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3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心得 ] 一个过来人的考研分享

[复制链接]

847

主题

1198

帖子

3765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16
威望
2
K币
3763 元
注册时间
2020-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上的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专业。本来一进大学踌躇满志,立志考研,但怎奈何最普通的日常却最是销魂蚀骨,上课下课,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平淡,在不知不觉间被磨平了棱角,挫去了锐气。就算每周几乎闲的时候都会去图书馆,但也只是出于习惯和兴趣爱好去看看闲书,学学日语罢了,对未来的迷茫,几乎像明天太阳会从哪边升起一样容易预见。

大三时候舍友考研的考研,考公的考公,找工作的找工作,谈恋爱的谈恋爱,经常从图书馆回来的时候就只剩我一个。想着自己浑浑噩噩的日子也该到个头了,就准备了一下,去找个工作,签了三方,自己一个人跑去了深圳。

第一天到的时候,自己拖着一个行李箱,背着个包,从下午三点等到晚上十点才有公司的人带我到宿舍,印象尤为深刻。经历了五一、十一基本无休,高烧38度加班到晚上八点多——因为另一个同事要离职,工作交接给我,晚上打完针输完药回到宿舍还得被供应商催着要对账等一系列之后,我决定辞职回家,考研!

时值二月,恰逢过年,再加上盖房子,家里老人去世等之后,转眼四月已过去大半。就想着:唉,开始复习吧,便拿着同学给的一大摞考研书和自己选完学校后买的一部分专业参考书开始了自己的考研生涯。

4月下旬-6月上旬:选院校及第一轮系统学习
因为个人数学一直不好,便专门挑了不考数学的专业,有了继续深入下去的想法,我个人也比较随性,对于专业、院校的限制条件也基本只有是否可以跨考和考数学两个,最多再加一个偏向文学方面,所以选择也挺多的,便查资料、问同学,最终敲定了心仪的大学——山东大学。

接下来便是一段艰苦枯燥的学习生涯。关掉手机电脑,早上7点半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差不多八点开始,上午专业课,下午英语,每天跟上班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领导看着你。

专业课方面,我是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方法,就是——把书变薄,详细来说,就是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整本书的大纲,然后手写去填充里面的重要的内容、要素,这样的话个人感觉记忆起来比较方便,同时也因为是自己搞出来的东西,也记得更清楚。

但英语方面的开头就不那么顺利了。记得大学时候最艰难的两门课,一个是英语,一个是高数。英语光四级就考了3次才过,线性代数也是自己大学唯一挂过的一门课。所以开始复习的时候,想当然的以为只要以为把所有单词记住,考研应该就没啥问题了。

于是就拼命背单词,我知道这是一种毫无效率的笨办法,但却又只能无可奈何地采用,毫无意外的,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极差。一个是过于无聊枯燥,这个还好,可以克服,毕竟考研本身就是如此。还有一个就是单纯机械的思维重复会让人变得极度犯困,真的,比安眠药都好使,一个abandon背到自己都想abandon了还是没学会,还容易犯困,这是极度让我有挫败感的一件事情!

单词APP方面我过一段时间百词斩,感觉还可以,但是长时间学习后,一拿起手机就会想让你干点别的事情——我对个人的自制力是非常不自信的,所以后面放弃了。

6月中旬-8月上旬:专业课强化记忆、基础重铸及英语真题训练
专业课方面基本上没有啥大问题,过了一遍后心里就有底了。主要还是英语,死记硬背行不通之后,我就去向周围已经读研的同学和山大的学长学姐取经:有没啥靠谱点的英语教辅,包括英语单词书和真题之类的?然后自己也去看了淘宝,果然,人多力量大啊,在众多信息轰炸及考虑个人基础的情况下选定了两本:单词的《考研 词汇 闪过》以及真题的《考 研 真 相》。

为啥选这两个?出于两方面原因,一个是身边同学推荐+淘宝,发现用的人也挺多的,都说效果还不错,另一个是我个人在线下书店与同类型教材的对比。

尤其是《考研 词汇 闪过》,它的单词排序是按考频来的,把所有大纲词汇分了频考词(高频中频低频),以及简单词、偶考词和超纲词汇,每个单词也都有对应的真题短语,时间紧的话可以着重背里面标的包括1800个左右频考词;而且,赠本里面还有针对阅读、写作、翻译的专项词汇册,其他书跟它一比简直就是渣渣好吧。对我这种菜鸟来说简直感动到哭!如果有人叫我推荐单词书,毫无疑问,就是它!!

前面说了,因为我英语基础差嘛,同时也因为这个,希望真题能有更详尽的解析,越详细越好。预期是差不多能分析一下文章结构,再差不多能给出答案解析就行。我真的没想过能有一句一句给你解析的真题材料,相信我,买这个你绝对不会吃亏的,而且这个详细程度不禁让我想起了高中敬业的英语老师。
不过说起英语老师,再想想我这英语水平,也确实挺对不住他的…

《考 研 真 相》有多详细?这么说吧,近20年的真题,从完型到阅读,每一篇文章有对应的整体翻译、文章结构,让你一下子抓住解题思路;每一个长难句都很清楚的列出了语法结构解析,基本上一样就能看明白,同时里面的生词也都有注解,而且还给你用符号标明了它的重要程度,简直详细的过分!反正到现在为止,我还真没见着哪本真题册能比这个更详细的。

然后就开始了疯狂背单词+做真题的模式。每天早上背1个半小时单词,然后两篇阅读一篇完型+解析,再加一篇写作或者翻译。不得不说,这样确实有效果:这样坚持做了差不多1个多月,积累了一点单词基础,自己做题的准确度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也让我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当初差点被英语搞到放弃来着)。

8月中旬-10月上旬:政治刷题,英语单词、语法
政治没啥说的,肖秀荣老师永远滴神,肖八肖四1000题,学完绝对没问题!再加一本小黄书,无敌!基本上就是先做1000题,然后到9月份小黄书出来,就可以二合一,背知识点、刷题,这部分基本上可以持续到11月份最新肖四肖八出来,你的政治日常就多了一部分,变成了肖四肖八+小黄书,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总的来说只要你认真准备,做题,多了解一些时政就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了。

然后就是英语单词、语法,基本上是养成了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再就是每天的真题,记住,解析一定要看,可以掌握一些单词和语法知识,这样一点点积累,也可以试着总结一些写作翻译的技巧之类,提高自己写作翻译的质量。

10月中旬-11月下旬:二刷真题,日常背单词,肖四肖八
这个也没啥说的,干就完了!!

12月-考前:专业课巩固,英语模拟题练题感
专业课基本上就靠个人总结的读书笔记了,其实逻辑理顺后还是挺简单的。务必记住,专业课不是要你把所有参考书目挨个背完就能拿个高分,而是让你对自己即将要学的东西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和我前面说的一样,把书变薄,理顺整体的逻辑框架,再一个个总结重点、填充细节,由面到点。

这样,等到后面总体复习的时候会容易很多。

英语方面的话,单词务必坚持背,12月的时候可以每天快速过一遍,每天做的题也不要太多,基本上能让自己保持题感就可以。还有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情况允许的话,可以提前熟悉一下考点环境,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一些经验教训(主要是英语方面)
1.一定要提早准备,早做计划!
从选院校,定专业,到后面专业课、英语、政治复习,每一步都给自己订一个大概的计划,包括学习内容、起止时间段等,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去细微调整。注意尽量给自己留出充足的调整时间,避免手忙脚乱。举个例子,我正式选定院校、专业觉得大概要花3天时间,我给自己计划的是5天时间,这样可以留出充分的缓冲时间来调整。我个人而言,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是这样,所以整个备考下来感觉相对比较从容,各个科目也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2.先背单词,有了基础后再去做真题,切忌单词背一半就去刷题!
前面我也提到过,我在这方面吃了很大亏,因为有了词汇书我就没再去了解其他的,以为都差不多。后面仔细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差别其实很大。具体的推荐大家可以翻到前面去看一下,这里不再赘述。

而且,我并不建议大家去看视频背单词,一个是视频里老师教的方法和你自己用的可能差别较大,改变自己的方式会额外花费很多精力;一个是对于像我这种自制力比较差的,看视频背单词的时候,注意力并不能很好地集中到视频内容上,效果就会比较差。

APP的话我用的比较少,用过一段时间百词斩,大学四六级的时候倒是用过墨墨、沪江、扇贝等等,而且好像考研也可以用,但不知道效果如何。所以,手机APP选择简直不要太多,多下载几个,挑个自己喜欢用的就成。

3.多看真题详细解析,不要闷头做题对答案!
很大一部分考研人的学英语日常可能基本就是这样:单词、真题、对答案,时不时加篇翻译和写作,几乎很少或者基本不看解析,甚至翻译和写作都很少练习,只是单纯的去背范文。但是,这个是大忌!请务必看看详细解析,包括文章脉络,结构等等,这对提高你做题效率绝对会有很大帮助!另外,翻译写作绝对不要去背范文,效率低而且累!多去看范文里用的一些句式,再自己整理出来,形成一套自己的写作翻译方法。

打牢单词基础后,除了日常巩固背单词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刷真题了,前面也说过像《考 研 真 相》这种,相信大家很多人也都用过,这里面有对20年真题的逐句解析,包括一些长难句的句式结构,生词注解等等,也配套有多年的考研真题,基本上属于保姆级的教材了,详细情况请移步前文,此处不再废话。
另外,做完一套真题不要就这样放过去,多回头看看,一套题大概过个两三遍,尽量吃透里面的知识点,慢慢积少成多,会让你对文章脉络和节奏有一个很好的把控,逐步提升你的解题准确度和效率。

4.翻译写作多用“高级”词汇,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模板!写作翻译是对你英语词汇、语法的一个极大考验。所以需要你能在短时间内更高效的体现你的水准。方法前面也有提及,就是根据不同题材的翻译写作,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模板。通俗点来说就是,在你单词基础足够扎实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一些具有相同意思的生词来替换之前习惯使用的简单词汇;语法方面,主谓宾这种结构简单的句子尽量少用,在保证逻辑通顺、简洁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结构稍微复杂点的句式,包括且不限于倒装、从句等等,让老师一看到就觉得你这文章、翻译有水平。这部分《考 研 真 相》也会有一些专项的解析与练习,所以赶紧去练练吧,自己动手才是王道。

当然也推荐多看看相关视频课程,方便的话同时去听一听考研讲座。了解一些考研的热点、难点啥的,一般都是免费的,运气好的话还能蹭几本教材;可以关注各类考研公众号,一般都会有一些赠送的视频课;当然现在很多考研教材在购买的同时附赠相关视频课程,可以买教材的时候适当白嫖一波;或者可以试试b站,相关课程一抓一大把,质量上也挺不错的。

5.适当放松,及时调整!
前面说了,我习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预留出一定空余,这个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在预定计划有变动的时候有充足的缓冲时间,另一个方面就是给自己适当的放松时间,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回到考研的节奏中。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没必要的事情,非常有必要!我一直认为,适当程度的满足感才是让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很少有人在做同样一件事失败100次后,第101次还能人生若只如初见。所以,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式学习。给予自己适当的休息,才会让自己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准备下一步的学习,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停下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此言得之。

写在最后的话
可能有人会说,考研只会有两个结果,考上或者没考上,成王败寇,考上了就是苦心人天不负,没考上就是啥都没有。我想说的是,一整年,从酷暑到严冬,难道你每天披星戴月是假的?每天宵衣旰食是假的?每天读过的书、用过的稿纸、流过的汗是假的?并不是,你身边的一切都见证着你的努力,也只有经过这一切的你才能去评价这些是否有意义,其他人并没有资格去否定你。同时,我也只是在以一个经历过的人的身份,提醒要到前方去的人们,让他们少踩别人踩过的坑、让他们少走别人走过的弯路。

考研是一道选择题没错,但并不是一道单选题,错了就会一无所有,你过去的每一天都记录着你努力的样子,我一定相信,努力从来不是一件无用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愿各位所念皆有回想,所负必有所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4 21:54 , Processed in 0.033433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