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5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心得 ] 2020四川大学中文上岸经验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102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023 元
注册时间
2019-9-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7 20: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川大中文考研高分上岸——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挣扎上岸

一.2020川大中文改革

19年9月,距离考研不足100天,川大中文考研改大纲了!原本的914改成915,原本的914仅考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如今915基本囊括本科中文系所有专业课范围——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文献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再重复一遍,当时距离考研不足100天!更艰难的是,2020届没有任何参考经验,不仅没有历年真题,甚至川大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也模棱两可。川大中文历年都是考研热点,考录比愈加残酷,还有很多二战、或者早早开始准备的考生,应届生的我从9月份开始才正经准备考研,大概是林静茹给我的勇气吧,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本来我还很自信地觉得可以单打独斗备考,但是陡增的复习量(其中很多还是我并不擅长的,甚至无知的),我和其他研友抱团,分享信息资料,报班恶补。根据老师建议,以及自己的经验,制定复习规划、明确复习重点,当我全身心投入备考时,那些未知的恐惧反而如潮水般消退了。

不得不说,这次考研,我总结了很多经验,运气不算好不可怕,凡事最怕的还是自己不认真、不坚持!

(划重点:考研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对手水平不知道、自己水平也很难有数,相关消息还不及时的话,简直致命!考研是信息战!甚至我后来了解到,有些考生直到考前几天甚至拿到试卷那一刻才知道考试改革了,害,说多了都是泪。)

备考经验

政治

考研政治,我的建议是,如果是文科生,以前的底子(比如知识架构、背诵技巧、答题技巧等)还不错,可以10月份才准备,如果是理科生跨考,或者以前的底子不是很好,9月份准备也来得及。切记不要太早准备政治,这种东西,要趁热用,复习太早凉的也快。而且,每年的考试大纲、肖秀荣资料等也是下半年才陆续出得很快的。

首先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几乎是考研大纲的详解版),我先配合肖秀荣1000题过了一遍(这一遍最好用铅笔做)。然后尝试自己整理大纲,争取在脑海里形成知识网络(不建议死记硬背一些很拗口的句子,关键是知识脉络,易错重点,这是选择题关键,问答题考前突击),然后再做一遍1000题,整理错题,查漏补缺。接着肖四肖八也陆续出来了,还是狂刷选择题,根据错题不断加强知识网络、易错点重点的记忆,如果时间宽裕,可以尽量多做选择题(比如王吉四套卷、徐涛8套卷等等,我几乎做遍了市场上的考研选择题,训练速度和准确度,考研政治,选择题是关键!)。

至于问答题,我也参考了肖四肖八、王吉四套卷、徐涛八套卷等,分析他们的押题重点,整理自己的答案。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整理答案、提炼重点、关键词,其实很多卷子的押题,看起来材料不同,其实答题方向是一致的,整理下来,其实需要背的不多。

最终我的政治75分,因为考虑到我所在地区的压分情况,还算可以。

英语

英语,我的参考价值不是很大,因为以前的底子不错(英语六级570),其实花的时间很少。但还是可以给出一些复习技巧。

最重要的是单词!单词量太重要了,我觉得任何的阅读技巧、甚至猜题技巧都不如单词量重要。因为当你熟悉掌握考研单词(要得高分,不能满足于大纲词汇、我的建议是词汇量至少要达到6000,其实也不算太难,想想高考词汇量还要求3500呢。),一篇阅读6/7分钟读下来没有很多障碍,读完就可以选,最多一些细节斟酌一下。那时候任何猜题技巧都是浮云。心里有底,这种感觉太舒适了。

当然,也不是一点技巧都没有。比如阅读时先读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再比如迅速寻找关键词、关键句,提炼文章结构。再或者分析问题的语气,愈是斩钉截铁的愈加有可能是错的。但是这些都建立在单词量的基础上,必须读懂文章啊。

参考资料,毫无疑问,是真题!认真做、反复做,里面既有高频考研词汇、又可以锻炼长难句分析能力、辨别设题陷阱的经验,特别是近5年的真题,一定要认真分析!不建议做其他模拟真题,这些题的质量绝对比不上真题,反而浪费时间。

还有,翻译、作文也不能忽视。我用的是《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些书以真题为基础,总结技巧、分析命题趋势,还有预测真题,都很多干货。但是,对于作文,我不建议背里面的模板,因为这本书发行量太大,死记硬背下来,一看就知道是模板,会影响得分的。我的经验是,根据不同的作文类型,综合参考,最关键是结合自己的习惯、特长,自己总结一个模板,虽然还是模板痕迹很重,但不至于和别人重合。

最终英语得分83分。

专业课 915

作为改革的小白鼠,对于专业课,我的考研经验是,早复习早准备、全方面抓基础、重点突破难点。虽然从10月份我才正式备考,但是在暑假我就开始复习专业课——阅读各种教材、整理本科专业课笔记、总结自己的复习笔记。(这是我的学习习惯,通过自己整理笔记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尽可能吃透知识点。当然,很多机构的复习资料也不错,我作为补充资料参考。总的来说,我的复习资料融合各种教材、考研资料、甚至学术著作和论文,代表着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些我都建议在暑假完成,待到备考后期,主要是记忆、以及结合真题补充订正。)

另外,请牢记,不要抱有侥幸心理!2021届至少备考时间充分、又有2020届的经验,不能放弃或忽视任何一个学科。在大综合的命题过程中,各种专业课的占分比重、难度都是随机的,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万无一失。(血泪的教训,我备考后期实在背不完了,就放弃了文献学,外国文学也只押了一些重点,结果完美错过了35分的考点......拿到卷子心中便唱起凉凉——这门专业课,我从115分开始扣,害。)







1.古代文学

首先是参考教材,我主要是章培恒版的《中国文学史》和刘黎明主编的《中国文学》,两部教材各有特点。章本比较详细,可以作为文学史的底本阅读,学界基本的通识都囊括了。刘本是川大主编的,其中的概论部分比较精简,重中之重。但刘本更重视原典阅读,因此章本和刘本互补结合,可以对文学史有非常明晰的理解了。另外,刘本的课后思考题常常是川大真题的原型。

其次是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文学史网络,纵向的文学流变,横向的文学大家等。而且根据历年真题,川大古代文学这一块其实没有所谓的重点,汉魏、唐宋、明清都挺喜欢考的。俗文学也不冷门。趁现在还时间充裕,早点行动吧。

最后是真题和答题。虽然改革了,但是基本题型不会变,历年真题的参考性仍然很大。川大也不避讳重题,所以真题就是一个宝藏题库,必须吃透!我的建议是报一个机构,因为暑假我在咸鱼上买的真题,年份不全,答案没有或者有误,兜兜转转浪费很多时间,后来报名一个正规机构后,真题答案都非常规范方便,还可以线上咨询,尝试自己回答主观题。至于答题技巧,条理明晰、重点突出,要显示自己学科素养或者见解,这些三言两语很难说清,一切都建立在对教材的通透、以及真题训练的基础上。另外不能忽视背诵,对于古代文学方向的考生,刘本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最好都背熟,其他方向的考生也最好能背诵一些代表作。因为根据川大命题规律,一些主观题是不能泛泛而谈,必须结合作品的!


2.现当代文学

首先是参考教材。最重要的是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两本也是川大本科的参考教材。另外川大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复旦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也最好作为补充拔高教材。以上教材各有侧重、编撰方法也不尽相同,从各个侧面叙述文学史,囊括了学界的共识、提出了很多重要问题、展示了文学史的治学思路与方法、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

其次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还是参考古代文学。早复习早准备、整理复习资料。参考机构资料、研究历年真题、锻炼答题能力!

还有,虽然大综合后,每门专业课都更倾向于重点考察,也不能忽视细枝末节。至少现当代文学还是喜欢出其不意,比如今年问的是“淦女士”的原名。(哈哈哈!评论区可以无奖竞猜)。


3.语言学

语言学主要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首先是参考教材。现代汉语,我参考的是杨文全的《现代汉语》,不需要其他参考教材,因为现代汉语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内容固定、重点明确、题型固定。古代汉语,我参考的是王力的《古代汉语》,至于川大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原典为主,竖版繁体,有点阅读门槛,建议只看通论部分。(这个方向的同学也可以都看一看。)语言学则参考刘颖《语言学概论》,其实语言学概论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其中的重点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有提及。

其次是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诚恳地说,我建议如果这方面底子不好的同学还是报班吧。我也是10月份报班突击复习的。老师会提炼考试重点、邮寄复习讲义、讲解历年真题,配合着阅读教材,事半功倍。而且,语言学部分是非常容易突击复习掌握的。因为大综合后,题型难度下降、考试重点少又固定,最容易拿分。(插播一条小故事,915考试是在下午,当天中午我拉肚子蹲厕所,想着不能浪费时间,就拿手机看复习班的ppt讲义,刚好看到校勘方法,顺便把语例又熟悉了一遍,结果下午就考到了。我差点又错过10分的考点。这是一个有味道的故事......)







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首先是参考教材。曹顺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教程》,刘亚丁、邱晓林主编《外国文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部分我很惭愧,因为9月听闻改革,以为至多加上语言学,待到考纲确切出来的10月18日(那真是个绝望的日子),我根本没想过认真复习的可能。草草浏览教材,整理以前的上课笔记,始终不得法门。最后还是去报班了。







感谢机构救我狗命。机构火速整理复习讲义、还掌握到复试笔试题目(因为往年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都属复试范围),直接标星背诵。但是我还是不争气地没有背熟,考试时比较遗憾。

我的建议是,2021届的同学们趁着时间充裕、早准备早复习、不要抱侥幸心理、从容应考。最好报一个复习班,哪怕基础很好的同学,也需要机构提供的很多资料和帮助。单打独斗很容易走弯路。另外,请重视原典阅读,特别是主观题,需要结合原典回答,切忌泛泛而谈。


5.文献学

首先还是参考教材,参考项楚、罗鹭的《中国古典文献学》。

其实这部分我没有资格说话,因为我完美错过了文献学所有考点。当时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川大本科都根本没有文献学的必修课,应该也不会考,害,一首凉凉献给自己。还有一个很羞耻的原因,因为备考阶段,陆陆续续买资料、打游击战般的报班,花了一些钱,有点舍不得最后的文献学课程。“丢了西瓜捡芝麻”本人。


最后915专业课得分不高,勉强上100。

专业课 635

文学理论与写作 与往年差别不大,复习方法以稳健为主。

首先是参考教材,阎嘉主编《文学理论基础》。至于其他拔高书籍,都必须建立在吃透《文学理论基础》上。比如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王一川《西方文论史基础》。个人建议,量力而行,最重要的还是阎嘉本。

其次是复习方法。最重要的是读懂阎嘉本。阎嘉本以概论和原典选读为基础,初读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特别是对于没有基础或基础不好的同学,必须结合讲义拓展。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最好报班复习,读懂教材,阎嘉本教材从概论到原典都是考点!另外,我建议不能仅仅依靠复习班的指导,要想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必须自己尝试整理知识体系。我的方法是在熟读教材、理解背诵讲义的基础上,自己重新梳理阎嘉本的框架(可以参考其他教程)、默写知识点。亲测有效。

再者是历年真题和答题技巧。历年真题最重要,我建议报班复习的原因是,复习班可以提供最完整的历年真题及答案,还有各种角度的盘点、预测,甚至可以在线咨询学长学姐、尝试自己回答主观题。答题技巧仍是条理逻辑明晰、重点突出、有观点有见解。

最后是文学评论。不要写成读后感!必须有专业的观点、逻辑清晰的分析、最好有理论支持(但是切忌生搬硬套)。这方面,我也建议报班学习,但是需要提醒,效果因人而异。因为复习班难免有模式痕迹(说个笑话,老师说很多机构研究他了十几年,还是不懂他,哈哈哈)

对于基础不好,文学评论不得法门的同学,最好报班,不求惊艳,但求中规中矩。文学评论没有速成,更多依靠的积年的文学素养、本科阶段的学术素养,当然临场发挥也很重要。

心态与方法

早复习早准备,不放弃不退缩。

反正再惨也惨不过2020届的小白鼠了。

如果自己定力不够,最好寻找研友,相互鼓励前行。比如我在机构的课程群里,常常和其他同学相互鼓励交流,又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在心态方面,便能尽可能平常心。


欢迎大家加入交流群 643851769 。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1025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2
    K币
    1023 元
    注册时间
    2019-9-1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8 21: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0 元
    注册时间
    2020-2-15
    板凳
    发表于 2020-9-1 2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想问下章培恒的中国古代史,你有资料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28 元
    注册时间
    2019-12-15
    地板
    发表于 2020-12-27 23: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好请问你报的哪个考研班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0

    帖子

    8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86 元
    注册时间
    2019-12-5
    5
    发表于 2021-2-8 0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报的什么机构?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3 19:40 , Processed in 0.048647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2(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