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机械CAD》,《控制工程基础》,《工差与技术测量》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过《机械振动》,《现代控制理论》,《机械噪声及其控制》,《机器人机构学》,《机构分析与综合》,《高等机构学》等课程,发表论文30余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机械自动控制工程》一部。现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智能汽车技术、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以及机械振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备在线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仿生仿人机器人及其智能控制技术,机械振动与噪声及其控制技术,无人架使汽车及其智能控制等。

    18、欧阳林子  
    男  汉族  江西萍乡人  1948年3月生,中国共产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正处级调研员,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1968年于沈阳水泵厂参加工作,1970年调入天水风动工具厂工作,1977年考入甘肃工业大学石油矿场机械专业,于19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评为讲师,1994年评为高级工程师,2005年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多年来在学校从事专业课的授课、实习、毕业设计、硕士研究生指导等教学工作,实验室工作、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以及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所承担的QWR90-3.75Ⅲ型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研究课题于199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该成果于1997年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舞台防火幕及驱动自动阻尼装置研究课题于1992年获甘肃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涡旋压缩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研究课题于199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2005年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等奖项。曾参加涡旋压缩机研制开发、成果应用及产业化工作;径向柱塞泵科研成果系列产品产业化工作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获得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6:31 编辑本文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4 编辑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41 | 只看该作者
    19、吴  卓  
    女,教授,1963年10月出生,1994年7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工程图学教学部主任。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效果良好。在超额完成工作量的情况下,积极开设新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本课程的前沿情况,积极参加教改工作并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先后在“工程图学学报”、“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甘肃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8篇。99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学生爱戴的老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CAD,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20、陈惠贤
    男,教授,196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省机电产品中试基地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一系。1988年至1994年在兰州电机厂技术科工作。先后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复杂形面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等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讲过《机制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CAPP》、《CIMS导论》等课程。目前正在主持进行的科研项目有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交流提升机改造的关键技术研究”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KBE的复杂刀具设计的研究”一项,横向课题两项。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零件精密加工技术、成套装备及其自动化技术。

    21、邬再新
    男,1971年8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甘肃工业大学“九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人员。先后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电子信息办优秀成果壹等奖1项、甘肃省机械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项国家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3篇;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数控技术》、《微机接口技术》、《软件工程》、《PLC原理及应用》等十来门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和机电控制、计算机测控系统。

    22、李鄂民  
    男,1951年出生,副教授,1977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液压传动专业;1986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工程助教进修班。一直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液压传动系统、液压元件制造工艺学、液压传动等多门专业课程;主编校内机械类《液压传动技术》教材、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机工社2001版》教材各一本;在核心期刊、学报发表论文11篇;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轴向柱塞泵噪声控制(获得1992年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径向柱塞泵系列产品项目中独立完成40mL/r恒压变量径向柱塞泵的设计(项目获得1993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液压泵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中负责完成液压泵的相似设计理论研究(1996年年通过甘肃省科委成果鉴定);液压元件综合试验台;升降舞台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获得1993年甘肃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泵站蝶阀集中控制液压系统(负责设计、指导调试,获得1999年甘肃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0Kg铝锭铸造机组(负责液压气动冷却部分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获得2006年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方向:机、电、液一体化设计与研究;液压元件、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特性分析和研究。

    23、罗生梅  
    女,1964年出生,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创造性成就,获省级奖励四项,厅级奖励一项,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俄罗斯《文摘》摘录两篇,获专利三项,出版专著一部。1997年获省青年科技奖,青年专家。主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主要完成了国家级重点项目“XH7910五面加工中心”关键部件的数控制造技术攻关,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14”工程项目“FMC8H2D60X12换刀换箱柔性加工单元”多轴箱体制造攻关,“加工中心偏置坐标系的测量技术”开发,“孔系加工的用户宏程序”开发等。教学方面: 主讲《数控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加工编程》,指导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得当,深受学生爱戴。
    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及精密制造装备;CAD/CAPP/CAM;复杂型面精密加工技术;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5 编辑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41 | 只看该作者
    24、辛舟  
      男,副教授,1963年8月生,1983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1983年—1997年在兰州专用汽车制造厂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工装、模具设计和LQ6700中型客车、自卸车、LQ1608运输车等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
    1997年至今在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现任包装工程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学术带头人, 2006年1月—3月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作短期研修。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要完成连续式分离机、碟式分离机的研制;高粘度柱塞泵研制;往复式摩擦实验机研制;曲轴孔的无心计算机检测技术及设备等,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1项。出版发行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4篇,核心期刊16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
    主要研究方向:特种装备及过程控制;分离理论及技术。
    25、侯运丰  
    男,1971年出生,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压力加工专业,1999年7月获得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硕士;1993年7月至今在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教,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装备、断裂失效分析研究等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8篇,专利3项,完成科研项目10项,获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固液分离理论与装备,侧重于先进超细粉碎装置及细化机理研究。

    26、刘  涛
    女,1971年7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98年取得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取得兰州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5年英国Exeter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先进制造技术等学科有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6项,纵向课题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3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复杂型面精密加工;测量技术与仪器、先进制造技术。

    27、张洪生  
    男,1962年出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钻采机械成套设备的设计研究及产品开发。主要研究开发项目是:大功率、大排量三缸钻井泵设计;隔膜泵、钻机及主要部件设计。其中担任主任设计师的GMB200—2.5型隔膜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担任主任设计师其它任务获省、部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1篇。2001年至2004年,个人科研进款累积为85万元。现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在教学方面,每年主要是带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现是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代机械设计所和兰州理工大学石油矿场机械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机械CAD、工业机器人。

    28、安宗文  
    男,1968年7月出生,工学硕士,副教授。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为本科生讲授《机械可靠性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在此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量装置研制”、“旋转活塞泵研制”等项目,相关技术成果经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参与“20kg铝锭连续铸造机组研制”等多项横向开发项目,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前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1项,参与金川公司重大横向开发项目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方法、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5 编辑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42 | 只看该作者
    29、胡世军  
    男,副教授,1968年12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现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金属切削刀具、机械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参加的“裂纹技术及应力断料机”项目荣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应力法剪切技术的开发研究》获机械工业局科技成果三等奖。现正在进行“便携式密封面加工装置”及“龙门式双主轴数控钻床”的设计,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出版教材《机械电气自动控制》一部。主讲本科生的多门专业课程,学生评教中多次名列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第一名,曾获校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校“三育人”奖、校优秀班主任奖。研究方向:成套装备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及精密制造装备、复杂型面精密加工技术。

    30、苏建宁  
    男, 1974年5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长期从事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Development,《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及国际会议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被EI、ISTP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6篇,参加书籍编写5部。参与完成国家等省部级项目6项,目前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主要研究包括: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人机工程、感性工学等。

    31、刘  军  
    男,博士,副教授,1974年7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原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原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2005年,原兰州铁道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等职;2005年,兼职于浙江三花制冷集团;2005年12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任教。具有近一年企业部门的生产管理经验,熟悉生产线的质量控制、优化调度及控制,以及相应生产线设计及绩效管理、PDM、ERP等企业活动;现主持省部项目1项,主持完成企业IE项目改造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产品改进项目1项,省部项目3项;在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科研论文16篇,被EI收录12篇,并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作为技术骨干成功开发测位仪、铝锭连铸生产线2项产品,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混杂系统、生产调度与控制、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

    32、赵 学  
    男,副教授,1961年6月生,198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制专业。1986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助教进修班。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数控技术》、《机床电器控制》、《数控编程》、《计算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等十多门课程。参加过国家“六五”、“七五” 数控一条龙攻关项目的《齿轮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开发》、《压力容器法兰密封面在线加工镗铣床》设备研制、卫星用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冲孔机》设备研制等项目。申报专利20多项,其中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6项,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7项。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特种机械加工装备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33、张力  
    主要从事石油钻采机械成套设备的设计研究及产品开发。主要研究开发项目是:国内外各种型号抽油机及智能化节能型抽油机;大功率、大排量三缸钻井泵设计;钻机及主要部件设计;滴灌设备。其中获甘肃兰石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六项、四等奖一项;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1篇。 2003年至2006年,个人科研进款累积为85万元;在教学方面,主要是带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
    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机械CAD、工业机器人。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1 编辑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42 | 只看该作者
    34、刘永平
    男,1973年7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1997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做访问学者;2006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7年6月至1999年7月在甘肃工业大学技术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7月至今在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等职务;近年来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讲授过《人机工程学》、《机构设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包装自动化》、《数控原理》等课程;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6项(其中,主持国防预研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机械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EI收录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编教材1部。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齿轮精密磨削加工、复杂形面成形理论及数字化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精密测控理论与方法、固液分离理论与装备等。

    35、赵家黎  
    男, 1980年9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原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原甘肃工业大学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被EI收录6篇。负责或参加的项目有“制造业信息化指数评测实施支持及关键支撑技术”(863项目),“NBC轿车平台关键部件数字化设计系统开发”(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 “生产过程在线质量监控分析集成系统开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天海同步器有限公司敏捷制造平台开发与实施”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万达轮胎集团硫化设备监控系统开发”等。
    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面向过程的质量控制。
    36、杨俊智,
    男,汉族,55年11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81年12月甘肃工业大学机制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工。享受02年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内燃机发电机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内燃发电设备分会理事长,机械工业兰州内燃发电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所所长,《移动电源与车辆》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汽车行业协会理事等职。
    主要负责研制了总后、总参等重要项目产品,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兰电所所科技进步奖多项。获得液压挖掘机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起草完成科技论文及报告二十多篇,在省部级杂志发表论文五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低噪声特种电站及军用改装车辆。
           
    37、朱晓明,
    男,汉族,60年1月生,中共党员,82年7月洛阳工学院车辆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移动电源与车辆》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研制了“951”低噪声汽车电站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二代”汽车自发电系统及机场综合保障车、小型电站降噪技术等科研项目。起草完成科技论文及报告多篇,在省部级杂志发表论文五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低噪声特种电站及军用改装车辆。

    ※ 编辑:男人21岁 于2008-11-30 18:00 编辑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

    帖子

    95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589
    K币
    366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4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每个老师都不错 看你喜欢哪个方向 记得没事 别打骚扰电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7 13:32 , Processed in 0.049312 second(s), Total 9, Slave 9(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