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034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经验】我所理解的新闻学——理论篇之7新闻自由

[复制链接]

50

主题

368

帖子

4267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38
威望
2753
K币
1514 元
注册时间
2006-9-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0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所理解的新闻学——理论篇之7新闻自由

        写在前面的话:
        在这样举国沸腾的日子里,还是有很多同学找我问复习的问题,可见大家学习热情之高。很多人已经着手在复习专业课了,这是件好事。但我发现,不少同学问的问题都不对头,方向、大略、细节、方法都是不着边际的。这样下去,势必缘木求鱼。于是我找时间写了点具体的东西,贴在这里,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些帮助。若有写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跟贴提问。
        最后要强调说明的一点是,请大家不要再发站内信息了,太多了我实在是看不过来,不能一一回复。且很多问题是有共性的,请大家跟在帖子后面吧,我也可以集中回答,此外很多论坛里的好心人也会帮忙的。请大家体谅!

        
刘翔受伤了,我很难过。但是答应大家的事还是要坚持完成,今天来说一下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个非常大的论题,知识点好背,但道理不好讲。与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类似,新闻自由也属于新闻理论的核心概念。理解核心概念最怕什么呢?最怕标签式解读。就像一提到张艺谋的创意,很多人(包括很多媒体)马上就想到红灯笼、敲大鼓、兵马俑一样。现在有些同学一提新闻自由,马上就会皱眉头或者撇嘴。你们去百度这四个字,也能发现很多颇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我们作为新闻学专业的研究者(考研的同学也应当提前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对自己严格要求),就不能满足于这种街谈巷议式的言论,肤浅或深刻暂且不谈,参加入学考试,我们要的是严谨与规范;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面试的时候坐在那和老师们一聊,你的见识要是和胡同口不识字的老太太们没什么两样,校方录取你干什么呢?关于理论的书千千万万,为什么选高教版的这一本作为教材?因为它相对严谨。我们从严谨的教材中吸取养分,答题时才能自圆其说。自圆其说,乃是最低层次的学术要求。所以,这一章我们可以广泛联系新闻理论的其他方面,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整体性。在看我写的这篇字之前,大家可以先拿笔,把这个当成论述题在纸上写一写,看看都能写出哪些要点,有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之后再加以对照,印象就深刻了。

        我们知道,新闻自由首先是一种政治权利,而任何人都懂得新闻自由不能和为所欲为划上等号,法学修养再深一些的人还会说,自由是和责任相伴而生的。但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呢?自由主义本身是一套关于社会、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理论,是一个内涵复杂的、历史的概念。在最新的译著中,libertarian theory of the press被称作“自由至上主义”。至于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有条件的同学,还是应该去读一读新闻学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之后就会明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核心精神——强调媒介的独立性,也就是认为,媒介是“社会公器”而非政治家手里的“利器”。但“社会公器”这个概念能不能进入我们的理论体系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会详细解释。如果你非常坚持,一定要把它写在卷面上的话,那么专业课你就别想过了,这属于很严重的认识问题。下面我们来看新闻自由的具体方面。

       首先,在纸上马上写一遍“新闻自由”的概念,如果手头没有笔和纸,就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检验一下你的答案中有没有“宪法”两个字,因为这是个概念中的关键词。要记住,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我们一般取《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相对完备规范:“新闻自由,亦即出版自由,属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照一下新闻自由的概念,我们就能很自然地驳斥那种以宪法没有明文列出“新闻自由”字眼为由就认为我国的新闻自由不受宪法保护的荒谬论断。

        广电辞典上的定义更具有描述性:“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和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开展新闻批评的自由。”考场上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这些内容糅合进去。因为它们很好地描述了“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但不要单说新闻自由就是新闻传播机构报道新闻的自由,这句话是片面的。如果出现在辨析题中,就是一个陷阱。另一方面,在新的媒介时代,我们还可以这样引申,新闻自由同时也是言论、出版自由通过新闻媒介的放大与拓展,公民个人的新闻自由最终还是要通过新闻机构来实现。就好比我们要到离陆地很远很远的一个岛上,必须要坐船或者乘飞机,单靠个人游泳是过不去的。因为现实中的新媒体再成熟,网络再发达,我们也不可能人人都是新闻的发布者——个人发布的仅仅是信息而已。不明白的,翻回头去看新闻的定义。

        既然存在新闻机构这种中介上的依赖性,实现新闻自由的问题也就明晰了——谁家的人上谁家的船,新闻传播机构掌握在谁的手里,就实现谁的新闻自由,这不是很简单吗?我们的船是大家的,新闻机构掌握在人民手中,表达的自然是人民的利益,实现的自然是人民的新闻自由。有人说,资本家的飞机比较好,到达岛上的时间要快一些,但是你别忘了,那是资本家的飞机啊!不给人民大众坐的。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本来很正常的,在反封建的时候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说他们虚伪呢?就是因为他们整天炫耀自己的飞机比别人船好,又贵又结实,并说,谁都可以坐,大家本来都该坐飞机的;但是有一天,你真的想搭他的飞机的时候,他却不让你进舱门了,因为那是他们家的飞机。

      上面那一段虽然很好懂,但是没有一句话可以写到卷子上的。这就是理论与业务的区别。理论要求既能意会,又得言传,表达和理解同样重要。因此要答题的话,就得这样论述: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一般来说,新闻自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哪个阶级就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无钱无权的阶级是没有新闻自由的。而且,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和国际环境中,有这个阶级的新闻自由就没有另一个阶级的新闻自由;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新闻自由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差悬殊。2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自由就是有做法律所许可做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新闻自由,当然要在法律范围内,不是绝对的。另外,新闻自由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会出现资产阶级新闻自由,不会出现无产阶级新闻自由,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会有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自由,而不会有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程度也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而有所变化,不是永恒的。3新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但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手段和工具。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来说,实现一定程度的新闻自由,是一种需要多方面奋斗才能达到的目的。但民主、自由这样的政治概念和政治行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维护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从历史上看,一切革命的阶级之所以百折不挠地向反动势力要新闻自由,都是为了以争到的新闻自由为手段,来有力地宣传本阶级的政治主张,说服和动员群众去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看看这伙句子,其实都不是框外的话,句句在理上,只是表达方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罢了。我们要锻炼的本事,就是从一大堆看似模式化的语言中提炼出思想的精髓来,再转化成这种特定的话语模式表达。总的来说,上述三点就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中的自由观部分,应当好好掌握,答题时灵活运用。如果考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就答教材上的那四点(私有制基础、报团竞争、利益、控制),非常好记。至于当代西方新闻自由的特点,晓得下面这五条就好,一般不用大规模论述,观点到位了就会得分,举例子倒是要谨慎些。
1当代西方新闻自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无政府集团竞争通过新闻手段的一种反映。
2当新闻报道涉及到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和垄断财团根本利益时,新闻舆论会保持高度一律。
3新闻自由受到法律、行政、人事等方面的控制。法律控制主要表现在立法和司法上。行政控制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体的创办要由有关部门审批。人事控制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体决策机构人员的组成以及具体业务人员的雇用。
4新闻报道受到新闻来源和新闻编排手法的控制。垄断资本通过控制通讯社进而控制新闻的发布。
5在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秩序不平衡的情况下,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自由流通建立在不发达国家新闻流通不自由的基础之上。

        理解新闻自由,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政治背景。想要新闻自由几乎是全世界的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上存在霄壤之别。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由主义思潮乃是舶来品,“新闻自由”口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政论家约翰•弥尔顿提出来的。观点演变的过程你们自己去看书,基础好的现在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里面几乎没有考点,这段教材的目的无非是想让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新闻自由是个政治命题;二、新闻自由具有阶级性。后者更重要一些,可以演绎出若干论述题。理解了阶级性,就不会乱用“社会公器”的概念了。从我国历史上看,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潮在五四时期、上世纪20年代报纸商业化运作初步发展时期、40年代鼓吹中后期“第三条道路”的政治自由主义时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最终走向了失败。有学者指出,原因是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的错位与冲突导致了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个人权利与国家的独立的诉求之间发生碰撞,且后者更具有紧迫性和道义优先性。

        可见,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在我国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不能拿着别人的理论硬套,套不成就反过来埋怨自己的制度不好。我们应该认识到,当早期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者的叙述话语基于“社会公器”、“社会耳目”的立场时,他们是处于西方自由主义的语境中。而现在,日月换新天,语境变了。我们现在的新闻自由是既强调“舆论一律”、又保障“舆论不一律”的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具体的特点如下: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自由为前提,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自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处在发展中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自由。如果是论述,记得联系上和谐社会,要分析,不要硬扯。

        有自由必有控制,下一次说社会控制。




[ 本帖最后由 成功在北广 于 2010-12-1 23:03 编辑 ]
    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368

    帖子

    4267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38
    威望
    2753
    K币
    1514 元
    注册时间
    2006-9-1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02:08 | 只看该作者
    二楼自己先占上,预备补充资料。
    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22

    帖子

    516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516 元
    注册时间
    2008-5-26
    板凳
    发表于 2008-8-19 14:57 | 只看该作者
    谢学姐,希望在你的指点下,圆梦中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368

    帖子

    4267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38
    威望
    2753
    K币
    1514 元
    注册时间
    2006-9-1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03:11 | 只看该作者

    邵培仁老师相关论述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产生和发展

    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史上,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都提出过“出版自由”的口号。出版自由曾给新闻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民办报刊大量涌现;报刊大量报道政治新闻;报刊可以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等等。这是新闻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提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有的同志一言以蔽之曰“虚伪”,似乎是不屑一顾。这种简单化的态度于全面认识新闻自由无补。恩格斯在谈到奴隶制时说过:“用一般性的词句痛骂奴隶制和其他类似的现象,对这些可耻的现象发泄高尚的义愤,这是最容易不过的做法……但是这种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存在,它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的说明。”“我们有理由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让我们记取恩格斯的告诫,来研究一下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样产生的发展的,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然后才谈得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一般是指搜集、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是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实施和运用。从本质上讲,新闻自由也就是出版自由。本文对这两个词在多数情况下通用(注:在世界许多语言中,通常没有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之分,比如在英语中,都被称为Freedom of the Press)。恩格斯当年说过,出版自由“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3]出版自由作为社会问题出现,是人类社会产生广泛社会性的新闻事业之后,也就是十七世纪初叶出现近代报刊之后。在欧洲中世纪,是没有新闻自由一说的。15世纪,手抄小报首先出现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意大利。这些小报最初虽然是应航运和商业贸易的需要产生的,但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其反封建、反天主教的色彩越来越明显,罗马教皇为了防止反梵蒂冈的印刷品发行,曾命令各国大主教在报纸出版以前实行原稿检查,后来教皇又把检查权转给政治君主。在封建阶级和罗马教廷的残酷迫害下,报人被处绞刑,或者被断手工艺割舌都曾有过。但封建统治者的严酷管制和血腥镇压也遏制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以1615年德国创办的《法兰克福新闻》为标志的近代报纸产生以后,在西欧各国相继出现了经常出版的、以刊载政论和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印刷报纸。这些报纸和当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小册子,热情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作舆论准备。资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看到报刊的巨大舆论作用,愈加强烈的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对舆论的束缚,同封建专制势力进行了反复的、艰苦的较量。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史上,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在当时都提出过“出版自由”的口号。

    第一次明确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卓越政论家、诗人约翰·密尔顿(1608—1674)。密尔顿以“天赋权利”说,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抨击英国国教的主教制,指出主教是迷信和偏见的传播者,阻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1644年,他在向国会提出的一篇演说词《论出版自由》中说:“让我有自由来认识、发抒已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之中最重要的自由。”他强烈反对书报检查,对那些“能够决定书籍应不应当进入这个世界”的“审判者、操书籍的生杀大权的人”极为不满和蔑视,说“这些检查官的所谓判断都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狭隘的胃口”,“试问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呢?”“英国的发明、艺术、智慧以及庄严而又卓越的见解决不是一二十个人所能包容无遗的;更不用说,没有他们的监督这一切都不能通过,不经过他们的漏斗滤过、没有他们的亲笔签署就不能发行;不论他们的秉赋多么好,我也不能如此轻视英国的文化。真理和悟性绝不能象商品一样加以垄断,或凭提单、发票,掂斤拨两地进行交易。”[4]

    次年,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约翰·李尔本向教会挑战,要求公开辩论出版自由的问题。在他发表的《英国的天赋权利》中,他跟密尔顿一样,主张出版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1649年5月以李尔本为领袖的平等派,发表了新人民公约,明确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信仰和出版自由应有保障。新的人民公约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反封建的群众斗争。

    在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中,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组成的第三等级也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政权由王室转到制宪会议手中。8月24日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其中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1791年,《人权宣言》被列为法国宪法的序言。

    同年,美国宪法第1号修正案也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

    从资产阶级近代报纸的出现,到出版自由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其间经过了170多年。

    列宁说过:“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在全世界成了伟大的口号。为什么呢?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5]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在其确立过程中,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其一,大量涌现民办报刊。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官报或经官方特许出版的报纸。中国封建社会报纸历史很长,但基本上都是官报的历史,虽然有时有民间“小报”发行,但始终处于非法地位。新闻学家戈公振说:“官报之唯一目的,为遏止人民干预国政,遂造成人民中间一种‘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心理。”[6]16世纪的英国,凡出版必须由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授予特权,这种特权可以世袭不可转让,未授予特权者的出版刊物,要被罚款或坐牢。资产阶级鼓吹的“天赋人权”说,则把出版自由作为“普遍权利”提了出来,冲破了报刊特许和官方独占的局面,使民办报刊合理合法(当然这里说的“民办”是针对官办而言的,大量民办报刊实际上是有钱人办的报刊)。这就使报业得到了繁荣的重要条件。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主张,极力鼓励办报、读报,“启迪民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新闻茶馆、三轮车、煤气灯,成了当时“文明开化”的三个象征。东经出现很多新闻茶馆,由粉面女郎招徕顾客,让顾客一面饮茶,一面听读新闻。此一小事亦足见当时报业之受重视。

    其二,报道政治新闻。封建社会里,政治是君主之事、朝廷之事。政治既不可让平民参预,也不让平民知悉。我国封建社会的邸报、朝报,虽然有政治新闻刊登,但它只不过供统治集团内部阅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在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历来不准报纸刊登政治新闻。英国早期的新闻事业,以报道国外消息为限。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国王压迫出版事业的工具——出版法庭宣告取消,资产阶级鼓吹民主,主张政治公开,政治新闻特别是国会消息的报道,才得以逐渐兴盛起来,但查理二世复辟后,国会又禁止报道国会消息。为了冲破禁令的需要,有的报刊用省略字母的方法,来报道国会中进行辩论的参议员的名字,有的以读者投书的方式,或假设一个政治俱乐部来影射报道国会辩论。1771年,米德赛新闻发行人因报道国会消息被捕,一向主张新闻自由的伦敦代理市长约翰·威克斯判其无罪开释,此举遭到国会反对,伦敦市民即举行游行示威支持威克斯。政府、国会因受舆论压力,不久撤消了报道国会消息的禁令。到1803年,国会准许记者在后排旁听,1831年正式增设记者席,后又对此立法予以保护。[7]能够向公众报道政治新闻,即便是肤浅的和不全面的,也是资产阶级新闻业战胜封建专制的一个胜利标志,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施的一种表现。

    其三,报刊可以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封建社会里,皇权和神权高于一切,整个社会听命于神格化的人(皇帝)和人格化的神(上帝)。任何思想的传播都视为“异端邪说”,“妖言惑众”。对朝政稍有非议,便有杀身之祸。政府和政治从来是不能批评的。清宣统二年,天津《北方报》仅因广告内有“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字样,而遭封闭。在英国史上,有一个19岁的出版商出版了一本被认为是侮辱国王的书而被绞死。资产阶级则主张监督政府是报纸的职能,能否批评政府是“新闻自由的试金石”。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弗逊提出,自由报刊应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他甚至说:“如果要我来决定究间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迟疑选择后者。”在他竞选总统时,有些反对派猛烈抨击他,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但是杰弗逊处之泰然。他曾说:“我心甘情愿让自己成为一次伟大的试验的对象,要通过试验来证明一个正派的、得到共同谅解的政府是打不倒的,就连放肆的报刊的造谣也打不倒,因而更不会被遵守合法而健康的真理界线的报刊所打倒。世界需要有这次试验来证明所谓出版自由同有秩序的政府不相容这种借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当然,杰弗逊在这里未免有言过其实之辞,但至少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是主张报刊批评政府的。在美国的法院审理新闻诉讼的案例中,有一例说明了报纸批评政府的界限而被沿用下来。1920年,《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一名州长竞选人的演说,指责芝加哥市政府财政败坏,信用破产。市政府控告该报损害它的名誉,要求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伊利诺斯州最高法院1923年的判决认为,报纸同公民一样,可以自由地批评政府,具有批评政府的绝对权利。报纸除非煽动以暴力和其他非法手段推翻政府,它的一切批评政府的言论都不受法律的制裁。当然,资产阶级允许报刊有批评政府的自由,也因批评的自由毕竟是言论的自由,而不是暴力的自由、夺权的自由,一般构不成多大威胁。一旦构成所谓“明显和现实的危险”,则作别论。1919年美国社会党书记申克印刷和散发反对一次大战的传单,宣传反对政府征兵。最高法院根据惩治间谍法,判处其徒刑,理由是已构成“明显和现实的危险”。[8]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在给新闻业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受到自身滋长的腐败没落因素的威胁。

    第一个威胁,就是对黄色新闻的拚命追求。许多报纸大量刊登色情、凶杀、灾祸、犯罪新闻和各种丑闻,并用耸人听闻的编排手法,刺激读者感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黄色新闻象传染病一样流行美国,成为赫斯特这样的报业资本家进行竞争的手段。“最显著的是1898年的美西战争与1901年麦金莱总统被现刺。历史家认为没有黄色新闻的渲染夸大,这两场悲剧是可能避免的”。[9]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闻道德自律,在对抗黄色新闻中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报业商品性强,这种威胁终不能克服。在今日美国,除了纽约时报等“高级报纸”以外,“大众化报纸”仍依赖黄色新闻。而在美国1700多家日报中,“高级报纸”只有十多家。

    第二个威胁,是新闻事业所有权的集中。英国1970年计有71个城市发行日报,其中50个城市为“一城一报”。19个城市有两家日报归一家公司所有。故全国只有伦敦和葛拉斯高两个城市有日报竞争。[10]虽然政府也企图采取一些措施维持报业竞争,但终无妙法。这样,就使“意见市场”不能名副其实,新闻自由水准降低。

    以上所说的两种威胁,都来自以私人占有为特点的资本主义新闻业本身,是私有制新闻业的固有特点,因此,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这两种威胁是无法克服的。
    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请勿发站内短消息,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28

    帖子

    27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5
    K币
    274 元
    注册时间
    2008-7-15
    5
    发表于 2008-8-20 11:49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9

    帖子

    487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10
    K币
    477 元
    注册时间
    2008-6-26
    6
    发表于 2008-8-23 10:35 | 只看该作者
    学姐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7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10
    K币
    62 元
    注册时间
    2008-5-13
    7
    发表于 2008-8-23 21:41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谢谢学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4

    积分

    新手

    精华
    0
    威望
    -10
    K币
    6 元
    注册时间
    2008-10-4
    8
    发表于 2008-10-4 11:15 | 只看该作者
    d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0 元
    注册时间
    2008-11-29
    9
    发表于 2009-2-26 21: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谢谢学姐 呵呵 真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6 元
    注册时间
    2009-7-23
    10
    发表于 2009-9-23 14: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姐!
    前世有约,今夜大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0 06:14 , Processed in 0.048859 second(s), Total 10, Slave 10(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