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9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 重返“三八妇女节”一百年的形象建构与话语流变是时候拥抱“妇女”重拾女性的力量。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518

帖子

1358

积分

入驻机构

精华
11
威望
-28
K币
1386 元
注册时间
2021-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24 年,国际妇女节首次从苏联传到中国。国共两党的妇女部在1924年2月末、3月初围绕“三·八”国际妇女节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首开国人庆祝国际妇女节的先例。中国的妇女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转眼间这一切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这一百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围绕“妇女节”的庆祝活动与传播话语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从“妇女节”到“女生节”,再到“女神节”“女王节”,而如今又回归“妇女节”,我们走过了一个循环,到头来一切好像都没变,又好像改变了很多很多......

昨天,我们从消费主义的视角分析了以“女神节”为代表的网络造节行动(点击查看),但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观察多年来“妇女”话语的流变,感受更深层次的力量。

图片


#1

从“妇女”到“女神”

形象建构与话语流变


从“妇女”到“女生”,再到“女神”、“女王”,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或许可以从新闻媒体的记录中找到答案,

在《人民日报》对“三八”妇女节报道研究中,有学者从评论话语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妇女形象经历了四个演变过程:从建国前贫穷、受压迫的妇女,转变到建国初期热爱劳动的妇女,再转变到改革开放之前男性化的、能干的妇女,最终转变到改革开放后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性别的、实现自身发展的人。

还有学者从批判视角总结中国当代妇女报道的历史变迁轨迹,指出建国以来的每个阶段妇女报道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作用的结果,也是媒体新闻理念变化的结果,同时还与社会妇女观念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片
从“女劳模”到“女明星”

还有学者以《中国妇女》杂志为研究对象,对1949~2008年样本期刊中的封面人物图片进行定量研究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妇女》杂志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建构了三种不同的女性媒介形象:

1949~1977年建构了“男性化”的女性形象;1978~1992年媒介建构的女性形象回归“女人味”;1993~2008年媒介建构了“多元气质”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变化即:

1、《中国妇女》杂志60年来建构的封面女性形象由“雄性”气质向女性气质过渡并最终形成“多元气质”;

2、《中国妇女》杂志 60 年来封面女性形象从“生产偶像”向“消费偶像”转变,即从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转变为消费主义者形象。

这是国家权力、媒介权力和社会性别话语等诸多力量互相协商、博弈和制约的结果。这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当时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和社会思潮对女性角色理想形象的期望。


#2

被拒绝的“妇女节”

到底是什么节?是谁的节日?


几十年来,社会建构的女性形象改变了,相应的,女性的节日也改变了。

八九十年代,女性形象由“雄性”气质向“女性”气质过渡,而正是在1986年的3月7日,第一届女生节的宣传海报在山东大学科学会堂挂起,后来各大媒体对新鲜的“女生节”作了详细的报道,从此女生节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股新潮。“女生”与“妇女”被鲜明的区隔开来,这不只是拒绝“妇女”一词,更是拒绝“男性”化的女性形象,从而追求更加青春鲜活的一面。

新世纪之后,媒介又建构了“多元气质”的女性形象,各种身份的女性作为独立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她们不仅仅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于是在近些年“女神节”、“女王节”的新概念纷至沓来。

图片
铆钉女工,欧洲女性运动的标志之一

一方面来讲,人们拒绝“妇女”,是对“男性化”的“劳动者”这一刻板形象的拒绝,也是对以“婚姻状态”作为身份界定标准的拒绝。

“妇女”这一称呼多带有“已婚妇女”“见识不多”“婆婆妈妈”等男权社会下传统女性的含义,与自强自信的现代女性的形象不符。“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英文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在汉译过程中,加上了“妇”字,也就附带了其所代表的传统观念。本来,“妇”只是一种身份(已婚)的标志,并不带贬义,但是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不再希望自己被这种身份束缚,而是因为自己本身而受到尊重,所以就希望在节日名称中摈弃这种身份标志。从这种角度看,从“妇女”到“女生”再到“女神”有其积极的一面,或许正体现了国内女性地位的变化和提高。

然而就像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海霞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她更愿意叫“妇 女节”,而不是“女神节”:因为“妇女”是自己赢得的, “女神”是社会赋予的

近几十年围绕“妇女”的话语流变,我们确实拒绝了一些刻板的东西,却也失去了更多纯粹的东西。


#3

从“女神”回归“妇女”

重拾女性的力量


实际上,当我们拒绝“妇女”而庆祝“女生节”时,女性本身是失声的。

大学校园里的“女生节”,庆祝方式主要是男生在校园中悬挂标语向女生喊话,以及给女生送小礼物、买早餐等,女生则可以不做任何动作。在目前关于女生节的报道里,我们也几乎看不到女生需要主动采取任何行动。可以发现,“女生节”变成了男生给女生过的节,女生在其中处在被动状态。是否庆祝女生节,过女生节还是过妇女节,怎么过节,似乎都不是由女生决定的。事实上,女生在这个节日里几乎是失声的。女生节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烘托气氛的校园节日,却成为不了代表女性的节日。

另外,当我们拒绝“妇女”而庆祝“女神节”时,这个节日却似乎和“女性”无关。

与“女生节”不一样的是,“女神节”和“女王节”,不是男性自发为女性庆祝的节日,更多是商家销售商品的噱头。与女生节背后的活动主体———男生不同,商家与女性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与商家对应的是顾客,商家要做的事情是卖出商品,获得最大利润,所以女性是否具有魅力、男女是否平等都不是他们关注的根本问题。当前,消费场所向互联网转移,消费主义也借机向网络文化嫁接。每逢节日,无论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还是西方舶来的圣诞节与情人节,抑或是新近发明的光棍节和女神节,都成为消费商品的盛宴。借助“女神节”,商家全力推销各类商品,为两性关系注入了商品交换的色彩,也使得商品附着在女性身体上,成为构造所谓“女神气质”的符号。这些符号真的能代表女性吗?

最后,不如让我们看回几十年前的女性形象,并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其实质是阶级奴役和阶级压迫。马克思主义者指出 :妇女解放的根本标志是“男女平等”。而恩格斯曾说过,妇女只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否则,“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图片

首先,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生产力与劳动,就像几十年前“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海报形象。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被视为妇女解放的社会条件,它让妇女参加劳动并社会化成为可能。其次,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被视为妇女解放能够实现的主观条件。因为女性不仅要从经济上摆脱对男性的依附,而且必须从精神、心理到情感等方面彻底摆脱对男性的依附,从而实现自我解放,做自己的主人。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如今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在思想上觉醒,可是......妇女真的完全解放了吗?

或许我们还差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第三点,即人类社会思想和观念的解放。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教育等方面制度的完善,此为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毕竟阶级斗争无法抹平性别差异,传统的性别秩序,即“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也不是一句简单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就能解决的。

就像被污名化的“妇女”一词,人们追求“女生”、“女神”、“女王”等新符号,或许正是解放传统观点、消解污名的必由之路......

最终,我们重返“三八妇女节”,这里的“妇女”不再刻板,她不依附于任何个体,也不依附于任何身份,更不从属于任何资本与统治阶级,她们历经过血与火的斗争,同时又鲜活而多元,重拾属于女性的力量。


参考文献:
陈舒楠:一个被拒绝的节日———由“妇女节”到“女生节”“女神节”
王蕾: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
张子婧,黄 钦:从“半边天”到“女神”:《人民日报》改革开放 30 年女性形象建构
张毓强,周庆安:从“妇女节”到“女神节”:新话语、新传播与新叙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3 09:10 , Processed in 0.033960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