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3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题] 06年文学所试题及我的一些考试经验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帖子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7
K币
51 元
注册时间
2004-12-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学史综合
  古代文学部分(共100分)
一、说出下列典故出自哪部书或文学作品?并结合作品解释典故的含义(4×5=20)
  箪食豆羹,愚公移山,黄粱一梦,老骥伏枥,锲而不舍。
二、名解(4×5=20)
  屈宋,大小谢,初唐四杰,性灵说,小令
二.古文标点翻译 (20分)
  出自柳宗元的一篇文章,袁本文学史里可以找到,不难,关键是很耗时间
四,论述(20×2=40)
  1.山歌与文人诗的关系,山歌情真,辞俚.引用了冯梦龙的话,在文论里也可以找到.谈谈你的认识
  2.文章一重情,一重事,前者以楚辞,后者以史记为例.谈谈你的看法.好像是引用刘熙载的话
现当代部分(50分)
一、写出下列作品的体裁(?)与作者(1×10=10分)
  平凡的世界 北方的河?反正大多是当代的作品
二、简释下列名词(5×2=10分)
 1.左联,2.山药蛋派
三.简答15×2=0
 1.沈从文的文学史地位
 2.巴金的《家》为什么能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150分)
 文艺理论部分(100分)
一、 名解(5×6=30)
 世界文学,崇高,移情,灵感,摹仿,接受美学。
二.简答(15×2)
 1.文学风格
 2.
三.论述(20×2)
 1.小说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评论写作部分(50分)

 作家平时积累(修养),灵感(才能),与创造过程等等
 引用了一大段文言
 好像中有"有一时之酿 一生之酿"句
 牵涉文艺理论知识较广
凭记忆可能有少许误差,但是大致如此,类似2004年试卷,在此还得感谢九千里路等几位同学一起作出的努力!
  在考研的过程中受学长们帖子的启发甚多,本来在复试刚结束的时候就想把自己一些感受写出来,虽然师姐们的帖子已经说得很全面,而我的体会可能很片面,对后来者不见得有用.但是也算是为丰富一下文学所的帖子做贡献吧,呵呵.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而大家的复习都已经进入了一种稳定状态了,再写更大的意义上或许是我在响应斑竹号召的同时也在履行自己的一种设定的程序了吧。呵呵,希望对大家有用,下面转入正题.   
  一 专业的考前准备
  
  因为文学类英语线最高,总分最高,参考书最多(或隐或显),而我英语不行,平时的杂事也多,又是跨专业考,所以我准备的时间稍微早一些.在大三上学期我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把中文的主干课程都看过一遍,力求打下一个广博的基础,很注意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参照着看.除了文学理论,每一门课程我基本上都看了两种版本以上的教材,像中国文学史,我就看了袁本,游国恩本,章培恒本.在还没确定考哪里的时候,我觉得不要存很功利的心去看书,那时候就让脑袋处在自然的状态比较好,这时候它会没那么多偏见地记忆下后来你自己都觉得很惊讶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能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它的作用来.

  到大四开学后几经挣扎确定考社科院的时候,我再把时间集中到她的指定书目上,原来在第一遍的时候我主要是把书的脉络理了一下,而这个时候我就仔仔细细地把书看了一遍后再笼统地背了一遍,特别是文学理论教程,因为根据最少的时间要用在最能出效果的方面的原则,我们首先当然是把这本书背熟悉.因为这一本书就是一百五十分.接下来的重点是现代文学三十年,因为据以前的经验,文学所不太考当代文学,要考一般就是几个填空题,所以五十分在这一本书.在对这两本书都比较熟悉的前提下,然后可以集中精力到古代文学中去,看古代文学要特别注重大家,流派和整个时期的脉络.要注意作品的阅读,如果是古代文学,最好是背一些基本的篇目,以在答题的时候用得上.在阅读了一定量原著的基础上,就要注重识记一些其他的基础常识,然后可以试着给自己出些题目,然后再想着怎么回答.

  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翻翻期刊,或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看看研究综述类的文章,可以加深一些理解.此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注意分析真题,上述经验有些就是针对以前的真题而说的,但是文学所有些特殊,真题的规律性不如高校明显.而今年重视真题的好处是看到了好几个题目出现了重复.

  二 答题体会
 
  在看完书后,应该很注意答题方法.结构主义认为,作品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因素经过不同的组合完成的,这有它的合理性.既然那么具有创造性的作品都可以被这样理解,那么我们的答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答题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基本元素的灵活组合来完成的.所以我提倡先熟悉基本内容,然后我就自己的感受把答题方法归纳为"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是在答题时,注意在提出观点后,一定要举出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例子主要是指作品.而在答古代文学史的题目时,特别要注重史论结合,即注意文学史和古代文论的结合,在举出作品的例子后,要注意文论史上有什么人的观点看法可以拿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展开论述.整个结构多是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这样看起来有条理一些.在答完了教材上的观点后,尽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要用充分的论据来支撑它,尽量答得全面一些.

  其实,答题方法有很多种,总的原则我觉得是要把答题看成是写篇小论文,一些写论文的基本方法都可以用得上,像我上面提到的主要就是用了两种方法:举例子和引名言.鲁迅先生说过写小说不要去相信什么小说作法之类的书,直接去看经典名著,那就是最好的路子.其实答题方法也一样,那就是多看看教材和论文专著之类的关于某个论点的展开方式,是可以得到很多启发的.此外,还有一条是很应试的方法,就是看看比较高质量的习题集,看看它是怎么展开论述的.
  
  


[ 本帖最后由 tjr123 于 2006-11-3 19: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7
    K币
    51 元
    注册时间
    2004-12-1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16:38 | 只看该作者


       三 考试状态的调整  
     
      书本上的基础知识都具备了之后,就一定要注意考试状态的调整.像这种只有一次机会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上与否的考试,大家都知道考试状态的重要性,而且也知道所谓的平常心.在这点上我感受较深,就多说些吧,顺便描述下考试时候的经历加感受,大家有板砖啥的这里就有地方放了,呵呵.

      就我的经验,很多人在考试前都觉得自己看书看的不够,从而都开始为自己万一没考上而做语言上的铺垫了.但是只要大家前面的阶段做得还行,我觉得考试的时候一般是能够验证"天道酬勤"这句话的.还有一个是考试的时候难免有意外情况出现,这个时候就应该把它当成是正常的现象,然后很冷静地去想怎么避免受它的影响,我比较喜欢越碰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越乐观,这样才更可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而不是相反.

      像我们那地方考试大都被安排到中学去考试,我怕堵车,就在学校附近的招待所住,结果晚上被外面一块松动的水泥板和车子的相互碰撞吵了一个晚上,大家都知道休息对于第二天考试的重大意义,我第一次被吵醒后冷汗直冒,心里夸张地想:难道我就这样完了吗?后来我知道这种状况是改变不了的,于是我慢慢冷静下来,利用以前的入睡经验保持自己的大脑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一开始就那样闭目养神,后来竟然睡着了.不过后来又被吵醒,然后也睡着,如是反复不下七八次.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第二天早上起来居然自我感觉精神还行,而上午是我比较擅长的政治,考试出来后继续一身轻松,这样就更加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下午考英语,是我的弱项,我觉得.考试前就是看看作文的套话或许还有点用,而我近一个月都基本上没看作文了,于是我中午很辛苦地吃了顿饭后就在走廊里看了看作文,剩下二十分钟的时候再闭目养了下神,可是没睡着,以前中午没睡觉我下午基本上就像个木头人了,而这次可能是心态的原因,虽然没睡好做三个小时的英语试卷想想都比较恐怖,但是还是没有很大的恐慌.下午天气比较冷,做英语题目也比较艰难,结果是做得我全身都有些发冷,然而我也不去想那么多,只是凭以前的做题经验去做,像做阅读理解,就是凭原文和感觉排除三个,选剩下的那个.做着做着就发现时间不够用,于是我就放弃了翻译,直接去写作文,写完作文再还有八九分钟,我就再回来看了看翻译,挑了两三个题目里面比较简单的部分翻译了下,接下来也没什么感觉地就交卷子了.当晚我就不管不顾地回学校-----虽然我已经出了在招待所住宿的钱.另外还有个回去的原因是我还想把专业课的思路理清一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不知道别人的经验是不是这样.书那么多,当晚我看到凌晨一点多的样子,就再也支持不住,一头倒下去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就爬了起来去赶车,那个时候吃东西都很艰难,已经不知道包子的味道了,只是就着牛奶往下咽,进去了还有些往外吐的意思,但终究还是让它在体内提供能量了.上午的考试唯一的感觉就是题目量非常之大.我当时只感觉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字迹工整地答不完,另一条是字迹潦草地勉强答完,虽然后者在以前的考试给过我无数次教训,但是我现在还是没办法地要选择它,只有做完了才有希望啊,纸上一片空白的后面必然是希望的空白.于是我就在三个小时内,尽我当时所知,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尽量有组织地端了上去,在最后一秒钟放下笔,感觉还是有些要说的没有转移到纸上,感觉比较可惜.中午就想把下午考试的科目看看,虽然很累,但是反正只有最后一门了,只要再挺几个小时就解放了.于是我中午就浏览文学理论的教材,而这个时候,我知道我对自己的体能的潜力还是高估了,按以前的效率,中午把书的脉络理一下是可能的,但是当时是那么的累,以至于看着一页纸要半天才能反应过来大概是怎么回事,而且我还发现一个更致命的错误是,我把这本书在二十多天前就记得很熟了,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没怎么看,所以我现在又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忘记的差不多了,唉!当我看书才看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得不进去考了,当时也就只好调整心态,心想不是特别清楚的就尽量多写吧,以多少掩饰一下自己的心虚.于是开始下午的考试,一开始考试的二三十分钟,可能确实是体力消耗大了,有一种从心底浮起的疲惫感,以至于做题目的时候,把一个简答题和一个论述题的顺序换反了,答题的处理上有了些差异吧.但是三个小时终于还是熬过去了,听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虽然身体依旧疲乏,但是心里还是松了口气,当时的感觉就是看老师怎么评卷了.

      事后想想,当时注意心态的调整确实非常重要,如果不是这样,而只是一味地去埋怨,那结果倒是有些难以想象.

      四 复试准备

      在家里过了个忐忑不安的年,就开始和其他同学一起去找工作了.因为前途的难料并不能安下心来看书,而且我觉得复试中面试比较重要,我一直不太擅长面试,通过找工作增加一些面试经验也好.有闲的时候,就会上网看看别人的一些复试经验.在找工作的奔波中渡过了接近一个月,在三月五号知道可以查分的时候我还在外地,等回学校拿了准考证后,才让一位同学查到,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于是开始和导师联系,开始看书,特别注意看些学术动态类的东西.但是并不能很安心,因为我知道今年大家的分数都不低,而且复试中的听力口语,我多少也有些无可奈何,只是每天在尽力去改变而已.
     
      五 复试 

      到了四月五六号的样子,系秘开始通知我们去参加复试.在一个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傍晚我从南方走,在第二天来到了小雪纷飞,寒风呼啸的北方. 四月十三号复试,复试和以前师姐在论坛上说过的差不多,上午笔试,三个小时,只考报考的专业方向的知识.下午是面试,每个人二十分钟.先是抽题目,一般都大而宽泛,让你有话说,但不一定说得好,准备二十分钟,也就是前一个同学面试的时间.当进去了后,先是六分钟英语测试,听老师问是考听力,答问就是考口语吧.然后是给五分钟时间回答抽的题目,接着就是自己所报考方向的导师提问.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座的十多位老师谁想提问就提问了.整个气氛确实比较轻松,老师都很和气,关键是自己别把自己给吓倒了.回答问题大家的一致看法是要谦虚,答题要有条理,尽量答全面些,一些礼仪问题不能忽视. 复试结束的当天就知道大概结果了,接着第二天体检.
    然后是漫长的等待,六月底七月初拿到通知书.

      九月就借用下李师兄的一句话,新的烦恼开始了^
      补充下书目呵:原著可以看看《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加强一下古代汉语的知识,可以看看《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文学批评,看《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现当代方面可以看看北大温儒敏教授遍的《现代文学史辅导》,文学理论方面可以看看董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教学参考书》; 此外,看看不同版本的教材,像古代文学史,可以看看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可有看看朱栋霖 丁帆两先生主编的《现代文学史》,当代可以看看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教程》,古代文论可以看看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文学理论那本也差不多了,有其他的看看也好。当时间很紧的时候可以看看市面上卖的或图书馆有的习题集,注意他们的答题方法,背部分觉得很经典的题目。名词解释可以买本《中国文学大词典》,时常翻翻有好处。期刊是《文学评论》《文学遗产》,还可以看中国学术期刊网.这些书具体地怎么看要看个人时间来决定,当对参考书目比较熟悉后就可以多看看。不过要以参考书目为主。
      还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些中文其他方向的书,像外国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史以及语言方向的书.再有就是文献学方面的书。
      必须声明一下:没有时间的话,那就可以按应试的方法试试,也是可以考试成功的。不过我觉得有稍微好点的基础当然更好了。
    好了
      大家可以照着我毫不吝惜自己的板砖啦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tjr123 于 2006-11-3 19:2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

    帖子

    633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48
    K币
    585 元
    注册时间
    2004-7-13
    板凳
    发表于 2006-9-27 20:37 | 只看该作者
    帖好人更好,沙发,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982

    帖子

    5968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5
    威望
    2140
    K币
    3828 元
    注册时间
    2005-5-8
    地板
    发表于 2006-9-28 15:1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
    虽然不考社科院,也来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6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5 元
    注册时间
    2006-3-1
    5
    发表于 2006-10-4 10:45 | 只看该作者

    大谢前人不吝执教

    中秋来临
    也祝月圆心满
    非常感谢你 的付出
    我正想再寻套06年真题,呵呵
    再谢
    不知你是哪个专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 元
    注册时间
    2006-10-2
    6
    发表于 2006-10-5 16:46 | 只看该作者
    想请问一下,习题集在那里可以买到。是哪个出版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8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71 元
    注册时间
    2006-1-27
    7
    发表于 2006-10-5 21:37 | 只看该作者
    顶个顶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9 元
    注册时间
    2005-4-19
    8
    发表于 2006-11-2 12:22 | 只看该作者
    习题集不是出版社出版的问题,所里也不提供了。看有以前的师兄师姐有没有留着吧,不过每年出题风格都大不同。把书看好是最关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1
    威望
    7
    K币
    51 元
    注册时间
    2004-12-11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9:28 | 只看该作者
    这方面的习题集应该有很多
    可以去图书馆找
    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有这种试题
    我今年在书市看到齐鲁出版社专门针对考研出的一套试题集也还好
    有些地方不太好的注意自己鉴别哦
    还有就是网上也可以下载一些
    不过还是要重视书上的基础知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 元
    注册时间
    2006-10-2
    10
    发表于 2006-11-23 11: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买了齐鲁书社的书了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26 21:30 , Processed in 0.056717 second(s), Total 20, Slave 20(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