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572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与社会]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08-9-6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19: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2 元
注册时间
2008-3-2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0 16:10 | 只看该作者
太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8 元
注册时间
2008-8-31
板凳
发表于 2008-8-31 18:1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1 元
注册时间
2005-2-23
地板
发表于 2008-8-27 11: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9

帖子

28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5
威望
175
K币
108 元
注册时间
2008-6-3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谢谢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9

帖子

28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5
威望
175
K币
108 元
注册时间
2008-6-3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复习内容要点(参考)
第一章 绪论
重要概念:1、社会: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2、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重点掌握1、马克思主义阐述社会的理论,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3、社会学的基本特点:社会学的主要特点是:一、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二、社会学的研究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三、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四、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五、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4、社会学的功能
学习社会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做出贡献:一、学习社会学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二、增强社会管理者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三、学习社会学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四、社会学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一般掌握1、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主要贡献,2、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3、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重要概念:需要: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文化: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是指人的意识形态部分。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所谓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三个部分。
优势需要
重点掌握1 社会需要在社会中的地位,2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一般掌握1、社会需要的类型,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提高之间的关系,3、社会需要的满足与提高
第三章 社会交往
重要概念1、社会交往,2、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3、“镜中之我”,4、社会角色,5、角色扮演,6、角色冲突。
重点掌握1、社会交往的意义,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3、符号相互作用论,4、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5、角色扮演的过程
一般掌握1、社会交往的类型,2、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3、角色冲突的表现,4、集体行为的特点及成因,5、时尚的形成与功能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重要概念:1、社会化,2、“心理上的断乳”,3、个性
重点掌握1、社会化的内容,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的关系,3、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般掌握1、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2、社会化的过程个性的特点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重要概念:1、社会群体,2、初级社会群体,3、家庭,4、邻里,5、家庭结构。
重点掌握1、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和功能,3、家庭的功能
一般掌握1、社会群体的类型,2、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3、家庭的结构及类型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重要概念:1、社会组织,2、社会组织的结构3、组织目标4、家长制5、X理论与Y理论
重点掌握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3、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4、指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观点。“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思想。认为工人是为挣钱来工厂做工。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把工人看成机器而遭到批判。“社会人”假设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认为工人不仅是为钱而来,而且具有多方面要求,并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给予基本关心,激发他们积极性,提高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有巨大影响。
一般掌握1、社会组织的特征,2、组织过程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社区
重要概念:社区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城市化 过渡城市化
重点掌握1、社区的构成要素,2、城市社区的特征,3、试述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及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道路。
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城乡分化,在远古时代只有农村而无城市,随生产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城市才逐渐从农村分化出来。第二阶段城乡对立。即城市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要压迫,造成农村与城市的尖锐对立。第三阶段城乡差距。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成为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出现城乡差别。第四阶段城乡融合。这是把农村与城市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全面规划的思路,使两者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城乡之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交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国家从“六五”开始就有计划帮助农村发展,同时采用鼓励城乡联合办厂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复杂性很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重要概念:1、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认可了的区别。原因是社会分工,因素含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2、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职业分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问了社会分层的基础。3、社会阶级。
重点掌握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的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工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的也有分化。
3、社会分层的标准
一般掌握1、社会分化的因素,2、社会分层的理论
第九章 社会制度
重要概念: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社会学研究中观的社会制度。
重点掌握1、社会制度的含义,2、社会制度要素,3、社会制度的功能
一般掌握1、社会制度的特征,2、社会制度的类型
第十章 社会控制
重要概念:社会控制 社会舆论 群体意识 越轨行为
重点掌握1、社会控制的功能,2、习俗与道德的作用、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异用,3、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
一般掌握1、社会控制的类型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重要概念: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问题。2、就业,3、贫穷
重点掌握1、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2、我国人口问题表现、实质、危害及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3、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4、失业的功能
一般掌握1、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3、我国反贫穷实践,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重要概念:1、社会保障,2、社会工作,3、社会发展,4、乡村建设运动
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的功能2、社会工作的功能,3、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的异同,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的方向
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内容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重要概念:1、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动。即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变动过程。其基本形式有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两种形式。2、社会结构,3、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多指广义而言。4、社会革命
重点掌握1、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2、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论导源于生物进化论。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的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由积极到高级的直线式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进化论。新进化论把研究重点放到不同社会发展变化的模式上,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借助文化的传播作跨越阶段的发展。但由于其援引自然进化论以解释社会现象,以至被帝国主义用来作为侵略弱小民族的理论依据,而遭到批判。3、社会流动及类型
一般掌握:1、社会变迁的原因,2、社会均衡论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重要概念:1、社会现代化,2、“后工业社会”论,3、社会趋同论:社会趋同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一九六一年提出的。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逐步背离计划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背离自由放任的私人经济模式,两种制度相互吸引有利因素,并变得越来越相似。
重要掌握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2、评述社会趋同论:这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他认为尽管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都体现着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的同样特征,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理论只看到社会的趋同,却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
3、评述依附理论: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的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伸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正确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但它将其原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想也是很难做到。
一般掌握1、社会现代化的特征,2、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第一章 绪论
社会学的孕育产生:“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个“时代实践的要求”,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1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2、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3、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这些都以十分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能,则有一个如何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不能,则又有一个如何解决、出路何在的问题。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改良,维护资本主义的理想;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着眼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批判。两种不同的回答,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两大传统。
社会学形成的思想材料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这些社会思想尽管属于作为学科的社会学的史前阶段,但也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这样那样的启示和影响,例如,孔德不仅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等人的影响,而且还直接从孟德斯鸠关于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决定论和孔多塞关于人类理性进步的必要阶段论中,引出他关于人类知识、关于政治形式以及关于社会类型的各个三阶段论。
2、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当然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西方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思潮也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以及社会科学历史学派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既受德国人文科学观点、又受英法实证主义的影响。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比例、自杀率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辩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迪尔凯姆的《论自杀》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
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具体说来,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表现在:第一,如上所述,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和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等,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第四,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不论是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也不论是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是直接、间接地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上,它又是每个社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必须这样那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正确,社会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才能良性运转,个人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个人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在上述意义下,也可以认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社会学也主要是通过这两条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的。()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符合规律性。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
1、从世界范围看,社会学是西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产物;从中国的情况看,100年前社会学引入中国,在中国获得较大发展,中途被取消27年后又不得不重建,归根到底也是适应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需要。这一事实说明社会发展是社会学发展的源泉,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源泉。
2、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其特点除了速度大大加快外,还有广度、深度和难度都空前未有。研究这个转型过程,回答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不仅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义务,而且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可以说,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认识得越深入、越全面,中国社会学的成长也就越扎实、越迅速,而成长了的社会学又能够为推动转型过程比较顺利、比较健康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但同时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思考题.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2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3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第二章
社会

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G•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克姆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这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社会的特征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3)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因此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为丰富多彩。(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社会三要素论
一般而言,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与生产的资源。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人本身的一切要素与现象,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分布、流动、出生、死亡等等,均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社会的第三大要素一一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大作用。文化塑造着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社会学对于微观社会的考察侧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
个人关系,是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常常是不稳定的。
群体关系,是在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社会学通常在上述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以认识和了解社会。
3、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存在,是人们之间的先天联系。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也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已存在。一般而言,地缘关系可以区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两种类型。地缘关系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
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而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业缘关系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有着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
功能论是以把社会比作活的生物有机体为基础的。它认为,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社会的反常现象。
冲突论的许多思想源自马克思。它认为社会当中总是存在着强制和压迫,各种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正常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本质。一个社会,由于其中的不同群体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所以始终处在不停的冲突之中。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只是暂时的。
进化论认为,社会与生物一样,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同样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规模增长、结构分化、功能专化和相互依赖,与生物有机体有着相似之处。社会进化的形态是渐进的、连续的,不存在突变和飞跃。
思考题:1  什么是社会?2.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

第三章  文化
泰勒的文化定义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能通过生理遗传。2、文化具有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3、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总是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4、文化具有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从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5、文化具有变迁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文化堕距”理论
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文化的类型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艺术、宗教思想、价值观等;二是社会制度与行为规范。2、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但是,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认真研究和对待亚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来划分,文化也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这里,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则是指在社会上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亚文化的一种,但同时它一般是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当然,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3、中心文化与边际文化
中心文化是指文化的中心地带,一般是在某种文化的起源地附近或其发挥显著作用的地方,在这里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该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特征,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弱。
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它离中心文化较远,受中心文化的影响较弱,而往往容易受与之比较接近的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混合的文化形态。如果边际文化同时也难以受到其他重要文化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例如技术文化。
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承认非评比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族群的平等和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中性文化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性文化问题。
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这种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包括: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2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春节庆祝活动等。3文化模式,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社会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中,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例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不同的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第一,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第二,文化是社会或族群分野的标志;第三,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第四,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即文化具有整合功能;第五,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
文化积累
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增加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文化积累,才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
文化交流
人类文化的共享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交流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文化交流是指因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而产生的文化互动,其中包括由于文化特质传播而引起的文化借采、文化涵化、文化冲突等过程。文化交流有益于社会进步。
文化震惊
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和适当处理这种客观现象,避免失误。
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容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看成是最好的,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文化中心主义在近现代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欧洲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是20世纪前期由美国人类学家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想时提出来的,它主张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民族的文化无优劣之分。文化相对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思考题1、泰勒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2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4、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5、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6、试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
指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人生来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会人,他没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但同时人又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它是一个人造的世界,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因此,个人只有接受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而社会也必须由经过社会化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组成,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从个人方面分析:(1)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2)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从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1)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运行;(2)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3)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社会学对于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1、从文化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把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这种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2、从个性发展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具有个性的人。这个角度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3、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就是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角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同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
所谓社会化的社会机构,是指承担着社会化任务或者发挥着社会化功能的各种社会机构或社会环境。
()家庭,家庭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培养了儿童的感情和爱,并且借助于父母的权威,使得早期社会化非常有效。()学校,随着儿童和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影响逐渐成为他们社会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它为学生接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化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学生在这里将面对次级群体中的权威,遵守带有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并学会过一种群体生活。()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工作单位中,个人学习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学会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角色,掌握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技巧。同时,工作单位也提供了一个检验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同龄群体,所谓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龄群体中的规范和价值往往成为个人的重要参照系。()大众传播媒介,所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等。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它在向人们宣传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六)社区,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它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许多方面,增进个人对于社会的了解,促进个性的成长。
社会化过程的划分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划分法
E•埃里克森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学前时期、学龄时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中年期或成年期、成熟期或老年期。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人都会遇到某种心理成长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要求作出反应。如果在每一阶段中,个人能够成功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就会在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从而顺利地进入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反之,个人则会作出消极的反应,并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因此,必须重视解决个体社会化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个性又称人格,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自己对于属于自己的人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社会人”不过是掌握了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并将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内在化了的人。按照这种观点,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大部分。人们通过社会化接受价值体系,可以确定行为的目标和行为的方式。通过社会化而使人们接受社会规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此外,社会文化的内化对于社会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它使文化得以继承、传递和延续。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总要体现在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上,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未成年人必须首先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门技能。成年人除不断深化专业技能外,也需要不断发展基本生活的技能。
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社会转型给社会化造成重大影响的关键在于,转型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新旧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从而妨碍个人社会化的进程,导致各种社会化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很大影响。而转型时期的种种社会变化,导致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早期社会化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社会化主体不成熟,二是社会化执行者的多样性。这样就要求,一方面社会能够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另一方面,社会应当提供令人信服的权威形象。但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两点都很难做到,以至于早期社会化的主体无所适从,只好凭感觉和好奇心行事,造成角色冲突,无法实现自我认同。
2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失范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分化与整合不能完全同步,价值规范的更新转换难以完全协调,势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失范。社会失范使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无所遵循、无所适从,因而是转型期影响社会化的障碍因素。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社会失范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各种越轨甚至犯罪行为,从而产生再社会化问题。
3、社会变迁与成人的继续社会化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变迁过程不仅对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了种种不利影响,而且提出了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问题。即成年人也面临着自身的现代化问题。成人的继续社会化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早期社会化相对,属于广义的社会化研究范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学家A•英克尔斯通过研究,证明了成人继续社会化的可能性。他认为,只要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人们的人格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4代差问题
所谓代差,在狭义上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在广义上是指社会中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在社会学意义上,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转型时期,代差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它的客观存在;其次应对代差的性质做具体分析;最后,我们应当适当处理代差问题,注意增强代际沟通和理解,促进共识,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冲突。
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化及其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2、简析狭义的和广义的社会化研究领域。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并联系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社会化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和加强哪些机构?4、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6、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怎样认识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代差问题?

第五章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集
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另一种情况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也称自获角色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人们承担具体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角色的确定
角色的确定,也叫做角色的“认同”,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明确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角色。角色确定还有个“有效性”的问题。即某种角色确定是否得到了公认。角色确定“有效性”的获得应该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2、社会角色的表现
角色表现即通过利用一些环境因素和个人的表演,反映所扮演的角色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规范和形象。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看,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人们在承担了某种角色时,立即遇到了他人或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这种期望是每个角色承担者都必须了解的。一般而言,社会上对于某种角色的期望不会有太大差别。其次,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只有角色承担者自己对角色有所认识、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之后,才能谈得上开始表演。通常,由于各个人的素质不一样,角色领悟的程度多有不同。最后,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实际行动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实践,它通常是与角色领悟相一致的,但有时受其他因素影响,也会不一致。在角色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做出“角色建设”,即创造性地表演角色。
社会角色的失调的类型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结果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冲突有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角色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这也可以称作角色外部的冲突;另一种类型是一个人在承担了多种角色之后,由于角色要求过多,或者几种角色行为规范不相容,而引起个人心理上的冲突和紧张。
2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种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以及应怎样去做。转型期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3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明显矛盾的现象。它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人们的承担前一种角色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4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更大的矛盾。
思考题1、什么是角色和角色集?如何认识自身的角色集?
3
、怎样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角色以及它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
、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5
、简述角色失调的不同情形。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
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1)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社会互动并非只是在面对面的场合才发生,存在着间接互动;(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指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
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这种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3)人之行为的意义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定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一是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另一个是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2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并非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它代表着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在该理论看来,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并且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3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4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戈夫曼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认为,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所以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此外,戈夫曼还研究了互动时的礼仪,区分出了四类人际礼仪:表达式礼仪;回避式礼仪;维系式礼仪;认可式礼仪。
5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等。该理论着眼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并用“代价——报酬”模型来分析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这里,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四等,最有价值的酬赏是他人的服从,也就是控制他人的权力。社会交换论还发展出关于人类行为的几个基本命题,如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等。
6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又译“常人常理方法学”。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社会互动的情境
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以分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等不同的互动情境,不同情境对于互动有着不同的要求。
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情境
这是根据互动的目的所进行的区分。在工作情境下,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在社交情境下,人们往往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熟悉情境主要是指人们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
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
这是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所做的区分。情感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换遵循需求法则;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双方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法则;混合关系是指个体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交往双方都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并有一定的情感联系,双方互动和交换遵循人情法则。
关于社会互动的过程观点
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提出,社会互动可以区分为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和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但是,首先,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其次,在互动的各个阶段中往往伴随有情绪的因素,因此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再次,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
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过程区分为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四个阶段。
社会互动的维度
1、向度,反映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2、深度,反映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3、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互动的多寡;5、强度,反映互动中情感投入的强弱。
社会互动的类型
1、竞争: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
2、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3、强制:指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4、顺从与顺应: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5、合作: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是在现代社会中,在某种场合下发生一种无规则的、以当时的场景为基础的互动现象,社会学家将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称为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
与组织行为相比,(1)在行为产生的原因上,组织行为主要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2)在行为方式上,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3)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则是通过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的;(4)从持续时间上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
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其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它们是: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为了避免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以疏导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不满情绪,避免不满情绪向现实行为的转化。
2、模仿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入将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这时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
3、感染理论: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合行为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4、紧急规范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这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紧急规范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
5、匿名理论:匿名是指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些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从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由此在集合行为的场景做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举动。
6、信息传播理论:该理论强调信息传播在促发集合行为方面的作用。集合行为是非组织行为,它的信息不是得自组织渠道,而是来自非组织渠道——谣言。谣言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但在社会出现压力时更容易流行。谣言的传播,引导了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在另外的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
7、控制转让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但是这种转让实际上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转让行动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
典型的集合行为
1、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态及所作出的不协调的违反常规的行为。
2、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描述某一广泛关心事件的信息。
3、流行: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时为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模式,它涉及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2
、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3
、社会互动的情境包括哪些主要的类型。4、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5、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6、试比较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7、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8、如何预防、引导和控制集合行为?


第七章  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社会群体与社会上的一般聚集体或集群,以及统计意义上的社会类属是有区别的。(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
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和情感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等等。2、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群体一旦形成,变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但是,一个群体持续、有效地存在,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初级群体的典型形式。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各种类型的正式组织是次级群体的典型形式。
2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3内群体外群体
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甚至处于对立的地位。
4所属群体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指的是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
参照群体并非是某个(些)人身份所属的群体,但是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通常对人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表现为三个层次:1、人际吸引;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但是,群体规范的效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是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群体内部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从群体规模入手,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2)利用“社网图”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社网图”是美国社会学家莫里诺使用的一种表示群体内成员间个人偏好的示意图,它由一个个圆圈及彼此间的联通线组成;(3)通过分析群体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以了解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群体领导
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一般来说,有两种主要的领导形式,一是工具性领导,它指引群体为达到目标而奋斗;一是表意性领导,它力求保持群体的团结与和谐。不同领导人所采取的领导作风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权威型(也叫“独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群体决策
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一般而言,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但是,由于群体决策容易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加上群体内部保持一致的压力,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决策失误。
初级社会群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其次,研究、解剖初级群体可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第三,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第四,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引导、改造初级群体,促进其正功能的发挥。
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初级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1)社会活动空间接近;(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较自由,不受过多拘束;(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除此而外,群体成员的稳定性以及某些人突出的个性特征,都有助于初级群体的形成。
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基本心理需要,如情感交流、安全感、精神寄托等;(3)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负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发挥着负功能。(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总之,初级社会群体在社会中过度发达或过度萎缩都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应当掌握好“度”,积极引导初级群体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同时抑制其负功能的出现。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1)进入或退出初级群体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有所增加,典型的如结婚和离婚;(2)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初级群体的原有功能不断发生外移;(3)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初级关系日趋松懈;(4)有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总之,随着社会的日趋现代化,初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下降的趋势。
初级群体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联系到初级群体所发挥的双重社会功能,可以看出初级群体的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从正的方面看,(1)这种变化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使个人获得更大的自主性;(2)有助于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3)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初级群体的变化是社会进入高效率、合理化阶段的表现。从反的方面看,初级群体的变化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同时,还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正确的对策。
思考题:1、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社会群体如何得以存在和维持?3、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4、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5、如何分析群体内部关系?6、如何评价群体决策及其功能?7、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8、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9、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第八章  家庭
家庭: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根据当今家庭的发展变化,也有人对家庭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即指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和财产共享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中最重要的活动乃是性、生育与经济往来。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即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它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在一些例外的时候,也包括收养关系。家庭关系中的**、生殖与亲情等内容是其他一般社会关系所不具有的。在形式上,家庭关系的数量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N=n(n1)2N代表家庭关系数,n代表家庭成员数。家庭关系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上区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从横向看,可以有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妯娌关系等;从纵向看,可以有父母与子女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家庭关系中的权力问题是家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很多时候是在讨论家庭内部的不平等。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关系的特定组合形式。家庭关系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其中,主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1、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2、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3、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4、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家庭结构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类型有日益向核心家庭转化的趋势。
家庭的功能
家庭对于家庭成员和社会都发挥着重要功能。家庭作为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化和社会控制等功能。
对于家庭成员而言,家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1)持续、专一地满足性生活;(2)生育子女,教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3)组织家庭成员的生产与消费;(4)提供家庭成员休息和娱乐的特殊场所,满足家庭成员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指出,家庭并不总是发挥正功能,实际上它也有负功能,例如生产和再生产性别的不平等。
转型社会中的家庭问题
概而言之,家庭问题的涉及面很广,凡是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妨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种种问题,均可称作家庭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内部关系失调而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夫妻关系失调,表现为夫妻冲突增加和离婚率上升;(2)亲子关系失调,主要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失调。随着社会变动加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经常产生分歧,代际之间出现代差,妨碍必要的教育过程;(3)老年人问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甚至遭到儿孙歧视、遗弃,不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重视并有效地解决家庭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发展,保证人的尊严,以及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思考题: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简述家庭的功能。试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化及其问题。

第九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
对于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形式,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台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的特征
相对于整体社会,社会组织表现出如下特征:(1)非人格化。社会组织否定人们自身的个性,要求人们转变为“组织人”。(2)非合理性。社会组织以功能上的合理性为基础,而否定实质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要求人们只按照组织的要求来行动。(3)非道德性。组织在根本上是一种工具,用以提高社会活动效率,而不管它服务的目的。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二是地位,指人们在组织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角色,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四是权威,指一种合法化权力。
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
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组织运行依赖于人与组织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的特征;(2)人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3)人们能否与组织相认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也表现为三个方面:(1)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2)组织的生存机制;(3)组织与环境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组织目标对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组织目标的类型
1)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2)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3)平衡性目标与改进性目标;(4)显目标与隐目标。
组织目标的制定的原则
1)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人员都有利;(2)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实现程度;(3)选择原则,即要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与评估
对于一般组织来说,评估其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如何的标准有三个:(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其资源;(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3)人道主义,即组织应追求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仅是追求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注重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组织结构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它包括两种基本的类型,即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的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其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结构和职务工作结构。
组织正式结构的形式
主要的类型包括:(1)直线职能制结构形式。又称生产区域管理制。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管理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这种结构职权分明,要求管理人员有很高素质。实际上,这种结构的指挥与管理职能基本上由厂长自己执行,它比较适于小型组织的管理。(2)矩阵式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矩阵结构或规划目标结构,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矩阵。这种结构能够比较好地把集权与分权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充分发挥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同时,这种结构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它也有相应的缺点。(3)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其特点是把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产品种类和地区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各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此种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众多、各类产品之间的工艺差别较大、市场条件变化也较快的企业。
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也叫非正式群体,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它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是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1、非正式结构在组织中的存在可以给组织成员带来多方面的好处:(1)给予认同和情感的支持;(2)在工作中提供帮助;(3)给组织成员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2、非正式结构的存在对于组织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结构可以弥补正式结构的不足,但有时也会干扰正式结构的运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
转型时期我国组织结构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组织结构普通受初级关系畸型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着正式结构;(2)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大体上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构分化程度过低;(3)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由于长期处在产品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还是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纵向行政控制结构,缺乏建立在功能互补基础上的横向联系。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管理。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般被区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管理14项原则和韦伯的科层制管理。古典理论是以等级规则和非人格因素为基础建立的。这些理论之所以也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因为它们强调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组织规则,而不带个人情感因素,以此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代表人物包括梅约和巴纳德等。这种理论在组织形态上重视民主的、非集权而少等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强调权力均等,反对非人格化的科层制。但是,它们在集中注意人际关系改善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工作本身和经济技术的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主要产生于二战以后。该理论已经不只是注重组织管理的某个方面,而是全面、系统地加以研究,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包括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促进了组织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组织管理的方式
1家长制管理方式及其特征:此种管理方式产生于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其基本特征包括:(1)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2)分工不明,责任不清;(3)任人唯亲,因人设位;(4)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5)终身制。家长制管理方式适合于组织规模不大,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素质。因此,这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很大。
2科层制管理方式及其特征“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主要特征有:(1)明确分工;(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3)有稳定而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分离;(5)量才用人;(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是个人。科层制管理的优点在于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其缺限在于忽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强调照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容易导致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
凡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降低组织效率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称作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是管理者个人的思想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源于管理制度。无论是家长制管理还是科层制管理,都有可能产生官僚主义。
由家长制管理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遇事推委、相互扯皮、敷衍塞责、热衷于谋取私利;不关心群众痛痒、一言堂、命令主义等。由科层制管理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1)浮夸习气;(2)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3)繁文缛节,文牍主义;(4)例行公事,文山会海。
思考题1、简述社会组织的含义及其特征。2、简述社会组织的分类方法。3、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标准是什么?4、什么叫组织目标?它对于社会组织的意义是什么?5、简述组织正式结构的设计原则。6、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7、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结构?8、简述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9、试论官僚主义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分层现象体现着社会不平等。研究社会分层是分析社会结构及其变迁时必然要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差别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
社会差别则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社会差别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即某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在现实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社会分化
社会分层研究所讲的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换句话说,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社会分化类型
1水平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和互动影响力等大体相等。
2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和互动影响力等各不相同
社会分层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垂直分化。
阶级、阶层
阶级、阶层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个地位层次以及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不仅是社会成员个人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分层研究的理论视角
1、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地位相联系,指的是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里的法律包括那些得到普遍公认的社会规范。事实上的不平等则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的是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但由于各自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手段上存在着差别,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上的差别。
2、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暂时性不平等。前者指的是社会分层地位同处于这些地位上的社会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社会成员自身的努力往往难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后者是指社会分层地位同处于这些地位上的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是短暂的、临时性的,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地位。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1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1)阶级的涵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一定义表明,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2)阶级产生的条件。阶级的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同时,阶级还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3)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同一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行动的实际能力与其是否已从“自在阶级”过渡为“自为阶级”相联系,阶级意识的形成和阶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则是这种过渡的重要标志。(4)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在私有制社会中,阶级之间具有敌对的一面,这种敌对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它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力。(5)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阶级是个历史现象,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它的消亡与其产生一样是不可避免的,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6)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二)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中的阶级状况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阶级状况相比,确实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特别是在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划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新中间阶级”。但是,从整体上看,阶级不平等的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还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1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1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是至少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不平等,这就是声誉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和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韦伯的分层理论对后来的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分层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都可以追溯到韦伯那里。例如,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等等。
2帕雷托的精英理论。帕累托的精英概念是在人之天生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地位是凝固不变的。稳定僵化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而仅仅是静止的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创新、竞争和变革基础上的动态性工业社会,因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存在终身的或世袭的阶级。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精英分子总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上向流动,而非精英分子则不得不向下流动。凭着这种流动,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得以维持和稳定。因而,社会系统稳定与否,不在于是否存在不平等的分层结构,而在于是否拥有完善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精英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对于以下几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上:(1)社会不平等是由自然差别还是由社会差别决定;(2)个别成员的流动能否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性质;(3)个人努力能否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4)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阶级关系的对立性质还是在于精英循环渠道不畅。
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
首先要求分清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与西方社会学分层论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1)二者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而西方分层论则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二者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旨在批判和推翻私有制社会,建立能够消除不平等的公有制社会,而西方分层论则是维护私有制,企图通过改良,把社会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3)二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结论不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而西方分层论则断言不平等是永存的。其次,对于西方分层研究的大量成果要有选择地加以借鉴。(1)借鉴西方分层研究所发展出来的一些理论概念,以促进对于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2)借鉴西方分层研究所提出的一些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对策,以控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3)借鉴西方分层研究所创造的一些方法,促进我国的相关研究。
我国的社会分层问题
我国社会分层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层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首先,随着私有制的基本废除,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社会结构体系中,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不再带有阶级对抗的色彩。其次,我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铲除了剥削制度的基础,那些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不平等也随之消亡,整个社会的平等程度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再有,各阶级间关系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终不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而是各阶层之间相互依赖,整个社会结构日趋一体化。
若以机会均等的原则为尺度,目前我国社会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制度、措施和规则的不完善,使得机会均等原则无法实施或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不平等。(2)由于机会均等原则是一种相对平等原则,其前提是肯定人们之间业已存在的各种差别对机会的影响。这样,在我国各种社会差别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不平等的产生。(3)即使完全实现了机会均等,这种平等原则的实施结果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分层的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社会分层的标准
一般包括两类:一是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二是以潜在地位为划分标准。无论如何,只有那些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表现产生较大或持续影响的因素,才能作为分层标准。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包括: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等等。
层内关系和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1层内关系的研究包含了许多内容,如阶层意识、生活方式、社会态度等等。其中,对于层内交往和同一阶层内部成员一致性程度的研究是分层研究的重要主题。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更愿意与同一阶层的人交往,层间差异成为社会成员之间交往的障碍因素。在层内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共同意识。
2层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1)各阶层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2)各阶层之间的沟通方式、交往状况与频率以及相互间的态度;(3)各阶层之间的冲突状况。这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为研究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范例。
社会多元分层结构
社会多元分层结构指的是由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空间中的具体分布所确定的各分层地位之间的关联状态,它可以用统计学上的相关系数加以测定和描述。当相关系数为0时,该结构具有最大弹性;而当相关系数为1时,该结构具有最大刚性。
刚性结构弹性结构
1、刚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一个刚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累积性不平等。刚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如果各个分层地位高度相关,而且它们之间又具有某种时间顺序,则暗示着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因果关系;(2)刚性结构意味着多元分层标准高度重合,也就是说,用其中任何一种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其结果同运用其他标准大体上是一致的;(3)刚性结构意味着各分层地位之间具有相互加强、相互转化的极大可能性;(4)刚性结构在无形中极大地限制着人们的层间交往;(5)刚性结构极有可能形成社会断裂带,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冲突。
2、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一个弹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弹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各个分层地位之间的零相关,意味着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2)在弹性结构中,用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3)在弹性结构中,缺少某种社会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资源而得到补偿;(4)弹性结构对社会成员的层间交往起着促进作用;(5)弹性结构的社会具有高于刚性结构社会的整合度。
多元分层结构个人多重分层地位
宏观多元分层结构与微观个人的多重分层地位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
个人多重分层地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型: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地位一致是指在个人的多重分层地位中,各个地位层次的指数大体相同或相近。地位相悖是指在个人的多重分层地位中,各个地位层次的指数不一致,甚至刚好相反。地位相悖对于宏观社会结构也产生一定影响。地位相悖者比地位一致者更倾向于改变现状,是结构变迁的重要动力。对这些能量、动力加以引导和利用,是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转移、变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也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归为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不仅对于个人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方向可以把社会流动区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其中,垂直流动又可区分为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可以把社会流动区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参照基点一般是个人的初职)和代际流动(参照基点一般是父母与本人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3)根据流动原因可以将社会流动区分为自由流动与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个人地位变化。
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功能
合理社会流动一般应符合两项标准:(1)量的标准,即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承受力积极开拓适量的流动机会;(2)质的标准,即应体现机会平等原则。而为了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必须同时实行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合理社会流动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方面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在:(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以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阶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了解,以加强社会整合;(3)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
思考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4、简述韦伯的分层理论对于后来分层研究的影响。5、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之间的区别。6、试论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分层结构调整。7、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8、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也叫社会设置。一般来说,它是指: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人们为调整特定社会活动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既不同于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同于关系社会整体的根本制度。
社会制度的构成
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是社会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和社会制度的实际承载体系等。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协调程度和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功能。
社会制度的特征:(1)可重复性;(2)集体性约束;(3)制度惯性。
社会制度的类型
1、从社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可以区分出本原的社会制度派生的社会制度。本原的制度是在人类适应环境、争取生存和延续的过程中最早产生的。同时,它又是其他社会制度产生的母体。
2、从人类实际活动的领域看,可以区分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等等类型。
3、从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看,可以区分出自然形成的制度有计划建立的制度两种类型。
4、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看,可以将之区分为无形制度有形制度,或者说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两种类型。
社会制度的功能
1、在社会层次上,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表现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整体效益。2、在个体层次上,社会制度为人类的行为选择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建立个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提供激励等功能。但是,社会制度的功能发挥不是绝对的。有时,特定的社会制度会发生反功能,或者出现潜功能。
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制度形式,对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实行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这当中涉及到一系列制度上的变革。同时,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方面,也需要有效的制度创新。
教育制度与社会转型
教育是一个或一群人把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传授给另一个或另一群人的过程。教育制度就是这一过程中所确立的各种原则、规范体系、组织体系和设备设施等的总和。现代教育制度在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显功能和潜功能。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例如推行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扩大办学自主权等等。
思考题1、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2、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类型。3、如何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4、试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及其意义。

第十二章  社区
社区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包括以下几层含义:(l)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2)社区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3)在社区活动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与社会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可以看作社会的一个部分或地区社会。但是,若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社区与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1)社会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等;(2)社会不注重地域概念,而社区则比较注重;(3)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中的关系更为紧密;(4)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社区的类型
1、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纵向角度考察社区,可以归纳出社区的三种类型,即: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发达社区或现代社区。2、依据社区的空间特征,从横向角度加以考察,可以将它区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等具有明显地域空间特征的社区和地域空间特征不太明显的精神社区。3、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乡村社区连续体一直是社区研究的主要分析单位。当前我国城乡社区连续体的几种主要形式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集镇)社区和城乡联合社区。
社区研究的理论
1、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
社区研究可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那里。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社区时代”向“社会时代”演进。在20世纪前半期的美国社会学中,社区研究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特别是沃思的观点,后来被称为“都市决定论”。60年代以后,该理论受到“人口构成学派”和“亚文化理论”的挑战。几乎与此同时,农村社会学也在美国迅速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城市与乡村的分离逐步导致了城乡的对立与冲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灭城乡对立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城乡社区研究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社区研究的方法
社区研究方法可分为实地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两类,但两者实际上是有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联系的。社区研究的分析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分析理论。它主要包括:(1)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方法,主要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人类学方法,重在考察、比较文化与社会形态;(3)社会体系(系统)方法,把社区看作一个互动系统,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场域(社区互动的场所)。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指的是社区这个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与整体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要素自身的发展,它是系统在常规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平衡。社区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因素: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和时间的分配。
一、地域环境与社区发展
社区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工环境三部分,它们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社区地域环境的发展与建设主要是协调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二是地域环境与社区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
二、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密度以及人口流动与迁移,都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导致了社区的社会问题。应当注意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协调。
三、文化与社区发展
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社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2)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调;(3)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协调。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具有独特的品格,包括它的科层制化、世俗化和理性化。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社会正处在迅速城市化的发展中阶段,协调城乡文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中西文化发展的协调。
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是人类聚落的初始形态。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相对应,具有以下—些特点:(l)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人口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高;(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方面。传统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1、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所谓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具体形态。人们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即: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模式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原则:(1)优势发展原则;(2)整体发展原则;(3)互益发展原则;(4)地区平衡发展原则。
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社区转变现代社区。除了城市化趋势之外,当代中国的社区转型还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2)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3)在生活方式方面,日益注重效率,生活节奏加快,并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4)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社区生活各方面发生变化的基础。社区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变化,给社区的协调发展增加了难度。为促进社区的协调发展,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转型中,注意促进各个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2)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以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3)加强社区规划及预测性研究,将社区转型纳入可预测、有计划的控制轨道;(4)依据市场化要求,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自组织能力。
思考题1、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3、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4、简述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社区研究。5、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6、试论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在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社会变迁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区分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区分出进步的变迁倒退的变迁;(3)按照变迁的性质,可以区分出进化的变迁革命的变迁;(4)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可以区分出自发的变迁有计划的变迁
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等。其中,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
西方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进化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和历史循环论等。所有这些理论或解释社会变迁的模式,由于受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所以并不能揭示社会变迁的真正根源。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将社会变迁看作是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变迁(详见笔记70页)。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必将导致社会稳定状态的变化:一是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二是社会结构要素的自我发展。社会变迁实际上或多或少,以各种形式发生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之中。
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自我维持增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伴随着个人角色、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之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2)理性化。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说是理性原则的提高。韦伯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理性主义的内涵。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精神。(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表现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以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城市化,即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标明。(6)人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结构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现代化。他认为,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具体地说,它包括了14个方面的内涵。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有助于形成人的现代性。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晚发外生型现代化”
前者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由于社会内部因素的作用而较早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一种类型;后者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类型。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区别。
“迟发展效果”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表现出各种特殊性。针对发展中国家由于较晚进入现代化所导致的特殊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其称为“迟发展效果”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其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这一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1)外来因素的输入,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难以控制的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与冲突;(2)在这种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而显得更加不稳定;(3)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稳定的发展。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地、长期地存在,将会成为导致或加剧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最后,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2)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3)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着社会现代化的过程;(4)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改革在推动我国现代化中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希望在于改革,改革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自我完善。
思考题l、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2、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3、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5、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6、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下述四种要素构成:(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失**况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和主观性。
(一)普遍性与变异性。一般而言,社会问题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这就是其普遍性。同时,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里,又具有一定的不同,这就是其变异性。(二)复合性与周期性。所谓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所谓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三)破坏性与集群性。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所谓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现出相互联系在一起,并集中爆发的性质,从而使得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更强。(四)客观性与主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社会问题总是以特定社会中客观存在妨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为依据的,没有客观现象的存在,社会问题也就无从确认;所谓主观性是指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认识、评估和解释,总是带有相当浓厚的主观成分,不同的人们对于同一现象所作出的判断往往有所不同。
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
1、从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上,可以区分出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等等。2、从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可以区分出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等等。3、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上,可以区分出普遍性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两大类。所谓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所谓特殊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某类(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4、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上,可以区分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或失调所导致的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某种(些)障碍性因素的存在,防碍社会结构正常发挥功能所导致的问题。5、从社会体制与社会成员行为上,可以区分出体制性社会问题行为性社会问题。体制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体制本身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行为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成员行为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特别是指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正常社会规范所导致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
1、社会整合论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叫社会一体化。社会整合论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在整合过严或整合不足两种情况下,都容易产生社会问题。
2、文化失调论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在文化发生变迁时,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其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而言,文化的物质部分先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后发生变化。而在非物质文化中,制度性文化又先于观念性文化发生变迁。这样,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差距和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该理论也叫“文化堕距论”。
3、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与社会整合相对应,其极端的情况,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社会联系中断,社会处于混乱的原子化状态。社会解组论认为,正是社会解组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产生,而社会解组则是由于急速的社会变迁。要解决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构社会的价值体系。
4、价值冲突论
该理论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个人间、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要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使用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等办法。
5、社会病理学的观点
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健康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出现毛病的表现。而社会之所以出毛病,主要是由于社会化的失败,即没有培养出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接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合格的社会成员。在这里,有的人把社会化的失败归咎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如自身的生理素质;有的人则归咎于不良的社会环境。社会病理学的观点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关键在于治疗社会中有毛病的部分或个人。
6、越轨行为论
该理论认为,越轨行为就是违背社会规范之期望的行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越轨行为的结果。要解决越轨行为,治理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对有关人员进行再社会化,同时,合理分配生活机会,完善社会成员达到社会目标的手段。
7、标签论
该理论侧重于关心社会问题的主观定义过程,关心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反响,而不是关心问题自身的原因和性质。它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观上的认识和规定(或“贴标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人们认为它是成问题的,这种现象就真得成了问题。要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定义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尽量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历史欠帐、文化传统的消极影响、社会结构的不稳、社会变迁的不平衡以及国际环境的不良影响,各种社会问题是广泛存在的。大体上,可以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区分为两大类型,即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中的新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叠加,使得中国社会转型的步履更加艰难。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的问题。首先,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不抵触;其次,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腐败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第三,应该承认党和政府在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例如贫困问题等,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第四,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为缓解和根除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也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第五,应当承认,针对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之对策的各种探讨,在客观上发挥着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积极作用。
思考题1、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2、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3、如何区分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4、应用社会问题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中国实际,举例分析社会问题。5、应该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1、从社会控制的本质看,它具有普遍性与阶级性。所谓普遍性是指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维持其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从社会控制的方式看,它具有统一性与强制性。所谓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控制体系内各种控制手段的统一性,即各种控制手段是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二是社会控制范围的统一性,即社会控制的有效范围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部分;三是社会控制准则的统一性,即社会控制的准则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是一致的,一视同仁。而所谓强制性,一方面体现了阶级的强制和压迫,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保持控制统一性的需要。
3、从社会控制的作用及其过程看,它具有多重性与闭环性。所谓多重性是指各种控制手段的控制作用叠加在控制对象身上,使其同时受到多方面的约制。所谓闭环性是指社会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社会控制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
社会控制的类型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或称强制性控制与非强制性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等等。
社会控制的功能
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只有后者没有前者,社会活动空间过于狭窄,社会缺乏活力,不利于社会创造和社会发展;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社会一片混沌,社会互动无法进行,社会秩序无法建立,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控制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社会行为与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维系社会正常秩序。
社会转型与社会控制
由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的耦合度不高,脆性较大,社会运行机制不稳定,处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之中,这一时期的社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也更加重要。“规范真空”和“控制失灵”是这一时期最为常见的社会控制失调现象。
社会控制手段
社会控制手段一般包括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三种类型,其中,每一类中又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工具性控制手段。
1组织控制是指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等对该组织的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过程。组织控制是一种层级控制方式,控制范围局限在该组织内部。2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并对全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的过程,其特点是普遍性、强制性和明确性。制度控制具体表现为政权与法律。3文化控制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为人类共同遵从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发挥控制作用的过程,其特点是广泛性、自觉性和非直接强制性。文化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和社会舆论,等等。
社会控制的基本过程
社会控制的基本过程就是社会控制手段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它一般包括四个具体的环节:决策、实施、监控和反馈。其中,决策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社会控制的方向和度作出具体规定的过程;实施是指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并产生控制作用的具体过程;监控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过程和控制对象进行监督、核察和调控的过程;反馈是指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社会控制过程重新产生影响的过程。
社会控制的维度
社会控制的“度”就是指社会规范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程度。它具体包括三个维度,即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1社会控制的力度以社会活动空间为标准,即社会活动空间愈窄小,则表明社会控制的力度愈强;反之,则表明社会控制的力度愈弱。2社会控制的刚度用以表明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3社会控制网络的致密度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致密度越大,表明控制的程度越深;反之,则表明控制的程度越浅。
社会越轨
也叫越轨行为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的类型
依据越轨的程度,可以将社会越轨区分为三类不同的行为,即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和违规行为。
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
对于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即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
1、生物学的解释就是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这种解释有时也被称作体质论。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最早提出了这种理论。2、心理学的解释就是试图从人类心理方面去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3、社会学的解释则倾向于从社会环境中,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主要理论包括: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失范理论和文化传递理论(详见笔记94页)。
思考题1、社会控制有哪些类型?2、简述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3 简述社会控制手段的类型。4、如何分析社会控制的度?试析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5、简述有关社会越轨的各种理论解释。6、运用解释社会越轨的有关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越轨现象。

第十六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向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其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价值
1、社会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就其最主要的而言,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恢复功能;(2)协调功能;(3)稳定功能。2、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1)现代社会工作高度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以及人人平等,都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任何人都无权破坏这些准则;(2)现代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对于社会中产生和存在的某种不健全和缺陷,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干预。
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在与工作对象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发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调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开展社会个案工作时,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接纳原则;(2)个别化原则;(3)沟通原则;(4)保密原则;(5)案主自决原则。
2、社会团体工作
社会团体工作以各种社会群体为对象,注意人类的群体性质,探讨群体中的人们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以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进群体成员的社会参与。社会团体工作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群体讨论;群体游戏;群体竞赛。
3、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特定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服务机构,调查和研究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从而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1)组织社区调查;(2)制定社区计划;(3)建立社区机构;(4)协调社区力量;(5)解决社区问题;(6)实施社区评价。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和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或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其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有的国家或地区,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1、就业保障制:这是一种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职工享受养老金和其他保障项目,主要取决于其工作的年限和交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这种保障制度通常由国家通过立法来实行,具有强制性。其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自身,政府也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资金。
2、普遍保障制:也叫人头补助制,即每一个公民或居民,无论其是否就业,是否有收入和收入多寡,政府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发给现金补助。其资金主要源自政府的财政拨款,也有一部分来自雇主和雇员交纳的保险费。
3、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政府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制定一个最低生活需要标准,也叫“贫困线”。然后,逐个调查那些生活水平较低的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凡是低于贫困线的,均给予相应的现金或实物补偿。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4、储蓄基金制: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交纳储蓄保险费,这些经费在银行建立专门帐户。当雇员发生法定保险事故时,这笔钱连本带利都支付给受保人或其遗属。实际上,它是一种自助式社会保障模式。
5、雇主责任制:政府用法律规定,雇主对雇员负有保险责任,当雇员发生退休、伤病医疗、生育或家庭困难等情况时,其保险费用由雇主直接承担。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增进了人的平等;(2)维护了社会公正;(3)保持了社会稳定;(4)推动了社会发展。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
1)在城市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2)在农村建立了“五保户”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3)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4)创建了一套方便职工的企事业单位福利设施;(5)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工作。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1)社会保险范围过窄;(2)国家、企业负担过重;(3)个人积极性难以调动。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方向
为了适应和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是刻不容缓。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没有形成新的、合理的、内部有一定整合的体系,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要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种努力的基本方向是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1)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2)充分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3)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思考题1、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试比较世界上几种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3、试析建国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与问题。4、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

第十七章  社会发展的评估与预测
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用来作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大体上,社会指标是指反映一定社会过程之数量与质量特征的工具,它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作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
社会指标的特点
1)具体性,即社会指标在再现社会现象、社会规律时,必须是十分明确地落到实处;(2)定量性,即社会指标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变成了可以量度的数据;(3)易于解释性,即社会指标在反映社会现象时,注重于解释和说明,让人一目了然;(4)时间性,指社会指标所提供的数据只是反映特定时期,甚至是某个时点的情况;(5)综合性,即社会指标一般是反映社会的或社会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而不是个体的特征;(6)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即,一方面,社会指标往往是人们根据某种理论设计出来的,另一方面,指标又是对社会现象的最直接的反映。
社会指标的类型
()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
描述性指标是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评价性指标则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果、社会影响在某方面的利弊得失。
()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
观察性指标是对现状的描述或评价;计划性指标是对未来状况的预测。
()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与产出指标
投入指标指在某一社会过中发挥作用的“可供资源”;生产量指标通常指工作量或承担的次数;产出指标主要是用来评价社会政策或措施结果的指标。
()肯定指标、否定指标与中性指标
肯定指标反映了社会好的一面,是人们所希望达到或提高的指标;否定指标反映的是社会问题的情况,是人们所不希望发展的指标;中性指标指与人们的价值取向、愿望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指标。
()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反映的是社会客观现象;主观指标反映的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主观感受。
()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社会指标的基本功能
社会指标比较重要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功能,即反映社会状态的功能,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2)监测功能,包括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社会目标的监测;(3)预测和计划的功能,即通过社会指标可以对未来的发展与问题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发展计划;(4)比较和评价的功能,即通过社会指标可以对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并寻求关于特定社会现象的解释。
社会指标体系社会发展评估
社会指标体系与社会指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是,严格说来,二者是有所区别的。社会指标体系通常是一个指标群,一般是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将有内在联系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科学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社会指标体系的类型
(一)规划性社会指标体系
通常是由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能得到政府和各部门的协助,因而按此方式建立指标体系方法简便,成本也不算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很强。但是,该指标体系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映功能容易受领导人主观意志的限制。同时,其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
(二)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
这种指标体系是从一个总的或一系列的社会目标出发,逐级发展子目标,最终确定各项社会指标。其特点在于具有明显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三)以某种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
这一般是非官方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一些研究人员、学者根据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假说,将社会现象编制成指标体系,并用他们的理论来说明这些指标。
建立综合性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可行性原则,既尽量利用现有指标,避免大规模重新搜集;(2)可比性原则,即注意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指标的可比性;(3)准确性原则,即应认真核实指标的来源及其准确程度;(4)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5)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6)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建立不同层次指标体系的原则。
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英格尔斯的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经提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十项指标,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非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识字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所占的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平均每个医生的服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多少人口有一份报纸。
2、生活质量指数
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旨在比较各国的生活质量水平。它包括了三项基本指标:成人识字率、活产婴儿指数、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
3、人文发展指数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提出的人文发展指数,旨在比较和衡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发展水平,即发展是否有利于扩大人的选择机会。该指数通过三个指标计算而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社会指标体系
24个西方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经提出了一个与生活水平评估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它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总目的,大体上包括了15个领域的33个计量指标。
社会预测
社会预测是指从社会现象的既有状态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现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利用客观资料和主观经验,通过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综合或建立模型、进行实验等手段,对社会现象未来发展变化的方向、性质和程度进行预计和推测。
社会预测的类型
1、根据社会预测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宏观预测、中观预测和微观预测。
2、根据社会预测涉及时间的不同,可以区分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3、根据社会预测结果之性质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社会预测的意义
社会预测活动几乎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悠久。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社会预测变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我国有计划的社会现代化过程而言,社会预测是其本质的要求。最后,社会预测是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之一。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学只有能够科学地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才能表明自己的应用价值,才能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社会预测的基本原理:(1)惯性原理;(2)类推原理;(3)相关原理;(4)概率原理。
社会预测的方法
1、定性预测方法
主要包括:(1)历史——逻辑方法,实际上是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社会预测问题上的具体应用;(2)德尔菲法,也叫专家意见法;(3)头脑风暴法,即采取按照一定规则召开的、鼓励创造性思维的专家会议形式,搜集预测意见;(4)主观概率法;(5)比较法;(6)交叉因素影响法;(7)调查预测法;(8)直观法,等等。
2、定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1)回归分析预测法;(2)时间序列预测法;(3)增长曲线预测法;(4)动态仿真模型预测法,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控制面板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9

    帖子

    28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5
    威望
    175
    K币
    108 元
    注册时间
    2008-6-3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1:55 | 只看该作者

    补充

    本人的一点贡献,以上是对社会学概论的全面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疑问的话请发邮件至minda_sociology@163.com

    [ 本帖最后由 yaolengzi 于 2008-8-6 11: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8 元
    注册时间
    2008-3-18
    8
    发表于 2008-8-10 20:0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9

    帖子

    28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5
    威望
    175
    K币
    108 元
    注册时间
    2008-6-3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12:59 |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

    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805

    帖子

    7478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7
    威望
    1135
    K币
    6343 元
    注册时间
    2005-12-1
    10
    发表于 2008-8-22 22:37 | 只看该作者
    好人!!
    感谢!!
    虽然我不考社会学!!
    饮水思源————明日的成功源于今天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9 19:13 , Processed in 0.135405 second(s), Total 22, Slave 21(Usage:10.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