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7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 哲学家们的“李焕英”,猜猜看都有谁?(1)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97

帖子

1198

积分

入驻机构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196 元
注册时间
2021-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2 09: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哲学家的成就,离不开她们
孔子之母:颜徵在
孔子的父母,叔梁纥和颜徵在是一对妥妥的“忘年恋”,两人年龄相差了差不多六十岁!更悲催的是,颜徵在生下孔子后没多久,叔梁纥就去世了。

在那个年代,两人的结合明显是“不合于礼”的,哪怕给夫家生了个男丁,颜徵在也没有得到认可,甚至连自己丈夫的葬礼都参加不了。
饱受排挤的颜徵在只能带着年幼的孔子离开,孤儿寡母,从此过着清贫穷苦的生活。古时候,女性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工作机会,她还带着一个所谓的“拖油瓶”,可想母子俩的生活有多艰难。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单亲母亲也大多过得不安逸。


反观颜徵在,她没有向生活屈服,而是尽心尽力抚育幼子,给他最好的教育。一个孤弱女子,不得不扛起所有的生活重担,这所有的一切,她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她出身书香之家,自己也读过一些书,孔子刚满五岁时,她就开始教孔子识文断字。
很遗憾的是,在孔子17岁时,操劳了一辈子的颜徵在溘然长逝。

颜徵在乐观且坚定的精神对孔子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孔子一生奔走在诸侯国之间,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文化思想,尽管历经曲折磨难,但从未丧失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孟子之母:仉氏
一说到中国历史上的贤母,相信大家在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孟母了吧!毕竟“孟母三迁”的故事实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以教子有方而闻名。“孟母三迁”、“断杼教子”这样老掉牙的故事咱就不再说啦。其实,这位历史上最有流量的母亲,对于处理婆媳关系还很有心得哦!此话怎讲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孟子进内室,正巧碰见自己老婆在箕踞而坐,孟子顿时怒火中烧,黑着脸就退了出去,之后也不再搭理她。这让他老婆好生郁闷,于是她找到婆婆,请求回娘家。

慢慢慢!这个“箕踞”到底是什么鬼?儒家“亚圣”竟因此惹上离婚风波?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在古代,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在秦汉之前,古人并没有穿裤子的习惯,箕踞而坐很容易走光。虽说跪坐是当时的“官方”坐法,但长期膝盖着地,谁受得了呀?所以,在内室独处时这么坐也在情理之中。

那面对这种情形,孟母是怎么做的呢?
孟母找来孟子就是一番劈头盖脸的呵斥:“你说要讲礼节对吧?那在将要进门之前,是不是要问一下有谁在里面,这是表达一种尊重;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人家我要进来了;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避免撞上里面有人的尴尬。如今是你不守礼节,却先怪罪别人。所以,你还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吗?”


最后,孟子悻悻离去,跟老婆低声下气地道了歉。
对于这件事,古书也有所评价: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孟子夫妻之间有矛盾,双方都有过失,而孟母对孟子尤为责骂,指责孟子的不对,恰是婆媳之道。


【原文】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列女传》
(《韩诗外传》版本为:“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

山西太谷孟母文化园
柳宗元之母:卢氏
唐代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的母亲。柳宗元之母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之家,范阳(今河北涿州)卢姓。但她嫁给柳宗元的父亲柳镇时,家道早已没落。
卢氏信佛,聪明贤淑,很有见地,文化素养也好。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也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小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墙裂”的兴趣。卢氏是一个远近驰名的好媳妇,婆媳关系也处理得好,让柳家邻居看着直呼羡慕。

丈夫柳镇要进京交差,临行前托卢氏好好照顾族里的亲戚,卢氏一口答应下来。于是,柳府住满了一大家子人,看着就很麻烦的那种……但卢氏不仅毫无怨言,还很谦虚地说,如果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长辈一定要指正。面对族里的孩子,她就像亲生母亲一样地照料他们的起居饮食。
正如此,柳府常常传出欢声笑语,邻居纷纷眼红:这都是别人家的媳妇吧!


有一年,恰逢大旱,卢氏带着族中老小搬家,一路上宁可自己饿肚子,也把吃的先分给老人和孩子。她还借此教育柳宗元要尊老爱幼,维护家庭和睦。
后来,柳宗元中了进士,有人说是柳母的美德换来的好报,其实更多的是柳母良好的家风成就了孩子。


805年,永贞革新运动宣告失败,主导者“二王八司马”非死即贬,作为其中一员的柳宗元自然也逃不过厄运,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州柳侯祠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壁画
永州之贬,一去就是十年。和柳宗元同行的,还有年事已高的卢氏。永州地处湖广交界,地形崎岖,人烟稀少,弥漫着瘴气湿气。到永州未及半载,67岁的卢氏便与世长辞。
最终,柳宗元也怀着对母亲的愧疚走完自己的一生。

二程之母:侯氏
宋真宗景德元年,山西太原一书香门第侯家诞下一女。其父侯道济任润州(今江苏镇江)丹徒县令,侯氏自幼聪慧过人,不仅女红做得绝妙,更是对儒家经典与史书爱不释手。侯道济疼爱女儿胜过儿子,常以政事问她,她的回答总能合乎父亲的心意。


侯氏19岁那年,随父亲在镇江居住。恰好此时,青年才俊程珦(xiàng)在镇江任观察支使,与侯道济相交。程珦是名臣之后,为人、为官、为学都很出众,称得上是一枚“三好青年”。


遇到这样一位小伙,侯道济心里美极了:这不就是上天派来给我做好女婿的吗?于是火速请人说媒,两家联姻,侯氏嫁了程珦。
谁都不会料到,侯氏与程珦的结合,竟为中国孕育了两位杰出的哲学家。


过门后,侯氏侍奉公婆以孝顺谨慎著称,与丈夫相敬如宾,因德行与仪容出众美好,内外亲戚没有不欣赏她的。侯氏治家有法,从不严声厉色,但家中仍整齐有序。她从不鞭打下人,将年纪小的仆人当子女一样对待。儿子们有时会大声呵斥仆人,侯氏也会立刻制止。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产科有多差劲,所以婴儿的夭折率也很高。在婚后八九年间,侯氏一连生了几个娃,却只有两子一女活了下来,两个儿子就是程颢和程颐兄弟。

子女连连夭折,对父母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存活下来的孩子,溺爱当在情理之中。但侯氏却丝毫不溺爱“硕果仅存”的二程,而是“爱之深苛之严”。
儿子与人发生争斗,即便有理,侯氏也不会袒护儿子,她说:“我担心孩子们不能屈,不担心他们不能伸。”她教儿子要做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对女儿,侯氏常用东汉班昭的《女戒》一书来教育她们。


由于程珦工资低,不贪污,还乐善好施,程家的经济状况一直都不太乐观。但侯氏勤俭持家,安于贫约,自己带头做表率,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另外,她还是一位慈善家,收养过很多弃婴。

一位普通妇女,教出两位理学泰斗,堪称不朽之传奇。二程对“性善”的笃信坚持,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的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应当离不开侯氏的谆谆教诲和熏陶。

更多哲学考研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哲学考研UP ,知乎号:哲学考研UP君

999ecdc94ad14119bbdc3574eacc74e2 (1).jpeg (31.33 KB, 下载次数: 17)

999ecdc94ad14119bbdc3574eacc74e2 (1).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7 00:25 , Processed in 0.039603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