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2021扬大文学专业617/815初试经验贴

[复制链接]

3

主题

9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34 元
注册时间
2021-6-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0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自我介绍一下,普通新一本高校一战扬大,复试第四,四月上旬才通知拟录取。

好啦,现在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仅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一下哈~~

【一】专业课一:

(一)参考书目:617文学综合

《文学理论》(第四版)姚文放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文献学 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2001 年;《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 年。

(二)学习规划:

1.时间安排:

3月—6月:五门学科第一遍复习,笔记为主
7月—9月:二轮,侧重梳理真题和简为框架
10月—11月:以真题为中心,总结类型并且整理答题模版。(背、写真题)
12月:做考前对考点的预测
2.任务安排:

你需要结合手头所有资料对自己整个年度的复习有个总体的量的安排。(比如以现当代为例,我的全部量就是一遍详细的笔记,一遍框架,一份真题,总结类型和模版,圣才的现当代视频课。)
根据每日的学习时长,得出总时长,按照每门课的任务量安排每个时间节点,以及每周、每天的任务量。(比如最后一百天,我规定自己每天十个小时学习,那么我的总学习时长就是1000h。现当代最后一百天我需要完成的量是背诵真题、框架、整理不同类型的答题模版,然后我就去规划这些东西我需要多久完成,假设是300h,然后均匀分配到每周,规定自己每周多长时间去完成相应任务量。)
每周都要对自己这周的任务进行程度进行总结和反思。(我觉得这样对我很有用)
3.具体分析

文学史的学习一定要有一条明确的时间线,和纵向的把握。这样不仅有助于对文学史全面的理解,有助于答分析题时你不存在出现没背到就没话说的现象。
前期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夯实基础,不是为了答题,只做笔记是没办法很好去回答问题的。练真题是为了遇到相同的题目直接输出,以及总结题型,提炼出自己的答题模版。
姚文放老师的《文艺理论》很简单,比童庆炳版本的更有条理,很好记忆。不用害怕或者担心。
剩下两门文艺学方向和古典文献学方向,都很基础。尤其是文献学这本书,非常简单。虽然很厚,但是因为我去年做了一本文献学真题集答案编写(手写版),这里面我总结了所有的题型,今年所有考到的文献学题都在我的归纳范内。所以我基本没花费多长时间。
4.笔者有话说

我这一届是首考小综合,九月看到的时候内心崩溃了一下。因为之前一直都不急不慢地只准备一本《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突然的改革让我猝不及防 。沉沦了几天以后,就想着那就背水一战吧,开始进入全科的复习。

在一百二十天的学习里,我的耗时最多的是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6本 )不过还好我本科这一块基础还可以,平均绩点3.2/4.0 所以学起来痛苦并快乐着。这两门课我当时看时间已经没办法完成一轮复习了,就果断舍弃一轮的详细笔记,开始打框架,标真题,做归纳,理模版。但是其实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地时间线都非常明确,每个时期的类型和重点也都很明晰,所以做框架和整理类型都没有很糟心 。现当代三十年,这门课我本来就很喜欢,所以前期准备很充分,后期反而没有花太多时间,直接就是做了真题以及真题的梳理,针对不同十年的小说类型,思潮类型,散文类型,诗歌类型分别做不同的归纳。好在考察得比较基础,不然我也很难。文学理论这本书,我做框架用时70h,整理真题同时70h,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我的笔记就是真题,不需要再做一份真题归纳,只需要在笔记上标记一下即可。最后文献学,书太厚,反正我看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放弃一轮,先熟悉书本框架,知道每章节的重点,然后对应真题整理答题模版,准备一些例子记忆。考试的形式是36题选择10题,简答。最后我整合了我的所有资料,整理了一份文学类的答题思路出来,(可能因为我真的太懒了,一门心思只想搞套路 )就是这样吧,最后我考了128分。

【二】专业课二:阅读评论与写作

这门课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的,但是几乎所有老师、学长、学姐都推荐刘俐俐的那本叫什么来着我忘了 。反正我没看完,因为我觉得这种书把知识转化成写作能力的学习方式太难了。所以我就分别找了川大和厦大的学姐购买了文学评论的模版和资料。

两资料的共同之处就是:

开头有题记(简短摘要)
正文有小标题(便于体现你的段落思想)
结尾或者开头一定有对应的理论术语,给你的观点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思路非常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或者稍带一定文辞,有学者那种严谨的语态。
在这基础上,我阅读了一些期刊杂志,不去读内容,只看结构,看语言的组织。然后尽全力去模仿,最后也是128分 。

【三】英语和政治

这两门课我分别考了53/63。不理想哦,所以也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英语的话,我很感谢带着我的老师,强忍着对我日常忘单词的愤怒,教会了我一些阅读的技巧。不然我连53分都考不到。 ~

政治呢,我11月中旬才开始复习,上来直接1000题,跟肖大大或者蒋中挺,老老实实写肖八,背肖四。最后在去年政治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式下,考了63。

【四】笔者结语。

经历这样大半年的投入,有痛苦郁闷到崩溃的时刻,有因为英语政治客观题正确率不高一整夜一整夜睡不着的时刻,有因为一天的任务没做完站在马路边上嚎啕大哭的时刻。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反而开始怀念,怀念在南京和朋友们一起学习的日子;怀念那个有风的晚上,我们约好一下课,就回去吃双龙大道上的黄焖鸡。

祝愿每个考研的你们都能不负自己,砥砺前行,满载而归~
相信自己,I am the chosen one!


(最后插播一条广告:出617和阅读评论写作的笔记~欢迎咨询哈~^-^。)

续:因为咨询考研情况的小可爱比较多,本人将在下周周四即7.22的晚上七点在QQ进行公益讲座~内容包括扬大文学院整体考研情况以及复习时间规划安排加上各门课的复习整体概况攻略。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私信dd我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9 04:29 , Processed in 0.032917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