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猫哥新传考研帮 于 2022-3-25 21:33 编辑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历史可追溯到我校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分别于1924年和1925年开始兴办的报学专业教育。大夏大学1928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广告学系,1937年又创建新闻学系。戈公振、汪英宾、谢六逸、王造时、曹聚仁、陆梅僧等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先后在大夏、光华执教和任职,培养出邓拓、储安平、张稚琴等著名新闻记者和新闻学者。一时英才辈出,文华璀璨。1992年我校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率先创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2年建传播学系,2004年撤系成立传播学院。
2020年招生的本科专业有新闻学传播学类(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双学位)、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专业。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按大类招生,本科二年级进行专业分流。新闻学(双学位)专业是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联合培养的双学位项目。研究生专业可招收新闻学、传播学、戏剧影视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出版(专硕)、广播电视(MFA)硕士研究生及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本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组织严谨,形成了专业综合性强、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培养特色,教学成效良好。其中新闻传播学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B+,2019年新闻学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27人,硕士生导师35人,副教授以上人数占教师总人数78%。此外,传播学院导师的科研成果在业界和学界都很有分量。 报名及招生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水平为B+,位列全国第10,上海第三。华东师范大学是众多985高校中少有不自主跨线的院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难度会相对较低,但相对应的报考人数也不会少,难度属于中等偏上。
整体上看,华东师范大学学硕和专硕的报录比较为不稳定,在10:1左右,但是学硕招生名额较少,报考风险也是较大。专硕的报录比则大概在20:1甚至更高。
参考书目 [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3]《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 [4]《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5]《外国新闻史》张允若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尹德刚,复旦大学出版社 [7]《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8]《媒介经营与管理》严三九,华中科技大学 (124)
传播学院
| (050301)
新闻学
| (01)新闻理论与实务
(02)新媒体研究
(03)舆情与危机传播研究
(04)中国新闻史
(01)文化理论与编辑出版实务
(02)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
| 全日制
| 学硕
| (718)作文(D);(848)传播学基础
| 招3人
| (050302)
传播学
| 招4人
| (104)
政治学系
| (055200)
新闻与传播
| (01)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
(02)政府公共关系
(03)中国外交与国际传播
| 全日制
| 专硕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招17人
| (124)
传播学院
| (055200)
新闻与传播
| (01)全媒体传播
| 全日制
| 专硕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招22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