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2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22新传考研二战三跨初试第二经验贴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0 元
注册时间
2020-6-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15: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战三跨初试第二,新传考研就是练级打怪的游戏】

当你打开这篇经验贴,请接受我将考研比作游戏的隐喻。回顾我这两年考华师新传的经验,后知后觉整个过程的“游戏性”,接下来这篇经验贴也将顺着“如何在这个游戏中练级打怪”的思路,不会以我个人备考的时间线和任务量来呈现,一方面是这些比较个性化,难以构成方法论,另一方面是我实在不记得了。

本篇经验贴主要内容如下:
一、初始配置与最终结果​
二、失败经验​
(一)备考方向失误​
(二)应试技巧薄弱​
(三)内耗折损效率​
三、再次闯关​
(一)建设弹药库​
1、教材使用​
2、论文输入​
3、案例积累​
(二)学会用武器​
1、知识集束​
2、做热点专题和框架​
(三)实战训练​
四、公共课​
(一)英语​
(二)政治​

一、初始配置与最终结果

纯纯二本子,本科管理学相关,底牌可以说是要啥啥没有。一战6月中下旬才决定要考研,全程无摆烂,还报了班,但是滑铁卢了,没过国家线,排名40。二战还是6月中才开始,最后初试成绩404,排名2,英语82,政治80,334考了122,440考了120。

二、失败经验

我一战其实花了非常大的精力,也不断在建设自己的信心,但上考场打开卷子的一瞬间我就知道错了。最后的结果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也花了一段时间去接受,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游戏性”。后来权衡再三,仔细总结了自己的失败过后,我决定再玩一次。我重新直面自己的短板,依据一战的教训,对自己的策略进行了大调整,把这些问题一一攻克。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之后,我二战的进展就顺利很多。以下我将如实且详细地说明自己最关键的失败原因,我认为这比成功的方法论更有价值,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一)备考方向失误
对比20年的初试题和21年的初试题,会发现题风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对吧,可想而知,我从一开始就往反方向跑了。当时的我只是根据20年的初试题风格埋头备考,注重基础,狂练实务,把基础知识地毯式地背了个5轮,但一个都没考。而那些我认知中的“次重点”,比如视觉传播、纪录片等等,却占了较大的分值,这些我在复习期间都只是草草带过,因此也翻车了。更重要的是,对于华师惯用的灵活题型,我在后期训练不足,跟着机构做的练习根本够不到华师的难度。

(二)应试技巧薄弱
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是,我一战卷子没写完。众所周知,华师的题量非常大,考试都是争分夺秒,压根就没有什么思考时间,但写完卷子就是基准。我在一战失败后也找学姐分析过,觉得还是在应试技巧方面有所缺失,主要原因是畏惧计时练习、面对难题反应能力不够、不会答题。

(三)内耗折损效率
心态问题估计是大部分人都会面临的。书背不下来、遇到新名词、做题不顺利等等都会引发焦虑、自我怀疑,进而造成内耗。光顾着与自己的情绪周旋,而阻碍了复习效率,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三、再次闯关

在吸取一战教训的基础上,我对自己整个备考进行了重新规划,在正式开始备考前甚至给自己罗列了SWOT表,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取长补短,及时复盘”——这就成了我整个备考的原则。虽然一战翻车,但幸好扎扎实实学了,知识基础比较牢固,误打误撞打开了自己的第一个技能点,因此也让我的二战复习事半功倍。其次,对于一直以来忽视的考点,比如广电、视觉传播、文化产业等等,我也进行了相应的补足,去摸清这些考点的整体脉络,确保自己是能应对的。总之,我二战的复习策略就是整个大洗牌,奔着做题和考高分去,结果证明这种思路或许还是挺讨巧的。

(一)建设弹药库
通常来讲,把备考分为“输入”和“输出”两大部分会清晰很多,但这二者并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界限不分明、始终需要交叉进行的。如果这是一场有限的游戏,那么积攒知识储备是前提,弹药库够充足,才会有底气。建设弹药库一旦开始就不要停下,道理就是温故知新,记住知识点、扩大知识面这么简单。

1、教材使用(以下按推荐程度分享下我在备考期间用过的教材,请根据个人情况考虑)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永远的神真的是说倦了,逻辑体系非常清晰。需要烂熟于心,起码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要全部搞明白。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永远的神again,可以和《传播学教程》结合起来看。需要背一背。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属于拔高类型的书,刘海龙老师也是我最尊敬的学者之一。可能开头有点难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看,不用背,但最好吃透重点部分。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考虑到和《教程》都是新传学子人手一本,勉强四星吧。但我只有在一战的时候背了,二战根本就没翻开过。

段淳林:《整合品牌传播》⭐⭐⭐⭐
学品牌传播必备,书中有些部分相对比较旧了。不用背,需要依据此书建立起一个比较清晰的品牌传播体系。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21年的初试题已经出新闻史了,意味着新闻史也要开始背一背了。我在复试备考中背了中新史,方汉奇老师这本书就挺好。如果不想看书的话可以背笔记。

任悦:《视觉传播概论》⭐⭐⭐
对于视觉传播我觉得看论文比较好。如果需要教材的话可以看看这本,但个人觉得不是很清晰,教材也有点老旧。考虑到市面上没有别的比较系统的视觉传播教材,就还是推荐这本吧。

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
理由同上

黄慕雄:《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节目编导》⭐⭐⭐
华师老师写的书,对应大纲上关于广电的考点。两本都是比较薄的,后者绝版了,不太好找。个人感觉写得还是挺通俗清晰的,但是需要再补充论文学习。

黄慕雄、林秀瑜:《电视节目制作》⭐⭐
还是华师老师写的书。相比于上面两本来说比较没那么实用,可看可不看,技术方面的讨论占比大。

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
我很喜欢很喜欢这本书,但为什么只有两星呢?因为并不是应试型的书,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看,或者当你觉得教材太枯燥,需要换换脑子的时候可以看。可以跟《网传》结合起来看。

刘建明:《当代西方新闻理论》⭐⭐
这本是我复试的时候看的书,非常有启发性,逻辑体系强,对于学新闻学是很有帮助的。

2、论文输入
对于考别的学校来说,读论文或许不是刚需,但有一定文献检索能力的朋友估计已经发现了,华师真的很爱从前一年或今年的期刊论文中出题,近两年初试这种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此就不具体展开了,可以自己去CNKI检索。建议重点关注《现代传播》《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这三个刊(按重要程度排序),没时间就看《现代传播》。至于看什么和怎么看,由于我有一战基础,所以我是三个刊都看,挑出涵盖在考纲里的文献,分别做了三份笔记。一开始看的时候毫无章法,效率很低。后来我选择泛读,先看摘要,提炼研究问题、核心观点或研究结论,记陌生名词,再决定是否精读,梳理整篇文章的脉络,对其逻辑进行思辨,学习精彩的观点。此外,每个老师的论文风格不一,有些老师的行文框架比较规矩,适合应试,可以把他的框架与思路借鉴起来,有些老师的观点通常具有突破性,也可以锻炼到自己的思辨能力。

3、案例积累
不要忽视案例积累这个部分,案例的运用在论述中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品牌、广电等等。除此之外,案例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记住书本上抽象和生硬的描述。案例积累我是通过公众号推文来进行,包括各种考研机构公众号、媒体公众号、华工的NewMediaLab、广电独家、广电时评、全媒派、知著网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我比较推荐的,还可以用微信搜一搜找特定的案例。案例积累没有什么体系,可以每天分出一小段时间去看,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分类整理,搜集成册。品牌和广电我都是分别做了案例库的,按类收集够了后就可以不再更新,只看自己积累的这些案例。

(二)学会用武器
1、知识集束
得到了大量的知识点之后,孤立地去背诵,效率并不见得高,而且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考新传光会背书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华师这种出题非常灵活的学校而言。我的方法是重塑逻辑,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集束。传播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体系,一味接收书上或者机构资料给的逻辑对我来说并不稳固。对此,我选择用画图的方式自己梳理了一遍,思维导图和手写的图都有,摸索出传播学和网络传播的底层逻辑,再去思考每个知识分支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要能捋清楚自己大脑思考过的逻辑,就很容易记得非常深刻。最后我将基础知识画成十几幅图,背诵和冲刺期都是只看这些图去记忆与回顾,不仅温习得非常快,而且看到题目之后可以迅速联系对应的知识集束,调动知识点。这些工程会花上一些时间,但我觉得收效很显著。

2、做热点专题和框架
对于热点专题一般有两种选择,买现成的资料和自己做。如果时间紧张的话,用现成的资料是条捷径。但我也很推荐看资料之余自己也做,做专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可以不用很详细,只要帮助自己梳理逻辑即可。而且像具身传播、城市传播等等这种机构资料没有涵盖到、但是华师爱考的专题就可以自己动手解决。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在做专题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华师的真题,找到规律与侧重。

框架和专题不同,框架是做一手应试准备,主要可以参考文献或者优秀论述题答案采用的框架或思路。我备考时是建立了一个框架库,包括传播学、新闻学、品牌等等在内,比如说主体是新闻业可以有哪些思路、从叙事学角度可以有哪些思路。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直接套用,再多想想有什么更好的思路,在练习中内化,学会灵活变通。有这种框架意识不仅能帮助你在考场上快速反应,也能培养逻辑能力,写出好答案。最后,我想大声安利@抓马扣叔的双框架方法,在他的微博可以搜到,理解后可以说是下笔如有神,帮我成功突破冲刺期的应试答题瓶颈。


(三)实战训练
上面说的做专题已经是输出的一种,而做题就是全然的输出和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环节。做题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在练习中强化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从不计时打字答题开始,可以先做名词解释这种小题或者其它基础题。题目可以做别的学校的真题,和华师的真题,比如我备考的时候也是把暨大和华工的真题都做了。我从7月中下旬开始练题,有一战基础,练题频率会高一些,平均3天一道论述或5道名词解释(一战期间是每周一道论述)。一开始是打字不计时,会比较吃力,甚至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写完,这时候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实在写不下去可以开卷(是开卷不是抄书),不然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反而产生畏难情绪。之后练习有了起色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了,从闭卷,到手写答题,再到手写+计时,最后到全真模拟,频率从3天一题到1天一题,冲刺期每个月全真模拟2次。看着自己逐渐适应和进步,是很有成就感的。我认为一个好的应试答案在于结构清晰、层次逐步深入、有理有据,最好还有升华和反思。每次做完题我也会自己批改,思考是否还有别的思路,对比哪种思路会更好,怎样表述会更精炼。到最后,做题甚至变成一种让我饶有兴致的挑战。

四、公共课

虽然我公共课成绩还算不错,但其实我并没有关于公共课学习的特殊窍门,到出成绩前我也没想到自己能考80分。因此接下来分享的公共课经验只是我个人在备考过程中觉得投入产出比较对等的一些方法。

(一)英语
学英语最有用的还是背单词和做题。背单词是绝对有回报的,背完一轮就继续第二轮、第三轮,直到大纲上没有不认识的生词为止。只要知道单词是什么意思,就算语法薄弱,也能靠单词拼凑出意义。反之,如果单词不认识,知道再多技巧也没用。做题可以利用现有的英二和英一真题资源,单独把近两年的真题拿来冲刺模拟,其余的按照时间倒序练习。此外,我从10月就开始练作文,不喜欢背范文,就以大量的练习来代替,不断地仿写、变通。但事实上我的分数还是靠客观题拉起来的,对于作文我并没有找到一个很有效率的方法,在英语作文方面不能提供什么有效的建议。

(二)政治
政治也依然是得客观题者得天下。我个人实践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地刷题,靠刷题带动对知识点的记忆,毕竟政治的知识点比较零散。肖1000肖8肖4自然不必说,拼命刷,除此之外还需要整理和时常回顾错题。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很推荐做腿姐的题,冲刺期我几乎是把所有老师出的模拟卷都刷了一遍,感觉还是肖老和腿姐的题比较实用。至于主观题还是背肖4就可以了,并不是为了真的押中原题,而是为了考试时有话说,就像今年押题命中率看似不高,但背完肖四其实还是背得到应对话术,考试时再字迹工整,尽量写满,一般分数都不会差的。


Boss打完了,练级却是永无止境的。尽管我上述多次提及“应试”、“游戏”,但矛盾的是,我实际上更喜欢投身复杂的现实,希望新传带领我找到更多可能性,而不是用有限的理论企图概括和诠释一切。我失败过,也成功过,我也想对在看这篇经验贴的你说,没有任何外在的标准可以界定你的价值,不要形而上地消磨自己。焦虑的话,不如去晒晒太阳,听听音乐,走走四通八达的小巷,给自己做个精神按摩。如有需要或者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我会尽我所能(vx:Intro1999_)。最后,诚心祝福你,捱得新天地。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11 08:46 , Processed in 0.040884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1(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