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28239|回复: 2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境专业资料库

[复制链接]

20

主题

396

帖子

1万

积分

开国大老

环境中心主任

Rank: 5Rank: 5

精华
20
威望
6671
K币
6635 元
注册时间
2004-1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议大家把手头的一些关于环境的好的资料贴出来给大家分享.我们给予奖励.
在此先谢这了.
    骑士一直用剑在拼搏着属于自己的感情
               
              岁月伤痕也都用剑刻在柔软的心上

                             两手空空只剩下剑与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96

    帖子

    1万

    积分

    开国大老

    环境中心主任

    Rank: 5Rank: 5

    精华
    20
    威望
    6671
    K币
    6635 元
    注册时间
    2004-11-1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7:00 | 只看该作者
    环境资源与相关词汇中英文对照

    原贴由米白于2006-1-11 00:44发表 在此表示感谢.
    骑士一直用剑在拼搏着属于自己的感情
               
              岁月伤痕也都用剑刻在柔软的心上

                             两手空空只剩下剑与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0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7
    K币
    122 元
    注册时间
    2005-3-27
    板凳
    发表于 2006-2-16 20:33 | 只看该作者
    西南农业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环境学概论一、 名词辨析题(每对6分,共30分)l、生态恢复/生态重建     2、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噪声/声音  4、富营养化/赤潮   5、半衰期/残留期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的污染特点和防治特点有什么不同?2、简述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前景。3、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的内容与意义。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生物学原理与方法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正确理解废物与资源的辨证关系对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西南农业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环境学概论 编号:509 一、名词辨析并写出英文名称(30分)   1、环境/生态环境    2、温室效应/热岛效应  3、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4、废水/污水  5、点污染源/面污染源二、填空题(15分)6、199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规定了2000年底的“一控双达标”任务,它们分别是   、   、   。 7、民间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主义组织是   。 8、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常用的除尘设备有   、   、   。 9、污水的土地处理方法包括   、   、   。 10、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部分可分为   、   、   等。 11、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主要途径有(任举4种)   、   、   、  。 12、与“排污”有关的环境管理制度有   、   、   。 13、环境意识教育的核心是   。 14、环境净化的作用机制包括   、   、   。 15、环境规划按性质可划分为   、   、   。 16、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指   ,其含义包括体现整体观念的   和体现未来价值取向的   。三、判断、说明题(10分)17、环境标准的制订应越严越好。 18、废物和资源是物质运动的两种状态。四、简答题(15分)19、试述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0、用环境质量的定义来解释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和一个你熟悉的地方性环境问题。五、综合分析题(30分) 某河流干流(Ⅲ类水体)上游拟建一座造纸厂,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已知河流平均宽度为60m,平均水深为1.5m,90%保证率最枯流量为9m3/S。 21、设计一个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包括采样断面、采样点的设置、主要监测指标的测定方法)。 22、在监测指标中,COD和BOD5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3、在监测分析中,如何保证监测质量?24、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5、提出主要指标的预测模式及其相应的评价方法。 中国科学院   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环境学概论  考试时间:180分钟第1题20分,必做;第2~7题中任选5题,每题16分1.试述环境科学出现的社会和科学背景?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试从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讨论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景?2.请从环境的时-空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讨论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科特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向?3.有人认为地球化学和生态学是当代环境科学的两大基础,您认为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如何?4.简述地质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系统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5.简述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6.环境质量的定义?试述环境质量概念的发展过程?认识环境质量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如何评价环境质量?7.什么叫区域环境?试述区域环境的研究方法?对于一个拟开发的地域,如何根据该地域的地质环境基础评价其环境承载能力?如果未曾接触过这方面的问题,你仍然可以利用你的知识来设计一个调查与评价的方案。

    中科院湖泊所  环境科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循环经济                           2、生化需氧量  3、水体污染负荷           4、生物降解  5、废物资源化                                二、        简答题(每题8分)1、        对河水化学组分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        有人把城市森林或大片绿地称为城市的“绿肺”,请给出“绿肺”的净化功能。3、        简述在土壤中污染物自然净化的机制。三、        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        试就中国近10多年间GDP高速增加的情势,对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可能造成的环境恶果,以及国家在应对这些问题方面的宏观策略谈谈你的看法。2下图为水污染发生和控制的概念演化的一般模式,指出我国水污染目前主要处于图中演化过程的哪些阶段(以字母表示),并说明按C®D1、C®D2、C®E三个方向发展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或结果。3、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性(或区域性)标准共存?4、试就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1 收起 理由
    cm28 + 11 好同志非常感谢你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0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7
    K币
    122 元
    注册时间
    2005-3-27
    地板
    发表于 2006-2-16 20: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硕士入学考试大纲:《普通生态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普通生态学是生态学、植物学、环境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生物学科、林学科、生态学、环境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普通生态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和内容;生态学的学科特点;生态学与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环境与生态因子;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生物与光的关系;生物与温度的关系;生物与水的关系;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时空结构;种群的数量增长与动态变化;种内竞争与密度调节;种间的相互作用;种群的进化与选择;种群对环境的适应。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联;群落结构特征;干扰与群落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群落动态变化;群落分类与排序;主要生物群落类型与分布。
    第五章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次级生产和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动态变化;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
    第六章    应用生态学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化;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生态问题与生态农业;人口增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态的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该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正确解释各种自然的生态过程与生态现象,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能够运用所所学的生态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提出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硕士入学考试大纲:《环境科学概论》
    考试大纲的性质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 考试内容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环境及其组成;近代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第二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第三章 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人类人口的增长;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人口;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 第七章  粮食问题        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粮食的供应情况;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第八章        能源与环境 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情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第九章       未来的能源供应 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未来的核能;地热能。 第十章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第十一章 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 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污染的现状;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的控制。 第十三章 大气的污染 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各论;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 第十四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五章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与其防治对策 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第十六章 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 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标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控制;微波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十七章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及其对策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危害;固体废物的管理及消除污染的途经;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对策。 第十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九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趋势的特点;我国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人类环境的展望。 三. 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环境学导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变化趋势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及其对策。 四.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20%) 2.    计算分析题(20%) 3.    简答题(30%)
            4.    综合性答题(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硕士入学考试《环境学概论》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学概论  适用专业: 环境科学
    参考书目: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高教出版社,1995;  *钱 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教出版社,2000;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陈英旭.《环境学》,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  注:带*号者为主要参考书目
     考试内容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一、环境的概念、组成与结构  二、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四、环境问题的实质  五、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六、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七、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八、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特征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四、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第三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人口预测模型 二、人口发展概况(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三、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四、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五、自然资源、类型及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六、能源的分类、世界能源消费情况、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的能源利用
    七、矿产资源及其特点、中国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八、土地资源及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对策
    九、中国及世界水资源的形势及其保护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控制
             一、水体污染与控制
    1. 水体概念及水循环 2. 水体污染与水体污染源  3. 水体污染物及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4. 水体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5. 水环境污染控制及管理
    二、大气污染与控制
    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2. 大气污染的含义  3. 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4. 大气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5. 全球大气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产生机理、防治对策 6.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三、土壤污染与控制
    1. 土壤污染的概念  2.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3.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4. 土壤污染的影响与危害  5. 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四、固体废弃物
    1. 固体废弃物的含义与来源  2.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与特点 3.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
    4.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5. 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减量化对策与措施、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无害化处理处置)
    五、环境噪声
    1. 噪声涵义、特点与来源  2. 噪声的度量和噪声标准 3. 噪声的危害 4.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措施 六、其他物理性污染
    1. 光污染 2. 电磁污染3. 放射性污染4. 热污染
     第五章 生态破坏与保护
    一、森林破坏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二、土地沙漠化成因机理、危害及保护措施
    三、水土流失成因机理、危害及保护措施  四、土壤盐渍化成因机理、危害及保护措施
    五、生物多样性含义、破坏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六、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第六章 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及各自的特点 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及管理制度)
    三、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其构成 四、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五、环境标准(分级、类型及相互间的关系)
            六、环境质量评价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三、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五、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东华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复习大纲:《环境学概论》
    一、考试性质 《环境学概论》考试是为东华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环境学概论》考试的考生。 二、要求 1.  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环境学研究对象,掌握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环境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内容、作用、手段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人口、能源、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参考书目:《环境学概论》刘培桐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
    生态学基础农学、植保、生物学、园林、资源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生物与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其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生命体系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平衡发展规律。
    二、考试基本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要求:
    1.掌握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生态学的分支、应用领域和生态学学科体系;
    2.掌握生态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生物的作用规律,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及生物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组织分配形式及合理开发途径。
    3.掌握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数量动态规律,种群的相互作用及动态调节规律,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分布及发展演替规律,种群、群落原理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4.掌握系统、生态系统及系统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认识生物圈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
    5.掌握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等基本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注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原理的实际应用。
    6.掌握生态学各领域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前沿,生态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成果及方法。
    三、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生态学的概念、产生及发展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基本观点
    第二章 生态系统
     (一) 系统的概念及系统分析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 (三)一般生态系统认识
    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二)光、温、水、土、气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机制  (三)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规律
    第四章 种群生态
       (一)生物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二)生物种群的数量动态及调节
     (三)种群的种内、种间关系
    第五章 群落生态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及性质    (二)生物群落的组成及数量特征
     (三)群落结构    (四)群落演替   (五)生物多样性
    第六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二)能量流动渠道  (三)能量流动过程
    (四)能流与生态系统生产力
    第七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  (二)几种重要元素或物质的循环
    (三)物质循环的环境问题
    第八章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信息流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三)信息流的人工调控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调控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调控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及稳态机制  (二)生态平衡及其人工调控   
    第十一章 生态学的应用
    (一)景观生态学  (二)污染生态学 ( 三)生态工程与生态农业
    (四)人类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
    天津大学2005年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环境学
    课程编号:836           课程名称:环境学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问题(10~20%)
    过去和现在我国与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事件,及其形成的原因、危害、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
    2)        生态学基础(5~15%)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态系统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依存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平衡的定义、特点及其维持机理,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5~1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和发展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
    4)        环境管理(5~15%)
           环境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职能和内容,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制度。
    5)        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10~20%)
           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生物、矿产等)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和世界能源、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保护。
    6)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包括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30~40%)
           大气的组成、分层结构、大气边界层特征、大气稳定度等基础知识,大气污染及其类型、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分类、主要特点和危害,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方法。
           水质、水质指标与标准,水体污染、水体自净机理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0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7
    K币
    122 元
    注册时间
    2005-3-27
    5
    发表于 2006-2-16 20:35 | 只看该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题5分)
    1 适应
    2 热岛效应
    3 生态位
    4 生物群落
    5 边缘效应
    6 群落演替
    7 生态效率
    8 环境污染
    9 生态入侵
    10 指示生物

    二、问答题(共70分,每题10分)
    1 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其危害与发展趋势如何?
    2 试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3 种群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对策是怎样的?
    4 简述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特征
    5 森林生态系统对生态平衡的维持有何作用?
    6 简述固体废物的分类、危害和生态学对策。
    7 什么叫生态工程?列举我国当今常见的生态工程类型及目的意义。

    三、综合题(共30分,每题15分)
    1 论述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
    2论述:(1)土壤污染与土壤净化机理;(2)土壤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与途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cm28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0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7
    K币
    122 元
    注册时间
    2005-3-27
    6
    发表于 2006-2-16 20:3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808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一、填空与选择(30分)
    1.如果直接光解是某种污染物从大气中去处的重要转化途径之一,可推知该污染物在结构上应该具有如下特色:
    A具有发色团或可吸光化学基团;  B具有饱和六元环;C具有三个双键; D具有氢键。

    2.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食用含有烷基汞的鱼引起的,究其可能根源是工厂排放的无机汞,在环境生物作用下,受_______催化,生成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并富集的烷基汞。
    A辅酶Q10  B辅酶FADH2  C维生素B12衍生物甲基钴氨素 D维生素B6衍生物甲基钴氨素

    3.通常将Fe3+称为不溶性铁,而将Fe2+称为可溶性铁,这可能与Fe3+是_______,Fe2+是________,而OH-是____有关。
    A软酸,硬酸,软碱       B硬酸,软酸,硬碱
    C软酸,硬碱,软酸       D硬碱,软碱,硬酸

    4.外来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后,可能有多种存在形态。研究表明,其中_______形态是植物排泄或脱毒的一种形式。

    5.当时间为零时,引起废物好氧降解的一种细菌个数为1×106个/L,10分钟后为2×106个/L,60分钟后为4×106个/L,90分钟后为7×106个/L,120分钟后为1×107个/L,请判断该细菌处于生长曲线的_____.
    A对数期与静止期之间  B静止期与衰亡期之间  C停滞期与对数期之间  D静止期

    6.天然水体存在的颗粒态金属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形态的同一金属其______不同,_______是主要的颗粒态金属的形态分离技术。
    A价态,化学提取法    B毒性,浸提法  
    C毒性,伏安法      D生物有效性,化学试剂连续提取法

    7.分配与吸附是不同的,分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吸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土壤粘土矿物是由______________风化形成的,均为____________结晶构造,由__________相重叠而成,只是________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气中消除颗粒物的量一般湿沉降约占80~90%,干沉降只有10~20%。但是无论_______或_________对_________颗粒均没有明显去处作用,因此可造成广域污染。

    10.最一般的大气层分层模式,是将大气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大气层成分、组成含量等的变动情况,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常用的分层方法主要是基于大气的________层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的存在,水蒸气只能在___________找到。

    二、辨析题(请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48分)
    1.Pullman等学者提出的多环芳烃致癌K区理论指出,若多环芳烃K区的复合定域能小于3.31ß,L区的复合定域能大于5.66ß,则其具有致癌活性,然而生物体内最终致癌剂不是多环芳烃本身,而是其代谢产物,因此K区理论的许多预言与实验事实相矛盾。

    2.热层又称为电离层,因为大气层中的离子均存在于热层。

    3.如果大气组分中不存在温室气体,全球变暖问题就不会发生,因此环境保护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酸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其实质是土壤体系中氢离子的生成高于其缓冲作用,土壤向后续缓冲范围的渐进。

    5.酸性矿水的最佳防治方法是加入CaCO3中和。

    6.某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很大,可以肯定该地区一定存在严重的酸雨问题。

    7.外来化学污染物要对生物体产生影响,首先必须通过生物膜。化合物生物膜透过机理包括被动输送和主动输送,前者是化合物沿其化学势升高方向,后者是化合物沿其化学势减小方向。

    8.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容易在加热是迁移至大气,是因为沸腾时水体搅动大的缘故。

    三、解析题(50分)
    1.某环境检测站欲对一被铁污染地下水的碱度指标进行监控。采样人员在分析同一地点平行水样时发现其中一个水样瓶未盖紧,有漏气现象。试结合天然水体系的PE-pH图,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原因。(10分)
    Fe3+  +  e  ↔Fe2+     pEǿ=13.2
    Fe(OH)3(s) + 3H+ ↔Fe3+ +3H2O Ksp=9.1×103
    Fe(OH)2(s)+2H+↔Fe2+ + 2H2O  Ksp=8.0×1012
    1/4O2 + H+ + e↔1/2H2O   pEǿ=20.75

    2.请对照说明光化学烟雾与酸雨形成的不同化学机制,说明光热反应的区别。(20分)

    3.请举例说明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因素(10分)

    4.请简要分析许多化学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体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10分)

    四、计算题(22分)
    1.一般pH=8.5而重碳酸盐含量为1.00×10-3mol/L的废水经封闭管道输送,若其中含有25mg/L的NTA三钠盐(氮基三醋酸N(CH2CO2H)3的三钠盐)。则此废水与PbCO3(s) 平衡后,参加反应的NTA三钠盐是多少?(5分)

    2.某有机物分子量为192,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悬浮物中85%为细颗粒,有机碳含量5%,其余粗颗粒有机碳含量1%。若已知该有机物的水溶解度为0.05mg/L,水体悬浮物含量为300mg/L,则在水体应该优先监测水体浓度还是沉积物或水生生物污染水平?(5分)

    3.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将一股原来pH=8.5,碱度1.0mol/L的废水调节至pH7.0方可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若加入强酸酸化,分别当作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时,需要加入的酸量差别有多大?因此说明在调节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0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7
    K币
    122 元
    注册时间
    2005-3-27
    7
    发表于 2006-2-16 20:38 | 只看该作者
    同济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试卷(回忆版)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15分/题  共10题

    某医院放射性物质开始测放射性为a(一给定的数字,用字母代,下同)cps(counter per second),30天后测放射性为b cps,求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
    解释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并说出其区别。
    NO2+hv→NO+O  k1
    O+O2+M→O3+M  k2
    O3+NO→NO2+O2  k3
    其中每种物质的生成速率都等于消耗速率。[NO]0=[O3]0=0,[NO]0=0.1mg/L,k1/k2=0.01mg/L
    试证明[O3]=½{[(k1/k3)²+4k1/k3[NO2]0]½-k1/k3}并计算出O3  浓度。
    简述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
    写出碳原子大于一的正烷烃的末端生物氧化过程。(ß氧化)
    写出DDT的分子结构并简述DDT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解释生物富集、生物放大、生物积累,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画图说明水中带负电的胶体吸附阴离子后电位电势的分布以及阴、氧离子的分布情况。
    某水体被有机物污染,请举出这种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地下水被氯代烃污染,请写出修复此地下水的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剑试天下25 + 30 真是太感谢了

    查看全部评分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09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87
    K币
    122 元
    注册时间
    2005-3-27
    8
    发表于 2006-2-16 20:4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化需氧量    电子活度     氧垂曲线       大气气溶胶       温室效应
    二次污染物    生物富集     被动输送(扩散)   拮抗作用     酸沉降
    二.     论述题:(84分)
    1.    请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6分)
    2.    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怎样预防与治理?请举一实例加以说明。(6分)
    3.    请叙述酸雨的形成机理(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10分)
    4.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积累有什么特点?在环境化学中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5.    结合日变化曲线,请叙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机理(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及各污染物质的变化规律。(10分)
    6.    根据汞在水体中的化学形态和性质,叙述汞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10分)
    7.    请叙述土壤吸附农药的机理,并讨论有哪些因素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行为。(6分)
    8.    根据铅的化学性质,叙述铅在水体中的分布情况及迁移形式。(6分)
    9.    请叙述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迁移的主要途径。(6分)
    10.外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包括哪些途径?外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主要包括哪几种反应?(6分)
    11.土壤具有抵抗土壤溶液H+或OH- 改变的能力,请指出土壤中存在的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并运用其缓冲机理说明酸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6分)
    12.什么是溶解氧下垂曲线并举例说明。(6分)   
    三.     计算题:(36分)
    1.  在容积为50m3、25℃的密封房间内,有一个盛有1L,浓度为1mg/L DDT的敞口容器,求达到平衡时房间内DDT浓度为多少?已知25℃时在水--气两相间的分配系数KD = 6.2×102。(6分)
    2.  某水体pH = 7.00,碱度为1.00×10-3mol/L,计算水体中H2CO3、HCO3-、CO32-和OH- 的浓度。若水体pH = 10.00,碱度仍为1.00×10-3mol/L,上述各形态物质的浓度又是多少?假设其它各种形态对碱度的贡献可以忽略。已知碳酸的 Ka1 = 4.45×10-7, Ka2 = 4.69×10-11。(8分)
    3.  某水体只含铁,溶解态铁的最大浓度为1.0×10-5mol/L,假设体系中只存在Fe2+、Fe3+、Fe(OH)2、Fe(OH)3四种形态,并有以下平衡:
    Fe3+       +   e  =       Fe2+           pE○ = 13.2
    Fe(OH)2(s)  +  2H+  =     Fe2+  +  2H2O  K = 8.0×1012
    Fe(OH)3(s)  +  3 H+  =     Fe3+  + 3H2O  K′= 9.1×103
    求边界方程并画出铁的pE ~ pH图。(请将水的氧化还原限度考虑在内)(12分)
    4.氯化钙是完全可溶的,而氟化钙的溶度积仅为3.9×10-11,将1.00×10-3mol/L废HCl注入到石灰岩中,在那里HCl与CaCO3达到平衡,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计算平衡时水的硬度和碱度。若用1.00×10-3mol/L HF废液做相同的实验,则结果又如何?(10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剑试天下25 + 2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1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45
    K币
    167 元
    注册时间
    2006-1-9
    9
    发表于 2006-2-18 19:1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环境科学概论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一、    复习要求:

      介绍了人类环境、环境问题、环境研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最新进展。

    二、主要复习内容:

    1掌握环境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掌握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重点: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2地球的运动及其结构,地理环境系统,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人类与地球环境重点:人类与地球环境

    3大气的结构和组成;逆温的形成原因与分类;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危害;掌握大气污染类型及形成原因;了解“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的形成机理;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过程,了解主要的烟型及产生条件,了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法

    重点: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危害,大气污染类型及形成原因

    4、天然水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影响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因素,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环境问题,掌握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危害,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程,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特点,影响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因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危害,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程,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特点,影响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因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

    5土壤环境问题,土壤的三相组成及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净化的途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重点: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净化的途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

    6生物系统及其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        城市生态系统的代谢过程,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城市噪声的来源与危害;

    重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7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绿色文明,人类未来

    重点: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价

    8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的机理和后果,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展及人类采取的主要行动,全球环保合作的重要意义

    重点:温室效应的机理和后果

    9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事实,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实际议程》,环境规划,社区、城镇环境规划和环境要素规划,环境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我国实行三大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重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环境规划,社区、城镇环境规划和环境要素规划



    三、参考书: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关佰仁主编,《环境科学基础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剑试天下25 + 20 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0 元
    注册时间
    2006-2-3
    10
    发表于 2006-2-21 08:5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大家乐~向你们致敬~
    加油,别忘了你也是人~화이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9 13:11 , Processed in 0.047652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